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夜夜乘欢_新御书屋 > 第49章

第49章

。 时间长了,也就没人上奏了。 不与之同流合污,已经算是比较有操守的了。 很多人都选择了加入。 这时,一名坐在朱樉心腹席位的官员起身,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直视朱标问道: “殿下,敢问秦王还会回来吗?” 朱标脸色一冷:“此非你该操心之事。” 那官员说道:“我乃陕西人,难道还不能关心此事吗?” 朱标怒斥道:“你既然是陕西人,为何要与他同流合污坑害本地百姓?” “如此行径,还有何脸面自称陕西人。” 那官员挤出一丝更像是哭的笑容,道:“殿下可知,我有一名族伯三名族兄,皆因揭发秦王罪行被秦王杀害。” “全家老小无一幸免。” “而朝廷是如何处置秦王的,需要我为殿下重复一遍吗?” 朱标脸色更是难看,质问道:“你与他同流合污,置你的族伯族兄于何地?恐怕他们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吧。” 那官员惨笑道:“我族有四人弹劾他,使得他被朝廷责问,丢失脸面。” “若我不趋附与他,恐怕家族早就被杀的鸡犬不剩了。” 朱标脸色一僵,再也说不出话来。 说一千道一万,朱樉能免受惩处,大半责任都在他这个太子身上。 逼的忠贞之士,只能靠这种手段保全家小。 一想到这里,他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那官员突然放声大笑:“哈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嘿嘿……哈哈……” 众人皆脸色大变,有人呵斥: “狂徒,安敢对太子不敬。” 随行的禁卫更是脸色难看,已经有人抽出了手中的兵器。 只需他一声令下,当即就上前将此人砍死当场。 朱标正处在羞愧之中,自然下不了这样的命令。 那名官员笑着笑着,已然满脸泪水,谁朱标说道: “殿下,只愿我陕西百姓,再也不要遭受此等人祸。” 说完直接朝着一名禁卫撞去。 那禁军下意识的挥刀便砍。 朱标只来得及喊了一声:“不要……” “噗。”利刃已然将那名官员砍翻在地。 第136章 踹的衣服都崩开线了 亲眼见到一名官员,悲壮的死在自己面前。 朱标的头颅就像是炸开了一般,眼前一黑就向后倒去。 “殿下……殿下……”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厅里的人都慌了手脚,纷纷呼喊。 有几个人下意识的就想去搀扶。 但有人的速度比他们还要快。 几名太子禁卫立即就将朱标围住,剩下的人也全部抽出兵器,对准了他们。 在场的人都心中一惊,站住不敢乱动。 这时候被杀了,那就真的白死了。 一名禁卫小队长连忙检查,发现朱标只是昏过去,松了半口气。 “快去叫御医。” 然后又招呼人,将朱标抬到后面的卧室。 至于被邀请来参加宴席的人,全都被看管了起来。 朱标出行是带了一队御医随行的,带队的是太医院副使吴愿。 得知太子昏倒他吓了一大跳,连忙带人前来医治。 一番检查之后,确定是急怒攻心导致的昏迷。 以针灸之术刺激穴位,顺利让朱标苏醒。 太子苏醒,众人心中的石头彻底落地。 吴愿又开了疏肝理气安神的汤药,并劝谏道: “殿下最近切忌动怒,若伤了肝气恐会留下病根。” 朱标叹息一声,道:“我知道了,劳烦吴太医了。” 吴愿连忙道:“殿下折煞下官也,这是下官该做的。” 之后他就收拾医疗箱,退出去了。 朱标准备强撑着起身,手下的人一番苦劝才作罢。 不过他依然接连下了好几道命令: “那位官员……以礼部侍郎之礼厚葬,厚待其家人。” “秦王余党尽皆缉拿入狱,严加审问。” “令布政使吉继轩好生安抚百姓,并统计受秦王戕害人家……” 得知太子苏醒,外面的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好家伙,这要是在长安有个三长两短,所有人都难逃一死。 对于朱标的命令,他们自然不敢阳奉阴违。 立即就展开了行动。 只是一夜之间,长安城内秦王党羽尽皆被抓。 等天亮,秦王被太子擒拿并押送回应天的消息,就如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长安城。 并以最快的速度,向整个陕西扩散。 听闻此消息的百姓欣喜若狂,纷纷跑到大街上,大喊大叫发泄心中的激动情绪。 很多人拿出了烟花爆竹在大街上燃放。 不知道谁开了个头,喊了一句:“太子殿下万岁。” 响应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整座城都在高呼,‘太子殿下万岁’。 这山呼之声清晰的传到了临时行宫,朱标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更加的羞愧。 是我害了陕西百姓啊,又有何颜面接受他们的谢意。 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补偿他们。 接下来几天,整个陕西都在围绕朱樉案搞清算。 而朱标也没闲着,他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处理秦王府护卫,以及陕西边军上。 只要军队不出问题,别的事情都好办。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朱樉虽然残暴,却并不是真蠢。 他深知军队的重要性,所以并未懈怠军备。 相反,不论是秦王护卫还是陕西边军,都可谓是兵强马壮。 边军是属于国家的军队,朱标只是一道旨意,就稳住了他们。 秦王府卫队相对要麻烦一些。 但秦王都被抓走了,秦王府亲眷也全部被送往应天。 朱标又先一步控制了边军。 失去主心骨的秦王卫队,也不敢反抗,被解除了装备。 之后朱标对他们进行了甄别。 罪大恶极者依律处置,其余人打散编入边军。 即便如此,也用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时间,才将此事解决。 朱标这才回头去清算朱樉的恶行。 一开始陕西的官吏和百姓,也有点担心朱樉会不会重新回来。 那可是嫡子,一切都有可能。 万一回来了,将来他报复起来,谁都承受不起。 所以搞清算的时候,都不敢做的太过分。 等亲眼见到朱标解散了秦王卫队,才彻底放下心来。 亲王卫队是藩王最核心的力量,它都被解散,意味着秦王再无回来的可能。 没了后顾之忧的陕西官吏,开始卖命一般的干活。 他的更多罪行被查出,更多党羽被抓获。 同样,也有更多的受害者,被统计出来。 朱标看着那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恶行,只觉得气血上涌。 随之而来的,就是更深的愧疚。 他只能用工作麻痹自己,才能缓解这种愧疚。 几天后,有人来报,在秦王宫发现了一座尸骨坑,里面埋葬着数百具尸骨。 朱标不顾阻拦,执意亲自前去查看。 听雨阁,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 但它的功能却很残忍,朱樉和次妃邓氏用来虐杀人的场所。 听雨阁后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现在整个被掀开。 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尸臭味儿,令人作呕。 朱标强忍恶心,快步来到后院,见到了一地的尸骨。 有些尸体还未完全腐烂,勉强能看出身体上的道道伤痕。 有些手脚被剁,有些被挖鼻抠眼,有些被割掉耳朵…… 举目看去,竟然没有一具尸体是齐全的。 那些白骨也没好到哪去,很多上面都带着刀斧痕迹,有些骨头是被钝器打断的。 可以想见,这些人死之前,遭受了多大的折磨和痛苦。 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这些尸骨有半数都是幼童。 看着这一幕,朱标气的浑身发抖,嘴里不停地重复两个字: 畜生……畜生…… 他只感觉浑身血液似乎都涌向头颅,眼前也出现大片光斑。 然后眼前一黑,再次晕了过去。 ----------------- 且说另一边,朱樉第二天醒来就知道自己遭了算计,可是把朱标痛骂了一番。 然后就威胁押送他的人:“赶紧放了我,否则我杀了你们全家。” 只是这些都是太子亲卫,根本就不理他。 一行人先是向东,到达黄河边。 乘船顺着黄河一路直下,经大运河再入长江,到达应天城。 进城之后丝毫没有耽搁,直接求见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朱标将朱樉押送回京,先是大吃一惊,然后就是苦笑叹息。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这个二儿子具体做了什么。 要不然,也不会好几次动怒,要将其召回应天严惩。 每次都被朱标劝住。 说是被劝,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心存侥幸。 这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万一悔改了呢? 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他才在朱标的劝说下,顺水推舟的饶过这个儿子。 现在来看,应当是朱标知道了朱樉的真正恶行,忍不住爆发了。 不过…… 以老大的性子,应该不会做的这么绝情才是,莫非老二还做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有些坐不住了。 连忙让人将朱标的信拿过来,至于朱樉,就现在外面跪着吧。 等他看到那厚达一尺的罪状时,也忍不住大吃一惊。 莫非这混账还做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他先打开了朱标的信,内容并不复杂。 开篇就是为自己擅自将秦王擒拿入京请罪。 接着就开始讲这么做的原因,基本就是在陈述朱樉的恶行。 朱元璋看的也是七窍生烟,土番可是他好不容才安抚好的。 你竟然抓人家的孕妇,只为了看别人生离死别的场景? 还建了一座宫殿,专门和次妃邓氏虐杀人? 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还盖五爪龙被,穿五爪龙袍,还给次妃邓氏穿皇后冠冕? 僭分无礼,罪莫大焉。 真正让朱元璋破防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陕西百姓将天灾异象,都视为苍天对秦王恶行的惩罚。 作为造反起家的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有多危险。 之前什么虐杀人,什么僭越,对朱元璋来说也只是让他愤怒。 可是最后这一个,让他感到了危险。 一个处理不好,是能动摇大明国祚的。 信的后面是朱标的打算,他准备留在陕西一段时间,替朱樉善后。 同时请求朝廷赦免陕西一年的赋税。 而且从这封信里,朱元璋还看出了一些别的东西。 朱标在愧疚。 若非当初他几次劝阻,秦王早就被严惩了,陕西百姓也能少受许多害。 朱元璋心中苦笑,这事儿真正要怪的,是他这个皇帝啊。 他马上就给朱标写了一封信,安慰他不用内疚,最大的责任是自己这个父亲。 然后就是夸他处理的好,并叮嘱他不用担心朝廷,将陕西打理好再回来。 最后就是同意了他的请求,免除陕西一年赋税。 同时又下了一道旨意,着太子朱标全权处置陕西事务。 大小事务皆可自决,无须请示朝廷。 处理完这一切,他才开始翻看朱樉的罪状。 那真是越看越怒,只看到一半就忍不住了,怒喝道: “让秦王来见咱。” 很快,一身狼狈的朱樉就出现在乾清宫。 一见面他就噗通跪在地上,哭诉道: “爹,你可要为孩儿做主啊,大哥他……” 哪知迎接他的,是一个黑帮白底儿的大鞋底。 怒急了的朱元璋在踹的时候,还做了个起跳的动作。 因为动作太大太用力,衣袍的侧面都崩开线了。 毫无准备的朱樉,被一脚踹出去三米远,重重的摔在地上。 好半天才喘过气儿来。 然后就发出杀猪一般的叫声:“爹,爹你做什么……你想杀了我吗。” 朱元璋左右看了看,发现旁边有一个小马扎,是他平日里晒太阳用的。 一把就拎起来,朝朱樉劈头盖脸的就砸了过去: “畜生,你简直就是活畜生,老子今天就打死你……” 朱樉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暴露了,哭也救不了自己。 这会儿反而不喊了,咬着牙一声不吭。 他越是如此,朱元璋就越气,打的也就越狠: “你怎么不喊了,是不是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了。” “咱怎么就生出了你这个活畜生,今天打死你……” 只是几下,朱樉就头破血流。 旁边的孙福眼见要出大事,悄悄吩咐一个小宦官,去坤宁宫请马皇后过来。 他自己则上去阻拦:“陛下,不能再打了陛下,再打下去就真把秦王打伤了。” 众所周知,打孩子是会上头的。 现在的朱元璋就是如此,顺手给了孙福一板凳,喝道: “滚开,谁敢拦咱,咱就打死谁。” 然后冲着朱樉又是一顿砸。 孙福顺势在地上滚了几圈,然后就捂住胳膊小声哀嚎。 他感觉自己胳膊至少也是骨折。 不过心里却反而松了口气,这下没人能怪罪自己了。 耳朵却一直在听着外面的动静。 等听到杂乱的脚步声,就起身趴在了朱樉身上: “陛下,不能再打了……” 朱元璋大怒:“狗奴,竟然敢阻拦咱,今日就将你一并打死。” 接着就是一阵乱砸。 孙福发出惨烈的叫声: “啊……陛下您就是打死老奴,老奴也不能让您再打秦王了。” 这惨叫可一点假都没有,朱元璋打的确实非常重,每一下都感觉骨头要被砸断一样。 真不知道秦王是怎么忍住不喊的。 没挨几下,就听到了马皇后的声音:“朱重八,你要做什么?” 朱元璋就像是被按了停止键一般,猛地停住了。 然后恨恨的踢了孙福一脚:“是不是你这狗奴通知的皇后?” 马皇后看的是眉毛倒竖:“要不是孙福着人通知我,你是不是想把樉儿打死?” “天下怎会有你这般歹毒的父亲。” 看着满脸鲜血的朱樉,她的泪水登时就忍不住流了下来。 上前抱住他哭道:“我的儿啊,你怎会被打的这般……” 在自己母亲面前,朱樉终于不再忍了,痛哭流涕: “娘,您可一定要为孩儿做主啊。” 哪知朱元璋这次却没有退让,而是喝道: “别哭了。” 几步来到桌案前,抓起朱樉的罪状扔在马皇后脚下: “看看你的好儿子都干了什么。” 马皇后愣了一下,看了看暴怒中的丈夫,又看了看眼神躲闪的儿子,察觉到事情不对。 捡起地上的罪状翻看起来,一本还没看完,脸上已然冷若冰霜: “这是你干的?” 朱樉支支吾吾的道:“这……这是大哥污蔑我的……对,是……” 马皇后不等他说完,抬手就是一耳光,重重的抽在他的脸上: “畜生,你怎么不死在外面。” 第137章 唐高宗就是这种病 马皇后的耳光,彻底打掉了朱樉心中的侥幸,知道这次自己怕是难逃一劫。 所以他也不再狡辩,而是哀求道: “娘,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我愿意放弃封地,我留在应天好好侍奉您。”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马皇后神色里闪过一丝不忍。 然而一想到他做下的恶行,这丝不忍就变成了厌恶。 “你侍奉我?我只会觉得恶心。” 起身对朱元璋说道:“陛下,此乃国之大事,非我一妇人所能干涉,你……” 回头看了一眼朱樉,痛苦的闭上眼睛道: “你就依照律法处置吧。” 说完不顾朱樉的哀求,转身离去。 只是刚出门,就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还好她身边伺候的人眼疾手快,及时将她抱住。 “娘娘,娘娘……陛下不好了,娘娘晕倒了。” 朱元璋大惊,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出来,一把抱住马皇后: “妹子,妹子……” 见她毫无知觉,心下就更慌了,将马皇后抱起就跑: “快去喊陈景恪,快……” 朱樉从大殿内爬出来,怔怔的看着远去的人影,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陈景恪正给躺在病床上的朱雄英讲数学,得知马皇后晕倒,吓了一大跳。 朱雄英也一样,差点忘了伤势从床上跳下来。 还好他腿上的夹板及时提醒了他,现在他还是断腿的病号,这要是出去就全拆穿了。 陈景恪刚准备出门,就见朱元璋抱着马皇后跑过来。 那模样一点都不像是五十五岁的老汉。 这会儿也顾不得别的了,就让他将马皇后放在了朱雄英的病床上。 一番检查之后,陈景恪松了口气,道: “气怒攻心,我先为她施针,让她苏醒过来。” 朱元璋却拦住他说道:“能不能先不让她醒过来,喂一些理气凝神的药,让她好好睡一觉。” 陈景恪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没有反对,而是点头道: “可以。” 于是就开了一副药,着人去煎煮。 一番忙碌之后,马皇后被侍从送回了乾清宫歇息。 朱元璋则怒气冲冲的离开。 陈景恪悄悄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朱樉这个人渣竟然被朱标给拿回应天了? 我去,标哥太厉害了吧。 这可是亲王啊,还是手握重兵的塞王,说拿就拿了。 果然不愧是大明副皇帝。 马皇后昏倒的原因也问到了,被气晕的。 陈景恪心下叹息,但更多的是为陕西百姓感到高兴,终于可以逃脱秦王一系的魔爪了。 朱雄英则是痛骂不已,恨不得将朱樉给弄死。 朱元璋从来不是婆婆妈妈的人,当天就做出了处置: “废除朱樉秦王爵位贬为庶人,并圈禁……” “废除秦王封地,将其恶行公布天下……” “秦王次妃邓氏……剥皮处死……” 最终朱元璋还是念及父子之情,又不想让马皇后太伤心,并未将朱樉处死。 但此消息一出,也依然是天下震惊。 秦王朱樉,皇帝和皇后的亲生儿子,就这么被拿下了? 太令人不敢置信了。 而且朱元璋还没有隐瞒真相,将所有罪行全部公布。 这也是历朝历代未有之事。 之前朝代虽然也有被废的藩王,可罪行都被有意隐藏了。 毕竟皇家丑闻,影响的是皇家颜面,不可能给太多人知道。 朱元璋是一点此类顾忌都没有。 这也让文武百官,再次认识到了皇帝打击贪腐的决心。 亲儿子都拿下了,你们又算得了什么? 受到震慑最大的,还是各藩王宗亲。 朱元璋写信给各路藩王,警告他们不许生事,否则就依照朱樉之事处理。 尤其是齐王朱榑,朱元璋直接将邓氏的人皮送给了他。 将他吓的当场瘫倒,夜不能寐…… 因为这次惊吓,再加上偶感风寒,在一年后竟一命呜呼。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朱樉的事情,也算是立下了一个新的规矩,废王、圈禁。 朱元璋还将这个规矩,写进了皇明祖训。 日后凡藩王宗亲犯罪,皆可依例处置。 陈景恪全程目睹了此事,对于朱樉这个人渣被处理,他发自内心的感到畅快。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将这个畜生弄死。 不过毕竟是皇权社会,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 秦王被圈禁,恶妃邓氏被剥皮处死,消息传到陕西后,全民沸腾。 百姓奔走相告,扒皮王再也不回来了。 百姓心中最后一点担忧也消失,对朝廷的怨念也逐渐消散。 再加上一同传来的,还有免除陕西一年赋税的消息。 更是让百姓高呼陛下万岁,太子殿下万岁。 有时候老百姓的追求就是这么简单,不管之前受了多大委屈,一点点善意就会让他们感恩戴德。 太子朱标在陕西的声望,一时间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看到人心被一点点挽回,朱标也松了口气。 只要民心还在,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接下来他发出了一条条命令,几乎都是关于民生方面的。 为朱樉善后的事情,还远未结束。 朱标拿出了秦王府的财产,补偿受害人家。 还将王府侵吞的民田,全部还给百姓。 他又亲自前往土番聚居地,会见他们的首领。 并赠送了大批的粮食衣物,成功安抚住了他们。 生番们的想法更简单,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为谁卖命。 朱标的种种行为,顺利获得了他们的效忠。 生番的几位首领当众起誓,将永远效忠皇太子朱标。 安抚住他们,朱标回返长安投入新一轮的工作中去。 关于宝钞,他暂时放弃了在陕西推行的计划。 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本就脆弱,实在不是推行宝钞的时机。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新钞在陕西推行的竟意外的顺利。 几乎没有人怀疑它的信誉。 这让他非常意外,连忙派人去调查原因。 很快就有了结果,原因让他沉默了许久。 陕西百姓感谢太子,信任太子。 他们相信这么好的太子,定然不会欺骗他们。 看着手中的情报,朱标激动的热泪盈眶。 因为他的种种善政,没多久百姓自发为他送来了万民伞。 这一把万民伞很大,没有华丽的锦缎伞面,伞骨上悬挂着一块块布条。 这些布条只有少数是绢帛,大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粗布。 上面或写着祝福的语言,或干脆就是一个血指印。 看到这把万民伞,朱标只觉得心酸不已,然后就是羞愧。 他不配这把万民伞啊。 但他也没有办法拒绝,只能更加拼命的工作,补偿陕地百姓。 他将万民伞放在自己办公的地方,每当累了的时候就看一眼。 以此来鞭策自己,更加努力的工作。 时间缓缓流逝,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十一月底。 陕西的情况一天天变好,而朱标圆润的脸庞也一天天削瘦下来。 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差,时常会感到眩晕,肢体麻木。 有时严重了,会觉得头疼难忍。 他只以为是太过劳累导致,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随行太医吴愿的表情,却一天比一天凝重。 他岂能不知道,太子根本不是累的,而是被气出病了。 本来他还想尝试一下自己治疗,但现在已经不敢冒险了。 求援吧。 在又一次为朱标检查过身体之后,他写了一封加急密信送往应天。 标儿生病了? 看到信朱元璋心中一惊,连忙抽出信翻看。 信中将朱标的情况说的很清楚,包括两次晕倒,以及后续的情况。 看到这里,朱元璋那叫一个恼怒。 畜生啊,竟然将你大哥气成这个样子。 老子打你还是打的太轻了。 继续往下看,上面写出了吴愿自己的诊断。 太子被气出病了,他尝试医治效果不理想,所以请求派医术更高明的人过去。 朱元璋更怒,畜生,畜生啊。 随后他眉头又紧紧皱起: “风眩症?这是什么病,为何如此耳熟?” 实在想不起来,他就起身准备去偏殿找陈景恪问一下,顺便问问怎么治疗。 到了偏殿,发现人不在。 从奴仆嘴里得知,他和朱雄英一起去坤宁宫陪皇后去了。 一想到自己的媳妇,朱元璋就更是愤怒。 心中再次骂了几十声畜生。 盖因马皇后也被朱樉给气病了,直接卧床不起。 可把朱元璋给吓坏了。 还好,经过陈景恪一个月的调理,慢慢的恢复了过来。 之后陈景恪就要求,朱雄英等儿孙辈多去陪陪她,不要让她一个人独处。 这样既能哄她开心,还能防止她胡思乱想。 效果确实很明显,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NTR场合_御宅屋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蝴蝶解碼-校園H   过激行为(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旺夫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