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口挽留,转身毫不犹豫的离去。 他的离开就像是发出了某种信号一般,十几个人跟着一起离开。 会场里顿时空出了一小片角落。 这下周德兴等人就不是脸色难看,而是心慌了。 汤和讥笑道:“哈哈……知道大家为什么走吗?” “你们这些人是真的飘了,真以为自己多了了不起,大明没了你们什么都做不了是吧?” “陈伴读的能力如何,天下谁人不知?” “他的变革全靠你们的支持才得以施行?真是大言不惭。” “你们说这话的时候,将太上皇置于何地了?” “有太上皇支持,什么样的新政推行不下去?” “阻拦新政?谁敢?是觉得太上皇的刀不够锋利了吗?” “不是你们帮了陈伴读,是他帮了你们才对。” “若没有他的变革,哪有今日的大明?” “若没有他的提议,你们以为会有大分封?做梦吧。” 周德兴等人脸色更加不自然,不是羞愧,而是惧怕。 大家都以为,朱元璋成为太上皇之后,日子会好过一点。 可事实是,退位之后他不用操心国事,有更多精力去搞反腐。 杀人杀的更多了。 普通官吏且不去论,这些年被他处死的勋贵有二十多人,被褫夺爵位法办的有一百多位。 只不过都是些小勋贵,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可此情此景,由不得他们不害怕。 能杀小勋贵就能杀大勋贵,太上皇的杀心没人敢质疑。 更何况,那么多勋贵都直接表明态度,会和皇帝站在一起。 也就是说,他们依然是少数派。 到了这会儿,他们心中已经在懊悔,为何要这么高调? 为何要借机生事? 朝廷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可之前的种种迹象,已经在告诉世人会大分封。 只是要等太上皇回来宣布。 他们就是等不及,想要在迎接太上皇回京的仪式上做做文章。 当然,他们还有个小心思。 南洋土地有限,能封过去的勋贵是有限的。 谁都想第一批获封,那就只能找机会秀一下存在感。 于是他们就串联了许多勋贵,大家大张旗鼓的去迎接太上皇。 以此来凸显自己等人的存在。 他们成功了,太上皇确实记住了他们。 但……现在他们宁愿自己没被记住。 “咳……”一声干咳响起。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周德兴等人都下意识的哆嗦了一下。 蓝玉干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才缓缓开口说道: “江夏侯,你是勋贵之中最年长者,大家向来最敬重你。” “就连太上皇他老人家,对你也多有照顾,赏赐冠于众勋贵。” “你今日行为对得起太上皇吗?” 周德兴脸色涨红,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蓝玉又将目光看向李新,说道:“你说陈伴读污蔑你们?” “我认为恰恰相反,他这么做是在保护你们?” “你以为你们的行为很隐蔽?以为法不责众,以为太上皇会吃这个哑巴亏?” “幼稚,太上皇眼里容不下沙子,你们今日的行为必将受到惩处。” “陈伴读的一席话,将所有事情都摆在了明面上。” “太上皇当场不发作,事后就不会再说什么。” “你们这些人,都因此逃过一劫。” “你们非但不知感激,还倒打一耙,实在让人齿冷。” 李新反驳道:“保护我们?当场撕破脸皮,谏言太子行杀鸡儆猴之事,他就是这么保护我们的?” 其他人也多持相同的想法,连灭几个诸侯国警示诸侯的法子都想出来了,还叫保护? 那这种保护,我们可享受不来。 见他们还嘴硬,蓝玉彻底放弃了解释的打算。 事实上,他本来也不想和这些人多说。 只是陈景恪不希望大家出事儿,他是为了帮陈景恪,才会过来劝说的。 只可惜,这些人不敢怪罪太上皇,却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了陈景恪身上。 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所以,他当即也起身离开了。 任谁都能看得出他很不开心,这让周德兴等人心情更加沉重。 大家最怕的自然是朱元璋,最忌惮的就是蓝玉。 莽夫有莽夫的优点,执掌军法真可以说是铁面无私。 这些年被处置的勋贵,有一多半都是栽在他的手里。 不是他特意针对勋贵,而是勋贵都是军队出来的,归他管理。 而且很多人自恃有功肆意妄为,很容易犯错。 只要犯到蓝玉手里,基本就落不了好。 勋贵集团对他既忌惮,又恨的牙痒痒。 然而谁都拿他没办法。 太子的舅公,就这一个身份,就让所有人束手无策了。 而且他和陈景恪也关系莫逆,洛阳城谁不知道,蓝春和蓝斌就是陈景恪的半个儿子。 这俩孩子和福清公主的关系,比和亲娘的关系还要好。 只要太子和陈景恪不倒,蓝玉的地位就不可撼动。 此时他甩袖而去,大家自然担心被穿小鞋。 但比起穿小鞋,更让他们担心的是他们‘逼宫’的后果。 其实他们心里已经意识到,陈景恪确实是在帮他们。 当场将事情戳穿,太上皇要是当场不发作,事后就不太可能继续动他们。 就算动,也不会大动。 否则就会被说成没有容人之量。 可是现在他们不领情,还倒打一耙。 陈景恪得知之后,会不会生气? 以他在皇家三人组心目中的地位,随便一句话都能掀起波澜。 一直没说话的徐达,长叹一声道:“何必呢。” “本来装个糊涂,以后消停点事情就过去了,非要闹成现在这个样子。” 他是真的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可总有人想整点幺蛾子。 面对徐达,这些人还是非常恭敬的,连忙求教道: “魏国公,您是大家的主心骨,可要帮帮我们啊。” 徐达摇摇头,说道:“能说的我自然会说,但还需要你们自己拿出态度才行。” “上书请罪吧……如果可以,就去给陈伴读认个错。” 说完他也起身离开了,汤和、冯胜等人也紧随其后离开。 场上只剩下周德兴、李新等二十余位勋贵,也正是他们挑头去‘逼宫’的。 有人惊慌的问道:“江夏侯、崇山侯……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周德兴眉头一皱,说道:“天还没有塌下来,慌什么?” 右军都督王诚站出来说道:“诸位莫慌,老侯爷什么场面没见过,大家听他的准没错。” 李新神情里闪过一抹担忧,但嘴上还是附和道: “是啊,大家不要自乱阵脚,听老侯爷的吩咐即可。” 其他人也似乎有了主心骨,纷纷说道:“是啊是啊,老侯爷你拿个主意吧。” 周德兴本来还有些心慌的,听众人的吹捧自信心又上来了,说道: “咱们确实太高调,引起了太上皇不悦,不过事情远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严重。” “诸位哪个不是跟着太上皇刀山火海走过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只要主动上书认错,太上皇不会真的拿我们怎么着。” 众人越想越觉得他说的没毛病,多大点事儿吗。 主动认错最多也就是罚奉,太上皇还能因为这事儿砍了我们不成? 刚才就是被汤和、蓝玉他们给吓唬住了。 这时有人问道:“陈伴读那里要去吗?” 周德兴不屑的道:“他不过是仗着点医术和嘴皮子,迷惑了太上皇和皇上罢了。” “这种小人,当面我都敢吐他一脸唾沫。” “给他认错,他算什么东西。” “你们谁爱去谁去……不过去了以后,就别说认识我,丢不起那人。” 众人面面相觑,陈景恪到底如何,他们这些人再清楚不过。 可周德兴都这么说了,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至于要不要去陈家认错……回去再说。 不能什么都听这个老家伙的,这次就被他给坑了。 众人很自然的就将责任都推到了周德兴身上,完全忘记了当初他们是如何的怨愤太上皇食言的。 -----------------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开会,自然是瞒不过人的。 朱元璋第一时间就得知了具体情况,嘲笑道: “景恪还帮人求情呢,哪知道人家根本就不领情,还骂他算什么东西。” “这会儿他应该也收到消息了吧?真想看看他什么表情,肯定很精彩。” 马娘娘抱着一个热水袋暖手,说道:“景恪就是太善良了。” “这么多年始终不改初心,实在难得。” 朱元璋说道:“他那是傻,就没见过这么傻的人。” “也就是碰到咱们家,把他当自己人看。” “换成别的帝王家,早把他吃干抹净了,骨头都不剩下一点。” 马娘娘点点头,说道:“咱们也算是互相成全,没有他哪有大明的今日。” 然后她看着手里的情报,眉头微皱,不悦的道: “不过这些人确实过分,是该给他们一些教训了。” “尤其是这个周德兴,年龄越大就越糊涂了。” “八十岁的人了,不知道在家安享晚年,还出来惹是生非。” 她都开口了,老朱就彻底放开手脚了,立即下令去查一查周家的情况。 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违法乱纪之事。 顺便把这次参与‘逼宫’的人员,以及前因后果全都调查清楚。 他并没有将命令下达给杜同礼,而是让蒋瓛亲自去查。 相比起杜同礼,他更相信蒋瓛,况且用了这么多年也顺手了。 倒不是对陈景恪有意见什么的。 他信任陈景恪,却不会信任陈景恪信任的人。 另一边陈景恪也知道了周德兴等人的言论,对此他没有任何表示。 能做的他都已经做了,有人非要找死他也不会拦着。 又不是他亲儿子,干嘛操那么多心。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那场贵族会议结束后不久,就有十几位勋贵登门道谢。 同时也检讨了之前的错误,希望他大人不记小人过之类的。 陈景恪也没有说什么过重的话,只是告诉他们以后莫要再如此孟浪行事。 然后将这些人的名字,从黑名单上剔除了。 朱元璋派蒋瓛去调查,他也同样派了杜同礼去查这些人。 不管要不要教训他们,先把证据之类的准备好,有备无患吗。 只是当他看到杜同礼送过来的,关于周德兴的情报的时候,脸色瞬间就变了。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看到了蒋瓛送来的情报,脸色顿时就变成了铁青。 第412章 秽乱宫闱 看着手中的情报,陈景恪只感到头皮发麻。 周德兴的儿子周骥,王诚的儿子王庸,与宫女淫乱。 (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这里借用一下。) 即便是非常信任杜同礼,他也忍不住质疑道: “你确定没有弄错?” 杜同礼回道:“这种事情我哪敢出错……刚开始我也不信,查了好几遍才敢确认。” “陛下派了蒋指挥使调查周德兴等人,他也得到了这份情报,想必此时已经进宫面圣了。” 那事情就八九不离十了,他们怎么敢的。 陈景恪深吸口气,说道:“你说,好好活着不好吗,为什么非要作死?” 杜同礼回道:“这属下哪知道,可能就是您说的飘了吧。” 陈景恪摇摇头,问道:“你派人去监视他们了吗?” 杜同礼点头说道:“已经派出足够的人手对他们进行监视,只需陛下一道命令,就可以将他们捉拿归案。” 陈景恪点点头:“那就好。” 这是,杜同礼小心的道:“您看这件事情需要汇报给陛下吗?” 陈景恪看他一眼,叹道:“老杜啊,记好自己的身份,不要作死。” 杜同礼连忙解释道: “属下不是要隐瞒陛下,是考虑到蒋指挥使定然已经将此事上报。” “陛下此时应该正在气头上,我再去烦他是不是不太好。” 陈景恪说道:“他是他,你是你,现在你才是锦衣卫指挥使。”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不亲自去见陛下,就是死罪。” 杜同礼冷汗登时就下来了:“是,属下知错,这就进宫面见太上皇。” 陈景恪起身说道:“一起去吧,这么大的事情我要是装不知道,太上皇指定找我麻烦。” 一听他也要同去,杜同礼心下轻松了许多。 他本来就害怕见到太上皇,更何况发生了这种事情,现在过去妥妥的触霉头。 一个应对不好,挨一顿板子都是轻的。 有陈景恪跟着就没事儿了,最多就是被训斥几句。 两人立即出发前往皇宫。 果不其然,刚靠近大殿门口,就听到朱元璋的咆哮声: “周骥、王庸,唯有夷其三族方解我心头之恨。” 听到朱元璋愤怒的声音,杜同礼腿不禁一软。 陈景恪则不受影响,和内侍说了一声,让他代为通传。 只是片刻,殿内就传来老朱的声音: “站门口装什么样子,这会儿知道礼节了?” 陈景恪摇摇头,迈步进入大殿,杜同礼则留在了外面。 此时朱元璋、马娘娘、朱标、朱雄英、徐妙锦都在。 还有个一个中年美妇人跪在地上。 不只是老朱生气,马娘娘脸色也非常难看。 她是后宫之主……虽然现在不怎么管事了,可出这么大的事情,也是在打她的脸。 朱标一张脸已经全黑了,在他的任上出现这种事情,丢脸丢大了啊。 朱雄英就只是单纯的愤怒了,敢和宫女乱搞,简直就是找死。 地上跪着的,则是朱标的曹贵妃。 朱标没有皇后,后宫的事情就交给了较为受宠的曹贵妃打理。 平日里小事儿她打理,大事就找马娘娘或者朱标。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出现这档子事儿,她都难辞其咎。 见陈景恪走进来,老朱就气不打一处来: “求情求情,现在怎么不帮人求情了?就你会当好人,这次不当了吧?” 陈景恪唯有苦笑。 马娘娘则说道:“生气就生气,拿孩子撒什么气,他又不知道这件事情。” 老朱‘哼哼’两声,连忙解释道:“我这是在教训他,以后不要动不动就帮人求情。” “就像这次,也就是咱们,换成别的帝王,他肯定要受牵连。” 陈景恪心下感动,诚恳的道:“谢陛下教诲,我知道错了。” 老朱指了指他,说道:“知道错了,但就是不改。” “哼,咱也懒得说你了,杜同礼那边有没有别的线索?” 陈景恪将情报递给他,说道:“杜同礼就在外面候着,这是他调查的结果,不知道和蒋指挥使的是否有出入。” 老朱一把抓过来,粗略翻了一遍就丢在一旁,说道: “和蒋瓛调查的情况大差不差……此二人真胆大包天,我已经命蒋瓛去拿人了。” “咱倒要好好问一问,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越说他就越愤怒,再次破口大骂: “周德兴这个老王八,咱对他不够好吗?” “竟敢纵容其子犯下这等滔天大罪,他对得起咱的信任吗。” 他这话一点都不假。 大明开国勋贵里,有两个人身份最特殊,一个是汤和,一个就是周德兴。 他们两个是老朱真正的同乡同村人,从小一起长大的。 汤和的事情就不说了,老朱对他可以说是最信任的。 周德兴年长几岁,当年应该是对朱元璋有过一些照顾。 后来老朱造反,他加入义军,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老朱对他也非常够意思,当年他的府邸修的超过规格,被群臣弹劾。 这个罪名可大可小,一般的处置方式就是削爵处死。 老朱就直接说,我老哥哥苦了一辈子,现在享受享受怎么了?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之后逢年过节的赏赐,都是冠于诸勋贵的。 甚至给了他出入宫禁的权力。 可就是这个老头,先是联络诸勋贵行‘逼宫’之事。 现在又被查出其子与宫女淫乱。 说起来,这事儿能被查出来,还是怪他自己太跳。 如果他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侯爷,以老朱对他的宠信,锦衣卫怎么都不可能去查他家的根底。 正是因为他‘逼宫’。 老朱生气了,想查一查到底有多少人参与,顺便看看他们是否还有别的谋划。 结果就将周骥干的事儿给查出来了。 顺着周骥,又将王庸给揪了出来。 周德兴大概率是不知道儿子干了啥的,否则不敢这么跳。 周骥估计也没想到,自己的亲爹会突然来这么一手。 只能说,这一家子爹和儿子互相坑,死得其所。 关于此事的处理结果,其实没什么可说的。 夷三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问题在于,还有没有别的人牵扯其中。 更关键的,也是大家都在回避的问题,难道只有宫女参与其中了? 会不会有嫔妃也参与进来? 这些问题,只能将两人抓捕归案审讯后才能得知。 接着众人又讨论了一下如何处置‘逼宫’的事情。 愤怒中的朱元璋和朱雄英都认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收拾一下他们。 打击一下勋贵们的嚣张气焰。 陈景恪这次没有劝解,他又不是滥好人。 他比老朱还要痛恨那些‘逼宫’的人。 之前出来保他们,是不想国家发生混乱,影响到大好局面。 现在这档子事儿都出来了,他自然也就不劝了。 甚至还很支持老朱和朱雄英。 既然必须要杀人了,那干脆就多杀几个,一次性把问题摁下去。 反倒是马娘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如果在这个时候处置太多人,会让外人怀疑咱们在污蔑他们,好对他们展开打击报复。” “所以,两件事情分开的好。” “先处理周骥和王庸的案子,至于其他勋贵,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 老朱虽然生气,却并未昏了头,自然知道她说的在理。 此时搞扩大化,大家必然会怀疑。 是不是你为了打击报复,故意陷害他们? 虽然自戴绿帽子有点不合理,可传谣言的人哪会管那么多。 所以,最终他还是按捺住了搞扩大化的想法,只就事论事。 外面的事情确定之后,就是处理内部了。 曹贵妃因管理后宫不利,被降级成为嫔妃。 但这还不算完,在案件结束之前,她都要被禁足。 等案子结束,确认没有参与进来,才能恢复正常。 接着就是马娘娘再次出山,帮朱标整理后宫。 这让朱标非常的羞愧,都当皇帝了,后宫的事情还要麻烦老娘。 马娘娘对儿子则只有心疼,国家大事要操心,到了后宫也不得安宁。 “哎,雄英他娘去的早,要是她还在该多好。” 一句话说的众人心头沉重,朱雄英更是眼眶含泪。 徐妙锦悄悄的挪到他身边,抓住他的手,给他力量。 事实上她的小动作大家都看到了,只是不想煞风景,故意装作没看到而已。 之后,马娘娘就带着徐妙锦离开了。 她要借着这次整顿后宫的机会,锻炼一下徐妙锦。 作为未来的皇后,必须要懂得如何管理后宫。 再也没有比这种实实在在的案例,更能教人的了。 ----------------- 蒋瓛是个狠人,也是太上皇手里最锋利的刀,这一点是公认的。 尤其是老朱退位,他也跟着卸任锦衣卫指挥使,更是成了老朱的影子。 老朱这两年反腐成果如此之大,离不开他的情报支持。 这次由他出手,拿下周德兴和王诚全家,群臣自然知道这是太上皇的旨意。 若是朱标下旨,那动手的就应该是杜同礼。 大家不了解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蒋瓛出手拿人。 自然而言的就认为,这是对‘逼宫’的报复。 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觉得很正常,敢逼宫肯定要付出代价。 太上皇杀伐果决一辈子,岂会受他们这个气? 也有人认为老朱太小气,之前你说了不追究,怎么翻脸就不认账了? 而且就算你想打击报复,就不能等风头过了? 真正慌乱的,是和他们一起逼宫的勋贵。 别看之前他们高调,其实就是抱着法不责众的思想。 眼见皇帝竟然真的要搞清算,他们自然害怕。 有人在家等死,有人四处托关系打点。 还有人则已经开始提前准备后事。 朱元璋也是故意恐吓群臣,并没有告诉大家原因,而是任由大家乱猜。 虽然没有办法清算你们,但吓唬一下还是可以的。 而且这次恐吓的不只是闹事的勋贵,还有别的文武大臣。 咱虽然退位了,可照样能杀人。 别用法不责众那一套来对付咱,咱不吃那一套。 这一招确实很管用,这几天群臣一个比一个老实。 关于大分封的争论都小了很多。 就连徐达、李善长他们,都以为朱元璋迫不及待要搞清算。 私下找陈景恪打听情况,如果是真的,他们准备劝谏一下。 不是反对搞大清算,而是目前不合适。 事涉宫闱,陈景恪也不好对他们多说什么,只告诉他们与逼宫无关。 周德兴他们是犯了别的事儿,只是以前没有被查出来。 “这次他们逼宫,太上皇想了解具体情况,派人去调查。” “结果把他们以前干的事情给查了出来。” 听到这里,李善长二话不说起身就走。 突出一个不掺和。 事实上他也没办法掺和太多,胡惟庸案他不干净,有些事情掺和太多反而是给自己找麻烦。 徐达就相当无语了,这事儿闹的,还真是……活该啊。 “事情严重吗?” 陈景恪说道:“夷三族。” 徐达的表情瞬间凝重无比,自从大明的政治步入正轨,没有正当理由老朱也不会轻易夷人三族了。 而能夷三族的罪就那么几个,谋逆、行刺皇帝等等。 他想不通,周德兴和王诚这俩人,能犯哪一条? 但不论他们犯了哪一条,这件事情都不是他能过问的了。 所以很快他就离开了。 ----------------- 锦衣卫那边也很快就拿到了证据。 说起来周骥和王庸也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一旦坐实就是夷三族。 所以最开始咬死不认。 但可惜,他们的嘴巴没有锦衣卫诏狱里的刑具硬,几天后全都招了。 事情还是出在周德兴身上。 前面说过,朱元璋赐给他出入宫禁的权力,也就是给了他一块腰牌。 然后,这个特权却被周骥给偷用了。 他不光自己偷偷和宫女淫乱,还把好朋友王庸给拉上了。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和朱标没皇后有直接关系。 马娘娘退居二线,后宫的事情交给了曹贵妃管理。 可她只是个贵妃,还有三个同级别的竞争对手,下面还有一群嫔妃虎视眈眈。 总之就是,后宫管理方面有点乱。 这就给了周骥、王庸可乘之机。 但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对宫里的女人下手。 即便那只是个宫女也不行。 周骥为什么会动了这样的歪念头呢? 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被掩埋许久的案子被扒了出来。 周骥自述,他是受了临川侯胡美的女婿赵抚的诱惑,才犯下此罪。 而赵抚早在洪武十六年,就曾秽乱宫闱。 这个口供一出,朱元璋原地爆炸了。 第413章 最后一块死角 临川侯胡美,大明开国功勋之一,其女入宫为妃,是为胡顺妃。 为贵妃之一,地位仅在马娘娘之下。 胡顺妃生了个儿子,就是湘王朱柏。 朱雄英小圈子的核心成员之一。 也因此,胡顺妃比历史上更加受宠,胡美自然也因此受益。 谁都没想到,他的女婿赵抚竟然也被牵扯了进来。 不过秽乱宫闱这种事情,不论谁牵扯进来都难逃诏狱走一遭。 锦衣卫连夜出动,将赵抚抄家。 就连胡美全家都被锦衣卫禁足,未经允许一只苍蝇都不得离开。 赵抚可没有周骥、王庸那么硬的骨头,锦衣卫刚把刑具拿出来还没上,他就屎尿齐流全招了。 然后,不出意外的,胡美也被供了出来。 准确说,这桩案子最初就是因他而起。 他本身是勋贵,女儿是贵妃,外孙是很受宠的湘王。 自然也就有了出入宫禁的资格。 然后他就色胆包天,和一个宫女勾搭上了。 凭着这个宫女拉皮条,又有另外几个宫女参与了进来。 没有不透风的墙,没多久他的事儿就被他女婿赵抚给发现了。 被宫女给压榨的有些吃不消的他,竟将赵抚也拉了进来。 翁婿俩做了同道中人。 和宫女乱来那么久都没被发现,赵抚难免就有些得意。 一次酒后炫耀,将此事告诉了周骥。 怕周骥检举,他就将其拉了进来。 后周骥又把王庸拉了进来。 拿到口供之后,陈景恪彻底麻了,朱元璋原地爆炸了。 “哗啦……” 朱元璋化身桌面清理大师,一挥手将案几上的东西都扫落在地,发出‘噼里啪啦’一阵乱响。 “欺天啦……” “竟敢欺辱到咱头上来了……” “咱就是太心善,才会被他们如此羞辱……” 朱标静静的坐在一边,亦是满脸杀意。 朱雄英就更别提了,直接嚷嚷着要大开杀戒。 别的事情都能忍,唯独这件事情不行。 宫女虽然不是嫔妃,但严格来说都是皇帝的预备役女人。 别人动,就等于是给皇帝戴帽子。 但对于皇家来说,被戴帽子还是小事,真正要命的是皇家血脉。 这要是被污染了,才是最致命的。 这件事情必须要着重处置,让人短期内不敢再生出别的心思。 一旁的陈景恪也是眉头紧皱,他对这些人是真的厌烦透了。 踏马的脑子里装的是屎吗? 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心里没有一点数吗? 好好的日子不能过是吧?天天要玩惊险刺激的是吧? 这一世老朱没有对勋贵
相关推荐:
皇嫂
蛇行天下(H)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蚊子血
永乐町69号(H)
妇产科男朋友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有只按摩师
凡人之紫霄洞天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