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锦绣侯门 > 第344章

第344章

一直用到现代,原理就是围堰,不过现代通常是用混凝土围堰来隔离水体。古代没有混凝土,用三合土又太奢侈了,还是打个巨型木桶比较划算。 “就这么简单?”房州知州的手猛一抽搐,险些捻断颔下长须。 匆匆赶来,观览全场的房州通判自觉地说:“看似简单,实则举重若轻,寻常人能想到这个法子去隔开河水,舀空河水,然后锯树么?” 房州知州只觉他说得对。 陆沂舟低下头,手持竹简慢慢书写,把这事先记录下来,等回房有桌子后,再转抄纸上。 她有一个想法,她要把三姊姊的经历与言行都记录下来,就像孔子弟子记录和整合孔子事迹一样。 而且,最好还能编成故事。 陆沂舟知道,这件事只靠自己不行,于是她把这事和陆安那群学生说了之后,所有人都赞同这个行为。 于是就有人挥笔,写下: 房州知州问:“治理城邑时,若遇河中巨树盘根错节损毁船只,应当如何处置?” 先生答曰:“工匠要做好工作,必先打磨工具。当造巨桶贯穿树身,排干积水,令工匠伐木,祸患自然消除。” 我等学生听闻此事,赞叹道:“不违水流本性,不逆万物规律,这便是先生之能。” “以后先生的小故事,都这么写。”学子停笔,瞧着自己的佳作万分满意。 其他人也连连点头——学会了! 陆安路过,瞄了一眼,嘴角一抽,决定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不然太尴尬了。 顺带着,去见了陆二郎。 对方依旧在坑治务服役,多日不见,瞧着沉稳了不少,皮肤也黑了不少,看到陆安到来,也不像以前那样,仿佛吃火药似的了。但也没有好脸色,闷不吭声背着那筐子石头,从陆安身边经过。 陆安:“之前在船上时,我看到你在河边了。” 陆二郎的脚步顿时一停,背对着陆安,不知道是什么表情:“你想说什么?” 陆安:“我记得许久之前,二哥你对那些工匠之艺很感兴趣。” 陆二郎道了声:“那是以前,后来我就不感兴趣了。” 陆安:“二哥,那条河离配所可是南辕北辙,你真不感兴趣,可不会专程来一趟河边,看我怎么砍树。” 陆二郎的表情凝固了几个呼吸,他转过身来,整个人好像又恢复成了之前那种怒火冲冲的模样:“这跟你又有什么关系!陆安,你少来烦——” 一支铅笔放到了陆寅面前。 随着铅笔出现的,还有一张纸,上面是用铅笔画成的一张院落平面图。 陆寅的视线就移不开了。 不是那张平面图有多好,是那个线条! 他以前用炭笔画过类似的图,但炭笔的笔画远远没有这张纸上的细。 还没等陆寅把这幅图看得更清楚一些,陆安突然把图收起来,转身就要走,突兀地来,突兀地去。 这回是陆二郎把人叫住了。 “等等!”陆寅咬牙,问:“刚才那是什么?” 陆安诧笑:“二哥不是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吗?” 陆寅又不吭声了。 但陆安可不急,她只是在那里站着,慢悠悠地等,陆寅终究熬不过她,只能抿了抿发麻的嘴唇,微微低头:“还是感兴趣的。只是不显露人前。” 陆安一边把铅笔,以及她找人做的铅笔专用纸递过去,一边问:“嗯?这是为什么?我记得祖父并不在意陆家子弟有副业?” 陆寅接过铅笔和纸,询问过陆安后,便用铅笔在那纸上轻轻描画几笔,只是一下笔,他就感觉到了:“这笔好尖锐——你这纸是什么纸?总之不可能是宣纸,若是宣纸,一写就破了。市面上的纸,我想不到任何一种能够用这支笔来作图。” 陆安:“二哥好眼力,我这纸是专门做的。” 让她从无到有造纸造不出来,但是花钱让工匠把纸作厚,那还是可以做到的。 陆寅点了点头,这才道:“祖父确实不禁副业,但我当初一度将其提成主业,祖父敲打了我,言匠人终究不是正道,我便一心诗词文学去了。” 陆安大概猜到了。 像陆寓当初那个年纪的人,能让他放弃——至少明面上表现出了放弃自己喜爱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因为有一个扫兴的长辈。 这种事情网上见得多了,她根本不意外。 只是问:“二哥喜欢这铅笔吗?” 陆寅的心跳变快了:“你想干什么?” 陆安的表情和语气都好似平常:“二哥若喜欢,这支铅笔,还有一应纸张,我都送给二哥,只是二哥以后得答应我做一件事。” 比如必要时刻,站出来证明:陆九郎并不受祖父待见,连堂兄在哪上学都不知晓,就好像……被刻意与陆家其他人隔开了。 当然,哪怕陆二郎不愿证明,她也不会损失什么。一根铅笔而已,造价便宜,制工简单,她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一大把。 做事情就不要坚信自己一次就能成功,广撒网才是硬道理。 陆安看着陆寅,眼睛里露出奇异光芒:“二哥,你觉得呢?” 陆寅眼角跳动,略微迟疑后,抓紧了铅笔:“行。只要我能做到,我就肯定去做。” 陆安含笑:“我信二哥。” …… 一转眼,应氏兄弟在房州已呆了不少时日。 他们也该离去了。 陆安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十里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眼看着陆安还要再送下去,应劭之只能泪目阻止:“九思,就送到这里吧,待省试时,咱们汴京见!” 同一时间,柴稷也回到了汴京。 大薪的官家回到了他的皇城。 第75章 柴稷回到汴京的第一件事, 就是召开御前集议,告知大大小小官员:朕回来了。 “朕这些时日去了不少地方。” 柴稷笑眯眯地说:“首先便去了富待制的家乡。听闻富待制自为京官以来,一直在为家乡奔走, 前前后后七年间,令家乡得以筑土为塘,好蓄水防岁旱。朕去了萧山,发现果真如此, 有了那两口塘后, 萧山百姓再也不曾苦于田地无水,许多百姓还改了生计,前去贩渔,实乃利民之举。当赏。” 富彦忠, 乃现任龙图阁待制,兼权知开封府。 听到官家这番话, 冷汗一下子就出来了。 倒不是他做这个事有问题, 他到处跑衙门, 要资源, 推动这项政策落实,这的确是利民

相关推荐: 过激行为(H)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新年快乐(1v1h)   乡村透视仙医   蝴蝶解碼-校園H   鉴宝狂婿   我的傻白甜老婆   猛兽博物馆   我的风骚情人   将军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