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个路子,将这位置调整一下。我手边还有一些可用的钱。” 他们夫妻回到京城之后,给他们的待遇和补偿款有不少,他们就两个人,也没有太大的开支。 陈子安听杜老如此说,忙就摆手说道:“您老人家的恩情,我记在心里了。真的不用这样。” 这可是违法的事,陈子安不愿意碰触。 杜同和很是不赞同,但也了解,陈子安拒绝是真的拒绝。 “我听老领导说,这件事已经定下了,没有办法更改了!” 他从听到这个消息到现在,一直都很茫然,不明白,为什么忽然出现这样的调令。 “子安,你的老领导既然调到京城里了,该是能说上话。要不,你去找找他?”迟格又道。 最好是能留在京城里,这样他们彼此之间能有个照应。 而且,陈子安的发展也会更好一些。 京城才是权利中心。 一旦去了荔城那样的边陲地方,这一辈子就要毁了。 再想调回来,千难万难。 子安这样有能耐的人,不应该将一辈子都浪费在穷乡僻壤。 陈子安却在这时候,将目光看向了苏小甜。 他可没有忘记,当初苏小甜说过的,如果有机会去荔城,一定要抓住机会这样的话。 小甜当初这么说,他听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忽然之间,荔城的领导班子进行大调整,陈子安觉得,肯定是有原因的。 再想想,苏小甜能这么说一定是有深意的。 这孩子,到底提前窥探到了什么? 苏小甜看到了陈子安目光中的问询意思。 有些事,她当初略微提点了一下,却也知道,不能说得更多。 她笑一笑说:“我就是直觉,姑父,您相信我的直觉吗?” 信吗? 陈子安觉得,自己是相信的。 严格地说,不是相信苏小甜的直觉,而是相信苏小甜的运气。 他可没忘记苏小甜那逆天的运气。 “小甜,直觉不可信!”余瑞媛忙就开口说。 “是啊,子安,你一定要好好考虑一下,小甜到底是个孩子!”迟格也苦劝。 他虽然感念苏小甜,但并不希望因为苏小甜的话,让陈子安走上一条坎坷的路。 “迟爷爷,您别着急,我觉得姑父此去荔城,是福气呢!别人只怕求都求不来。” 这一句话,苏小甜说得十分笃定。 不为别的,就是觉得,陈子安有能耐,现在还有机遇,只要将来能稳住,这辈子的仕途之路就是康庄大道。 自然,这个前提是,陈子安自己能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守住本心。 至于能不能将荔城的一盘棋下好,苏小甜并不担心,凭陈子安的能耐,肯定可以。 上辈子,她对陈子安这个人的印象也就是来自电视。 那时候,陈子安经常上电视,她在电视上见过不止一次。 但那只是浮于表面,她只知道他后来当了大官。 至于陈子安前期的履历,她没有研究过。 也不知道,上辈子的陈子安是不是曾经在荔城做过一把手。 但现在,陈子安是,这就够了。 “姑父,我想去试试。做个太平官固然好,但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容易出成绩,如果我做得好,要少奋斗好几年!” 陈子安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苏小甜。 “子安,你太冒失了!”迟格并不是十分赞同。 陈子安却很是淡然地笑。 “姑父,老领导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也说的是机会难得。” 这一句话显然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如果只是苏小甜一个小女娃这样认知,他们会觉得这事情不可信。 但是有一个身处高位的领导说出这样的话,他们不得不对此更加慎重一些。 陈子安也没等迟格等人继续说,直接开口:“既然老领导这样说了,小甜又有这样的预感,我还是想去试试!” 试试吧,机遇与风险并存而已。 他陈子安冒险这些年,也不是一无所获。 讨论完了这件事,众人又说起苏满秀。 苏满秀这一次来京城,是要和出版社商讨小说出版的问题。 苏桃花不无感慨地说:“早几年,满秀和我一样,大字不识一箩筐,谁知道,现在都能写小说了。” “妈,看您说的。这几年让您读书识字,您都说什么了?” 苏满秀听着苏小梅抱怨的话,忍俊不禁。 “桃花姐,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要不,你就从现在开始学习吧!”苏满秀笑嘻嘻地劝说。 这话也是真心为苏桃花考虑,苏桃花现在的丈夫可是大学教授,是正经的知识分子。 虽然沈自珍现在喜欢苏桃花,但两个人如果差距太大,说不定到了哪一天就会产生隔阂。 苏桃花正想拒绝,学习什么的,苏桃花觉得太难。 但她却在看到苏满秀表情的一瞬间明白了苏满秀的心意,随即她改变了一贯以来的想法。 “行,我这个人,其实就是没耐心,还是很聪明的!” 苏桃花一句话,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屋里的气氛空前的热闹。 乘着众人都高兴,苏小甜估计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自己,便寻机会出门直奔丁家厨房。 丁家厨房距离杜同和的宅子距离并不远,快步走过去,也就是四十分钟左右。 苏小甜为了省时间,一路上都是跑过去的。 不得不说,苏小甜的体能杠杠的,跑步速度也是快得惊人。 二十分钟之后,苏小甜到了丁家厨房不远处的拐角。 她停下脚步,四周观察了一下,确定周围没人之后,开始在商城里兑换各类食材。 她一口气兑换了满满两大篮子的各类食材,比起昨日多了一倍不止。 而且,从种类上也更加齐全了一些。 鸡鸭鱼肉俱全,羊肉、牛肉、鹿肉也都准备了,还特意兑换了几斤上品活虾和大闸蟹。 如果丁家厨房要不了这么多,还可以去周围其他的饭馆里试试。 昨天她已经知道,丁家厨房周围还有几个私房菜馆,她估计自己今天带来的这些,这几个菜馆能吃得下。 她吃力地拖着两个大篮子进到丁家厨房,正打算喊一声,让光辉出来帮忙,就看到从丁家厨房的正厅里冲出来一群老头儿。 苏小甜差点儿被几个老头给吓得倒退出去。 那几个老头儿看着年龄与丁大厨差不多,行动举止上,似乎也有些相似,大概可能是厨子。 别问苏小甜是怎么知道的,因为那几个老头儿看着苏小甜带来的篮子虎视眈眈。 可是,几个老头儿中没有丁大厨。 苏小甜忍不住拖着篮子倒退一步。 她拼命眨巴眼睛,她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走到土匪窝里来了。 可这也不对啊,且不说京城有没有土匪,就算有,谁家土匪这么老? 几个老头儿可不知道苏小甜心里这些想法,他们的心思都在这两篮子宝贝上。 “小姑娘,你就是给丁老三卖食材的人?” 为了找到这个给丁老三出售食材的人,几个人从今天中午接待完客人就守在这里了。 丁老三想尽办法想让他们离开,可是几个老头坚决得很,没有一个愿意离开的。 “你们是什么人?丁大厨和光辉大哥哥呢?”苏小甜一脸戒备地问。 这一刻的苏小甜,脑子里百转千回,已经想到了很多不好的东西。 比如,丁大厨和光辉被这一群老头瓜分…… 呸呸呸,这是乱想什么呢? “他们师徒两个在屋里。”其中一个老头儿特别不情愿地开口。 丁老头儿太缺德了,得了好东西还要炫耀。 不过,要不是他嘚瑟,他们还不能知道有这等好事。 “我要见他们!”苏小甜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但话已经出口了,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行,我让他们出来。”老头儿一边说,一边高声喊道:“让他们出来吧!” 这小姑娘,还是个重情重义的,原本想着,将这些好东西直接瓜分了,一点都不给丁老头留。 现在看起来是不能了。 接着,苏小甜就看到了丁大厨和光辉两个人一身狼藉地从门口走了出来,丁大厨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师父,您别开口了,再开口,不一定又将咱俩给制住了。” 光辉后悔啊! 早知道这些人这样没有人性,他昨天就不该听师父的话去炫耀。 要是他不去炫耀,就没有今天这么多的麻烦了。 丁大厨却十分恼火地骂道:“真是气死老子了,你们这群老匹夫,这是人事儿吗?” “丁老三,怎么就不是人事儿了?我们这不也没将你怎么着?” 之前与苏小甜说话的老头儿乐呵呵的说,可苏小甜就是觉得,这笑容里有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丁大厨,我来送货了。”苏小甜小心翼翼地说着,还不忘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人。 果然,几个老头儿的面色都不好了。 “小姑娘,你何必想不开呢,丁老三不是好人,你将这些食材分给我们,我李老四保证,给你一个好价格。” “李老四,你上门抢东西,还要脸吗?”丁大厨气得两眼通红。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价高者得,没毛病。”李老四显然不将丁老三的怒骂放在心里,还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我已经与丁大厨约定了……”苏小甜嗫嚅着声音说。 “好丫头,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了你的,今天的价格,咱们重新定。” 丁大厨大为感动,没想到,一个小丫头竟然能顶得住诱惑。 这样的好孩子,太难得了,他怎么也不能沾一个小丫头的便宜不是? 苏小甜傻眼了,价格还能重新定? 丁大厨这意思是涨价不是降价吧? “我试过了,你送过来的食材,个顶个的都是好东西,我给你涨价,都涨价……” 一句话没说完,丁大厨看到了苏小甜篮子的缝隙里伸出来的螃蟹腿。 “老天,还有螃蟹,还有螃蟹……” 老头儿激动得说话都不利索了。 因为苏小甜坚持要将这些食材卖给丁大厨,剩余的人也只能指望着丁老三做人,给他们分一点。 苏小甜用了十分钟,将所有的物品过秤之后,从丁大厨的手中接过了一千一百六十块钱。 这几乎是昨天的五倍了,苏小甜怎么也没想到,鲜虾和大闸蟹的价格竟然这样高。 早知道,她昨天就直接提供大闸蟹和鲜虾了。 这两种系统商城里兑换用的积分虽然多,但严格说起来,性价比还是比别的食材要高很多。 “丫头啊,你也看到了,这几个不做人的,肯定要跟我分这些,你明天能不能再多弄一些过来……”丁大厨十分不好意思地说。 苏小甜思索了一下,像今天这样跑出来,风险太大了。 天天跑出来,更是容易被人发现。 “光辉哥哥,明天你去收货,可以吗?” 苏小甜决定,还是让光辉直接去取货吧。 至于取货的地方,就在杜同和家宅子后面的一个胡同,两分钟就能过去。 光辉看着这么大的两个篮子,想想自己的这点儿力气,觉得为难。 苏小甜不知道光辉心里想的什么,只以为光辉不愿意取货。 她沉默片刻,如果光辉不愿意取货,她可能没有办法保证每天送货。 “臭小子,你还有意见?” 看到徒弟幽怨的眼神,丁大厨冒火了。 一个大男人磨磨唧唧的像什么样子? “师父,我大概拿不动……” 丁大厨一巴掌拍在光辉的后背上:“要你有啥用?拎不动,不能找个板车去拖回来?” 说完,他又瞥了一眼其他几个老头儿。 “再不济,跟他们要人帮你,还能不给?” 几个老头儿这次算是配合,忙一个个都点头说:“给,给,要几个给几个!” 苏小甜听了这话,却着急了,这事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光辉哥哥,就你一个人,可以拖个板车,不累。”苏小甜连忙说。 光辉觉得,自己拎不动这么两个大篮子,但用拖车的话,还是没问题的。 他立刻点头:“行,我明天直接去取货。” 见光辉答应下来,苏小甜总算安心。 她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取货的地址,因此,便单独与光辉聊了两句,定下取货的地方,这才告辞离开。 光辉不理解,为什么苏小甜这样小心翼翼的。 但他脑子简单,不会想这么多,只想着,以后不缺食材了,可以好好的做菜了。 从丁家厨房离开之后,苏小甜又是一阵狂奔。 等她喘着气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苏小甜侧耳细听了一下,确定屋里的人依然在开心地聊天,才放下心来。 没有被发现就好! 她悄无声息地躲回自己屋里,从系统图书馆里摸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可实际上,苏小甜真的没有办法将心思放在书本上面。 昨天收入两百多,今天收入一千多,简直就是巨款啊! 在这个辛苦劳作一个月,只有五十块钱的年代,苏小甜用两天时间,就收入了很多人两年的工资,怎么能不惊喜。 要是被人知道的话,估计都要羡慕嫉妒恨。 苏小甜仔细想了一下,还是决定与姑姑姑父商量一下,这个时候搬家是个好选择。 第195章 陈子安听到苏小甜想让家里人搬到京城做点小生意的时候,震惊得不得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更怀疑,苏小甜这个小丫头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吗? 陈子安一双清朗的眼眸盯着苏小甜看了好一会儿,到底一句话都没问出来。 按照他的了解,苏小甜绝对不是那种因为在京城里生活了几天时间,就羡慕京城的生活,想让自己家搬过来的人。 但是,这孩子偏偏又提出来这个问题了。 “小甜,你说认真的?”问话的是苏满秀。 苏满秀一双秀眉紧蹙,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苏小甜,似乎要从苏小甜的脸上看到些什么。 家里现在一切都好,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这孩子,为什么会想着搬家? 她知道不知道,搬家这句话说出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十分艰难? 虽然苏家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可就那点儿家底子,搬到京城,难道要讨饭过日子? 苏小甜如果知道苏满秀的想法,估计会直接开口说:那绝对不可能。 她有法子赚钱,虽然这样赚钱不是长久之计,但只要手里有了第一桶金之后,就能将生意做起来。 只要生意做起来,以后,苏家就再也不会缺钱了。 讨饭什么的,绝对不会出现。 苏小甜看了看用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自己的陈子安夫妻二人。 “是的,姑姑,我是说认真的。” 陈子安说:“小甜,你年龄还小,不懂故土难离的道理。” 如果能选择,谁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故土? 苏小甜却摆摆手说:“姑父,虽说故土难离,但还有一句话,叫做人挪活树挪死。” 陈子安愣住了,显然没想到,一个小女娃能说出这话来。 可这话,该死的有道理。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太过激进就是揠苗助长了。”苏满秀显然还是不太同意。 她跟着陈子安去南方上任,算是深切地感受了一把人离乡变贱的道理。 在南方,几个月时间,她都没有办法彻底融入当地的生活,语言不通,生活方式不同,这些都是面临的具体问题。 也亏得陈子安是去当领导,在当地很多人愿意帮着她适应。 苏家不同,苏家要是来京城,也只会是一个小老百姓。 在街面上做个小生意,还不知道要被多少人挤兑。 爹娘的年纪都大了,到京城受这种委屈,他们能承受吗? 人老了,还是应该留在故地安稳生活。 “不会的,姑姑。您相信我,就算爷爷和奶奶现在不来京城,等一两年之后,他们还是要来京城。” 苏小甜这话说得十分自信。 苏满秀却不相信,她的爹娘,她还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 “小甜,这不可能!”苏满秀无奈地笑着。 这孩子,太理所当然了。虽然聪明,到底年纪小,不理解成年人的心态。 “或许真的有可能!”这话是陈子安说的。 苏满秀没想到陈子安忽然这样说,很是吃惊地问:“为什么?” “我估计,两年之后,家里的孩子们大部分都要到京城了,爹娘来京城守着孙子和孙女,也不是不可能!” 其他的也就罢了,他那老丈人和丈母娘,简直当小甜这丫头是心肝宝贝一样,口口声声不是甜宝就是乖宝的,指定不能放心她一个人来京城生活。 到了那时候,大概率是要跟着到京城照顾小甜的。 苏满秀一想,这还真不是不可能。 在爹娘的心里,孙女是最重要的。当然,孙子也很重要。 只是,家里的孩子虽然读书都好,难道还能全都考到京城里来? “小甜,你想过吗?在京城生活和在咱们乡下可不一样。”苏满秀蹙眉。 “姑姑,我已经有赚钱的法子了。”苏小甜说道。 陈子安夫妻二人显然没想到,苏小甜真的已经想到了赚钱的问题。 这孩子哪里是不懂,分明是太懂了。 要说赚钱,在小县城和京城还真是不一样。 在京城,处处都是机遇,只要抓住,赚钱没问题。 问题是,小甜这孩子,能有什么好办法? “小甜,你真的想到怎么赚钱了?” “姑姑,奶奶在县里开了一个早餐铺子,生意很好,到了京城一样可以开早餐铺子。还可以出售盒饭,毕竟,我奶的手艺好。” 苏小甜这话说得有理有据,苏满秀也早就听说,自家老娘老当益壮地开了早餐铺子。 可她还想着劝她娘将铺子给关了,都多大年纪的人了,还这么辛苦可不行。 “这是一部分收入来源,另外,我也能赚一点钱。” 苏满秀更为惊诧了,苏小甜不过是个小女娃儿,哪里来的本事赚钱? “小甜,赚钱不容易!”苏满秀只能劝。 “姑姑,这是我最近写的故事,已经给杂志社投稿了,只要发表,我就能拿到稿费。”苏小甜竟然很快拿出来几张纸交给了苏满秀。 苏满秀看过之后,惊诧地看向苏小甜,这孩子,文笔太好了吧?故事也精彩得很。 她哪里知道,苏小甜能写出这样精彩的故事才不奇怪,毕竟,比别人多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看过不少电视剧,也读过不少的小说。 再加上到了京城之后,苏小甜又发现了一个可以听故事的场所。 在京城里,有很多古树,这些古树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只是一棵棵古树,但对苏小甜来说,就是故事篓子。 那些留存于古树记忆中的故事,随便改一改,艺术加工一下,就是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了。 陈子安从苏满秀的手中接过苏小甜的故事稿。 他仔细看过之后,赞许地点头:“秀儿,小甜可比你还厉害!” 对于小姑娘写出这样老辣的故事,陈子安是吃惊的,但也仅仅是吃惊,并没有怀疑什么。 老苏家的人都很聪明,这一点毋庸置疑。 苏满秀瞪了他一眼:“这还用得着你说。” 小甜能写故事,肯定能赚钱,只是,一个家难道要靠一老一小两个人支撑? “我觉得,我爹妈可能会放弃工作跟着来京城,到时候,我爹妈能帮着奶奶开饭馆,不会让奶奶累着,家里也能多赚不少。” 这一点苏小甜也是早就想到了的。 大爹,二爹两家人是不是能舍得放下一切到京城她不知道,但她觉得她爹妈都有可能。 “这件事,我们还是问一下爹娘的意见。”苏满秀说。 虽然小甜的计划不错,但到底只是一个小孩子的意见。 三个人正说话,杜同和敲门进来了。 “子安,满秀,我有一件事想和你们先商量商量。”杜同和说出这话的时候,带着局促,显然,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有些强人所难。 二人对视一眼,很奇怪,有什么需要和他们商量的。 两家人关系虽然好,但严格说起来,打交道的地方却不多。 杜同和竟然能这样说出商量的话。 “您说吧,杜叔叔!”陈子安点头,淡声说道。 不管是什么,总要先听一听,才好下结论。 苏小甜也很好奇,但这是大人们的事。 她便坐在一旁,准备闲来无事从旁边摸过来一本书,打开,然后利用视觉死角调出系统图书馆的面板,准备拿一本书出来读。 这几天也不知道忙什么,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昨天,甚至都没有看够十个小时,以至于影响了她的收入。 虽然用积分兑换食材出售很赚钱,但每天读书可是长流水,旱涝保收啊! 就在苏小甜准备将书抽出来的时候,就听到杜同和开口了。 “我知道这件事原不该提,可考虑再三,我还是觉得,小甜应该在京城读书,才不至于耽误了。” 陈子安和苏满秀两个人都没想到,杜同和竟然开口就是这样的要求。 这个要求确实强人所难。 苏小甜虽然是女娃,但在老苏家所有人的心里,都是最重要的存在。 让他们苏家的宝贝来京城读书,怎么可能?怎么可以? 虽然当初小甜认了杜同和夫妻做干爷爷干奶奶,可那到底也不是亲的啊! “杜叔叔,这个怕是不行,我爹娘不会同意。”苏满秀硬着头皮说道。 杜家夫妻唯一的儿子死在了战场上,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 他们也不过是想身边有个人陪伴着,他们原本应该答应,但…… 苏小甜也是愣愣地看着杜同和,不明白为什么干爷爷忽然就生出这样的想法了。 “你们且先听我说,一则是我们考虑到京城的教学条件更好一些,小甜聪明,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二则,我托人打听了一下,小甜高中毕业,只怕年龄还不够参加高考。” 显然,其他的人都没有想到苏小甜会因为年龄太小不能参加高考这个问题。 小甜今年就要上高中了,两年高中毕业,十四岁参加高考,这年纪确实有点小。 陈子安看了一眼苏小甜,问道:“您可打听清楚了,多少岁能参加高考?” 家里还有两个同级的小怪物,一个比苏小甜大一岁,一个比苏小甜大两岁。 “最少要年满十六岁才能参加高考。”杜同和说。 如果不是余瑞媛在与苏小甜说话的时候,无意中问道这个问题,继而想起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去打听这件事。 陈子安无奈地看看苏满秀,那表情活脱脱就是在说:“看吧,孩子太聪明太厉害也不行,三个孩子年龄好像都不太够,小八在高考的时候,还差两个月才满十六岁呢。” 苏满秀看懂了陈子安的意思,无奈地苦笑起来。 谁让苏家的孩子都厉害? 但不能参加高考,这可怎么办?总不能一个高中来来回回反复读好几年吧。 苏小甜显然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她一直以为,只要高中毕业,都能参加高考。 现在这问题是真的大了! 她难道要读两遍高中?太浪费时间了! “子安,如果不是知道这些,我是断然不会提出这样要求的。虽然我们两个老家伙也希望小甜能陪着我们,但到底,我们做人也不能这样自私!” 他们是爷爷奶奶,但是前面要加上一个干字,那就证明了,跟亲爷爷亲奶奶是有差别的。 “杜叔叔,您这边还有其他办法?” 陈子安觉得,杜同和既然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有办法能促成这件事。 杜同和果然点头了:“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市七中的高中部要招收一个少年班,条件很苛刻,年龄要求十岁到十四岁之间。” “您想让小甜去参加考试?”苏满秀问。 “我想让小甜去参加考试。我也想让小八和小九一起过来参加考试。” 杜同和不敢肯定,那两个小子能不能考中。 毕竟,竞争太大了,苏家的几个孩子再怎么优秀,到底是被教学条件耽误了。 但这些话,杜同和没有办法说出来。 陈子安点头:“这件事,我立刻想办法与我岳父岳母他们商量。” 关系孩子一辈子的事都是大事,他不敢耽误。 杜同和点头:“招生报名就是十天之后,考试在开学之前。” “我知道了。”陈子安立刻答应下来,与苏满秀说了一声之后,离开了杜家,匆匆忙忙去想办法打电话了。 红心大队还没有电话,电话最多只能打到公社里。 陈子安觉得还要请人去帮忙找人,太麻烦了,因此,他直接将电话打到了县里的汽车队。 结果,苏老三不在汽车队,出车去了,接电话的人说是要第二天才能回来。 没办法,陈子安又将电话打到了鸡蛋糕厂,可鸡蛋糕厂那边的人说,今天梁秀和齐良英两个人都休息回家去了。 最终没办法,陈子安还是只能将电话打到公社里,请公社的人帮忙捎口信,让老苏家的人明天早上等电话。 也亏得苏家现在是公社里的红人。 公社里没人不知道苏家的孩子出色,一口气考了五个大学生,都是全国一等一的好大学。 公社里的人听到是找大学生苏家的,一口应承下来,这个小干部还专门跑了一趟红心大队,给苏爷爷苏奶奶送信。 如此折腾了一大圈,辗辗转转,苏家接到电话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苏爷爷和苏奶奶听自家姑爷说了杜同和那边打听到的消息,一时之间,不太能消化。 “老头子,你说咋还能这样?不会是假的吧?”苏奶奶苦着脸问。 “应该不是,老杜在咱红心大队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人还是可信的,不可能会无的放矢。再说了,还有子安,他就算听了老杜这么说,肯定也会去打听打听。” 苏爷爷很理智的分析了一番。 不得不说,苏爷爷分析的真的很到位。 杜同和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对陈子安说了之后,陈子安确实是去通过自己的方法又调查了一遍。 事实也确实如杜同和说的那样。 陈子安这才给苏家这边打电话的。 “要不,咱让乖宝迟两年上学?”苏奶奶觉得,自己这个办法好。 小小的人儿,才几岁,就要去上大学? 听孙子们说,到了大学要好几个人一起住,她乖宝那么小,万一被人给欺负了,可怎么办? 苏爷爷瞥了苏奶奶一眼,这个老婆子,越来越糊涂了。 她咋就不动脑子想想,小甜这娃,多喜欢读书? 要是让她停滞两年再去读书,孩子得多难受? “可是,我舍不得娃离开我!”苏奶奶如何不明白苏爷爷想的问题。 苏小甜喜欢读书,特别特别喜欢。 她可不能为了自己舍不得,就让小甜这娃不能正常读书。 可让孩子离开她,她也不能接受。 “那还能怎么办?你就放心吧,子安不是也说了,老杜那边的意思,是让三个娃一起去参加考试!” 小的三个都去了,彼此之间,还能有个照应。 “可我……”苏奶奶一着急,都快要哭了。 “要不,你还跟着过去?”苏爷爷看了一眼自家老婆子,无奈的说。 苏奶奶却又迟疑了。 她的早餐铺子现在生意正好,一天下来能赚十几块钱呢,好一点能赚二十几块钱,要是走了,这些钱不就赚不到了? “你这意思是不想去?” 苏爷爷原本以为,他的这个提议,苏奶奶肯定十分容易接受,却没想到,苏奶奶竟然会迟疑。 “我的早餐铺子才开红火,走了舍不得,那可是一大笔收入,以后娃们结婚成家都靠这个早餐铺子……” 苏奶奶想到,一旦离开了之后,那些钱就赚不到,觉得肝儿都疼了。 “那你就想想,乖宝重要,还是早餐铺子重要!”苏爷爷一语中的。 这老婆子,真是糊涂了,咋不想想,早餐铺子能和乖宝比? “当然是我乖宝重要。”苏奶奶说:“我这也不是想着给我乖宝多攒点儿嫁妆?” “你啊,这是打算因小失大。” 嫁妆虽然重要,可有孩子的前程重要?现在不像以前的时候了,女娃子也能抛头露面,听说,还有女人当大官的,说不定,他家小甜以后也能当大官嘞。 第196章 苏奶奶最终还是被苏爷爷说服了。 她只是舍不得离开故土,但老头子说得没错,终究是孩子的前途更要紧。 可这样的大事,就算他们二人已经想明白了,还是要和家里其他的人商量。 二老因此找儿子和儿媳妇们商量。 听到二老决定去京城,苏家三兄弟十分震惊。 尤其是苏老二,正在喝水的杯子都被惊吓得滚到地上去了。 “爹,娘,你们都多大年纪了,怎么还有这样的想法了?”苏老大蹙眉说。 真是越来越想法多了,那京城又不是县城,是想去就能去的地方? “爹,娘,咱就是个农民,安安生生在家过日子得了!”苏老二如此说。 安心在家过着小日子,不舒服吗?为啥要折腾呢? 爹娘最近这是太闲了? “爹,娘,你们不能为了孙子和孙女,千里奔波,我们做儿子的不忍心!”苏老三沉吟片刻之后说道。 爹娘这一辈子都是为了儿孙,可二老已经年迈,现在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十分好,让他们为了儿孙背井离乡的去京城那么远的地方,做儿子的如何忍心? “这不是没办法,要是有办法,我和你爹也不会想着去京城。”苏奶奶感慨地说道:“没事,等过几年,娃们长大了,我和你爹就回家养老。” 她还舍不得红心大队的老房子嘞。 王香花忙劝着:“爹,娘,您二老在家好好的,孩子们去京城读书,将来肯定还要回来。” 她听说了,就算考上大学,很多学生将来也是要回到原籍工作的。 他们家这几个孩子毕业之后,大概也是要回来。 到时候,孩子们在县城里工作,他们家也算跳出农门了。 到时候,老苏家在县里也有脸面了呢。 王香花这时候的想法十分质朴,也没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齐良英没有说话,她不知道该怎么说。 梁秀没等到齐良英说话,只能自己开口。 “爹,娘,要是你们一定要去,我陪着你们一起去吧!” 啥? 老苏家的人都震惊的看着梁秀。 那模样似乎在问梁秀:你知道你说了个啥话不? 梁秀坚定地点点头:“让爹娘跟着孩子们去京城,我不放心。让孩子们单独去京城,爹娘不放心,我也不放心!” 齐良英看一眼梁秀,不能理解梁秀这心思。 鸡蛋糕厂效益虽然不如之前,但旱涝保收,还不算太累。 这样的工作说出去也十分体面,要是丢了,以后再找可就难了。 之前她还听人说,桃花去京城,到现在也还靠着沈老师养活,没有找到个工作。 沈老师可是京城人,都没有办法,他们这样的人家去了,估计更是两眼一抹黑了吧? 一大家子人真的都去了京城,吃得咋办?喝的咋办? “他三妈,你可要想清楚啊。”齐良英劝。 “我想好了,人总得有舍得有选择!” 早前梁秀就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辞职。 这一次,却是势在必行了。 看到梁秀坚持,齐良英着急了:“你丢了工作去京城,到时候吃什么喝什么?” 难不成,让他们二房贴补三房过日子? 她可有四个儿子,眼瞅着儿子们年龄越来越大了,得给存老婆本啊! 梁秀笑着说:“到时候,我跟着娘卖早餐去,吃饭没啥问题。” 她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早餐生意在小县城都不错,去了京城应该也可以。 齐良英觉得,梁秀真是傻了, 能在工厂里当工人,何必要去卖早餐? 起早贪黑的就算了,还被人看不起。 “媳妇,你真的想好了?” 苏老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复杂的想法了。 有媳妇陪着爹娘孩子去京城,他能放心一些。 但让媳妇丢了工作去京城,他又觉得于心不忍。 这工作是媳妇凭着自己本事弄到的,就这么丢了…… 可爹娘铁了心要陪着娃们去京城,他也没有办法劝。 毕竟,要是不去京城,几个娃读书有问题。 梁秀重重地点了头之后说:“我想好了,陪着爹娘去。这么大个人了,还能被尿憋死?” 这个工作,本来就是无意间得到的,丢了就丢了吧。 了不起,将来京城里待不住了,她将来还回红心大队种地去! 商量妥当之后,苏爷爷和苏奶奶在约定好的时间又去了一趟公社。 陈子安和他们约定的是第三天中午等电话。 接到陈子安的电话之后,苏爷爷将家里的决定简单的说了一下。 “爹,你们决定了?” “决定了!”苏爷爷回答。 “那就好,我们在京城等着你们。” 苏爷爷又道:“子安,就是还有一件事,你看看有办法没有!” 苏爷爷不好意思地说道,陈子安听得一脸狐疑,甚至想到,莫不是家里缺钱? 他甚至想着,回去就给苏满秀说一下,看看家里现在能拿出多少钱。 到时候,都给老丈人和丈母娘留着,再怎么也不能委屈了老人。 “爹,您有什么话只管说,我肯定想办法!” “你那边能不能想想办法,给小六和小七也弄个学校,总不能就只留下这两个在家。” 陈子安显然没想到,苏爷爷考虑的竟然是这样的事。 这事儿他之前倒是没想过,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 但陈子安想着,确实不能只将小六和小七兄弟两个人丢在县里,其他的人都来京城上学,因此略微沉吟一下之后,先答应了下来。 “爹,娘,这事儿我想办法,你们二老抓紧带着娃们到京城。” 至于学校的事,他托人想办法,应该能行。 挂了电话,旁边的小干部听到苏家老两口要去京城,十分惊讶羡慕。 苏奶奶和苏爷爷立刻起身去县城,既然要走,许多事就要捋顺了才行。 苏奶奶看着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早餐铺子,十分不甘心就这样丢了。 但不丢下又有什么办法? 她最终给黎瑜娘说,以后这个早餐铺子交给她了。 “这个铺子现在有固定的客人了,你好生经营着,进项不少。要是累,雇个人帮你!”苏奶奶说得依依不舍。 黎瑜娘则听得十分惊讶。 “老姐姐,居京城大不易啊!”黎瑜娘颇为担心。 “没事,我想过了,这天下的人都要吃饭,咱有手艺就行。” 苏奶奶一句话说得大义凛然,胸有成竹! “您这意思是……” “去京城还卖早餐,咱们小县城都能卖出去,我就不相信,京城的人还不吃早餐了。”苏奶奶语气十分坚定。 听苏奶奶这么说,黎瑜娘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只是十分不舍地说道:“老姐姐,你们这一走,以后咱们老姐俩见面就不容易了。” 停顿一下,黎瑜娘又说:“小甜这娃,对我这个老婆子有恩,我不能忘!” “看看你,说这些干啥?啥恩情不恩情的!” 苏奶奶嗔怪,以前她并不想和谈子石家扯上什么关系,但这些日子和黎瑜娘接触的多了,苏奶奶觉得,黎瑜娘确实是个不错的人。 “人总要记着别人的好。老姐姐,我和老头子早就商量过了,要感谢小甜当初的救命之恩!”黎瑜娘说得十分诚恳。 如果没有苏小甜,他们两个怕是都不在人世间了。 这份恩情不能不回报。 “小娃儿家家的,当不得你们的感恩!”苏奶奶忙就拒绝。 但饶是苏奶奶拒绝,黎瑜娘和谈子石二人却在第二天的时候,依然背着竹背篓来了苏家。 苏奶奶看着二人一人背着一个大大的竹背篓,也没多想。 毕竟,就算县城,街上背着背篓的人也不少。 可当谈子石和黎瑜娘二人将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的时候,苏奶奶还是被晃花了眼睛。 二人的背篓里,除了最上面一层是蔬菜之外,下面竟然都是大大小小的锦匣。 “你们这是干啥?”苏奶奶吓得一个激灵,忙就将蔬菜丢在背篓上。 “老姐姐,你们家是好人,我们蒙你们大恩,不能不表示。这些是我们送给小甜,感谢救命之恩的!”黎瑜娘说。 谈家的家底子有多丰厚,不用人说,苏奶奶都知道。 可这么多的锦匣,只看匣子就知道,里面装的肯定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小甜当初也不过是顺手为之,要是收下这些东西,成什么了? “苏家嫂子,你们也别着急拒绝。我们家虽然没落了,但还是提前存了一些东西。原本是为了子孙后代考虑的,但这几年……” 谈子石不忍心继续说下去了。 他当初殚精竭虑为了儿孙考虑,但出事之后,陪在他身边的,竟然只有他最不待见的原配妻子。 儿孙们不要说照顾他了,甚至还落井下石好几次,真是伤透了他的心。 既然这样,他也不打算继续为儿孙们留着这些东西了。 他们不配! 谈子石无比庆幸,当年他藏着些东西的时候,都是私底下做的,连他的儿子都不知道。 要不然,这些宝贝哪里能存到现在? 谈子石没有说完的话,苏爷爷和苏奶奶都听明白了。 苏爷爷叹了一口气。 “这也太多了!”苏奶奶还是觉得,这样的感谢,当不起。 “我们两个人的命,难道不值这么多?”谈子石笑着说:“我们手里还有其他东西,够我们两个过日子了。” 当年的谈家家大业大,地缝里扫一扫,普通人家一辈子吃喝不完,他存下来的家底子,也有不少,两个人够吃够喝的。 “是啊,我们以后就卖早餐,过普普通通的日子就行!”黎瑜娘说话的时候,眼底眉间都是笑。 她这一辈子,都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也就是最近,才觉得日子有奔头。 两口子都这样劝,苏爷爷和苏奶奶也不多说其他的话了。 只是,二人还是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就这么收下。 “我前头听人说,你们的政策好像能落实了,应该还能返还一些!”苏爷爷也顺嘴说。 “我不要那些了,交给政府,政府能给一些钱让我们养老就行!”谈子石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平和。 他现在也算彻底明白了,那些家业就算是还给他,也只能给他带来灾难。 说不定,那几个逆子为了家产,又要折腾他们老两口了。 尤其是瑜娘,跟着他受了大半辈子的苦,好日子没过上一天,他不希望她以后还要被几个逆子欺负。 苏爷爷
相关推荐:
凄子开发日志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取向狙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差生(H)
总统(H)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