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701分啊,天才中的天才,要是他们家邹阳能考这么高就好了。 他绝对做梦都能笑醒。 “姜平安,姜舒兰的侄儿子,四岁就被姜舒兰带在身边,一手照顾。” 这话一说。 邹跃华的脸色也跟着白了下,“不可能吧?” 姜舒兰成为状元考上清大的消息,让邹跃华好几年都为不过神来。 他不明白,姜舒兰明明只是一个只会围着灶台转的妇女,为什么这辈子会达到这么一个高度。 她自己达到也就罢了。 连带着养在身边的侄儿子,也这么优秀。 “姜平安,就是铁蛋儿,物理界天才。” “爸,姜舒兰才是真正的天才,所以她才能教出天才。” 这—— 邹跃华一下子沉默了,“你什么意思?” “上辈子,姜舒兰给我当后妈,她把我教成了闪耀的天才,但是这辈子,姜舒兰被你放弃了,我也被姜舒兰放弃了,她选择了姜平安,所以,姜平安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而我——” 在离开姜舒兰的牺牲和照顾教育下,他成为了芸芸众生里面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普通人。 甚至,五次高考都没考上。 这—— “你别胡说了,阳阳,姜舒兰怎么可能是天才啊?你才是天才。” “天才?我是天才?” 邹阳苦笑了一声,指着自己晦气又苍白的脸,“爸,你觉得我这样子是天才吗?” 在这一刻。 饶是亲生父亲邹跃华也说不出来任何话了。 不能,他的儿子不是天才,一个高考五次都考不上大学的普通人。 邹跃华沉默了。 难道—— 下一秒。 邹阳说出了邹跃华心里的话,“爸,舒兰阿姨如果是我亲妈该多好啊。” 这话一说,从后面领着乔治跟过来的乔丽娜,在听到这句话后,脸色顿时惨白一片,晃悠着身体,差点有些站不住了。 “阳阳——” 她没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最骄傲的儿子,会从嘴里说出这种话。 而—— 曾经恩爱的丈夫邹跃华也没有反驳,显然,对方也是这样认为的。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乔丽娜的心,前所未有的跟着痛了起来,“你们,你们都是这样认为的??” 邹跃华和邹阳,第一次没有解释,没有反驳。 有的只是沉默。 这一刻,曾经温馨有爱的一家人,瞬间分崩离析。 乔丽娜再也忍不住了,她回去收拾行李,拉着乔治,“既然他们不欢迎我们,我们现在就离开。” 这话,让乔治是真的开心了。 终于可以离开了。 乔丽娜本来想着说这话,让对方挽留的。 但是,邹跃华没有开口,邹阳也是。 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离开,一如她当时来的那样,悄无声息。 等乔丽娜走了以后。 邹跃华问,“你还高考吗?” “不了,姜平安是我的心魔,而我这辈子都达不到他那个高度。” 与其自取其辱,不如放弃。 姜家,自从高考分数出来后,采访的人就络绎不绝。 姜家在几年后,再次办起来了升学宴。 而主角就是姜平安,十五岁的天才,这个噱头更加引人眼球。 不止是十里八乡的人来了,连带着市里面的人也跟着来了,就为了蹭一蹭天才的喜气。 而此刻姜家挤满了人。 汪老师拿着厚厚的一沓子大团结,“姜平安同学,这是你的一千元奖学金。” “还有这个,这个是市教育局为你颁发的五百块奖学金。” “还有我们生产队的,两百元奖学金。” 这加起来,就是一千七了。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这学习还能挣钱? 挣这么多钱? 姜平安接了过来,然后把四百分给了姜父和姜母,四百分给了亲生父亲姜四哥,剩下的七百,他则揣在怀里,认真地说道,“剩下的,都是我老姑的。” 这是他读书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回报家里人。 这一刻,捏着那奖学金的姜父,以及姜四哥他们,都有些眼眶红红的。 这钱,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姜四哥抬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泪眼花花,“好好好,你姑没白疼你一场。” 总觉得这么多年的苦楚,全部都是值得的。 当年那么孱弱瘦小的一个孩子,如今却能够顶天立地,光宗耀祖了。 姜平安抿着唇,“爹,以后我给你,给老姑,还有爷爷奶奶养老。” “嗳——” “有你这句话,爹就是死了,都值得了。” 首都火车站。 姜舒兰一早就请假出来了,八月的天气,已经极为炎热了,她站在阴凉处,举着一个高牌子,上面写着姜平安三个大字。 不知道过了多久。 火车到站,发出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接着,人潮涌动。 姜平安随着汪老师一起,一出站,就看到了那红色显眼的牌子。 向来冷静自持的他,朝着对方招手,语气激动地喊道,“老姑!!!” 第267章 不怪,姜平安这么惊讶,实在是姜舒兰去了首都读书后,他们能见面的次数太少了。 姜舒兰朝着他挥手,“平安。” 自从铁蛋儿长大后,姜舒兰喊他的时候,就从铁蛋儿变成平安了。 姜平安朝着旁边的汪老师,骄傲地介绍,“老师,这是我老姑,她在清大读书。” 汪老师多精明的人啊。 早把姜平安的家世给翻了个底朝天,自然是知道姜舒兰这号人物的。 他点了点头,“很厉害,高考恢复第一年的高才生。” 能考到清大去,绝对不简单。 汪老师夸了姜舒兰,比夸他自己还高兴。 等三人碰头后。 汪老师非常自觉,“那我就不打扰你们团聚了,姜平安,你记得到明天来学校报道。” 姜平安点了点头。 目送着汪老师离开后。 姜舒兰踮起脚尖摸了摸他头,“不错,长这么高了。” 十五岁的姜平安,已经有一米七五了,像是青竹一样,干净清洌。 他抿着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姑,我都这么大了。” 姜舒兰瞪眼,“在大,也是我侄儿子,难道不是吗?” 她也算是看着对方慢慢长大的。 这倒是。 姜平安点了点头,“什么时候都是。” “走,给你接风去。” 姜舒兰定的是那一家老字号的火锅店,味道极正,一顿饭下来,姜平安吃得满头大汗。 “不能吃辣?” “太久没吃了。” 他在海岛的时候,基本不怎么碰辣椒,那边的饮食清淡。 “那你来首都了,可要把吃辣在捡起来。” 姜平安点了点头,等一顿饭下来。 姜舒兰送他去学校报到的时候,低声问,“生活费有吗?” “有。” “我走的时候,爷爷奶奶给了三百,我爸给了三百,大伯给了五百,二伯也给了五百,三伯给了一千。” “还有奖学金。” 说到这里,姜平安忍不住有些高兴,从口袋里面单独把奖学金给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递给她,“老姑,这是我的奖学金。” 姜舒兰愣了下,一下子就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她眼眶有些微红,“我钱够用。” “不一样,爷爷奶奶和我爸都收了,老姑,这一份是你的。”他不容对方拒绝,就直接把那部分奖学金塞到姜舒兰手里。 夜晚的月光下,姜平安的一张脸,温润又平和,他语气认真,“老姑,谢谢你。” 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对我的照顾。 这一句话,是他很早都想说的。 没有老姑,就没有现在的姜平安。 姜舒兰鼻子有些酸,就仿佛自家的孩子,一下子长大了一样,她紧紧地捏着钱,“铁蛋儿长大了。” “都能养活老姑了。” 铁蛋儿…… 又变回了原来的称呼。 姜平安点点头,“以后我给你养老。”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把姜平安送入学后,姜舒兰就彻底忙碌了起来,她已经到大三下学期了,进入大四了。 宿舍里面的室友,都已经陆续找到了工作。 唯独,姜舒兰不疾不徐,这让马凤霞她们都有些着急。 “舒兰,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马凤霞不想回老家,她想留在首都,清大的学生不愁工作,她还在大三,就和下面的学校签上正式的工作,有编制,是老师的身份。 马凤霞这一问。 收拾东西的倪静春以及方琴也跟着看了过来。 姜舒兰慢吞吞地翻看着海岛部队厂子的销售单,闻言,她抬头说道,“回海岛。” “啊?” “那你这书不就白读了吗?更何况,以你的条件,我记得之前财务部已经给你发工作邀请了啊?” 姜舒兰大学四年年年评优。 一早就被外面的单位给盯上了。 姜舒兰合上账本,她摇头,“我不打算去,那边工作是固定的,我接受不了这种工作。” 她需要自由,而且她现在不缺钱,不需要去上班。 她需要做自己的事情。 听到姜舒兰这么一解释。 原先心疼她,回穷山僻壤的海岛的室友,顿时有些扎心了。 “你都实现财富自由,不需要工作了,我们还在苦苦上班挣扎。” 马凤霞忍不住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连带着倪静春都有些幽怨,“我一回去,就要去我爸当年任教的学校当老师了。” 也算是女承父业。 在想想,舒兰的日子。 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方琴叹了口气,“我对象他妈妈让我进入工商单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就去这里了。” 也意味着她的好日子没了。 方琴和马建明掰了,后面又找了一个男的,男方也是乡下回来的知青,大院人儿,家世好,条子也不错。 就是往前在知青办的时候,据说和女知青搭伙过日子过,心也没收回来,哪怕是回来了以后,也是想要再次去找往日的相好的。 那相好的条件实在是算不上好,够不上男方的门第。 男方的妈妈这才快刀斩乱麻,给儿子找了方琴这号媳妇。 方琴足够优秀,清大高才生,绝对能进他们家的门,但是方琴的缺点也很明显,在乡下有过丈夫和孩子。 这一点男方也心知肚明,但是都没提。 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一场婚姻,本质不过是利益互换。 对于方琴来说,她可以接受,爱情什么,她早都看透了,她要过的是好日子。 而这一点,相亲对象可以满足她。 她这话一说,马凤霞和倪静春都沉默了,“怕是以后日子不好过。” 方琴这个婆婆,听说厉害的人,大院儿的发号施令地领导了,眼角也高。 把方琴安排在眼皮子底下工作,日子哪里有那么好过的。 只是,这日子啊,都是自个儿选的。 方琴嗯了一声,“所以,我才说还是舒兰好。” 丈夫好,孩子好,自己条件也好,甚至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有选择的余地,可以去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就这一条,不知道多少人都做不到。 眼看着气氛都低迷了下去。 姜舒兰忍不住站了起来,朝着她们说道。“你们可别,你们都是有正式工作的干事了,我还是肄业人员,是我该羡慕你们才是。” 大家都苦笑了一声,“上班听着光鲜,但是你我都知道,如今挣钱的是做生意。” 她们是铁饭碗,但是挣钱的却是做生意的那一批人。 往年,人人喊打的生意人,如今却成了新贵。 谁能预料到今天呢? 一时之间,离别的气氛,在她们之间充斥着。 “好了,都是毕业的人了,出去了到哪里不是被人高看一眼?还有什么低迷的?” “都打起精神来,不要丢了我们清大人的脸。” 这话,总算是让寝室的气氛活跃了几分。 转眼就到了大家分开的时候了,四年大学,一朝分离,纵然有千般不舍,也只能往前走。 告别了室友后,姜舒兰从宿舍搬出去了,没有直接回到海岛,而是先搬回了帽儿胡同的四合院。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姜学民,坎儿以及运输队的人召集在一起。 “运输队的情况我都看了。” 他们一来,姜舒兰就单刀直入,“每个月的开销里面,租车费用是大头,我打算注册一个物流公司,以公司的名义买车,姜学民为法人,坎儿为运输队队长,其余人为正式员工。” 这话一说,姜学民和坎儿都有些震惊,接着就是欣喜了。 他们现在属于小作坊,接一单跑一单,一旦成立公司,那他们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老姑你呢?” 姜学民没忍住问了一句。 “我的身份不能直接参与做生意,所以我给你们进行投资,等后期拿分红。” 这是姜舒兰思来想去,做的决定。 周中锋妻子的身份,注定她不可能直接参与做生意,但是却可以做一个幕后的投资人。 而她学的专业,刚好适合这一行。 这话,让姜学民和坎儿都跟着松了一口气,姜舒兰就是他们的主心骨,要是她不参加。 他们还真不一
相关推荐:
差生(H)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烈驹[重生]
蔡姬传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盛爱小萝莉
小白杨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