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 堂内一片死寂。 刘文昌抬起头来久久地望着刘三,发觉她的鬓角已有许多白发。 这么多年过去,先帝也作了古,很多人都已经不在了,也没有多少人会记得那些人、那些不堪一提的陈年旧事。 刘文昌低声问:“刘三,你在我身边多少年了?” “回家主的话,算起来也有三十年了。” “三十年了......”刘文昌看着漆黑的夜空叹了口气:“三十年你都没有长进。” 刘三脸色微变,突然双膝扣地,扑通跪在了地上:“家主恕罪。” 刘文昌起身,背着手在堂内踱了几步,沉默了半晌才问她:“你哪里有错?” 刘三低着头不出声,听头顶传来一声:“你素来喊我作‘家主’。未必在我这里做了三十多年走狗,便忘了自己是谁了罢!” 此话犹如雷霆万钧,炸裂在刘三头顶:“家主,不知当中可是有什么误会?近日小人内舍有事......” 刘文昌抬手让她不要再说下去,“你从前跟着我岳母时,她可曾告诉过你,我这个人除了无义,更是无情,眼里更是揉不得沙子——你当我真的不知道你背地里干得那些事吗?” “既然你早就知道,当初又何必留我在你身边?”刘三盯着墙上的青布长幔,平静地道,“你就不怕我杀了你吗?” 刘文昌居高看了她片刻,丢了把匕首到地上,冷笑一声:“杀了我?那你当下尽可以试试。” 刘三缓缓伸出手,拿起匕首拔了出来:“少主是看着我家少爷自缢的,我不忍再令她失祜。况且当年的事,怨不得别人......” 许将军属东宫一派,太女被废后,许氏一门亦被连坐,刘文昌夫郎因娘家灭门之祸自缢,留下年幼的女儿刘仲。 “要怪只怪东宫软弱,将军扶持错了人。”说着话,她攥着匕刃的手已经渗出血珠来,血顺着匕尖,一滴滴落到大理石地面上。她咬牙一字字说道:“怪将军识人眼目不甚清楚,提携你,又将少爷嫁与你这个人面兽心的祸害,这才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刘文昌看起来却并没有被激怒,反感慨:“许家有忠仆如你,也算得幸。你起来吧。” 见她仍是跪着一动不动,刘文昌就坐到堂前的太师椅上,面无表情地说:“我且问你,当年陆家少爷生下的那个孩子,现在何处?” 果然没有什么事可以瞒过刘文昌的眼睛——小至宅中事务,大到皇帝的行踪,没有什么是她这个首辅触控不到的。 近日京城流传着的关于陆家少爷的童谣,刘文昌想必也听过了。 细细品来,童谣的编撰者貌似并不知那场花事中的女主角。 但刘三明白,刘文昌定然知道,知道陆少爷拼死想要保护的那个女人就是她的长女刘仲。 许家遭了灭门之祸以后,刘文昌为了免受牵连,就逼死了发夫转头就娶了新人。而刘仲就孤孤单单在皇寺长大。 如今刘家后嗣凋零,刘文昌便想找回当年的那个孩子,刘三哂然笑道:“那孩子,她已经死了。” “既然如此,那你便这样一直跪着吧。”刘文昌冷冷地说罢,背手走进了黑夜中。 院外的护卫侯了多时,看到她出来,忙提步跟了过去。 冷风裹着细雨狰狞地扑进屋里,待刘三抬起头,一行人早已走远。唯有烛台上的蜡烛在静静地燃烧着。 看着明灭的残灯,刘三心中无端端忽念起数月前于午门外接刘文昌时,无意间见过的那个带着镣铐、于她不远处被人押送着的年轻侍郎。 这世上之人何止千万,她明不信有如此的巧合,却在那一刻,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她的眉眼——那像极了自己旧主许将军的眉目。 那样忧郁的眼神,如同一根刺,将刘三的心拨了一下,她闭上眼睛,几不可闻地念道:“已经死了。” o 第102章 追妻火葬场(检票) 夜里乌云低垂, 一记惊雷滚过天边,雨又下大了些。 倾盆的大雨淹没了街檐巷甬,涤荡着青苔满布的石板路。 夜深人静风雨飘摇的街头, 没人留意有辆马车在雨中粼粼而行, 车里两人相对而坐。 “老师一直挂心大人的事, 却碍于身份不便多理, 则常着我打听消息。”说话者慢言细语。 对面坐着的人手捧暖炉, 掩唇低低咳着,微微抬眸道:“下官无德无能,尝得太师抬爱, 于卑职之分,诚荣至幸。” 风吹得车幌哗哗作响, 饶已过了春分,夜风还是寒得彻骨。 杨思焕背上的伤口未愈,近日断续发着低烧, 临黑时有人递名帖来访, 知道对方是杨太师的人,她不得以只好带病相见。 病中的人格外畏寒, 杨思焕穿了长袄, 周世景仍不放心, 替她披了雪兔皮斗篷才让出门。 从大理寺出来的人, 便是不死也免不了脱层皮, 何况是开罪过首辅的人,在里面必定少不了额外的“特殊关照”。 看着杨思焕泛白的嘴唇, 那人终是一叹:“想必大人在大理寺和刑部亦受了不少苦, 貌似清减了许多。好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大难不颓往后必有造化, 自有归京复职的那日。老师当时有心推举大人做侍讲,看中的亦是大人的品行。老师常说,官场如染缸,百色交融,一双澄清的眸子最是难得,望大人他日回朝,不要失了本心才是。” 杨思焕心里清楚傅明闻先前说了许多,无非是想让她继续做杨太师的拥趸者,在开封任职时网罗三大家族的罪证。 杨思焕
相关推荐: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带着儿子嫁豪门
芊芊入怀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小寡妇的第二春
南城(H)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双凤求凰
我有亿万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