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不良之年少轻狂 > 第134章

第134章

及具有辅助效果的《明夷心法》跟《琢玉功》。 孟瑾棠虽然还未达到宗师境界,但论起对不同内功心法的了解领悟,恐怕武林中的许多前辈宗师也无法与她相比。 相对于一般的内功心法来说,具有辅助性质的武功,刷起熟练度来会更慢一些,孟瑾棠虽然已经将《明夷心法》提升到了7级,但自从开始修行《无定无相法》之后,她就渐渐感到,这门武功在不同内力的兼容上已经快到极限,除非境界上有所突破,否则短时间内最好还是限制一下内功中类的扩充。 当然真要在生死线上力求突破,也是游戏中常见的提升方式,但作为一个无法存档的玩家,孟瑾棠依靠这个人丰富的走火入魔的丰富经验,明智地选择了及时打住。 孟瑾棠写好了《优昙诀》、《归雁剑》还有《斗室剑法》的秘籍后,陈深便已走了过来,准备禀报掌门师姐,今日微生波那边的来意。 梨花树下,青衣少女倚靠在躺椅上,就像一片淡淡的云,寂静地停泊在山岫之间。 陈深才开了个头,就看见躺椅上的掌门师姐忽然坐起身来,轻巧地做了个打住的手势。 孟瑾棠看他一眼,关怀道:"我听师弟的呼吸声有些不对。" 陈深坦然回答:"我此前参悟师姐给的心法,略有所得。" 他指的自然是孟瑾棠自《补天神诀残本》中悟出的那份无名心法,陈深修炼武功之余,也常常研读,居然另外悟出了一套吐纳运气的诀窍,奈何与《养意诀》有所冲突,实力反而受到了一些影响。 陈深开始没有察觉此事,等觉出不对之后,体内真气已经隐隐有些逆行之兆,至于韩觅侯等人,察觉倒是察觉到了,但不确定这是不是寒山派独门心法的固有特点,也不敢多话。 青衣少女目光微凝,衣衫一飘,无声无息地停在了陈深边上,然后伸指搭住了对方的腕脉。 ——纵然陈深的眼力早非当日可比,却依旧难以完全看明白,师姐方才究竟是如何起身,又是如何提纵,只觉眼前一花,便看到孟瑾棠袍袖拂地,已然立在庭院之中,姿态中有中无限悠然平和之态。 孟瑾棠缓缓送出一缕真气,在师弟经脉中走过一个周天,确定了对方体内存在着一中奇特的异中真气,虽然总量并不太多,但也算是一个麻烦。 对于习武之人来说,若是被人将真气打入经脉之中,强者可以逐步吸纳,弱一些的便只能依靠自身内力化解,再弱一些,便只能与外来的真气共存,要么指着这些真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步消失,要么就靠本身的修为硬磨,如此一来,个人实力难免会大受影响。 凭孟瑾棠的本事,陈深体内的异中真气纵然再难缠十倍,化解起来也并不麻烦,但棘手之处在于,这些真气并非是来自于旁人,而是来自于他本身。 孟瑾棠已经穿越了很久,对于武功一道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她看来,每种内功心法都有不同的运行路线,习武之人多修炼几次,他们的奇经八脉便能将路线"记住",这也是为何救治昏迷中的高手时,外人只要输入一些真气过去,就有机会带动对方体内的真气自然流转,帮助伤势愈合。 陈深根骨不错,悟性也高,他的经脉已经"记住"了新的真气运行方式,就算孟瑾棠帮忙化解,很快又会有新的真气产生。 孟瑾棠本来就已经计划要再提升下师弟师妹们的实力,壮大寒山派的真实底蕴,正好陈深在修行上又出了些问题,便打算传一些《明夷心法》中控制经脉的诀窍给对方。 ——以前论坛中有玩家曾试验过,想把《明夷心法》教授给游戏世界本地人,却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这门武功的入门悟性就高达45之多,除了能开系统外挂的玩家之外,很难有人能够达到,其次,这套武功是设计人员为了方便玩家切换面板而创造的,也就是说,就像孟瑾棠天然适合学习《寒山剑法》一样,玩家也天然更适合学习《明夷心法》。 在单机的灵活度下,几乎不会有游戏世界本地人能学会这门武功,但孟瑾棠可以将其中的部分诀窍拆出来传给师弟,这样一来,陈深虽然无法像她一样,同时兼修数门性质完全不同的内功,但仅仅多修一门的话,完全可以做到。 孟瑾棠在指点陈深时,自然也需要了解对方现在的真气运行情况…… [系统:领悟《无名心法(逆)》,悟性提升3点。] 孟瑾棠:"……?" 看着新获得的属性点,孟瑾棠感觉自己以前可能混了个假论坛——培养弟子的收获原来有那么大吗,她怎么没听别的玩家说起过呢? 第145章 孟瑾棠想,难怪别的走掌门流的玩家在经常触发奇怪支线的情况下,还坚持不断扩招,果然是因为这条路线会带来丰厚的回馈,甚至都不用走到后期,仅仅是前期,就能获得为数不少的自由属性点。 《无名心法(逆)》中的内容并不完全,仅仅有一些呼吸吐纳的法门,但仅仅从架构看,就与孟瑾棠所了解的武学常识颇不相同,她之所以还能指点陈深,纯粹是因为个人武学境界高明。 聊完了心法上的问题,陈深这才找到机会,将微生波的来意一一告知掌门师姐。 青衣少女微微一笑,不甚在意道:"既然本地主人有邀,那岂有避而不见的道理。" * 随着都婆国之会的临近,朝中各部也都跟着忙碌了起来。 旁的部门尚且可以忙里偷闲,但负责管理大小宴会的礼部却决计无法躲懒。 许多官吏一直在部中忙到深夜时分,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赶,在大夏的朝廷中,小吏可以五日一休沐,但稍微重要点的官员就只能每旬一休,而且遇到重大事件时,上述假期会自动取消,且不确定后续能否获得调休的机会。 江州与其它州府不同,尤其是建京,里外都显出一种井井有条的森然气象,都城中原本设有宵禁,但因为大会将近的缘故,稍微放松了一些,一直加班到夜间的官吏们才不必睡在衙中。 绘着梅兰竹菊的六角风灯挂在一辆马车上,在风里晃晃悠悠,这辆车装饰简素,赶车的马夫在着装上也不似豪门健仆,但衣裳整洁,指甲中也没有陈年泥垢,不太像是小门小户出身。 这辆马车最终停在开泉伯宋家的门口。 开泉伯大名宋致群,在礼部工作,是宋家这一代的长子,他仪表堂堂,风度颇佳,如今已有四十多岁,但因为保养得当,看着不过三十许人。 宋致群一进门,还未来得及梳洗,就径直去了正房柏厦堂那边拜见母亲。 夜色深如泼墨,但柏厦堂里头还亮着灯火。 开泉伯宋致群的母亲姓谭,被人称作谭太君,宋致群先恭恭敬敬地问了母亲安好,又问了几句饮食,这才慢慢把话题拉到工作方面。 宋致群笑道:"这些日子建京来了许多外头的人,亏得母亲提点,咱们才晓得约束家中子弟,莫要到处乱跑。" 谭太君听着儿子说话,只微微颔首,并不多言。 柏厦堂虽是谭太君的居处,里头的陈设却不算富丽堂皇,反倒十分清新雅致,屋内没有焚香,熏笼边放着个檀木制的小案几,案几上的青瓷盏里,掐了十来朵理论上早该过了花期的新鲜水仙。 墙上除了字画外,还嵌着些玉石质地的玩器,最中间的是一张珍珑棋盘,黑子白字呈胶着之态,而在棋盘上头,还挂了一幅字。 宋致群接着说道:"……圣上宽宏,设下宴席,说来有趣,那些外面来的人名字后除了居地之外,还写了门派出身,倒跟咱们建京十分不同。" 他东拉西扯了半天,历历数过不少江湖门派的名字,最后才稍稍提了一句寒山派。 谭太君骤然睁开眼睛,她目光甚是清明,绝无半分睡意:"你可瞧清楚了,里面难道是有姓宋的人么?" 宋致群:"这倒没有。" 谭太君冷冷道:"既然没有,那便罢了,宋家在外地虽也有些支脉子孙,但都是耕读传家,就算那群人里有姓宋的,料想跟咱们也并非一族。" 宋致群赔笑:"母亲说的是,但儿子听闻,那位掖州王……" 谭太君出声打断:"我老了,也昏聩了,倒不曾听闻过过,掖州什么时候居然有了外姓王?" 宋致群自知失言,连忙改口:"是,是,那位永济侯据说姓孟,而且年纪也不大,有说十五六岁的,也有说十七八岁的,但应当不曾超过二十。"又忙笑道,"说来还是咱们江州好,外面的人也实在不像样子,哪有年纪轻轻的小孩子家,就随意出来胡混?" 谭太君不搭言,目光越过儿子的头顶,盯着上面的棋盘看了半晌,忽然道:"若是咱们家八丫头还活着,差不多也是这个岁数。"视线在宋致群的脸缓缓划过,"你是她伯父,晓得侄女不在世后,心里难过,有些多虑,那也寻常。" 虽然母亲语调平稳,但宋致群却觉身上有冷汗涔涔而下,赶紧垂下头,低声道:"母亲说的是。" 棋盘上头挂着一幅字,粗笔浓墨,写着"落子无悔"四个大字。 谭太君默然半晌,再开口时,声音却变得温和了一些:"这也怪不得你,我在家里,也听人说起过,外面的人,门派多是依着山川取的,寒山那般大,有人想到了一块去,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其实宋致群也觉得自己的猜测不大可能,听见母亲如此分析,安心之余,也有些怅然。 在他看来,任凭外面哪里,自然都不如江州好,若是那孩子性子不那么倔强,留在家里,由人伺候着长大,不也舒服得很么? 宋致群对那个八侄女了解不多,只猜想她母家应该已经没人在了,就算还有人活着,也和寒山派那样的隐世大派扯不上关系,他早就打听过,江湖上那些少年成名的高手,都是从小开始习武,半路出家的,就算想有一番成就,少说也得过上五六年之后。 谭太君忽然伸出右手,轻轻搭在儿子的手背上:"生长在建京里的人家,私底下再如何心狠,总是你能料想得到的,但自外面来得人却又是一番脾气,一旦行差踏错,惹上了他们,那谁也救你不得,你平日在外头奔走,千万要仔细!" 宋致群垂首听训:"是。" 谭太君闭了闭眼。 她晓得隔墙有耳,但对那些武林中人来说,若是有意探听什么,纵然隔着十道墙,也能将别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有些内家高手,甚至能听见数里之外的虫蚁活动声响。 ——何等可怕的江湖人。 尤其是里头的轻功高手,行动时轻若拂风,来去无踪,对普通人而言,那些人可能就在身边,却无法感受得到。 一旦想到自己周围的空气里,或许存在着一双双看不见的眼睛跟耳朵,谭太君便觉得胸口处窒息般的沉闷。 曾经有外放的官员,本来雄心壮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某天三更时分忽的惊醒,发现自己头皮生凉,原来是被人无声无息地割走了满头头发。 大夏继承了前朝的许多财富,也继承了前朝留下的敌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日的武林盟主写了一封信,"覆巢之下无完卵",传阅各州,表示若是朝廷覆灭,百姓遭殃,他们武林人士也不可幸免,那些江湖好汉们才稍稍收敛了行径。 此后江州这边总算找到了一点喘息的机会,朝廷先是招揽高手进入六扇门,然后设立沉命司,再到后来的护国寺跟天下阁,总算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 谭太君想,幸好这样的高手并不太多,而且据说,习武之人的成就跟根骨有关,其中根骨上佳之人,一千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无论在哪个门派,培养一个高手都要花费海量心力,其中许多人因为武力高强,行事风格也多半冲动鲁莽,尤其容易折损在私斗上头。 谭太君:"宋家上下数百口人,你也快到了为人祖父的年纪,更要小心谨慎,这次的差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宋致群知道母亲是在告诫他,江湖人中诡谲莫测,此后关于"宋八姑娘"跟"寒山派"的事情,万万不可再提起,就算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宣之于口。 他想,虽然传言中的掖州王与宋八十有八九并无关系,但怕就怕那一点疑心,万一惹得旁人生疑,把自己捉去严加拷问,事后陛下纵然派人惩戒了那些江湖中的莽汉,于宋家又有何益? 除此之外,宋致群还有一点自己都未曾深想的顾虑,倘若掖州王当真是宋八姑娘本人,宋家这边也并没有影响对方的能力跟立场,与其追根究底,不若保持距离。 谭太君因为早年的一些旧事,一向不喜

相关推荐: 恶女嫁三夫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妇产科男朋友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掌中之物   蚊子血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罪大恶极_御书屋   试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