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我开场就无敌了 > 第317章

第317章

忍住,莞尔一笑,似春风般让人迷醉。 她这一笑,顾非池就知道事成了,大胆地牵着九夜的缰绳往大部队方向走去。 走过礼部尚书裴谨时,顾非池冷冷地斜睨了他一眼,只这一眼,裴谨瞬间如醍醐灌顶,终于迟钝地明白自己刚才为什么被嫌弃了。 他就是难得偷了回懒,直接搬了旧礼出来。 他可是已经很久没有偷懒了。 裴谨心里唉声叹气,为自己掬了把同情泪。 顾非池不动声色地扫视着今天随礼亲王来迎驾的众臣。 他往北境前,把玉玺和兵符都给了燕燕。 他离开京城后,京城的一切都交托给了燕燕。 冬月十五事发时,燕燕更是坐镇京城,调动禁军拿下了在京城作乱的北狄人以及在皇陵的宁王等人,平定了一场足以动摇大景江山的叛乱。 这一切的一切…… 他就是想让所有人知道,他的燕燕是无可替代的。 但他没想到,经过这件事,居然还有人敢对他的燕燕这般轻慢。 若是这些人真没看出来,那就是眼瞎愚蠢,看不清楚局势。 若是他们看出来了,还要来试探自己,那就是被利益给冲昏了头,以为萧家连连出事,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动摇到燕燕的后位。 不管这些人是愚蠢,还是贪婪。 他们既然有这个胆子敢在他跟前搞花样,他都不会再用! 顾非池突然开口道:“霍晨。” 他叫的是吏部尚书的名字。 “臣在。”霍晨走出了一步,心里咯噔一下。 从前太子爷都是客客气气地叫他一声霍尚书,今天突然连名带姓地叫他,总让他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下一刻,就听顾非池冷冷道:“岳浩,革职。” “李鹤声,革职。” “贺妥,革职。” “万常平,革职。” “薛询,革职。” “董探,革职。” 他一连说了六个名字,后面跟的都是冷酷无情的两个字,革职。 这一连串的名字,让在场的不少臣子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顾非池接着道:“忠勤伯方愈,夺爵。” 当听到“夺爵”这两个字的时候,众臣更是面色大变,忠勤伯方愈难以置信地抬起了头。 一瞬间,周围一片寂静,所有人人都是敛息屏气。 站在礼亲王身旁的的徐首辅在听到前面几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下头所有的折子都是由内阁经手后,再送到东宫去的。 那几道弹劾太子妃的折子,阁老们看过后,觉得太作死,直接就压了下来。 也不知道太子爷是怎么知道的。 徐首辅眼角抽了抽,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两句:蠢,蠢不可及!这些人啊真是自己往刀口上撞。 他们以为太子爷是大行皇帝呢,太子爷才给了他们两天好脸色,就开始试探起他的底线来了。 真真是自寻死路啊! 顾非池是有兵权在手的太子,战功煊赫,足以震慑朝堂与天下。 君强则臣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忠勤伯方愈定了定神,朝与他隔着几人的右佥都御史李鹤声看去,无声地递了个眼色。 李鹤声刚也被吓着了,现在一狠心,便站了出来,仰首看向了马背上的顾非池,发出质问:“敢问太子殿下,微臣所犯而罪?” “微臣是御使,一当监察百官,二当劝谏君上。殿下乃国之储君,当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方乃明君所为……” 李鹤声义正词严,言下之意就是说,要是顾非池因为劝谏就把他们革职,那他就不是明君。 “李家三代不得录用。”顾非池懒得听他多说,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李鹤声:“……” 他难以置信,干瘦的身躯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眼睛微微睁大,连脚下都有些发虚。 太子这句话意味着,他的子孙三世都不能科举入仕。 就因为他多说了一句话,太子就要株连他三代儿孙?! 李鹤声反射性地朝人群中的忠勤伯方愈望去,却听头顶上方又响起了太子爷清冷傲慢的声音:“拿下忠勤伯。” “是,太子爷!” 一个天府军校尉朗声应命,中气十足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在场每个官员的耳中。 即刻就有两个天府军将士把脸色苍白的忠勤伯从人群里拖了出来。 忠勤伯吓得脸都白了,他张嘴欲言,“太子,臣……”可下一瞬就听“咯哒”一声,他的下巴就被卸了下来。 顾非池淡淡道:“把人送去闽州卫。” “方愈,三年后,你要是能活着,孤就许你归京。” “你要是死了,那就送你儿子去。” “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不如就放在怎么活命上。” 顾非池的语气清清冷冷,每一个字都透着毫不掩饰的威慑。 方愈露出恐慌的表情,不住地摇着头。 闽州靠海,且多山地,那里多倭寇与山匪,凶残无比。 他这一去,十有八九要死在闽州,此生别想再回京城。 他想求饶,口中发出“吚吚呜呜”声,可下巴被卸,根本说不出话来,口角狼狈地流下一行口涎,就这么失魂落魄地被那两个天府军将士强势地拖了下去。 一切发生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得周围的群臣都没反应过来。 周围更静,甚至无人敢求情,生怕多说一句话便会是李鹤声与方愈的下场。 在场的人中又有哪个是真的傻子,谁又看不明白这位忠勤伯的这点小心思,方愈不过是觉得太子快要登基了,东宫只有一个太子妃。 若是几道折子就能把太子妃拉下马,那再好不过了。 方愈以为自己躲在暗中,指使着几个御使行事,再怎么也不会牵扯到他自家身上,这算盘打得也是精。 偏偏他们这位太子最不耐烦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心思,这还不等回宫,就干脆利落地,一锅给端了。 裴谨无声地与徐首辅以眼神交流着,漫不经意地掸了下袖子,拂去其上的一片残叶。 哎,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信心,觉得一个在沙场上能杀伐果断,手中握有兵权的君王,会跟大行皇帝和先帝那样,去妥协,去权衡,去让步的?! 他们未免也小看了他们这位太子爷! 哪像他,一向识趣! 咳咳,下回他一定不再偷懒。 顾非池锐利的目光徐徐地扫了过去,人群中的不少臣子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眼神游移不定。 御史言官弹劾太子妃的那几道折子并不是什么机密,京城里不少人都知道。 大景这几十年来,党争不断,朝堂上群臣也是心思各异。 因而除了徐首辅等看得清楚明白的臣子外,也免不了有人在观望,在审时度势。 新帝即将登基。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堂上的格局肯定会有变化。 他们相信,就算顾非池作为卫国公世子时行事强硬,但他一旦坐上天子这个位置,势必得像一个君王般学会平衡朝中各方势力,这便是为君的制衡之道。 哪怕太子爷真的不高兴,最多也就是训斥几句,他们也可以一步步地摸索太子爷的底线。 说句实话,他们甚至觉得训斥可能也不会有。 萧家就是个破落户的侯府,一家子老老小小不是通敌,就是延误战机,举家都被流放了,只有两个未成年的稚子当家。 太子爷若真在乎太子妃,又岂会让太子妃没有了娘家的支持!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试探。 历朝历代,又有哪个新君上位,没有经历过君臣间的磨合和退让的? 圣明之君会平衡几方势力,为己所用。 庸碌之君则会被各方压制,反而被臣子牵着鼻子走。 谁想,他们这位太子爷根本不循常理,强势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过是一个试探,太子爷就一连罢免了六位官员,还夺了忠勤伯的爵位,甚至连一句辩解,一句求饶的话,都不让忠勤伯说,下巴说卸就卸。 谁要是敢再说一句,那三代不得为官的,就不仅仅是李家了。 太子他似乎根本不在乎他的行为有可能引起朝堂不安和骚动。 狠,太狠了! 他们何曾见过君主行事这般强势。 第180章 几个心事重重的官员越想越是不安,口中发干,如芒在背,只觉得他们的那些小心思在太子爷的目光下根本无所遁形。 也有人忍不住去看徐首辅和礼亲王,可是徐首辅一言不发,眼中写满了“不想理蠢货”这几个字,而礼亲王更是没接收到他们的眼神,正乐呵呵地盯着囚车里的长狄王铎辰锋,对别的事似乎毫不在意。 扫视了众臣一圈,顾非池简短地下令道:“回京。” 礼亲王似乎这会儿才回过神来,笑眯眯地连连点头:“好好好,我们回京。” 顾非池策马,拉着萧燕飞那匹马的僵绳,与她并肩而行,在群臣之中穿过,两人走在了最前方。 其他人等按着身份高低,一一跟了过去,如众星拱月般跟随在了两人的身后。 年愈花甲的右都御史庾大人经过跪在地上的李鹤声等人时,重重一拂袖,没好气地丢下了两个字:“蠢货。” 他们身为御使,就该监察百官,为民发声。 像李鹤声他们这种被私欲蒙昏头的御史,就活该被革职! 文武百官之后,便是押送长狄王三人的三辆囚车,也都快速地跟上,而三千天府军将士则会赶往京郊的安山大营安顿。 很快,这里只留了跪地的李鹤声等六人,全都一动不动,这会儿都不敢起来。 明明是寒冬腊月,他们却大汗淋漓,一个个额角都被汗液所浸透,身子瑟瑟发抖。 顾非池自官道一路往东,群臣浩浩荡荡地穿过了京城的城门,往着宫门方向而去。 百姓们自发聚集在了街道的两边,人山人海,有的人是为了欢迎太子凯旋,也有的人是为了围观囚车。 这会儿还有北境人没有离京返乡,他们大多特意留在京城等着害得他们家破人亡的北狄王。 见到被关押囚车里的铎辰锋时,街道上瞬间炸开了锅。 又像是洪水决堤般,他们压抑了一年的情绪爆发了出来。 这其中有滔天的恨意,更有大仇得报的痛快。 “太子爷,求太子斩了北狄王!” 人群中有人哭着大喊,带着滔天的恨意,很快又有无数道声音跟上。 一句接着一句嘶吼着: “求太子斩杀北狄王,为我北境百姓报仇雪恨!” 这些声音一听口音都是北境人,他们在哭泣,在呐喊,在请命。 人群中,一道又一道的身影都屈膝跪了下去,一下子比周围其他的百姓矮了一截。 顾非池策马停了下来,环视着这些悲痛的北境百姓。 在一片痛哭声中,一个义正言辞的声音突兀地响起:“太子殿下,如此不妥。” “我大景是□□大国,应当善待战俘。” “侵略他国乃蛮夷之举,为了天下苍生,还当以和为贵,请太子罢战,与长狄议和。” 说话的人是一个着青袍的年轻书生,戴大帽,穿着青色圆领袍,一看就是举人的打扮。 他腰板挺得笔直,双手还捧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高高举起。 “此乃学生的请命书,还请太子一观!” 年轻书生慷慨激昂地说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周围。 他前几天在茶馆里,听到有人口口声声说是要在太子回京时请愿,斩杀了北狄王和北狄两个亲王,就觉得这些人简直胡闹。 他们大景是礼仪之邦,岂能像那些蛮夷一样,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 明年三月会有春闱,现在就是他在新君面前露脸的大好机会。 他的真知灼见定会打动太子! 周围跪地的那些北境人一听,一个个气得脸都红了,有的汉子真恨不得上前揍这书生一顿。 “徐首辅?”顾非池回头看向了徐首辅,看得对方心里咯噔一下。 “我大景的举子……就这?” “……”徐首辅简直欲哭无泪,这秋闱的卷子也不是他出的啊。 再说了,听这举子的口音,他也不想是京城人士啊。 顾非池挽了挽缰绳,正式下令:“即日将北狄王铎辰锋以及两个北狄亲王关入刑部天牢,三日后于午门斩首示众!” 那些北境百姓闻言又转怒为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个喜形于色。 他们的太子爷没有向着那些学子。 他听取了民意?! “太子千岁!”人群中不知道是谁第一个高声喊了出来。 其他北境百姓也跟着高喊:“太子千岁千千岁!” “爹爹,娘,你们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太子爷给我们们做主!” 人群中,不少北境百姓都在嚎啕大哭,喊着他们亲人的名字,痛斥着北狄人恶有恶报,希望家人在天之灵可以瞑目…… 簇拥在顾非池后方的朝臣中,也有人赞同那举子的想法,觉得斩杀北狄王有点不妥,他们是□□大国该有大国的风范,但这会儿,谁也不敢出言置喙。 照太子爷这脾气,自己但凡应和一句那个学子,肯定会被送去闽州“体察民情”。

相关推荐: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凡人之紫霄洞天   蚊子血   进击的后浪   妇产科男朋友   长夜(H)   爸爸,我要嫁给你   剑来   将军男后(修改版)   炼爱(np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