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城里买房子,回头来城里照顾小孙女的心思。 苏奶奶出马和隔壁老刘家谈房子的问题,果然就试探出来,那房子老刘家也是打算出售的,价格和市价差不多,四百五就行。 但苏奶奶却觉得,这价格还是有点高。 “大妹子,不瞒你说,这也不是我们家的祖宅,要不然这价格绝对不肯出手。”刘老太坐在苏奶奶的对面说。 “老姐姐,我们是庄户人家,辛辛苦苦几十年,也就存了这么点钱,是真的难。” 刘老太看着苏奶奶这幅农村老太太的打扮,也揣测着,这家到底有钱没钱。 虽然陈部长家条件不错,可陈部长总不会让媳妇将钱都补贴给娘家吧? 但这房子要是价格低了,也不划算。 “老姐姐,我家存了些票据,你看,我给你粮票糖票油票啥的,这价格上便宜些可成?”苏奶奶直接开口说出了目的。 家里各种票是真的不少,都用不完,要是能用票抵扣一些钱,最划算了。 刘老太吃惊的看着苏奶奶,原想着乡下地方,肯定没有办法弄到票,才只想着要钱,没想到对方竟主动说出给票。 “你能给啥票?有多少?”刘老太心动了。 在城里过日子,钱固然重要,可是票据一样重要。 苏奶奶默默的摸出不少票据,有粮票、布票、油票、糖票,甚至还有一张缝纫机票! 这下,刘老太是真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这个老苏家,哪里来这么多的票? 不过,这些票看着真的吸引人。 “老姐姐,别的不说,光是这张缝纫机票,黑市上就要不少钱。” 苏奶奶没忽略刘老太面上一闪而过的惊喜,顺着她的目光也知道是缝纫机票的作用。 刘老太的孙子要娶媳妇了,可是,对方要了三转一响,钱倒是准备的差不多了,可是票却弄不到。 折腾了很久,才弄到了一张自行车票,手表票和缝纫机票都还没着落。 “大妹子,你家能弄到手表票不?要是能弄到,我一共便宜你一百块,三百五十块给你咋样?” 苏奶奶却瞬间将放在桌上的票都收回去了,甚至起身就要离开。 刘老太没想到苏奶奶会忽然起身要离开。 “大妹子,你咋走了?” “老姐姐,你看我是个乡下老太太,糊弄我呢?”苏奶奶冷着脸。 “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大妹子,你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合适,咱们慢慢谈。”刘老太一把扯住了苏奶奶。 那意思,倒好像扯住了苏奶奶,就是扯住了票一样。 苏奶奶看看刘老太,冷笑着说:“我虽然不在城里,可也知道,黑市上,一张缝纫机票要六十块钱,一张手表票要七十块钱,加起来就是一百三十块钱。” “你们家这个房子,寻常价格不过是四百块钱,算下来,我这些票据给你,你算我两百五十块钱也差不多,不过两百五不好听,您就是要我两百六我也能理解,可这个三百五……” 刘老太确实想着,苏奶奶是个乡下老太太,肯定不知道这么多,才存了算计的心思。 哪里知道,苏奶奶竟然是个老江湖,连黑市的价格都清楚。 刘老太当然知道,黑市上就算这个价格,也不容易找到这两种票。 要不,他们早将问题给解决了。 “大妹子,你说的这个价格也太低了一点。”刘老太想着这么多的钱就这样没了,也心疼的厉害。 “那就算了,反正我们家也不是必须要。”苏奶奶笑着说:“缝纫机票,手表票,我家里有,回头我想法子在黑市上卖出去,说不定,比易一百三十块还多!” 刘老太看着苏奶奶这有恃无恐的样子,最终只得咬牙说:“大妹子,两百八十块钱,你这些票给我,再给我一张收音机票,咋样?” 苏奶奶衡量着价格差不多了,也就不说啥了,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儿,答应了下来。 “这个价格也不是不行,可是,你家这些家伙事儿,得留下来给我们用。” 刘老太想着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便答应了。 这时候买房卖房还不像后世那样麻烦,不过是两家人自己写个文书,然后在街道上备案说是这房子送给亲戚居住就完了。 到苏小甜下午放学的时候,苏奶奶已经在收拾屋子了。 苏首温难以置信的问:“奶,您真的买了这么大的一个院子?” 这可比姑姑家的院子还大。 “可不咋地?臭小子,你这表情是不相信?”苏奶奶乐呵呵的,戳了苏首温一指头之后道。 苏首温忙说:“相信相信,咋能不相信奶!” 苏次良跳脱的在院子里各处看了一遍。 “这房子,比咱红心大队的宅子还大。” 苏奶奶嫌弃的说:“真是白读书了,我这个老太太都知道,这院子比咱宅子小多了!” 苏次良无言以对,确实如此。 不过是因为城里的院子都小,他才这么一说。 “奶,我们以后住在这读书?”苏三恭问。 为了他们读书,家里竟然买了一个院子,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苏三恭其实之前想过,可能他们以后要住在学校里。 他甚至都已经去学校看过了,那住宿条件真是不怎么样,太差了,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屋里,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 却没想到,奶竟然会跑到城里来买了个院子给他们住。 苏奶奶道:“我也是想着,等你们高中毕业之后,万一有机会能在城里招工,有个房子也算有个落脚的地方。” 要是放在以前,苏奶奶根本不敢想,可是这几年,他们老苏家的日子真是太顺了,就连儿子媳妇都能招工到城里,何况是高中毕业的孙子们。 苏小甜却在兴致勃勃的研究院子各处。 自然,少不得和院子里的树木们沟通沟通,问问地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苏小甜现在十分热衷于在各处寻宝。 第147章 苏小甜和院子里的树木沟通了一圈儿。 十分遗憾,大树说,地下什么都没有。 苏小甜小小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她的运气已经很好,奇遇十分多。 不可能随便买个房子都能得到很多财宝,那成什么了? 再说老苏家这几年得到的财宝,等以后变卖,一家子人够吃好几辈子了。 苏小甜忙完了,才发现,其他人都忙着收拾屋子呢。 苏首温带着几个兄弟帮着打水,又将洗过抹布的脏水倒掉。 苏小梅和苏小草两个正在帮着苏奶奶收拾屋子。 苏小甜忙就去帮忙,却被苏奶奶和两个姐姐给推出去了。 “快出去,这里不用你帮忙,外面玩去。” 苏小甜百无聊赖,只能去院子里坐在角落里的石凳子上,专心读书去了。 这一次,苏奶奶将手里能拿出来的钱票都花出去了,她得重新开始积累财产,要不然,过段时间,连饭都吃不起了。 苏小甜认认真真地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书。 其他人已经将整个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苏奶奶捶着腰乐呵呵地笑着说:“多亏了你们两个帮忙,今晚咱们就能在这里住了。” 二人忙说不用客气,之后对视一眼,说道:“尕奶,我和小草两个商量了,我们打算去学校住,小刚也跟我们一起去住校。” 苏奶奶听了,忙说道:“这院子大,够你们住了,我刚才盘算了一下你们两个和小甜住在一个屋里,东边两间房,让几个小子去住,一间房住五个人也使得。这间房我住着,这一间房给你二婶子住,这一间,给你三婶子住,正好合适。” 苏小草和苏小梅两个显然没想到,苏奶奶已经安排得这样细致了。 她们也不想住校,但是,总住在苏家,她们没这个脸。 何况,不光是住的问题,还牵扯到吃的问题。 她们要上学,没有时间做饭,总不能让老苏家的人伺候她们吃喝吧? “尕婶,我们还是住学校吧,省了来回走路的时间。”苏小梅笑着说:“这两天,学校的宿舍还没腾出来,我听说,下周就可以住人了。” “小梅姐姐,你们就和我一起住嘛,我没有姐妹,从小就是一个人住的。”苏小甜拉着苏小梅的胳膊笑着说。 让小梅姐和小草姐去住学校,她可不放心。 县一中之前只有两个宿舍,一个住男生,一个住女生。 每个宿舍都挤满了人,一间房住好几十个人。 就这样还住不下了,郭校长几个人一商量,腾了仓库出来,要改成宿舍。 这两天正在收拾,但苏小甜却觉得,住校不好。 一则是现在的学校很乱。 二则是也就半年时间。 别人不知道,苏小甜很清楚,半年之后,就要高考。 按苏小梅和苏小草的成绩,参加高考没有意外的话,肯定能考上。 “可是……”两个姑娘还是迟疑,不肯答应下来。 苏奶奶也不放心两个姑娘住在学校。 “你们就先住在这里,虽然也不是一个人一间房,但比学校要好得多。” 说罢,看着小梅和小草还有迟疑,便又说:“这事儿,和你们小娃娃也说不着,等我明天回大队去,找你们爹妈说去。” 这时,苏满秀过来了,说是家里的饭已经做好了。 一大家子人忙了这么长时间,眼看着天都要黑了,也是真的饿了。 晚上,苏满秀说起几个孩子吃饭的问题。 “你二嫂三嫂两个人上班也忙,顾不上这边,我也想着这个事儿。” “我给他们做饭吧,反正也在家里闲着。”苏满秀想了下说:“要是二嫂和三嫂下班早,也可以帮着一起做。” 但苏奶奶却觉得,这样不合适。 “我回去和你爹商量一下,还是我来照顾孩子们!”这是苏奶奶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苏满秀听了,也不反对。 她娘从来是个十分有主张的人。 第二日,陈子安专门安排人送苏奶奶回红心大队。 苏奶奶回家,立刻和苏爷爷商量去城里照顾孩子们的事。 苏爷爷或许是早就想到了,十分赞成。 “你安心地在城里照顾孙子和孙女,不用担心家里。老大媳妇说了,以后她做饭。” 养鸡场现在已经上了正轨,寻常时候,就算王香花不在一时半会儿地,也不用太担心。 得了苏爷爷的支持,苏奶奶去找了大队长,请大队长帮忙开证明。 她的户口在乡下,不能长期在城里住,要住就得有证明。 苏长久并不知道,苏奶奶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只当是为了娃们读书,租了房子。 “行嘞,我给你出个证明,就写去城里看病,您看看成不?”苏长久笑着说。 他担心,苏奶奶不愿意找这样的借口,谁知道,苏奶奶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大队长,你只管写就行,总不能因为你写我生病了,我就真的生病!” 苏长久听着,忍不住笑着说:“大队里的人都说,您是最疼爱孙子们的,我以前不相信,现在可算信了。” 苏奶奶无奈地道:“老三两口子和老二媳妇都在城里,可是太忙了,顾不上。我这也是没办法。” 苏长久写好了证明,苏奶奶这才想起来还有事儿要商量,遂说了,要让苏小草住在自己家的想法。 苏长久迟疑了一下:“说实话,让闺女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我也不放心。之前就想着要是能受你们家的照顾最好,只是我担心小草给您添乱,没敢说。” 也不是一天两天的,苏长久真没有这样的脸。 他虽然不是重女轻男的人,但对闺女也是真的心疼,为这事儿,好几天没睡好觉了。 苏奶奶笑着道:“大队长别担心,小草这娃懂事嘞,不会给我添乱。” “我家没有粮票,以后我按月给您送粮食。”苏长久立刻说:“吃的喝的我都送过去,只是,要劳烦您老费心了。” 苏奶奶也没拒绝,当即答应下来。 随后,苏奶奶又去了牛棚里。 苏桃花正在洗衣服,看到苏奶奶,高兴坏了。 两个孩子就那样送到城里去了,啥情况都不知道,正好打听一下。 苏奶奶便说了自己的想法。 “尕婶,小梅这孩子我了解,她是怕给你们添负担!”苏桃花感叹说。 不光是小梅,她也怕自家儿子闺女给苏奶奶添负担。 “小梅这娃的性格随你了。”苏奶奶说。 苏桃花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不是个给人添乱的性格。 凡事能自己解决的,从来都不会麻烦别人。 “婶儿,不瞒您说,我们家现在这情况……”苏桃花嘴角划过一抹苦涩。 她家的条件不算好,肯定拿不出那么多的粮票,甚至,就连粮食也不会有很多。 “谁家还没个难的时候。”苏奶奶笑着拍拍苏桃花的手:“两个娃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婶子,多谢您了,这两天桃花担心得都快睡不着了。”沈自珍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过来了,十分诚挚地对苏奶奶道谢。 “沈老师您太客气了。小梅已经读高二了,就一年时间。这样的时候,住在自己家里,总比在学校让人放心。” 苏桃花家里条件比不了苏长久,可还是拿出粮食给苏奶奶带回城里去。 住在别人家里就算了,总不能白白吃别人家的饭吧? 她真没有这样的脸。 因为沈自珍全力支持孩子们去读书,甚至将口粮都拿出来,苏桃花也因此对沈自珍照顾得更加妥帖了。 学校里,苏小甜现在算威名赫赫的人。 冯翔宇本就是霸王一样的存在,却被一个小姑娘给打败,这样的消息县一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苏小甜原本觉得,有这样的声名赫赫,她就能安心读书了。 谁知,却还是有人觉得,这就是个笑话。 一个女娃子,能干个啥? 那些没有在冯翔宇手里吃过亏的,觉得冯翔宇本来就是个没出息的,才会输给一个小姑娘! 有些被冯翔宇捶打过的,知道冯翔宇的拳头多厉害,却觉得,冯翔宇肯定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故意输给一个小姑娘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苏小甜竟然连续三天被人挑战,苏小甜不厌烦这样的事儿,便一一都拒绝了。 但这样的结果就是,她甚至连安心读书的时间都没有。 苏小甜蹙眉想着,是不是有些人就是欠打? 冯翔宇是被苏小甜给打服的人,看着这些人不停地挑衅苏小甜,便抱着看好戏的心情继续看。 总不能就他一个人挨打,多几个人挨打也好啊。 到了第四天,又有人孜孜不倦地挑衅苏小甜的时候,苏小甜终于答应切磋了。 原本以为苏小甜不会答应,甚至想好了很多挤兑话语的男生看着苏小甜忽然点头应下,一时之间都有些傻眼了。 不是说,这个丫头片子不敢答应?怎么忽然答应了? 是觉得这些挑衅的人里面,他是个弱鸡? 男生本来随便想一想,却没想到,半个小时后,让他实实在在的认识到了,他就是弱鸡本鸡。 他甚至在苏小甜的手底下连一招都没走过,就被苏小甜彻底的踹翻放在了地上。 “你是想接着打还是就此结束?”苏小甜好整以暇的问:“要是想继续,咱们接着打,要是想结束,以后不要再来给我找麻烦!” 那人躺在地上,只觉得全身上下都疼了。 哪里还敢说要继续打? 看到这一个已经被打趴下,苏小甜不想未来天天遭遇这样的麻烦,索性扫视了一眼周围围观的人。 “还有想切磋的一起上,我不想天天和人打架!” 苏小甜这样的自信,倒是让之前想挑衅苏小甜的人傻眼了。 一个矮小瘦弱的姑娘,是怎么有自信让大家一起上的? 有些男生觉得,胜之不武,不屑于上前打。 可是,也有一些想要试试的。 苏小甜的武力值比起冯翔宇要高上不少,对付这些根本不会拳脚的,那就更是不用说了。 苏小甜几乎到了来者不拒的地步,要打的就打,总之没有那个能坚持一招,最强的一个没有被撂翻在地,但也一个趔趄后退了好几步才稳住身形。 这一个下午,苏小甜连着撩翻了二十四个男生。 到了最后,根本没人敢继续上前,之前觉得冯翔宇放水的人,也知道自己想错了。 郭校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有什么反应才合适。 陈部长家的娃,都和陈部长一样变态吗? 分明是个文静的不得了的小姑娘,却以打架在学校里出名了。 苏小甜却只有一个想法,终于安静了,能认认真真读书了。 各学科的老师看到专心致志读书的苏小甜的时候,也觉得奇怪。 一般情况下,读书好的孩子,打架肯定不厉害。 而会打架的,一般学习成绩糟糕的很。 可苏小甜却好像是个特例,学习好,会打架。最最重要的是,十分自律,不管什么时候看到,苏小甜都好像在认真的读书。 这样用心的孩子,已经有多少年没见过了? 苏奶奶在县城里照顾孙子们,偶尔儿媳妇们休息的时候,或者下班早,也会帮着苏奶奶干活。 齐良英不住在工厂里,搬到家里来住,就是苏老三和梁秀,也将原本的房子出租出去,搬了过来。 这样一大家子人,越发的热闹起来了。 一家子人的气氛算是非常不错。 可是苏奶奶心里却也多了一个结。 买房子花的钱和票,苏奶奶清楚是从苏小甜这里来的,可是别人不知道啊。 苏奶奶心里觉得,这房子应该是苏小甜的。 可是这话又说不出来。 也不能实话实说不是? 最终,苏奶奶决定,等啥时候娃们放假了,回家去和老头子商量一下。 不能为个房子,让家里几个儿子生了嫌隙。 苏奶奶的担心,其他的人却不知道,一样过着和以往没有差别的日子。 苏小甜在短短的时间里,又积攒了一些钱和票,都一股脑的给了苏奶奶。 因为他们来县城读书,现在的开支更大了。 好在,现在读书赚钱也多了。 再加上,家中九个哥哥读书,苏小甜也能获得一定的钱财和票据,赚钱的速度快多了。 第148章 苏小甜并不知道,从小孙女的手里接过钱和票的时候,苏奶奶的心里不是很好受。 看着苏小甜蹦蹦跳跳出门的背影,苏奶奶捏着钱和票的手不由地紧了一下。 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小甜这孩子,是个没有私心的。 手里有什么,就给她什么。 从来没有想过,不管钱也好,票也好,到了她手中,那就是大家的。 不行,这事儿,得说明白。 不能可着小甜这孩子一个亏待啊! 苏奶奶趁着儿子媳妇休息的日子,回了一趟红心大队。 老两口坐在炕上,苏奶奶将自己担忧的事说出来之后,苏爷爷将手中的烟枪握紧了一些。 苏爷爷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万事不管的性格,可是,每次说出话都很有道理。 这一次,也是一样,苏爷爷沉吟片刻之后,开口了。 “这个容易,你就说这钱和票是小甜救人,给的答谢。老大老二应该能理解。” 苏奶奶也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可有些时候财帛动人心。 “老头子,你说万一呢?他们要是不相信,还会说,咱们是在偏心老三一家子。” “要是老大老二有意见,就说以后娃们不读书了,将房子卖了分钱。” 说出这话的时候,苏爷爷的语气也是十分沉重,如果为了这么点事儿就闹起来,这一家子只怕就要彻底的分开过日子了。 老苏家说是分家了,可实际上也不算彻底的分家。 很多东西还是搅和在一起的,将来必定要正式分家。 那时候,这些说不清楚的房产归谁,都是个麻烦事。 苏爷爷虽然觉得儿子都是好的,可是话说回来,谁又能打包票呢? 二老惆怅的事,却在中秋节的时候说开了。 这一年的中秋节,不是周末。 家里的娃和城里上班的人儿子媳妇们都回不去红心大队。 陈子安便安排小朱司机去红心大队接苏奶奶和苏爷爷到城里过节。 既然苏爷爷苏奶奶都要去城里,大队长便说,他们两口子操心两天养鸡场和养猪场,让苏老大两口子和苏老二也一起去城里。 苏长久两口子一直觉得,自家闺女在城里是老苏家的人在照顾,十分不好意思,巴不得能有个机会帮着他们。 老苏家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地到城里过节去了。 这也算老苏家的人在城里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家里大大小小的人十分重视。 晚饭准备得十分丰盛,有肉有菜,还有鸡蛋糕、月饼和水果。 苏小草和苏小梅、苏小刚三个本来还觉得,过节的时候在别人家里有些局促。 可老苏家的人当他们是自己家的娃一样,又是夹肉,又是添菜,三个人慢慢地也就融入进去了。 酒足饭饱,又赏月。 可是苏奶奶说,月亮没啥看头,只让孩子们去看。 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过节当然好,可也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就会反目成仇。 闹了好一会子,夜深了,孩子们都去睡觉了。 苏奶奶也准备休息的时候,苏老大开口了。 “爹,娘,你们这段时间心里有事,我能看出来。”苏老大也是喝了一点酒,因此才会直接开口。 苏爷爷和苏奶奶对视一眼,并没有说话。 苏老大接着说道:“我是老大,当然知道,家里的情况啥样,前两年连吃饱饭都难。” 苏奶奶和苏爷爷心里其实是忐忑的,不知道大儿子打算说什么。 王香花怕丈夫喝了酒乱说话,因此扯了一把。 毕竟,老三家两口子都在城里,老二媳妇也在城里。 丈夫要是心里有些不畅快,也有可能。 “首温他娘,你别拉我,我清醒着嘞。”苏老大笑着对自家媳妇说:“有些事,说清楚了,或许更好。” 齐良英看看丈夫,再看看大哥大嫂,她觉得,今天大哥大嫂要说的事儿,可能和房子有关系。 别人不知道这房子具体啥情况,可他们自家人知道。 老三家已经有一套房子了,虽然小点儿,但比起很多人家还算好的。 要是这个院子能分给大房和二房就好了。 她正在盘算的时候,就听到苏老大接着说话了。 “要是我没猜错,买房子的钱,是小甜的功劳。” 说话,他还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苏小甜。 苏爷爷和苏奶奶显然没有想到,苏老大会直接说这事儿。 苏老三忙说:“大哥,都是一家子人,你说这个干啥?” 他是怕苏老大大大咧咧的说出来,对苏小甜有影响。 苏老大说:“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尤其是这两三年,简直像是坐了火箭一样,就算爹娘没说过啥,我也能衡量出来一些。” 苏奶奶担心的看着苏老大,她没说过,可是老大心思细腻,说不定真就发现什么了。 “老大!你喝醉了!”苏爷爷也立即开口。 “爹,娘,钱和票是咋来的我也不问。我就是想说,咱们家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可不能因为一点房产啥的,弄得反目成仇。” 苏老大说完,觉得自己这个词用得挺好的。 苏老二从来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听大哥这么说,只管附和。 “爹,娘,大哥说的是,不能为了这么点房产就反目成仇。” 齐良英听到丈夫和大哥这样说,瞬间觉得失望了,她原本以为,大哥和大嫂会争一下房产,这样他们二房也能得利。 可大哥竟然说,不能反目。 要是别人这么说,她或许会觉得,这是客气话,可是大哥说出来,她知道,这就是真的。 “老大,老二,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苏奶奶十分欣慰地说。 王香花正性格大大咧咧的,觉得现在日子过得好,就心满意足了。 再加上在养鸡场里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根本没有想过家里会不会闹矛盾这样的问题。 话题被挑破了,才觉得,她好像错过了啥。 “爹,娘,首温他爹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苏奶奶看了看齐良英,齐良英没有开口,苏奶奶便知道,她心里是有些不乐意的。 家里三个儿媳妇,说起来,也就老二媳妇是个心里有些小九九的,不过这些年,倒是越没像别家的媳妇一样生是非。 “这个院子,买下来,花了两百八十块钱,另外还有不少的票据。你们也知道,家里啥情况,我和你们爹手里,没有钱。” 儿子媳妇们面面相觑,没钱是怎么拿出这么多钱的? “这些钱和票是小甜的,我只是暂时给存着。这房子该给小甜,但咱们一大家子人现在一起过,也不用这样费心分清楚。” “娘,分清楚没毛病。”苏老大却是个细心人。 王香花他不担心,他这个媳妇,虽然是个大大咧咧的,可没小心眼。 但是老二媳妇,有意见也不一定。 “虽然说这些钱和票是三房的,可也不能让你们其他两家太吃亏。” 齐良英原本心灰意冷的心情忽然之间就有了一丝希望,眼神都立刻明亮了许多。 “现在房子一起住,等以后分家的时候,老宅是大房的,老三现在住的房子,老二家住。要是能过户,就过给老二家,至于这个院子,是三房的,你们有意见没有?” 苏老三说:“爹,娘,这样是不是不太好,虽然是小甜的钱,可咱没分家嘞。” 苏爷爷看看几个儿子和媳妇,语气坚定地说:“分了,早在你买房子的时候,就已经分家了。” 苏家其他人这才想起来,他们就已经将钱财分开了,甚至连房子都有了口头约定。 实际上,他们过的日子也是小日子,充其量就是会给苏爷爷苏奶奶给几块钱,仅此而已。 现在又一次分家,大房和二房是占了三房的便宜。 就是齐良英,都觉得,自家占便宜了。 毕竟,老三的房子,也是个小三房嘞。 有了这个房子,以后她也算在城里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原本惆怅的事,就这样早早化解了。 压在心里的石头不见了,苏奶奶的心情也格外的好起来。 苏小甜都觉得,奶奶的心情似乎很是不错,莫不是因为过节家里人团圆的原因? ************ 中秋节刚过,红心大队的人们却惊讶地听到一个消息,沈自珍要回京城去了。 他是农大的大学教授,现在学校邀请他回去继续任教。 还说一应待遇在从前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而且,这几年的钱和票据也都给他补上。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沈自珍激动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一个大男人哭得像个孩子一样,久久不能自己。 他做梦都等着这一天,真是等得太久了! 苏桃花站在一旁的树底下,红着眼睛看着沈自珍。 从上次沈自珍的前妻和儿女来过之后,她就想到了这一天会到来,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竟然这样快。 沈自珍这就要走了吗?他们这一辈子,还有再见面的机会吗? 余瑞媛走过去,轻轻捏住苏桃花的手,却什么话都没说。 虽然相信沈自珍的人品,但时移世易,谁知道会不会变呢? 这样的保证,只能沈自珍给,别人都给不了。 “我没事,余老师!” “沈老师是个有责任心的人,既然结婚了,就不会丢下你!” 看着苏桃花故作坚强的样子,终究,余瑞媛还是说了这一句。 三天之后,沈自珍离开红心大队回京城去了。 苏桃花在第二日重新搬回到自己家里。 女儿和儿子都在城里读书,偌大的家里,也就只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心里越发荒凉了起来。 苏桃花索性搬到了养鸡场里陪着王香花。 顺便还能在王香花忙的时候,帮着王香花守夜。 王香花知道,沈自珍回去了,临走的时候说的是安顿妥当了,就来接苏桃花。 她相信沈自珍肯定会将苏桃花接到京城里去。 但是别人就未必这样想了。 尤其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却一点消息都没有的时候。 大队里的社员们说什么的都有。 大部分都是说,苏桃花要成弃妇了,沈自珍是个城里人,都回去了,肯定不会再记得乡下女人。 这些闲言碎语,苏桃花听见了,却也只能装作没听见。 天气越来越冷,庄稼又一次收获,看着光秃秃的田野和旁边没有人居住的土房子,牛棚里剩下的四个人心情灰暗。 他们虽然为沈自珍能回去而高兴,但自己这里一点消息都没有,终究失望。 县城里的苏小梅等人是在半个多月之后听到这个消息的。 听到了沈自珍回京城的消息,苏小梅十分担心苏桃花。 她心里其实也觉得,沈自珍走了,可能就再也不回来了。 毕竟,以后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她想请假回家去看看母亲,甚至想着陪母亲住一段时间。 可就在这时候,恢复高考,并且将在一个月之后高考的消息突如其来的传了出来。 苏小梅愕然,怎么忽然就恢复高考了? 但老师拿着人民日报的手都是抖动的,给他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声音都是颤抖的。 就算回到家里,苏小梅依然是懵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还是在做梦。 即便苏小草和苏首温等几个人都说了,人民日报上面都已经登出消息了,肯定不是骗人的。 “小梅姐姐,沈伯伯回京城,为的或许就是这件事。”苏小甜坐在苏小梅的对面,握住苏小梅的手说。 “可是,我妈应该怎么办?”苏小梅颓丧的说。 被苏小甜的一句话从恢复高考的激动中拉回来,苏小梅的心情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 如果她的参加高考,必须要让母亲失去丈夫,她情愿不参加高考。 “桃花姑姑会没事的,沈伯伯安顿好了,肯定会来接桃花姑姑和你们。” 苏小梅苦笑,她和小刚能不能去京城,也没关系。 他们已经长大了,就算留在红心大队,也不会饿死! “小梅姐姐,你和小草姐姐应该也要参加今年的高考,这些事,你就别想了,安心的准备考试,一切都等到考完试再说好不好?”苏小甜轻声的安慰苏小梅:“不管怎么说,只有你和小刚哥哥出息了,桃花姑姑才有盼头!” 苏小梅觉得,这话十分有道理。 她要努力学习,参加高考,成为光荣的大学生。 给母亲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149章 老苏家有三个孩子可以参加这一次的高考。 加上苏小梅和苏小草,就是五个人。 他们都知道,考大学对他们来说,是如何重要。 少男少女们都憋着一口气,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半夜才睡觉,课本被他们翻了一遍又一遍。 遇到不懂的内容,他们便会坐在一起讨论,务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学得通透。 苏奶奶不知道考大学究竟是什么,但也知道,要是去读大学,就能当干部。 她做饭的时候,更加用心。 而且,大家发现,每顿饭有肉有蛋。 显然这是为了给他们补身体。 冲着苏奶奶这些肉和菜,少男少女们觉得,应该更加努力读书,才对得起苏奶奶。 苏小甜、苏小八、小九几个人原本都是正爱玩闹的年纪。 现在也不敢在家里闹腾了,怕耽误哥哥姐姐们读书。 每天写完作业之后,苏小四会招呼弟弟妹妹们悄悄地去隔壁找陈修远小朋友玩。 有时候,甚至就直接在苏满秀家里住了,省得回去之后发出声响影响哥哥姐姐们读书。 老苏家偌大的院子里,整天都是安安静静的,只有几个少年低声诵读或者沙沙书写的声音。 苏满秀看着不过三四天时间,几个孩子脸上就明显带了脸色,知道这是太累的缘故。 她想着给几个孩子定一份牛奶,可这时候,除非家里有病人或者有小孩,他们家都不符合条件。 最后,苏满秀还是托人在供销社买回来几罐子奶粉,每天早上给几个娃一人冲一杯。 苏首温等人觉得,他们都老大不小的人了,喝奶粉不像话,推辞不喝。 但苏满秀坚持。 “左不过这一两个月的时间,以后,你们就算还想喝我也没法子了。”苏满秀笑语盈盈地说。 就只是这几罐子奶粉,也欠了人情才弄到的。 “要不,给小甜、小八、小九他们喝?还有修远。”苏小草局促地说。 这段时间吃在老苏家,喝在老苏家,住的还是在老苏家,她已经够不好意思了,咋还有脸喝奶粉? “他们每天吃好喝好,不用喝奶粉。”苏奶奶难得没有偏心苏小甜,而是坚决地要求几个大孩子喝奶粉。 吃的喝的问题都解决了,但学习资料的问题却很难解决。 十年了,才恢复高考,所有的一切都很乱,老师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给学生复习。 苏小甜以前倒是就存了一些复习资料,可现在看起来,根本不够用,而且内容上,似乎也不是很全面。 陈子安这个从来不求人的人,都找了关系,从新华书店里给他们买了两套最新的资料。 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走后门。 自从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新华书店的门口不管白天黑夜,都有人在排队购买复习资料。 排队的人远比小县城里能调配过来的图书要多得多,供不应求是必然。 有些时候,甚至能排一天一夜,也未必能买到资料。 苏首温等人拿到了最新复习资料的时候,如获至宝。 就在这时候,苏小甜却意外地从系统图书馆里拿到了一本全真模拟考试试卷。 拿到这本全真模拟试卷的时候,她是真的惊讶万分。 有了这份全真模拟考试试卷,似乎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虽然不知道,这份模拟试卷的价值究竟有多大,但肯定不会少。 这么长时间以来,苏小甜早就发现,空间书店里的书是随机出现的,但出现的书,大体对她是有用的。 这一次出现的试卷,是不是就是为了哥哥姐姐们的高考呢? 空间图书馆的书别人看不到,苏小甜只能一道题一道题地抄写下来。 按照空间图书馆的尿性,她只能在看的过程中将这些试卷都抄录下来。 如果看完了,书就会自动回到系统图书馆里,再也看不到。 要是寻常的书本,回想一下,按照苏小甜现在的记忆里,能记住八成以上的内容,但对于试卷,苏小甜不敢拿大。 三天时间,整套的试卷,苏小甜抄了二十六套,纸张花了不少,时间花得更多。 苏小八、苏小九期间想找苏小甜玩,都被苏小甜打发了。 小八小九两个人还笑话苏小甜,她简直比要参加高考的人还拼命。 星期天的中午,最后一个工工整整的字落在纸张上,苏小甜搁下手中的笔,揉捏着肿胀发疼的胳膊,看着眼前厚厚的一摞试卷,满满的成就感。 只要这些试卷能派上用场,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苏小甜还没来得及将这些试卷给哥哥姐姐们,有人敲门了。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大队长苏长久和苏桃花以及迟格。 苏奶奶惊讶得不得了,连声问他们怎么都来了。 “大队里的知青们都说,恢复高考了,他们要参加高考。我寻思着,咱们这些读书的娃应该也要参加高考,就过来看看。” 苏长久笑着,目光却看了一下老苏家的院子,安安静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也不知道这几个娃是不是不在! “娃们今天也去学校了?”苏桃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遂问。 “桃花姑姑,我们都在呢,今天周末。”苏小甜跑出来,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 “咋一点声音都没有?”苏长久埋怨地说:“弄得我差点以为家里没人。” 谁知他这话才说出来,就见苏奶奶给他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苏长久傻眼了,这是个啥意思? “别打扰孩子们看书,这些日子,他们忙嘞。” 迟格笑着低声说:“看出来了,娃们都在用心读书。” 苏奶奶一面招呼人到屋里坐,一面说:“迟教授怎么也来了?” 牛棚里的人,没有正规理由不能离开。 莫不是迟教授也平反要回去了? “意远哥哥怎么没来?”苏小甜没想这么多,只想到了迟意远。 从到了县城读书,已经有很久没有见到意远哥哥了。 意远哥哥在红心大队很孤单。 以前,他们会一起上山,现在大队里只留下意远哥哥一个人,心里肯定难过! 迟格摸了一下苏小甜的脑袋:“我这次来是请了病假的,你意远哥哥不能离开。” 苏奶奶听到迟格是请了病假才来的,忙问:“迟教授咋了?怎么生病了?要紧不?” 苏长久忙说:“没事没事,这不娃们都要参加高考了,我就寻思着,让迟教授给帮着教一教。” 他觉得,城里的娃们总在学校里,不像他们大队这几个娃,好久没去学校了,才回学校这么点时间,肯定跟不上进度。 好在,迟格是大学里的老师,肯定知道怎么教,所以就将迟格送到城里来了。 苏小甜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这样好啊,有人教,总比自己摸索好。 苏小甜瞬间想到了自己才抄完的这些试卷,遂迈腿跑回屋里将一摞卷子都拿出来。 迟格才刚喝了一口热水暖和一下身体,就看到苏小甜抱着一摞纸张出来。 “哎呦,小祖宗,你倒是慢点儿啊!”苏奶奶看到苏小甜跑得飞快,怕她被绊倒,忙喊着。 迟格看着很是惊讶。 他这一次来主要是为苏首温几个娃,咋大的几个没出来,倒是最小的一个忙活? 也是,以前在大队里,小甜就是最勤学好问的一个。 “小甜啊,你是有啥不懂的?” “不是,迟爷爷,我最近抄了一些试题,哥哥姐姐们可能用上,不过还是不太放心,给您看看。”苏小甜忙将手中的试题向迟格的手中送过去。 迟格迟疑地接过苏小甜手中的纸,并不是相信苏小甜能拿出什么有价值的试题。 不是看不起苏小甜,而是苏小甜年纪小,就算聪明,但才读初一,她能接触到的试题,对于要参加高考的几个孩子没有什么意义。 莫不是小丫头觉得,自己看着很难的试题,就觉得哥哥姐姐们能用上? 迟格脑子里百转千回的,但还是认真的看了起来。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不得不说,这些试题真的很不错, 他不敢说考试肯定能考这些,但将这些试题上面的知识点都了解清楚后,随便什么试卷都能答个不错的成绩。 “小甜,这是你从哪里抄来的?”迟格目光定定
相关推荐:
[快穿]那些女配们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小白杨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差生(H)
数风流人物
鉴昭行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