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练。 可以说,预备役的力量,是深入最基层的。 朝廷可以利用抚慰使,将信息直接传达给最基层。 这是当年朱雄英还是太孙的时候,和陈景恪联手打造的体系。 目前已经根植入大明的政治体系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陈景恪说道:“现在是时候发挥预备役的另一个作用了。” “惩奸除恶光靠锦衣卫是不够的,让预备役也动起来,对民间的恶势力进行打击。”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预备役多是本地人,我怕他们借机与地方恶势力勾结。” “让他们配合锦衣卫行动吧,一切以锦衣卫为主,他们只需要执行。” 陈景恪有些无奈,说道:“也好,就这样吧。” 于是,朱雄英一道旨意传到大都督府。 大都督、镇远公顾成接到命令,立即召集诸将议事。 很快一条条命令从大都督府发出,传向全国各地。 以中都凤阳、南都应天为中心的惩奸除恶行动,终于在全国铺开。 ----------------- 且说回凤阳。 别看桑敬在庞修德面前表现的胸有成竹,其实心里也是没底的。 主要是担心陈景恪生气。 毕竟谁都知道安平侯的思想主张,凌迟更是他做主废掉的。 自己这么搞,就是和他唱对台戏。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若是自己被人这么打脸,肯定会暴怒的。 所以,他才给老朱和马娘娘都写了信,就是让他们保自己一手。 在他想来,有老朱和马娘娘说和,陈景恪就算生气,也得留几分情面。 到时候大概率是训斥自己几句,然后警告不要再犯。 他已经做好了接受斥责的准备。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想象中的处罚非但没有出现,还来了两个营的援军。 得知这两个营的兵,还是陈景恪主动提议增加的。 桑敬心中的石头彻底落地,继而生起的是敬佩: “陈侯公私分明,让人心折啊。” 庞修德的反应就更直接了,俩字,大喜。 “果然如侯爷所说,朝廷支持了您的作为,那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桑敬颔首道:“是的,不过先不急,等义惠侯那边完成核对之后在动手也不迟。” 庞修德倒也不着急,第一批那二十名犯人还没剐完呢,急个啥。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第二天,一名自称是义惠侯府家丁的人跑过来求救。 “……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侯府派去调查情况的人被百姓打死了。” “那些暴民还不罢休,带人包围了侯府……现在有一千人的样子。” 桑敬先是一惊,随即冷笑道:“本想让你们多活几天,既然自己找死,本侯就成全你们。” 他立下下令召集人马,火速赶往义惠侯府。 等他到达的时候,现场已经围了两三千人,远处还有百姓正向着这里走来。 不过还好的是,义惠侯府在本地还是有点面子的。 这些人也只是将府宅围了起来,要求侯府给他们一个说法,并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 桑敬却没有客气,之前你们围攻留守府,给人创造机会要烧死我。 这事儿我还没和你们算账呢。 现在又来闹事儿?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 他二话没说,下令包围现场。 然而,这些百姓见到军队到来,竟然丝毫不惧。 还派出代表和桑敬谈判。 桑敬无视了他们的话,直接说道:“谁是领头的?让他来和我谈。” 那人无奈,只能回去商议。 很快就有两名满脸桀骜的人走了过来,说话也是趾高气昂。 一问才知道,他们和老朱竟然是实打实的同村同乡。 桑敬冷笑不已,这就是你们的依仗? 直接拿出手铳就是‘砰砰’两下,这俩带头的带着满脸错愕倒在地上。 他们到死都不敢相信,桑敬敢杀他们,而且还如此的干脆利落。 眼见官军杀人,百姓们终于怕了,纷纷跪地求饶。 但这个世界永远不缺看不清形势的人,依然有人仗着身份,怒视着桑敬和一众士兵。 桑敬冷笑一声,道:“三个数,不跪则死。” “一!” “噗通噗通!” 还站着的人,直接跪下了一大半。 嘴角露出讥笑:“三!” 还站着的人都露出的错愕的表情,不是……你怎么没喊二? 然而他们永远也没机会问出这句话了。 随着‘三’声落下,“砰砰砰”的火铳声音响起。 随着一朵朵血色花朵盛开,这些人全部倒地。 跪着的许多人,都吓的屎尿齐出,肠子都悔青了。 义惠侯府内,赵仲丰祖孙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赵仲丰深吸口气,对两个孙子说道:“现在知道什么是真理了吗?” 两兄弟被吓的失去了说话能力,只会不停点头。 就连小赵,也是双腿一软,水龙头滴出了几滴黄水。 太可怕了。 还好亲爹始终清醒,没有走错一步,否则以后很可能就没有义惠侯了。 眼见桑敬控制住局面,赵仲丰不等对方派人叫门,主动打开大门拜见。 “感谢永义侯救命之恩。” 桑敬笑道:“义惠侯客气了,此事因我而起,自当我自己来收拾。” 两人客套了几句之后,桑敬问道: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围攻侯府?” 赵仲丰叹道:“是我派去的人太不小心了……” 他将事情经过,以及资料的核对情况,详细的讲了一遍。 而知道了详情的桑敬脸上,已然没有了一丝笑容。 第568章 朝廷真正的用意 凤阳金桥村。 春节过去,百姓们脱下新衣换上旧服,将农具搬出进行修缮,为开春耕作做准备。 虽然外面风起云涌,但百姓的日子该过还是得过。 天塌了,也不能妨碍他们种地。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大喊道: “快来人啊,有人来我们村抢人了。” 来村里抢人?一听这话,百姓们哪还坐得住,拎起手里的农具就往外跑。 “哪呢,哪呢?谁敢来我们村抢人?” “就在村东头,大家快去啊。” 百姓们也不再废话,向着村东头而去。 等到地方他们才知道,原来是衙门的人来村里抓人。 百姓们有些犹豫,没事儿谁也不愿意和官府对抗,更何况还不知道要抓谁呢。 万一有人犯了事儿呢。 一打听,是来抓赵老九、赵砖头、朱老三三人的。 大家都很奇怪,这三个穷光蛋,抓他们做什么? 仔细一问才知道,是他们买婆娘的事儿。 衙门不光要拿他们三个,还要将他们三个的婆娘给带走。 这下全村人都不愿意了。 那婆娘是人家花钱买来的,你凭什么抢走? 自古以来,买婆娘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也管不了。 况且这事儿都好些年了,人家孩子都生了好几个了,你们这不是要拆散别人一家吗。 当官的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于是,本来还有些犹豫的人群,纷纷围了上来。 过来抓人的差役只有十来个人,金桥村这边可是有数百人。 在村民的围攻下,这些差役很快就衣衫不整、鼻青脸肿。 然而这些村民不知道的是,就在村外一处小树林,庞修德正举着望远镜看着这一幕。 眼见百姓闹了起来,他放下望远镜,冷笑道: “可以了,元百户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 元大石面无表情的道:“庞知州放心,不会坏了你们的计划。” 然后他朝身后一挥手:“兄弟们出发,照计划行事。” 他身后一百余人列队跑步向着村子进发。 走到半路,一名手下问道:“百户,他们可都是圣皇同乡,我们真的要动手吗?” 元大石瞥了他一眼,说道:“我辈军人,执行命令即可,不要考虑那些有的没的。” 那部下撇撇嘴,你小子自从当了百户,越来越虚伪了。 元大石不知道手下的腹诽,又补充了一句: “抚慰使说过,我辈军人天职就是忠君为国、保家爱民。” “这些人也都是我大明百姓,只是一时走错了路,所以动手的时候尽量以击伤为主。” “若非万不得已,不可伤人命。” 那手下笑道:“我就知道,百户你心里打着小九九呢。” 其他人也都发出了无声的大笑,但心里却远没有那么轻松。 神机营没有真正的普通士兵,都是读过书开过智,懂得许多道理的人。 自然知道此事不好办。 都牢牢将元大石的话记在了心里,尽量不杀伤人命。 村里有眼尖的百姓,已经发现了他们,大喊道: “不好了,有当兵的来了。” 百姓们都吓了一跳,纷纷停手观望。 那十来个被打的满脸血的差役,这才连滚带爬的逃出来。 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大家不要怕,我们可是占着理的。” “就算官司打到圣皇那里,也是我们赢,这些当兵的不敢伤我们。” “不过大家也不要动手激怒他们,免得他们狗急跳墙。” “等会儿就将道路封住,不让他们过去抓人就行。” 大家一听这话,都觉得有道理。 我们占着理呢,怕什么? 这些当兵的敢动我们一下试试,圣皇不把他们皮扒了。 于是大家再次举起农具,将路口给封锁住。 元大石带着人很快来到村口,下令列阵以待。 那群差役连忙跑过来,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等人的惨状,并寻求保护。 元大石早就在远处看到了全过程,还是装模作样的听了一番,才来到百姓面前喝道: “我们奉钦差之命前来抓捕犯人,你们赶紧让开,否则统统按包庇罪论处。” 空口白话自然没有什么威慑力,百姓们丝毫不惧。 还有人反驳:“我们村没有什么犯人,你们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不要拿钦差的名头吓人,我们可是圣皇同乡。” 元大石伸出手指,说道:“我数三声,再不让开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他还没开口,却听人群里有人大喊道:“三!” “哈哈……”现场响起了开心的笑声。 元大石的眼睛一直盯着人群,锁定了说话的人。 都没有刻意瞄准,抬手就是一铳。 “砰……”子弹准确命中目标天灵盖。 这一下来的实在太突兀,现场瞬间安静的听不到一丝声音。 随即一声惊恐的呐喊响起:“杀人了,杀人了……” 就在这时,元大石身后的一百余名士兵,将刺刀亮出大喝道: “杀。” 雪亮的刺刀、充满杀气的声音,瞬间击破了这些百姓的心理防线。 “快跑啊。” “军爷饶命啊。” 有人转身就跑,有人跪下求饶。 元大石吹了一下手铳口,不屑的道:“不知死活。” 然后对手下一挥手道:“进村,抓人。” 十几名差役此时再没有了刚才的狼狈,带着士兵冲进了村子。 那名部下再次来到元大石面前,说道: “百户,你不是说尽量不要杀人吗?” 元大石说道:“我是说尽量不杀人啊,这不是逼不得已才杀了一个吗。” “咋?你有意见?” 那部下连忙道:“没有没有……我这不是担心您吗。万一上面怪罪下来,怕是不好交代。” 元大石大大咧咧的道:“怕个锤子,我兄弟杨洪可是能和侯爷说得上话的人。” “就算上面怪罪下来,还不是侯爷一句话的事儿。” 那部下心里一阵腻歪,杨千户倒了八辈子霉认识你这样的人,天天把他挂嘴上。 再说了,他就是有机会见到侯爷而已,在你嘴里好像他是侯爷的亲儿子一样。 上面要是真怪罪下来,侯爷就一定会保你? 但作为部下,他能做的也不多,见元大石自己都不在意,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看着属下的样子,元大石心里别提多乐呵了。 真以为劳资是憨憨啊,劳资这叫大智若愚。 来的时候我兄弟可是和我说了,火烧留守衙门,已经将圣皇心中对同乡的感情也烧没了。 皇帝派两个营的火器军来凤阳,就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一块顽疾。 所以,到了地方该杀杀该干干,不要有心理负担。 不过毕竟是圣皇同乡,面子还是得留几分的,否则史书上不好看。 所以不能杀的太过分,尽量击杀带头闹事儿的人,避免大规模杀伤普通百姓。 正是有了杨洪的指点,元大石才敢这么干脆利落的动手。 普通士兵对局势的把握远没有那么精准,所以才会有些犹豫。 不过方才元大石果断的一铳,效果确实很明显。 闹事百姓被吓破了胆,再也不敢阻碍办公。 差役带着将士们,如入无人之境般进入村庄搜索。 这时庞修德也赶了上来,朝元大石竖起大拇指: “元百户果断,庞某佩服。” 元大石‘嘿嘿’一笑,道:“一点小把戏上不得台面,若是吓唬不住他们,我也没办法了。” 都是老狐狸,庞修德自然不会被他给骗了,不过也没有拆穿。 两人就站在村头闲聊起来。 很快三名人犯和两名女子被带了过来,一同跟过来的还有七八个大大小小的孩子。 见到当官的,三名人犯普通跪下求饶。 他们身后的孩子,和其中一名女子也连忙跪下求饶。 另外一名女子呆呆的站在原地,嘴里发出古怪的笑声,明显精神已经不正常。 而且她身上穿的都不能叫衣服,就是一个麻布口袋挖了三个洞套在身上。 头发凌乱脏的看不到皮肤,身上散发着恶臭。 元大石眉头微皱,指着那疯癫女子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儿?” 庞修德出声解释道:“如果我了解的信息无误,她应该叫杨英侠,出身陕西一书香门第之家。” “十一岁时被牙子掳走几经倒卖。” 最开始她被卖到青楼,为了不沦落为娼妓,刚烈的她自毁容貌。 然而她还是低估了人性,也绝没想到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会是何等的悲惨。 她毁容后,那家青楼恼羞成怒,将她凌辱后转卖给人牙子。 因为已经毁容,也不是处子,人牙子对她也是百般凌辱。 在连番刺激下,她的精神已经有些不正常了。 牙子就将她贱卖给了赵老九。 在生下两个儿子之后,又被好吃懒做的赵老九典当给了其他光棍汉生孩子。 生下女儿就卖了,生下儿子就能拿到一贯钱。 短短九年,她就生了八个孩子。 本来她只是有些精神失常,被这么一折磨,整个人彻底疯了。 赵老九就将她锁在猪圈里。 一名属下也汇报道:“我们就是在猪圈里将她找到的,当时她身上连衣服都没有,就只有半块破棉被裹身。” “现在这个口袋,还是我们帮她套上的。” 元大石点点头,看向跪着的三个人,面无表情的道: “谁是赵老九?” 虽然三个人都瑟瑟发抖不敢回答,但其中两个却下意识的,往旁边侧了侧身子。 “嘭!”元大石猛然飞起一脚,狠狠踹在赵老九胸口,将他踢出两三米远。 然后不理会哀嚎的赵老九,转身对庞修德道: “庞知州,这个人你们准备怎么处置?” “不行我可以代劳,就报个拒捕被击毙。” 庞修德竖起大拇指,说道:“元百户踢的好。” “判决的事情你可以放心,安平侯已经有命令下达,买卖同罪。” “他的行为在所有人口买卖里面,都算是最为恶劣的一等。” “所以,安排个凌迟是没什么问题的。” 元大石点头道:“那就好,侯爷果然有先见之明,事事都想到前头了。” 另一边,正在地上喘粗气的赵老九,听到凌迟之刑,顿时吓的屎尿齐出。 赵砖头和朱老三也是连连磕头求饶。 甚至就连那个被拐卖的妇女,都在磕头替买她的那个男人求情。 后面那一群孩子,年龄大的也在磕头。 年龄小的已经被吓的哇哇大哭。 元大石没有理会他们,接着问道:“贩卖她的牙子都抓到了吗?” 庞修德颔首道:“本地的人牙子已经缉拿归案,将倒卖她的人牙子也供了出来。” “锦衣卫已经组建专案组,顺藤摸瓜去抓捕所有人牙子。” 元大石继续问道:“当初买她的那个青楼呢,叫什么名字?派人去查了吗?” 庞修德说道:“那家青楼背后的靠山,早在十二年前就被圣皇满门抄斩了,青楼也被捣毁。” 元大石恨恨的道:“便宜他们了……凤阳还有此类情况吗?我和兄弟们不介意多跑几趟。” 庞修德叹道:“很多,据推测,从洪武十五年至今,被贩卖的人口有数十万之众。” “其中有父母长辈发卖的,有自己卖身的,还有被人牙子掳走贩卖的。” 元大石脸色非常难看,他没想到情况会如此严重。 换成以前,他会很疑惑,为什么会这么多? 但现在,他只是长叹一声道:“百姓日子不好过啊。” 庞修德深以为然的道:“是啊,百姓的日子真正好过,也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 仔细算起来,也就是迁都洛阳前后才开始好过的。 在此之前,大明还在为统一四处征战,各种资源优先应用于战争。 迁都洛阳之后,朱标开始总揽朝政,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百姓的日子才算好过一点。 之后种种善政颁布并落实,变革一步步加深,民间才开始富裕起来。 百姓日子不好过,也就无所谓什么伦理道德了。 一切都是为了活着。 元大石脸色一寒,说道:“以前日子不好过,不把人当人也就算了。” “现在日子好过了,还不把人当人,通通该杀。” “难怪朝廷要采取专项行动,强制推行新政。” 庞修德叹道:“说起来容易,真要解决此事,何其难也。” 元大石果决的道:“难也要办。” “陛下常说要开创新时代,侯爷说在进入新时代之前,要对旧时代做个彻底的了结。” “如此,我们才能轻装上阵,走的更远。” “现在就是清算的时候。” 庞修德心头一震,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我就说,朝廷搞专项行动有点太突兀了。 主要是皇帝表现出来的态度,有些过于激烈。 现在一切疑问都有了答案。 这哪是在搞专项行动,这是在借机对过去的事情搞清算,并做个了解啊。 想到这里,庞修德放下了所有的顾虑: 那就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吧。 第569章 绝世阳谋 “群臣要是知道我们真正的目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朱雄英先是沾沾自喜,随后又叹道: “哎,可惜了,不能让他们知道真相。” 陈景恪无语道:“你要是不怕被人骂,说了也无妨。” 朱雄英连忙摇头道:“那还是算了,我可没这受虐的毛病。” 先从小事入手,慢慢撬动全局,就是他们的计划。 要是直接告诉群臣,大明要和过去做个了结,他们必然会反对。 哪怕是革新派内部,也会立即四分五裂。 借着民风下滑的由头,开展专项行动,顺便推进一下人权建设。 群臣虽然会有意见,但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朝廷强行推进也算是名正言顺。 然后一步步搞扩大化,最终形成一次全社会层面的变革。 群臣就算察觉有问题,也最多就是认为皇帝手段过激,会劝着放宽一些政策。 而不会反对计划的推进。 陈景恪自然知道,这次结算不可能如前世那般彻底。 可这已经是他能做的极限的。 至少借着这个机会,将种子种下去。 接下来,就只能说……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眼见所有人都被自己的策略指挥的团团转,朱雄英自然非常开心。 恨不得广而告之。 不过还好,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这点修养他还是有的。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决不能说。 他也只是在陈景恪面前说说而已。 “对了,听说你约了那个胡斯见面,可是想好怎么布局了?” 陈景恪说道:“有了一点想法,先去见一见他吧。” “对于他这样的真正学者,想要欺骗他是很难的。” “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成功,需要拿出真本事才行。” “这次我要布一个绝世阳谋,一个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的计谋。” ----------------- 慈宁宫。 朱元璋眉头一挑,惊讶的道:“绝世阳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真是这么说的?” 沈剑星肯定的道:“是的,臣敢保证无一字虚假。” 老朱的好奇心登时就被拉满了:“他有没有说到底是什么计谋?” 沈剑星摇头道:“没有,陛下追问,侯爷也只说到时便知。” 老朱气道:“这混账,就会吊人胃口。” 马娘娘直接说道:“好好监视着他,把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录下来。” 沈剑星恭敬的道:“是,侯爷身边一直有我的人,这事儿他也知道。” “到时候我会令眼线跟过去的,侯爷定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圆圆很是无语,你们要不要当着我的面说监视我爹的事情? 我爹啥都知道,你们也知道我爹啥都知道。 还派人监视……玩过家家的吗? 一群幼稚鬼。 众人都不知道她的想法,否则肯定会笑的很开心。 倒不是说圆圆笨不开窍之类的,而是年龄还太小。 陈景恪又坚决反对,提前教她鬼蜮伎俩方面的东西。 马娘娘现在教的也就是一些礼仪方面的东西,培养她的言行举止和气质。 至于学识方面,用的是洛下书院的小学教材。 别的,等心智稍微成熟一些才会开始教。 所以,她捉摸不透很多事情,是很清楚的。 老朱淡淡的道:“记住不要泄露出去半个字。” 沈剑星心头一颤,说道:“臣明白,请圣皇放心。” 老朱颔首道:“去吧。” 沈剑星小心的退出慈宁宫,然后迅速去安排‘监视’工作。 等他离开,马娘娘笑道: “景恪都多久没有这么郑重其事了,我很好奇他这次会拿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老朱有些担忧的道:“他肚子里的东西多着呢,我更担心他没能忽悠住对方,还被人学走真本领。” 马娘娘点点头,说道:“所以要盯好好那个极西人,一旦他露出异常,就让他永远消失。” ----------------- 约翰·胡斯并不知道,一柄利刃已经悬在他的头顶了。 此时他正为能见到传说中的第一智者感到开心。 在来到洛阳之后,他了解了陈景恪的经历,内心更加敬佩。 也不得不相信,或许真的有人是生而知之者。 更让他感到不敢置信的,是陈景恪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和思想。 传说中的先知,也不过如此了吧? 不,先知都不如他仁慈伟大。 如果陈景恪开创一个宗教,约翰·胡斯认为自己一定是最狂热的信徒之一。 抱着这种思想,他将陈景恪所有的著作,研究了一遍又一遍。 每一遍都让他为之迷醉。 最让他感到振聋发聩的,是人权二象性理论。 他认为这才是陈景恪思想的本质。 同时,也让他看到了,改良基教的方法。 他迫切的想要当面向陈景恪求教。 只是他也
相关推荐:
沉溺NP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弟弟宠物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我的风骚情人
我的傻白甜老婆
白日烟波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