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不良之年少轻狂 > 第106章

第106章

色的裴向舟一眼,先让陈深把吾老儿带下去——本来天下阁内的成员终生不许脱离组织,但此时此刻,不管是江湖同道,还是来自建京的人,都像是忘了这个规定似的,任凭寒山派弟子将人带走——然后缓缓走到余敛面前,准备继续之前的话题。 余敛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孟瑾棠微笑:"余公子等人方才所言虽然有理有据,却依旧让我有一处不解。" 余敛强笑道:"……愿闻其详。" 他本来以为,在座诸多江湖人士里头,最难缠的乃是净华寺的宗了大师,但看掖州王毫无征兆地出手,拿人,不免有些心惊肉跳。 孟瑾棠笑吟吟道:"那位年轻人说,赵姑娘与他频繁见面,纵使邪尊袭击于家庄那段时间内也未曾中断过往来,而余公子又提及过,‘明察秋毫’刘松寒刘先生曾说过,邪尊之人为了摸清于家庄内的情况,曾在密道内潜伏过很久,那么在那段时间内,赵姑娘岂不是当着邪尊门人的面,自密道中频繁离开山庄?如此说来,那位邪尊想必是个糊涂人,才不晓得派人缀在赵姑娘后面,看她到底是出去做些什么,要么就是心肠太软,才没及时派人去杀这位与赵姑娘十分熟稔的兄台灭口。" 她语气依旧十分温和,但话里的杀气,却比方才与吾老儿说话时更为明晰。 方才掖州王的下属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层层推进,看似每一句都给了余敛和杨送川转圜的余地,其实正是刻意将他们推进一个无可辩驳的陷阱当中。 第112章 余敛大惊失色。 他忽然后知后觉地意识到, 找一个所谓的“人证”过来,其实是个再蠢不过的蠢招。 此前掖州王跟净华寺裴向舟都正巧撞见了邪尊门人追杀赵衡湘的场景,倘若赵衡湘此前跟邪尊有所勾结的话, 那么所谓的追杀,本质上就是灭口,那么为了保证万无一失, 邪尊没理由放过跟勾结对象存在超友谊关系的年轻男子, 特别是那个年轻男子还是个身无武功的普通人, 都不用派鬼道子过去, 随便一个邪鬼孙就能把人碾压。 所以在赵衡湘是坏人的场景中,邪尊能高抬贵手放过那个年轻人的原因,恐怕就只能在“心肠太软”跟“脑子有泡”之间二选一。 余敛感觉其他人看自己的眼光已经不太对劲——他委实不该找个“人证”过来的, 这样一来, 若是“人证”的话被证明是假,便不会有人再相信自己两人所言! 他心中无比懊悔,若是单纯以言辞辩论, 两边都没有证据,最多也不过是都不可信任而已,但看现在的情况, 怕是已经走入了死路。 一片寂静当中,赵衡湘身后的师弟师妹里,忽然有人尖叫一声:“果然是你们害死的师父!” 对方怒不可遏地向余敛他们扑过来, 就在此时,杨送川忽的拔剑,点地,飞退,他一剑逼开追击之人, 同斜身急退,时想要从厅内蹿出。 他一只脚已经越过门槛,视线里却突然出现了一只苍白却秀气的手掌。 杨送川眼睁睁看着那只手掌朝着自己缓缓拍来,竟然像是当头落下了一张巨网,无论他从哪个方向走,都无法突破巨网的笼罩。 他不得不重新回到大厅当中。 杨送川一退一回,退得迅捷,回得轻灵,光以速度论,都算的上风驰电掣,但他与那只手掌间的距离,却更加缩短了一些。 ——直到此时,杨送川才猛然惊悟过来,所谓的“缓慢”,仅仅是自己的错觉而已。 大厅内的江湖人士只见一道青色的影子在杨送川身前稍沾即走,然后又如一缕轻云般飘到余敛面前,等那道青影重新在原位出现时,杨送川跟余敛的身躯甚至尚未倒地。 目力稍差的人,甚至没发现孟瑾棠是何时离开的座位,仅仅看见她手中的金针上出现了一丝血迹,然后金光一闪,被收回袖中。 “……孟掌门?” 孟瑾棠低低咳了几声,然后微笑道:“他们轻功很好,我便越俎代庖,出手拦了一下。” 看杨送川与余敛二人的身法,确实当得起轻功很好四字。 但他们轻功再好,与孟瑾棠相比,却依旧失之于匠气太重。 孟瑾棠从袖子里取出一只玉瓶,屈指在瓶身上一弹,瓶内粉末凝成一条细线,直飞出去,飞到中途,又一分为二,同时落到了杨送川跟余敛两人身上。 万旺德见状,小声跟左陵秋低语:“……孟掌门还随身带着化尸粉呢。” 他的声音不大,但所有人都听得十分清楚。 江湖人士默然——把化尸粉揣在袖子里,这位掖州王对相关物品的使用到底是有多频繁? 宗了大师本来想建议众人将杨送川与余敛拿下,仔细问问,也好得知一些邪尊那边的情报,但眼见对方已然被寒山掌门击毙,便将到口的话咽下,低声宣了一句佛号。 有人遗憾道:“若是能将邪尊的老巢问出来便好了。” 杜静若摇了摇头:“在场的人太多,就算问出了邪尊的老巢,也至多不过让对方搬一下家罢了。” 她话里的意思,自然是此地说鱼龙混杂,若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就免不了会将情况泄露到邪尊那边。 作为白云居弟子的代表,杜静若虽然不大开口,但一旦开口,便让人不好忽视,本来还有人想讨论一下孟瑾棠为什么砍人砍得猝不及防,也因此按下了话头。 孟瑾棠又看了陈深一眼。 陈深接到掌门师姐的示意,走过去准备亲自处理余敛跟杨送川两人的尸体,在接触到对方躯体的刹那间,他便意识到,这二人其实并未死亡。 ——他不仅武功是由掌门师姐亲传,连医术也是孟瑾棠一点点教导的。 余敛跟杨送川只是被打成了重伤,然后以《闭穴术》封住各处重穴,所以无论是心跳还是呼吸,看起来都与死人无异。 于家庄某弟子恨恨道:“本想割下这两人的脑袋,供在师父灵前,这下倒是便宜了他们。” ——化尸粉的对各类尸体有奇效,基本过个一天功夫就能化得跟刷新似的干净,而掖州距离越州又太远,没什么把脑袋供过去的可能。 孟瑾棠闻言,只是微笑不语,又看了那个自言跟赵衡湘密切往来的年轻男子一眼,接着瞧了瞧随余敛与杨送川一块过来的于家庄弟子们。 于家庄弟子被瞧得哆嗦了一下,解释:“……我等其实并未亲见赵衡湘,咳,赵师姐离庄外出,所有事情经过,都是听余敛二人所言。” 他们说话时,表情也带着深深的茫然。 在场的江湖人倒没多做为难,考虑到于家庄才覆灭没多久,这些弟子心下慌乱,被人一挑拨,以为同门中出了叛徒,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孟瑾棠打算事后再仔细问问,以便确定这些弟子到底是跟余敛两人有所串联,还是只是被骗。 那位作为人证前来的年轻男子,此刻面色如土,瘫在地上瑟瑟发抖。 孟瑾棠看着对方,心中有些恍然——对方的真实作用并非人证,而是一个破绽。 一个将余敛跟杨送川的性命送到江湖正道手上的破绽。 一旦确定他们是于家庄内的暗桩,就连性情最为慈悲的宗了大师,都不会出言反对剁下这二人的狗头。 可邪尊为什么又要主动将自己的手下送到江湖正道的刀口上? 孟瑾棠虽然怀疑该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邪尊在练武时不小心献祭了自己的智商,但不管对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等余敛跟杨送川“死亡”的消息传开,对方就会有所动作。 石立顷忽然道:“其实石某还是有些不太能理解。”他看着孟瑾棠,道,“若是邪尊想杀赵姑娘,当日直接杀了不久好了,何苦先饶过她的性命,后续再派人赶尽杀绝?” 孟瑾棠笑:“邪尊的目的应当并不是想取赵姑娘性命,只是不愿自己在于家庄内的暗桩暴露。” 石立顷:“石某愿闻其详。” 孟瑾棠:“此前李清赏先生曾言,余公子是一个很擅长观察天象的人。” 惨遭掖州王点名的李清赏先是吓得抖了抖脸上的肥肉,然后才满面堆笑道:“不错,在下确实是这么说过。”又赶紧补充道,“这事不知在下知道,许多江湖同道也都甚是清楚。” 了解相关信息的人也纷纷点头。 孟瑾棠:“庄内的密道本不该被人发现,但那几天下了大雨,我想,余敛或许是发觉,密道无法经受大雨的冲刷,很可能会因此垮塌,露出缺口。” “能在于家庄内造出这么一个密道,没有内应长期汇报庄内情况,怕是难以办到,再加上邪尊血洗于家庄时,特地留下了一些弟子的性命,那些弟子去向江湖同道传信,又把江湖同道们带进了邪尊的陷阱当中,那么密道的事情一旦为人所知,旁人难免会怀疑,幸存弟子里有邪尊的人,才能让后续的情况发展得全如邪尊所料。” 袁去非恍然:“所以余敛在察觉到密道即将垮塌时,就决定提前为自己找一个替罪羊。” 孟瑾棠点头:“我是这样想的。”然后带点遗憾道,“可惜余少侠跟杨少侠已经身故,这些猜测,一时半会是无法验证了。” 在场的江湖人士听见孟瑾棠的推论,不管心内有什么想法,嘴上都是连声恭贺赞美。 一片和谐的赞美声里,那位站在哑师身后的小丫头忽然开口,笑眯眯道:“孟掌门,你跟我打一架吧?” 这人问得奇怪,但看掖州王的反应,倒似已有准备。 孟瑾棠没提出反对意见,只是确认道:“就是现在么?” 小丫头叹气道:“其实时机还不太合适,但你若死了,后面岂不是打不起来?” 孟瑾棠悠然地靠在椅背上,微笑:“每个人迟早都会死,我或许活不了太长,但至少最近这段时间内,还没什么生命危险。” 小丫头听了,低下头,也不知想了些什么,又嫣然笑道:“也好,那就下一次罢。” 这个小丫头论外貌,本来只是清秀而已,但此时一笑,却显出难以言喻的灿烂之意。 裴向舟心头一动,似是想到了什么,看那小丫头时,眼神里就带了点愕然,甚至连杜静若,都额外瞧了那当事人一会。 孟瑾棠好奇:“为什么又是下一次?” 小丫头解释:“一部分缘故是因为兰姑姑跟鱼叟关系不错,若是建京那边找你有事,维摩城也不好提前插队。” 孟瑾棠有些讶异,但很快就得到了解释——建京与都婆国约定的十年比武之期又到了。 都婆国跟中原这边一向关系不睦,数代前,还曾有过趁着他们黑白两道式微的时刻,派人长驱直入,一刀砍下某位皇帝狗头的壮举。 这个国家与中原不同,武功高手直接占据了统治地位,数百年来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想要挥军直下,攻破建京,奈何受到中原武人阻拦,一直都无法得逞,距离成功最近那次因为行事过于狂妄,额外拉上了天华教的仇恨,导致最终功亏一篑。 在新朝建立之后,无论是中原还是都婆国,都为战事所苦,因此有了修生养息的想法,不太愿意擅动兵戈。 第113章 然而作为一个搞事之魂熊熊燃烧的国家, 都婆国其实并未放弃跟夏朝一较高下的想法。 ——孟瑾棠最初听到该势力的相关信息时,还有点疑惑,其实近年来中原的武林势力发展得还挺不错, 那正道中高手为啥不也去都婆国那转一圈,报一下当年自家被穿透防御网之仇,后来才晓得,都婆国全民习武的氛围额外浓郁, 国王本身就是绝顶高手,中原这边真要动手的话, 几个大宗师联手会比较有把握,但谁也不敢肯定, 若是大宗师们因此受损,朝廷会不会对那些宗师的宗门下黑手。 几方势力因此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都婆国虽然尚武, 但经常打架的后果就是高手的折损率一直在稳步提升,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不得不暂时有所收敛。他们与夏朝约定, 每十年举办一次聚会,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了和平发展共同进步而进行的友好交流,实际上不管哪边心里都门清, 举办聚会主要目的,其实是想在不太伤筋动骨的情况下, 去了解彼此实力的深浅。 若是夏朝这边高手表现得太怂, 或许会激发都婆国沉寂多年的野心。 不论实际目的如何, 起码聚会在名义上都是友好交流,再加上两边都不想轻易动用重量级人物,所以规定了参加聚会的人员,最大也不能超过三十岁, 尽量从年轻一代中选拔。 这样做,理论上就杜绝了绝大多数门派的掌门长老在聚会中出现。 ……理论上。 比如寒山派掌门,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执掌一州,而且从外人进入掖州的折损率来

相关推荐: 快穿女主是个真大佬   媚医大小姐   我在修仙界装瞎   一夜惊喜:超级总裁喜当爹   沈锦年颜初   社恐美人强嫁恶霸后[七零]   彪形狐狸爱上我   淫乱的风暴枢纽   山有灵则日不绝(H)   我和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