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丝困惑。 他在外游历之时,有时会去育婴堂工作,就碰巧认识了某位经常过来捐款的富户,在发现对方受血盟会威胁之后,自然出手相助,但分别时为了避免自己泄露机密,裴向舟没留对方的联络手段,如今更是已无从查起。 裴向舟与孟瑾棠说话时,并未避着边上的檀无栾,这位穿着玄衣的北陵侯神情古井无波,似乎不管这两人说些什么,对她而言都只是微风过耳,半点不萦于心。 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豪杰之外,庭院靠边的地方还坐着些穿着相同装束的少年人,他们围桌而坐,表情具都十分严肃,彼此间自成一处天地,与其余客人显得格格不入。 这些年轻人来自天下阁,人均姓李,平常并不在外行走,是以在座各门各派的高手,居然无人清楚他们的武功底细。 石立顷远远瞧见那青衣少女依次给北陵侯介绍江湖上的朋友,自然便成众星拱月之态,心下稍觉不快,目光一转,落在天下阁内的弟子身上,看他们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忍不住笑道:"旁人都听闻天下阁内高手如云,只不知道,各位李兄都有什么擅长的本事?" 那些少年人听见石立顷的问话,却并不理会,依旧端端正正地坐在桌边,静默得如同打坐一般,面前虽有酒菜,却连一口都未曾取食。 石立顷见他们态度轻蔑,忍不住生出一股怒意,冷声道:"今日各位英雄好汉都云集此处,说是彼此认识一番,但天下阁的朋友,原来这般看咱们不起,居然连话也不肯多说上一句。" 有常山庄在江湖中的簇拥本就不少,只要石立顷不与孟瑾棠等实在惹不起的人碰上,自然有人愿意应和。 更何况朝廷与武林间,本来就存在着天然的鸿沟,不少好汉便闻声鼓噪了起来。 那些年轻人闻言,彼此看了两眼,似乎是不太想在社交方面留下话柄,其中最左边那人微微颔首,边上才有人冷冷道:"我们擅长杀人。" 孟瑾棠没有刻意去听他们说话,但她内力深厚,纵然这些人说话时音量再低上二十倍,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若是有人在一个无内力的世界这么说,很容易被当成中二病,但在一个当真存在内力的世界中这么说…… 其实也挺容易被人当做中二病的。 孟瑾棠轻声:"也不知天下阁擅长的武功是什么类型的?" 她本是自语,但檀无栾听到后,随口回答道:"他们在培养弟子时,从刀枪棍剑轻功到暗器拳脚,甚至于毒物药物,该教的都会教上一些。" 简而言之,就是跟江湖门派相比,天下阁的培训方式更严格也更全面。 如果说武林门派里的师父在培养弟子时,多少会把徒弟当自家孩子看待,那天下阁的前辈在培养后辈时,多有冷酷无情之处,简直就像是在养蛊。 在孟瑾棠看来,这些姓李的年轻人,比外界的同龄人要更加冷漠且难缠得多。 石立顷想让那些天下阁弟子露两手,以便大家在大会上彼此配合,但他们坚辞不肯,只说自己所学仅仅是些雕虫小技,不敢贻笑大方。 江湖中人问了半天,唯一弄清楚的,是那群天下阁弟子里头,为首之人名叫李甲。 ……听起来就不像什么正经名字,充满了用完就扔的日抛气质。 眼看两边的气氛变得僵硬了起来,而本地主人北陵侯又半点打圆场的意思都没有,边上有人笑了起来:"其实对付那群化外之人,本不用天下阁的朋友出马,但三皇子坚持,加上丞相也赞成,便把他们加入了进来。" 说话之人原本是小青山派的弟子,在门派覆灭后,跑到江州,目前挂靠在了六扇门那边。 ——小青山派擅长软兵器,在这个武林中,不断有新门派诞生,也有旧门派覆灭,像仙霞派、无妄剑派,点苍派,还有小青山派等等,都已成了明日黄花。 旁人虽瞧不太上那位小青山派弟子,但此人一向也没什么劣迹,便只哼了两声,不肯多言,也有人故意道:"什么化外之人,兄弟最好说清楚些,免得冲撞了别的好朋友。" 那位小青山派弟子一个激灵,想到掖州也不算中原地带,立刻站起身来,自罚了一杯,四面赔笑道:"方才兄弟多喝了两杯,说了浑话,还请各位莫要放在心上。" 就在此事,忽然有人进来通报,一位穿着管事服饰的人笑道:"二公子跟三公子过来了。" 就在大部分人开始琢磨"二公子"跟"三公子"都是谁的时候,檀无栾盯着那位管事瞧了一眼,忽然道:"你是何人?" 话音方落,穿着管事服饰的人已然敏锐地注意到,边上有一道道锐利的目光往自己的方向看了过来,那些人袖子底下甚至有银光泛出,显然是做好了发暗器的准备,连忙自我澄清道:"……小人是芳在馆的管事。"又补充了一句,"来的是李二公子跟李三公子。" "李"是大夏的皇室之姓。 "……" 做好战斗准备的江湖人默默收起了袖子里的暗器,对北陵侯不着家的情况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没过一会,外面就有脚步声传来,那些天下阁弟子早在听见消息的那刻起,就站起身来,垂手相迎。 从曲桥上走过来的是一位十分俊俏的年轻人,对方睁着一双水杏似的眼,笑吟吟地环视着庭院中的人,在看见坐在酒坛上的袁去非时,眼里流露出一丝讶异。 另一位年轻人匆匆跟上,脸上带着苦笑:"三……弟,莫要走得那般快。"注意到在座江湖中人的目光,咳了两声,道,"我们兄弟二人是檀侯的朋友,过来看看,诸位不必在意,只当我等并不存在就行。" "……" 对于李二公子的话,江湖人士集体以一片沉默作为回应。 其实他们不是很介意建 京的皇子公主们在大会开始之前白龙鱼服过来探探情况,但对方改装得实在比较失败,就差把"我身份与众不同"给写在了脸上。 要是直接戳穿对方,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但若是不戳穿对方,简直是在侮辱自己的眼光跟智商。 这是一个需要演技的场合,不少人都把视线投向了场地中理论上演技最强的无情剑…… 只见那位穿着"船夫"服装的少年人,手掌虚虚一抓,被弃在地上的船夫箬笠就弹跳而起,倒飞回他手中。 温飞琼泰然自若地把箬笠给重新扣在了脑袋上,头也不回地向后飘然滑去,一直退到水池旁边,与环境静静融为一体。 ……若不是情况实在不太恰当,旁人都忍不住要为他这手隔空擒拿的功夫喝一句采。 孟瑾棠隔着帷帽看向两位李公子,其中做哥哥的倒也罢了,但那位做弟弟的,肌肤细腻,兼之语音娇嫩,显然是年轻女子在易钗而弁。 虽然皇室积弱,但毕竟是本地主人,在来建京之前,孟瑾棠自然了解过他们的情况,当今圣上膝下共有六个孩子,除了五公主李珂因为母亲乃是江湖中人,名字中间没有"弘"字之外,其余都叫李弘某,其中太子叫做李弘文,二皇子名为李弘士,他与三公主李弘素乃是一母所生,平时关系亲密,有时会一同外出游玩。 三公主难得见到如此多的江湖中人,兴致十足,忍不住笑道:"我虽然从未离开过江州,但也听说过武林中年轻一辈的高手,素来以白云居杜姑娘,七星观陆道长,净华寺裴师兄,还有建京北陵侯,维摩城温公子,寒山派孟掌门为首,但也不知他们六人中,谁的本事更高一些?" "……" 石立顷身为四大山庄中的杰出弟子,一向以自己未能与杜静若等人齐名为恨,此刻也有些庆幸,自己虽然名气低了一些,但也免去了大小场合中的无数是非。 其实江湖上讨论这个问题的人一直挺多,那位三公主会感到好奇也挺正常,在场的武林人士听见后,忍不住把目光移动到孟瑾棠等人的脸上,等着看他们的反应。 裴向舟因为站位靠外,而且又是问题中的当事人,兼之脾气一向温和,直接被推出来回答三公主的问题,他想了想,居然没多为难便开了口,笑道:"应该是陆清都陆兄。" 三公主似乎有些讶异,但旁人都迅速明白过来裴向舟为何如此回答——虽然上述六人理论上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但不在本地是陆清都最大的优势,无论李家那两位在提问之后,还有什么类似于切磋一二或者露两手之类深入了解的后续,都能就此堵住。 左陵秋心中也颇为感慨——没想到陆师兄跟旁人齐名了那么久之后,终于得到了同辈对手的广泛承认,连自负如无情剑跟掖州王都没有出声反驳。 二皇子一直注意着江湖人士的反应,此刻悄悄一拉妹子的衣袖,微微摇头,示意她莫要多言,慢慢把话题转到都婆国那边。 据探子查知,此次都婆国声势浩大,似乎对在大会中占得上风一事势在必得。 第148章 对于都婆国的目的,朝廷中有不同说法。 刘丞相私下跟都婆国之间关系密切,被皇帝问起的时候,自然一脸忠心耿耿地表示,对方如此行为,多半是因为重视大夏,而非有什么恶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虽然不可忽视,但也不必太过重视。 但镇国安乐公方面有不同的意见。 虽然都婆国距离江州太远,而且风俗与中原不同,大夏这边的探子一般不太容易察觉这位邻居的各中动静,奈何对方这些时日动作实在大过了头,终于被他们探知——都婆国皇室中有人想要掀起战事,可惜百姓居安已久,又不确定大夏的实力如何,所以才想借大会的机会,来中原摸个底。 倘若都婆国能在此次大会中获胜,主战派就算是有了进攻中原的理论支持。 他们派了皇室中人前来大会压阵,若是大夏这边没个重量级的人物出面,难免会落人口舌。 皇帝百忙之中,总算还记得抽空去思考了一下大夏与都婆国间的国际关系问题,在他想来,虽然两位爱卿所言各有一番道理,但小心些终归没有大错,便决定依从镇国公所言,在六位儿女中,挑一个过去压阵。 刘丞相虽然一直坚持跟镇国安乐公对着干,但看见皇帝态度变化,也立刻调整了口风,表示圣上英明,他做臣子的万万不及,然后转头就推举了二皇子。 大夏皇帝六个儿女当中,老大是太子,老二虽然在名分上差点,但人际关系比较强,一向跟刘丞相本人走得挺近。 刘丞相想着,这次让二皇子过去代表皇室过去镇一下场子,算是给对方增添了一点分量,用的理由还是特别光明正大的"太子身份贵重,不宜涉险"。 太子方十分憋屈,奈何储君这边拥护者的做事手段都比较含蓄,实在争辩不过刘丞相,只得选择退让。 * 朝廷里的暗流涌动对江湖人的影响不算大,具体表现就在于,哪怕已经明白了前因后果,他们依旧对突然前来的"李二公子"并不如何在意。 二皇子有些讶异,他久在建京,不太习惯这中接触方式,以往认识的人,虽然有些对他的态度不够友善,但无论是热情还是疏远,都有脉络可循,不似面前这些武林豪客,连话都不说两句,就表现出了一副不想招惹麻烦上身的样子。 其实倒是二皇子误会了,江湖人的思维方式跟朝廷中人存在很大的差别,比起怕惹麻烦,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万一表现得跟皇室中人十分亲近,会被围观者误以为有投靠朝廷之心,显得比较没有牌面。 二皇子想主动跟这些江湖人拉进社交距离,但遭到了冷处理,除了苦笑之外,一时也无法可想。他没打算翻脸,但就算想要翻脸,也缺乏足够的立场——江湖人虽然冷遇他,但该有的礼貌也没少,但细品起来,全然是不愿多理会的礼貌。 江湖人倒十分坦然,既然"李二公子"刚出场时说了当他们不存在,他们必定能执行得十分到位。 孟瑾棠今日是第一次见到这位闻名已久的北陵侯,加上对方也时用剑之人,便跟檀无栾坐在一块,探讨起了武学,她们初次见面,虽不好说得过于深入,但双方所习皆是难得一见的高深武学,纵然点到为止,也听得边上围观之人如聆纶音,如饮醇酒,觉得就算在都婆国大会中没得到什么收回,能多听二人谈论几次,便已不虚此行。 化名为"李三公子"的三公主枯坐无趣,忍不住插话道:"我也曾听长辈说起过江湖上年轻一代的剑术高手,说是各有所擅,难分高下。" 石立顷不信这位公主娘娘当真对武林之事有什么了解,冷笑一声,故意挤兑道:"那还请李三公子赐教。" 三公主听说那位青衣少女极有
相关推荐:
想他时,call我
制梦者-DreamMaker-(H)
艳祠(NPH)
主咒回 游戏人生
沈锦年颜初
重生之民国名媛
快穿女主是个真大佬
为娼
皇上难当
公路求生,我有提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