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什么好事!” 李程季悄悄退后两步,王启英一个眼刀飞了过去,“你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今儿你不说清楚,我倒要看看你那点银子还能不能回京城!” 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声,眸子里也有些许异样,开口问道:“莫非……你还真想着去寻那刘春晓要点路费?” 他扫了一眼告示,啧啧两声,“不过,若是你开口要的话,他应当会给的。” 李程季怂了,他的冲着王启英拱了拱手,“英子,我就随口一说……没真想报你名字啊!” 王启英抬眼看他,问道:“程季,你该不会去顶着我的名字去引.诱他了吧?” 第1374章 你果然没让我失望 面对王启英的质问,李程季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狡辩,而是十分反常的沉默了。 王启英:“……” 看来还真就是他猜想的那样。 “好好好,你果然没让我失望!”王启英几乎是咬牙切齿从牙缝挤出这句话的。 李程季讪讪一笑,冲着他讨好似的拱了拱手,说道:“英子啊,你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般计较。真有什么咱们回去了再说,莫要扰乱了大局。” 王启英冷哼一声,面色不渝,“你还知道大局!你若是知道大局,就不会用我的名字了!你猜猜整个金陵会不会有人知道我的名号?!” 若他只是一个普通官员,兴许旁人还不知晓他,可是他在短短一年之内连升数级,手里还持有着整个大夏朝唯一的一块免死金牌。 程季……办事还是有些不够稳妥啊! 李程季叹了口气,脸上带上了些许愧疚。 “英子,这回真是我的错,我小时候甩锅说顺嘴了。没考虑这么多……等咱们回去,再禀报皇上一并处置!” 李程季虽说是个纨绔,但在敢作敢当上面还是不含糊的。 王启英微微颔首,“罢了,等此事了之后再说。” 告示上既然已经贴上了王启英的名字,还有了李程季的画像,李程季再出门就不大方便了。 他很庆幸他最近都是以女装形象出现的,应当还不至于被人找到。 至于王启英本人……他倒是还好说,随便儿取个名就出门了。 李程季的名字他可不敢用,原本只有他的名字旁人兴许还能以为是重名,可若是再来个李程季,那可真就坐实了他们微服私访的名头了。 王启英在金陵城人手比较少,也不知道外头是什么模样,这阵子都靠崔庆夫妇帮助。 他拿到的那个告示也是崔庆让人给他悄悄送过来的。 他来金陵的时候就带了李程季一人,还得防着别人连皇上给的金腰牌都不认的情况。 他几日之前就派人去扬州送了信,就等着他们增派人手在秋闱前的三日,将他们所有人都一网打尽。 可怜那刘春晓在自家等了许久,非但没有等到袁大人来信说找到了他的美人,还等到了董家来人跟他和离。 和离就和离,他本来就求之不得呢! 董家将自家哭成泪人的大小姐接了回去,又气不过刘春晓的态度,觉得他们刘家欺人太甚,直接带着人砸了他们家正院。 此事在整个金陵城闹得沸沸扬扬的,就连梳着桃花妆在茶楼悠闲喝茶的李程季也有所耳闻。 他忍不住啧啧两声,“真是个渣男,我们日后可莫要变成这模样。” 王启英给了他一个眼神,“我有夫人和儿子,我们夫妻和睦,儿子可爱。倒是你……会不会变成这模样,还真不好说啊!” 李程季哼了一声,“怎么就不好说了,我可不喜欢男人!再说了,我若是厌恶谁,我爹娘便是说破了天,将我打个半死,我也不会娶的。” 王启英听了他这话,倒是好奇地看了他一眼,问道:“那么按照你这说法,看来……你对曲四小姐感观还不错啊?” 李程季别过脸去,没接他这话茬。 王启英跟他兄弟多年,他一开口,他就明白了。 若是他真的不喜曲四小姐,自己这一句话,他早就开始跳脚了。 王启英坐在窗前,看着外头熙熙攘攘的人群,看了一眼窗外摇曳的树叶子,突然开口道:“起风了。” 李程季愣了一瞬,抬头看去,只见到几片树叶被风一吹就摇摇晃晃地掉落在了地上。 他长长叹了口气,感慨道:“真是罪有应得,左右别人的前途,原本就烂透了。” 王启英也跟着赞同地点头,“咱们也回吧,他们应当该收网了。” 袁炜生人在家中坐,家门便被团团围了起来。 还有参与舞弊案的相关人员,全都被抓了起来。 王启英是在知府衙门见的这些人,李毅见到他来了,整个人差点将眼珠子瞪出来。 他急急忙忙从书桌后边绕了出来,对着王启英行了一礼,“下官见过王大人!” 先前儿听刘春晓说的时候,他还真当是个重名的,可是没想到竟然真的是王大人亲自来了。 只是王大人的长相真的跟画像中的不大相像…… 就在这时候,他又转过脸去看了一眼跟在王启英身边儿的李程季,整个人直接愣住了。 “这位是……”他不认识的人也压根不敢不敬,直接拱了拱手,态度十分谦卑。 “大理寺李程季。”李程季的名声并没有王启英那么响亮,旁人听说过他的名字兴许不是沾了他爹的光,就是沾了他兄弟的光。 李毅也是曾经听说过王启英身边儿有几个关系很好的兄弟,听说过这个名字。 他急忙拱了拱手,“原来是李大人!” 事情到此,他也就已经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应当是这位李大人顶着王大人的名字去糊弄了刘春晓,刘春晓好男风的名声也不知道怎么传出去的,就被人加以利用。 很显然,看着这位李大人的模样,他也有这个本钱。 李程季也只是跟他客气地拱了拱手,没有多说。 王启英直接道:“其他人呢?将袁炜生他们带出来!” 李毅应了下来,与此同时,也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 也幸好他才刚来金陵,袁炜生他们拉拢自己,他也只是阳奉阴违地糊弄着。 否则,他这一回上了袁炜生一伙人的贼船,那可真就下不来了。 “大人,袁大人他们……要怎么判啊?”李毅试探地问了一句。 王启英斜睨了他一眼,嗤笑一声,“李大人莫要多问,不该您的事儿最好别多伸手。这些朝廷命官当然是要押送回京等待皇上他老人家亲自审判的。” 李毅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这样下官便放心了,王大人若是人手不够用的话,尽管开口。下官派人同您一道押送他们回京。” 王启英应下,“这是自然,便是你不开口,本官日后也是要开口的。” 第1375章 主考官 李毅听了他这样说,就又问了,“王大人,袁炜生被您抓了,那我们江南的主考官又是何人?不知皇上派了哪一位大人前来?” 王启英一看他这样说,顿时就有些不爱听了。 “李大人,本官不是在此处吗?怎的还需要旁人来坐镇?”王启英直接反问道。 李毅听了也愣住了,这一点他属实没有想到。 历届以来的主考官无一不是学问过人之辈,他们在此地主考,便同此届考生有了师生的情分。 而王启英一介武夫,来当主考官?给一众学子当老师? 他何德何能? 王启英看着他的神色,便明白了他的想法,直接冷哼一声,问道:“怎的?李大人可是有旁的想法?” 李毅急忙摇头,“没没,王大人当主考官再合适不过,除了您兴许也再没有旁人能镇得住场子了。” 王启英笑了笑,没再接话。 正在这时候,袁炜生等人也被送了过来。 王启英看着从门外迈过门槛的几人,唇角的弧度更深了。 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袁炜生行了一礼,热情地说道:“袁大人,许久不见呀!” 袁炜生看着他这嬉皮笑脸的模样,颇有种小人得志的模样。 当初王启英还小的时候,王广贤曾经想让王启英拜在他的门下,但因着王启英天生反骨,被袁炜生痛批压根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然后让王广贤将人撵回去了。 王启英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可是袁炜生下了他爹的面子这一事,却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如今风水轮流转,袁炜生自己倒确实是个读书的好料子,但却不用在正道上。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王大人抓了本官!”袁炜生说道。 王启英摇了摇头,将自己怀中揣着的令牌又掏出来在他的眼前晃了晃,“袁大人,您此言差矣,可不是本官要抓您。真正将您关入囚笼的正是您自己啊!立身先立本,袁大人读书万卷,却早已忘了初衷。原先本官敬您是个学问人,却实在没想到,您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袁炜生被他三言两语气得脸色通红,多少年了,还从未有人敢在他面前说这样的话。如今却被这么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年轻人指着鼻子骂! 这谁受得了? “你!!” “我什么我?我说得难道不是实话?朝廷设立科举,本就是为了选拔人才,您自个儿也是靠着科举爬上来的,但是您自个儿才刚上位,便想断了这条路?!皇上多信任您!让您当江南的主考官,您就是这么辜负他老人家的信任的?”王启英义愤填膺地指着他的鼻子骂。 袁炜生吹胡子瞪眼的,想反驳他两句,却根本无从开口。 只能说道:“本官的事儿用不着你管!” 王启英却道:“你说用不着就用不着?本官如今是替皇上在骂你这个老东西!你仔细反思吧!待到回了京城,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跟皇上交代!” 至于袁炜生身后其他几人只是得了王启英一个白眼,他已经连骂他们都懒得骂了。 人生在世,总是会面对无穷的诱惑,他们为官不仁,被金钱迷住了双眼,活该为此付出代价! 王启英骂了人,又让李毅将他们拉下去关起来,等这边考完之后,他才会带着他们一同回京。 因着袁炜生出事,王启英也没改试卷的本事,他虽然只是个镇场子的,但他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那些八股文他连读下来都费劲,又如何能分辨出他们写得好坏? 也幸好皇上也知道他几斤几两,便又将吴锡元打发过来了。 吴锡元惦记着苏九月肚子里的孩子,一开始并不想离京,可是皇命不可违,景孝帝也再三跟他保证了,改了卷子就回来,能赶上他孩子出世。 吴锡元出现在李毅府外的时候,他们所有人都十分惊讶。 李毅已经默认王启英是这次的主考官了,但是谁能想到吴大人居然来了? 不过想到先前儿他们这些官员的试卷都是吴大人改的,他倒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吴大人好歹学富五车,是正儿八经中了状元的,怎么也比王大人靠谱吧? 王启英见到吴锡元来了,整个人也懒散了下来,“锡元,可算把你盼来了。后日便要秋闱了,我怕他们见到是我主考直接破罐子破摔了。” 吴锡元叹了口气,“义兄放心,皇上心里都有数呢,这不是掐着点让我来了吗?” 王启英笑了起来,又道:“正好,咱们将那些顶替别人功名的案子都查了吧!” 吴锡元点头,“我便是为此而来的。” 王启英道:“我这就让人将受害人和顶替者都带上来。” 李程季见状赶紧插了一嘴,说道:“英子,那我……这就先走了啊?” 王启英先是一愣,随后想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一挑眉轻笑道:“去引.诱人家的时候胆子倒是挺大,这会儿却怕了?” 李程季讪讪一笑,冲着他和吴锡元拱了拱手,“我这不也是为了破案子嘛?牺牲这么大,应当嘉奖我的。” 王启英摆了摆手,“行了,先下去吧,你这朵烂桃花如今可开的正好呢!” 李程季摸了摸鼻子,脚底抹油跑了。 吴锡元不明所以,看向了王启英,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王启英笑了乐呵,“我们查到刘春晓好男风,程季便自个儿亲自上了,这才拿回了证据。不然案子可能还没这么顺利。” 吴锡元啧啧两声,没再说什么,正好这时刘春晓等人被带上来了。 与他一同被带上来的,还有跟王启英喝了一夜酒的张启程。 张启程被官差带来的时候还是懵的,他寻思着自己最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连酒都不喝了,怎么还会被抓? 可是等他来到官府,看到明镜高悬下边坐着的那位大人,他整个人直接愣住了。 他像个木头人一样听着坐在上首的王大人宣判剥夺刘春晓的功名,又将他的举人称号还给了他。 此时的他实在情难自已,趴在地上哭得像个七八岁的孩童一样。 第1376章 做不做数说不好 王启英看着张启程这模样,心里也十分感慨,以至于他接下来的话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了。 等到张启程哭得差不多了,他才让人将张启程搀扶了起来,他自己也亲自从上边走了下来,对着张启程说道:“张兄,本官知道你现在情绪十分激动,但有些事儿吧……还是不得不跟你说清楚……” 张启程用袖子抹干净了眼泪,一边抹一边儿对着王启英说道:“什么事儿?您尽管说吧,经此一事,我还能有什么承受不住的?” 王启英神色复杂地看着他,“别的都好说,这事儿可还真说不准。” 张启程擦眼泪的动作一顿,抬头看向了他。 王启英又接着说道:“江南科举舞弊一案被人捅到了皇上面前,不然皇上也不会下令让我等彻查此事。如今虽说将举人的名号还给你了,但到底作数不作数,谁都说不准。” 张启程被他说得有些云里雾里的,“这是什么意思?” 王启英又接着说道:“先前儿皇上下旨,让整个大夏朝举人以上着重新考试,就连卷子都是送到京城里去批阅的。” 重新考试这事儿张启程也有所耳闻,当时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大伙儿都以为大夏朝要大换血了,可是谁知道皇上居然来了一手轻拿轻放。 王启英又道:“你自己也知道的,那次考试你没考,所以你这举人名号……我等也无法明确告知你能不能保得住。具体还是等本官禀明皇上之后,再说。当然,后日就又要科举了,你若是对自个儿有信心,便重新再考一次,此次的名次定然是最准确的。” 张启程没把握,他跟王启英说给他一天时间,等他好好想想。 王启英也没逼迫他,就说道:“无妨,你仔细想想,左右还有时间。” 等张启程回到家里,看到他媳妇儿正在晾衣服,晾衣架上都是他的衣服。 见着他回来了,就回过头跟他说道:“厨房给你热着饭,你先去吃,我把衣服晾了就来了。” 张启程应了下来,看着锅里给他热着的番薯,他整个人突然有些难过了起来。 今日王大人虽然说了,让他回来好好想想,可是在他看来,他哪里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若是等着王大人回到京城将此事禀报给皇上,但皇上却并未承认他的举人名号又该如何? 他后日若是不去考试,那可真就又要等三年了。 张启程吃过番薯,还给自己媳妇儿也留了一个,这天晚上他睡得很好。 是他这么多年来睡得最安稳的一次,他难得睡一次安稳觉。 心里的事儿都放下了,人也就更沉稳了。 第二日一早,他洁面完毕换了身干净衣裳,将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就连他媳妇儿醒来看到他这模样,也有些惊讶,“你这一大早的,是有事儿要出去吗?” 张启程没告诉她,刘春晓已经被处置了,左右这举人的名号还不知道能不能用,还不如不说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嗯,你做点吃的,我很快就回来。” 他媳妇儿本来正想说,家里实在已经没米下锅了,但看着他今日的变化,到了嘴边的话实在说不出口了。 便也只是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等着张启程出了门,她才叹了口气,摸了摸她手上唯一的一个陪嫁镯子…… 张启程去见了王启英,将自己打算重新考科举的决定告诉了他。 王启英昨儿夜里和吴锡元探讨了一下,对于他今日的决定一点也不意外。 他在张启程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说道:“学问这东西学到自己肚子里的就永远是自己的,你就算是会忘记一些,等你真正拿起了笔,便能想起来了。” 张启程可没他那么笃定,至少从前他可以引经据典许多,现在便只能更多地来写自己的看法了。 但是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是比上次的名次落后许多,只要能占个名额就行。 他从王启英这里出去之后,正好就看到了他的妻子进了一家当铺,他顿时就走不动路了。 在他荒唐的这两年,他的妻子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 难道他们家现在已经要靠当东西来过日了吗? 他先一步回到家里,没多久他夫人就回来了,她怀里还抱了一小布袋的米。 张启程的视线在她身上一扫而过,最后落在了她的手腕上,心里顿时就全明白了…… 他心中十分自责,并暗暗发誓,便是他这次没考中,他也一定会出去找些事儿做,尽快将他媳妇儿陪嫁的银镯子给换回来! . 很快就到了考试的那一日,诸位学子陆陆续续地进了贡院。 吴锡元作为此次的主考官,给大家吃了一粒定心丸。 而王启英和李程季则领了皇命在贡院给吴锡元帮忙,来来往往的学子一开始看着他们的模样还当他们跟自己一样都是考生,却没想到他们居然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大人了。 特别是彭明,他看到了李程季之后,整个人差点没将眼睛瞪出来。 这不是要跟他“争宠”的那个男人吗?还让刘春晓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若不是这二十两银子,只怕这次考试他兴许都要赶不上了。 可是他怎么……怎么穿着官服? 多少也是个读书人,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原来是刘春晓要糟啊! 这人甭管是怎么做的,但他最后还是救了自己并且还能成功脱身,就很让人敬佩。 吴锡元这辈子还是头一次当主考官,但上一世他可没少当。 他轻车熟路地说了一大串鼓舞人心的话,便让人领着诸位学子进了号房。 他看着那些下笔如有神的学子们,自己掰着手指头算了算。 距离他孩子出世,只剩下三个多月了。 . 苏九月的肚子越发的大了,黄户生看着她的大肚子,想说服她在家里好生养胎,这阵子便不用来太医署当值了。 苏九月自个儿却不大乐意,“若是什么都不做,在府上定定地待着也属实无趣,我不是那种能闲的下来的人。” 第1377章 桂枝 黄户生思索再三,最后同她说道:“九月,女学那边儿近日想让我们太医署派人去给那些孩子们教授些许医术,我正愁着不知道派谁去,不然就你过去吧?” 苏九月下意识地就拒绝道:“不行不行,我哪儿能教学生啊?” 黄户生瞪了她一眼,“怎么不能?空青他们几个不就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再说了,给那些孩子们也不过是讲授一些些许常见的药物,也用不着讲得多么高深。” 黄户生见苏九月还想拒绝,就直接说道:“就这么定了,你若是不想去便挑个能替你去的人!” 苏九月看他就差气得吹胡子瞪眼了,也只好摸着肚子笑了起来,“好好好,师父您别气,我去就是了。” 去给学生们授课确实比在太医署当值要轻松许多,她每日只需要去半个时辰就好。 她想到内宅妇人们为了有身孕总是会乱用一些东西,便决定以此为突破口,给孩子们好生讲讲。 她第一次授课是甲字壹号班,大家好奇地看着她高高隆起的肚子,但孩子们都比较乖,也没人率先开口。 苏九月表明了来意,让兰草将自己带来的几株药材都拿了出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详细地跟她们讲述了,哪些药材能够导致人滑胎,并告诉她们怎么辨别。 “常见的就是藏红花,夹竹桃、马齿苋、麝香等物,但还有一物,很常见,知道的人却不多。” 她拿起一株草说道:“这味药材便是桂枝,桂枝是温经散寒通脉的药物。并不是所有孕妇都不能服用,但是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热病高退的孕妇禁用,若是和夹竹桃一起服用,那便很容易导致滑胎。” 底下的孩子们有的年纪很小,听了她的话就举手问道:“夫子,滑胎是不是肚子里的宝宝就没有了?” 苏九月微微颔首,神情严肃地道:“正是,我们女学中全都是女子,日后成亲生子也是大部分人的必经之路。咱们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大家谨记今日所学,等多年之后,小心忌口,也是为了自己好。” 有些年纪大的孩子便认认真真将苏九月说的都记了下来,还有人给那几株草药画了画像。 其中一名叫万煦雅的女子也记得格外认真,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她家中母亲正好有了身孕。 她母亲是家中妾室,她能来读女学也是运气好,但大夫人似乎并不想让她的母亲诞下男丁。 她的母亲已经很谨小慎微了,可是她还是不放心。 苏九月这一节课,兴许一开始大伙儿还不怎么感兴趣,但后边儿听苏九月讲了几个自己在行医当中遇到的例子,全都认真了起来。 万煦雅从女学回到了家中,第一时间便去了她母亲那里。 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味,她走了进去,叫了一声,“娘!” 女子手中捧着个药碗,抬头看着她露出了温婉的一笑。 “雅雅回来了。” 万煦雅嗯了一声,看了她娘一眼,眉头就蹙了起来,对着她娘问道:“娘,您今儿怎么看起来比昨日还要憔悴?” 女子笑了笑,将手中的药碗又放下了,“今日有些发热。无妨,夫人给请了大夫,养两日就好了。” 她一说发热,万煦雅的眼皮子就跳个不停。 她说道:“娘,您熬了药的药渣呢?” 女子不明所以,但还是说道:“应当都丢掉了吧?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这些都是底下人做的。” 万煦雅来到她身边儿,乖巧地趴在她的膝盖上,假意说道:“娘,今儿我们女学学了识草药,您不然拿来让女儿认一下吧?” 明氏替她拢了一下头发,笑着说道:“你若是真的想识草药,娘便让人给你抓一些过来就是,那药渣都煮成什么模样了,哪儿还能认得出来?” 万煦雅趴在她的膝盖上撒娇道:“娘~~女儿想认,您就依了女儿嘛~~” 明氏无疑是疼爱女儿的,听了她这话,也只好说道:“罢了罢了,娘这就让人给你抓过来。” 万煦雅虽然认真地记了笔记,也画了图,但对着一堆煮过的药渣,她还是什么都没能认出来。 她苦恼地皱起了鼻子,明氏看着也觉得有些好笑,便说道:“认不出来也无妨的,毕竟雅雅才上了一堂课,兴许过些时日就能认识了。” 万煦雅摇了摇头,她将药渣重新包好,对着明氏说道:“娘,我拿着这些明日去找夫子问问就知道了!” 明氏见着女儿好学,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也好,那你便带上吧。” . 第二日苏九月上课的时候,想讲得则是女子的一些常见病症。 她像之前一样讲完课,准备离去。 可是没想到她才刚走出屋子,就被一个小姑娘叫住了。 这姑娘瞧着也就十岁左右,身上穿着女学统一的衣裳,头发梳了个双环髻,薄薄的一层刘海,只看着面相便知道是个富贵人家出身。 “夫子。”万煦雅走上前来冲着苏九月行了一礼。 苏九月微微颔首,问她,“你叫我有何事?” 万煦雅将手上捧着的牛皮纸递了过来,“夫子,这是我母亲每日吃得药,我认不出来,还请夫子帮我瞧瞧。” 苏九月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周围悄悄朝着这边儿看的孩子们,便同万煦雅说道:“你随我来。” 别人家的私事,无论好坏,也不大好被太多人知晓。 她带着万煦雅去了女学给自己分的屋子,让她坐下,自己才打开了手上的牛皮纸。 她打开看了看,又闻了闻,然后神色凝重地从中挑出来一块残渣,仔细端详。 万煦雅坐在对面,抬头看着她,这孩子眼白分明,问道:“夫子,这味药材便是您说得桂枝是吗?” 苏九月叹了口气,别人家里的事儿也不好多问。 万煦雅又重新将药材包好,才又取出了另外一个手绢,递到了苏九月的面前,“夫子,您再看看这个呢?” 第1378章 用心险恶 苏九月看着伸到面前的小手,手中捏着一方素净的帕子。 小姑娘抬头看着她,大大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央求,她实在是没法拒绝。 苏九月再次叹了口气,接过了万煦雅递过来的帕子,打开一看,就看到里边放着的一片花瓣。 苏九月神情一怔,担心自己看错了,又拿起来凑到鼻尖闻了闻味道,才抬起头来对着万煦雅郑重地说道:“夹竹桃。” 又是桂枝,又是夹竹桃的,也不知道是何人?居然下手如此重?摆明了是要了对方肚子孩子的命。 万煦雅没听过夹竹桃,但看着苏九月的神色,也能意识到这东西不是什么好物。 便又追问道:“夫子,这夹竹桃有毒吗?” 苏九月微微颔首,“味苦,性木寒,有大毒。堕胎,通经。” 万煦雅垂着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她现在心里只想着要赶紧回去,将此事告知她娘。 大夫人平素见了她们还算热情,也未曾刻意刁难过她们,为何单单就孩子这一点上不肯放过她们? 当初她娘生她的时候,她不是也没多管吗? 苏九月看着面前的小姑娘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心里也叹了口气,“料想你今儿也没心思上课了,你先回去吧,待会儿我去替你告个假。” 万煦雅对着她行了一礼,“多谢夫子。” 苏九月有些担忧地看着她的背影,也不知道这样小的小丫头能不能力挽狂澜。 但这孩子既然能将这两样东西拿到她面前来,说明她也不是个全无心机之人。 她回去告诉她家里人,兴许也能避免这样一个悲剧。 她如是想着,低头看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抬手摸了摸。 自从她当了母亲之后,这一颗心就越发的柔软了,最是见不得这样的景象发生。 而万煦雅回到家中,将此事告知了她娘。 她娘一听就变了脸色,显然是信了她的话。 她自个儿身子自个儿最是清楚,前头肚子里的孩子都是好的,只是最近有时候便会有些见红。 她也禀明了大夫人,让她给自己请了大夫来安胎,可是喝了几服药也不见好转。 原来……竟然是因为这样。 万煦雅很是生气,拉着她娘的手说道:“娘,咱们告诉父亲吧?” 明氏摇了摇头,“不能说,咱们压根不知道是不是大夫人所为,就是告诉了你父亲,又有什么用?” 万煦雅初生牛犊不怕虎,“难道咱们就这样任由她拿捏不成?” 她一边儿说着,一边儿眼眶就红了,“娘,您便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想想尚未出世的弟弟啊!” 明氏用帕子温柔的给她拭去眼泪,笑了笑,柔声说道:“瞧给我家雅雅气的,这事儿你别着急,你娘我有法子的。” 万煦雅这才止住了眼泪,抬头看着她,“娘,当真?” 明氏点了下她的鼻尖,说道:“自然是真的,孩子在娘肚子里,娘又怎会不为自己打算?” 万煦雅吸了下鼻子,“娘,您一定得尽快好起来,女儿不能没有您。” 明氏的眼中十分坚定,“放心吧。” 没有娘的孩子就如同浮萍,她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既然知道了,自然得想想法子。 否则,她不是白得宠了吗? 自从她有了身孕之后,万老爷每日回来都会来她屋子里坐坐,也正是因为这样,府上的下人对她们母女也格外的看顾。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才让大夫人凌氏对她记恨上了。 天才刚黑没多久,万老爷便来了,想来应当是跟大夫人一同用过午饭。 她听到动静,就赶紧起身,正好万老爷正从门外走了进来。 她对着万老爷行了一礼,“妾身见过老爷。” 万老爷上前扶了她一把,“都这么重的身子了,还在乎这些礼节作甚?不是都说了吗?让你不要行礼。” 明氏笑了笑,“不妨事,老爷您今儿回来的晚些,用过饭了吗?” 万老爷点头,“用过饭了。” 说完就看到了明氏桌子上摆着的饭菜,眉头一蹙,问道:“都什么时辰了,你还没用饭?” 明氏急忙讨饶,“老爷,用过饭了,只是这两日胃口不佳,没吃多少。想着待会儿再用一些,就没让人撤下去。” 万老爷一脸的不赞成,“撤下去就撤下去,想吃了再让人重新做就是,哪儿有你这样省事的?” 明氏急忙讨饶道:“您别生气,我都记下了,下次不会这样了。” 她话音刚落,外头就有侍女捧着药碗进来了。 “姨娘,该喝药了。” 明氏应了一声,就接过了药碗。 那黑乎乎地汤药,伴随着让人作呕的气味,万老爷直接眉头一皱,问道:“怎的喝了这样久的药还不见好?” 明氏顺势苦笑一声,说道:“妾身也不知晓,这汤药甚苦,妾身这两日连胃口都没了。” 万老爷直接说道:“罢了,明日让大夫人重新寻了大夫过来,换个药吧。” 明氏听了这话,赶紧阻拦道:“老爷,不可啊!” “为何?”万老爷不解地看向了她。 就听明氏又接着说道:“老爷,这不就下了大夫人的面子吗?她这阵子为了妾身也费了不少心思,如此这般,倒像是妾身在您跟前儿说了什么似的。” 万老爷拧着眉头道:“那你说说,该如何是好?这药迟迟不见效,莫非你要拿本老爷的儿子开玩笑?” 明氏赶紧又道:“妾身万万不敢!只是听雅雅说,这两日她们女学去了个新的夫子是太医署的太医,不然明日我送雅雅去女学,顺便找那位夫子瞧瞧?” 万老爷一想,便点了头,“这样也行,太医署的太医总归是要靠谱一些的。” 明氏悄悄松了一口气,“多谢老爷。” 万老爷又道:“正好,明日凌府的老太爷过八十大寿,夫人要回去给他老人家贺寿去。” 明氏一听这话,又赶紧善解人意地说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爷您明日定然是要陪夫人一道回去吧?” 第1379章 不识抬举 万老爷点了点头,“嗯,是得去一趟。” 其余的就不肯多说了,凌夫人没有儿子,但是在万家却没人敢怠慢她,就是因为她出自凌家。 镇南侯凌家,她家老太爷当年在战场上替先祖皇帝挡了一箭,这一箭也将他们凌家的势力推上了最顶峰。 这些年大夏朝能保持安定,也正是因为北有苏家军,南有凌家军。 但苏家人口简单,苏大将军更是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而凌老爷子自己就有八个儿子,孙子足足有三十六个……孙女外孙的暂且不说,凌家说一句枝繁叶茂也确实不是什么空话。 凌老爷子过寿,便是没有邀请函,万老爷削尖脑袋都得凑上去,怎么可能放过这大好的机会? 而此时的富春巷里,景孝帝也在忙活着。 他面前摆放着许许多多的木头箱子,全是底下人给寻过来的。 赵昌平恭恭敬敬地问道:“皇上,您选一件吧?看看哪一件明日送去给凌老爷合适?” 景孝帝从这些箱子前挨个走了过去,他啧啧两声,“都是些好东西啊!” 赵昌平自然知道景孝帝的心思,皇上近些年来对凌家越来越不满意,偏偏凌家也都是些蠢货,非但不知道收敛,还有些变本加厉。 恃强凌弱那一出,更是被他们玩得炉火纯青。 景孝帝随手指了桌子上一个粗茶杯子,对着赵昌平说道:“就送那个吧!这些好东西他们已经不配用了。” 赵昌平应了下来,皇上乐意赏赐什么就赏赐什么,左右那凌家人也不敢说什么。 可是没想到景孝帝接下来又接着说道:“你就只让人送了贺礼进去,莫要说是朕送的!” 赵昌平一愣,很快就猜测到皇上这是要找事儿了。 他恭恭敬敬地应了下来,就听皇上又接着说道:“让人在门口守着,他们若是将这粗茶杯子丢出来,便让人捡回来。” “是。” 第二日一大早,赵昌平便找人将贺礼给凌家送过去了。 但是凌家门外去道贺的队伍排的很长,一直排了很久才轮到了他们。 事情也跟景孝帝料想的差不多,那粗茶杯子才刚一送上去,没多久就被人丢了出来。 “什么人都能来送礼?一个粗茶杯子也能拿得出手!”记礼簿的下人抱怨着。 一旁的管家就问了一嘴,“来上礼的是何人?” 下人往前翻了翻,看了一眼后边的人名,“太常寺典籍木三。” “木三?这又是何人?怎的从未听说过?是谁给他们发得请柬?”管家又问道。 “小的也不知晓,太常寺典籍应当是进不来的,兴许是跟着某位有邀请函的大人一并来的?” 他们两人在这里嘀嘀咕咕,就被过来凑热闹的凌东宇听了去。 “粗茶杯子?”凌东宇问道。 管家见是他来了,便冲着他行了一礼,说道:“是啊,六少爷,这不是折辱人吗?” 凌东宇也跟着皱起了眉头,“罢了,既然是不合时宜的东西,那便丢出去吧!莫要送去让我祖父生气。” 管家也是这样想的,这会儿六少爷也发了话,他便照着办了。 而景孝帝派去的人如愿在凌家门口捡到了这个摔碎的杯子,并按照赵昌平的指示将所有的碎片都捡了回去。 这一插曲压根没几个人注意到,就算有人注意到也不会去在乎一个籍籍无名的太常寺典籍。 景孝帝给自己安排的这一身份倒是好用,他确实也是派人去用底下人的邀请函混进去的。 他看着赵昌平捧着木头匣子小心翼翼地走过来,伸头看了一眼里头的碎片,神色上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 “罢了,凌家还真是一点儿也不让朕失望。既然如此,便让他老人家过完今日这个寿辰,朕明日再亲自登门道贺。” 凌家门前人来人往,府上足足开了一百五十桌席面,觥筹交错,能被凌家邀请的人都觉得十分体面。 他们却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到底是什么。 苏九月自然也收到了请柬,只是她如今大着肚子便也再不去凑那热闹,更何况他们府上本来就跟凌家不熟。 凌家这种老牌家族,最是瞧不上他们这种后起之秀。 当然了,按着吴锡元的佛系性子,也无所谓他们能不能瞧得上。 左右他们前阵子科举的试卷都是他改的…… 她照例来到女学,上课之余便看看院子里几个小丫头在踢毽子。 偶尔还会碰到桃儿和果儿,她们也会凑上来跟她讲最近都学到了些什么。 看着这些无忧无虑的小丫头,苏九月也觉得自己近来比起从前开心了不少。 她坐在廊庑下,看着不远处跳绳的姑娘们,脸上带着笑意。 “夫子。”身后一个女人在叫她。 苏九月回过头去,就看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女人在冲着她温和的笑。 苏九月一愣,再看向她身边儿站着的小姑娘,心中也明白了个大概。 万煦雅也冲着她行了一礼,“夫子,这位是我娘。” 苏九月看着对方的小腹,再想到小姑娘前两日拿来给她看的东西,叹了口气。 冲着万煦雅说道:“你去玩吧,我同你娘说两句话。” 万煦雅应了下来,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苏九月这才看向了明氏,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这位夫人如何称呼?您找我有何事?” 明氏急忙摇头,“夫人二字不敢当,您就叫我明氏吧。” 苏九月倒是也没在称呼上跟她多纠结,就听明氏又接着说道:“昨日我女儿拿来的药渣正是我的安胎药,听雅雅说,那其中有一味桂枝。我也不懂药理,只是近来肚子总是隐隐作痛,担心腹中胎儿,又唯恐被家中大妇针对,这才来求见您,还请您替小妇人瞧瞧。” 原来是个妾室,在大妇手底下讨生活的,也怪不得连那样小的孩子都长足了心眼。 她叹了口气,看她的肚子似乎跟自己的也差不了多少,到底无法置之不理,就说道:“你伸出手来,我给你瞧瞧吧。” 第1380章 不值一提 明氏得了苏九月这话也松了一口气,她不过是个妾室,对方便是要拒绝她,她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位夫子便是那位曾经名动京城的苏大人,整个大夏朝女子崇尚学医便是自她这里开始的。 明氏拿着苏九月给写得个方子,最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她来的时候带了医药费,但苏九月却没收。 她若是收了这钱,岂不是叫人以为只要给钱,她谁的病都能给看了? 这一次她确实是动了恻隐之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次她都会如此。 明氏从女学出去之后,不动声色地让人去给她抓了几服药回去。 今儿夫人和老爷去了凌老爷的寿宴,府上的下人也带出去了许多,这才让她们有了可乘之机。 不然她想要在大夫人的眼皮子底下做这些,还真是有些难呢! 明氏回去没多久,才让下人熬了汤药喝下,视线就移到了窗台上的那株夹竹桃。 她的侍女问她,“夫人,这花奴婢让人端到外头去吧?” 明氏却拒绝了她,说道:“不必如此,咱们将花端出去,让大夫人知道了,还不定要再做什么别的手段。倒不如将它放在那里,你拿了我的毯子出来,这阵子我就在外边儿吧!内室的窗户你去打开,让屋子里好好通通风。” 侍女应了一声,没多久就又回来了,“姨娘,老爷和夫人回来了。” 明氏吐出一口浊气,“记得将药渣处理了,下次熬汤药的时候,两副药一起熬。” 万老爷许是为了给凌家面子,从凌老爷的寿宴回来之后,也不好丢下凌氏走人,这天晚上就只好留宿在了凌氏屋子里。 第二日一早,凌家的大门才刚打开,一个负责洒扫的小厮走了出来,拿着个大扫把将门口的台阶清扫的干干净净。 他扫到了最后一层台阶,就看到了两双脚停在了他面前,他急忙抬头看去。 就见到两个中年人站在了他面前,这两人气势不凡,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昨儿没赶上他们家老爷的寿宴今儿特意来请罪的,还是为了其它。 来人正是景孝帝和赵昌平,景孝帝抬头看着凌府门前挂着匾额,还是他先祖皇帝亲自题得字。 “应当就是这儿了,我还是头一次来,当真有些不好找。”景孝帝说道。 赵昌平见状就说道:“京城里大多数有名望的官员都住在此处了,确实不大好找。” 景孝帝伸手冲着不远处的洒扫小厮招了招手,喊道:“那小子,你过来!” 小厮拎着大扫把犹犹豫豫地走了过去,他想拒绝,可是对着这两人身上的气势,当真说不出什么能让人拒绝的话。 “您……是在叫我?” 景孝帝点了点头,“你去通传一声,就说我要见你们家老爷。” 小厮皱着眉头,神色有些为难,“您是何许人也?小的也好进去禀报。” 赵昌平眸子一瞪,当即呵斥道:“大胆!我们老爷的名讳也是你能问的?!” 他尖细的嗓音当真吓了小厮一跳,倒是景孝帝没有为难他。 他抬手打断了赵昌平,“你将信物给他。” 赵昌平应了下来,将自己捧了一路的匣子拿了出来,匣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他对着小厮说道:“将这东西交到你们老爷手上,他要是见了,自然会来见我们老爷的。” 小厮一听这话,根本不敢怠慢,急忙捧着匣子就朝着院子里跑去。 如果方才他没有听错的话,那人说得是老爷会来见他?来人到底会是什么身份,才能让老爷来亲自见他们? 他心中疑惑归疑惑,但是也知道,无论来的是何人,那都不是他这一个小小的奴才能得罪得起的。 他来到老爷的院子外头,听着里头通传让他进去,才毕恭毕敬地捧着匣子迈过门槛儿走了进去。 小厮还是第一次离自家老爷这么近,他有些害怕的吞咽了一下口水。 头顶上凌老爷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你说外头来了人要见我?” “正是。” “什么人?” “奴才也不知道,他们也不肯说,只是给了个信物。说是让奴才给您送过来,您若是看了,就肯定会见他们的。奴才这才不敢耽搁,急急忙忙地给您送过来了。”小厮低垂着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哦?”凌老爷似乎有些好奇,就又问道:“什么信物?呈上来看看。” 小厮将手中的匣子递了出去,自然有近身伺候的丫鬟来取。 木匣子到了凌老爷的手上,凌老爷打开看了一眼,眉头顿时一蹙。 他又伸手将匣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只见里头只放着一个的箭镞,待他看清楚了上边的花纹,整个人脸色都变了。 “来人!伺候本老爷更衣!快!” 他急急忙忙地换好衣服,撑着一把老骨头朝着外边跑去。 底下的人不明就里,也不知道来的人到底是谁,也只能跟在他身后赶紧追了过去。 而景孝帝此时则优哉游哉地站在门口,顶着来来往往众人的视线,百无聊赖盘着手中新得的两个核桃。 见着凌家的大门打开了,他脸上的神色也放松了下来,就看到凌老爷迈过门槛儿走了出来。 来到他面前,诚惶诚恐地就要给他跪下,但却被赵昌平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侯爷,您无需多礼。” 凌老爷也不是个傻的,皇上什么时候来不好,这时候过来? 他可不会天真地以为皇上是来给他贺寿的,他若是真要给自己做脸面,就应该昨儿过来!再不济,也会赏赐些什么东西,可是昨儿却杳无音讯。 而才过去一日,景孝帝就亲自上门了。 凌老爷正要说话,就见景孝帝已经绕过他,先一步进了大门。 赵昌平这才松开他,两人赶紧都追了上去。 来到了凌老爷的堂屋,景孝帝大马金刀地坐在主座,凌老爷坐在左侧,赵昌平立于一旁伺候。 景孝帝这才突然开口道:“朕听闻昨儿侯爷过八十大寿?” 凌老爷笑了笑,“不值一提,只是儿孙们孝顺。” 第1381章 别来烦我 景孝帝也顺着他的话说道:“镇南侯这话就客气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更何况八十大寿了。” 他这样说话,倒是让凌老爷有些吃不准了。 他到底是为何而来?难道真的只是来给自己贺寿? 然而下一瞬,就听到景孝帝话锋一转,凌厉地眸子看向凌老爷,直接发难道:“不知镇南侯可收到了朕让人送来的贺礼?” 凌老爷听了这话,整个人直接愣住了。 皇上什么时候让人送了贺礼过来?他要是真的送了贺礼的话,他们府上只怕要鞭炮齐鸣,敲锣打鼓地让整个京城都知道。 然而……并没有啊? 难道是中间出了什么岔子? 见着凌老爷的额头逐渐沁出了汗珠,景孝帝这才靠在椅子上懒洋洋地问道:“镇南侯年纪大了,再加上昨儿寿辰要见客,兴许还来不及过问此事。不然您还是找底下人过来问问吧?兴许他们会知道要说不定呢?” 凌老爷也想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丢了皇上御赐之物,那可是要杀头的重罪。 而皇上这一副来者不善的模样,要说此事是他刻意安排的,也完全说得过去。 他让人叫了管家过来,昨儿唱贺礼的时候为了避免出岔子,都是管家在那里亲自盯着的。 所以会出什么问题,再没人比他更清楚了。 听了自家老爷的问话,管家也懵了。 皇上的御赐之物?那谁敢丢?再说了,宫里若是来人,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 他悄悄抬眼看了一眼坐在主座上的人,心中一惊,能坐在主座上,说明身份不凡。 他急忙收敛了心神,恭恭敬敬地回复道:“回老爷的话,老奴昨儿亲自守在那里,根本没见过宫里来人。” 凌老爷这会儿也抬头看向了主座上的景孝帝,跟他打着太极,“皇上,会不会是来送贺礼的人在来的途中出了什么意外?” 景孝帝一手端着茶盏,一手捏着杯盖,听了这话抬起眸子看了他们一眼,才悠悠地说道:“谁告诉你们,朕是让宫里的人送过来的?” 凌老爷一愣,管家也是一愣。 还是凌老爷问道:“皇上,您这是何意?” 景孝帝眉头一挑,道:“朕在宫外微服私访,想到昨日是镇南侯的寿辰,便让人送了个亲手做得茶杯过来。” 茶杯? 凌老爷拧起了眉头,略显浑浊的眸子看向了站在一旁的管家。 就看到管家脸上的豆大的汗珠正在一滴一滴掉落,脸色苍白的十分吓人。 凌老爷心中咯噔一声,赶紧问道:“怎么了?出了何事?” 管家磕磕绊绊地回答道:“是……是……那茶杯……是个叫木三的太常寺典籍送来的……奴才,实在没想到啊……” 凌老爷听了也心头一惊,木三?当今圣上姓穆行三,这岂不就是圣上的化名了? 他又赶紧问道:“那茶杯呢?现在何处?” 他这样一问,管家的脸色就更白了,好像随时都能昏死过去。 景孝帝看了一眼赵昌平,赵昌平会意,捧着另外一个匣子走了过来。 “侯爷,茶杯在此处。” 他将茶杯放在了凌老爷面前的小几上,凌老爷低头一看,看到里头四分五裂的茶杯,整个人脸色蜡黄。 “这……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管家!” 这粗瓷茶杯一看就不值当什么银钱,到底是不是皇上亲手做的尚且存疑。 可是皇上说是他自己做的,那就只能是他自己做的。 皇上御赐之物如今却碎成了这样,这不就是现成的将把柄送到人手上吗? 管家也很无奈,这茶盏就跟家里下人用的东西一个样,谁送了这东西来给他们老爷?不是折辱人吗? 可是如今当着皇上面儿,他哪儿敢这样说? 皇上想要折辱谁,折辱了也是荣幸! 他只能低着头小声说道:“老奴那日收到这礼物,还当是谁送来捉弄人的,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六少爷过来了,他……他……” 他说了半天,也没敢当着皇上的面儿将剩下的话说完。 可是凌东宇是个什么性子,自己的孙子,凌老爷最是清楚。 他直接气得一拍桌子,“这个逆子!” 景孝帝看着他们又怒又怕的模样,只当是在看着一出好戏。 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镇南侯,你这样万万使不得啊!过寿辰别人来贺寿,重要的是心意。怎的旁人送你一座金山,你就高兴的收下,一个粗茶杯子,就看不上了?” 面对景孝帝的问责,凌老爷急忙跪下,“臣不敢!” 景孝帝这回可没让人扶他起来,他放下手中的茶杯,拿起他的那对核桃,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脚边战战兢兢地老头子,淡淡地说道:“敢不敢的,你不都做了吗?” 说完,他便抬脚朝着外头走去。 景孝帝走后,镇南侯大发雷霆,将凌东宇吊在祠堂门口揍。 然而这都于事无补,皇上今日若是发落了凌东宇,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但是他却只留下了那么一句话就离去了,此时此刻的凌家头上就好像悬着一把大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而落下来会斩到谁,大家谁也不知道。 损坏御赐之物,往小了说不过就是杖责,往大了说就是大不敬,那是要诛九族的。 这事儿凌老爷跟谁都没说,但大家都是一个府上的,多多少少的也听到了些许风声。 而此时的万老爷也听说了此事,他心中格外恐慌。 这要是诛九族的话,他们府上定然也要受到牵连。 他们祖上几代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家业,不可能在他手上连个种都留不下啊! 他当下便想着要想法子休了大夫人,明氏多少也听到了些许风声。 她这些年受的委屈,此时此刻都积攒成为了一把能斩断大夫人后路的大刀。 她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跪在了万老爷面前,可怜兮兮的抹着眼泪。 “老爷,妾身有话要说。” 万老爷这会儿正是心烦意乱的时候,见她还来添乱,就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滚下去,有事回头再说,别来烦我!” 第1382章 关键时候就你跑得快 明氏对万老爷的性子也多少有些了解,被他这么一骂,心里虽然委屈,但是念及自己的来意,到底还是将这一口气忍了下去。 她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接着说道:“妾身也不想惹了您心烦,可是咱们府上有人想要对付妾身肚子里的孩子!” 万老爷听了这话,才算是正儿八经地抬头看向了她,神色十分凝重,沉声问道:“你说什么?” 明氏字正腔圆地再次说了一遍,“咱们府上有人要对妾身肚子里的孩子不利。” 万老爷的眼神很是凌厉,“你可有证据?” 明氏点头,“妾身屋子里摆着的那花正是夹竹桃,还有妾身喝得汤药里有一味桂枝,这两者结合便会胎儿不保。” “你怎么知道的?” “妾身昨日去见了雅雅的那位夫子,还带上了一份妾身服用过的药渣。那位夫子一眼就看出来了。”明氏说道。 万老爷脸色黑了,眯着眸子仔细衡量了片刻,才起身亲手将明氏扶了起来,对着她柔声说道:“你身子重,别跪了。你说的这些本老爷已经知晓了,自然会让人调查清楚还你一个公道!” 明氏微微屈膝,“老爷心烦,妾身便不在此处叨扰您了,先行告退。” 万老爷看着明氏被丫鬟搀扶着迈过门槛,消失在了门前,一直蹙着的眉头才松了开来,唇角也微微上扬了起来。 这不就是真的巧了吗?他正瞅着怎么跟凌家断绝关系,这不台阶不就给他送到脚下了?! 他拿着明氏的药渣,和她屋子里的那盆花直接去了凌氏屋子里。 凌氏看着他找上门来,似乎一点也不意外。 她冷哼一声,“还以为你多少念在我们夫妻多年的份儿上会晚来些时候,却没想到你居然如此迫不及待。” 万老爷听了她这番话顿时笑了起来,“你怎么没念在我们夫妻多年的份儿上饶我的孩子一命?若不是如此,我兴许还真会晚来些时候!” 凌氏听他这样说,脸上也带上了嘲弄,“实在好笑,你的孩子?不知道的还真当你是个慈父呢!然而你自个儿什么德行你心里清楚!你哪个孩子不是我费尽心思给你养大的?如今你这么说,我可不认!” 万老爷哼了一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对着凌氏说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你就是怕我再生个儿子会分了恒儿的家业!简直无知至极!” 凌氏被他说中了心思,也丝毫不慌。 她淡淡地斜睨了万老爷一眼,说道:“你这万家一直是我在操持,万家能有今日也是我们凌家在扶持,我私底下贴补了多少嫁妆?这家业本就是应该是恒儿的!反倒是你,过河拆桥,实乃真小人!这些年我们凌家对你不错吧?关键时刻就你跑的快!” 万老爷被她说得也有些心虚,但谁让凌家自己蠢呢! 他们若是得罪了别的人家还好说,那得罪的可是景孝帝!一国之君! 随便打个喷嚏都能要了他们一家人的命!谁会想不开这时候凑上去啊? 万老爷也不想在这上头跟凌氏掰扯,今日他必须要将凌氏给送回去! 他直接开口说道:“凌氏!你们凌家开罪了皇上!那触怒的可是龙颜!你可想清楚了,你若是真的为恒儿好,便自请下堂,否则到时候牵连到了我们万家,恒儿也会性命不保!” 凌氏愣住了,她气愤了半天,最后犹豫的还是她自己。 她思索了许久,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你走吧,容我今日收拾收拾东西,明日便会自行离去。” 万老爷得了自己想要的话,压根没有一丝愧疚,直接扭头就走。 凌氏看着紧闭的房门,忽然就痛哭了起来。 谁又想死呢?凌东宇犯蠢凭什么要这么多人陪葬?! 可是,她若是不回去,她的儿子兴许也要被牵连。 她的恒儿才刚刚十五岁,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她一个人在屋子里哭了许久许久,一直等到外头的天色暗了下来,她才用帕子轻轻擦了擦红肿的眸子,喊了丫鬟进来给她打了热水净面。 “你们将我的东西都收起来吧,家里值钱的东西也用不着带,给恒儿送去。” “是……” 第二日一大早,万老爷就派人送了休书过来,他自个儿更是连面都没露。 凌氏拿了休书,也很果断。 她将自己身边儿伺候的两个大丫鬟全都留给了恒儿,一方面是能留在府上帮衬着恒儿,另一方面也给这两个侍女留了一条活路。 她自己孑然一身,带着一辆马车的东西回了娘家。 等凌氏回去之后,才发现回来的人居然不只有她一人,几乎凌家的出嫁女都被撵回来了大半。 所有人哭哭啼啼地抹着眼泪,凌东宇被人骂得连头都不敢抬。 从前桀骜不驯的年轻人,这会儿可算是吃到了嚣张的后果。 有那种气不过的,更是要上来打他,却被家里人拉开了。 “你打他有什么用?!都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看不出来吗?皇上要对付咱们凌家,又岂是为了这么一个杯子?便是没这杯子,也能找到别的借口!” “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被夫家休了,以后只能靠娘家,难道要大家一起死吗?!” 凌氏坐在一旁,看着家里的姐妹姑侄们吵得不可开交,她只觉得一阵心累。 她心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来,天下之大,无以为家。 她屁股底下坐着的是她唯一带回来的一个箱子,当初她从凌家十里红妆嫁出去,再回来竟然落了这步田地。 也不知道她去慈安寺,那里的和尚会不会收留她?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趁着大家吵得火热,便又让人将她的箱子抬上了马车。 来送她的人其实是万家人,这些底下的奴才们都是凌氏一手带出来的,即使她现在已经不是万家的夫人的,这些人也愿意再送她最后一次。 马车摇摇晃晃地来到了慈安寺,寺里的小和尚见到来了个贵夫人,还以为又是谁家夫人要过来清修的。 第1383章 人都是会变的 小沙弥将自己师傅叫了出来,师傅一问这个夫人居然要剃度出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瞧着这夫人锦衣玉食的,为何要这么想不开? “夫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这头发要是剃了,您可真就入了我佛门,没有反悔的余地的。” 凌氏跪在佛前,态度十分坚定,“师傅,您就度了我吧!我这的六根清净了!如今只想找个容身之处罢了!” 这边儿的吵闹自然也惊动了皇后娘娘,她听底下的下人说了此事,也叹了口气。 “若不是真的心如死灰,又怎么会走到这一步?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咱们也无需多过问了。” 冯嬷嬷最近瞧着皇后娘娘脸上的气色都好了许多,也越发觉得当初听了皇后娘娘的话,让她出宫休养实在是个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 “都听您的。” 凌氏坚决要出家,慧清便遂了她的心愿。 等她的恒儿赶来,也只见到了她娘被剃下来的最后一缕头发。 凌氏已经将身上的罗裳换去,穿着一身粗布衣裳,突然觉得一阵轻松。 她忽然就懂了,皇后娘娘为何坚持要来此地清修。 人一旦远离世俗的纷争,心里也就平和了。 她看着她的恒儿,眼眶里蓄着泪水。 恒儿已经扑到了她的面前,“娘!” 她伸手在恒儿的头发上轻轻摸了摸,“恒儿,你回去吧,你如今渐渐岁数也大了,要管好你自己。” 万恒跪在地上,仰头看着她,抓着她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冲着她不住的摇头,“不!娘,恒儿不要!娘!您跟恒儿回去!” 凌氏的心很痛,但同时的她心中也清醒异常。 她不能回去,她在此处大不了就是牵连到自己,但若是回去了,她的儿子便要跟着遭殃。 “不了,恒儿,娘回不去了。” “不要!娘!不要丢下恒儿!” …… 苏九月正是来探访皇后娘娘的时候,就听到了寺里的吵闹声。 原本此地就是佛门净地,为何会有这种哭哭啼啼的声音? 她正巧路过,就探头看了一眼,恰巧就看到了他们母子抱头痛哭的模样。 苏九月眉头一蹙,便让下人去打听了一番。 她见到皇后娘娘的时候,还有些感慨,“皇上兴许要处置凌家了,那万家也不是个东西,消息
相关推荐:
小公子(H)
姑母撩人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寡妇门前桃花多
倒刺
将军宠夫
左拥右抱_御书屋
阴影帝国
老师,喘给我听
魔界受欢之叔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