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 而是采用京城女子大学和国子监的举荐方式,被举荐的女子,可以直接参加秋闱考举人。 考中了,再参加春闱。 而这些考试也是不分男女的,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考生们经过这么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女学子。 林茗烟早就暗地里散播了女子科举的小道消息,都好几年了。 每次秋闱的时候,谣言就要甚嚣尘上一遍。 这次大家都有点不信了,这消息刚出来的时候,还有人笑呢。 武氏也以为是谣言,现在听林茗烟这样说,一颗心算是安定下来。 笑的见牙不见眼:“哎哟,那感情好,我的回去多炖点燕窝儿,给丽娘补补。” “凭她那脑子,定能考出个二五四六来。” “到时候我们家可就有两个当官的了!” 她阿玛武国柱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她对京官天然有滤镜。 一想到到时候儿子儿媳都是京官,她就恨不得跑去跟亲戚朋友们都显摆一遍。 “你啊你,”林茗烟摇摇头,心说这人真是傻子。 明明她儿子是皇子,已经是最能显摆的事情了。 没想到还为当官这事儿激动成这样。 不过她还是承诺道:“放心吧,要是丽娘考上了,包准她有好位置!” 倒不是她要给走后门什么的,而是第一届女子恩科,岗位多着呢,不会吃亏的。 不过她这边倒是没人去考,毕竟张诗悦将来要当太子妃的,有她的使命在。 而林玉儿对艺术更感兴趣,更喜欢诗词书画,对四书五经是学不了太深。 林茗烟当然也不会牛不喝水强按头,孩子们喜欢什么就干什么,那才叫自由。 武氏得了她的准话,心里跟吃了蜜似的,漂亮话说个不停。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等林茗烟有些倦了,她极有眼色的告退了。 连忍冬都忍不住道:“没想到府里的老人,到最后还是吴武氏能跟主子您说说话。” 第683章 金榜 林茗烟也着实没想到,跟这么个绝命毒师,最后还成朋友了。 当时得知她在后院给谁都下过毒的时候,她满心满眼都是害怕。 没想到最后,能说说话的,反而还是她。 “武氏这个人,怎么说呢,挺纯粹的吧,”林茗烟摇摇头,“纯粹的好和纯粹的坏,说的都是她。” 林茗烟唏嘘了两句,也就投身到忙碌的事务中去。 这次女子恩科,主要也是她在筹备,虽然不至于忙的脚打后脑勺,但是空闲时间也不多。 毕竟手里能用的女官还是不多,真到了要用的时候,就捉襟见肘了。 不过忙碌的也不仅仅是林茗烟,还有京城正在备考的女子们。 金秋之际,连风里都飘着的桂花香里,都夹杂着墨香。 琉璃厂的文房四宝铺子前,总能看见梳着垂髫的小姑娘攥着铜钱,踮脚够着柜台问:“有没有兰夫人旁注的《孟子》?要带插画的!” 掌柜的笑得见牙不见眼,捧出一摞新刻的书本,蓝布封面上 “女子应试必读” 几个烫金字在阳光下泛着光。 这兰夫人也不知何许人也,自从女子恩科一开,这书就冒了出来。 一开始掌柜的还以为是骗子,可是找了坐馆的夫子一看,才知道这书真的有点东西。 这不,人家买回去后一传十十传百,这书抄的都跟不上人家买的速度了。 尤其是作者署名兰夫人,那女子买的就更多了。 甚至有人传,这书是皇后娘娘特意印的,就是为了给女子开后门儿。 不过这话也只是私底下咬咬耳朵,谁也不敢真的跑出来说。 不管怎么说,他们书铺的生意,那叫一个旺啊。 瞧瞧对门的胭脂铺,冷清的跟放假似的。 老板娘瞅着自家闺女抱着《孟子》跑得飞快,气得直拍大腿:“这世道真是变了!” 从前她铺子里来往的女子多如牛毛,谁不想试试新上的螺子黛和胭脂? 现在倒好,平常还有些夫人小姐来,现在备考期间,是一天也没几个客人了! 就算有人来看看,也要跑对面买两本书,自己学或是送人,反正不空着手走。 西直门的城墙根下, 出现了好些 “流动书摊”。 卖货郎们收起了胭脂水粉,换成了各类书籍试题,还有人举着 “代抄卷子,百文一篇” 的木牌...... 这一年的秋天,桂花落在姑娘们的发间,像极了她们笔下飞扬的墨点。 而那些曾被锁在深闺里的才女,终将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恩科里,一飞冲天。 金秋放榜那日,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落满碎金般的桂花。 林茗烟陪着四爷在正大光明殿,看着礼部官员捧着黄榜单鱼贯而入。 那是考官们选中的卷子,排好名次先后,然后送了过来。 每个人的卷子都是封了名字的,所以就连批改的考官们,都不知道这些人是男是女。 这一切都要等着四爷来亲自揭开。 四爷难得有点紧张,跟林茗烟咬耳朵:“这要是一个女子都没有......” 本来就是他下的命令,底下人也蹦跶的厉害。 要是第一届就一个没考上,那他这脸上也无光啊。 林茗烟也有点害怕,因为这些考试的学子,男的大多是从小启蒙就开始学四书五经。 而女子中,大多数都是因为真的聪慧,学这些一点也不难,这才能在短短几年的学习中,就能到考试的水平。 到底能不能考上举人,那还真不一定。 四爷这么一说,她都有点紧张了。 不过,她开口却还算镇定:“现在想也没用,打开看看吧。” 而且这一次考的才是举人,要不是因为有女子恩科,这名单都不会到四爷手里,更别说当他的面开封了。 四爷点点头:“行吧,那就启封吧。” 这一批是直隶的举人,因为加了女子恩科,所以名额也要多些,取一百八十名。 等考官一个个把卷子开封,然后唱名记录,女子的挑出来。 第一个“性别女”喊出来的时候,林茗烟都激动了一下。 四爷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至少不会一个都没有了。 等到第二个、第三个......一个个女子的名字,响彻在光明正大殿里,让林茗烟的嘴角不断地上扬。 这些女子,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的这样的成就。 “回禀万岁爷,直隶取一百八十名举人,其中女子三十一名!”考官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都有点颤抖。 他一开始猜测,能有三名女子就算不错了,没想到能有十倍之数。 要知道,虽然三十一在一百八十人中,显得并不是很多。 但是女子有参加考试资格的,也就堪堪五十人。 因为京城女子大学和国子监的女学子,加起来也就几百人而已。 这其中还要去除年纪还小上学时间不长的,还有一些开始上学就已经年纪大了,只能学点皮毛的。 通过几次自己的测试后,一共就举荐了五十余名女子参加直隶的秋闱。 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人,都考上了举人! 这简直,让人震惊! 四爷让他们把那些卷子送到他跟前,仔仔细细的查阅,龙心大悦:“好!好啊!” 林茗烟也在边上看,看着看着就热泪盈眶了。 先不论别的,就那一手馆阁体,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她们以前肯定没有练过的,一般就算不是练簪花小楷,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体练习。 馆阁体是应试的字体,女子们没有这个需求,所以没人会练。 所以她们都是在近两年听到女子恩科风声之后,这才下了苦工去练的。 短短几年时间,能把一笔字练的跟人家的童子功一样甚至更优秀,那其中的艰辛无人能知。 不过幸好,结果是好的! 这三十一个第一批考上举人的女子,必将载入史册! 四爷高兴极了,亲自拟了金榜,把这些女子的名字,一个个亲手抄了上去。 林茗烟一眼就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字“曹丽”。 没想到,曹家要靠一个女子在官场翻身了! 第684章 中举 放榜这天,京城里头热闹无比。 因为今年还有着女子恩科,不少人都想着来看热闹,所以人比往年多的多。 虽然在四爷和林茗烟早早的知道了考生的成绩,尤其是其中还有曹丽的。 可是他们也不会在放榜之前就告诉他们,武氏来圆明园旁敲侧击了好几回,林茗烟连一丁点儿口风都没探出来。 没办法,武氏三人只能耐心等着。 好不容易等到了放榜的这一天,一大早武氏就带着弘时去林府接上了曹丽三兄妹。 曹丽倒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么兴师动众的,万一要是没考上呢。” 曹老夫人原本身体不太好,可是跟武氏做了亲家,那武氏能看她受罪吗? 早就上门把她的陈年旧病都治的差不多了,现在是个特别健康的老太太。 她此时满面红光:“说什么呢,国子监的夫子都说你学问是够的,你怕什么?” “再说了,就算这次没上,那不还有下一届吗?” “只要你还能写字,就去考!” 孙子曹沾是指望不上了,他也不是不聪明,可是就是心思没用在科举上。 不过他现在跟着弘昀二人搞什么艺术,以后不管怎么说,玉儿他们不会看着他饿死的。 对这个孙子的期盼,也只能到这里了。 倒是孙女曹丽,突然就冒尖儿起来。 要是以前,她肯定就拍着大腿喟叹,哭这不是个孙子。 现在好了,皇后娘娘慈悲,竟然争取了让女子可以科举入仕。 那这机会不就来了吗?! 别说曹丽本事是有的,就是学问不够,只要她有心走这条路,她赔上所有嫁妆也要给她请个好夫子的。 武氏跟曹老夫人是一样的心思,拉着曹丽是爱不释手:“哎哟,呸呸呸,咱们丽娘这么聪慧,一定没问题的!” 曹沾和林玉儿自然也是希望自家姐妹好的,一行人上了马车就往贡院去。 可是到了街上,就已经人山人海了,马车基本就走不动。 武氏一合计:“马车就不要过去了,我们都腿着过去。” “我在贵宾楼早就定好了雅间,咱们过去等着,让下头小子去看看金榜,再来汇报的好。” 贵宾楼的雅间她早早的就定好的,用来吃饭庆祝曹丽上榜的。 就算没上榜,就用来吃饭安慰她,反正不会浪费。 众人一听,这主意不错,但是弘昐表示异议:“不成不成,你们去等着,我现在就要去看!” 他是一丁点儿也不想等的,不知道答案他根本坐不住。 与其在心上人面前坐立难安,不如自己去挤一挤。 武氏知道他这个毛病,摆摆手:“你去你去,注意点儿人,别把鞋子给挤掉了。” “知道了知道了,”弘昐兴奋的点点头,下车带着奴才走了。 其他人往贵宾楼去,进了雅间才算是舒坦一些了。 “都仲秋了,这人挤人的,热的我一身汗,”武氏抱怨一句。 曹丽赶紧给她倒了茶水,她对这个未来婆婆,从来都是挑不出错处的。 虽然武氏很喜欢她,可是她在规矩方面一直做的很好。 武氏不太懂这些,只知道跟准儿媳相处的很愉快,更觉得她跟他家傻儿子相配了。 贵宾楼的雕花窗棂筛进细碎日光,曹丽握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茶水在白玉盏中荡出细密涟漪。 她盯着廊下摇晃的铜风铃,听着远处传来的人声鼎沸,忽觉喉头发紧。 自知道今天要放榜起,这喧闹声便没停过。 不知多少人在议论女子中举之事,更不知自己的名字是否也在那些惊叹与质疑声中浮沉。 林玉儿看出她的紧张,握着她的手,轻拍安慰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屋子里的气氛都凝滞起来。 曹丽都有些坐不住了。 “丽娘!丽娘!” 弘昐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雀跃。 他大步跨过门槛,月色锦袍下摆扫过满地金黄的银杏叶,腰间玉佩撞出清脆声响。 还未站稳,他便挥舞着手里的折扇,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漫出来,“中了!中了!” 他跑的气喘吁吁,脸上却笑容灿烂。 曹丽还没说话呢,武氏和曹沾就跳了起来,异口同声道:“真的吗?真的吗?!” 即使曹沾志不在科举,也知道考科举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曹家还没没落的时候,为了让他读书,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他为此也不知道挨了多少打。 现在,妹妹真的中了?!! “当然是真的!”弘昐的笑容愈发傻了,凑到曹丽面前问:“丽娘,这下你该高兴了!” 曹丽脑子空白了片刻,很快稳住了,问:“那是多少名?” 她不会满足于一个举人,但也没参加过这样的考试,所以对自己的水平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弘昐笑道:“第七名!我数了好几遍,不会错的!” 曹丽猛地起身,茶盏 “啪嗒” 坠地,碎瓷与茶汤溅在绣着并蒂莲的裙裾上。 她喃喃道: “直隶第七名举人.....” “真的是我?” 念叨完,她的眼眶就红了起来,泪水扑簌簌的往下掉。 她的泪水不是软弱,而是兴奋。 弘昐笨拙的拿帕子给她擦眼泪,安慰道:“丽娘不失望,虽然是第七,但是你是女举人中的魁首呢!” 武氏等人就更别说了,恨不得放声高呼,女举人魁首就在这里。 外头人就更别说了,那金榜就贴在那里,早就有人数了女举人的数量。 得知竟然有三十一名之多,都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女子也这么厉害的吗?” “她们才学了多久啊?竟然能占这么多席位?” “满打满算也就不到十年啊,有些男人从小学到老都考不上举人,那不是浪费吗?” “这么说的话,考科举还是要看天资啊,真正有天分的孩子,不管男女都厉害着呢。” “我家里也有个聪慧的小女儿,要不也送她去读女子学校?” “那你还不快送?女子学校前五年的话,上学都是免束脩的,试试也没有损失啊!” “那一定要试试.......” 第685章 反向留学 女子中举被人津津乐道了好久,别说直隶了,就是南边也都传遍了。 之前京城女子学校成立的时候,南方对此还是持观望态度的。 等到现在女子真的能中举,人家一看京城有专门的女子学校,那南边这不就吃亏了吗? 尤其是世家大族,根本不缺有天分的女子。 之前觉得读书没用,现在一看可以科举入仕,那都急了。 你说啊,你跟人家都有一儿一女。 但是人家儿女都科举入仕,你家只有儿子一个,那机会不就少一半了吗? 所以还没等过年呢,江南那边就上了折子,也要成立女子学校。 而且都不需要朝廷出钱,江南的几个富商捐款用来建江南女子学校。 更别说还有各地的私塾,都开始开设女私塾或是接收女学子。 前面林茗烟叫破喉咙,都没多少人响应的女子教育。 只因为可以参加科举了,就风行起来。 “人啊,真是现实,”林茗烟看着申请办女学的折子,无奈的摇摇头。 四爷在边上偷笑:“有用的就是最好的宣传。” “就那水稻和小麦的高产种子,一开始推行的时候,遇到多少阻力啊。” “卫毅和李卫都没了办法,甚至有的百姓还疑神疑鬼的,怀疑咱们朝廷有什么阴谋。” “但是你看,他们自个儿种了一年,百姓看到的确高产,一个个都争着来讨种子了。” 这是之前的事儿了,林茗烟还以为有了番薯的种植,高产的水稻和小麦种子推行应该很容易。 可没想到,他们习惯了原来的稻种和麦种,根本不信任别人的种子。 不管是商人还是朝廷,谁的种子他们都不买账。 林茗烟道:“那是情有可原的,本身就那么点地,一家子所有的嚼用都在那些稻子和麦子身上的。” “真要是出点什么问题,别说根本就不敢找官府了。” “就算来找了,不也是打一顿丢出去吗?他们害怕也是正常现象。” 古代民怕官是天然的,跟现代的情况没法比。 “这倒也是,好在现在好了,”四爷摇摇头:“他们白给不要,后来拿钱来买,还要限名额,这倒是全都种上了。” “不管过程怎么样,现在结果是好的就行啊,”林茗烟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的大清,跟她刚来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衣食住行中,有三样都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住嘛,她也已经在推行干净的厕所和淋浴间了。 毕竟水泥这东西,在这时候还真的能研制出来,就是有点废功夫。 更别说瓷砖了,那可不是咱老祖宗的老本行? 就是换个造型烤烤罢了,那审美比现代不知道好几条街。 九州清晏就已经建了浴室和厕所了,林茗烟总算是能享受到了。 日后史学家看到后,在国际上估计又能吹出好几本书。 林茗烟一联想到这样的场景,就差点笑出声儿。 四爷看她不知道想到什么,笑的跟偷了腥的猫似的,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蛋。 感受着指腹柔软的触感,他忍不住感叹:虽然年纪上来了,可是茶茶却一点不见老。 “想什么呢?嗯?”四爷忍不住问。 林茗烟回过神来,又笑了:“前阵子收到胡荣的信件,说是去西方游学的人,这就学成归来了。” “半个月前已经在广州港登陆,想来要不了几天就能到京城了。” 胡荣等人是四爷登基后,派出的第一批公费留学生。 虽然知道此时的西方还没那么先进,可是林茗烟也忍不住期待能带回来点什么。 很快,林茗烟就知道带回来了什么了。 带回来了一批西方留学生! 嗯??? 林茗烟和四爷对视一眼,都盯着跪在下头的胡荣。 “胡爱卿,叫你去西方学习,你怎么还把人带到大清来了?”林茗烟扶额。 不是,咱是去偷学别人的长处的,不是去撒播爱与温暖的。 胡荣有些激动道:“万岁爷,皇后娘娘,您是不知道啊!” “西洋人虽然有一些比较好的技术,下官也安排人学习了。” “但是那跟咱们大清比起来,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尚未开化的野蛮地方啊!” “这些人,可怜见的,生病了就放血,那赤脚大夫在人脑袋上打洞来治病啊。” “您说,这不是瞎胡闹吗?” “咱们船队带着大夫的,这医者仁心哪里看得下去这样的人间惨状。” “这不,就好心救了一些病人。” “谁知这一传十十传百的,西洋人见到我们就跪下划十字,非说咱是什么神啊。” “这时间一长......” 胡荣跪在下头,越说越激动,袖口的西洋怀表随着手势晃出细碎金光。 “那些红毛洋人,见咱们大夫用艾灸治好了痛风的老妇,竟把银针供在教堂里!” “还有人喝了小柴胡汤,说原来感冒可以这么简单的治......” 等他洋洋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虎王的花奴(H)
乡村桃运小神医
婚里婚外
蝴蝶解碼-校園H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沉溺NPH
桃源俏美妇
万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