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独占偏宠 > 第151章

第151章

,必然不会责怪于你,纪大人尽管放心就是。” 纪学坤也是个干实事儿的,他立刻就下令多派出去了五百人巡逻,别说街上有人行凶的,便是有人吵两嘴都会被拉去教训一番。 也正是因此,这阵子的荆州城治安前所未有的好。 但是在背地里却显得要热闹许多,吴锡元一连两日都没见到王启英,问了苏大将军也不知晓他去了何处。 吴锡元有些担心他,毕竟如今的荆州城并不安定,若是他落到敌人手中,那可真就遭罪了。 就在这天晚上,吴锡元照例跟景孝帝一同等苏大将军回来的时候,没想到先等到了王启英。 王启英一进门就直奔景孝帝所在,见到吴锡元也在一点儿也不意外。 他行了一礼,“臣拜见皇上!” 景孝帝手中还拿着棋子,闻言就抬眼看了他一眼,“起来吧。” 见着王启英站直了身子,他才又问道:“你这两日去何处了?竟然不报备,可是不将朕放在眼中?” 王启英见状,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他苦着一张脸,跟皇上说道:“皇上!臣冤枉啊!这纯粹就是事出有因!” 景孝帝斜睨了他一眼,将手中的棋子落在了棋盘上,才反问道;“哦?事出何因啊?” 王启英解释道:“臣前日出去的时候,原本只是想给您买当地特产,咱们既然都来了荆州,怎么也得尝尝此地特色啊?然而臣在路上却碰上了几个外地人,他们说得根本就不是此地方言。臣瞧着他们去了此地的红林院,想着自古那娼馆都是打听消息的好去处,便跟着他们去了……” 景孝帝听到此处冷哼一声,“说了那么多,原来你是用着朕的银子去了娼馆?” 王启英:“……” 他替自己辩解道:“臣用得是自个儿的银子!” 话才刚说完,又觉得不对,赶忙再解释道:“臣去是为了探听消息,也不是去享乐的,您……您怎的能如此看待臣?” 第1459章 请求支援 吴锡元听着王启英和景孝帝的对话,也忍不住在心中啧啧两声。 恐怕满朝文武敢这么控诉皇上的也没两个了吧?不过皇上对英子确实要更纵容一些,想来不会有事。 果不其然,就听到皇上问道:“哦?既然如此,你去了这一趟,探听到了什么消息?” 王启英:“……” 景孝帝看着他沉默了,眉头一挑,“既然什么都没探听到,怎的还两日不曾回来?” 王启英老老实实地说道:“也不算什么都没探听到吧,就是听说……那些人顺势将武林中人要在荆州选出天下第一兵器的事儿散布了出去……” 景孝帝和吴锡元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清楚,对方这么做无疑就是想将此地水搅得更浑罢了。 到时候来荆州的人一多,他们就算是再想下手,估计就难分辨了。 吴锡元拧着眉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要另作打算了。” 景孝帝也微微颔首,“是该如此,不知吴大人有什么好法子?” 法子还真有一个,吴锡元抬头看向了景孝帝,说道:“皇上,既然他们将此事放出风去,那咱们便将那比武大会摆到明面儿上来。” 景孝帝一挑眉,问道:“吴爱卿,你这是何意?” 吴锡元仔细说与他听,“既然这些江湖中人都想在兵器榜上争个名次,那咱们干脆在城门口设个报到处,给他们下发专门的令牌,凭借令牌可参赛。到时候再联合武林盟主,给他们列名次。如此一来,那兵器榜不仅是被朝廷承认的,也是被江湖承认的,那些江湖中人兴许都会心动。” 吴锡元说到此处,稍稍停顿了片刻,才又接着说道:“至于那些没有令牌的外来人,便是咱们要下手的对象了。” 景孝帝摸着胡须微微颔首,“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 然而一旁的王启英却又提出,“可是来的人,咱们又怎么能分辨出他们到底是真正的江湖中人还是叛军呢?” 景孝帝闻言也看向了吴锡元,想听听他怎么说。 却见吴锡元笑了笑,说道:“咱们分辨不出来,那便让他们自个儿分辨就是,臣倒是能找到七杀阁的人,只要出钱,他们可以将这事儿给咱们办得妥妥当当的。” 景孝帝一听,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着,片刻之后才看向了吴锡元,对着他问道:“既然如此,不知道能不能多出些银子?让他们出人手替帮帮咱们苏大将军?” 吴锡元:“?” 皇上虽然年纪大了,但这脑子还是很够用的。 他先前儿担心皇上不愿意跟江湖中人来往,这才没提出这个法子。 没想到皇上可没他想象中那么轴,在他看来,只要能用银子解决的事儿,何必辛苦自己人呢? 寻找七杀阁的事儿自然落到了吴锡元身上,他有梅子爹教他的寻找方位的法子,很快就找到了七杀阁在此地驻地。 七杀阁跟他合作了几回,都比较愉快,这会儿见他再次找上门来,还给了他个友情价。 给多少钱吴锡元倒是无所谓,反正都是皇上的银子,他本来也不觉得心疼。 七杀阁消息灵通,人脉也广,他们很快便在荆州城的四个城门设了报道处。 夜里也派人跟着苏庄他们出去执行任务,那些叛军一看对方居然有了帮手!心里更苦了。 原本还想着等到那些江湖中人来了,他们的援兵也陆陆续续地该到了,到时候浑水摸鱼,也还有机会。 可是谁能想到还不等援兵到,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已经死于暗杀。 景孝帝听着苏庄的报告,忍不住啧啧两声,“今夜杀了一百来号人?啧啧,这些江湖势力用好了还真不赖呢!” 苏庄心里却隐隐有些担心,这些人只要钱,根本不看人情。 今日是他们出钱多,对方可以帮他们对付叛军。 可若是他日有人出银子比他们还多,对方也可以反过来对付他们。 他将自己心中的忐忑说了出来,景孝帝却道:“苏庄,这事儿还真就不是你想的那样。” 苏庄不解,就听景孝帝解释道:“他们江湖中人最是讲究江湖道义,既然接了咱们这单,便不会反悔。” 吴锡元见状也在一旁补充道:“苏大将军莫要担心,下官昨日去找他们办事的时候,还给皇上请了四个天字阁的杀手来保护皇上。” 天字阁在他们七杀阁当中也是很厉害的存在了,就算是有人下单要对付皇上,七杀阁也会好好衡量一下此事到底值不值得去做。 景孝帝听了吴锡元的话,哈哈大笑了起来,“你小子,用朕的银子还真不心疼的!” 吴锡元一抱拳,老老实实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皇上您的安危比金山银山都重要。” 景孝帝甚少听吴锡元说这种阿谀奉承的话,但看他一本正经的严肃模样,像是说得也是真心话。 他不由得心情大好,顺便开了恩,“既然如此,朕便恩准让你也去请几个护卫,朕一起结账!你一文官比不他们武将,真碰上事儿了连一战之力都没有。” 吴锡元闻言也是一愣,急忙对着皇上一拜,说道:“谢皇上恩典!” 荆州城要排兵器榜一事很快就在整个大夏朝传开了,许多江湖中人几乎是怀揣着看热闹的心思过来的。 荆州城的人也越来越多,百姓们见着各种虎背熊腰,腰带兵器的人在城里来来往往,对衙门放出来的消息也就更为信服了。 而那些叛军,见着荆州城这么多人,也陷入了两难。 荆州城乱成这样,很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操控,他们此时若是赶过去很容易陷入朝廷的圈套。 可是……荆州城乱成这样,也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啊…… 若是能刺杀了皇上,接下来朝廷必定大乱,他们便也可以揭竿而起,成就霸业指日可待。 就在这时候,吴锡元操控着的一个叛军给他们送了个信儿过来。 “景孝帝就在荆州城里,我们已经找到了他的落脚处,然而他身边的护卫很多,我们人手不够!请求支援!” 第1460章 凑个热闹 这些人收到了这么个错误的消息,所有势力都开始逐渐朝着荆州赶来。 苏大将军带来的三万人早已经在周边埋伏好了,这阵子荆州城里热闹的很,他们在外边儿看着也属实眼馋。 “刘副将,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出手的机会呀?兄弟们的刀都快锈在刀鞘里了。”有人问道。 刘副将却哼了一声,“着什么急?大将军说了,让咱们在外边候着,一个个再这么沉不住气,当心大将军知道了军法伺候!” 大伙儿这才消停了下来,然而他们才刚刚消停下来没多一会儿,忽然就一斥候跑了过来,冲着刘副将一抱拳,说道:“刘副将,有人来了!” 刘副将也来了精神,立刻追问道:“来者何人?大约多少人?距离我们还有多远距离?” 斥候抱拳低着头回答道:“约摸就是那些叛军,属下瞧着他们行动有素,不大像是江湖中人,来得这批人大概有一两千人,距离咱们应当还有不足五里路。” 一两千人?都不够他们三万将士分呢!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便是这一两千人,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大夏朝的三任皇帝,便是无功也没什么过错。 老百姓们可不管坐在龙椅上的是什么人,只要能让他们过安生日子便可。 如今的大夏朝已经消停了上百年,他们便是想揭竿而起,也没人拥护的。 刘副将看了一眼身后摩拳擦掌的众人,对着他们说道:“这点人勉强算是个开胃菜,你们都准备准备,等到人过来了,一个也不许放他们经过!” “是!” 然而那些叛军却并未跟斥候猜测的那样直接进荆州城,他们在距离他们埋伏的地方还有五里路的地方居然停了下来。 斥候们前去打探,竟然发现他们隐隐有要扎营的意思。 原来先来的这批人也枪打出头鸟,他干脆就在半路等着,等人来的差不多了再出发。 一般当出头鸟的都没什么好下场,但若是人多了,就可以浑水摸鱼了。 刘副将听了斥候送回来的信儿,心中也明白了对方的所作所为。 “嘿,倒是个机灵的。” 底下人也有些急了,就赶紧问道:“刘副将,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刘副将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露齿一笑,说道:“老话说的好,山不来就我,我自去就山。他们不过来,咱们过去收了他们就是!不过才一千来号人,不足为虑!” 底下人就等着他这句话呢,原本坐在地上休整的众人也直接站了起来。 “大人,咱们什么时候去?”一人发问,其余人全都眼巴巴地看着刘副将。 刘副将思索了片刻,直接说道:“白二,你点五千人去,把他们抓了!” 白二当即应了下来,刘副将让他带五千人去,那可不是让他们单纯的去打仗,而是要抓活口啊…… 不然,就这么点人哪儿还用得着出动这么多人马? 这边儿才刚打完,刘副将就立刻让人送信儿给苏大将军。 景孝帝看了信儿,乐呵呵地道:“这法子好,朕就待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做,这些人就跟飞蛾扑火一般朝着这里挤来。” 苏庄其实还是觉得他这样稍稍有些危险的,想建议他在没打起来之前换个地儿。 景孝帝却道:“无妨,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现在的荆州城各路人马齐聚,他们想要找到朕当真不容易。反倒是此时从荆州撤出去,更会被人注意到。” 苏庄听他这么说,也无法反驳,只好应了下来。 却没想到接下来景孝帝又说了,“既然终究是要留在荆州,左右在屋子里也闲来无事,咱们也去外头转转去。凑个热闹,想必江湖中的兵器榜大比也是精彩绝伦的。” 苏庄:“……” 他老人家能不能将自个儿的性命放在心上些许? 怎的偏偏哪里危险他就往哪里凑?一副嫌自个儿命长的模样。 那些江湖中人可比叛军还要危险,这些人打打杀杀惯了,就连朝廷也不怎么能约束他们。 “皇上,那些人的擂台赛十分危险,咱们不然还是别去凑这个热闹了吧?” 景孝帝却不应,“有你们几个护着,能有什么危险的?再说了,咱们也不是去参赛,不过是个去凑个热闹罢了。朕原先在宫里那么多年,还从未见过这种江湖比试!” 他脸上写满了兴致勃勃,苏庄也知道此时再扫他的兴,只怕他就真的要发脾气了。 景孝帝想要出门,却不让苏庄跟着。 “你这阵子日日夜里出门,恐怕都被人记下了,这时候再跟朕出去,那不就是活靶子吗?” 被嫌弃了的苏庄也是一脸无奈,但他也知道皇上说得有几分道理,“好好好,臣不跟着您去,也不扫您的兴致。您带上吴大人和王大人吧,有他们跟着臣也放心许多。” 景孝帝这回没再拒绝,他让人叫了吴锡元和王启英两人过来,就带着他们两人出门了。 比起一脸担忧的苏庄,吴锡元和王启英两个就显得有些没心没肺了。 更甚者,王启英脸上还隐隐有些兴奋。 江湖兵器榜的争夺,听梅子爹说,百年难得一遇!他们阴差阳错的正好碰上,可真就有眼福了。 景孝帝得知吴锡元身边儿跟着的这个老者原先也是江湖中人,懂得还算多,就好奇地问了一句,“老丈,你说这兵器榜的比试要怎么比?若是用他们的人武艺高强,不就更容易获胜吗?” 梅子爹知道他的身份,态度也要更为恭敬些,“正是这样,但只有武艺更高强的人才会弄到更好的武器。当然真正的神兵利器,根本不会给寻常武器一战之力。曾经就有人用一把刀毁了许多人的兵器。” 他这样一说,景孝帝也明白了些许。 “除非是毁了对方兵器,就以使用者的武艺定输赢?是这样吗?”景孝帝问道。 梅子爹点了点头,“正是如此,但若是有人投降,也是作数的。” 第1461章 你想试试吗 景孝帝的视线从大街上扫过,街上有许多人都带着兵器,大多数都是刀剑,但也有用流星锤、九节鞭、长枪等兵器的。 男人对兵器的喜欢真就是天生的,无论也老少。 景孝帝也在心中开始比较起来,看谁的兵器看起来更为厉害一些。 他随口问了一句,“这比试谁都可以参加?” 梅子爹又回答道:“正是,临时报名也是可以的。” 景孝帝点头,“走,咱们去凑个热闹去。” 此时的比试已经开始两日了,他们到擂台去的时候,底下早已经围了许多人。 “听说今年多了几个黑马。” “你瞧见那个白皙的少年了吗?他用个柳叶飞刀,连败三人了。” “那他怎么下来了?” “今年武林制定的规矩就是,连赢三场便可进入下一轮,估摸着也是怕车轮战。” …… 吴锡元就站在一旁,也听到了这两人的谈话,景孝帝跟他站在一起,自然也是听到了的。 他饶有兴致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少年,视线从他的手中划过,却什么都没看到,也不知道他那飞刀藏在何处。 台上正在打斗的是个用刀的男子,他的刀在太阳光底下泛着暗金的光泽。 他的对手是一用软剑的女子,然而两人才刚打了一个回合,那女子的剑便断了。 就见男子收了手,对着女子一抱拳道:“连兵器都没了,还争什么兵器榜?阁下输了。” 女子有些心疼的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断剑,但还是愿赌服输,冲着他一抱拳,“是我输了。” 说完,便捡起自己的断剑,跳下擂台。 接下来,这男子一连又废了两人的兵器,才哈哈大笑着从擂台上跳下来了。 吴锡元知道,这就是梅子爹说得一力降十快,他的兵器好,便是武艺稍逊,也无妨。 然而就在下一瞬,他就听到景孝帝问梅子爹,“老丈,你可想上去试试?” 习武之人互相比划实在太正常不过了,梅子爹听了景孝帝的话也是一愣,而后他就讪讪一笑,说道:“实不相瞒,我们习得是拳法居多,所以我也就没有兵器。” 景孝帝一挑眉,问道:“你会用刀吗?” 梅子爹点头,“会。” 他原先就是街头卖艺的,十八般武器他都会用。 吴锡元一开始还没理解皇上为何会有此一问,然而就见景孝帝突然将王启英的腰间的剑拔了出来,递给了梅子爹,说道:“拿去试试。” 王启英一愣,梅子爹看着伸到面前的刀,也沉默了…… 都说君心难测,他们皇上的心思真真儿是所有人都猜不透。 梅子爹到底还是接了过来,冲着皇上一抱拳,说道:“那在下便去试试。” 王启英看着自己的刀被梅子爹拿走了,几乎连魂儿也跟着他走了。 景孝帝见状,轻笑一声,说道:“不过是借用一下,倒也不必如此小气,若是坏了,我加倍赔你。” 王启英张了张嘴,不知道怎么说。 景孝帝扫了他一眼,又接着说道:“知道你这刀是个宝贝,若不是把宝刀,又怎么试得出来呢?” 试出来什么,他并未明说,王启英也不懂。 吴锡元隐隐似乎猜到些什么,也默默地闭嘴没敢吭声。 对于皇上使唤他的人一事,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便是有也得忍了。 谁让他是皇上呢?别说使唤自己的人了,就是使唤自己也不敢拒绝的。 梅子爹拿着王启英的宝刀跳上了擂台,他的对手见状也笑了起来,“又是一使刀的,如今用刀的越发多了。” 梅子爹客气地对着对面那人一抱拳,说道:“刀乃是兵器之首,用得人稍稍多一些也无可厚非。” 那人闻言哈哈大笑,“不错,正是这么个理儿,乐山草上飞王武,还请赐教!” 梅子爹也一抱拳,说道:“竹里青萧白,请。” 两人才刚一交锋,对方便察觉不妙,无论是武艺,还是手中的兵器,他都不是这位萧白的对手。 一个回合都没打完,对方也担心废了自己的刀,直接一个翻身跳下擂台。 跳下擂台也算是弃权了,就见那人冲着梅子爹一抱拳,说道:“在下不是您的对手。” 梅子爹也回之一礼,“承让。” 接下来又有两人上了擂台,全都被梅子爹给打下去了。 他也毁了其中一人的剑,对方气得咬牙切齿,想要记下他的长相,然后才收起自己的断剑,打算重新再寻个铸剑大师,重新铸剑。 景孝帝见梅子爹过了第一轮比试,朝着他们走来,便乐呵呵地说道:“你能坏一人的兵器,我便替你达成一个心愿,你看可好?” 梅子爹刚要将手中的刀还回去,就听到了景孝帝这话。 皇上的承诺,谁能不心动? 可是坏人兵器…… 景孝帝看着他脸上似乎有些为难,就说道:“他们既然能来参加这个兵器榜的比试,心里都是有数的,你也无需觉得过意不去。” 梅子爹不知道皇上为何会让他这样做,他也拿不定主意,便偏过头看了吴锡元一眼。 可是这一回就连素来稳妥的吴锡元也点了点头,他神色十分严肃,就像这涉及到了一件大事儿似的。 梅子爹心中明白了些许,他对着景孝帝说道:“我也没什么心愿,您让我去,我去就是。” 这几日梅子爹每日都去参加比试,景孝帝也日日都领着吴锡元和王启英去看。 苏庄不放心他们,远远地跟着也去看了两次。 这一看,他顿时也明白了皇上的心思。 梅子爹是在第八日落败的,打败他的便是那个用刀的男子。 两人武艺不相上下,但对方在劈出一刀的时候,梅子爹横刀去接,却没扛住。 王启英的宝刀也没逃过被斩断的下场,看得他一阵心疼。 然而当他看向皇上和吴锡元的时候,却发现他们两人脸上都是笑意。 王启英不懂了,他挠了挠头。 就见梅子爹已经从擂台上下来了,他手中还拿着那把断刀的残骸。 他不好意思地将刀还了回去,“我并非有意,待回去之后,我定会……” 第1462章 锻刀 梅子爹话都没说完,就被景孝帝打断了。 就听他说道:“赔偿的话就不用说了,待回去了,我自会赔偿给他。” 王启英一听这话,也赶紧对着梅子爹一抱拳,说道:“宝刀配英雄,那把刀拿在您的的手上才展现出了它的威力,在我手上实在是折辱了它。您不必赔我的。” 梅子爹见他们两人都这样说,又侧过脸看了一眼吴锡元。 吴锡元见状,也上前一步笑着说道:“您不必介怀,说不让您赔就不必赔,尽管放心就是。” 既然吴锡元都开口了,梅子爹也确实放下来了,不再提赔偿的事儿。 景孝帝见着台上也没什么热闹好看了,便说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去吃饭去。” 几人才离开没走多久,梅子爹突然耳朵一动,凑近了吴锡元些许,对着他低声说道:“大人,有人跟踪咱们。” 吴锡元眉头一皱,嗯了一声,给他交代了两句,梅子爹便退了下去。 景孝帝也察觉了他身后的动静,就叫了吴锡元过来问了一句。 “无妨,不过是身后跟了几个耗子,臣已经让人去清理了。” 景孝帝倒是不怎么在意,他可是花大价钱请了人保护的。再说了,这暗处还藏了不少他的暗卫。 就算是真有人要对他动手,也不一定那么容易。 梅子爹没一会儿就回来了,吴锡元问了一嘴,他才解释道:“是武林中人,已经被苏大将军拦下来了。” 吴锡元这才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一路顺畅地回到了院子里,这回倒是没再出什么幺蛾子。 等进了屋子,赵昌平给他们一人上了一杯茶水,才听景孝帝说道:“明日你们去找七杀阁人,务必弄清楚那把刀里到底都加了什么东西。” 吴锡元听了他这话,一脸了然。 他原本猜测的也是如此,皇上他果然是看上了那把刀的杀伤力了。 王启英也拍手叫绝,“是啊!若是能弄清楚这把刀是如何锻造的,便可以提升咱们将士们的战力。到时候别说东瀛人了,周边的胡人以及鞑子,都不是问题!” 梅子爹这才明白了,怪不得皇上会突然让他拿着刀去比拼。 王大人的那把刀原本就是宝刀,能劈断宝刀的,还能是什么普通货? 看来能当皇上的果然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才能想到一步,人家已经布好全局了。 这样一来,梅子爹脸上的恭敬之色顿时就更加明显了。 吴锡元应了下来,“臣待会儿便去跟七杀阁的人交涉。” 景孝帝现在也明白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这些琐事他完全可以不用出面就能解决,何乐而不为呢?他可是天底下最不缺银子的人。 七杀阁的人如今也知道他们是个大户,接了他这个单子,立刻马不停蹄地去办了。 可是谁知道他无论用什么法子,居然都撬不开那人的嘴。 景孝帝得了这个反馈,也是一脸烦闷。 他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冷哼一声,“好声好气地问他,他不说!莫不是在等朕用强的!” 吴锡元见状,也赶紧上前来冲着他拱了拱手,说道:“皇上,您先别着急,臣再去想想法子。” 景孝帝黑着脸,一手搭在扶手上,抬眼看向了吴锡元,“朕只给你三日时间,若是再要不来这锻刀的配料和法子,那朕便只能动用武力了。” 吴锡元应了下来,领着阿兴和梅子爹等人退了出去。 才刚一出去,梅子爹便有些着急地说道:“大人,按照老夫对这些武林中人的了解,这锻刀的法子就和武林秘籍一样,除了他们的关门弟子,一般不会有人主动说出来的。” 这关乎他们在江湖中的地位,吴锡元自然也是明白的。 他叹了口气,说道:“尽管如此,咱们也得试试,若是他真的不愿意说,那就只能另当别论了。” 吴锡元找到七杀阁的人,问出了那人的落脚之处。 他就歇在荆州城的一处城根客栈,吴锡元领着人寻过去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他。 尽管他身上也穿着布衣,但跟住在此处的江湖中人相比,还是有些格格不入。 吴锡元看了一眼阿兴,阿兴便上前去打听,问尧山肖虎可是住在此处? 小二答应替他上楼喊人,没过多久,肖虎就从楼上下来了。 见着又是个陌生的脸庞,他几乎已经猜到了他们的来意,他直接眉头一皱,问道:“你们是来切磋的,还是有其他事?” 吴锡元说道:“我等前来只是想跟壮士做一笔交易。” 他话都没说完,就直接被这个叫肖虎的打断了,他神色不耐地摆了摆手,说道:“快滚滚滚,老子才不要跟你们做什么交易,还有完没完了。” 吴锡元却没走,而是说道:“不知能否和壮士私下聊聊?有些事儿恐怕还得壮士听了才能抉择。” 也兴许是他跟其他来谈生意的人看起来不大一样,肖虎虽然犹豫了一瞬,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你随我上来。” 吴锡元抬脚跟在他身后,准备上楼,阿兴和梅子爹自然也紧随其后。 却没想到才刚走了一步,就直接被肖虎叫停了。 “停!你们都不许上来!我只跟他谈!”他手一指,指向的便是吴锡元。 阿兴和梅子爹眉头一皱,自然不允,但吴锡元却先一步说道:“既然如此,你二人便在此处等我下来就是。” “老爷……”阿兴神色有些着急。 吴锡元却摆了摆手,“无妨,我心里有数。” 阿兴和梅子爹留在了大堂,阿兴满脸写着忧心忡忡,倒是梅子爹像是不大担心。 他还安慰阿兴道:“你也别太过担心,江湖中人重道义,不会随意伤人,更何况还是老爷这种文弱书生。他若是伤及无辜,会被人嗤笑的。” 阿兴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愿老爷快些回来吧。” 吴锡元跟着肖虎去了他的屋子,才刚一进门,一股浓重的脚臭味扑面而来。 吴锡元皱了皱鼻子,跟在他身后走了进去。 第1463章 做个交易 肖虎倒像是没闻到似的,随便找了个凳子坐下,才抬头看向了吴锡元,问道:“有话快说,有屁就放!” 吴锡元抬脚走到了窗户边,将窗户全都打开,才重新回到桌前坐下。 从怀中取出一个瓷瓶,放在了桌上,对着肖虎说道:“这是一枚护心丸,即便是受了重伤,只剩下一口气,有这护心丸在,也能保住性命。” 肖虎看了一眼桌上的瓷瓶,视线上移又落在了吴锡元的身上,才对着他说道:“你应当不是江湖中人吧?” 吴锡元微微颔首,“不错。” 肖虎看着他忽然笑了起来,“你这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但你想要的东西应当也不凡,而我身上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唯有这把刀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摸了一把自己怀中抱着的黑黢黢的宝刀。 吴锡元点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容易,不错,我就是想要换你那刀的锻造法子。” 肖虎眯着眼睛,看着他道:“物以稀为贵,想必您也清楚。若是天底下只有我这一把刀,那我便有可能是天下第一刀。可若是有了第二把、第三把……” 吴锡元微微颔首,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天下第一刀兴许会换主子,命只有一条啊……” 肖虎的眉头拧了起来,但很快他就说道:“你说得有道理,但是这药丸若是能有二三百颗,我兴许会换给你,你就这么一瓶……” 吴锡元的唇抿了起来,还二三百颗……这东西本就是稀罕物,他临走的时候,他媳妇儿也才只给了他这么三枚。 肖虎看了一眼他的神色,就知道他应当是拿不出来更多的了,便起身撵人道:“您请回吧。” 吴锡元却依旧坐着不动,他抬头对着肖虎说道:“你可知道今年东瀛战场上死了多少将士吗?” 肖虎一愣,他看向了吴锡元,惊讶地道:“你是朝廷中人?” 吴锡元微微颔首,又道:“壮士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肖虎张了张嘴,吴锡元又道:“尔等行走江湖,倒是恣意快活,而那些将士们却为了家国在边疆奋力抗敌。若是他们手中能有这样一把刀,敌军可退!边疆可守!失地可收!” 肖虎看着吴锡元正襟危坐,脸上的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吴锡元又推了一下桌上的瓷瓶,接着道:“我向壮士承诺,新锻造出来的刀我们只会用在战场上,绝不会流入江湖一把!” 肖虎的眉头几乎是打成了一个结,他是江湖中人不错,但首先他还是大夏朝的百姓。 在一己私利和国家大义方面,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他想了许久,才重新抬起头来,看向了吴锡元,对着他问道:“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吴锡元一抱拳,说道:“在下内阁吴锡元。” 肖虎一惊,怪不得面前的人看起来就气度不凡。 他连忙起身行礼,“草民见过吴大人。” 吴锡元又问道:“不知壮士考虑的如何了?” 肖虎这才说道:“草民愿意交出方子,但是……草民有一个条件。” 吴锡元追问道:“哦?是什么条件呢?” 这个黑脸的汉子突然面颊一红,他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脑勺,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就是……能不能……让史官将我献方子一事记下来?” 这样一来,他也算是载入史册了。 虽说他是一庸人,但能名留青史,无异于祖坟冒青烟。 吴锡元听了他这要求,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大事儿定然是要被史官记下来的,到时候他再去跟史官说一声,将肖虎这个名字写上去就行了。 他一口答应了下来,“没问题。” 肖虎嘿嘿一笑,又看向了桌子上的瓷瓶,问道:“那这护心丸……” 吴锡元大手一挥,“也都送与壮士了。” 肖虎开心地收了下来,对着吴锡元说道:“其实我这刀也没什么特别的,也是普通的玄铁所造,只是其中加了一点我们尧山的特色白石头。至于锻造的法子,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找得是雍州一个很有名的铁匠。据说他便是用普通的玄铁锻造出来的兵器也比其他人锻造出来的锋利许多,我也是慕名去的。” “白石头?”吴锡元想象不来,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兴许这就是个新的发现呢? 肖虎点了点头,“是的,那石头就在我们尧山,还是有人盖房子上山挖土挖出来的。我当时也是突发奇想,想看看若是给铁矿中加入这种白石头会有什么效果。当时先在我们尧山随便找了个铁匠打了把匕首,果然十分锋利……后来我就想着若是将这种白石头锻入刀中,会不会就拥有了一把神兵利器了?就捡了一筐白石头北上去了雍州,找到了那位铁匠。” 吴锡元记了下来,又问道:“那位铁匠住在何处?可否详细告知?” 这种锻造方法若是能学会,对他们大夏朝绝对有莫大的助益。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肖虎也再没有了藏着掖着的必要,就将那位铁匠的住处告知了吴锡元。 吴锡元对雍州那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肖虎一说,他便知道他没有骗人,那里确实有个铁匠铺子。 他也对着肖虎一拱手,说道:“多谢壮士告知,告辞!” 肖虎将吴锡元送下了楼,吴锡元面色平平,无悲无喜,也让人看不出来他到底达成所愿了没。 反倒是肖虎脸上带着喜色,随便一猜测,好像就是来求刀的人又铩羽而归了。 在路上的时候,阿兴和梅子爹也不敢多问,唯恐被人听了去。 而等他们回到宅子里之后,他们才着急地问道:“大人,如何了?” 吴锡元回头看了他们两人一眼,唇角一勾,笑了起来,“自然是成了的。” 阿兴和梅子爹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来,吴锡元没耽搁,就直接去寻了景孝帝,将此事告知了他。 “皇上,尧山有没有白石头,便是有白石头,也需要咱们亲自尝试了才知道他到底说得是不是真的。” 第1464章 前去查探 景孝帝微微颔首,“现在立刻派人去查看。” 吴锡元又接着说道:“如果尧山的白石头真的有他说得这样的效果,那山也得早些派人去保护了。” 景孝帝应了下来,他又接着说道:“还有他说得那个雍州城的铁匠,也得去寻一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他说得那样厉害。” 吴锡元点头应下,景孝帝又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亲自去吧,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你应当就是雍州那边儿的,想必对那边也比较熟悉。这事儿也不好叫其他人知晓,朕信得过你,你去瞧瞧看。” 景孝帝都说出这话来了,吴锡元急忙行礼谢恩,“臣谢皇上赏识,臣这就去雍州。” 景孝帝又转而看向了王启英,对着他说道:“锡元去了雍州,那英子便去尧山吧。” 吴锡元眉头一皱,赶紧问道:“皇上,若是我们都走了,您这边儿怎么办?” 景孝帝笑了起来,不甚在意,“不是还有苏庄在吗?放心就是,那些叛军都被城外的将士们围剿的差不多了,你无需多虑。” 苏庄见状也在一旁说道:“正是,有本将军在,定然能护得皇上周全。你们要办的事儿才是重中之重,早些去将此事办妥,咱们大夏朝才能真正的太平。” 景孝帝听他这样一说,也在一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吴锡元和王启英见状也只能互相对视一眼,同时应了下来。 两人既然领了圣命,自然不敢耽搁,各自回到自己屋子里收拾了一下行李便连夜出发了。 吴锡元和王启英去的不是同一个方向,吴锡元朝北而去,王启英则去的是东边儿。 出了城门,两人互相道别的时候,吴锡元也不忘担忧地叮嘱了王启英两句。 “义兄,东边儿还有战事,你可千万要小心啊!” 王启英冲着他咧嘴一笑,“你放心就是,我机灵着呢!若是远远地瞧见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我就赶紧带人绕路。” 吴锡元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模样,心中稍定,又将自己手中仅剩的一颗护心丸留给了王启英。 “义兄,这是临走的时候九月给得保命的药丸,你带上,务必好生保重!” 王启英见吴锡元的神色十分凝重,也知道手中的这瓷瓶不好推拒,便收了下来。 他将小瓷瓶装揣进了怀里,还用手摁了摁,才拍着胸脯对着吴锡元说道:“这回你该放心了吧?好啦,我们还要赶路,早些将差事办妥,咱们京城里见!” 吴锡元嗯了一声,冲着他拱了拱手,两人这才彻底分别了。 他们两人出门在外,自然得乔装打扮一番,吴锡元就扮作去雍州求学的游子,而王启英则扮作一个出门在外的跑商。 王启英才刚走出三里地就碰上了埋伏在的外头的将士们。 他心里叹了口气,觉得自个儿应当也不会这么命背,不可能才刚出门就被人抓到了。 但愿他不会卷入战争当中,能好生完成任务回家去。 然而他又朝东走了二十里,这时候突然就看到了前边的人影。 他本能地觉得不大对劲儿,就想带着人掉头,却没想到才刚走没几步就被人追上了。 他们几人背靠背围成了一个圈,王启英看着骑着马围着他们的人,赶紧用眼神制止了王通等人拔刀的。 他上前一步,冲着其他人拱了拱手,腆着笑脸道:“几位爷,我们乃是来荆州跑商的,路过贵宝地,不知几位爷能否通融通融,让我们过去?” 他说得是扬州话,绝不会叫人想到他们是京城来的。 他也知道,若是他们此时说着京腔,这些人说什么都不会饶他们性命了。 为首那人闻言顿时冷哼一声,“通融?我们凭什么通融?要么留下钱财,要么留下性命!” 王启英一听他们是求财的,赶紧说道:“几位爷,我只有十车粮食,给您留五车可行?” “五车?呵呵,你们是打发叫花子的吗?!” 他们原本想着很快就能到荆州,可是如今前边不远处就有埋伏,凡是过去的人都被他们收拾了。 如今这一伙人是进也进不得,退也不甘心,就一直守在城外,可是守在此处,这么多人总是要吃喝的。 他们来得时候带来的粮草早就已经告罄了,全靠士兵们自己上山打猎糊口。 然而时候越久,越不容易打到猎物,他们这才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王启英赶紧拱了拱手,“几位爷,若是这东西都给了您,您能放我们弟兄们一马吗?” 那人显然也不想要他们的性命,若是此地谋财害命的名声传开了,其他人不从这里经过了怎么办?他们就更没什么吃的了。 就见他冲着王启英等人摆了摆手,说道:“趁着爷现在心情好,还不快滚!” 王启英赶紧转身就跑,还不忘招呼一声他的下人们。 大家伙儿跑远了,王启英才招呼了王通过来,说道:“你找个人给雍州那边儿的将士送个信儿,这群人竟敢抢我们的粮食!就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王通皱着眉头回头看了一眼,才对着王启英说道:“少爷,这路上都是他们的人,咱们怎么过得去啊?” 王启英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脑袋上,说道:“怎么这么笨?难道不会绕路吗?咱们都走了,也不赶时间,绕远一些,去报个信儿都不会?!” 王通揉着后脑勺,扁着嘴巴应了下来,“好,奴才这就去安排。” 王启英这才哼了一声,领着其他人接着赶路了。 荆州距离尧山倒是不远,王启英马不停蹄地赶路,到了尧山也不过才是三日后。 他随意找了个客栈想要休息片刻,店小二送了热水过来,他一边给了赏钱,一边儿打听道:“小二哥,我们是外地来的,不知尧山要往哪个方向去啊?” 店小二看着他给的一把大钱儿,整张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他笑着冲着王启英拱了拱手,说道:“几位爷也是冲着尧山来的呀!尧山每年来拜师学武的人多极了,您出了我们客栈往前走,在下一个分岔路口朝着南边儿走,约摸走上个十里地就能看见尧山了。” 王启英听他说起尧山,便又追问了起来,“每年来尧山的人很多吗?” 店小二笑着道:“很多的,如今又才刚过了年,拜山头的人就更多了。尧山派的刀法确实不错。哦,对了,您若是想要去拜山头,最好还是先寻一把趁手的刀,不然他们约摸是不会收下你的。” 店小二收了他的钱,拿人的手软,便也给了他一个善意的忠告。 笑着同他道谢,将人送走了,才对着身边儿的几人说道:“你们也都下去歇着吧,今儿夜里好生睡一觉,咱们明日便进山。” 若是他猜的不错,肖虎所说得那个白色石头应当就在尧山派的地界里,明日到底会不会顺利还不好说呢! 这三日赶路实在辛苦,这天夜里大家都睡了一个好觉,第二日一早神清气爽地用过早膳之后,一行人便再次离开了。 店小二热情的将他们的马牵出来,并说道:“知道几位爷今儿一早就要走,我一大早起来便给马儿喂了草,祝愿几位爷达成所愿!” 王启英听了他这话,顿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果断掏出一锭银子丢给了这个店小二,“是个嘴甜的,赏你了。” 说完话,他便骑上马,带着王通等人离开了客栈。 只留下店小二一人低头看着手中的银锭子愣神,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位爷出手真阔绰啊! 他今儿早是特意来献殷勤的,他知道这位爷大方,就想着看看能不能再讨点赏钱。他随手赏的一点儿铜板,就够他用好一阵子了。 可是谁能想到呢?他不过就是说了两句好听话,这位爷就给了他这么多银子。 足足五两! 他赶紧四下里看了看,见着没人注意到他,赶紧将银子收好。 不能叫其他人瞧见了,这银子得存起来娶媳妇儿。 村里山花她爹要五两银子的礼钱,他原先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攒够,现在这不是有了吗? 王启英等人顺着店小二指得路,一路就朝着尧山的方向跑去。 店小二说得也不错,等日头升到头顶上的时候,尧山也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原本他们想象中的宏大的尧山派根本不存在,只在山顶上似乎有几间小房子。 王启英微微一愣神,就见身旁的王通已经驱马上前,对着他问道:“少爷,可需要奴才去找个农户打听打听?” 王启英这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也好,你们四下里去看看,找当地人问清楚最好,咱们也省得走弯路。” “是!”王通应了下来,给带来的几人吩咐了下去。 王启英也没闲着,他也跟着底下人一起去打听了。 尧山脚下确实有着几个小村庄,他们没一会儿就碰上人了。 一位带着草帽,身上穿着布衣打着补丁的樵夫挑着一担柴火从山上走了下来。 王启英赶紧上前一步拦住了他,问道:“这位大哥!” 樵夫抬起眸子看了他一眼,眼中似乎有些许疑惑,似乎是不明白这个外乡人为何拦下他们。 王启英又说道:“这位大哥,您可是这周边儿村子的农户?” 樵夫微微颔首,就听王启英再次问道:“不知您可听说过这附近哪里有白色的石头?” 樵夫一愣,“你们来找石头的?” 王启英笑着摇了摇头,“也不是找石头,只是我有一朋友在那附近给我留了点东西,我过来寻一寻。” 这樵夫很显然持着怀疑的态度,王启英赶紧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又塞给了他,说道:“大哥,那东西于旁人来说不值什么,但对我十分重要,还请大哥给指条明路。” 那樵夫看着递到手边的大钱儿,粗粗一数,怎么也有二十来个, 他这随手一把,也就顶自己背上挑着的这担柴火了。 他的神色好看了许多,他接过大钱儿在手中掂了掂,才说道:“那地儿原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周边村子的乡亲们都知道,一开始大家看那石头好看,想带回去盖房子。可是那石头又沉又硬,搬不动,敲不碎,后来也就没人要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了一个方向,说道:“你从这座山翻过去,到后山,半山腰有颗枣树,那些白石头就在那儿了。希望你要找的东西还在那儿,若是无事,我便先回去了。” 王启英冲着他拱了拱手,说了句慢走,直到人彻底没了踪迹,他才收回了视线。 “咱们走!” 他们一行人按照樵夫所指的方向寻了过去,然而到了半山腰的时候,王启英却再次傻眼了。 半山腰有很多树,他却不知道哪一棵是枣树…… 他偏过头看了一眼身后跟着的几人,对着他们问道:“你们有人认识枣树吗?” 王启英身边跟着的这几人都是他家里的家生子,从生下来就在王家做事,一直都没离开过京城。问他们京城的哪家酒楼最好,他们兴许能答得出,但是问他们哪棵是枣树?实在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摇了摇头。 王启英也是一脸无奈,“罢了,左右半山腰就这么大,大家四散开来去寻,总会找到的。” “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半个时辰的寻找之后,可算有人看到了那一堆白色的石头。 便急忙跑回来找王启英回话,“少爷!找到了!” 王启英在山上呆了半天,原本白皙的小脸都晒得泛红,听到下人的话,他眸子一亮,立刻说道:“在何处?快!领我过去!” 他跟着底下人找了过去,才走了没多久,果然就看到了一堆白莹莹的石头。 他小跑了过去,弯腰捡起了一小块,有些兴奋的感叹道:“可算是找到了!” 这时候王通领着人也寻了过来,“少爷!可算找着您了!奴才们吓死了!” 王启英顺手就将手上拿着的白石头塞给了他,“我身边还跟着这么些人,能出什么事儿啊?你拿着这白石头,立刻下山找个铁匠铺子,让他打个匕首出来!” 第1465章 待会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种白石头到底有没有作用,他们也不能只听一人说,总得自己试试才知道。 见王通接过石头,王启英又叮嘱了一句,“你出去的时候避着点儿人,莫要叫人瞧见了。” 白石头的秘密要是被别人知道了,难免会引来许多麻烦。 王通应了下来,“是,奴才都记下了。” 他将白石头揣进怀里,小心翼翼地四下里看了一眼,见着没人跟着,这才又悄悄下了山。 他们来的路上看到过铁匠铺子,王通也没再找人询问,就直奔那家铁匠铺子去了。 远远看去,就见到烟囱里冒着烟,王通用马鞭在马屁股上抽打了一下,跑了前去。 “店家!” 王通才刚一走进去,就听到了铺子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打铁的是个老汉。 他听了王通的声音,动作停了下来,偏过头看了一眼王通,问道:“可是要买刀?” 他们住在尧山底下,很多人想要拜入尧山派,就会来他们这里买兵器,其中买刀的最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有此一问。 王通冲着这老汉拱了拱手,说道:“老丈,不买刀,只是想找您帮忙打两个匕首。” 见着老丈眉头一皱,他担心被拒绝,赶紧说道:“您放心,价格都好说,不过是两个匕首,也要不了您多少时候。” 那老丈似乎是听他说价钱好说,面色稍霁,说道:“你要打个什么样的匕首啊?” 王通赶紧比划着,“就巴掌这么大,携带方便就好。” 老丈答应了下来,找了块生铁就烧了起来。 王通眼看着他打完一把,淬了火。见他准备打第二把的时候,王通才赶紧将自己揣了一路的白石头掏了出来,对着老丈说道:“老丈,劳烦您将这石头一起融进去。” 那老汉见状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怎么也要将这白石头融进去?” 王通一听他这话的,心中顿时就警惕了起来。 赶紧追问道:“难道先前儿还有人为此事来找过您吗?” 老汉点了点头,“正是,早在一年前,有人也带着这白石头来找过我。” 王通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想到他说得那人应当就是肖虎。 他笑了笑,“我也是想试试,您就只管打就是了,银钱上一定不会亏待您的。” 老汉在此处接触的武林中人也比较多,也知道凡事莫要多问。 一直等到老汉将匕首打成,王通兴奋地接过来打量了片刻。 “多谢老丈。” 他一边儿说着话,一边儿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了这位老汉。 “多谢您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那老汉一看,足足有五两银子,不过两个巴掌大的匕首,哪儿要得了这么多银子啊? 他赶紧说道:“不用不用,要不了这么多。” 王通却伸手按住了他推辞的手,抬起眸子对上了他的视线,再次说道:“老丈,东西是要不了那么多银子,但是我还要求您件事儿。” 老汉心中咯噔一下,想着这银子果真是没那么好拿的。 就听王通说道:“今日我来用这白石头找您打铁一事儿,还请您莫要再说出去了。” 老汉一听原来是为了这事儿,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您放心就是,我老汉别的不行,嘴严得很呢!绝对不会再告诉任何人。” 王通这才笑了起来,“那就好,那就好!” 王通怀揣着两把匕首,又返回去找王启英。 然而等他赶回去的时候,他才发现他家少爷居然和一群人对峙了起来。 他没敢贸然上前,就听到他家少爷说道:“我不过就是想看看这东西能不能盖一座白房子,能有什么用?你们既然要看就看呗!我们走就是!” 而这些老百姓却不信,他们似乎认定了面前的这群人是知道白石头的作用的,非要他说出点东西来。 王启英要走,他们也不让。 王通见状赶紧悄悄地退了出去,他还得去搬救兵才行。 当初他们来之前皇上就已经交代过了,若是遇上什么困难,尽管去找当地的知府大人。 他们家少爷出来带的人本来就不多,即便是大家都有武艺傍身,但面对着这么多百姓,也还是双拳难敌四手。 王通骑着马一路朝着知府衙门跑去,掏出了他们少爷的信物,才去见了当地知府。 知府得知王大人被刁民困住了,也不敢耽搁,赶紧点了人亲自去营救。 王启英也没跟那些百姓们起冲突,他们不让走就不走,他就靠着白石头睡了过去。 他带来的下人们守在一旁,轮班儿的睡觉。 天儿还没大亮,王通就带着援兵过来了。 知府隋文正让人将刁民驱散,赶紧过来拜会王启英。 王启英也回了一礼,“多谢隋大人相救!” 隋文正问起了王启英为何会来此地?他就怕这位大人是来微服私访的。 想当初他默默地去了一趟江南,江南许多大臣都遭了殃。 他虽说自问也替百姓办了实事儿,但谁能保证自个儿的辖区当中没有藏污纳垢的地方? 王启英也看出了他眼中的惊慌,赶紧转过头看向了一旁的王通,问道:“让你打造的匕首,可打好了?” 王通立刻将自己揣在怀中的匕首掏了出来,双手捧着递给了王启英。 两只匕首上都缠了一圈儿破布,王启英接过匕首,就要撕开上边儿的破布。 王通在一旁说道:“少爷,奴才担心一把匕首看不出来什么东西,就让他打了两把。颜色稍稍亮一些的那把添加了白石头,这两把匕首都是奴才在一旁盯着他打好的,流程上应当没什么太大误差。” 王启英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你办事儿果然让人放心。” 隋文正看着也很迷茫,他对着王启英问道:“王大人,您让人打匕首作甚?若是您需要什么兵器,大可跟下官说一声,下官那里兵器还有不少,可以任由您推选。” 王启英笑了起来,扬了一下手中的匕首,说道:“待会儿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第1466章 再见故人 隋文正好奇地看着他卖关子,又眼看着他让人搬了一块木头过来。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先用第一把颜色深的匕首朝着木头扎了进去,匕首的前端不过进去了半寸。他又换了另外一把加了白石头的匕首再次扎向了同一块木头,而这一回他却轻轻松松地戳进去了两寸有余。 王启英看了也好生惊讶,“这白石头当真是好东西呀!我没有用内力,这一把匕首只需要轻轻使劲儿,便有这样大的威力。” 隋文正这会儿也看明白了,看来应当是他们尧山发现好东西了,怪不得皇上会让王大人亲自过来查看。 这等好东西,那可比铁矿还要紧,绝对不能落在外人手中。 果然,就听王启英说道:“隋大人,您也看到了,这些白石头都是好东西。我们也不知道这山里到底藏了多少白石头,但这东西肯定不能被人随意捡走。还请您派人将此处围起来,莫要让那些百姓以及山上的江湖中人靠近此处。” 隋文正应了下来,“好!” 第二日那些被赶走的老百姓们悄悄凑过来,却没想到都没靠近白石头的内圈儿,就已经被人拦了下来。 “此乃朝廷重地!闲杂人等莫要进入,若非要硬闯一律按照叛国处置!” 这些小老百姓哪儿见过这阵势啊,吓得缩了缩脖子就赶紧退了。 一时间关于白石头的说法五花八门的,有人说那白石头能炼出盐来,朝廷才不会让食盐落在普通老百姓手中。 有人家里还有原先捡回去的白石头,就抱着舔了一下,一点咸味没出来,只有一种怪异的石头苦味。 还有人想用他煮水试试,然而还没等他们尝试,就已经被隋文正派出去的官差挨家挨户的上门收了回去。 甚至他们还放出话来,若是有人私藏,举报则奖励十两银子,私藏的人蹲十年大狱! 没人想蹲十年大狱,更何况还是为了这么个他们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用的东西。 一日都没过去,百姓们就将家里藏着的白色石头都交了出去。 王启英让人去荆州给景孝帝送了个信儿,告诉他这东西真的有用。 而此时跟王启英同时出发的吴锡元才刚刚抵达雍州,他此次再回到雍州城那种熟悉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地道的方言,以及路上摆着的各种小吃都充满了雍州味道。 吴锡元先在雍州城找到了一个落脚之处,等自己安顿下来,才按照肖虎所说寻到了那家铁匠铺子。 刚到门口,他就碰上了一个大着肚子的女子。 吴锡元一愣,无他,只是因为这个女子瞧着微微有些脸熟。 他拧着眉头仔细回想了半天,才开口问道:“陈念弟?” 女子本来正准备出来泼一盆脏水,听见有人叫她,也是一愣。 这名字她已经许久没用过了,这人…… 她抬头看他,忽然张大了嘴巴,“吴家三哥?” 话才刚脱口而出,她赶紧捂住唇,说道:“瞧我,现在应当叫吴大人了。” 吴锡元笑了笑,“是我。” 陈念弟也抬起头来,看着他,无比认真地说道:“吴大人,我如今叫陈腊月。” 吴锡元一愣,突然想到当年她出逃的时候,自己和九月还在路上碰上过她,她那时候就说自己改名字了。 他微微颔首,“好,我记下了。” 陈腊月热情地将他请进自己家里,吴锡元四下打量着这个已经在雍州城存在了许久的铁匠铺。 屋子里井井有条,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他才刚坐下,陈腊月给他倒了杯水,屋子里一男子就出来了,“媳妇儿,你又给我洗衣裳了?都说了多少次了,我自己洗!你如今大着肚子,怎么能做这种事儿……” 他话说了一半,也看到了坐在铺子里的吴锡元。 此人是个生面孔,应当是慕名来找他打铁的,方圆百里再没人比他打铁手艺更好的了,他有这个自信。 他轻咳一声,问道:“客人可是来打铁的?” 吴锡元还没开口,陈腊月就兴奋地解释道:“铁哥,这位是吴大人!就是我大姐嫁去的那家……” 她半天也不知道要怎么解释,但方铁却懂了。 她大姐嫁去的那家出了个状元,他们全家如今都上京城去了,整个雍州多少年了也就出了一位状元郎。 他恭恭敬敬地冲着吴锡元拱了拱手,“吴大人,不知您前来,可是为了打铁?” 他从京城千里迢迢回来,还来了他这铁匠铺子,不可能是为了找他媳妇儿叙旧的吧?那就只能是找自己打铁的,因为除了打铁,他们也实在不会什么了。 吴锡元微微颔首,“嗯,是想让你帮着打一把刀。” “打一把刀?”方铁很惊讶,“吴大人您应当是读书人吧?” 吴锡元笑了笑,“我送人的。” 方铁了然,“好,待会儿我就为吴大人开炉。” 吴锡元也冲着他一拱手,“那就麻烦您了。” 吴锡元不懂打铁,但他还是在一旁看着。 方铁也不怕人看,打铁若是只用看得就能学会,那早就没饭吃了。 不过是一把刀,方铁打了两个时辰还没好。 陈腊月给吴锡元端了一杯热茶过来,吴锡元赶紧起身接住,“你有了身孕不必忙活了。” 陈腊月却笑着道:“不妨事,我们在村里的时候,大着肚子还要下地干活的呢!如今也不做什么,倒杯水而已。” 吴锡元又道:“我看方大哥忙活了半晌,满头大汗的,我也给他倒杯水吧。” 吴锡元是好心,然而陈腊月却阻止了他,“不必,他打铁有个习惯,打的时候不能停,他说这样打出来的东西才好用。咱也不懂,但别去打扰他就对了。” 吴锡元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就听陈腊月又道:“等他忙过这一阶段,待会儿他会自己倒水喝的,我们不用去管他。” 她一开始刚来这铁匠铺子的时候也不知道,怕他累着,就给他端茶倒水,还会帮他擦汗。 他就很生气,将打了一半的铁都熔掉,重新来过。 第1467章 试刀 腊月见他这样,虽然觉得很委屈,但也再不敢打断他了。 她给吴锡元解释完,又想到当初自己委屈,他还给自己烙了一张大饼的事儿,又觉得有些好笑。 吴锡元看着方铁的动作,他每抡一下锤,手臂上的肌肉都在跳动着。 他很专注,就连他们这会儿的谈话,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又过了一个时辰,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才停了下来。 吴锡元这才又看了过去,就看到他将刀拿去淬火。 “吴大人,您要的刀打好了,可要开刃?” 吴锡元点了点头,“要,麻烦你了。” 方铁并不觉得有什么麻烦的,不过是顺手的事儿。 他帮着将刀开了刃,才又递到了吴锡元手上。 吴锡元看着手中的刀,他一个不怎么懂武器的人也能看出来,这是一把好刀。 他的视线从刀上又移到了方铁身上,对着他问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缠绵星洲(1v1虐爱)   老师,喘给我听   偏执狂   《腹黑哥哥。霸道爱》   归宿(H)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阴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