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独占偏宠 > 第143章

第143章

才刚放出来,就径直休弃了凌家女。” 皇后娘娘听了这话倒是没多意外,“他现在年纪大了,倒是比年轻时候还要野心勃勃。不是对付这个就是对付那个的,不过这样也好,日后交到老三手上的江山就被他捋得整整齐齐了。至于那万家……呵呵,天下男儿多薄情,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苏九月叹了口气,“那万夫人被休弃之后,兴许万念俱灰了,便要剃度出家。才刚剃了头发,她那儿子便寻了过来,如今母子两人正在外头哭哭啼啼呢!” 皇后娘娘听了苏九月这话愣了半晌的神,突然就轻笑一声,说道:“九月,你兴许不知道,我还有些羡慕她呢!” 苏九月不解,就听皇后娘娘又接着解释道:“她想出家就能出家,她也有自己的儿子,是真心实意为了她好的。” 苏九月下意识地就想问那几个王爷,但话到了嘴边儿到底还是咽了下去。 即便是皇后娘娘让自己叫她一声婶婶,这也不是她能过问的事儿。 然而皇后娘娘兴许是看出了她的心头所想,便解释道:“宗元他们确实很好,但我们毕竟不是亲生的,隔着一层呢……” 他们来侍疾虽说也是孝顺,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母子,每个人心里头都有自己的打算。 就譬如来陪她最久的穆宗元,他是很乖巧懂事,但他言语间就一直在打探他母妃的事情。 他想知道他的母妃到底是不是死在自己手上,如果不是的话,那他还想搞清楚到底是谁。 虽说他试探的很是隐晦,但她在宫里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他一开口,她就知道他的心思了。 苏九月听了皇后娘娘这话,只能变着法儿地安慰她,“娘娘,您别这么说,没有自个儿的孩子也少操一些心。若是那凌氏没有这个儿子,那她定然是拼着个鱼死网破,也不会就这么任由万家轻贱。” 皇后娘娘听她这样说,倒是赞同地点了点头,“是这么个理。” 说到这儿了,她也叹了一口气,说道:“权势迷人眼,人都是会变的,曾经的凌家也是威名赫赫。可是谁能想到后来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也不知道皇上这一回到底要怎么处置他们。” 当年早些时候开国的几大家族,包括他们徐家在内,族中子弟一个个都开始不学无术。 他们会落到这个田地,也跟他们教子不严有关。 苏九月见她说着情绪有些失落了,便赶紧换了话题,“婶婶,咱们不说这个了。我这次来呀,约摸是最后一次来了,下次见就得等我生产了。” 皇后娘娘也赶紧说道:“你这肚子都这样大了,还大老远跑来看我,你家夫君和婆母竟然会同意你来?下次可不许再来了,看着怪操心的,只是慈安寺门前的那些台阶就够你喝一壶了。” 苏九月笑着道:“我如今还在女学当值呢!给那些孩子们教点常识,也让她们日后行走的更顺畅一些。” 皇后娘娘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这个倒是不曾听你说起,小九月如今比先前儿要更厉害了。” …… 两人正说着话,苏九月突然哎呦一声。 皇后娘娘吓得大惊失色,急忙问道:“怎么了?可是何处不舒服?” 苏九月摇了摇头,冲着她甜甜一笑,“没,就是肚子里的小崽子踢了我一脚。” 皇后娘娘看着她的肚皮突然鼓起来一块,也觉得十分好奇,她伸手轻轻摸了一下,小孩子隔着肚皮乱动的样子很神奇。 这种感觉是她从未体会过的,她这才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肚子里有个小生命是什么样子的。 她顺势将自己手腕上的镯子摘下来给苏九月戴上,苏九月紧忙拒绝,“娘娘,这可使不得!” 皇后娘娘却抬头看了她一眼,淡定地说道:“不是给你的,是给小娃娃的。若是女娃娃就给她戴上,男娃娃便留作传家宝,这镯子也是顶顶好一块玉呢。” 第1384章 我若是知道还用问你吗 那玉镯盈盈一汪绿色,清透的跟山间的清泉似的,一看就知道是好物,当传家宝那是绰绰有余了。 只是这样的好东西给个还未出生的小孩子,苏九月实在有些不敢收。 “娘娘,孩子还小,哪儿能要您这样好的东西啊?”她拧着眉头试图拒绝皇后娘娘。 可皇后娘娘却道:“这孩子是个命好的,旁人可收不到我这样的好东西。这镯子还是我母亲的祖母送给她的,可我也没个孩子。你也说了,这是个好东西,若是被我带进土里,或者便宜了其他人,那岂不是可惜了?你还是收下吧,如今对我来说,这东西就是个念想,若是能给你们留个念想,倒是也值得了。” 苏九月听了她这话急忙说道:“娘娘,您还年轻……” 皇后娘娘知道她的意思,就打断了她的话,对着她说道:“什么年轻不年轻的,都年过半百了……再说了,就算是年轻,这人一辈子也总有老去的时候,你说是不?” 苏九月不知道要怎么劝,皇后娘娘这样通透的人原本也不用她劝。 她张了张嘴,还未开口,皇后娘娘就已经将镯子戴在了她的手腕上,还仔细端详了片刻,“这样的好东西还是你们年轻人戴着好看。” 说着话,她的视线还落在了苏九月另外一只手上的镯子上,笑着问她,“你这只镯子是吴锡元送你的?” 苏九月也看了一眼自己另一只镯子,想到当初吴锡元让人带回来她的时候,心底还是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点点甜。 她抿着唇低下头浅笑,脸上还有些许羞涩,皇后娘娘一看就明白了,便说道:“你家锡元还真是个有趣儿的,既然是他送你的,想必你已经有了心头好,我这镯子便留给孩子们吧。” 她们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皇后娘娘怕苏九月累着,就让人将隔壁禅房收拾出来让她午睡一会儿。 这时候凌氏已经将万恒劝回去了,她自己跪在佛前念着佛经,心底一片平和。 说她有恨吗?也是有的。 万老爷从前对她虽然还算尊重,但妾室也是一房又一房的往家里抬。 便是念着她身后的凌家,他不好太过分,但在外头也没少养着外室。 她又不是真的傻,外头的事情她都清楚,但念着只要不领到她面前来,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可是没想到万家居然对她如此不客气! 但真要让她报复回去,她还不知要如何下手,她的儿子还需要仰仗万家。 再者说来,皇上也不知道会不会放过她这个万家的漏网之鱼。 而此时的景孝帝,却十分悠哉地躺在躺椅上,看着赵昌平逗鹦鹉。 还真别说,纨绔的日子当真比皇子们要快活太多了! 如果他不是生在帝王家,他觉得自己兴许也会成为一个纨绔。 这也是为何他一直对王启英很偏爱的原因了,那种恣意的性子还真让人羡慕。 景孝帝突然开口问赵昌平,“你说,朕要如何处置凌家?” 若只是为了一个粗瓷杯子就灭了人家满门,那说不好还要引起旁人的不满。 可若是轻拿轻放了,岂不是就让人觉得他们皇家威严不过是个笑话? 赵昌平哪儿敢在这上头胡乱建议,就四两拨千斤地说道:“奴才以为皇上您心中定然早就有了决断。” 景孝帝偏过头去嗤笑一声,说道:“你就会说这些糊弄人的话,朕若是知道还会问吗?” 赵昌平急忙躬身行礼,满脸羞愧地道:“皇上,奴才不是不想帮您出主意,而是奴才当真没什么本事,担心想不到其中的利害,胡乱说话,会坏了您的事儿。” 景孝帝哼了一声,“罢了,早知道就不问了。” 他躺在椅子上,眯着眼睛许久,才悠悠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正好王启英和吴锡元都下了江南,朕一时间还真无人可问了。” 他这样一说,赵昌平就有的建议了。 他试探地说道:“皇上,王大人和吴大人二人固然很聪慧,可是他们是后起之秀,在他们之前,不是还有别的大人为您分忧吗?不然您问问内阁的大臣们?” 景孝帝听他说起内阁,直接轻笑一声,“如今的内阁简直形同虚设,他们能有什么本事?待到过些时日,朕非得将内阁重新换了不可。”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景孝帝还是被他提醒了。 说完就直接从躺椅上站了起来,说道:“罢了,既然如此,随朕一道去一趟陆太师府上吧!” 陆太师府上早就闭门谢客许久,陆老夫人还活跃在女学,而陆太师则每日坐在自家池塘钓鱼,两耳不闻窗外事,外头的一切他都不管。 这日府上又接到了拜帖,“太常寺典籍木三?” 闻堰恭恭敬敬地在陆太师身边儿垂手而立,听了陆太师的话,他微微颔首,“正是,老爷,拜帖上就是这么写的。” 陆太师的视线从鱼漂上收了回来,拧着眉头思索了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连鱼也不钓了,急忙说道:“快请他进来!” 闻堰正在好奇来者是谁,居然会让他家老爷这么激动。 可是下一瞬,就见陆太师直接干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将鱼竿放下,说道:“不不不,还是我亲自去见!” 说完这话,陆太师就已经放下手上的东西先行一步了。 闻堰落在他身后,奇怪地抓了抓头发,沉思了一瞬。 回过神来,看到他家老爷已经走远了,他这才急忙追了上去。 等来到自家门口,见到来人的模样时,闻堰也吓了一跳。 这哪里是太常寺典籍?!这人分明就是皇上啊! 就见他家老爷已经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臣见过皇上!” 他家老爷是怎么猜到的?老爷果真厉害啊!老爷不愧是老爷! 景孝帝见到陆太师亲自出来迎接他,就知道他应当是猜到了。 他笑了两声,抬手道:“起吧!进去说话。” 陆太师又将他迎了进去,亲自给他煮了茶,才问道:“皇上,您今儿怎的亲自来了?” 第1385章 不是难事 景孝帝叹了口气,说道:“这不是又遇上难事儿了吗?便想来问问老师。” 陆太师给景孝帝倒上了一杯茶水,捋着胡须乐呵呵地说道:“让臣猜一猜,您想问的可是凌家的事儿?” 景孝帝看到他足不出户,但却什么都知道,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才笑了起来,“果然,什么都瞒不过老师。” 陆太师也摇了摇头,“老臣是真的不愿意管这些,但人在江湖,哪儿能真的避世?” 景孝帝也正了神色,十分恭敬地问道:“学生是真的不知该如何处置凌家,还请老师为学生指点迷津。” 陆太师倒是也没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反问道:“皇上,凌家原本是什么出身?” “行伍出身。”这原本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陆太师听他这样说,又乐呵呵地笑了起来,“那凌家的荣耀是该来自战功啊!” “那您以为……”景孝帝正要发问,一抬头就对上了陆太师的笑脸。 他突然一愣,福至心灵,一瞬间明白了陆太师的意思。 “朕明白了!多谢老师指点!” 陆太师又给他续上一杯茶水,问了问他如今身子可还好?又问了皇后娘娘的状况。 景孝帝哪儿知道皇后怎么样了,皇后对他有意见,他也懒得再管他,夫妻两人已经好些月没见过对方了。 就连底下人汇报对方的消息,也都被他们打发了。 恐怕他们应当是这个世上最形同虚设的夫妻了。 陆太师见着皇上答不上来,便也没再多说。 他只负责提点的,在对方遇到疑问的时候给他点明方向,而不是替皇上做选择。 他们又说了一会儿话,喝了几杯茶水,景孝帝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他回到了自己在富春巷的院子,躺在榻上思索了许久,才下了个震惊朝野的命令。 凌家的长房被皇上下旨派去了东瀛战场,他美其名曰,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长房的子孙全被派去了。 而且凌家人去战场上还不是当将军的,而是从小兵做起。 有人担心他们父子去了东瀛战场,手里有了兵权就会明目张胆地抗旨不尊。 可皇上手中还捏着他们凌家其它房的性命呢! 若是凌家人真能狠得下心,为了保凌家长房,而牺牲其它几房,那也不怕!上次被燕王派去平乱的岳卿言、宋阔以及闵将军三部正在两翼虎视眈眈。 如今的凌家跟从前的凌家那是真的差得远了,他们对上岳卿言和宋阔等人,获胜的几率几乎连一成都不到。 而皇上也并不真的对凌家赶尽杀绝,他下旨前就说了,“从前的凌家先祖便是以一己之力从一无名小卒闯下这等家业,作为凌家先祖的后人,可万万不能堕了先祖的威名!若是他们能立下战功,那么便可以酌情减少他们的罪责。” 凌家人小一辈何曾上过战场?虽说是武将世家,可这些小辈们就连扎马步都扎不了半个时辰的。 至于他们能不能给凌家挣回来一条生路,那谁不知道了。 就算凌家长房没了,那不还有二房三房四房…… 明眼人都知道,皇上只不过是找炮灰,想要借力打力,若是凌家人能战死沙场,对他们来说也不算给自家的名声抹黑。 此时的凌家当真是喜忧参半,忧的是长房,喜的是其他房。 凌老爷将长房的子嗣们叫到跟前儿,跟他们好生交代了两句,告诉他们上了战场之后,不要冒进,只要好好保全自己就好。 他甚至将自己珍藏已久的贴身软甲也送给了自己最小的孙子,“皇命不可违,咱们家也不求你们立功,好好活着就是。” 凌东宇便是长房的,他在家里排行老六,也不是最小的。 他们长房有四个儿子,他排老三,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 弟弟如今才刚刚十一岁,十一岁就上战场,当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因此老爷子将护身的软甲给了弟弟,其他人什么想法都没有。 他们是武将世家,府上护身的铠甲和宝剑确实不少。 长房几乎将他们这些年收藏的保命的东西都带上了,他们离京的时候,所有人都唏嘘不已。 这其中也包括陆太师。 陆太师听了景孝帝的做法,也十分震惊。 他是暗示了他,但是很显然景孝帝的理解跟他自己想的还是有点偏差。 他只是想着让凌家人去东瀛战场去!让他们面对炮火的洗礼,也不会一个个都养得跟个废物似的。 然而皇上比他想象的还要更绝情一点,他直接让他们所有人从最底层做起,无法派遣一兵一卒。 最重要得是,东瀛战场的主将还是跟凌家有过节的曹家人。 想让曹家人给凌家人放水?那真是想都别想! 曹诺也没想过,这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会落在他们家头上。 想到那日那人买了他的画,给他的暗示,他心中更加坚定了些许,科举一定好好努力,争取为皇上分忧! 领兵之人便是他的父亲,他父亲多年没带兵了,这次让他出征还有些紧张,当然更多的还是兴奋。 他父亲是文官,上战场也只是军师的角色,让他领兵打仗,那应当是做不到了。 曹诺叮嘱了父亲要小心凌家人,他父亲却笑着同他说道:“咱们跟凌家这么些年的过节了,压根不用你说,我也会当心的。只是战场到底危急,我也不会刻意为难他们,他们到底会落得什么下场,也只看他们的造化了。” 这话说的也实在,就凌家那几个人往三十万大军里一丢,若是不刻意寻找,就跟大海捞针一样,怎么可能找的出来。 一直等到凌家长房奔赴战场,景孝帝似乎对自己下得这道圣旨很满意,心情大好,居然难得去了慈安寺一趟。 慈安寺香火鼎盛,但后边清修的院子里却十分幽静。 景孝帝两手背在身后,被小沙弥领着踩在鹅卵石小路上,朝着后边走去。 一边走,他还一边问道:“在你们寺里清修的人多吗?” 第1386章 此处不适合你 小沙弥闻言,毕恭毕敬地回答道:“不多,除了皇后娘娘以外,还有两位夫人,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了。” 景孝帝微微颔首,又接着问道:“娘娘近来身体可好?” 小沙弥轻轻摇头,“贫僧也不知晓,自从娘娘来了慈安寺,贫僧从未见过娘娘。” 景孝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不错,前边好生带路吧。” 皇后娘娘听闻景孝帝来了,整个人也是一愣,眉头都皱了起来。 两个人自己过自己的不好吗?他非得来自己跟前儿凑什么热闹,就这么喜欢找不痛快的吗? 穆宗元看着皇后娘娘脸上的神色,小声问道:“母后,您还要见吗?” 皇后娘娘叹了口气,“这哪儿能不见的?” 她就是再生气,出门在外的,皇上的面子也得给。 他毕竟是一国之君,这天底下就没有他不能去的地方。 穆宗元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真怕皇后娘娘将皇上拦下来了。 到时候他夹在中间,怎么都不痛快。 景孝帝来的时候,就看到皇后娘娘一身素色衣衫,正坐在蒲团上跟老五下棋。 见着他来了,两个人都急忙起身给他行礼,他摆了摆手,示意两人起来。 “看你们母子二人在此处还怪悠闲的,怎样?谁赢了?” 穆宗元连忙回话道:“还是母后略胜一筹。” 景孝帝似乎想到了曾经,冲着穆宗元笑了起来,说道:“你母后的棋艺还是很厉害的,当年父皇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输给过她。” 皇后是个很一板一眼的人,当年跟皇上下棋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放水。 也正是因为如此,“战无不胜”的皇上就在她的手上吃了败仗。 皇上那时候也还年轻,有些恼羞成怒了,不仅因此迁怒了皇后娘娘,不去她的宫里,甚至也再不和她下棋了。 那时候的皇后娘娘心里眼中唯有皇上一人,因为此事心中还好生伤怀了许久。 至于现在……他爱来不来。 皇后娘娘听皇上说起曾经的事儿,抿着唇什么都没说。 倒是穆宗元好奇地在他们之间来回看了看,突然开口说道:“父皇,母后,儿臣突然想起母后该喝药了,儿臣下去看看。” 他说完话,见着皇上点了头,这才从禅房退了出去。 屋子里的下人们也很有眼色的跟着穆宗元一起退出了禅房,屋子里只剩下了皇后娘娘和皇上两个人。 皇后娘娘坐在蒲团上,抬眼看了一眼皇上,对着他问道:“好端端的,皇上怎么想到来慈安寺了?” 景孝帝看着她,随口说道:“也没什么,就是过来坐坐。” 皇后娘娘微微颔首,“您随便坐吧,此处没有朝政和人情往来,倒是舒坦。” 景孝帝听她语气十分平和,再不像先前儿那样,跟他说话都像是要随时出手伤人似的。 他笑了起来,“确实舒坦,你倒是也寻了个清净地儿。不过如今有老三他们几个帮着朕处理朝政,朕倒是也清闲得很。” 皇后娘娘嗯了一声,“这样便好,孩子们都大了。” 说了这一句之后,屋子里便又安静了下来。 皇上等了半天,见着她似乎不愿意跟自己多做交谈,又斟酌了片刻,才开口说道:“梓童,朕此番过来除了过来看看你,还有另外一事。” 皇后娘娘听他这样说,丝毫都不觉得意外。 皇上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他无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儿,那都是有目的的。 她也直接说道;“您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咱们也算是夫妻多年,实在用不着客气。” 景孝帝这个人也从来学不会客气的那一套,索性就直接说道:“朕此番过来,主要还是想接老五回去。慈安寺适合年长的人清修,但却不适合他这样正在长大的孩子。朕观你如今身子似乎已经大好了,倒也不用孩子们在跟前儿伺候着。若是你习惯有人在跟前儿,不然朕回去将老四给你叫来?” 皇后娘娘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后就笑了起来,眼睛里很是平静。 “无妨,不用来,我在此处甚好,身边儿有冯嬷嬷他们陪着,实在用不着他们这些小的。” 想来也是,皇上又怎么会让他的心上人的孩子一直养在自己膝下呢?贵妃当年的死因到现在他都记在自己身上…… 景孝帝就知道她会答应的,她既然做出一副无欲无求的姿态,就不会拒绝的。 等穆宗元端着药碗从外头回来之后,就听到他父皇叫了他一声,“宗元。” 穆宗元抬头看他,景孝帝示意他先将手上的药碗放下。 “怎的底下那么多丫鬟婆子的,也不知道帮着端一下,仔细烫着你怎么办?!” 景孝帝这个人对老五总是很心软,他几乎所有的柔情都用在了他们母子身上了。 他对所有人都狠得下心,包括他自己。 他当初为了瞒过他的兄长,给了自己胸口一刀,虽然避开了心脉,但到底还是元气大伤。 可正是因为他奄奄一息的模样,才让他皇兄放松了警惕,给他留个翻身的机会。 然而到了他的孩子,他压根就舍不得,晨起扎马步觉得辛苦,端个汤药又怕烫着。 穆宗元是个好孩子,听了他这话,便自觉说道:“父皇,儿臣是来侍疾的,不过是端个汤药,算不得什么。” 皇后娘娘看了他们父子一眼,并没有插嘴。 穆宗元将药碗放下,敦促皇后娘娘趁热喝,才看向他父皇,想听他到底要跟自己说什么。 景孝帝见状便对着他说道:“宗元,你随父皇回去吧,你如今岁数也渐渐大了,父皇要给你重新挑个夫子。慈安寺虽好,但是实在适合你这样的小孩子,莫要再耽搁光阴了。” 穆宗元下意识地就皱起了眉头,看向了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看向他的神色还是一如既往的柔和,就听她说道:“宗元,你父皇说得对。我已经年过半百,在此处休养生息不过是为了多活些时候,你们年纪轻轻的,确实不大适合再留在此处。” 第1387章 我母妃是怎么死的 穆宗元抿起了唇,他承认在慈安寺的生活虽然相对无趣了一些,但此处确实是他从小到大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但他自己的父皇,自己了解,父皇既然已经这样说了,就不会将自己留在此处了。 他思索了很久,最后提出了一条,对着他父皇说道:“父皇,儿臣可以跟您回去,但是……儿臣能不能明日再回?” 景孝帝看他小心翼翼的模样,眸子里也柔和了下来,对着他点了点头,“无妨,你想明日回宫也好,朕明日再让人来接你。” 等穆宗元送了景孝帝回来来之后,皇后娘娘面前的汤药已经都喝完了。 穆宗元又跟她交代了两句,“母后,儿臣不在了,您也一定要记得喝药,千万莫要任性。” 他长着一张跟阮贵妃十分相像的脸,他这样认真地叮嘱着,依稀让皇后娘娘想到阮贵妃的模样。 想着她在自己面前劝自己好生喝药的模样,只觉得很有意思,没忍住笑了出来。 阮贵妃做梦也想不到,她跟自己斗了那么多年,如今她的孩子却要反过来叮嘱自己好生喝药,注意身子。 穆宗元见她好端端的突然笑了起来,脸上似乎隐隐有些失神,似乎陷入了回忆当中。 他脸上似乎有些不解,很快他就回过神来,看着皇后娘娘对着他说道:“放心吧,我都知晓的。” 穆宗元张了张嘴,想问她些什么,但是好像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皇后娘娘看着他,那目光似乎要将他看得透透的,“宗元,你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吧。从你一开始过来,母后便知道你是带着疑问来的。” 穆宗元知道她是个世间少有的聪慧女子,他对着皇后娘娘一抱拳行了一礼,恭恭敬敬地说道:“母后,既然您开口了,那儿臣真就问了。” “嗯。”皇后娘娘低头看着站在面前的他,淡淡地嗯了一声。 穆宗元这才开口道:“儿臣想知道我母妃当年,到底是怎么死的?” 皇后娘娘叹了口气,果然他的问题没有出乎她的意料。 她看着穆宗元说道:“老五,这话我只说一次,无论你信不信。” 穆宗元郑重地点了点头,只要她说,到底是不是真的,他自然会判断。 皇后娘娘看着穆宗元说道:“当初你母亲生你的时候难产,一直生了一天两夜,最后大出血。唉,女子生产本就是一道鬼门关,当初你父皇几乎将整个京城的太医和大夫都叫到了皇宫里,可是她流了那么多血,压根就救不回来……” 穆宗元的脸色有些苍白,皇后娘娘又接着说道:“你知道你当初出生的时候有多重吗?” 穆宗元张嘴回答道:“八斤二两。” 皇后娘娘拧着眉头,“八斤的孩子想要顺产本就不容易,你母亲身子骨纤细,更是吃尽了苦头。太医们从前跟她说了肚子里的孩子太大,让她每日少吃一些,出来走走。可是你母亲身子骨又比较差,挺着大肚子也走不了多少路。” “你父皇心里只有你母妃,旁人的解释他就是听不进去,似乎只有将仇恨转嫁到旁人身上就能让他好受许多。他们都说你母妃去世是我动了手脚,这口黑锅我背了十年了,可是真的不是我!我担心有人对她下手,便特意派了人盯着那边儿……” …… “我当了这么多年皇后,如今也在佛祖跟前儿清修,旁人兴许都觉得我手中不干净。但我却敢当着佛祖的面儿发誓,我徐晚娘这辈子若是动手要过任何一人的性命,便叫我不得好死!” 穆宗元的脸色很白,皇后娘娘说了这么多,他心里其实已经信了大半。 她母亲当年的事儿,他原来在宫里的时候私底下也悄悄查过,但是他父亲已经将当年跟他母妃相关的所有一切都封锁了起来,他根本查不到什么。 但是他小时候的记忆他还是有一些的,皇后娘娘私底下很照顾他们。 无论是他,还是其他皇兄,能在皇宫好生长大,几乎都是皇后娘娘在庇护他们。 “我母妃她……长得什么样子呀?” 皇上怕触景生情,阮贵妃的一张画像都没能留下来。 皇后娘娘听了他这话,脸色也柔和了许多。 她看着穆宗元的脸,对着他说道:“你母妃跟你长得极为相像,你回去照照镜子,便能看到她长得什么样了。” 穆宗元一愣,还从未有人跟他说过这些。 他真心实意地对着皇后娘娘行了一礼,说道:“母后,儿臣日后会来探望您的。” 皇后娘娘却摇了摇头,“你们年轻人读书要紧,你父皇如今年纪大了,而你皇兄处理政务也没什么经验,难免有鞭长莫及的地方。你好生读书,日后替你兄长分忧。” 穆宗元应了下来,“好。” 第二日一早,景孝帝就派人来接了。 穆宗元拜别了皇后娘娘,才上了景孝帝的接他回去的马车。 而在朝堂之上,八百年难得上一次早朝的景孝帝又出现了。 他来是给他穆宗元选夫子的,早先给他启蒙的夫子已经不适合如今的他了。 景孝帝将问题抛给了穆紹翎,一看就是甩锅甩习惯了。 穆紹翎气得牙痒痒,但是想着只有老五站起来了,能独自撑起一片天,他的未来才有好日子过。 这才强忍着,站出来说道:“父皇,臣以为陆太师最为合适。陆太师学识渊博,又教导过您,不若就让他老人家给老五授课吧。” 真要说陆太师的话,文武百官都没话说的。 要说陆太师不好,那不是质疑被陆太师亲自教出来的皇上吗? 其他人不敢开口,但皇上自己却摇了摇头,说道:“那不行,陆太师年事已高,已经经不起操劳了。” 给皇子授课,那可是要起五更睡半夜的,陆太师那么大岁数身体根本撑不住。 皇上先前儿去陆太师府上的时候,已经探过陆太师的口风了,陆太师自个边儿便是这样婉拒他的。 第1388章 处罚学生 景孝帝这样一说,其他人就开始犯了难。 除了陆太师,大夏朝确实还有不少有学问之人,但是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那可真没几个。 景孝帝说完这话,又接着问穆紹翎,“你再举荐个别人。” 穆紹翎:“……” 给皇子教学又不是什么好差事,打,打不得,骂,骂不得的,他要怎么举荐? 景孝帝坐在上首看着穆紹翎,大有他不说个人出来就不善罢甘休的架势。 穆紹翎思忖了片刻,最后突然抬头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吴锡元吴大人不错,学问过人,身强体壮。从前在雍州的时候,他们家还跟老五有旧,实在不错。” 穆紹翎举荐吴锡元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只是想着吴锡元年纪轻,没有什么资历。父皇定然不会同意,就算父皇同意,其他大臣们也不会应允。 毕竟在父皇的心目中,老五跟他们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可是谁知道他父皇居然不按照常理出牌,他思索了片刻之后,居然点头同意了。 “不错。” 说完,他才又看向了其他大人,对着他们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底下的其他大人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皇上如今是个听不进去劝的,他都说不错了,其他人哪儿还敢有别的意见? 再说了,穆王爷又不是一国储君,他的教育固然重要,但跟太子还是不一样的。 景孝帝见无人出来反驳,就起身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吴锡元吴大人不错,那这事儿便这么说定了。朕回去也会问过穆王的意见,看看他怎么说。” 吴锡元并不在府上,因此他也并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穆王爷的夫子。 而穆紹翎自觉坑了吴锡元,整个人十分惭愧,他也不敢给苏九月捎个信儿,更不敢跟苏怡提起。 景孝帝回了后宫,去见了穆宗元,将自己决定让吴锡元给他授课一事告诉了他,并问他怎么看。 穆宗元自然十分高兴,比起其他大臣,他还是更喜欢吴大人一些。 这事儿便这么定下来了,只可惜如今的吴锡元还未从江南回来,圣旨便没有发下去,苏九月也跟以往一样去女学给孩子们教授知识。 这天,她早上起得晚了,去授课的时候就抄了近道,直接从花园里的小路穿过。 可是她却突然听到有人在园子里说着什么。 “苏夫子听说是乡野出身,学医也没多久,怎么能来给咱们上课啊?” “那还不简单,她丈夫可是通政使,这么高的官,她想去哪儿不就去哪儿了?” “唉,再怎么努力都不如嫁得好。” “谁说不是呢!咱们来女学读书,不就是为了出去了能说个好人家吗?” “先前儿那么多女子学医,京郊有个姓孟的女子,她学医的时候比苏夫子还要早十多年,她平素治病救人也很多次,怎么也不见朝廷封她个什么官的。” …… 苏九月驻足听了一会儿,又不动声色地抬脚离去了。 她知道自己就是好运,但这一切又不是她能左右的。 她资历尚浅,但她也很努力的在学了,她手底下救回来的人也不少。 师傅当初在她入行的时候就说过了,她们无论做什么,只要无愧于心就行了。 她到教室的时候,还有三个小姑娘没来。 就在钟声快要响起的时候,她们三人才从外头急急匆匆地小跑了进来。 苏九月看着她们进来,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神色始终都是淡淡的,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只当自己没听过她们那一番话。 等所有人都坐好了,她才拿起自己的手札,开口说道:“今日给大家讲讲穴位,大家仔细听讲,若是遇上什么突发情况,自己也能从容应对……” 她在上边讲着,底下的三个女孩子却还在悄悄传纸条。 苏九月拿着手札站了起来,挺着大肚子来到了其中一人的面前,对着她说道:“将纸条拿出来吧。” 小女孩到底年纪还小,虽说背后说她坏话,但当着她的面儿还是有些紧张。 苏九月叹了口气,“你们如今年纪还小,错过一堂课不觉得有什么,当你们以后真碰上事儿了,就明白了。” 当初她家里穷,跟她们这般年纪,她还得上山去捡柴火,不然她跟弟弟妹妹连做饭生火的都没有。 而这几个姑娘虽然穿着的衣裳都是女学统一发的,但从打扮上来看,也是个出身不凡的。 这小女孩抿着唇就是不说话,苏九月才随意点了她们三个一下,说道:“字条可以不交上来,《弟子规》回去一人抄十遍,三日后拿来给我,不然以后我的课你们便不用来了。” 苏九月的想法十分简单,左右她们也不信服自己,何苦在这里互相为难呢? 她既然做了她们的夫子,哪怕只有一节课,也得教好她们。 她这一番话,让班里一阵哗然。 平素苏九月看起来总是比较温和,脸上一直带着笑,私底下有学子跟她讲话,她也都是温温柔柔的。 兴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底下的学子们才以为她好欺负? 她又走到前边儿讲完了课,才拿着手札出去。 她并没有找任何人告状,不过是三个小孩子,无需小题大做。 然而,她走了之后的,那三个姑娘顿时就被许多人围了起来。 “你们怎么在苏夫子的课上传纸条啊?怪不得苏夫子那样生气了。” “你们都写了什么?” “苏夫子性子那么好,大伙儿还从来没人挨过戒尺呢!” “苏夫子好歹是个大人,你们真够胆大的。” “我娘说了,苏夫子是咱们整个大夏朝的女人当中最厉害的!”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这三人更是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手中攥着的纸条早就被汗水浸湿了,墨迹也晕染成了一团。 她们十分庆幸苏夫子并未要看她们的字条上到底写了什么,不然她们还不定要挨什么罚呢! 苏九月这边儿才刚处罚了三个学生,那边儿很快就传到了苏怡和陆老夫人的耳中。 第1389章 弟子规 苏怡赶紧第一时间就来了苏九月家里,苏九月现在都七个月的身子了,若是真叫学生气到了,那还了得? 她来到苏九月家中的时候,天儿还尚早,苏九月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做着绣活。 见着苏怡来了,她急忙就要从摇椅上站起来,却被苏怡抢先一步按住。 “你快别起来了,肚子都那样大了,好生躺着,莫要乱动。” 苏九月顺着她手上的力道老老实实地躺在摇椅上,仰头看着她笑,“你今儿怎的突然来了?许久不见你了,听人说你跟太子两个这阵子正忙得不可开交。” 说话的功夫,梅子已经扛了另外一个椅子出来了。 苏怡在苏九月身边儿坐下,将自己整个人窝进椅子里,叹了口气,悠悠的说道:“我这不就是来躲清闲了吗?” “好好好,那今儿在我这儿吃过饭再回去。”苏九月说道。 苏怡却摇了摇头,“那倒也不必了,待会儿还有些事儿要办,就是正好过来看看你。你肚子里的孩子最近还好吗?多久出来?” “挺好,怪活泼的,约摸还有不到三个月就出生了。”苏九月摸着自己的肚子,一张好看的面庞上笑意满满。 “你这是在给小孩子做衣裳?”苏怡看着她手上的针线活,问道。 苏九月点头,“嗯,也不知道是男是女,便都做一些。” 苏怡看她一切如常,这才放宽了心,又转而问道:“我今儿听人说你处罚了三个学生?” 苏九月抬起眸子,那澄澈的眸子里满是促狭,“我就说呢,你这三过家门都不入的大忙人,怎的会来我府上,原来是为了此事而来?” 苏怡也听出了她话中打趣儿的意思,就笑着说道:“我不也是怕她们给你气出个好歹来?到底出什么事儿了?真有人刁难你,你就同我说,我帮你收拾那群小兔崽子,莫要给你气着了。” 苏九月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我都多大的人了,哪儿能一言不合就告小孩子的状?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三个小孩私底下递纸条,我都已经处罚过了,你们莫要过问了。” 她也是好心,她们也只是三个小孩子,若是苏怡这个太子妃亲自过问了此事,那这事儿的性质可就变了。 苏怡见她心态平和,不像是作假,这才好奇地追问道:“她们字条上都写了什么呀?” 苏九月看她一副想要一探究竟的模样,笑着说道:“我没看。” 苏怡听了她这话,顿时就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地开口问道:“这你都忍得住?” 苏九月一挑眉,学着她的语气说道:“我这不也是怕气着我自己吗?只要我不看,就不会被气到。” 苏怡听了又是一愣,随口给苏九月比了个大拇指,赞叹道:“高!还是你高!” 苏九月抿着唇轻笑,她压根就用不着看,大致都明白那三个小姑娘说了什么。 她可以放过她们,但是想要做学问,就得先立本。 她叹了口气,跟苏怡说道:“这些小丫头们出身大不相同,性子差异也很大,咱们也不必一味的去约束她们,但至少尊师重道这一条,还是要做好。” 苏怡也点了头,“你说得对,我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以后每日晨起都先读半个时辰的《弟子规》吧!” 苏九月没再多说,她知道苏怡会管这些的,便是苏怡不管,陆老夫人也会管的。 从她们女学出去的孩子,若是品行道德上不过关,这不是在质疑她们女学吗? 第二日,苏九月再去女学的时候,那三个姑娘的《弟子规》居然已经抄好了,竟然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快许多。 看着三个姑娘站在她的面前,局促地低着头,两只手如出一辙地交织在一起。 她打开看了看她们抄写的《弟子规》,字迹前边还算工整,到了后边就开始逐渐失去耐心了。 苏九月将册子放下,抬头看向了她们,问道:“你们可有认真看过《弟子规》?”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便是没看过也得说看过。 苏九月突然开口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你们猜我为何能来此处给你们当夫子?” 三人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苏九月的视线从她们三人身上挨个扫过,才道:“你们将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就好,我不喜欢说谎的孩子。当然,我也可以给你们承诺,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不怪你们。” 站在三人最中间的一姑娘,这才抬头看向了苏九月,说道:“因为你是吴锡元吴大人夫人。” 苏九月就猜到她会这么说,就笑了起来,又接着问她,“我夫君不过是个三品官,官职在他之上的大有人在,为何旁人没来给你们当夫子?” “因为她们都是贵族出身,不屑抛头露面。” 苏九月叹了口气,又将问题还给了她们,“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女子抛头露面,你们在府上待着就是,为何还要来女学?太子妃和陆老夫人办这女学,又是为何?” “为了让我们长大以后嫁个好人家。”另外一个姑娘说道。 苏九月的眉头蹙了起来,“说实话,你们的婚事大多数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来不来读书,会嫁得都是同一批人。” 家世不够的,便是强行进了高门,也只能是个妾室,并不会因为谁多知书达理一些,便能当个正室。 这个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因此,苏九月这么一番话才刚说完,她们就都沉默了。 这样看来,她们来女学,似乎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苏九月这才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要记住,读书学本事从来都不是讨好男人的手段,只是为了让你们自己好过一点。” 见着三个小孩子懵懵懂懂,苏九月接着说道:“我课上讲的生产前后一些要注意的东西也是实打实为了你们好,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症状和穴位,多听听以后都有好处。而其他夫子的课,让你们读书明理,以后掌家也不会被人蒙在鼓里,你自己能独当一面,夫家自然也不会怠慢你。” 第1390章 各打五十大板 苏九月从前儿哪儿知道这些道理啊,这都是她这么多年在京城里跟那些夫人们相交学来的。 三个小女孩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看着面前其实比她们大不了许多的苏九月,几人也陷入了沉思。 苏九月将她们誊抄的《弟子规》收下了,抬起眸子,对着她们说道:“虽说后边儿几行抄的不大工整,但你们到底也算是抄完了,今儿这事便揭过了,你们都回去吧。” 三个小姑娘从屋子里出来,走远了一些,才有人开口说道:“苏夫子真是个很奇怪的人。” 另外两个也跟着点头,“对,她说得话也很奇怪,从前可没人这样说过,但是她好像说的也很有道理,我不知道要怎么反驳她。” “是呢!那咱们日后还要好好听她的课吗?” “听,不管别的,至少她说的那些东西对咱们是有用的,万一以后有人要毒害咱们呢?” “有道理。” …… 苏九月也不知道自己的三言两语就影响了三个小孩子的一生,她上完课才刚回到房间,就见有人急急匆匆地跑来寻她。 “苏夫子!苏夫子!吴果跟人打架了!” 来的人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年岁不大,瞧着应当是一路跑过来了,看她跑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 苏九月听了她这话也是一愣,急忙站了起来,“怎么回事?怎么就打起来了?” 姑娘家们都比较含蓄内敛,没有男孩子那么皮,甚少有人出手打人的。 果儿的性子苏九月也十分熟悉,这孩子是个乖巧懂事的,怎么好端端的会在女学里跟人打起来呢? 这事儿怎么看怎么奇怪,苏九月也不敢耽误,急急忙忙就起身朝着外头走去。 路上那个来找苏九月的小姑娘也跟她说了吴果跟人打架的经过,事情其实很简单。 这会儿已经开学有一段时间了,大家比起从前也都熟悉了许多,也都互相知道了对方的家庭背景。 能上得起女学的,本也就不是那种一穷二白的家庭。 大家得知果儿家里就是那个天下第一面的时候,纷纷表示要去尝尝,果儿也都大大方方地答应下来了。 但女学中也有那种读书人家出身的,这种人家都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然看不上商户出身的吴果,看有人捧着她,就出言讥讽了两句。 说她爹娘天生劳碌命,一身铜臭味! 一开始吴果还忍了下来,但后来那几个读书人家的姑娘就越发的大胆了,每次吴果从她们身边经过,或者有谁用吴果的东西,她们就会十分夸张地扇鼻子,大声说好臭好臭。 吴果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哪儿受得了这个啊?就跟她们据理力争,最后气急了才动手打人的。 苏九月听了也是眉头直皱,前朝商户的地位确实比较低,但在本朝皇上颁布了许多律法振兴商业,就连太子爷都在外头开了酒楼,从前那些腐朽的东西确实也不应该再腐蚀孩子们了。 她赶到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小姑娘扭打在一起。 吴桃在一旁拉架,努力将压在吴果身上的小丫头拉起来,她的身后也有另外两个姑娘扯着她的袖子。 现场乱糟糟的一团,苏九月拧着眉头才刚走过去,就立刻有人喊道:“快起来!快起来!苏夫子来了!” 打架的两人这才逐渐地松开了手,吴桃见着来人是苏九月,也松了一口气。 妹妹还小,哪儿经得住打? 若是真叫人打坏了,她回去要怎么跟二婶婶交代呀? 如今有三婶婶在,至少能护住果儿了。 苏九月的视线从她们几人身上扫过,最后才冷着脸说道:“你们两个打架的,随我来!” 两人多少有些心虚,但苏九月到底是夫子,身上还有官职,她们也不敢不听她的话,就乖乖跟在她的身后去了她的屋子。 苏九月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站着的两个仿佛小鹌鹑一样的小姑娘,明知故问道:“你们二人为何会打起来?” 吴果开口就道:“三婶婶!” 才刚一开口,就被苏九月打断了,“果儿,叫我苏夫子。” 吴果这才吐了吐舌头,低着头小声叫了一声,“苏夫子。” 而另外一个姑娘听了她们两人的对话,直接瞪大了眼睛,她还是第一次知道吴果居然跟苏夫子是亲戚。苏夫子是当朝太医,谁见了都得给她几分体面,更重要的是苏夫子的丈夫就是通政使吴锡元。 刚刚吴果叫苏夫子三婶婶,再加上碰巧也姓吴,难道说她三叔真就是吴大人?! 苏九月可不知道小孩子心中所想,就直接开口问道:“你二人为何起争执?竟然还在女学动手打人?” 吴果扁着嘴,脸上还被抓伤一点,神色委屈极了,她先一步开口道:“苏夫子,果儿不臭的。” 苏九月又看向了另外一个小姑娘,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周晓晴。”她低着头,说话也很小声,完全看不出来之前的刁蛮劲儿。 苏九月又问道:“你为何会说吴果臭?” 周晓晴抿着唇,半晌才开口道:“她爹娘是商户,我娘说了,商户就是一身铜臭味。” 苏九月又道:“你既然如此说,那我便要问了,你们府上莫非不使银钱?” 周晓晴张了张嘴,想了很久,才又小声说了一句,“我娘说了,他们都掉钱眼儿里了!” 苏九月听她一口一个我娘说了,就知道这小孩子是受家里人的影响。 她也没必要刁难一个小孩子,就说道:“吴果爹娘的面馆是皇上亲笔提名的,日后可要莫要出去乱说,当心大不敬。” 周晓晴年纪还小,还没胆子跟夫子起争执,就乖巧点了点头。 苏九月又道:“今日你二人打架影响很不好,我既然碰上了,就得责罚,今日下午,你二人便在门口罚站吧,可有不服?” 吴果有些委屈,“夫子,我不是故意的,是她太气人了。” 苏九月看着她道:“她有她的不对,你也有你的不对,你看看她脸上的伤,可是你抓的?” 第1391章 认错 吴果听她这样问,才讪讪一笑,不说话了。 苏九月又接着训斥道:“日后若是再遇上什么事儿,就找夫子,哪儿有动手的打人的道理?记住了否?” 吴果耷拉着脑袋,乖巧点了头。 而周晓晴听了苏九月这话,也没再说什么。 苏九月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她们好,果儿伤了人家姑娘的脸。人们常说,打人不打脸,这孩子若是回去了,家里人怎么肯善罢甘休? 而她二哥二嫂家只是个生意人,怎么跟人斗? 再者说来,她们两人打架还是整个女学发生的第一起打架事件,谁知道若是叫陆老夫人知道了会怎么处置。 苏九月先这样处置了,想必后边就算有处罚也不会太重。 至少……不会将两个孩子赶出去吧? 且两个姑娘若是落得个悍妇的名声,对她们来说也不见得是个好事儿。 至于周晓晴的脸,她皱了皱眉头,等晚些时候她亲自去一趟吧。 晌午下学的时候,天色还早,苏九月让吴桃先回去给跟二嫂说一声,她才领着周晓晴和吴果去了周家。 周家也有人在外头接周晓晴下学,苏九月看着他们府上的马车,叹了口气。 这个周夫人应当不大好说话。 等到了周府,周晓晴先进了内院,苏九月则带着吴果在花厅候着。 两人等了一刻钟也不见人来,吴果也有些怕了,拉着苏九月袖子轻轻晃了晃,问道:“三婶婶,果儿是不是闯祸了?” 苏九月摇了摇头,“她们家也有不对的地方,咱们是来上门道歉的,态度好一些就是。” 见着果儿还是有些怯怯的,她伸手在果儿的头顶上轻轻摸了摸,说道:“别怕,有三婶婶在的。” 两人又等了一会儿,周家才来人了。 一个褐色衣裳的下人走了过来,冲着苏九月行了一礼,说道:“我们夫人请您进去。” 周家不大,比起吴府小了也不是一星半点,毕竟吴府是皇上赏赐的从前洛阳王府,若不是皇上破例赏赐,依着吴锡元的官职,他们府上这辈子也住不上这么大的府邸。 很快她们就见到了周夫人,周夫人是个三十左右的妇人,容貌生得不错,生就一双吊梢眼,看起来有些凶。 苏九月心里也有些忐忑,她夫君不在也没人给她撑腰,她只得自己想法子处置好。 她给自己打气,走上前去对着周夫人行了一礼。 周夫人按着规矩也得起身给苏九月还礼,可是她坐在椅子上动也不动,板着一张脸上下打量着苏九月,末了才问道:“你便是苏夫子?” 她质问的语气让人很不舒服,苏九月见状态度也强硬了下来,也不管她让不让就自己坐下,“对,本官便是苏夫子。” 她自称本官倒是让周夫人一愣,整个大夏朝唯一一个敢自称本官的女人,只有那位苏太医。 “您是苏太医?”试探的语气,脸色明显比方才要好了许多。 苏九月这才微微颔首,果然,要与人谈判,至少得在相当的位置上。 “本官今日过来是替侄女给您和晓晴道个歉的。” 周夫人见着女儿被伤了脸,就仿佛天塌了一般,姑娘家的颜面有多重要?哪个天杀的这么恶毒?居然抓花了她女儿的脸?! 若是今儿来的不是苏九月,而是田秀娘,只怕她们两个做母亲的也要打一架才能罢休。 她沉着脸说道:“苏大人,事关我女儿的脸,这又岂是一声道歉就够了的?若是日后影响我家晓晴的婚配,您何尝替我们晓晴想过?” 果儿被她这么一说,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才切切实实地意识到了自己到底闯了多大的祸。 她……好像是不应该打架的。 苏九月方才来的路上已经说过果儿了,见着她自责,心里也稍稍宽慰了许多。 她既然能来周家,自然是有备而来。 她将自己带来的小瓷瓶拿了出来,对着周夫人说道:“这是黄太医亲手制得舒痕膏,您每日早晚给晓晴涂一些,半个月后应当就没有痕迹了。” 周夫人就是担心留疤,但若是她能帮她解决留疤的问题,想必也能好说话许多。 周晓晴脸上的抓痕也是很小一点,估摸着一瓷瓶舒痕膏还没用完,脸上的伤痕就已经好了。 周夫人一听苏九月这话,脸上的神色又缓和了些许,但还是说道:“既然苏大人亲自上门致歉,那今日的事儿本夫人便也不计较了。但日后还请苏大人回去好生约束一下自家孩子,若是再有下次,本夫人定然不会给您面子。” 苏九月见状也径直说道:“此事也正是本官要跟您说的,还请周夫人约束一下自家孩子,若不是她说了不该说的话,也不会这样。” 周夫人一听这话顿时就怒了,“苏大人!您这是何意?!” 在叫苏九月进来之前,她已经从她家晓晴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始末。 “商户家本就一身铜臭味,难道还说不得了?就是说两句又如何?您难道还有纵容自家侄女打我不成?!” 苏九月不怎么会跟人争吵,但她学着吴锡元的模样,淡淡地看了一眼周夫人,就足以让她闭嘴了。 “周夫人,还请您慎言,果儿家的面馆是皇上亲自赐得天下第一,当心犯了大不敬。” 周夫人被她唬得一愣,就听苏九月又接着说道:“本官不知道您将是晓晴送去女学是为何,但料想也是为了自家女儿好的。可是自古至今,可从未听说过哪个名门女子动不动就将辱人的话挂在嘴边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道理,还请您自己想想。” 说完她便直接起身了,她给周夫人又行了一礼,才辞行道:“既然话都说清了,本官也该回了。本官身子重,若是下次再有此事,应当便是我夫君亲自登门致歉了。” 她都走了,周夫人才反应过来。 她夫君上门致歉?那不是吴大人亲自来吗? 苏大人这不是在吓唬人吗?!可是……她夫君的卷子都是吴大人给改的,那位吴大人……他们属实得罪不起…… 第1392章 轮不到他 周夫人拿着苏九月送给她的舒痕膏,一脸心疼地给周晓晴涂上,一直等到她夫君回来,才理所当然地去跟他告了一状。 而周大人听了她的话,却难得陷入了沉思。 良久才跟周夫人说道:“你日后要好生约束咱们女儿和底下下人,祸从口出。如今不比从前了,皇上为何要让满朝文武重新考科举?天都要变了,万一不小心得罪了什么人,咱们府上也没什么强硬的靠山,到时候的下场兴许连个卖面的商户都比不过。” 他神色凝重,说得周夫人也有些后怕,赶紧应了下来,“好,我都记下了,底下人我都会好生叮嘱的。只是咱们女儿的脸……” 周大人方才也查看了女儿脸,发现不过是个很小的伤痕,便说道:“伤得不重,那舒痕膏是很好的疗伤圣品,想必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便是留下了,也不会影响颜面,也好叫孩子们长个记性,以后出门在外的,有些话时不能乱说的。” 周夫人心疼女儿,但她夫君的话,她也不敢不听,便只好委屈兮兮地应了下来。 而苏九月带着果儿坐上了回家的马车,果儿还是有些忐忑,她一手扯着苏九月的袖子,一边儿仰着头可怜巴巴地看着苏九月,问道:“三婶婶,待会儿回去了,我娘会凶我吗?” 苏九月低头看着她怯怯的神色,突然间就想到了六月小时候,她神色柔和了许多,伸手在她的脑袋上轻轻揉了揉她柔软的头发,才柔声安慰道:“莫要担心,待会儿回去了,我会跟你娘说清楚的。你娘那样疼你,知晓你在外头受了委屈,又怎么会凶你?” 她这样说了,果儿才稍稍放下心来。 “三婶婶,果儿知道错了,下次绝对不会跟人打架了。” “乖孩子。” …… 马车吱吱悠悠地回到了田秀娘的面馆,她让底下的小厮去接两个孩子回来,却没想到只接回来一个。 她着急地一问,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自己女儿受了委屈,她自然是心疼的,可是这人居然要让九月亲自领着果儿上门去道歉,想必也不是一般人家,她心中为难极了。 只恨自己不是个大官,居然还要让女儿受这种委屈。 她这会儿也顾不上店里的生意了,一直站在门口看着苏九月的马车回来。 好不容易等来了马车,她赶紧迎了上去。 “九丫,怎么样了?那人没刁难你们吧?” 苏九月见车帘子都没掀起来,她着急地问话声就已经响了起来,可见二嫂今儿也没少担心。 话音刚落,车帘子就被人从外头掀了开来,田秀娘的上半身就已经探了进来。 见着自己女儿全须全尾地坐在苏九月身边儿,她才松了一口气,自说自话道:“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 果儿见着她娘,急忙朝着她张开双臂,被田秀娘一把抱下了马车。 苏九月这才在梅子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她跟着田秀娘去了她们家后院,当着果儿的面将方才在周家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她。 “这事儿我已经跟周家说好了,你也别气,小孩子们年纪小打打闹闹的也实属正常。”苏九月说道。 田秀娘是从村子里走出来的,她们年幼的时候也没什么好玩儿的,大家起争执的次数确实很多。 她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着苏九月说道:“弟妹,你也知道的,若是真的小打小闹的,我反倒没什么怕的。我就是怕有人故意欺负果儿,我们还无能为力……” 苏九月揉了揉果儿的头发,低头看着她笑着说道:“没事,有我呢,咱们都是一家人。有我跟她三叔在,就不会有人能欺负我们果儿。” 说完,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桃儿,补充了一句,“还有我们桃儿,也是一样的。” 桃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脸上红红的。 苏九月临走前又叮嘱了果儿和桃儿两句,让她们受了什么委屈尽管来找自己告状,莫要自己跟人打闹。 “今儿是你伤了别人,你们也得想想,若是让人伤了你们,又该怎么办?闹个大花脸,那疤痕得跟着你们一辈子,那可是什么朱钗和胭脂水粉都补救不了的。” 见两个小的都乖乖点了头,她这才放心走了。 她走了之后,田秀娘又将两个小姑娘说教了一番。 “咱们闯了祸虽说有你们三叔和三嫂给兜着,但咱们若总是找他们,人家也会不耐烦的。” 见两个孩子乖巧点头,她又接着说道:“娘说这些,也不是为了让你们将委屈咽下去。遇上事儿了,先回来给家里的大人说,记住了吗?” 第二日,两个孩子去学堂的时候,田秀娘还亲自去送了她们一趟,也见到了那个叫周晓晴的姑娘。 她买了个小孩子都很喜欢绒花,和一对银耳珰,给周晓晴当礼物。 “昨儿是我们家果儿不对,我想着来跟你当面赔个不是,果儿年纪还小,日后在女学中还要请周小姐帮着照顾一下她……”

相关推荐: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将军宠夫   小公子(H)   归宿(H)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修仙有劫   人妻卖春物语   高达之染血百合   生存文男配[快穿]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