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衔灵芝刻丝直裰的宁王站在茶楼大堂的门槛前,回头看着明芮,略显苍白的面庞上,噙着一抹优雅温和的笑容。 明芮低下头,低眉顺眼地跟了过去。 “悦悦!”宁舒匆匆地踩着楼梯下来了,萧燕飞紧随其后。 “你没事吧?”宁舒一把拉着顾悦的手,上下端详了一番,这才放心。 她刚才从二楼的窗户看到宁王差点把顾悦撞倒,生怕顾悦会吃亏,就下来了。 “无碍。”顾悦摇了摇头,不惊不躁,云淡风轻,反而还给了宁舒一个安抚的浅笑。 虽然顾悦没事,可宁舒心头的那股火气却没下去,傲娇地一抬下巴,对着宁王冷哼道:“什么玩意儿!” 宁王也姓唐,算是远房宗亲,怡亲王妃素来瞧不上他对王妃拳打脚踢,还怂恿怡亲王去宗令那里告过宁王几状。 自打那之后,两家就再无往来。 宁舒更是连看宁王一眼,也嫌眼脏。 她轻轻地给顾悦拍了拍肩膀,像是在掸什么脏东西似的。 宁王淡淡地斜了宁舒一眼,冷声道:“过来。” 这声“过来”是对着明芮说的。 他转身继续往里走,抬步上了楼梯。 明芮便跟在他身后,始终维持着落后两步的距离。 在萧燕飞的身边擦身而过时,明芮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意思是,别出声,她无事。 萧燕飞意会,微微颔首。明芮最了解她自己的处境,任何人的妄动,只会害了她。 明芮若无其事地往上走,毕恭毕敬,亦步亦趋。 “大理寺开审了!”茶楼外,一个粗布短打的青年快步朝这边走了过来,对着里面喊了一声。 一楼的大堂登时骚动了起来,一部分茶客干脆结账离开了茶楼,往大理寺公堂的方向走去。 哪怕到那里也看不到什么,但说不定能最快得到消息呢。 萧燕飞拍了拍小郡主的肩头:“我们先上去吧。” 宁舒就挽着顾悦的胳膊跟在萧燕飞身后上了楼,又回了她们的那间雅座。 “悦悦,这家茶楼的金橘雪泡做得不错,我和燕燕刚喝过了,很消暑。”宁舒乐呵呵地说道,吩咐小二把他们这里招牌的香蕈饮、紫苏饮、沙糖绿豆、荔枝膏水也各上三份。 “好嘞。”小二最喜欢这种出手阔绰的豪客了,笑呵呵地应了,匆匆下楼。 小郡主慵懒地托着下巴,没好气地嘀咕道:“宁王怎么也来了?” 还就在她们隔壁的雅座。 真是晦气。宁舒嫌恶地皱了皱鼻头。 “应当也是在等三司会审的结果。”顾悦慢慢悠悠地轻啜了一口金橘雪泡,唇角翘出一个不太明显的弧度,又给宁舒一个赞赏的眼神,意思是,味道确实不错。 小郡主得意洋洋地笑了,扶了扶鬓角那璀璨生辉的红宝石珠花。 那是,自己的品味一向好。 她嘴里疑惑地问了一句:“他这么关心承恩公?” 据她所知,宁王与承恩公并不亲近。 她听父王和母妃说过,说是宁王算是保皇党,除了皇帝外,和朝中的任何人都不亲近。 “宁王去年去过一趟兰山城。”顾悦不经意地随口说道,表情平静地喝着冰饮,坐姿笔挺优雅。 “啊啊啊!”宁舒兴奋地捏着小拳头,两眼亮晶晶的,“真的吗?” “悦悦,你怎么知道的?”宁舒激动地从椅子上半站起了身,几乎将半个身子凑到顾悦跟前,急切地催促道,“快说说,快说说。” 顾悦慢条斯理地放下杯子,很顺手地往宁舒的肩上轻轻一推,一板一眼道:“坐好。” 她的小脸上就差写着:乖,坐要有坐相。 宁舒便乖乖坐好,正襟危坐,明亮的双眼都舍不得眨眼了。 顾悦淡淡道:“我听我爹说的,去年十月去的。” 既然爹爹说话时,没特意避着她,想来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吧。 宁舒以右手的拇指与食指轻轻地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喃喃自语:“原来他也过去兰山城啊。” “可宁王那会儿不是在北境当监军吗?他不在前线,跑去兰山城做什么?” 皇帝一直提防着谢家,派了宁王去了北境,名为监军,实为监视谢家父子。 “当时谢大元帅与北狄军大部队在前线尚云草原作战。”顾悦以手指沾了点茶水,专心致志地在桌上画了起来。 宁舒被她的动作吸引了注意力,好奇地凑过去盯着看。 看了一会儿,她看出了些许端倪:“悦悦,你画的这是山?” “这是……”萧燕飞同样在看顾悦以茶水画的图,若有所思道,“兰峪山脉?” 顾悦抬眼朝萧燕飞看来。 “我看过《大景舆地要览》。”萧燕飞笑了笑。 她穿来后,为了了解这个朝代,看过不少杂七杂八的本朝史,也看了一些地理志。 顾悦一本正经地说道:“兰峪山脉是中原的一道天然屏障,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纷争了数千年。” “山脉的形状横看如狼,听说,兰峪在北狄语的发音就是狼的意思。” “太祖皇帝说兰峪山脉的地形易守难攻,是必守之地,着令修建的兰峪关就在这里,”顾悦指着山脉上某个凹陷的位置说,“还以此为中心建了一段长城……” “兰山城在这里。”顾悦又在兰峪山脉的西南方画了个圈,“兰山城的位置也是太祖亲选,作为联系兰峪关与中原的一个纽带。” “兰山城在,则中原安。” 顾悦有板有眼地娓娓道来,从兰峪山脉说起,说到兰峪关,说到兰山城,萧燕飞和宁舒听得专注,小姑娘说得很多东西,是萧燕飞在其它书上都不曾看到过的。 “悦悦,你怎么什么都懂啊。”宁舒小嘴微张地惊叹道,心里约莫猜到了:宁王怕不是嫌前方太危险,这才避到后方的兰山城去了吧。 顾悦表情端肃,眸子似乎比刚才又璀璨了几分:“我家有舆图。” 大景的舆图就挂在她爹的书房里,爹爹这两年在京城养病,时常会与她说一些边关的事,说到边关,自然也难免提起大景周边的那些小国异族。 “北方长狄就在这里。”顾悦又以指尖沾了点茶水,在兰峪山脉的西北方画了一圈,“长狄人个个高大威武,也是因此得名‘长狄’。他们以狼为图腾,崇拜狼,兰峪山是他们心中的圣山。” “兰峪山险要,可对长狄却呈缓冲之势,只要占据兰峪山脉,也意味着,大景随时可以向长狄发动进攻。” “四年前,北狄人趁着谢大元帅回京述职撕毁两国和平协议,来犯北境,一举拿下了兰峪山脉,明将军率兰山城满城将士誓死抵抗,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送到了京城请求驰援。” “当时谢大元帅还在京城,远水救不了近火,皇上令身在幽州的谢无端率两万幽州卫精锐火速驰援北境。这一战,谢无端歼敌三万,俘虏三千,将五万北狄大军驱逐于兰峪关外,势如破竹,追击北狄军至沽旭山,兵锋直逼至北地王庭。” 也是那一战让十七岁的谢无端名满天下,让世人知道谢家不仅有谢以默,还有一个青出于蓝的谢无端。 其后的四年,谢无端随父镇守北境,经历大小战役数百场,斩首虏万余级,不仅无一败绩,北狄人闻谢家父子而丧胆。 年纪轻轻的谢无端声名煊赫,隐有与其父并驾齐驱之势。 若非皇帝昏庸,谢家横遭变故,谢无端必将会是一代战神,为大景开疆辟土。 对于这些,顾悦如数家珍,话语间,隐约透露出一丝悲伤。 谢家是几代武将,他们顾家也是,“唇亡齿寒”这四个字,便是她一个没上过战场的姑娘家,也懂。 “谢家表哥很厉害的。”宁舒咬了咬下唇,表情复杂地赞道,怀念,敬佩,更多的是惋惜。 她那位皇伯父心太狠了! “从小,他做什么都厉害,一学就会,样样都懂……” 从小,谢无端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文武双全,精才绝艳,哪怕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在京城,也掩不住他的光芒,他是京城里那些公子姑娘都仰望的对象,是悬于碧空之上的骄阳。 宁舒不由自主地追忆起往昔,说起了谢无端从前的事,像他十四岁时在国子监把国子监的几位博士辩得无言以对;十五岁时随皇帝去冬猎,成了那次夜猎的魁首;十六岁时三招击败了那年的武状元,还以两百步穿杨的箭术技惊四座。 一杯接着一杯,当壶里的冰饮喝空,宁舒摇了摇空壶,刚想再叫上一壶,这时,雅座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蹬蹬蹬……” 宁舒的大丫鬟白露风风火火地回来了。 “郡主,判下了。”白露气喘吁吁地对着宁舒福了福身,禀说,“刚刚三司会审出结果了!” “是什么?!”宁舒急切地问道。 白露眸露异彩,道:“承恩公被定罪了,韩尚书、施大人和邵大人说此案人证物证俱全,承恩公通敌北狄,为了一己私利诬陷谢大元帅,致使谢氏家阖族蒙冤枉被诛,更害得兰山城被焚被屠,满城将士与百姓枉死,罪不可赦。” “三司判了他通敌北狄、谋反作乱、收受贿赂、泄露军机等数罪。” 白露刚一说完,顾悦就执起了手边的白瓷杯,凑到了唇边,几乎下一刻,宁舒乐呵呵地一掌拍在桌子上: “好!” 这一掌拍得响亮,桌子上的那些碗碟茶杯都跳了跳,一粒小巧的松仁自碗碟上骨碌碌地滚落…… 顾悦唇沾杯缘浅啜了一口后,唇角弯了弯,又从容不迫地放下了杯子,一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片刻的停顿,自然得不得了。 萧燕飞默默地看着面前溅出的茶水,懊恼了一下自己的动作没有顾悦快。 “太好了!柳家就是罪有应得。”宁舒眉飞色舞地抚掌,再问道,“三司是怎么判决的?” 白露笑着答道:“还要由皇上定夺。” 三司会审只是由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这三司负责审理案件,之后案卷会呈由皇帝,由皇帝朱笔御批,此案才算是定下。 “哼,”宁舒轻蔑地哼了一声,“通敌,叛国,怎么也得是个满门抄斩吧。” “这下,就是皇上也保不下柳家了。” “判得好!我看柳家这回要满门抄斩了吧!”下方一楼的大堂里暴起一声响亮的叫好声,几乎压过了宁舒的声音。 “没错没错。”另一个年轻意气的声音忙附和道,“这通敌卖国的奸佞就该以死谢罪!活该死全家!” 茶楼的大堂以及茶楼外的街道越来越热闹,百姓自发地将三司会审的结果奔走相告,所有人都在说承恩公通敌谋反的事。 一阵阵义愤填膺的痛斥后,不免有人唏嘘地想起了谢家。 “这么说,谢大元帅岂不是真的被冤枉了?”一个大胡子的中年人惋惜地叹了口气。 其他茶客也竖起耳朵听,有些感慨,更有些悲悯,一会儿七嘴八舌地斥起承恩公卑鄙无耻,群情激愤,一会儿又有几人连声为今日的判决叫好。 “天理昭昭,谢大元帅可以洗清冤屈,也算是报应不爽啊。”角落里的一个古稀老者叹道。 “就是就是。”那大胡子的中年人挥着拳头连声附和,“等哪天柳家满门抄斩的时候,我非得去菜市口狠狠地吐上一口痰不可!” “真真奸佞误国啊!” “……” 嘈杂的喧哗声中,一个三十来岁长随打扮的男子步履匆匆进了茶楼,根本没在意周围的茶客们在说什么,就径自上了茶楼的二楼,直接进了宁王所在的雅座。 雅座内回荡着缠绵的丝竹声,一个乐伎在一角的琴案后奏琴,另一个歌伎弹拨着琵琶,口中唱着柔婉的小曲。 宁王悠闲地坐在窗边喝着酒,一手成拳轻轻叩动,打着拍子。 明芮安静地坐在他身边,半垂着眸子,眼睫垂在白皙的面颊上,静得像一个没有魂灵的傀儡。 “王爷,三司刚才宣判了。”宁王的长随俯首作揖,恭敬地禀道,“由韩尚书主审,给承恩公看了那几封书信,承恩公不肯认,还叫嚣着要见皇上,但因为有了皇上的‘口供’,韩尚书下令对他用了重刑。” “承恩公这才认下了罪。” “承恩公被衙差拖下去的时候,还神智恍惚地喃喃说,书信他已经烧了的。” “三位大人已经定了承恩公的罪。” 长随飞快地瞥了宁王一眼,就赶忙又低下了头,耳边听到了清脆的击掌声,不由头皮发麻。 “啪!啪!” 宁王赞赏地轻轻击掌两下。 “满意了?”宁王慢慢地掀开眼皮,看向了旁边的明芮。 那深褐色的眸子里蓄起浓重的阴影,语气柔和。 他做了个挥手的手势,雅座内的乐伎和舞伎倏然停下动作,默默地退了出去,那乐伎还贴心地关上了雅座的门。 明芮一动不动。 “真是好啊。”宁王的语调拖得慢慢悠悠,别有种阴森诡异之感,“我的好王妃,你竟然连本王也敢骗。” 他猛地出手,
相关推荐:
生化之我是丧尸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先婚后爱
恶女嫁三夫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蛇行天下(H)
妙拐圣僧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永乐町69号(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