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穿越之重返高中时代 > 第188章

第188章

凝视了董桀半晌。 那眼神,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清冽湛然,似乎还透着几分「了然」。 “无妨。”只见少女再次从袖中一掏,顿时便自袖袋中掏出十数块留影石,而后从其中选出一块灵光最盛的,递给身旁的师长,“佛子带下东海的留影石足有十数块,拂雪自留了三块,而后又刻录了数十块。董长老若觉得灵质不佳,不妨再换。” 噗。用袖子挡着太阳打瞌睡的风猴君发出了一声漏气般的笑。 “……”众人都没想到这晚辈竟是有备而来,看着董桀偷鸡不成蚀把米,有人不禁在心中嘀咕,以前无极道门的行事作风好像也不是这样的啊? 梵缘浅提供的三块留影石,宋从心一块给了明尘上仙。一块给了预知此事的天权君,另一块则给了禅心院的主持。有这三人作保,之后自然再没有出现「不慎毁坏留影石」的情况,诸位大能读取了留影石中的内容后,大半面色都沉重了下来。 太阴宫主坐不住了,她忍不住问道:“你遇见姬重澜时……你觉得,她还是姬重澜吗?” 这话其实问得没什么道理,毕竟以宋从心的骨龄,她不可能见过以前的「姬重澜」。但宋从心思索了片刻后,仍旧答道:“姬城主在与人对话时条理清晰,思绪缜密,与全然失去理智的亡海者并不相似。但是想必宫主也能看出来,姬城主的思想可能早已在暗中扭曲了。” 一位世家长老禁不住道:“分神期修士的神识都能被扭曲,这外道真能如此厉害?” “并非如此,这其中也有其他因由。”宋从心将吕赴壑告诉自己的情报拆析了一遍,推测姬重澜是在钻研氐人国书籍时便已经触及了「污染」,她当时修为不深,很可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小心着了道,她将自己收集到的情报与见解阐述于众人,“姬城主登神之举或许是多方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涡流教尾大不掉,另一方面是姬城主自身的顾虑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还有……自救。” 宋从心讲得很细,从她的话语中,众人逐渐还原了事情的原貌。比起负责传信的弟子一句轻飘飘的「姬城主乃是外道教主且早已背叛」的话语,宋从心阐述的一切都有理有据,且有情理与源头可循。不少原本对此事抱有质疑的态度、认定姬重澜不可能背叛的人,在宋从心的讲述下也逐渐信服了起来。宋从心在讲述这些时并没有掺杂个人的情感,只是如实描述自己经历的一切,这无疑更具说服力,同时也令人心生好感。 “原来如此……”就连视姬重澜为挚友的太阴宫主也有些失神地接受了这个解释。毕竟少女口中即便失败也依旧从容自若、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控中的姬重澜很符合她对故人的印象。行为逻辑是对的,因果脉络也都牵连得上,再如何不愿相信,太阴宫主也无法再继续自欺欺人了。 正道领袖当中竟然出现了一个早已被外道污染的大能,这让众人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危机感。 “那按小友的说法,姬城主最终是死在自己嗣子的手中的。”就在这时,董桀再次发难了,“姬城主的嗣子乃是涡流教的圣子,自身怀有异人血脉,最后又汲取了姬重澜的神力。留影石显然没有刻录这一段,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好说。但假设这一切都是真的吧,这姬家的少城主分明是个十分危险的存在,尔等针对姬重澜,为何却对一介异人如此信任啊?” 董桀长老此话不可谓不诛心,但这也是正道人士深有顾虑的地方。 姬重澜深谋远虑,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一切,她本身乃外道教主,又企图夺取神力化身大壑,唤归墟降临。这是正道要诛灭姬重澜的主要缘由,但那位姬少城主难道可信?这位姬少城主本身诞生的原因便算不上多么干净,出身涡流教,被姬重澜养大,而后又汲取了大壑的神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不是没有,但换一个信得过的人担任重溟城的领袖,不比提心吊胆关注一介异人来得稳当吗? 董桀提出了疑问,众人却见那小辈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再一次眸光平静地注视着董桀,仿佛已经看透了什么。 董桀:“……”这孩子什么毛病? “……”众人被宋从心所影响,也不由得跟着思索,董桀这话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私心啊? “因为没有姬少城主,没有吕赴壑将军,我等根本不可能战胜姬重澜。”宋从心注视着董桀,为了不让自己露怯,她选择直视对方给自己壮胆,“他确实身怀异人血脉,但一个宁可散去神力、化为海中泡沫消散的异人,他已经做到自己这个身份所要背负的所有。若是身为人却背离了人,身为异人却保护了我们,比起忌惮与指责异人的出身不正,晚辈更愿意去反思,为何会如此。” 少女语气平淡,口中说着自己要「反思」。但这话语却如利剑一般,刺得人顿觉牙疼了起来。 然而这还没完,这狂妄的后辈态度仍旧平和,继续道:“而且,并不是我等选择了姬少城主。而是东海以及生活在那里的子民选择了姬少城主。” “大道海纳百川,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正如姬少城主选择了我们而没选择海洋,海民选择了姬少城主而没选择姬重澜。” 少女说到这,缓缓抬头,她神情漠然,话语却是图穷匕见,如绽雪光。 “晚辈也没做什么,自然无法替他们做选择。” 你们凭什么替他们做选择? 88 掌教首席 旭新生证己道…… 宋从心其实不是擅辩之人, 但两世的记忆交杂在一起,平里又时常翻阅天书,致使她拥有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独特视角。 司马迁之父太史公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中曾详细的描述过六家要义, 从诸子百家的起源传承来看便能看出来, 墨家是匠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 儒家是文士看待世界的角度,法家是执掌律法的君主, 纵横家是说客,阴阳家是方士, 兵家是将士, 农家是农民。不同的学说流派源自不同身份的人们看待世界、看待社会以及看待君主与家国的角度,而在这其中, 道家的视角是十分特别的。 道家起源于史官。《汉书·艺文志》曾曰:“道家者流, 盖出于史官,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然后知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因为看尽了世事变迁, 王朝更换,读尽人间生死, 离合悲欢。故而“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 撮名法之要,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 无所不宜”,自此诞生了广博而又包容、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道」。 这是宋从心的不幸,也是她的大幸。虽然利用这种视角去看待当下世事时会像写下《酒狂》的阮籍一样,时常因为自己的「与时不合」而感到痛苦以及心焦。但道家所追求的正是这一种超脱世俗与时空的「局外人」的法象思维与宏观视角,从中领悟成败存亡福祸生死的古今之道,方得虚静之心,谦卑自守。面对天地万物,才不会生出矜骄与傲慢。 宋从心真的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原命轨中即便没有她与佛子,东海归墟灾变依旧不会爆发。因为灾厄被姬既望以及海民们用血肉之躯挡下了。 没有三十年前牺牲在东海中的先烈,三十年后的人们便不会发现残酷的真相;没有海民们上下求索的钻研与摸索,便不会有那一剂甚至能令神陨落的毒药;没有探索队炸毁龙骨沉没重溟城的魄力,没有吕赴壑喝下毒药后以身饲魔的牺牲……如今的局面,都不会是眼下这般乐观的模样。 或许会有大能觉得宋从心这个后生实在狂妄。但宋从心的这份「狂妄」本是来源于对这片天地与凡人的敬畏,源自她对己身的谦卑。 因此,图穷匕见之后,七曜星塔内的「三方会审」逐渐演变成了无极道门鉴明院内的辩论,并朝着失控的方向一去不复返了。 各方:你们无极道门手都伸到陌州去了,都能决定一城之主的继任和更迭了,还说不是强权迫人啊? 宋从心:都说了不是我们无极道门选的,是海民和东海选的。 各方: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插手此事,无

相关推荐: 火影之最强白眼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实习小护士   碧荷衍生文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小寡妇的第二春   游戏王之冉冉   妄想人妻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