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患吗。 只是当他看到杜同礼送过来的,关于周德兴的情报的时候,脸色瞬间就变了。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看到了蒋瓛送来的情报,脸色顿时就变成了铁青。 第412章 秽乱宫闱 看着手中的情报,陈景恪只感到头皮发麻。 周德兴的儿子周骥,王诚的儿子王庸,与宫女淫乱。 (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这里借用一下。) 即便是非常信任杜同礼,他也忍不住质疑道: “你确定没有弄错?” 杜同礼回道:“这种事情我哪敢出错……刚开始我也不信,查了好几遍才敢确认。” “陛下派了蒋指挥使调查周德兴等人,他也得到了这份情报,想必此时已经进宫面圣了。” 那事情就八九不离十了,他们怎么敢的。 陈景恪深吸口气,说道:“你说,好好活着不好吗,为什么非要作死?” 杜同礼回道:“这属下哪知道,可能就是您说的飘了吧。” 陈景恪摇摇头,问道:“你派人去监视他们了吗?” 杜同礼点头说道:“已经派出足够的人手对他们进行监视,只需陛下一道命令,就可以将他们捉拿归案。” 陈景恪点点头:“那就好。” 这是,杜同礼小心的道:“您看这件事情需要汇报给陛下吗?” 陈景恪看他一眼,叹道:“老杜啊,记好自己的身份,不要作死。” 杜同礼连忙解释道: “属下不是要隐瞒陛下,是考虑到蒋指挥使定然已经将此事上报。” “陛下此时应该正在气头上,我再去烦他是不是不太好。” 陈景恪说道:“他是他,你是你,现在你才是锦衣卫指挥使。”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不亲自去见陛下,就是死罪。” 杜同礼冷汗登时就下来了:“是,属下知错,这就进宫面见太上皇。” 陈景恪起身说道:“一起去吧,这么大的事情我要是装不知道,太上皇指定找我麻烦。” 一听他也要同去,杜同礼心下轻松了许多。 他本来就害怕见到太上皇,更何况发生了这种事情,现在过去妥妥的触霉头。 一个应对不好,挨一顿板子都是轻的。 有陈景恪跟着就没事儿了,最多就是被训斥几句。 两人立即出发前往皇宫。 果不其然,刚靠近大殿门口,就听到朱元璋的咆哮声: “周骥、王庸,唯有夷其三族方解我心头之恨。” 听到朱元璋愤怒的声音,杜同礼腿不禁一软。 陈景恪则不受影响,和内侍说了一声,让他代为通传。 只是片刻,殿内就传来老朱的声音: “站门口装什么样子,这会儿知道礼节了?” 陈景恪摇摇头,迈步进入大殿,杜同礼则留在了外面。 此时朱元璋、马娘娘、朱标、朱雄英、徐妙锦都在。 还有个一个中年美妇人跪在地上。 不只是老朱生气,马娘娘脸色也非常难看。 她是后宫之主……虽然现在不怎么管事了,可出这么大的事情,也是在打她的脸。 朱标一张脸已经全黑了,在他的任上出现这种事情,丢脸丢大了啊。 朱雄英就只是单纯的愤怒了,敢和宫女乱搞,简直就是找死。 地上跪着的,则是朱标的曹贵妃。 朱标没有皇后,后宫的事情就交给了较为受宠的曹贵妃打理。 平日里小事儿她打理,大事就找马娘娘或者朱标。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出现这档子事儿,她都难辞其咎。 见陈景恪走进来,老朱就气不打一处来: “求情求情,现在怎么不帮人求情了?就你会当好人,这次不当了吧?” 陈景恪唯有苦笑。 马娘娘则说道:“生气就生气,拿孩子撒什么气,他又不知道这件事情。” 老朱‘哼哼’两声,连忙解释道:“我这是在教训他,以后不要动不动就帮人求情。” “就像这次,也就是咱们,换成别的帝王,他肯定要受牵连。” 陈景恪心下感动,诚恳的道:“谢陛下教诲,我知道错了。” 老朱指了指他,说道:“知道错了,但就是不改。” “哼,咱也懒得说你了,杜同礼那边有没有别的线索?” 陈景恪将情报递给他,说道:“杜同礼就在外面候着,这是他调查的结果,不知道和蒋指挥使的是否有出入。” 老朱一把抓过来,粗略翻了一遍就丢在一旁,说道: “和蒋瓛调查的情况大差不差……此二人真胆大包天,我已经命蒋瓛去拿人了。” “咱倒要好好问一问,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越说他就越愤怒,再次破口大骂: “周德兴这个老王八,咱对他不够好吗?” “竟敢纵容其子犯下这等滔天大罪,他对得起咱的信任吗。” 他这话一点都不假。 大明开国勋贵里,有两个人身份最特殊,一个是汤和,一个就是周德兴。 他们两个是老朱真正的同乡同村人,从小一起长大的。 汤和的事情就不说了,老朱对他可以说是最信任的。 周德兴年长几岁,当年应该是对朱元璋有过一些照顾。 后来老朱造反,他加入义军,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老朱对他也非常够意思,当年他的府邸修的超过规格,被群臣弹劾。 这个罪名可大可小,一般的处置方式就是削爵处死。 老朱就直接说,我老哥哥苦了一辈子,现在享受享受怎么了?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之后逢年过节的赏赐,都是冠于诸勋贵的。 甚至给了他出入宫禁的权力。 可就是这个老头,先是联络诸勋贵行‘逼宫’之事。 现在又被查出其子与宫女淫乱。 说起来,这事儿能被查出来,还是怪他自己太跳。 如果他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侯爷,以老朱对他的宠信,锦衣卫怎么都不可能去查他家的根底。 正是因为他‘逼宫’。 老朱生气了,想查一查到底有多少人参与,顺便看看他们是否还有别的谋划。 结果就将周骥干的事儿给查出来了。 顺着周骥,又将王庸给揪了出来。 周德兴大概率是不知道儿子干了啥的,否则不敢这么跳。 周骥估计也没想到,自己的亲爹会突然来这么一手。 只能说,这一家子爹和儿子互相坑,死得其所。 关于此事的处理结果,其实没什么可说的。 夷三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问题在于,还有没有别的人牵扯其中。 更关键的,也是大家都在回避的问题,难道只有宫女参与其中了? 会不会有嫔妃也参与进来? 这些问题,只能将两人抓捕归案审讯后才能得知。 接着众人又讨论了一下如何处置‘逼宫’的事情。 愤怒中的朱元璋和朱雄英都认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收拾一下他们。 打击一下勋贵们的嚣张气焰。 陈景恪这次没有劝解,他又不是滥好人。 他比老朱还要痛恨那些‘逼宫’的人。 之前出来保他们,是不想国家发生混乱,影响到大好局面。 现在这档子事儿都出来了,他自然也就不劝了。 甚至还很支持老朱和朱雄英。 既然必须要杀人了,那干脆就多杀几个,一次性把问题摁下去。 反倒是马娘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如果在这个时候处置太多人,会让外人怀疑咱们在污蔑他们,好对他们展开打击报复。” “所以,两件事情分开的好。” “先处理周骥和王庸的案子,至于其他勋贵,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 老朱虽然生气,却并未昏了头,自然知道她说的在理。 此时搞扩大化,大家必然会怀疑。 是不是你为了打击报复,故意陷害他们? 虽然自戴绿帽子有点不合理,可传谣言的人哪会管那么多。 所以,最终他还是按捺住了搞扩大化的想法,只就事论事。 外面的事情确定之后,就是处理内部了。 曹贵妃因管理后宫不利,被降级成为嫔妃。 但这还不算完,在案件结束之前,她都要被禁足。 等案子结束,确认没有参与进来,才能恢复正常。 接着就是马娘娘再次出山,帮朱标整理后宫。 这让朱标非常的羞愧,都当皇帝了,后宫的事情还要麻烦老娘。 马娘娘对儿子则只有心疼,国家大事要操心,到了后宫也不得安宁。 “哎,雄英他娘去的早,要是她还在该多好。” 一句话说的众人心头沉重,朱雄英更是眼眶含泪。 徐妙锦悄悄的挪到他身边,抓住他的手,给他力量。 事实上她的小动作大家都看到了,只是不想煞风景,故意装作没看到而已。 之后,马娘娘就带着徐妙锦离开了。 她要借着这次整顿后宫的机会,锻炼一下徐妙锦。 作为未来的皇后,必须要懂得如何管理后宫。 再也没有比这种实实在在的案例,更能教人的了。 ----------------- 蒋瓛是个狠人,也是太上皇手里最锋利的刀,这一点是公认的。 尤其是老朱退位,他也跟着卸任锦衣卫指挥使,更是成了老朱的影子。 老朱这两年反腐成果如此之大,离不开他的情报支持。 这次由他出手,拿下周德兴和王诚全家,群臣自然知道这是太上皇的旨意。 若是朱标下旨,那动手的就应该是杜同礼。 大家不了解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蒋瓛出手拿人。 自然而言的就认为,这是对‘逼宫’的报复。 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觉得很正常,敢逼宫肯定要付出代价。 太上皇杀伐果决一辈子,岂会受他们这个气? 也有人认为老朱太小气,之前你说了不追究,怎么翻脸就不认账了? 而且就算你想打击报复,就不能等风头过了? 真正慌乱的,是和他们一起逼宫的勋贵。 别看之前他们高调,其实就是抱着法不责众的思想。 眼见皇帝竟然真的要搞清算,他们自然害怕。 有人在家等死,有人四处托关系打点。 还有人则已经开始提前准备后事。 朱元璋也是故意恐吓群臣,并没有告诉大家原因,而是任由大家乱猜。 虽然没有办法清算你们,但吓唬一下还是可以的。 而且这次恐吓的不只是闹事的勋贵,还有别的文武大臣。 咱虽然退位了,可照样能杀人。 别用法不责众那一套来对付咱,咱不吃那一套。 这一招确实很管用,这几天群臣一个比一个老实。 关于大分封的争论都小了很多。 就连徐达、李善长他们,都以为朱元璋迫不及待要搞清算。 私下找陈景恪打听情况,如果是真的,他们准备劝谏一下。 不是反对搞大清算,而是目前不合适。 事涉宫闱,陈景恪也不好对他们多说什么,只告诉他们与逼宫无关。 周德兴他们是犯了别的事儿,只是以前没有被查出来。 “这次他们逼宫,太上皇想了解具体情况,派人去调查。” “结果把他们以前干的事情给查了出来。” 听到这里,李善长二话不说起身就走。 突出一个不掺和。 事实上他也没办法掺和太多,胡惟庸案他不干净,有些事情掺和太多反而是给自己找麻烦。 徐达就相当无语了,这事儿闹的,还真是……活该啊。 “事情严重吗?” 陈景恪说道:“夷三族。” 徐达的表情瞬间凝重无比,自从大明的政治步入正轨,没有正当理由老朱也不会轻易夷人三族了。 而能夷三族的罪就那么几个,谋逆、行刺皇帝等等。 他想不通,周德兴和王诚这俩人,能犯哪一条? 但不论他们犯了哪一条,这件事情都不是他能过问的了。 所以很快他就离开了。 ----------------- 锦衣卫那边也很快就拿到了证据。 说起来周骥和王庸也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一旦坐实就是夷三族。 所以最开始咬死不认。 但可惜,他们的嘴巴没有锦衣卫诏狱里的刑具硬,几天后全都招了。 事情还是出在周德兴身上。 前面说过,朱元璋赐给他出入宫禁的权力,也就是给了他一块腰牌。 然后,这个特权却被周骥给偷用了。 他不光自己偷偷和宫女淫乱,还把好朋友王庸给拉上了。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和朱标没皇后有直接关系。 马娘娘退居二线,后宫的事情交给了曹贵妃管理。 可她只是个贵妃,还有三个同级别的竞争对手,下面还有一群嫔妃虎视眈眈。 总之就是,后宫管理方面有点乱。 这就给了周骥、王庸可乘之机。 但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对宫里的女人下手。 即便那只是个宫女也不行。 周骥为什么会动了这样的歪念头呢? 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被掩埋许久的案子被扒了出来。 周骥自述,他是受了临川侯胡美的女婿赵抚的诱惑,才犯下此罪。 而赵抚早在洪武十六年,就曾秽乱宫闱。 这个口供一出,朱元璋原地爆炸了。 第413章 最后一块死角 临川侯胡美,大明开国功勋之一,其女入宫为妃,是为胡顺妃。 为贵妃之一,地位仅在马娘娘之下。 胡顺妃生了个儿子,就是湘王朱柏。 朱雄英小圈子的核心成员之一。 也因此,胡顺妃比历史上更加受宠,胡美自然也因此受益。 谁都没想到,他的女婿赵抚竟然也被牵扯了进来。 不过秽乱宫闱这种事情,不论谁牵扯进来都难逃诏狱走一遭。 锦衣卫连夜出动,将赵抚抄家。 就连胡美全家都被锦衣卫禁足,未经允许一只苍蝇都不得离开。 赵抚可没有周骥、王庸那么硬的骨头,锦衣卫刚把刑具拿出来还没上,他就屎尿齐流全招了。 然后,不出意外的,胡美也被供了出来。 准确说,这桩案子最初就是因他而起。 他本身是勋贵,女儿是贵妃,外孙是很受宠的湘王。 自然也就有了出入宫禁的资格。 然后他就色胆包天,和一个宫女勾搭上了。 凭着这个宫女拉皮条,又有另外几个宫女参与了进来。 没有不透风的墙,没多久他的事儿就被他女婿赵抚给发现了。 被宫女给压榨的有些吃不消的他,竟将赵抚也拉了进来。 翁婿俩做了同道中人。 和宫女乱来那么久都没被发现,赵抚难免就有些得意。 一次酒后炫耀,将此事告诉了周骥。 怕周骥检举,他就将其拉了进来。 后周骥又把王庸拉了进来。 拿到口供之后,陈景恪彻底麻了,朱元璋原地爆炸了。 “哗啦……” 朱元璋化身桌面清理大师,一挥手将案几上的东西都扫落在地,发出‘噼里啪啦’一阵乱响。 “欺天啦……” “竟敢欺辱到咱头上来了……” “咱就是太心善,才会被他们如此羞辱……” 朱标静静的坐在一边,亦是满脸杀意。 朱雄英就更别提了,直接嚷嚷着要大开杀戒。 别的事情都能忍,唯独这件事情不行。 宫女虽然不是嫔妃,但严格来说都是皇帝的预备役女人。 别人动,就等于是给皇帝戴帽子。 但对于皇家来说,被戴帽子还是小事,真正要命的是皇家血脉。 这要是被污染了,才是最致命的。 这件事情必须要着重处置,让人短期内不敢再生出别的心思。 一旁的陈景恪也是眉头紧皱,他对这些人是真的厌烦透了。 踏马的脑子里装的是屎吗? 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心里没有一点数吗? 好好的日子不能过是吧?天天要玩惊险刺激的是吧? 这一世老朱没有对勋贵大开杀戒,确实让很多勋贵嚣张起来了。 尤其是用分封换取他们支持变革,更是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 厉害到皇帝都要和他们进行利益交换。 以至于让他们产生了,勋贵集团能和皇权掰腕子的错觉。 否则也不会有人敢在迎接仪式上搞‘逼宫’。 既然你们要玩,那这次就玩个大的好了。 正好把勋贵阶层好好的清理一下,免得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诸侯王。 就在老朱跳脚的时候,马娘娘推门走了进来,劝慰道: “消消气,别把身子气坏了。你要是气坏了,还怎么收拾这群乱臣贼子。” 闻言,老朱果然压下了怒火,说道: “妹子,这次你可别拦咱,你拦咱,咱和你翻脸。” 马娘娘用脚把地上的碎瓷片踢到一边,走到他身边,把他摁在椅子上: “我拦你做什么,那些人确实要好好教训一下了。” 老朱顿时就冷笑起来,道:“好,有妹子你这句话就行,这次咱要好好教他们做人。” 然后他又将目光看向陈景恪,喝问道: “这次你还要替人求情吗?” 陈景恪摇摇头,恨恨的道:“我求他娘的腿……” 马娘娘瞪了他一眼,说道:“好好说话。” 陈景恪讪笑一下,才继续说道:“以前若不是为了大局,我才懒得管他们死活。” “既然他们自寻死路,那这次干脆就算个总账。” “正好趁大分封前夕,对勋贵集团进行一次清理,将其中的渣滓清理掉。” “免得将来他们当了诸侯祸害一方百姓,还会破坏我们的帝国计划。” 老朱满意的道:“这才像话……哼,让杜同礼动起来,咱要一份详细的资料。” 陈景恪说道:“我已经让他去做了,很快就会有结果。” “大部分勋贵都在军中任职,陛下不妨让梁国公从军队内部排查一番。” 老朱点头说道:“好,咱这就下旨。” 大方针确定,朱元璋的火气消下去不少,但杀意却升腾而起。 在他身边多待一会儿,陈景恪就觉得瘆得慌。 宫外的事情有了章程,接着就是宫内了。 朱元璋问道:“宫里什么情况,她知不知道此事?” 这个她,指的自然是胡顺妃。 马娘娘摇摇头,说道:“我问过了,她并不知道此事。” 朱元璋直直的看着她:“这么大的事情,她怎么可能……” 马娘娘说道:“她是胡美的女儿不假,可她也是朱柏的生母,又怎么可能不为自己的儿子考虑。” 朱元璋顿时说不出话来。 陈景恪暗暗竖起大拇指,还得是马娘娘啊。 这话表面是在说,胡顺妃为了自己的儿子,不会包庇亲爹的。 实则是在提醒朱元璋,要照顾朱柏的感受。 你把母亲杀了,他要如何自处? 而且朱柏可不是普通的儿子,他能力出众,还是朱雄英小圈子成员。 老朱必须要考虑这么做的后果。 这时,朱雄英也站出来,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他: “皇爷爷……” 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再明显不过。 朱元璋嘴巴张了张,最终长叹口气: “她不知道最好,不过此事她也有失察之罪,废除所有尊号打入冷宫。” “等朱柏就藩之后,就让她跟去安度晚年吧。” 朱雄英连忙道:“我替十二叔谢皇爷爷。” 陈景恪心中松了口气,至少保住了朱柏的母亲。 事实上,胡美他们这么长时间都没暴露,要说宫里没人给他们擦屁股谁都不信。 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身为贵妃的胡顺妃。 但要处置胡顺妃,就绕不过朱柏。 老朱也不想和这个儿子闹的太僵,再加上朱雄英求情。 所以即便明知道马娘娘在骗他,他还是假装相信了。 当然,还得是马娘娘啊,换个人绝对劝不住,也不敢劝。 在这种时候,谁敢替涉案人员说话,都会遭到打击。 即便是朱标都不行,绝逼会被喷的狗血淋头,然后被老朱拿剑追着砍。 只有马娘娘才能让他心甘情愿的受骗。 打入冷宫,等朱柏就藩让她跟着去封国,是对她最大的仁慈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然后问出了一个大家最关切的问题: “还有谁牵扯了进来?” 潜台词是,除了宫女,有没有别的嫔妃参与进来。 马娘娘庆幸的道:“只有十三名宫女涉案,再有就是一些宦官收了他们的贿赂,帮他们遮掩。” 闻言,大家心中都松了口气。 只要嫔妃没有问题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老朱紧绷的心也松了不少,但依然非常愤怒的道: “继续查,一定要将后宫清理干净,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杖毙。” 马娘娘表情也冷了下来:“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她只是不想乱杀人,但被人骑到脸上,她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小会议结束,陈景恪借着给马娘娘检查身体的幌子,去了坤宁宫。 就在他犹豫怎么开口的时候,马娘娘先说道: “说吧,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陈景恪恭维道:“娘娘英明啊。” 马娘娘瞥了他一眼:“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噗……”徐妙锦一个没忍住笑了起来。 陈景恪那叫一个尴尬:“娘娘,您说这话,有损形象啊。” 马娘娘往椅背上靠了靠,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 “你说不说,不说我要歇息了。” 陈景恪连忙道:“别介……我是想问一下,那些宫女明知死罪为何还要……” “要是一两个人没脑子也就算了,十三个人,我觉得有些不正常。” 马娘娘淡淡的道:“这重要吗?” 陈景恪正色道:“很重要,不将问题搞清楚,难保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马娘娘似乎被说中了什么心事,忧心忡忡的说道: “十三个涉案宫女,六个是受了虐待,想要找人帮她们出头。” “四个是年龄大了,自觉出宫无望,不想就这么老死宫中。” “还有一个是发现了他们的事情,被他们用了强,事后半推半就的就加入了进来。” “剩下两个,就是你说的那种无脑不怕死的。” “包庇他们的宦官,要么是收了他们的钱财,要么是希望通过他们改善在宫里的生活。” 陈景恪叹道:“与我所想的情况差不多。” 马娘娘眉头一挑,问道:“哦,你想到了什么?” 陈景恪回道:“入了宫,人就不再是人了。” 马娘娘眉头皱起,不悦的道:“说什么胡话?” 徐妙锦连忙冲他使眼色,让他不要乱说。 陈景恪无视两人的表情,继续说道:“您不高兴我也要说。” “宫里的规矩有多严苛,我不说您也知道。” “很多部门甚至已经不能用严苛来形容,完全就是不把人当人看,其中以浣洗局为最。” “娘娘,您觉得入了浣洗局,和死了有什么区别吗?” 马娘娘不说话了,浣洗局有多残酷她再清楚不过了。 进了那里的人,已经不算是人了。 别的都是虚的,数据才是最真实的。 只说一个数据,宫里每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就是浣洗局。 事实上,参与淫乱的宫女,有三个曾经入过浣洗局。 后来在胡美等人的帮助下,才逃了出来。 陈景恪见她听进去了,心中一喜,再接再厉的道: “内侍都是人,有七情六欲,指望他们无欲无求任劳任怨是不可能的。” “宫中只进不出,一旦入宫就几乎没有离开的可能。” 这主要是取决于朱元璋的性格。 最开始他视天下人为奴仆,后来在陈景恪的影响下,他的天下观有所改变。 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他能理智的对待天下百姓
相关推荐:
交流_御书屋
婚里婚外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新年快乐(1v1h)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恶蛟的新娘(1v2)
篮坛大亨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