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被厉少睡了后 > 第197章

第197章

定。 人可以顺应天地,成就自己。” 有人半信半疑的问:“嗯?我怎么听说的是,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 “嗯……”我想了一下,解释道:“人的命天注定,以及,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两句话里说的命,不完全是同一个意思。 人的命天注定,这个命,是说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出生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家庭,这些是注定的。 这是人生的起点,这个定数,我们是无法改变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命,指的不是起点,而是人一生的过程。 是指我们可以借助天地五行的力量,去调整和掌控自己的人生。 有人把它称之为命运。 命运的运,是运动的运。 起点是定了,但命运的车轮向哪里转动,人是可以调整的。 先不说道家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 咱就说基督教,比利牧师刚刚不也说了嘛,有所求即有所得。 有神论的教派,命运也不是固定的啊,与人的心念有关系。” 大家又一齐看向比利牧师。 比利牧师很有意思,在我们讨论的过程中,他一言不发,就笑眯眯的听着。 是个很好的听众。 大家看向他的时候,他还是笑眯眯的。 没打算说话的样子。 于是,便又有人问我道:“道家不是都能抓鬼吗? 这能叫无神论?” 哎呀。 话儿赶话儿的,问到这里来了。 我要是不回答,容易有误解。 我要是回答了,又显得我好争辩。 我看了一眼比利牧师,他依然笑呵呵的,听得不亦乐乎的样子。 第296章 儒家是有神论 比利牧师不说话,我就忍不住想说说。 哪怕师父没教我抓鬼的事儿,我也想说两句。 忍辱,修的不行啊。 我尽量客观的解释道:“《黄帝内经》里讲: 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这句话是说,以天地为法则的道,是不讲鬼神的。 这句话对不对,虽然不好去论证,但咱还可以换个角度去理解。 有神论的意思是,相信存在一个超能力的神,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 但道家讲的是,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都是人自己作的因果,与鬼神无关。 再说了,道家都能抓鬼了,那鬼神还能是他的信仰吗? 这就像警C抓坏人一样,那能说警C信仰坏人吗?” “嗯?能这么类比吗?”那人听迷糊了,挠着头,一时又想不出什么说辞,便胡乱应道:“好好好。 道家和佛家,都是无神论。 你的意思是,只有基督教是有神论?” 我斟酌了一下,谨慎的回答道:“谁有神,谁无神,也就是一个说法而已。 真要说有神论,儒家也算是有神论的。” “哈哈哈哈!佛家和道家,都是无神论了,儒家反而成了有神论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的《四书五经》,竟然变成有神论的了? 哈哈哈哈! 太能闹了!”有人难以置信的大笑了起来。 比利牧师依然保持着温和的浅笑,不参与意见。 我认真的解释道:“《论语》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又讲:敬鬼神而远之。 首先,这是承认有鬼神,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 其次,是说不要过于迷信,敬而远之就好。 《礼记》更是用了很多的篇幅,去写人死后,该如何厚葬。 比如,《礼记》中讲道: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你要说这是无神论…… 貌似……也不太能说的过去吧?” 大家慢慢的静下来,开始认真的琢磨。 有人疑惑的问道:“葬礼祭祀,是儒家管的吗? 办丧事,不是都找佛家,或者是找道家吗?” 我看了看比利牧师,道:“佛家和道家的葬礼,跟基督教有相似之处。 都是崇尚简约。通过念诵经文,表达心意。 佛家念佛家的经。 道家念道家的经。 基督教念基督教的诗歌。 而儒家,讲究的是哭奠,以哭寄托哀思。 《礼记》讲,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故泣无时,服勤三年。 先哭三天,入殓。 再哭三年,服孝。” “所以就有了代哭丧的职业?”有人问。 我点头道:“哭丧,是儒家注重的礼节。 佛家和道家,都倡导薄葬。 尤其是道家,重生轻死。 反对生时不孝顺,死后哭鬼神的做法。” 比利牧师在这时,悠悠的念诵道:“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死亡于我们而言,不是黑暗,不是灾难,也不是终结。 死是另一个生命的起点,等候荣耀的复活,就像种子种下去,等待结出更美的籽粒。 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 第297章 神阻挡骄傲的人 比利牧师的话,引起了大家对死亡的思考。 大家在静静的沉思时,我想的却是,主应许的“永生”,是不是指的灵魂不灭? “荣耀的复活”,是不是轮回的另一种表达? 比利牧师看大家有所感悟,便又轻轻的念诵着一段又一段的经文,道:“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 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所以你们要自卑,伏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 大家在听前面的时候,都还挺认可的,静静的听着。 但是,当听到自卑这个词时,有人疑惑的小声嘀咕道:“自卑?” 被这质疑的声音打断,比利牧师笑了笑,却没有辩解。 嘀咕的人,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犹豫了一下,接口道:“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吧。 也许只是想表达,臣服在神的面前。 易经里,也有类似的思想。 六十四卦里,最吉利的卦,是谦卦。 大概谦虚的人,可以得到神的特殊照顾?” 自顾自的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浮现出秉烛师父讲的能量引导术。 对抗,是能量的消耗。 而臣服,可以让能量,回归于“我”。 比利牧师说,神会“赐恩给谦卑的人”,整个天国都是属于谦虚者的。 臣服,可以获得能量。 谦虚,可以获得天国。 这两者说的,是不是同一件事儿? 我不断的默念着,“神阻挡傲慢的人……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表面上,我们是在听比利牧师讲道。 但实际上,我却是在心里重新领悟我之前学过的内容。 冥冥之中,比利牧师好像是在点拨我。 点醒我之前理解的不够深刻的地方。 而后,比利牧师开口回答了一下自卑的问题。 不过,他没有用自己的话语来解释,而是直接念诵了英文版的经文:“Humble yourselves, therefore, under God's mighty hand, that he may lift you up in due time.” Humble可以翻译为自卑,也有贬低,谦逊,虚心的意思。 大意是,在神强有力的手之下,放低自己,神会在合适的时间,将你举起。 这是谦虚,还是臣服? 谦虚和臣服,表达的是否是同一个意思? 我有点儿迷迷糊糊,分不清楚了。 当我还沉浸在谦虚、臣服、能量引导之中的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我听说,基督教有个词叫十一奉献。 是说,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献出来。 一边让人谦卑,一边让人捐钱,这算不算是精神控制?” 涉及到钱,难免会比较敏感。 有疑惑,确实是很正常。 只是这样直接的问出来,似乎带着攻击性。 比利牧师依然笑呵呵的,没有着急解释。 第298章 奉献布施 但他的助手没忍住,小声嘟囔道:“你不要说话给愚昧人听,因他必藐视你智慧的言语。” 他们说话很有趣,经常会直接背诵经文里的话。 这种用词听起来怪怪的,大概就是原文了。 比利牧师倒是不急不躁。 他先是慢慢悠悠的念诵道:“对上帝的畏惧,就是智慧的开端。” 停了一会儿,他才又继续用经文解释道:“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 你们要给他人,这样上帝必给你们,并且会用大号升斗摇匀压实,满满地倒给你们。 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话是真的。 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 叫你们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藉着我们,使感谢归于神。” 比利牧师在讲这一段的时候,其他人信不信,我不知道。 我却联想到了很多。 基督教的奉献,讲的是舍得。 佛家也讲舍得,用的词叫布施。 布施这个词,最早出自于道家。 《庄子》讲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意思是说,活着的时候不周济他人,死后嘴里含颗宝珠干什么呢? 龙树菩萨在《大

相关推荐: 凄子开发日志   鉴昭行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致重峦(高干)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取向狙击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