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独占偏宠 > 第54章

第54章

春梅撇了撇嘴,“我能怎么想,这事儿不都定下了吗?” 苏九月知道她这说的是气话,便拉过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问她:“我问你啊,若是郭宝来得了消息,找你表明心迹,说非你不娶,你会不会赌一把?” 春梅的左手盖在了苏九月的手背上,叹了一口气,“我倒也不是信不过郭先生,只是觉得这事儿到底没发生,因着看了个八字就退婚,未免有些太欺负人了。” 说到这儿她眉头一皱,又接着说道:“当初说让他上门提亲的人是我,如今要退婚的还是我,我……我……唉!” 苏九月明白她的想法,对着她压低声音道:“你信得过我吗?我有法子。” 春梅一愣,忽地一下抬头看她,“什么法子?” 苏九月凑到她耳边说道:“你去告诉郭宝来,明儿说甚都不要出门,后日再来找郭先生重新测八字。” 春梅听了也来了精神,“九丫,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苏九月摇头,“天机不可泄露,你按我说的做就行了。” 春梅侧着头看她,“你咋知道的?” 苏九月冲着屋子的方向扬了扬下巴,“自然是有高人指点的。” 春梅信了,郭先生说会有郭宝来或许会遇上贵人,却没说那贵人就是他自己,这位郭先生可真够谦虚的。 “成!我这就找我娘去!晚了她怕是就要到李婶婶家了!” 说完也再顾不上同苏九月说话,就直接朝着外头追了过去。 苏九月见她走了,想着自己还有事儿要问郭若无,这才又转身进了屋。 喜妹手里拿着个簪花,让郭若无帮她戴,见着苏九月回来了,才悄咪咪将簪花塞进袖子里,乖乖地在一旁坐好。 苏九月也只当没瞧见,在自己原先的位置上坐了下来,“舅母她们走了,我刚去送了送他们。” 郭若无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是吗?” 他什么都没说,可苏九月却觉得他什么都知道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轻咳了一声,毕竟她刚刚才扯了人家这面大旗,但她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对,她们让我同你道声谢。” 喜妹拉着苏九月衣袖,笑着说道:“这有甚好谢的,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左右昨儿不都算过一次了嘛!倒是你,今儿怎的突然来了?我还当你新婚燕尔的,只顾黏着你家夫君,不记得我们这些人了的。” “怎的好端端的,就打趣儿起我来了?我来是找郭先生有事儿的。”苏九月说道。 喜妹给了她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让我说着了吧?看来若不是有事儿,还真想不起我们来呢!” “喜儿,你去再给茶壶添些水。” 喜妹懂了,他们这是有话说,不想让自己在这儿捣乱。 她撇了撇嘴,应了一声,就拎起桌子上的茶壶出门了。 郭若无这才看着苏九月说道:“俗话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吴夫人来我家里,可有何事?” 苏九月眉头拧了起来,“郭先生,我碰上一件奇怪的事,实在没了法子,才想找你看看能不能解惑。” “哦?何事?” 到底是什么事儿,居然能难得住这种天命之子? 她身上的问题说起来实在有些让人难以启齿,但一想到若是不能解决,今后出丑的日子还在后头哩! 她这才硬着头皮说道:“自从我和夫君成亲之后,每次我瞧见他就忍不住腿软,想要……同他亲近……” 郭若无:“……” 这位夫人,你是来秀恩爱的吧? 第540章 明日不宜出门 偏偏苏九月说完还看了他一眼,问道:“我这是怎么了?” 郭若无闭上了眼睛,没有说话。 苏九月不明所以,便又叫了他两声,“郭先生?郭先生?” 郭若无这才缓缓地睁开眼睛,“你这真没法解,你只是瞧着你家夫君会这样,便同他多亲近亲近就是了。” 苏九月有些失望,“我这是中邪了吗?” 郭若无摇头,“你身上有一种祝福,至于什么祝福我看不出来,应当与你说的这种反应有关。” 听到祝福二字,苏九月才稍稍心安了些。 既然是祝福,应当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儿吧? 两人正说着话,喜妹就回来了,瞧着两人神色如常,该说的应当是已经说过了。 喜妹将茶水放在桌子上,才拉起九月的手,说道:“九丫,你同我去看看我绣的那花样子。” 苏九月起身跟着她走了进去,只留下郭若无一个人坐在堂屋,看着苏九月满身带着祝福的金光,心里实在羡慕得紧。 . 那头春梅急急忙忙追了出去,追上曹氏的时候,曹氏眼瞅着都快到李媒婆家门口了。 “娘!”春梅叫了一声。 曹氏听着像是自己女儿的声音,这才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见着果然是春梅追过来了。 她往回走了两步,皱着眉头责问道:“不是让你在郭先生家跟九丫说说话吗?你怎的也来了?” 春梅弯着腰喘了口气,才说道:“刚九丫同我说了句话,我这才着急忙慌地赶过来同你商量哩!” 曹氏一脸疑惑,“九丫说啥了?” 春梅喘匀了气,上前一步,凑到她的耳边嘀咕了两句。 曹氏一听,也是一惊,“你说的是真的?” 春梅重重地点了下头,“自然是真的,九丫还能骗我不成?” “闺女,你啥意思?若是你真的想嫁给他,咱们现在就去郭家找人去。” 春梅脚一跺,“娘!您没明白我的意思,这事儿终究是因我而起,若不是我让他上门提亲,恐怕也不会有后头这些事儿。今后不管这门婚事能不能成,他是个好人,既然九丫说了这话,咱们多少还得试一试,怎么也不能就这看着他出事儿啊!” 曹氏沉默了片刻,似乎也觉得自家女儿说得有道理,缓缓地点了下头,“你说的在理,不管咋样,也不能就这么看着他死,咱们去上林村一趟,将这事儿说与他家里人听听,看看能否渡过这一劫。” 上林村郭家今儿气氛也很低迷,就连家中已经出嫁的两个姑娘也回来了。 一家人围着小方桌坐了一圈儿,郭老头才发话了。 “今儿既然大家都来了,同刘家的这门亲事就都说说看,到底咋办?” 姜氏一直沉默着,儿子的婚事她比谁都上心,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门好亲事,怎的会突然出了这等岔子? 早知如此,还不如稀里糊涂地过,也别去找郭先生了。 但是她转念又一想,若是什么都不知道,某天儿子真没了…… 她心里实在纠结极了。 她大女儿率先开口说道:“还能咋办?郭先生又没说老四这劫是啥时候,万一是七老八十呢?他还能打一辈子光棍?要我说,这亲事都定了,干脆就风风光光把人家姑娘娶回来。” 老大儿子却道:“可是万一……” 他话还没说完,二妹子直接就将手里捏着的花生仁朝着他丢了过去,“大哥!你瞎说甚哩!没有万一!四弟命好,定然能长命百岁!” 老大不说话了,屋子里所有人都看向了郭宝来,毕竟是他娶媳妇儿,这事儿还得听他自个儿怎么说。 郭宝来抬起头,正色说道:“亲事退了吧,日后还不定咋样的,不能连累人家姑娘。” 一听他这话,姜氏顿时就掩面哭泣了起来。 她大女儿连忙上前劝她,屋子里一时间只剩下两人的哭声和说话声。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传来一道声音,“宝来他娘!” 姜氏抹着眼泪的手一顿,抬起头泪眼汪汪的看着自己大女儿,问道:“脆甜儿,可是外头有人叫我?” 脆甜松开她的手,从窗户上朝着外头看了一眼,就对着她说道:“娘,是有人来了,瞧着像是母女两个。” 说到这儿,她脑中灵光一现,又接着说道:“娘,你说该不会是刘家那母女两个吧?” 姜氏一听急忙站了起来,“我出去看看去。” 郭宝来听到刘家来人了,下意识地也跟着站起身,走了出去。 一出门他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母女两个,他心里实在有些不是滋味。 他想她们娘俩应当是来退亲的,但是又怕她们是来退亲的。 他觉得自己可能永远都忘不了,在夏末的小路旁,一个姑娘笑着对着他说:“你来我家提亲呀!” 他的思绪还没飘多久,就被她娘的声音拉了回来,“春梅她娘,你们咋今儿来了?” 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她心里知道,对方八成是来退亲的。 曹氏心中着急,只想着赶紧将自己方才得来的消息告诉他们,也根本没注意他们脸上的神色。 “宝来他娘,我刚刚去过郭先生那里,有要事要同你说,你看可能给找个说话的地方?” 姜氏一听她刚才去过郭先生那里,一颗心都凉了半截。 但来者是客,人家还什么都没说,她总不能就将人撵出去。 最后只好勉为其难地扯出了一个笑脸,将她们母女两人带去了郭宝来的屋子。 她不好意思地同曹氏母女两个一笑,说道:“堂屋今儿两个女儿回来了,弄得乱七八糟的,实在抱歉,咱们只能在这儿说话了。对了,还没上茶水,你们先坐,我马上就来。” 她转身就要出去,却被曹氏叫住,“好亲家,你先别忙活了,我是个藏不住话的,这回来是有急事要同你说的!喝水啥的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 姜氏只得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伸头缩头都是一刀,且先听她们说吧。 “亲家,你有啥急事儿?只管说便是。” 第541章 三月三是个好日子 曹氏拉着她的手同自己一起在凳子上坐下,才说道:“我方才去郭先生那里,得了个信儿,事关宝来这孩子的命数,郭先生不好直接说,便让人暗示了我们一下。” 提起郭宝来,姜氏的脸色都白了几分。她昨儿晚上一晚都没睡,今儿又折腾了一天,脸色憔悴得紧,瞧着比坐在身边的曹氏要更显老态。 她的嘴唇哆嗦了一下,“郭……郭先生说甚了?” 曹氏知道她在担心啥,原先她家长贵没音讯的时候,她也是这样担心得要死。 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儿子有事儿,当娘的又怎么可能不担心。 她在姜氏的手背上轻轻拍了两下,全当是在安慰她了。 “郭先生让人传话,说明儿一天让宝来千万莫要出门,后日再去找郭先生批个命。” 此时的姜氏就像是枯木逢了春,整张脸都崩出了光,“当真?” 曹氏点了下头,“自然是真的,我又怎会拿这事儿同您说笑。” 瞧着姜氏一脸欣喜的模样,她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我也是有私心的,若是宝来一切都好那自然是千好万好,可若是……那我家春梅可怎么办啊!亲家,咱们俩家的亲事还是等后日找郭先生问过再说吧……” 姜氏咬着唇,心中能理解她这当母亲的想法,但心中就是不好受。 郭宝来走到他娘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而后应下了曹氏的话。 “便是您不说,我今儿也是要上您家门的。您放心,若是我真命中有劫数,是不会拖累春梅的。” 也是他这一番话,让曹氏对他的印象更好了。 她笑了笑,“好孩子,你这两日哪儿都别去,千万就待在家里。等这一茬过去,咱们两家再接着议亲。” . 曹氏母女两个可没在郭家多留,说了正事,连口茶水都没喝,就借口天色不早了离去了。 她们送来的这个消息,可实实在在让笼罩了郭家两日的阴霾散去了些许。 上天有好生之德,万事留一线,到底是他们家宝来命不该绝。 郭宝来这两日不仅没出家门,他娘甚至连炕都不让他下,吃喝都给他送到屋子里。 一直等到十月初九清晨的太阳升了起来,姜氏醒来第一件事儿就是跑去看自己儿子。 瞧着他好端端地站在自己面前儿,这才松了一口气,“老四,你快些洗漱一番,咱们去找郭先生去!” 郭若无虽然同他们家一个姓氏,但是却不是本家,郭若无是个郭老捡来的。至于郭老自己,三缺五弊并没有后。 郭宝来和姜氏来的时候,喜妹和郭若无才刚吃过饭。 郭若无没有地,他们俩也根本不用种地。 喜妹做饭手艺不大行,就连做饭都是郭若无做的,她只负责收拾碗筷洗洗涮涮。 见着有客人来了,喜妹连忙擦了桌子,端着碗筷进了厨房。 郭若无则指了下座椅,对着他们两人说道:“坐。” 他知道他们要来,今儿一早他得到了微不可查的一缕功德金光。 虽说同那对夫妻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窥到太多天机,全身的气运就仿佛一个漏气的筛子似的的郭若无来说。 这点功德金光,那可真是能派上大用处了,多多少少能补两个窟窿。 因着是沾了苏九月的光,所以只分到了一绺功德金光。他也正是料到了这一点,昨儿苏九月借着他的名头忽悠刘家母女的时候,他才没有站出来多解释。 姜氏和郭宝来两人坐在椅子上,简直如坐针毡。 此时的郭若无在他们的眼中就像手握判官笔的崔判官,一句话定生死。 见着郭若无在他们对面坐了下来,姜氏才迫不及待地问道:“郭先生,您看……能不能再给我家宝来批个命?” 郭若无抬起眸子看了一眼对面的郭宝来,他的眉眼已经彻底舒展开了,前日眉心的一团黑色此时也都消散不见了。 他食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缓缓的开口说道:“无事了。” 这三个字一出,姜氏整个人直接瘫在了椅子上,还是郭宝来眼疾手快地扶了她一把。 “娘,您没事儿吧?” 姜氏摇了摇头,“无事就好,无事就好,我儿无事,娘就无事。” 郭宝来仔细看了看她的脸色,见着她确实不大像是有事儿的样子,这才收回了手,起身对着郭若无道谢。 “多谢郭先生指点。” 郭若无可不敢应下,这天底下的所有事儿都是有因有果的,他没做的事情贸贸然领了人情,今后怕是他蹭到的那点儿功德都不够偿还的。 “我可没指点你什么,是另有高人勘破了天机,你二人莫要多问。若是无事,且回去吧。” 姜氏他们也知道,郭若无这样的人物是不大可能就这么和他们坐在一起话家常的。 应了一声,刚要起身,姜氏又想到了前日曹氏去她家说的话,想着这事儿八成还能成,就笑了笑,问道:“郭先生,不知两个孩子哪日成亲比较好?” 郭若无掐指一算,报了个日子,“明年春上三月三。” 姜氏大喜,“三月三,确实是个好日子,多谢郭先生!” 末了还留下了一包铜钱,这才带着郭宝来离开了。 曹氏和春梅一大早就起来了,时不时地走到门口看一眼。 提心吊胆了一个早晨,直到了巳时,姜氏和郭宝来才到了刘家。 “春梅她娘!” 曹氏正在屋子里做午饭,春梅坐在灶膛前烧火,听了这话,母女两个均是一愣。 “来了来了!”曹氏急忙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抬脚就朝着门外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对着春梅叮嘱道:“你看着点锅,我去看看。” 她一走出来就看到了在院子里的姜氏和郭宝来,急急忙忙地跑上前去,一开口就直接问道:“如何了?郭先生如何说的?” 姜氏拉着她的手,喜极而泣,“无事了!无事了!郭先生说了,明年春上三月三是个好日子!” 曹氏也高兴的拉着她的手,抬头看了一眼郭宝来,脸上一脸的欣慰,“无事就好,无事就好!走,屋里坐,来都来了,今儿可得在家里吃过午饭才能走。” 第542章 小雪 姜氏有些不大好意思了,她们村里人上门做客一般不会赶着饭点儿去人家家里的。 只是今儿她实在太高兴了,便想着赶紧来告诉她们一声,却没想到正好赶上饭点儿了。 曹氏拉着她朝着屋子里走去,盛情难却,“都是自家人了,吃顿饭也没甚关系,孩子他爹和我家老二下地干活还没回来哩!咱们先吃,等他们回来我再给他们炒个菜。” 姜氏哪儿好意思比她家男人吃得早,就急忙拒绝道:“我们等等跟你们一起吃,也不着急这一会儿。” 曹氏一看也行,便说道:“春梅还在厨房看火哩,我去叫她过来。” 曹氏去厨房喊了春梅去屋子里给他们倒茶水,春梅还担心着郭宝来,便追问了一句,“娘,郭宝来咋样了?” 曹氏满脸的喜色,“有郭先生相帮,自然是无事的。你先去给他们娘俩倒杯茶水去,娘再多炒个菜,待会儿一起吃饭。” 春梅这才松了一口气,“无事就好,可把我吓坏了。” 曹氏瞪了她一眼,又催促了她两句,她这才拎着水壶出门了。 . 接连下了大半个月的雨,天儿也一日比一日寒。 苏九月将早先做好的袄子找了出来,放在炕头,准备去厨房做早饭。 才刚转过身,就被身后的吴锡元拉了回去。 吴锡元甚至还掀开被子将她给裹了进去,苏九月一边挣扎着,一边想要从被窝里出来,“我身上带了寒气,你衣裳单薄,可别着了凉。” 吴锡元将她紧紧地按在胸前,声音还带着些晨起的睡意,“天儿这样冷,怎的还起这样早?” 苏九月的小手抵在他的肩上,低声回答他,“二嫂估摸着这几日就该临盆了,我起早一些,备着热水和吃的,真到时候也不会忙得手忙脚乱的。” 吴锡元醒了也不会赖床,就也坐了起来,“我去劈柴,天冷了,你就待在屋子里,别出来了。” 夫妻搭配,干活不累,苏九月也就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她拿起一旁叠放整齐的袄子帮着吴锡元穿好,才跟他一起从屋子走了出来。 一股冷气朝着两人迎面扑来,吴锡元跺了跺脚,忽然开口问道:“今儿该是到小雪了吧?” 苏九月忽然愣了一瞬,别过脸看他,“怡姐儿约摸是快成亲了吧?” 吴锡元略一思忖,才说道:“我记得她说是腊月初二大婚,算算也就十来天了。” 苏九月应了一声,“实在是离得远,不然我还真想去凑个热闹。” 吴锡元伸手捏了一下她的小脸,觉着她那脸颊有些微微的凉,便用手掌在她的脸颊上揉了两下,觉得她的小脸暖和了才松开了手。 “等明年我进京赶考的时候,带着你一同过去,你们也能一同说说话。” 苏九月原本以为他只是自己去,却没想到他居然要带着自己一起,先是一喜,而后立刻就想到了这一大家子人,就纠结了起来。 “可……可我要是走了,咱们这一家人要怎么办?” 吴锡元的大手落在了她的后脑勺上,问她:“你是我媳妇儿,还是他们媳妇儿啊?” 苏九月明白他的意思,抿着唇眉头拧了起来,“自然是你媳妇儿。” 吴锡元又接着说道:“既然是我媳妇儿,不跟我走却留在家里是何道理呀?” “那是因为……”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吴锡元捂住了嘴巴。 “爹和大哥二哥都有媳妇儿照顾,莫非你要让我一个人去京城么?” 苏九月看着吴锡元可怜兮兮的模样,越发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媳妇儿,让他一个人去京城,确实有些过分。 苏九月心软了,吴锡元得逞了。 苏九月其实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家里,“家里这么多娃娃,我怕她们照看不过来。” 吴锡元笑了起来,“傻丫头,当初你在娘家的时候,一个人不都照顾三个弟弟妹妹的?家里这么多人,怎么照看不过来?” 苏九月有些被他说服了,“可是娘会让我去吗?” “你放心,爹娘那边我去说。” 苏九月这才点了头,“成,那我跟你一起去京城。” 说到这儿,她忽然抬头对着吴锡元一笑,“我这辈子还没去过京城呢!也从未想过自己还能去京城!” 怎么能不激动呢?那可是天子脚下,他们这边时兴的许多东西都是那边儿传过来的。 在嫁给吴锡元之前,别说京城了,就连雍州城她都不敢奢望。 吴锡元瞧着她这模样,只觉得甚是可爱,便也对着她咧嘴一笑,“正巧儿,我也从未去过京城哩!” 夫妻两人笑作一团,被晨起的刘翠花看了个正着,也无端跟着他们两个心情好。 “怎的大清早的笑得这样开心?可是有啥好事儿了?”刘翠花问道。 苏九月朝着她甜甜一笑,露出了两个小虎牙。 “没事儿,就是想起怡姐儿应当快要大婚了。” 刘翠花年岁大了,记不得这些人情往来,被她这样一说才想了起来。 “好像还真是,可惜咱们离得远,也不去凑个热闹。她嫁了燕王是吧?那场面也不知道得多气派哩!” 苏九月跟着笑,“可不是嘛!先前儿看村子里的员外纳个小妾,都极为热闹,大将军也疼怡姐儿,这婚事定然热闹。” 刘翠花又问道:“先前儿你说让宋将军将嫁衣给怡姐儿捎过去,可有顺带给她捎个贺礼?” 苏九月点了点头,“自然是捎了的,怡姐儿喜欢我的绣活,我便给她又做了个并蒂莲的绣花鞋,一并让宋将军捎去了。” 刘翠花微微颔首,“这样便是极好了。” . 京城,燕王府。 此时早就热闹成了一团,关怀远给自个儿头上也别了一个大朵的芙蓉花,在府上来回地跑,看哪里东西摆放得不对,就急忙让人重新摆。 穆紹翎回来的时候,他正在院子里指挥着下人挂灯笼,便叫了他一声,“关怀远!” 关怀远回头一看,见到是主子叫他,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利索地行了一礼,“王爷,您回来了。” 第543章 求王爷说情 穆紹翎嗯了一声,双手背在背后,视线在园子里环视了一圈,才对着他问道:“家里拾掇得咋样了?” 关怀远躬身回答道:“内务府的人被小的撵去拾掇前头了,后院是王妃住的地方,还是得咱们自个儿拾掇的放心。这几日才收拾了西园,大理寺章鲁大人的夫人送了两盆十八学士过来,小的正想寻您拿个主意,按说这花儿在暖房里养着最是合适。” 穆紹翎一听这话,还有甚犹豫的,便直接拍板说道:“那就盖!” 关怀远立刻笑逐颜开地应道:“得嘞!小的定然将这事儿给办的妥妥当当的!” 穆紹翎满意地点了点头,“十天够么?” 关怀远拍着胸脯保证,“自然是够的,咱们府上的工匠养了这些年,可不就等着今日了?” “成,抓紧的,待日后拾掇好了,去请了王妃身边的大丫鬟过来看看,哪儿有不合适的再接着改。” “小的记下了。” “再搭个秋千,王妃喜欢。” “东园那边儿已经在搭了。” 穆紹翎十分满意,关怀远不愧是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老人,他办事向来让人很省心。 “不错。” 穆紹翎夸了关怀远一句,一转头就看到了他头上戴着的一朵芙蓉花,“你咋还戴朵花?倒像是你大喜的日子似的。” 关怀远嘿嘿一笑,“王爷大喜的日子,自然也是奴才大喜的日子。” 穆紹翎闻言心情大好,轻笑一声,“算你小子会说话,去让人给章鲁送个信儿,让他酉时来见本王。” “是!” 曲大人的案子,皇上只给了一个月的时间,可如今一眨眼三个月都过去了,这案子还没查明白。 为此穆紹翎可没少挨骂,也开始有些怀疑章鲁的办事能力,想着干脆上书换了他。 他不行,自然有别人能行,占着位子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又让他们如何同文武百官交代? 章鲁求见了他许多次,他连见也不见。 看来……今儿章夫人送的两盆十八学士,可算是送对了。 关怀远在心里感慨了一句,人人遇到难处都喜欢求神拜佛,可这拜佛也得拜对地儿啊! 章鲁才得了关怀远让人送去的信儿,一颗心这才放松了些许,只要能见到燕王,这事儿还有转圜的余地。 酉时初章鲁就穿戴整洁在燕王府外候着了,可一直等到了酉时末,燕王才见了他。 可即便是这样,章鲁也都不敢有丝毫怨言。 他对着关怀远再三道谢,关怀远压根就不吃他这一套。 “章大人,您莫要谢咱家,您该谢的是章夫人才对。今儿王爷心情好,您若是有个甚便赶紧说个清楚,可别惹怒了王爷。” 他倒也不是出于好心,不过是想着王爷发火,他们这些在身边伺候的也得跟着受罪,这才多叮嘱了两句。 但章鲁依然承了他这个情,他塞给关怀远一个荷包,压低声音道了谢,“多谢公公提点。” 关怀远也没同他客气,将他递过来的荷包塞在怀里,亲自带着他去了穆紹翎的书房。 他轻轻推开书房的门,走进去通报道:“王爷,章大人来了。” 穆紹翎放下手中的文案,嗯了一声,“带他进来。” 章鲁一路走来,看着外边张灯结彩的,心中暗道怪不得这几日燕王心情好,原来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听到关怀远叫他进去,他急忙打起精神,正了神色才朝着屋里走去。 他走进去的时候,穆紹翎就坐在椅子上等他。瞧着他进来了,示意他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才直截了当地问道:“你非要见本王,有何事要同本王说?” 章鲁知道自己有错在先,两个月前没有查清案子,就已经引起了皇上的不满,他也因此交出去了手上的一部分实权。 如今再不想想法子,他这大理寺卿的位子估摸着都坐不了多久了。 这样想着,他战战兢兢地坐在椅子一角,就连侍女们给上的茶都不敢去碰。 “回王爷的话,下官此番前来是想王爷替下官说个情……” 他话才刚说了一半,穆紹翎就冷哼一声,“替你说情?本王都因着你受了迁怒,怎的没人来替本王说情?你有来本王这里求情的时间,倒不如早些将案子查清楚,本王也能在皇上面前说的上话!” 章鲁自知理亏,便也不再辩解,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奏折,“王爷,您看看这个,这是下官这阵子查出来的东西。苏大将军曾说跟贪墨军饷有关的证据就藏在京郊慈安寺的藏经阁,夹在二层的一本金刚经当中。可是属下派人查了数月,将整个藏经阁查了个遍,里头所有的书都翻了个遍,不仅没有找到金刚经,也没有找到金刚经中藏着的证据。” 穆紹翎黑了脸,“早干甚去了?现在说这些有个甚的用?” 章鲁原本就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过来的,此时也干脆破罐子破摔地说道:“这个案子缺少了关键的证据,若是再换个人,还是得从头查起。” 穆紹翎虽然生气,但明白他说的也是事实,证据不在手,没有明确的指向,京城里这么多官员,很难找到真正的幕后之人。 那些钱到底都进了谁的腰包,总不可能将每个大臣家中都翻找一遍吧? 他按捺住自己想要破口大骂的心情,片刻之后,才说道:“本王会去父皇那儿替你说情,不过你这边也得抓紧时间。父皇如今年纪大了,耐心越发地不好了,若是他连本王的话也不听,那你便收拾收拾东西给新人腾地儿吧!” 得了穆紹翎这话,章鲁才算是彻彻底底地松了一口气,连忙起身对着穆紹翎一拜,“多谢王爷!” 穆紹翎现在半只眼睛都不想看见他,若不是这案子棘手,实在找不到能撑起一片天的人,他早就上书把章鲁给换人了。 翌日早朝过后,穆紹翎直接去了勤政殿求见皇上。 穆天合听见他来,根本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对着赵昌平摆了摆手,“你去将他引进来。” 第544章 临危授命 赵昌平应了一声,走出去穆紹翎请进了勤政殿。 穆紹翎才刚一脚迈过了门槛儿,穆天合就啧啧两声,“你不是不愿意进宫么?怎的今儿巴巴儿的还跟到勤政殿了?” 穆紹翎一听这话,下意识地就想将踏进门槛里的左脚给收回来。 可谁让他是来求情的呢?暂且还任性不得。 他不情不愿地走进勤政殿,一撩衣摆对着穆天合磕了个头,“儿臣给父皇请安。” 穆天合摆了摆手,“行了,也没个外人,不用如此多礼。” 穆紹翎才刚站起身,就听到穆天合又接着问道:“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这是无事不登勤政殿,说说吧,这次来又有何事?” 穆紹翎一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此番是为了曲大人的案子而来的。” 穆天合呵呵一笑,“朕就知道你是为了章鲁求情的,朕都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间了,还查不出个案子,你觉得他这个大理寺卿再当下去如何服众?” 穆紹翎的唇抿成了一条直线,“父皇,儿臣知道您的顾虑。只是昨儿章大人向儿臣禀报,说那藏经阁里的物证似乎被人先一步取走了。线索到了这儿就断了,若是再重新换人,指不定还要多折腾。” 穆天合闻言也颇为诧异,“线索被人取走了?此话当真?” “儿臣又怎敢欺君?实在是章大人已经将藏经阁搜查了个遍,那物证连带的那本金刚经都不见了。” 穆天合拧着眉头,思忖了许久,才说道:“朕可以再给章鲁一点时间,只不过朕瞧着这事儿他一个人似乎也有些办不妥,朕打算派个帮手给他。” 穆紹翎心中一惊,莫非又有谁得了圣宠?会是谁呢? 反正也猜不透,他还不如直接开问,“父皇打算派谁去帮章大人?” 穆天合捋着胡须,笑了起来,“说起来这人你也认识,正是三等侍卫王启英。” 穆紹翎瞪大了眼睛,“父皇,您是打算派个侍卫去大理寺吗?” 穆天合更为诧异地瞅了他一眼,“你这孩子怎的不知道变通哩?他在哪儿当差还不是朕一句话的事儿?他今儿是三等侍卫,待会儿朕的圣旨一下,他就是大理寺少卿了。” “父皇!那原本的大理寺少卿呢?” “在其位谋其职,他都不能为朕分忧,便将位子腾出来,给有能耐的人上。” 穆紹翎虽然觉得他父皇将这么重要的位子交给王启英有些草率,可再听他说的这些话,他居然觉得似乎也说得过去。 人情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很多时候太在乎情面反而会被拘束。 这次将大理寺少卿换了人,就是一个讯号,估摸着朝堂上很多浑水摸鱼的大臣都要告老还乡了。 “父皇,那王启英还不足二十,如何能够担此大任?” 穆天合瞪了他一眼,“古有大将军霍去病十九岁封狼居胥,今有我儿燕王十九岁设计大败胡人。你们都能做的事儿,为何王启英不行?” 燕王张了张嘴,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要怎样辩驳。 他十九岁能做出了这些成绩都是他上辈子吃的哑巴亏,可那个王启英才是真的十九岁啊! 穆天合见状又对着他摆了摆手,接着说道:“你放心就是了,这个王启英有几分机智,当初查那些军饷的时候,就是他查出来的。这小子给他个机会,说不准会给我们个惊喜。” 穆紹翎只觉得此时他父皇和他的角色仿佛掉了个个儿,他老实保守,他父皇成了个激进派,启用新人。 但他却也被他父皇说服了,朝廷是要开始启用新人了,他父皇登基五年,很多老臣在其位不谋其职,实在可憎。 这个王启英姑且就试试吧,多个人多份力总是没错的。 . 王启英近些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坦,当值半日,其他时候依然可以当个斗鸡遛马的纨绔。 可又因着他身上有官职在身,家里人非但不会再像从前那样训他,银钱上给得也充足了些。 这日他正跟几个兄弟听着小曲儿,听到高兴处还给台上的花旦赏了二两银子。 就在他优哉游哉地喝着小酒的时候,忽然他家下人急急匆匆地从门外走了进来,凑到他耳边耳语了几句。 王启英瞪着眸子,一脸的不可思议,“你说甚?圣旨?” “是哩!少爷,您快些回去看看吧!”下人一脸急色。 王启英自然不敢耽搁,着急忙慌地朝着外头走去,留下一众兄弟面面相觑。 “英子这是咋的了?”郑云铎问道。 “谁知道哩!就是方才隐约听到有什么圣旨,估摸着又有啥事儿了。”白流霜说道。 一说起圣旨,大家都闭了嘴。 他们这些纨绔也知道什么事儿可以说,什么事儿不可以说。 若是说得多了,被人抓到了把柄,别说他们自个儿了,估摸着他们家里都要跟着遭殃。 王启英一路骑着马赶回家里,才一进门就被管家给迎了进去。 “是谁来传旨的?”他问道。 管家紧跟在他身后,听到他问话,就急忙回答了一声,“是圣上身边的赵公公。” 王启英心中咯噔一下,既然是赵公公亲自来传旨的,那估摸着不是小事儿,莫非皇上又出啥事儿了? 他一进堂屋,瞧着家里人面色如常,估摸着应当不是啥坏事儿,这才松了口气。一撩衣摆,抬脚走了进去。 “赵公公!”他对着赵公公一抱拳,“让您久等了。” 赵昌平原本正坐在凳子上,见着他进来了,也急忙起身,“小王大人客气了,咱家也没来多久。” 瞧着赵公公的态度还十分客气,王启英一颗心彻底放下了,既然不是坏事儿,那应当就是好事儿了? 果然,就听赵公公说道:“小王大人,先去更衣,咱家奉了皇上之命前来,您准备接旨吧!” 王启英应了一声,急急忙忙下去洗漱了一番,换了官服,才走了出来。 就见赵昌平一挥拂尘,尖细的嗓音响彻了整个王家大院。 “王启英接旨!” 第545章 赶鸭子上架 “臣接旨!” 整个王家人都跪了下来,静静地等着赵昌平宣读圣旨。 “三等侍卫王启英在任上表现优异,今有大理寺少卿一职有空缺,特命王启英走马上任,接手曲忠明一案。” 王启英整个脑瓜都是嗡嗡的,大理寺少卿??真是仿佛做梦一样…… 他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从一个武将变成了一个文官?还是个正四品? 此时的王启英就像个傻子似的,跪在地上,半天儿没缓过神来。 最后还是赵昌平笑着叫了他一声,“小王大人,您该接旨了。” 王启英这才回过神来,磕了个头,“臣,谢主隆恩!” 等他从地上站起来的时候,赵昌平又从一旁小太监捧着的小托盘上拿起一块金色的令牌,双手递给了王启英。 “王大人,这是皇上让给您的令牌。” 王启英看着巴掌大的金牌上,那一行如朕亲临,整个人有些懵圈儿,圣宠来得太突然了,他居然有些受宠若惊了。 “这……” 赵昌平给他解释道:“大理寺有几个资历老的,皇上担心您去会有人不服。到时候若是有人敢阻拦您办案,您就拿这个出来!” 王启英感动得差点哭出来,若不是他跟自家老子长得实在像,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圣上流落在外的龙种。这又是提拔,又是铺路的,就连他可能遇上的困难都想到了。 他长这么大,他的老父亲都没对他这么纵容过。 王启英双手郑重地接过这块令牌,“臣谢过皇上厚爱!” 赵昌平乐呵呵地笑了两声,才又说道:“小王大人进宫谢恩便是,说与咱家听,咱家可不会帮您转达的。” 若是让人知道一向严肃的赵公公还能同王启英说笑两句,怕是要惊得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但赵昌平自己心里也清楚,他在皇上身边伺候了几十年,还是头一次碰上皇上对一个人这样看重的。 皇上登基五年以来,朝堂上大多数的官员都是前朝留下的老臣,他自己提拔的大臣屈指可数。 如今这位王少爷在半年前还是个白身,如今转眼都升到了正四品,俨然是入了皇上的法眼了。 伴君如伴虎,这话不假,但能得了皇上的青眼,恐怕今后就只剩下前程似锦了。 他同王启英说的这番话其实也是在提点他,王启英也是真的机灵,一听他这话,立刻拱手行了一礼。 “多谢赵公公提点,您看我啥时候去面圣更为合适?” 不懂就问,只要脸皮厚,就没甚不能问的。 “咱家这会儿就要进宫了,若是小王大人不忙的话,倒是可以同咱家一同进宫。” 王启英自是一口应下,“不忙不忙,能同赵公公同行,乃是我的福分。” 两人说话的功夫,王老夫人就让人准备了荷包递了过来。 王启英接过荷包,笑着塞给了赵公公,“辛苦公公跑这一趟,一点心意,您留着吃酒。” 赵昌平今后还打算同王启英交好,自然不会不收他的礼。 他手指一捏,就知道荷包里头塞着的银票不少,心中对王家人就更为满意了。 出手大方,人还态度好,这样的人家谁不愿意相交呢? 王启英本就是换好的衣裳,也不用另外拾掇,直接跟着赵公公的马车一同进了宫。 穆天合得知王启英来谢恩了,又是一阵乐呵。 “这小子倒是个知道感恩的,也不枉费朕的一番苦心,你去叫他进来。” 赵昌平走出去亲自将人请了进来,王启英才刚进门就直接行了个跪拜大礼,整个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泣道:“皇上,臣能得您如此看重,死而无憾啊!” 穆天合瞧着他这番表现,倒是觉得十分有意思,“朕给你升官是让你办事儿的,好好办事儿就行,死而无憾?想都别想!” 王启英的哭泣的声音戛然而止,显然也没想到皇上居然不按常理出牌,一旁的赵昌平也忍着笑。 王启英缓过神来,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泪,又接着说道:“臣一定好好办事儿,不辜负圣上所托。” 穆天合赞许地点了下头,一抬手,“起来吧,跪着说话朕瞅的都脖子疼。” 王启英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皇上,臣还是头一次接手这么大的案子,能不能给自己再讨个帮手?” 穆天合斜睨了他一眼,笑骂道:“你倒是个会顺杆子爬的,那你说说,你想要讨谁当帮手?” 既然是要查曲忠明的案子,王启英自然第一个就想到了李程季,据说他娘看中了曲四小姐当儿媳妇。 若是李程季能在曲忠明的案子上出点力,今后估摸着婆媳关系都好相处许多。 王启英自个儿定了亲,又怎么不在自家兄弟的终身大事上出点力? 眼瞅着皇上说这话也不像是在生气,他觉得自己还真可以提点不算过分的小请求。 “回皇上的话,先前微臣几次查案子都有李程季相帮,此番若是能再让李程季来帮臣,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案子定然难不倒我们。” 穆天合呵呵笑了起来,用手朝着他指了一下,“你小子可别只顾着说大话,要知道曲忠明的案子大理寺卿查了三个月都没查明白呢!” 听了皇上这话,王启英也有些不淡定了,大理寺卿都查不明白的案子,找他?? 他真的只是个纨绔啊!皇上是不是对他太过有信心了些? “皇……皇上,臣……能不能……接着当侍卫啊……” 这话才刚试探性地一出,原本和蔼可亲的皇上立刻就变了脸色,“圣旨已下,岂能儿戏?!这案子你是查也得查,不查也得查!” 王启英两腿一哆嗦,又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皇上息怒!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 穆天合脸色稍霁,眼睛微眯,居高临下地道:“你说想让李程季来给你当帮手,朕准了。但这案子只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若是再查不清楚,那朕也将你们两个发配到河西走廊去!” 王启英磕头领旨谢恩,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第546章 硬着头皮上 从皇宫里出来,王启英满面愁容,只怪自己太年轻,只想着突然升官,却没想到这哪儿是什么好当的差事。 赵昌平送他出来的,见状笑着说道:“小王大人,还有三个月呢,您莫要着急,先去同章大人商议一番才是。” 王启英对着他抱拳道谢,“多谢公公,我这就去找章鲁大人。” 赵昌平看着王启英上了马车,他才转身回了勤政殿,接着伺候皇上。 刚走到门前,就看到小全子拎着个食盒正准备进去,他便叫住了他,“小全子!” 小全子停下来回头看他,“赵公公。” “这是甚?”赵昌平看了一眼食盒,问道。 “先前儿厨房给皇上做了个糖水煮蛋,皇上今儿想起来了,就让御厨房再做了一份儿送过来。”小全子恭敬地回答道。 赵昌平点了下头,“来,给我吧,我一并带进去。” 小全子急忙递给了他,“那就劳烦您了。” 赵昌平拎着食盒走到勤政殿门口,轻轻扣了下门,听到里头一声低沉声音,“进。” 赵昌平这才推开门走了进去,穆天合不用抬头都知道是他来了,就直接问道:“将人送出去了?” 赵昌平应了一声,“是,奴才亲自看着小王大人上了马车才回来的。” “你觉得他接这活儿可还乐意?”穆天合侧过脸看了他一眼。 赵昌平:“……” 您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人家哭哭啼啼地不想应,被您吓唬得硬着头皮应下了,您觉得他可还乐意? 赵昌平心中是这样想的,但是嘴上却不敢这么说,他垂手而立,沉声说道:“小王大人看上去还是高兴的,不过应当是头一次接这么大的案子,对自己不大自信。” 穆天合扯了扯嘴角,哼了一声,“但愿他不会让朕失望。” 赵昌平见他再没后续了,才问道:“皇上,方才奴才在外头碰上小全子了,说是您让御厨房送了糖水煮蛋过来,您可是现在就要吃?” 穆天合看了一眼他手上拎着的雕花食盒,干脆放下了手中的笔,“现在吃吧,御厨房这次做的倒是不错,这蛋不仅比原先大一些,口味也很好。” 赵昌平趁机说道:“奴才瞧着您喜欢,就让人去御膳房打听了一声,据说这是白家从雍州收的鸡蛋,大老远进贡来的。” 他一边说,一边注意着皇上的神色,却见穆天合拿着汤勺的手一顿,眉头都拧了起来,似乎是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接着吃。 “皇上,可是今儿的糖水煮蛋不合口味?”赵昌平担忧地问道。 穆天合摇头,复又问他,“你说这蛋是从何处运来的?” 赵昌平不解他为何如此问,但还是再次回答了一遍,“是从雍州运过来的,您放心,走的水路,还新鲜着呢。” 穆天合闻言直接将汤勺丢到了汤碗里,“朕不过是想吃个糖水蛋,哪儿用得着千里迢迢从那边运过来,劳民伤财的,有这些银钱拿去给将士们多发些军饷不好?” 赵昌平一时间只恨不得扇自己两个嘴巴,好端端的他多这嘴干甚,如今皇上连饭都不吃了。 他脑中飞快地想着说辞,“皇上,这些鸡蛋是雍州那边的县太爷想法子找了富商去收购的,也是为了改善当地的民生。” 穆天合这回倒是有些惊讶,“此人是谁?居然能想出如此法子,瞧着也是个能人。” 赵昌平也是早就做过功课的,为的就是在皇上问起的时候,能够及时答得上来。 “正是清水县的知县叶恒,元庆二十一年的举人,去年年底才补了清水县的缺儿。” 穆天合听了直点头,“若是为了当地百姓的民生,这银钱花对了地方倒也值得。这个叫叶恒的,等到年底的时候你去户部走一趟。咱们大夏国库连年亏空,不然朕也不至于连吃个蛋都要斤斤计较。这人既然是个有脑子的,就想法子把他送到户部去,给咱们大夏多赚些钱。” 赵昌平原本是想替白家说项,却没想到居然阴差阳错地让圣上看中了这个叫叶恒的知县。 不过他该说的都说了,能不能成那都看圣上的心思,他可管不着。 “是,奴才记下了。” . 那边王启英才刚刚出了家门就着急忙慌地朝着大理寺赶去,他到大理寺门口的时候还碰上原先的大理寺少卿夏文府。 王启英自觉抢了人家的位子,心里头有些过意不去,可这会儿既然碰上了,一句话不说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他如今都得了便宜了,便是姿态低一些,被人挤兑两句也行,总不能啥好处都让他占了。 这样想着,他干脆心一横,走了过去,对着夏文府行了一礼,“夏大人。” 夏文府已经五十出头了,从前见都没见过王启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京里头居然还有了这么一个文人。 这会儿才刚从大理寺出来,就见着一个年轻的少年对着他行礼。 他愣了一瞬,对着身边的下属问道:“这位是……” 下属急忙凑到他耳边解释了两句,夏文府这才急忙给他回了一礼,“原来是王大人,失敬失敬。” 王启英被这么一个跟他老子差不多岁数的大叔行礼,眼角抽了抽,一时还有些不大能适应,但还是说道:“我来这边找章大人,凑巧就碰上了夏大人了。” 夏文府五官方正,就如同他这个人一般,做事有棱有角,实在不大懂得变通。 他心里头也知道,自己的官职到这一地步应当就走到头了。 这回皇上将他换到了刑部,与他而言,倒是更为适合一些。 原本他被突然调任是有几分不爽,但他一把年纪了,还不至于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给一个年轻人难堪。 他应了一声,“章大人正在里头办公,王大人只管进去找他就是。” 说完,他还对着身边一个下属说道:“去,给王大人引个路。” 王启英对他道了声谢,跟着他的下属走了进去,也是因此对着这个夏文府的印象都好了几分。 第547章 看轻他了 他绕过夏文府进了大理寺的门,夏文府就站在他身后看着他,眼瞅着他进了门,夏文府身边的一个下人才低声说道:“大人,他抢了您的职务,您作甚要帮他啊?” 夏文府闻言眉头一蹙,瞪了他一眼,“都是在朝廷为官的,日后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卖他个人情,日后好相见。” 下人点了点头,就听夏文府又小声嘟囔了一句,“整日在大理寺吃不好睡不好,累死个人,还落不到好处,谁爱待谁待,反正我可算是解脱了。” 还有句话他都没说,恐怕整个大理寺也只有章鲁一个人稀罕这个官职,其他人都想着看看能不能去别地儿谋个闲缺儿。 人各有志,他本就是胸无大志的人,实在不适合这种地方。 另一个胸无大志的王启英,被下人带着进去大理寺七拐八拐才找到了章鲁所在的房间。 他们才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个带刀侍卫拦了下来。 王启英急忙上前拱手道:“本官乃是才刚走马上任的大理寺少卿王启英,奉了皇上之命前来同章大人商量案子,还请代为通传。” 侍卫瞧着新上任的大人居然是个这么年轻的人,颇有几分惊讶。但人家再怎么年轻也比他官职高了一大截,他根本不敢怠慢,只恭敬地让王启英稍候,就急忙转身去向章大人禀报。 章鲁知道皇上给他派了个新人过来,他今儿一早都在整理卷宗,为的就是让皇上新派来的得力干将能够及时上手。 这会儿听到侍卫进来禀报,说是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王大人来了,他立刻一撩衣摆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对着侍卫说道:“快请!” 章鲁听说皇上给他派了个帮手的时候,整个人都放松了许多,觉得破案有望,可是等他见着来人之后,顿时大失所望。 还当皇上给他派了个多么厉害的人物,没成想居然是个毛头小子,也不知道是哪家大人塞到他们大理寺来历练的。 他原本就被案子烦的焦头烂额的,又见着来了个没啥经验的年轻人,章鲁的脸色顿时就不好了。 王启英原先在宫里当值的时候见过章鲁,因着他总是黑着一张脸,这次王启英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他在案几前三步开外的地方对着章鲁一抱拳,行了一礼,“章大人,下官乃是新来的大理寺少卿王启英,皇上让下官来同您聊聊曲大人的案子。” 他一来就扯着皇上这张大旗,再看他腰上挂着的腰牌,上头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如朕亲临。 章鲁对他的印象更是不好了,这种关系户能有个甚的本事?皇上是看他破案太轻松,给他派个捣乱的来吗? 他甚至都不愿意同王启英说起自己这阵子查的线索,直接让人领着他去了存放卷宗的库房。 王启英是个神经大条的,也不在乎人家对他态度不好,笑嘻嘻地拱手道了声谢,便直接去了。 存放卷宗的库房在大理寺的西南角,一个小录事将他带到了门口,将一把钥匙递给了他,恭敬地叮嘱道:“大人,此处是咱们大理寺的机要重地,你走的时候务必要将此处的门锁好,钥匙也千万要保管妥当。” 王启英向他道了声谢,便自己拿着钥匙打开了门,走了进去。 小录事瞧着他进去了,才转身去给章鲁报信儿。 “如何?将人领过去了吗?”章鲁一边问着,一边翻看着案几上的卷宗,连头都没敢抬。 邹正恭敬地回答道:“已经将王大人带到了,钥匙也交到了他手上。” “他如何说?” “王大人什么都没说,拿着钥匙打开门就进去了。”邹正答道。 “邹录事若是无事便去盯着他些,人家是带着皇命来的,咱也不能刁难。寻个事儿绊住他也不错,只盼着他安分一些,莫要拖了进度。”章鲁叹了口气,说道。 邹正应了一声,就退下了。 而那边王启英才刚一进门,就看到一屋子的卷宗,顿时傻眼了。 他自幼不大喜欢读书,让他在这么多卷宗里找到同这个案子相关的,那得找到猴年马月? 他脑子一转,心中约摸琢磨出了些许味道,看来这个章大人应当是在给他下马威了。 这摸了摸自己腰上的令牌,扯了扯嘴角,心中顿时就有了底气。 怕甚? 有皇上给他撑腰,他王启英怕个甚! 这样想着,他便干脆也不自己找了,直接转身出门,对着外头守着的侍卫指了指,“你们,去给我把方才那个录事找来!” 他王启英不发威,还真当他纨绔的名头是白当的? 在这大理寺,除了章鲁也就他王启英的官职最高,他还有腰间那块令牌,谁敢不给他面子? 那侍卫一听就急忙去寻邹正,才刚走出垂花门,就瞧着邹正朝着这边过来了。 他小跑两步上前,啪地一抱拳,“邹大人,那位王大人寻您哩!” 邹正一听就头大,两个高位在博弈,他一个小录事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偏偏那两位的官职都比他高,他又不能不见,就只能叹了口气,认命似的说道:“走吧,去会会这位祖宗。” 两人一路步履匆匆,赶到了库房,就看到王启英坐在椅子上,两条大长腿顺便搭在桌子上,满屋子的卷宗他连碰都没碰一个。 听着外头有了动静,他才睁开眼睛。 邹正才刚跨过门槛,一抬头就对上了一双凌厉的视线。 他心头咯噔一下,这年轻人虽比不得章鲁大人长年身居高位,身上自带的一种官威。 但只是他方才那一眼,却给他一种被看透了的感觉。 很快,邹正就收敛了心神,这位新来的大人恐怕也没那么简单,章鲁大人约摸是看轻人家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王启英身边,“王大人,听闻您寻我了?” 王启英嗯了一声,动作都没换一下,便指了指身后的书架子,对着他说道:“你去,把曲忠明案子有关的卷宗都给本大人找出来。” 第548章 巨大漏洞 邹正愣了一瞬,根本来不及多想,王启英的视线就扫了过来,他急忙低下头,恭敬地应了一声,“是!” 曲忠明大人相关案子的卷宗还是邹正自己放进来的,他来找卷宗自然要比王启英快许多。 他轻车熟路地找到了那叠卷宗,抱了过来,“大人,您要的卷宗找来了。” 王启英斜睨了他一眼,也不说让他放下,只是问他:“你找这叠卷宗用了多久?” 邹正心中明白他这是要找茬了,微微弯着腰,用另一只胳膊的袖子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低声说道:“用了……不到一刻钟……” 王启英哼了一声,这才取下双腿,坐正了身子,“既然你这么轻易能找到,却还让本官在此处浪费时辰。你且说说,你安得是何心思?” 邹正的五官都快皱到一起了,急忙辩解道:“属下原本只是想着忙完手上的活儿就来帮大人找的。” 王启英瞧着他面如土色,知晓自己的敲打已经到位了,才刚来一个新地方,倒是也用不着太过咄咄逼人。 “将你手上的卷宗拿过来,再顺便给本大人讲讲。” 邹正这才松了一口气,上前一步,将抱着的卷宗放在了案几上。 从上头取下一册对着王启英讲道:“这是原先有人匿名举报曲大人贪污受贿的证据,同庆一年曲大人担任兵部左侍郎,在同庆一年八月、同庆二年的三月和九月、同庆三年元月……分别受贿一万两、四万五千两、八万两……” 王启英听得也是目瞪口呆,暂且不提这些事儿的真实性,只是这些银两听着都怪吓人的。 他如今都升到正四品了,年俸禄也才一百四十四两…… 若不是爹娘平素给的零花钱比较宽裕,他定然是不怎么够用的。 他强忍住吃惊的表情,就坐在椅子上听着邹正逐条念着。总也不能让人看轻了去,倒显得他好像没见过世面似的。 等到邹正将曲忠明的罪证都念了个遍,他才换了个姿势,一脸凝重地微微颔首,“证据在何处?拿来本官看看。” 邹正不敢怠慢,急忙从桌子上的一叠卷宗当中找到了证据双手捧给了他,“大人,您看,有这些信函为证。” 王启英拿着这些证据齐齐看了一遍,鼻子一皱,冷哼一声,将这些信函丢在了桌子上,“这些证据都是假的。” 邹正一愣,不明白他为何如此笃定。 “小的愚钝,愿听大人详谈。” 王启英对着桌上那些信函扬了扬下巴,“那些信函都是一个人写的,却署的不同人的名,可见是有人刻意伪造证据,想要置曲大人于死地。” 邹正将信将疑地拿起桌子上的那些信件看了一遍,他眉头紧皱,问道:“大人,这分明不是一个人字迹呀?” 王启英看了他一眼,笑了,“对方糊弄的就是你们这些人,你再仔细看看。这些字迹虽说不是同一个人,但他习惯每句话后边空一格,三句话另起一行,你仔细看看就明白了。” 邹正还真没注意这些,他立刻将所有信函都打开挨个看了一遍,果然是王启英说的那样。 他心中震惊极了,也有些明白了过来,为何人家这样的年纪能得皇上宠信,一路坐到了大理寺少卿的位置。 也是由此,他对王启英那才是发自内心地恭敬了起来,“大人果然明察秋毫。” 王启英听了邹正奉承的话,也有些得意,只是面儿上没表现出来。 又接着说道:“且这些字都用的是松烟墨写出来的,如今咱们大多用的油烟墨,你该不会真的认为这些写信的人都凑巧用了松烟墨吧?” 邹正内心的震撼犹如惊涛骇浪,他将信函凑到鼻尖轻轻一嗅,果真闻到了淡淡的松脂香味。 这一切都是先前儿他们从未关注过的…… 就听邹正愣神的瞬间,忽然就又听到王启英问道:“这些信函是谁送来的?” 邹正说道:“下官也不大清楚,只是听人说是一个乞丐送来的。” “乞丐?可有人记得那乞丐的长相?”王启英追问道。 邹正摇头,“下官不清楚。” 王启英差点没翻了个白眼,当官的一问三不知,这天底下怎的还有比他更废物的官员? “那便麻烦大人帮本官查个清楚了。” 邹正也不是傻子,如今章大人那边儿半点头绪都没有,反倒是王大人这里才刚来没半个时辰,就找了这么大个线索。 顺藤摸瓜下去,也算是另辟蹊径。 “是!下官这就去查!” 邹正从这儿出去之后,径直去了北院找章鲁。 “章大人!” 章鲁正是一筹莫展的时候,整个人心烦到了极点,还被他三番五次的打断,自然脾气不怎么好。 “怎的又是你?!这回是为了何事?” 邹正抱拳行礼,“大人,王大人发现线索了。” 章鲁拿着卷轴的手一抖,下一瞬他就立刻追问道:“发现了什么?” 邹正瞧着他震惊的神色,也在心中叹了口气,别说章大人了,就连他方才听了王大人的话也是吃惊不已呢! “王大人说咱们收到的那些信函都是假的。” “假的?!!”章鲁差点将眼珠子瞪出来,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满脸的不可思议,“他可有证据?” 邹正点了点头,“正是,王大人说那信上的字迹虽然大不相同,但却是一个人写的,分明就是人伪造的。” “你再详细说来。”章鲁半信半疑地说道。 “那些信上习惯每句话后边空一格,三句话另起一行。下官

相关推荐: 阴影帝国   魔界受欢之叔诱(H)   狂野总统   大唐绿帽王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寡妇门前桃花多   我以力服仙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