第212章
,就等后面慢慢发展。 五辆车姜舒兰一共出了七万块,按照市场价应该是十几多万的,但是因为是二手车,所以打了一个对折。 这七万虽然不多,但是也足够让姜舒兰伤筋动骨了。 她一口气拿了七万出来,让姜学民和坎儿都有些震惊。 这——也太有钱了。 他们实在是没想到舒兰能拿出这么多钱。 姜舒兰,“好了,你们去检查下车子,没有问题我就付款了。” 这话一说,姜学民和坎儿以及运输队的一个车龄二十年的老司机廖师傅,跟着一起去了。 这些车子,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车,这让姜学民他们都有些爱不释手。 检查起来也格外的用心。 等全部检查结束确认没有问题后。 姜舒兰这才结清了尾款,又把合同拿了出来,问,“你们有出资的吗?如果有,我现在可以修改投资比例。” 这—— 大家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姜学民拿出了所有的家底,“我有四千块。” “全部拿进来。” 这是他这些年所有的收入了,都在这里了。 坎儿有些犹豫,但是想到底下的弟弟妹妹,都是正用钱的时候,他咬牙拒绝了,“我不出资,就参与管理拿工资就行。” “廖师傅你呢?” 廖师傅想了下,也跟着摇摇头。 他是老师傅了,想的也多,更愿意拿一份工资,而不是把所有家当投进来冒险。 毕竟,静安物流是新开的公司。 “那就这样,我出资比例七万,姜学民出资四千,另外,我追加投资一万,作为进货的本钱。” “我占七成,姜学民占两成。”顿了顿,姜舒兰看了一眼坎儿和廖师傅,她其实是想拉拢这两个人的。 于是接着道,“坎儿和廖师傅,一人半成。” “随着人员离开,持股也到期结束。” 她之所以只占七成,那是因为她只是出了钱,而后续公司的运营,需要姜学民他们来参与管理。 而她只是幕后收钱的人。 坎儿和廖师傅有些意外,没想到还有他们的。 “这会不会不太好?” 毕竟他们什么都没付出,就直接拿了半成的利润。 “我有条件,想要拿到这半成利润,十年内不得轻易离职,且离职后需要归还股份。” 如今是八二年,姜舒兰想的是,十年足够静安物流从一个小公司,发展为一个大公司。 到时候,人员储备也会跟着上来,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紧张。 这个条件算什么条件? 姜舒兰他们这边工资给的丰厚,就是让他们走,他们也舍不得走。 所以,坎儿和廖师傅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双方立即签好了合同。 第一批选货,则是姜舒兰和姜学民一起去羊城进行筛选。 如今运输队的业务,已经不局限于海岛部队的四个工厂了,随着厂子的发展,业务的熟练,姜舒兰也早已经培养出来的新的接头人。 这样,姜学民和坎儿也都被腾了出来。 去羊城进货,姜舒兰花了三天的时间,进的货物种类更是多样。 电子手表,收音机,照相机是第一梯队。 玻璃袜,书包,文具盒,是第二类。 雅霜牌的护肤品,口红,眉笔是第三类。 第一批货,就进了这三类。 而且,姜舒兰那边也已经和姜家三哥联系上了,经过两年的发展,姜家三哥也已经从在鸽子市练摊的小摊贩,变成租了一个有自己门面房的小店铺。 而店铺里面卖的东西,正是姜学民从海岛拉回来的东西。 等于说是,左口袋进右口袋。 而且,他们这里的东西还不要票购买,比百货大楼的价格还便宜。 姜家三哥这铺子一开,简直就是成为了平乡市最受欢迎的地方。 让姜舒兰没想到的是,最好卖的不是电子手表,也不是书包文具盒,而是玻璃袜和口红。 这让她极为意外。 据账本传回来的数据来看,玻璃袜的销量几乎达到了,一到就空的地步。 至于口红,虽然不至于一下子就空,但是好看的色号,还是容易被人追捧。 反倒是,照相机,收音机这些大件儿物品,没有姜舒兰想象中的好卖,这些物件毕竟是需要大价钱的。 比姜舒兰更为清晰直观发现哪些东西好卖的是姜学华的媳妇——明霞。 自从姜家三哥开了店铺后,就喊了家里的明霞和媳妇帮忙。 明霞年轻漂亮,嘴巴又甜,玻璃袜穿在她身上,简直就是一个活招牌。 所以,经过她手卖出去的东西也就更多了。 她在卖了一个月后,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下定决心,给姜舒兰打了一个电话。 姜舒兰原本难得在家,陪孩子的。 她去大学的四年,除了寒暑假,几乎彻底错过了孩子们的成长。 所以学成归来,不止是忙碌自己的事业,连带着孩子们也一起陪伴。 想要弥补过去错失的时光。 电话就是在这种时候来的。 李姨喊姜舒兰接电话,她朝着闹闹和安安嘘了一声,然后接起了电话。 “姑,我是明霞。” 对方的声音,还带着几分忐忑。 姜舒兰有些意外,“明霞啊?” 这么些年来,明霞可从来没有给她单独打过电话。 “嗯,我,我是想问问——”明霞结结巴巴,鼓足勇气,“我看你让学民哥进的货很好,尤其是玻璃袜特别好卖,我想、我想去羊城,单独进一批女同志穿的衣服,你觉得怎么样?” 当初,她把这个想法和学华说的时候。 学华觉得她胆子太大了一些,现在在三叔店里面上班,拿工资难道不好吗? 好是好,但是明霞觉得,她可以更好。 所以,这才有了这个单独的电话。 姜舒兰意外了下,“这是你的想法?” 明霞轻轻地嗯了一声,有些失望,“姑,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异想天开啊?” “怎么会?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 “想开服装店是吗?” 现在的服装店也成雨后春笋一样,一下子多了起来,尤其是羊城这边的,而姜舒兰之前之所以没把服装加到进货清单里面。 是因为进货服装和销售服装,需要一定的眼光和能力。 这比电子手表这些东西难太多了。 但是,姜舒兰万万没想到,明霞愿意挑起来这个大梁。 那边的明霞听到这话,心里有些高兴,但是又有些紧张,“不开呢?我前期就想练摊,把进来的衣服摆摊出去卖,若是能卖得出去,后期我在像三叔那样,开店。” 她很有想法,甚至已经有了蓝图。 姜舒兰翻看了下日历,在上面画了一个圈,“下周一,学民他们会再次回去送一趟货,你到时候和学民一起南下,我到羊城带你去逛一逛。” 这话一说。 明霞激动了,“老姑,真的可以吗?” 她没想到,对方不止没有反对,反而还支持她。 “当然,明霞,你回去和家里人说,但凡他们有想做的生意,都可以大胆的去做。” 改革开放这一个时期,是最好的挖金时期。 错过这个在等下一次,实在是太难了。 “我知道了,谢谢你老姑。” 等挂了电话。 旁边的周中锋也回来了问,“怎么了?家里有事?” 已经三十多岁的周中锋,脸上少了年轻时候的青涩,反而多了几分沉稳和内敛。 只是,身上的那一身威严越发浓重,他已经再次升职,接替了退休领导雷师长的位置。 姜舒兰把明霞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随即道,“下周我可能要去羊城待个两三天,孩子们又要交付给你了。” 周中锋点头,“这个没问题。”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你问对方,若是向来海岛玩,你也可以带她过来。” 自从姜父和姜母回去后,舒兰的娘家人就很少来海岛了。 就连姜学民,也只是每次在羊城进完货就离开,生怕给周中锋他们带来麻烦。 姜舒兰轻轻地嗯了一声,从背后轻轻搂着他劲瘦的腰,低声道,“周中锋谢谢你。” 不管她上学也好,又或者是现在自己单独做,对方都是无条件的支持着他。 周中锋顺势搂着她的腰,低头看着她,已经年过三十的舒兰,眉眼越发美艳,是那种妩媚中透着几分宁静。 能够让人的一颗焦躁的心也跟着平稳下来。 “那不如,晚上让孩子们单独睡?” 姜舒兰去读书四年,俩孩子都太想念她了,她一回来,闹闹和安安都恨不得黏在她一起。 连带着原本的大床,也被两个臭小子给占了去。 而周中锋则是去了隔壁屋子。 姜舒兰有些犹豫,看着俩巴巴望着她的孩子,“可是——” “舒兰,孩子们想你,我也是。” 周中锋是个情绪很内敛的人,能够让他说出这种话,着实不容易。 姜舒兰一抬头,就撞入了一双委屈的眸子,她顿时心一软,“可以,但是说好,就只是今晚上。” 周中锋眸光一闪,他低低地嗯了一声。 “都听你的。” 至于明晚,他有法子折腾到孩子们要去自己单独睡的。 都九岁的大人了,还缠着妈妈一起睡觉,像什么话! 很快,明霞就坐着姜学民他们从东北开过来的货车,一路到了羊城。 对于第一次出远门的明霞来说,一切都是很新奇的。 姜学民有些不放心,到底是弟妹,不能把人带出去,带不回去了,所以把对方亲自交到了舒兰手里。 他那一路紧绷的弦这才算是彻底放了下来。 姜舒兰有几年没看到明霞了,对方如今丰腴了一些,银盘一样的脸蛋儿很是喜庆,而且明霞这人见人三分笑,一双眼睛弯成了月牙,很是讨喜。 “姑姑,你还是这么漂亮。”明霞眼里闪过惊艳。 哪怕不是第一次见到姜舒兰,但是每一次都如第一次那样,让人心生惊艳。 怎么会有怎么漂亮的人呢? 姜舒兰捏了捏明霞的脸,“就你嘴甜。” 两人明明几年没见面了,但是一点都不生疏。 “走吧,我在招待所开了房间,我先带你去放行李,再去吃个饭,下午就带你去逛服装一条街。” 这话一说,明霞眼睛顿时亮了下。 等一切都收拾完后,姜舒兰说话算话。 整整一个下午,都在陪着明霞去逛那一条破破烂烂的巷子,不要小看了这条巷子,一路过去足足有上千米,两遍的铺面儿里面挂着的全部都是成衣。 有女人的,男人的,孩子的,以及老人的。 几乎是应有尽有。 这对于一个热爱服装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明霞甚至觉得自己只长了两只眼睛,有些不太够看了,称之为眼花缭乱也不为过。 姜舒兰陪着她逛,“你慢慢看不着急,有三天的时间。” 挑选服装回去卖,比电子产品可复杂多了,毕竟,电子产品只管进货,而服装却需要选版型。 “我晓得的姑姑。” 明霞很稳重,她足足看了一天半,到了接近第二天的时候,她才开始挑选衣服进货。 姜舒兰则是给她当参谋,两人擅长的方面不一样。 明霞更擅长的是知道东北那边女同志的心里,选择的都是那种中规中矩的。 而姜舒兰则比较会搭配,每次给中规中矩的衣服,配个小外套,或者是配个裤子,纱巾,立马就是不一样的效果了。 至于,羊城比较新潮的衣服,她们只挑选的并不多,只占据了三分之一,因为不确定进货回去了,老家那边的人能不能接受。 很快,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姜舒兰也陪着明霞挑好了货物,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只挑了两千多块钱的货。 就这,明霞只有五百块,剩下的钱全部是姜舒兰垫付的,本来她想的是,让对方赚到钱了在还给她。 但是,明霞却坚持,从姜学民那里听来的一个道理。 姑姑是个很厉害的人! 那肯定要把姑姑绑在一条线上。 借钱算什么?钱一还,就没关系了。 当然,是要分红啊,把姑姑拉到一个阵营上,这样就有一个非常聪明有远见的人,帮忙把关了。 姜舒兰原本不打算占这个便宜,但是,架不住明霞软磨硬泡下,姜舒兰到底是答应了占股份的,不过她只占三成。 剩下的七成则是明霞自己的。 姜舒兰占三成,只负责第一次的进货资金,以及后续进货参谋和财务管理,不参与实际运营。 能够这样,已经让明霞很高兴了。 把姑姑拉入伙,几乎是明霞做过最正确的一件事。 送走了明霞,姜舒兰再次闲了下来,在家陪陪孩子,看看账本,和司务长开开会,对对账。 偶尔傍晚的时候,在带着闹闹和安安去海边赶赶海,抓抓螃蟹,日子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而明霞那边,很快也给了姜舒兰一个满意的大卷。 两千多块钱货,明霞半个月就卖完了。 也是她会挑地方,挑在平乡市几个大厂的门外卖的,一个纺织厂,里面都是女工人多,一个是轧钢厂,是他们当地最有钱的单位之一,还有一个则是干部家属院。 这三个地方,几乎是消费主力军。 再加上明霞见人三分笑,自己穿着新衣服就是活招牌,衣服款式也新颖,所以几乎全部卖出去了。 甚至,连带着她身上穿的那间,青色灯芯绒大外套,也被人一起买了去。 这连带着进货的时间一起加起来,也不过才半个月的功夫。 进货两千二,她一共卖了五千六。 也就是说这个利润,甚至不比姜家三哥开的店铺利润低。 能有这个成绩,明霞也出乎意料,在衣服卖完后。 立马和家里人商量了之后,俩孩子交给了婆婆蒋秀珍帮忙带着。 她自己则是再次随着,姜学民的车队去了一趟羊城。 就这样,一来一回,一来一回。 明霞很快也在平乡市开了服装店铺。 明霞的成功,一下子刺激到了红琴和姜家三嫂,她们两人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厨艺了,打了个电话和姜舒兰一商量。 就开了一个小吃摊,一开始投资也不大,就是一个小推车,每次在姜家三哥店铺的后厨忙活。 早上则是推着小车子出去,去学校门口卖豆浆油条包子,到了晌午儿后,变成买份饭,两荤一素配着杂粮饭,五毛钱一份,管饱,不够可以在添饭。 这几乎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做工人来吃饭。 而他们小吃摊的这些菜和粮,则是姜家人提供的,姜家多的是地,种的有大米,青菜则是菜园子的自家菜不要钱。 姜家大伯和二伯,每天早上起来一个去河边抓鱼,一个去山上下套,抓猎物。 这些东西,几乎解决了小吃摊的大部分成本。 这也导致,红琴和姜家三嫂开的小吃摊,赚来的几乎都是利润了。 除了辛苦一些,但是一个月下来,也有一千多,若是遇到生意好的时候,光卖份饭都能卖到两千多去。 就是两人忙不过来,后面姜家二嫂也来小吃摊上帮忙。 姜母和蒋秀珍以及下面的孩子,则是每天负责把青菜,菜品这些准备好,让姜父送到城里去。 几乎是全家齐上阵。 这样的齐心协力的后果,也就导致了姜家的日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火了起来。 这让,姜舒兰知道以后,忍不住欣慰起来,因为和弹幕中上辈子的姜家比起来,这辈子的姜家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家人都这般奋斗,姜舒兰自然也不会闲下来。 不管是海岛部队四个厂子的财务,还是运输队的业务,甚至,还有新开的服装店,新对接的工厂货源。 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转眼进入了八八年。 姜舒兰手里拿的分红越来越多,姜家的生意也做的越来越大。 孩子们也跟着长大,闹闹和安安转眼就到了读高中的年纪。 而姜平安也早已经大学毕业,进入了特殊的部门。 姜舒兰不太清楚,但是对外的消息,统一都是姜平安报效祖国去了。 所有的人和物,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件事。 家里的老人们,也在岁月的摧残下,日渐坚持不住了…… 第268章 姜舒兰接到消息的时候,还在和司务长开会,整顿管控成本的问题。 外面却传来的动静。 “舒兰,舒兰,你家出事了,快回去。”声音带着几分急切。 姜舒兰手里的笔,也应声而落,下意识地站了起来,“怎么了?” “你们家老爷子出事了。” 这话一落,姜舒兰在也顾不得什么,直接从办公室往家里赶。 “通知周中锋了吗?” “通知了,他应该比你先到。” 这话,让姜舒兰松了一口气,但是那口气,在看到家里一堆人,以及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的周爷爷时。 那一颗心再次提了起来。 “还?还能救吗?” 姜舒兰声音有些艰涩,她下意识地走到了周中锋身边。 她能够明显感觉到周中锋在发抖。 “呼吸停止了。” 罗玉秋把听诊器从周爷爷身上取了下来,带着几分无奈,“节哀。” 这话一说,代表着什么,他们大家都知道。 周中锋的身体明显晃了下,姜舒兰下意识地扶着他,这才惊然发现,对方一年四季燥热的大手,在这一刻冰冷而颤抖。 “我没事。” “是怎么出事的?” 他声音有些嘶哑。 李姨的眼泪刷刷刷止不住的往下掉,“老爷子出去练太极拳,我在家里收拾东西,就听到外面咚的一声。” 只是,等她跑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周中锋听到这话,骤然握紧了拳头,可以说,在他心里,爷爷奶奶的重量,甚至高过了父母。 反倒是,周奶奶十分冷静,她一边给周爷爷整理遗容,一边轻描淡写地说道,“人老了,都有这一天,无非是早晚问题,你们不用自责。” 语气却冷静,但是眼眶却跟着同时红了。 “当时我和老头子都说了,让他送我先走,没想到他命比我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了,让我这个老太婆还要给他穿衣打扮,真的是……你啊,一辈子总算是赢了一次。” 大家听到周奶奶的碎碎念。 都跟着沉默了下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 周奶奶把周爷爷收拾利索了,这才朝着周中锋和姜舒兰道,“好了,送他去火化吧,到时候把骨灰送到首都就行。” 说完这话,她深深地看了一眼周爷爷,背影萧索地进了屋子。 接下来的火化,葬礼,周奶奶都没有参加。 直到第三天早上,不放心周奶奶的姜舒兰他们,让闹闹和安安这几天无论如何也要陪着对方。 闹闹和安安也大了,知道懂事了,几乎是走哪都是形影不离。 但是—— 在看电视的时候,周奶奶指着电视上的节目,突然说道,“你们曾祖父最爱这个频道的戏曲。” “让我也听下吧?” 这话一落,闹闹和安安两人面面相觑,但是到底是听话,随即,便停留在这个电视频道。 只是—— 这一场戏终了。 对方都是安安静静的。 这让闹闹和安安有些不安,随即低声喊道,“曾祖母,你还想看哪个台?” 没人答应。 闹闹瞬间站了起来,从背后走到了老人身旁,抬手轻轻地拍了下对方的肩膀,“曾祖母?” 手还没拍到。 周奶奶的身体就跟着从椅子上滑落下去。 这屋内瞬间死寂一样。 闹闹有些慌乱,他忙去拉着周奶奶的手,“祖祖,你别吓闹闹啊??” “你快醒醒,醒醒好不好?” 在闹闹和安安过去的人生里面,周爷爷和周奶奶一直在陪伴着他们。 在这一刻,两人都慌乱了起来。 可惜,不管怎么喊,对方都没有任何动静。 这让,他们两个都傻眼了,安安揉了一把脸,“我去喊爸爸。” 不知道过了多久。 周中锋和姜舒兰进来了,一看到半靠在椅子上的周奶奶,仿佛睡着了一样,他们这还有什么不知道呢。 老人走了。 随着,周爷爷一起走了。 周中锋声音悲呛地喊了一声,“奶奶!” 随即,通红了眼眶,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三天前,他才送走了爷爷,三天后,再次要送走奶奶。 这对于周中锋来说,不太能接受,哪怕是知道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至亲之人来说,还是无法承受这个结果。 其实,他们都知道,周奶奶身子骨还好,只是周爷爷的离开,带走了周奶奶所有的精气神,也让她没了活下去的希望了。 这才会这般突然的离世。 不知道过了多久。 周中锋深吸一口气,“我爸妈,他们走哪里了?” 三天前,周爷爷离世,周中锋便给西北基地那边打了电话,周家父母也说了会尽快过来,但是三天都过去了。 还没有任何动静。 姜舒兰想到之前才收到的电话,她不禁有些黯然道,“当初一通知,爸妈就往这边赶了,我估计还在路上。” 周家父母不是普通人,哪怕是从西北离开也不容易,各项手续怕是不简单。 能回来一趟,都是费了泼天的功夫。 听到这话,周中锋沉默了片刻,他心绪极为复杂。 只是,足够成熟的思想,让他不会在生怨。 而是果断的做出了决定。 “夏天太热了,爷爷奶奶等不了太久,最多后天,也就是七号,如果他们不回来,我就直接送二老去火化回首都了
相关推荐: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小人物(胖受)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壮汉夫郎太宠我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摄春封艳
莫求仙缘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