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除去在他们身前身后垂首疾走的宦官宫娥,唯有他们二人。 兴许还有刚被奶娘抱走,嗷嗷待哺的太子。 赵诩忍不住笑出声来,上前一步抓住轩辕晦的手,“万事有我。” 轩辕晦回过头看他,认真道:“我知道。” 每月初一、十五皆是启朝的大朝会,在京四品以上均须列席。 于是四更天方过,从朱雀大街至御街,熙熙攘攘满是披金挂紫、手执玉笏的大小官吏。 眼看着还有半刻时辰便到了,群臣也早已排列整齐,让宦官们搜身完毕,就见从内宫方向有步辇慢悠悠地抬过来,停在玉阶前。 下步辇那人玉带金鱼、重紫衮冕,乍一看像是个再寻常不过的俊朗公子,可若再冒昧打量,便会感到此人凛冽威仪浑然天成,让人不敢逼视。 除去最前头的沈觅几个,群臣不明底细,只傻愣愣地看着他从内宦中悠然而过,竟无一人敢上前为他搜身。 不知是礼部的哪个愣头青壮着胆子喝道:“朝廷的规矩,你们都忘了么?哪怕是三省宰相,入殿前都需搜身,如何这个就例外了?” 众人知道此人身份贵重,无一人敢搭腔,却只见那人笑道:“刚毅忠直,不惧权势,该赏。” 他身后的宦官立时取出金叶子,用托盘盛了,送到那愣头青面前。 那人又道:“方才那位大人说的不无道理,守平,那便搜罢。” 说罢,他极为舒展地张开双臂,对一旁的内侍点点头。 那内侍训练有素,也未反驳,自顾自地开始搜查起来,最终点了点头。 那人轻笑一声,举步向前走去,他步子不大,每一步却走得极稳,金线勾描的官靴踩在玉阶上,几乎不发出半点声响。 不知何时,百官已为他让出了一条道,尽头便是沈觅等宰辅。 “恭迎殿下回京。”沈觅打头下跪行礼,身后跟着章天问裴隽那几个。 赵诩虚扶沈觅一把,“沈相免礼,诸君免礼。既在朝中,我便是尚书令,殿下这称呼就先免了罢。” 一听是那神龙不见首尾,还刚生了个太子的皇后回来了,群臣一时不知如何反应,只好默不作声,全场一片令人惊惧的静寂。 沈觅刚想说些什么,就听远处内宦通报,“陛下驾到。” 众人只好重新站回队列,依次鱼贯入内。 冗长的仪仗过后,轩辕晦一身朝服端坐在上。赵诩与沈觅带头跪伏行礼,山呼万岁。 中间行礼时,沈觅偷偷用眼角瞥了赵诩一眼——在肃州时,赵诩面上恭谨有礼,实则目下无尘,从不肯向轩辕晦行礼,更别提下跪了。也不知这对天家夫夫商量出了什么章程,赵诩竟体现的如此恭顺。 轩辕晦看着赵诩同旁人一般低着的头颅,心中不仅未有半点快意,反倒涌上丝丝缕缕的悲哀,“诸卿平身。” “谢主隆恩。” “给尚书令、中书令看座。中书令年事已高,尚书令……尚书令体弱,日后皆不必行跪礼。” 轩辕晦话音未落,立时便有准备许久的宦官抬上两个凭几。 赵诩与沈觅也不推辞,谢过便也落座了。 “今日……”轩辕晦刚想提三省改制之事,就听有一人高声道。 “臣有本启奏!” 作者有话要说: 滴血认亲本来就是伪科学,古人信得很,轩辕晦敢让人验,自然有十足把握,至于是做了手脚,还是就是亲生的,自由心证。 第121章 “陛下爱重元后,乃是陛下的私事,臣等无话可说。但皇储之事,关系国之根本,如何能儿戏论之?”发难的并非须发皆白的老头,却是个俊朗后生。 轩辕晦面色不变,唇角依旧带着淡薄笑意,眼中寒光却如刀一般,“哦,原来是孔少卿。登基之初,朕便告知诸卿,帝王家事非国事,难道你也忘了么?皇储之事,朕意已决。” 这孔少卿名孔维轶,乃是孔圣三十七世孙,敕封崇圣公嫡次子。他年纪不大,却如蓬头老朽一般过活,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将那“存天理、灭人欲”做了个十足十。 许是持身太正,无可挑剔,不到三十的岁数已然是太常寺少卿,在朝野清流中素有名望。 此番,竟能想到请他助拳,看来这段时间皇帝的冷遇还是
相关推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快穿]那些女配们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鉴昭行
取向狙击
突然暧昧到太后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