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是谁。” 沈棠不关心这些,反正《笙箫之缘浅》马上开机,不管是谁,开机仪式上肯定能见到人。 -- 第二天下午,沈棠如约到达试戏的地方。 副导演接待了她,跟她对戏的是陈一诺。 《那年初夏》唯一定下来的主演只有陈一诺,剧里面两个女主对手戏不少,还上演了两女一男的情感纠葛戏码。 陈一诺在知道今天要对戏的是沈棠时,激动了半天。“沈老师,好久不见。” 沈棠一贯冷淡,笑了笑,“你好。” 副导演给她们试戏的片段,“剧本你们都应该熟悉了,给你们五分钟时间酝酿感情找状态。” 隔壁房间,陈南劲握着茶杯,不时扫一眼手表。 周明谦过来给他添热茶,“冷了吧?” 咋来的声音吓陈南劲一跳,“还行。”他摆了摆手,“不用加。” 周明谦在他对面坐下,“沈棠来试戏,你怎么魂不守舍?还担心她连副导演那关都过不了?” 他哪是担心沈棠的演技,既然她有心要接这部剧,以她的性格定是会把人物吃透,说不定连剧本都看了不下三遍。 他担心的是,她过来一看,发现是跟一诺对戏,会不会转身就辞演。 陈南劲说出口时自己都感觉难为情,“一诺是内定,棠棠还要试戏,我怕她当场就翻脸不演了。” 周明谦向来是插刀的一把好手:“也是。要是换成我,我爸再有一个儿子,那个儿子什么都走捷径,我还要走流程去争取,我直接摔杯子走人。” 插完刀,他再给人上点过了期的消炎药,“不过你情况特殊,你有你的苦衷,是吧?” 陈南劲按着太阳穴,“你让我安静安静。” 周明谦笑了笑,闭上嘴。 煎熬的二十分钟,每一秒都像一把钝刀在陈南劲心头割着。 敲门声响,伴着一声:“周导?” 沈棠的声音。 陈南劲长长呼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她没甩脸走人。 “来了。”周明谦亲自过去开门,“期待合作。” 沈棠惜字如金,“荣幸之至。” 陈南劲在这,她早就预料到。 就是知道他也在,她才来找周明谦。 周明谦招呼沈棠坐下,给她倒茶。 沈棠当陈南劲是空气,直接忽视掉。既然周明谦都知道了她跟陈南劲什么关系,就没必要再绕弯子。 “周导,剧本里女主的家乡是一个小渔村,我觉得海棠村再合适不过。” 陈南劲心里咯噔一下。 周明谦浅笑,“是吗?久闻海棠村的景色不错,一直没时间过去玩。” 沈棠不想为难周明谦,她直直看向陈南劲,单刀直入:“陈导,拍摄地放在海棠村,是我出演的条件之一。” “棠棠” 沈棠打断他:“海棠村跟剧本里的村子相近,我也有时间陪我爷爷。” 陈南劲张张嘴,嗓子艰涩,提到年迈的父亲,他说不出一个字。 “周导,谢谢您的茶,不打扰了。”沈棠告辞。 周明谦一直将沈棠送到门口,门关上,他叹口气。 “怎么办?”他询问陈南劲意见。 陈南劲看着杯子里冷掉的茶水出神,他都已经忘了有多少年没回过家了,每次电话里,父亲总是说,村子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两年,父亲很少再主动跟他打电话。 他打过去时,父亲大多时间也不知道要跟他聊什么。 通话往往会陷入尴尬的沉默。 通话结束时,父亲总会说那么一句:你那些电影和电视剧,我都看了,看了好几遍。 这应该是句客套话。 他年轻时演的不少片子都是爱情片,父亲哪会感兴趣。 他对父亲现在的样子是模糊的,印象深刻的还是他小时候,六七岁时吧,那还是四十多年前。 母亲带着他在广州打零工,为了节省车费,父亲每半年过去看他一次,给他送生活费,也算是抚养费。 所有的生活费都搁在一个布包里裹着,十块的,五块的,最多的是一块的面值,一角两角和五角的也多。 厚厚一摞,钱上面还有鱼腥味。 那是父亲一点点攒出来的钱。 父亲从来不留下来吃午饭,因为母亲没好脸色给他。 临走时,父亲总是说同样的一句话:好好听你妈的话。 后来母亲再嫁,继父跟母亲同姓,也姓陈。他改了姓,看着随继父姓,其实是随母性。 继父和母亲婚后便离开广州,在香港做点小本买卖。 日子有了改善后,母亲又生了两个孩子。 不过母亲跟继父因为性格不合,最终还是离婚。 当年离开广州时,母亲也没跟父亲说一声,他无法想象父亲再去出租屋找不到人
相关推荐:
切切(百合)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一梦三四年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作恶(1V2)
浪剑集(H)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综影视]寒江雪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