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被厉少睡了后 > 第397章

第397章

理解师父的意思,“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改。 一旦我们被外界牵动了情绪,心一动,就不正了。 师父看我没回复,继续开导道:“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很多人,人云亦云并非出于恶意,他们就是处于灰色的中间地带。 他们是我们可以争取和挽救的那一部分人。 不是只有我们对,别人都是错的。 我们认为的对,也只是局限于我们认知范围内的对而已。 放到其他法界,也不一定对。 与其关注对与不对,不如关注自己的心。 《金刚经》讲: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世间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一直在变。 每个人的观点也是。 这个阶段,大家认为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过一段时间,可能又变了。 我们修行,只需要保持一颗观察的心。 看着缘起缘灭,看着世事无常,心不被其所扰,这才是如如不动之心。” 师父说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点在这里! 我把此时此刻彼此对立的观点固化了,执着于对立本身,忘记了缘起缘灭。 观点是如此,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比如那些10016的客服。 如果不用骗人就可以赚到钱,她们大概也不愿意被大家恶语相向吧。 也许她们也有她们的压力,也许她们以后度过了此刻的艰难,也不会去继续做这种骗人的事情。 一切都不是凭空发生的,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因果。 包括画错的太极八卦也是。 他们可能出于生活的压力,也可能出于无限的贪念,所以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认真学习。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花言巧语能骗到人就行,他们只在意钱,并不在意文化的传承。 如果是压力的原因,要允许别人想要利用捷径先活下去的不得已。 如果是贪念在作祟,那么就要从根源上解决贪的问题。 因为“去人欲,存天理。” 《道德经》讲:“反者,道之动。” 天道,跟人的私欲是相反的。 人越想要的东西,越是得不到。 越想要爱情,爱情越远离。 只有放下外求,从容地绽放自己,才能吸引爱情的到来。 越想要健康,越不健康。过思伤脾。 只有放下外求,顺应天时变化做好自己,才会真的越来越健康。 越想要发财,越难留住钱。 只有放下向外去追着钱跑的执念,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会有对应的收获。 这也就是《论语》讲的: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我们去“成人之美”,别人才会给与我们正向的反馈。 也这就是《论语》所讲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天道,是在财富、健康、爱情等一切美好事物之前。 我们看不惯的地方,不论是坑蒙拐骗,还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都是因为他们陷在了“人欲”里。 能“去人欲”的,是君子,是圣贤。 大部分人不是君子,没能“去人欲”,不也正常吗?又何必动气。 他们现在不是,说不准以后就是了呢? 我们以前不也跟大家一样,都是从最初始的“去人欲”开始修行的吗? 我们可以从错误中走上了提升自己的路,他们可能也可以。 与其向外苛责他们,不如向内看一下我们自己可以做什么,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第807章 动气便是恶 师父继续指点道:“有些人,他之所以坚持着违背天道的观点,是因为他们的心病了。 我们要做帮他们治病的医生,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跟他们生气。” 我终于彻底的想明白了。 他们的心病了,我如果跟他们吵架,那我的心也被带偏了。 有道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我如果跟他们生气,那就不只是他们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 所以还是那句话:谁生气,谁修行不到位。 我开心的跟师父总结道:“谢谢师父,我懂了。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守住自己的心,看缘起缘灭,保持如如不动之心。 同时在此过程中,看一下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好。” 师父欣慰的点了点头,突然他又玩心大起的想要考考我:“看缘起缘灭,持如如不动之心。 都已经如如不动了,那还需要努力的去做些什么吗?” 这是一个关于“无为”和“空”的考题,这个点不是我的卡点,我轻松的回答道:“虽然《道德经》经常提到无为。 比如第二章就讲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但紧接着第三章又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也就是说,圣人虽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但是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所以有‘圣人之治’的说法。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说具体要怎么为而已。不然老子根本就没必要写《道德经》,写书本身也是‘为’。 道家说的无为,指的是不人为。 人+为=伪。 无为,指的是天人合一,顺应天地去做事。 去掉人为,回归本真,修真。 如如不动之心是指不强求,但顺应天地的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 再者说,‘如如不动’出自《金刚经》,佛家讲空,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但同时,佛家也讲行善。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几千年来,佛家那么多的经典流传下来,可见佛家讲的空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善事还是可以做的。 这个善事,跟道家说的顺应天地的事情是类似的。 所以,我们的如如不动之心,该守还是要守。 不起情绪之后,对众生有利的事情该做还是要做。” 师父笑道:“嗯,说的不错。 知行合一,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了。” “呃……”理解是理解,但是要做到,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犹豫了一下道,“我努力。” 师父笑道:“王阳明讲过: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王阳明又说: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好好再理解一下。” “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我又念叨了几遍。 老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真是有道理。 我念着念着就明白了。 循理,是指遵循天理。 动气,就是个人情绪,这牵扯到了私欲。 “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的意思是,遵循天理就是善,牵扯私欲起了情绪就是恶念。 “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的意思,说的不正是“如如不动之心”吗? “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不起情绪,就不牵扯个人的喜好,遵循的是“无善无恶”的天道,这才是大善。 这也是为什么说,只要起情绪了,就是我们要修行的地方。 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可算是理清了。 不过,这也只限于是脑子理解了,具体感悟到什么程度,还需要在日后的每一件事情上磨练。 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先跟大家说个小偏方。 有脚气,脚趾缝起皮、痒痒等真菌感染,前面说了无花果汁等办法,有效是有效,不过各有利弊。 再给大家说一个更简便的方法:用香蕉皮的内侧擦一擦看看。 一般擦一两次就很明显。 不少人冬天脚后跟容易干裂开口,也可以试一下这个办法。 第二,前两章看到友友在文末留言问“梦里生气”算不算生气。 梦是连接不同法界的主要渠道,很多时候的梦,不是无缘无故的。 有时候可能是一些警醒和提示,有时候也可能是“法界”对我们的一些考试。 平时白天我们醒着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控制自己的脾气。 但梦里的考核,一考一个准儿。 不但是脾气,也包括贪念。 梦里也可能会用一些利益,来考核我们的心性是否纯正。 醒着的时候,我们大脑有时候会下意识的考虑到“仁义礼智信”,考虑到人情世故,而梦里很多行为和反应,则是更真实的心性。 不论将梦称之为“潜意识”,还是“高维”,如果第二天早晨醒来还能记的很清醒的梦,可以自己悟一下有什么深意。 第三,看到很多友友都在熬夜。 每天的子时和午时,等同于一年的冬至和夏至。 这个时候,需要好好休息。 子时,指的是半夜11点到1点,五行属水。 子时不睡觉,水代谢不好,伤肾。 另外,水生木,木为肝胆。 有些人的脂肪肝,不是因为吃的油腻,而是因为子时没睡觉。 大家尽量11点之前早点儿休息,尤其是冬天。 第808章 篇外:聊聊天 这几天事情挺多的,我还没来得及看完前面的,争取能尽早看完,完美收尾,哈哈。 先回答上章文末的提问吧。 一位友友问2025年上半年的吉日。 我平时也懒得算,都是他们算好了发给我一份。 等我这几天问问他们有没有勤快人算好了的哈。 没有的话,我自己找时间算一遍,完结前安排上。 第二个问题是超度的事情。 超度跟其他法事一样,有余力可以做一下,因为他们

相关推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天下男修皆炉鼎   醉情计(第二、三卷)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数风流人物   镇痛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取向狙击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