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她留人、留权,答应了保护她们,便尽力保护她们的人。 不论他在她身上看到的是谁,这些事,都是对她而做。 原来,短短的几十日里,他们之间,已经发生过这么多。 摸到了随身带着的令牌,再次提笔,青雀不再犹疑。 - 静雅堂和云起堂的两封信,先后送至长史面前。 一位是给殿下生育了次子的侧妃,一位是殿下近月尤其钟爱在意,甚至临走之前令他听其调用、护卫平安的江娘子,又有姜侧妃的前车之鉴,季准更加郑重,次日,即派 亲兵快马把这两封信都送去,尤其吩咐,一定要亲眼看殿下收下。 他自己给殿下的条陈,当然也一并送出。上面分条列出近日京中朝中的要事,自然,也有府内发生的事。 比如袁孺人的母亲突然入府,经查,竟与康国公府相关。 楚王所在的西凉距京中四千里远,寻常快马赶路,也需二十日才能至。此刻正洗净身上血迹的楚王,当然不知京中将有信到。 但他军帐的大案上,已经放着一封信,京中——大明宫里——寄来的信。写信的人是他的母亲,云贵妃。这封信寄来已有十日,他仍未写好回信。 在身上淋下最后一桶水,楚王抹一把脸,接过麻布。 在外不比城中方便,纵然身上染了几层西戎人的血,也只能简单冲掉血迹,余下等回城再清理。但他早已习惯,并不以为血腥难闻。征东夏时,更常有数日乃至十数日不能换件衣服的关头。 在军中的这些习惯,前些年,他或多或少带回了京里。 所以,太子、齐王等人,有时会说他是个“野人”。 明里、暗里,认真的,玩笑的。 随手披上衣服,立刻有下属来请示或回禀。战场须得清理,功劳亦要详记,麾下伤亡更需详细清点,捷报有人草拟完成、呈上阅览,粮草还余几何,接下来是乘胜追击,还是班师回营。 暂时事毕,已是第二日的丑时。 亲卫挑亮了灯,续满了茶,安静退至帐外。 缓步来至案边,楚王伸手,抚上了母亲的信,没有打开。 信里的内容,他已熟记在心,每一个字都记得,就像,他至今没有呈上的那份请封的奏章。 阿娘说,江氏——青雀——的身孕满了三个月,父皇很是欢喜,本想立刻加封,好让他在边关一同高兴,又因他尚未请封,暂且按下。这封信来,就是催他快上奏章请封的,哪怕是侧妃之位,父皇也必然会允。 不过,若他还有顾忌,不愿请封,宫里也一样会护住青雀的平安。 这几句,阿娘写得隐晦,当是以为他会顾忌青雀出身宋家,怕父皇不喜,所以没有明写。 他的确有顾忌。 楚王松开了信封。 但,不是因青雀出身宋家。 正是天亮前最暗的时刻,营里很静。帐外火把烈烈烧着,帐内铜灯轻缓摇曳。很快就到新一日拔营的时辰,他该尽早闭眼休息,而非在这里犹疑关于妃妾的……小事。 早就决定好的事。 给青雀请封名位容易,但若她这一胎,怀的不是女儿,是个儿子——要解释亲王宠妾的孩子为何胎死腹中,却难。 第44章 渴望“真想一次弄死青雀,只有这个办…… 当日,楚王班师。 捷报、军报、密奏和他给母亲的回信,一并加急送回京中。 国库不丰,不足以支撑大军征伐,今次作战,不过他偶得战机,率亲兵部将小胜一场而已。 半个月后,他收到青雀的来信时,人已身在另一处关隘。 西疆的七月暑热已退。秋日渐至,夜晚的风带着边塞特有的舒爽凉意,穿过宽阔的庭院、敞开的屋门,扑在堂屋正中的紫檀大案上,吹起了被镇纸压着的条陈一角。笔挂上如林的名笔也被这一阵不大不小的风吹得倾斜摇晃,碰撞出几声独属于昂贵木料的脆响。 这是边关供楚王暂居的府邸,当然不如京中王府精雅浮奢,但也不太辱没了亲王的身份。 楚王不算在意外物,但他麾下还有成百上千将领
相关推荐:
总统(H)
鉴昭行
蔡姬传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数风流人物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天下男修皆炉鼎
盛爱小萝莉
差生(H)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