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着是要管这一出“闲事”。 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他们家大人从来不会让他们失望。 在阿兴灭火的空挡,吴锡元动作麻利的将阿兴方才递给他的饼子吃了个干净,又灌了两口热水咽了下去。 梅子爹已经转身回去收拾他们的东西去了,等吴锡元吃完,他们两人刚好收拾了东西。 吴锡元三人上了马,朝着前边儿的村子走去。 “前边儿是什么村?”吴锡元问道。 “修浅村。”这些都是梅子爹打听清楚的。 吴锡元微微颔首,他此时已经看到了远处守在路边儿的人了。 他骑着马走到跟前儿,才重新停了下来。 对面的几个村民也走了上来,手里拿着锄头和叉子,冲着吴锡元等人喊道:“来者止步!我们修浅村已经封路了,来人请绕行!” 吴锡元从马上走了下来,给了阿兴一个眼神,阿兴会意,拿着吴锡元的名帖走上前去,对着这三个村民说道:“我们大人是京城里来的通政使大人,路过此地,还请行个方便。” 这三人听了他这话,又接过名帖,看来看去也还是不认识字,只能看出上头似乎是盖了印章的。 其中一人说道:“你说你是京城来的,我们就信了?不过是一张纸,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作假!” 这就是典型的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了。 阿兴眉头一皱,“谁说作假呢?我们大人怎么会作假!” 吴锡元知道阿兴性子比较直,担心他跟这些老百姓们吵起来,结局会对他们更为不利,急忙上前一步说道:“乡亲们,你们村子是遇上什么事儿了吗?需要帮助否?” 这些人一看吴锡元通身的气度,再看他说话和颜悦色的,脸色这才好了些,就跟他解释道:“不是我们不让您走,实在是隔壁村子都没了七八个孩子了,大的有十一二岁的,小的也有一两岁的。一个村子总共也没几个孩子,都是大人的心头肉,我们也是没了办法……” 吴锡元顺着他的话跟着怒骂道:“真是畜生行径!” “是啊!畜生都不如!” …… 一起骂了几句,吴锡元才又接着说道:“可是你们一直这么守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如今不是农忙的时候还好,待开了春,你们人手也不够用了。” 他这么一说,这几个村民就更加生气了,“可不是嘛!只希望在开春之前他们能将那畜生给抓起来!” 吴锡元问道:“你们没去报案吗?” 村民们解释道:“报案了,我们村子还没出事,官府的人先去了隔壁村。” 吴锡元想了想,又问道:“这事儿出了多久了?” “小三个月了,大家伙儿每日都担惊受怕的,孩子们更是连家门都不敢出。” 吴锡元叹了口气,在他们村里十岁的孩子都能当个壮丁用了,这几个村子却一连折了好几个孩子,谁家里能受得了啊。 “你们派人跟着我们,我们只是从你们村子路过。待本官到了涪陵郡,见到了常大人,定然会想法子帮你们将这贼人绳之以法!”吴锡元许诺道。 这些村民还有些犹豫,吴锡元又苦口婆心地说道:“无论是此地官员本事不佳,还是官员不作为,有本官在,都能监督他们。你们不让本官过去,本官顶多绕个路,但村子里的孩子们可等不得啊!” 最后这三人派了一人去问了他们村长,到底还是放了吴锡元过去。 吴锡元他们被村长亲自盯着出了村子,心里对这个村子还蛮有好感的。 在出事之后,整个村子能够迅速的联合起来保护村子里的孩子,说明这个村长也是个厉害的。 老村长将吴锡元一路送出了距离村子五里地的地方,才拉着吴锡元的手说道:“大人,草民无意冒犯,实在是迫不得已。若是您真的有法子,还请你帮帮我等。虽说如今这些事儿没出在我们村子里,但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啊?您说是不?” 吴锡元点头应下,“您放心吧,待我见到常大人,会敦促他好好调查此事的。” 他没敢告诉老村长他跟常福显有些许矛盾,唯恐吓到他老人家了。 在吴锡元走后,其他年轻人才道:“这位大人从京城来,要前往涪陵郡,怎么会从咱们村子路过?这也太不合理了。” 老村长在他的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说道:“不该你操心的就别瞎操心!这位官职应当不低,你别看人家年轻,等闲人装不出来这气度呢!就算让你装,你觉得你能行?” 年轻人摇了摇头,老老实实地捂着自个儿的后脑勺说道:“做不到。” “那不就是了,我这双老眼不会看错人的。这位大人从咱们村子路过,定然是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事,你们别多管了!吩咐下去,告诉村里人,就当没见过这三个人,日后便是有人来打听,也一律统一口径!咱们村没外地人来过!” 第1109章 借兵 村里的年轻人没太看明白老村长的意思,甚至还有人小声嘀咕,“这是为甚啊?” 老村长瞪了说话这人一眼,说道:“不懂照做就是,别瞎问!” 小年轻抓了抓头发,依然一脸不解,但也确实没再说话了。 从修浅村到涪陵郡路程并不远,也兴许正是因为如此,那畜生先动手的才是隔壁村子。 吴锡元他们晨起出发的,刚好到了正午抵达了涪陵郡。 涪陵郡跟蜀郡相比又有些不大一样了,这里的房屋建筑以木头为主,家家户户外头都吊着一盏马灯。 街头巷尾的小食倒是跟蜀郡、京城差不多,他们一行人赶了一早上的路,这会儿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吴锡元见他们的眼神都不自觉地朝着路边儿的小食上瞄,就笑了起来,说道:“走了一早上了,大家也都饿了,咱们先用过午饭,待会儿再去见常大人。” 阿兴和梅子爹听了这话,脸上都浮现了笑容来。 “都听大人的。” 吴锡元挑了一家看起来生意还算兴隆的店走了进去,店小二很快就迎了上来,“客官,您几位啊?” “三位。” “得嘞!您三位随我来!” 吴锡元领着阿兴和梅子爹跟了上去,在大堂靠窗的一个位子坐了下来。 吴锡元询问了店小二点了四个招牌菜,又要了三碗饭,三人可算吃了顿带油水的饱饭。 吃过饭后,吴锡元他们甚至也没找个客栈落脚,就直接一路打听去了云贵总督常福显的府上。 常福显府上的下人进来禀报,说是一个自称是吴锡元的男人前来拜访,他手里还捧着吴锡元的拜帖。 常福显听了这话,直接愣住了,“吴锡元?是京城的那个吴锡元吗?” 下人将手中捧着的拜帖送了过去,“应当是的,属下听他们讲着官话,这是拜帖,大人您一看便知。” 常福显伸手接过了拜帖,打开一看,眉头就拧了起来,“还真是他,他怎么好端端的从京城跑到这儿来了?是为了笑话本官吗?!” 常福显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怒气,当初他是一时糊涂才做了些不好的事儿。 但既然皇上已经轻拿轻放了,他吴锡元凭什么来笑话他?! 下人也能感受到他此时的怒气,战战兢兢地说了一句,“大人,您要见吗?” 常福显一拍桌子,厉声说道:“见!为何不见!不见他还当本官怕了他呢!你去将他叫进来!” 下人应了一声是,轻手轻脚地从屋子里退了出去。 没一会儿吴锡元就跟在这个下人身后走了进来,他一进门就对着常福显拱了拱手,“常大人,我突然造访实乃事出有因,还请大人勿怪。” 常福显看着他们几人身上还背着包袱,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想必也是才刚到他们涪陵郡。 但瞧着吴锡元说话这语气也不大像是来找茬儿的,他眉头一皱,问道:“吴大人,您不是应当在京城里替百姓们上达天听的吗?怎的会来到此地?” 他当了那么多年的通政使,比皇上当皇帝的年份还要久,自然知道通政使是做什么的。 通政使就是个京官,除非……吴锡元也犯了什么事儿,惹怒了皇上。 这么一想,常福显心中稍稍有些幸灾乐祸,嘴角都微微翘起来了些许。 吴锡元见他都没请自己落座,就知道自己此次所求之事,想必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他叹了口气,说道:“大人,实不相瞒,本官最近正在蜀郡办案子。人手有些不大够用,此番来找您,实际上是想向您借几个人。” 常福显一听,便爽快地应了下来, “我还当是什么事儿呢!不过是几个人,好说!好说!十个够不够?” 吴锡元:“……” 常福显看着吴锡元脸色有些不好,就又接着说道:“可是不够?那我再给加几个?” 吴锡元叹了口气,说道:“恐怕加几个都不大行,至少得上万人才可。” 常福显闻言倒吸一口冷气,说道:“吴大人,您这话说的,您这哪儿是要借几个人啊?您这分明是要找我借兵嘛!” 吴锡元点了点头,一脸郑重地说道:“这么说也没错,确实是要找您借兵的。” 常福显眉头紧皱,神色十分为难,“不大行的,吴大人。” 吴锡元就知道没这么顺利,便又接着说道:“大人,您听我说,蜀郡有人屯兵,想要拥兵自立。京城那边儿要过蜀道,很难调兵遣将。若是您能将这一万人借给我,咱们合起伙将他们一举拿下,到时候论功行赏,定然有您一份功劳。” 他这么一说,常福显有些许心动了。 他先前儿收了些许银子,压了几桩案子,也算是触了皇上的眉头。 日后他的仕途几乎就算是毁了,很难再往上爬。 可若是他帮皇上灭了叛军,到时候皇上论功行赏的时候,定然会再次念起自个儿的好。 吴锡元看他似乎在思索,就又接着说道:“退一万步来说,蜀郡拥兵自立,到时候若是想扩张,蜀道那边儿易守难攻,他们定然不会往京城方向扩张。等到那时候你们涪陵郡就是最好的攻打对象。” 说到这儿的时候,吴锡元稍稍停顿了片刻,才说道:“大人,您可有想过,若是涪陵郡失守,您又该怎么跟皇上交代呢?” 常福显脸色一变,嘴上却道:“你少来吓唬本官!有本官在!涪陵郡怎么都不可能失守!” 吴锡元又道:“本官自然是相信大人的,但凡事都有变数,您知道蜀郡有多少人吗?您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别的帮手?一切都不好说,大人万万不可大意!” 常福显沉默了,许久之后才说道:“吴大人,本官可以帮你,但却也能无条件相帮!本官提个条件,若是你能应下,本官就立马派兵!若是您不应允,那也就只好算了。” 吴锡元一听,就知道他兴许是不满自个儿抢了他通政使的位子,来想法子找场子了。 第1110章 大人助我 但是现在是他们求到了别人头上,不管对方提出什么条件,他都得尽可能的应下。 吴锡元神色严肃地问道:“您说。” 常福显笑了笑,说道:“说起来也算不得什么,不过若是日后皇上问起,还请吴大人禀报皇上,是本官主动出兵的。” 主动出兵相助,跟被求助之后再出兵自然是不一样的。 吴锡元一听他这话,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他无非就是想要功劳罢了。 这么一来,自己的功劳倒是少了一些,不过也无妨,他还年轻,便是累积了再多的功劳,只怕皇上也不敢过多加封。 吴锡元一口就应了下来,“好!” 常福显满意地笑了,“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吴大人果真名不虚传!来人!给吴大人上茶!” 既然他们双方已经达成了合作,那么此时的吴锡元就是他的客人了。 吴锡元喝着茶水,一边儿跟常福显说了如今京城里的情况。 “平王一脉如今已经彻底凉了,皇上一切都好,您无需挂念。”他说道。 常福显又问起了蜀郡的情况,“不知蜀郡想要拥兵自立的人是谁?” 这种话题已经涉及到了机密了,但吴锡元既然要跟常福显借兵,这种事儿自然要跟他说清楚的,不然他怎么放心将人送走。 “应当是桑庄和安旭文他们,但我估摸着他们是想拥立一个傀儡皇帝,至于是谁……兴许他们自个儿也还没商讨出一个结果。”吴锡元说道。 其实吴锡元自个儿心里头大致是能猜到的,十有八九就是万佳年。 但是万佳年的事知道的人很少,还牵扯到了万家和太后。 而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常福显原本就和桑庄他们走得比较亲近。 他不敢赌,也不能赌。 “桑庄?”常福显喃喃自语。 这人他认识,也是他被贬到这地儿的罪魁祸首。 常福显在心里叹了口气,也怪他自个儿意志不坚定,不过那么多银子,谁能抵挡住这种诱惑呢? 他抬眼飞快地扫了吴锡元一眼,也不知道这个吴大人行不行。 吴锡元坐在椅子上,也听到了他念桑庄的名字,便同他说道:“桑庄在蜀郡鱼肉乡民,有关他的诉状很多都被他自个儿压了下来,好不容易有人送到了通政司,本官才能一路顺着线索摸到了拥兵自立上头。” 他这么一说,常福显心中那叫一个后悔呀! 当初他若不是贪心收下了桑庄那十万两银子,只怕如今摸到线索立大功的人就是他了! 吴锡元看着他的脸色,也猜到了他心中所想。 当然,这些话也是他故意说给常福显听的。 什么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回有个亡羊补牢的机会摆在他面前,希望他不会再当个傻子了。 常福显叹了口气,说道:“吴大人当真是好运气啊!” 吴锡元抿着唇,心里其实也有些赞同对方的话。 若不是运气好,他哪儿能这么年轻就坐上这个位子?上一世的他,此时还是个傻子呢! “常大人运气也不差,待此事办妥之后,定然是大功一件!”吴锡元抱拳说道。 常福显笑了起来,“本官定然会记住吴大人这个人情的!” 说完,他转念又一想,也不知道一万人够不够,若是这个送上门的功劳失败了怎么办? 因此,他便急忙说道:“吴大人,一万人够不够?不然再多派一些人过去?” 吴锡元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来,“就等着您这句话了!一开始害怕大人您不肯借兵,才说一万的。若是您愿意多借一些,此事咱们自然更有把握一些。” 常福显哈哈大笑,“吴大人果真含蓄。” 吴锡元这会儿也摸清楚这个常大人的性子了,是个有私心但是识大体的人。 因此,吴锡元收敛了脸上的笑容,认认真真地说道:“既然常大人这么说了,那本官就得跟您说个不含蓄的了,还请常大人听了好好重视。” 常福显见状,侧过脸看他,神色也认真了起来,“吴大人,您但说无妨。” “今儿我们从修浅村路过被拦了下来,听当地的村民们说,在他们附近的村子里有七八个幼童被杀害了,年龄从两岁到十一岁不等,死者全都被掏了心。” 吴锡元说完就看向了常福显的脸色,就见常福显点了点头,“此事本官也有所耳闻,已经派了人过去查案子,只是目前还没什么头绪。” 他说完就看向了吴锡元,同他说道:“吴大人,不知您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吴锡元还着急回蜀郡坐镇,毕竟真叫他们拥兵自立了,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一旦有了出头鸟,剩下其他地方的阴暗势力,可不就跟雨后春笋一般,通通都冒出来了。 兴许是他看出了吴锡元脸上的为难之色,便又问道:“大人可是有什么不便?” 吴锡元叹了口气,说道:“实不相瞒,我只能在此地停留两日,便要赶回去了。来得时候路上出了些状况,耽搁了些许时间,不然还能多留几日的。” 常福显又说道:“两日就两日,若是两日之后案子依旧没什么眉目,吴大人您尽管走就是,那些孩子们我会派人集中保护起来的。” 吴锡元一想也行,就答应了下来。 他在常福显安排的宅子里住了下来,但他还来不及躺在床上歇息一下,常福显就带着人找了过来。 “吴大人可安顿好了?” 吴锡元才刚洗了把脸,就点了下头,就听常福显笑着说道:“如此,大人随我一同走一趟修浅村?” 吴锡元想到今儿早上走的时候,他也是答应过修浅村的村民的,便应了下来,“也好,还是过去看看吧。” 他们一行人到修浅村的时候,修浅村已经换了另外一拨守卫的村民。 远远地看到他们就有人兴奋地喊了起来,“快!快去叫村长!官府来人了!” 吴锡元他们的马才刚停下来,一群人就围了过来,“官爷!您可算来了!” “是啊!坏人抓到了吗?” 第1111章 把孩子们看管起来 常福显被人群围着,听着乡亲们七嘴八舌地问话,也没有觉得不耐烦。 “还没抓到,本官过来就是想想问问你们这边儿还安全否?”常福显问道。 “目前我们村还没孩子遇害,但是周边好几个村子都遇上了。” “是啊,我们村长还教他们跟我们村一样,把村子围起来不让外人进来,这几日似乎是稍稍好了一些。” …… 就在他们七嘴八舌交谈的时候,老村长匆匆从家里赶到了村口,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吴锡元。 “吴大人,您果然没忘了我们啊!”他有些激动地感慨道。 吴锡元自知自个儿在这儿留不了两天,这案子主要还是会落在常福显身上,这时候自己出着风头属实有些没必要。 若是常福显小肚鸡肠一些,兴许这事儿还会让他心里头不痛快,若是因此撂挑子,受苦的不还是老百姓嘛! 吴锡元这样一想,急忙说道:“老伯,是郡守常大人惦记着大伙儿。我今儿中午到了涪陵郡之后,将此事告诉常大人,常大人担心咱们附近村子的老百姓,立刻腾出手带着人过来了。” 常福显听了吴锡元这话,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随后扯着嘴角笑了。 老村长听了也是微微一愣,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常福显。 他迅速反应过来,急忙对着常福显跪下磕头,“大人!草民叩见大人!” 常福显看他方才对着吴锡元都没行礼,反倒是对着自己磕了头,心里顿时就舒坦了不少。 吴锡元给常福显立了个爱民如子的人设,他自然不能自己打脸,便弯腰亲自将老村长扶了起来,“老伯请起,您带着乡亲保护了孩子们,是有功的,无需多礼。” 吴锡元也在一旁帮腔,“是啊,老伯,您先起来,常大人还有话要问您呢!” 老村长这才站起身,对着常福显和吴锡元说道:“两位大人若是不嫌弃,就先去草民家里坐坐?” 吴锡元没有答话,转过头看向了常福显。 常福显见状便直接点了头,“也好,去你家里说。” 老村长家里屋子修得其实还不错,但跟涪陵郡相比还是相差远矣。 吴锡元和常福显分别落了座,老村长将自家采得新茶取了些许给他们泡水喝。 “不是什么好茶,两位大人见谅。” 常福显连那茶杯碰都没碰一下,倒是吴锡元不计较这些,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常福显对着老村长问道:“第一起杀子掏心的案子是发生在哪个村子?” “就我们隔壁福佑村。” “他们动手可有规律可循?”常福显接着问道。 “没有,我们也不知道动手的人是谁,但对方并不是只盯着一个村子下手,动手全凭心情。今儿对这个村子动手,明儿兴许就是另一个村子了。也因此,我才怕他们对我们村子的孩子们动手,赶紧让人把村子守了起来。”老村长说着叹了口气。 常福显又接着问道:“死得这些受害者当中有没有大人?” 村长摇头,“没有,他们只对孩子们下手。” 吴锡元听着眉头都拧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受九月影响看太多话本子了,这会儿他怎么觉得这案子这么像什么邪教动的手? 常福显的脸色也不大好看,这事儿若是闹大了,传到皇上耳朵里,只怕他原本就不怎么好的名声要更加雪上加霜了。 “我方才听乡亲们说,您有让周围村子们也像你们一样联合起来自保?有没有好一些?”常福显询问道。 老村长微微颔首,“是比起从前要好一些,但毕竟每个村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村子比较小,人手不足,总是能被他们钻了空子。” 常福显又问了几个问题,跟老村长辞行,“本官先去趟福佑村再说。” 老村长亲自将他们送出了村子,目送着他们走远了,才叹了口气,“希望大人能赶紧将坏人抓起来,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快过去吧!” 其他乡亲们也跟着点头,“是啊,我家孩子天天在家里闹腾,差点将屋顶给掀了。” “这还算好的,我媳妇她娘家侄儿被杀了,我儿子现在吓得话都不会说了……” …… 吴锡元他们来到福佑村的时候,福佑村路口也有人守着,见着他们来了,就有人上前问话。 常福显禀明来意,四处看了看,却并未看到官府的人。 他眉头一皱,问道:“怎的没见着官府的人?” “回大人的话,他们去林子里了。” “林子里?” “是的,那些遇害的孩子们就在那儿……”回话的乡亲一提起孩子们,眼眶就红了。 常福显当机立断,“林子在哪个方向?你们派个人给我们引路。” “是,大人,您随我来。” 林子就在村子后边儿,刚走进林子没多久,吴锡元就看到了不远处的身影。 原本来查案子的捕快见到了常福显等人,急忙走过来行礼,常福显没空搭理他们,抬脚就朝着林子里头走去。 一个一个的小草席摆在地上,被一块块布盖着。 吴锡元拧着眉头,脸色很是严峻。 常福显也不知道是不是怕了,停下了脚步,叫了一旁一个捕快过来询问情况。 “你们查得如何了?” “经过仵作验尸,只能得出是普通的铁器匕首所为。孩子们没有挣扎的痕迹,应当是一击毙命之后掏心的。再者,有些孩子后脑受过重击,有些没有,可见并不是一人所为,应当是团伙作案。” …… 常福显五官都皱成了一团,又接着问道:“这两日还有新增受害者吗?” “头一日我们离去之后,又有一个孩子遇害,从那之后我们便不敢再离开此地,这两日倒是再没有新增受害者。” 常福显想了想,最后干脆直接说道:“传本官命令!将方圆百里的孩子们都聚集到福佑村!再去涪陵郡调一百士兵过来,将这些孩子们好生看管起来!本官就不信了!看他们还能如何作案!” 吴锡元听了这话有些诧异地看向了常福显,他办法虽然糙,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却是最有效的了。 第1112章 脖子上的伤口 常福显下完命令之后,才看向了吴锡元,问道:“不知吴大人可有其他良策?” 吴锡元摇了摇头,“常大人此法甚好!” 常福显又抬眼看向了前边儿不远处那一个一个小草席,语气沉重地说道:“若是让本官知道是何人所为,定然将他们碎尸万段!” 吴锡元心中有些欣慰,借机说道:“常大人,不知本官可否去看一眼那些孩子们?” 常福显点了点头,但他自个儿却别过脸去,说道:“你想去就去吧。” 吴锡元从人群里走了出来,走到离他最近的一个草席跟前儿,蹲下身去,轻轻掀起草席上头盖着的布。 有几个受害者已经是几天前遭遇不测的了,这会儿味道很不好闻,也幸好如今天儿冷,还能多保存两日。 吴锡元一连查看了几个孩童的尸体,梅子爹和阿兴担心他害怕,就一直陪在他身边儿。 就在吴锡元查看到第五个孩子的尸体时,梅子爹发出一声惊讶的声音,“咦?” 吴锡元回头看他,“萧叔,你可是发现了什么?” 梅子爹指了一下孩子颈部的一个伤口,“大人,属下发现两个孩子的脖子都有这种伤口,瞧着像是虫子咬的。”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梅子爹的脸色也严峻了起来。 他和吴锡元的脑中,同时冒出了两个字——“蛊虫”。 梅子爹知道吴锡元他们都不是江湖中人,兴许不懂这些,就开口解释道:“大人,江湖中有一类人是用虫子作为攻击人的武器的,我们江湖中人称呼这种虫子为蛊虫。属下担心对那些孩子们动手的就是这些人,他们一般生活在自个儿的寨子里,培育虫子大多是为了自保,很少有主动攻击的……” 也正是因此,他也有些奇怪。苗疆的人怎么会对孩子们动手了?还是这样残忍的手段,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吴锡元听了他这一番话,顿时下令道:“你们再看看其他的尸体,看看他们身上有没有类似这种被虫子叮咬的伤口。” 这些孩子们原本就生活在村子里,蚊虫叮咬实在再正常不过了。 若不是正好梅子爹有类似的江湖经验,不然还真要被他们蒙混过关了。 吴锡元下了命令,梅子爹和阿兴纷纷散开查看。 这一看,还真叫他们又发现了几个类似的伤口。 吴锡元拧着眉头说道:“你们将这个消息去告诉常大人,咱们明日就要回蜀郡了,此地的案子还得他来管。” 这么棘手的案子,他们能做的也不过是多给常大人提供些线索罢了。 常福显闻言也顾不上害怕了,亲自过来查看了那几个孩子的伤口。 “吴大人,此事您怎么看?” 吴锡元双手背在身后,叹了口气,“估摸着是有江湖中人插手了,常大人破案子之余,也好保护好自身安危啊!” 常福显哼了一声,“料想他们还没这胆子敢跟本官动手!” 吴锡元也没在这事儿上跟他多费口舌,只是问道:“常大人接下来打算如何去查?” “先找人去苗疆!找到他们的寨子再说!”常福显回答道。 吴锡元却不看好他这个法子,“他们都生活在深山老林当中,跟我们不怎么来往,您便是想找也要费一番功夫了。且找到之后,他们愿不愿意配合又是另外的说法。” 常福显没想到自个儿还没行动,就被吴锡元泼了冷水。 他拧着眉头语气很冲地说道:“那你说怎么办?!” 吴锡元也没跟他一般计较,而是真的给他出了个主意。 “常大人,依我说,既然是江湖中人所为,那派人去给武林盟主送个信儿,兴许他们有头绪也说不好。” 常福显琢磨了片刻,觉得吴锡元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就应了下来,“也好,本官这就派人去给武林盟主送信!” 他们从林子出来,又安抚了这些孩子们的家人,向他们保证一定会尽快将坏人捉拿归案,才打道回了涪陵郡。 吴锡元休息了一晚上,第二日一大早又带着常福显借给他的两万人一起回了蜀郡。 因着大军行动比较慢,他又担心蜀郡的状况,便先一步回去了。 十日之后,吴锡元可算赶到了蜀郡,而此时陶然送来的一个信儿却已经在他落脚的小院子里等候多时了。 “大人,陶然送来的信儿。”项立新将信递给了他。 吴锡元接了过来,随口问了一句,“信送来几日了?” “不多不少,正好三日。”项立新回答道。 吴锡元点了点头,“我知晓,你去忙吧。” 项立新道:“属下让人去给您烧些热水,待会儿您好洗漱一下。” 吴锡元应了一声,他便退下来了。 吴锡元独自坐在案几前,将手上的信拆开,就看到了陶然娟秀的字迹。 信写得非常简单,不过寥寥三句话,两句是问好,一句重点。 她说自己偶然间发现安夫人的在服用一种药丸,她问过安夫人身边儿伺候的丫鬟,据说安夫人有心绞痛的毛病,这是大夫给做得药丸。 至于药丸的具体成分是什么,还得看她日后能不能偷一粒出来。 心绞痛……药丸…… 吴锡元下意识地就想到了涪陵郡遇害的那些孩子们,但是很快他就摇了摇头。 是他太敏感了,涪陵郡和蜀郡离得远,且这是完全不沾边儿的两码事,应当是他想多了。 他将这个猜测甩出了脑海,然后打开火折子,将陶然传出来的信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他这边儿才刚处理好,外头阿兴就来敲门了。 “大人,厨房那边儿准备了些许小菜,您要用一些吗?” 吴锡元被他这么一问,也觉得肚子有些饿了。 便起身去拉开了门,说道:“让厨房送些过来吧。” 阿兴应了一声,又笑了起来,“大人,您的胡须该剃了,若是让夫人瞧见您如今的模样,八成该嫌弃你了。” 吴锡元瞪了他一眼,“是本官平日里对你太宽容了?没大没小的!去!将院子里的柴火劈了,靠着院墙码整齐了!” 第1113章 情根深种 阿兴笑着应下,从屋子里退了出去。 没一会儿又送了热水和剃须的东西过来,吴锡元摸了摸自个儿已经长长一些的胡须,皱了皱鼻子。 阿兴说得没错,也幸好不在京里,不然让九月看到他如今的模样后,定然该嫌弃他了。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如今也不是在京城,他这样胡子拉碴的兴许行事更为方便。 吴锡元照了照镜子,觉得自个儿如今的样子,别说九月了,就算他亲娘来了,估摸着也认不出来他。 那么他这模样在蜀郡似乎也还不错,至少可以有个掩人耳目的作用。 再想到阿兴他们几个,吴锡元觉得他们也得将胡须蓄起来才行! 一直等到吴锡元再次打开房间门,阿兴见着吴锡元依然没有剃须,有些奇怪地问道:“大人,您需要帮忙吗?” 吴锡元摇了摇头,“不用,不剃了。” 阿兴一愣,正在琢磨着是不是他家大人打算换个成熟稳重的形象的时候,就听到他家大人又接着说道:“对了,阿兴,日后你的胡须也别剃了,在咱们回京之前就先蓄须吧。” 阿兴整个人都愣住了,摸了摸自个儿还没来得及剃得胡须,有些为难地说道:“大人,属下母亲原先说过,说我留胡须看起来很凶。我这还没娶妻呢,蓄须有些不大好吧?” 吴锡元看了一眼他的脸,睁着眼睛说瞎话道:“也没有很凶啊,我瞧着还不错的。” 阿兴有些犹豫,就听吴锡元又进一步解释道:“咱们这样他们认不住出来的,最好胡须也别打理,看起来潦草一些。” 阿兴这才明白了自家大人的良苦用心,他微微颔首,赞同地道:“您说得对,至少您这样子跟来蜀郡之前就判若两人了。” 吴锡元笑着道:“你再去告诉萧叔他们一声,让他们也将胡须蓄起来。” 阿兴应了下来,跑去传话去了。 吴锡元一个人在屋子里想了想,最后亲自端了一盆盆栽放在了大门口,然后将项立新叫进了屋子。 这阵子他们都不在蜀郡,他想要了解蜀郡的情况就只能从项立新口中听说。 “项立新,近来蜀郡一切可还好?”吴锡元问道。 项立新说道:“看起来跟以往没什么区别,属下们盯着桑庄和安旭文府上,他们两人中途会面过一次,但是他们说了什么我等却无从得知。” “桑庄他们的人可有发现你?” 比起其他人来,吴锡元最担心的其实是项立新。 当初项立新就在蜀郡犯过事儿,最后也是被他强行捞出去的。 若是项立新被人认出来了,吴锡元的行踪也就暴露了。 但是在蜀郡,又再没有人比项立新更加熟悉了。 项立新摇了摇头,“应当是没有的,属下白日里甚少出门,便是出门也会稍作打扮。” 吴锡元这才点了点头,“日后还是再当心一些,我们这两日出门的时候发现了刺客,说明咱们的行踪已经被人得知了。但是到底是谁对我们下手的,却还说不好。” 吴锡元其实有些怀疑桑庄,但这种事儿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所有的直觉都做不得数。 这天夜里,吴锡元屋子里的灯一直亮着。 一直到了子夜时分,吴锡元以为陶然不会来了的时候,他的窗外才传来一声轻轻的敲击声。 吴锡元猜测应当是陶然来了,他心中一喜,急忙走过去打开了窗户。 果然,站在窗户外边儿的就是陶然。 他侧过身子给陶然让开了位子,陶然用一只手撑在窗户上,轻轻一跳就跳进了屋子里。 “大人,您可算回来了!” 吴锡元点了点头,也没同她说废话,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陶然,我一回来就看到了你的信,你说那个安夫人患有心绞痛?在吃药?” 陶然神色郑重地道:“这几日我装作关心,试探地问了两句,听闻安夫人吃得药丸是一个道士给她的。” 吴锡元又问道:“可知道安夫人这药吃了多久了?” “安夫人这病是旧疾了,据说她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有这毛病,看过不少大夫。后来嫁给安大人之后,安大人更是给她请遍了五湖四海的名医。现在吃得药是个道士给她的,差不多吃了有半年的时间。” 吴锡元微微颔首,“安大人对他夫人倒是十分上心。” 陶然接着说道:“是啊,安夫人能嫁给安大人,也确实是个有福气的。” 吴锡元又询问道:“近来蜀郡安稳否?桑庄他们可有旁的大动作?” 陶然点头,“这就是我跟你说得第二件事儿了,桑庄前几日去见了安大人。我费尽心思才探了一点点口风,据说桑庄和安旭文两人似乎说的不大好,两人不欢而散了。” 吴锡元抬头看向了陶然,显然两人想到一起去了。 “若是能让桑庄和安旭文翻脸,那就再好不过了。”吴锡元说道。 “是这么个理儿,但是这两人关系密切,桑庄自个儿手中有钱有势,却依然听命于安旭文。想必是有什么把柄在安旭文手中,或者就是安旭文给了他足够的利益。”陶然分析道。 吴锡元应了一声,冲着陶然说道:“你先回去吧,小心一些,莫要暴露了自己。至于安旭文和桑庄之间的关系,本官也会另外派人去查的。” 陶然离去之后,吴锡元才走到窗前,将窗户重新关好,然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安大人为什么会对安夫人这么好?一见钟情? 这个安夫人是什么来历?吴锡元下意识地觉得这个安夫人是个很重要的角色。 他在临睡着之前,还在思索着,这两日要派人去好好查查这个安夫人的身份! 安夫人的身份很好查明,吴锡元如今也找到了捷径,他自个儿派人去查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暴露。 但是……他只需要花上一点点银子,就可以很轻易地从七杀阁买到相应的消息。 “安夫人是一个湘西普通的农户女子,在一次去赶集的时候偶遇了安大人,从此安大人就对她情根深种了?” 第1114章 真的是巧合吗 “正是,大人,七杀阁查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梅子爹说道。 吴锡元眉头一皱,问道:“萧叔,七杀阁查得……真的靠谱吗?” 梅子爹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七杀阁这么些年名声在外,不会胡编乱造的。” 虽然以他过来人的身份,他也觉得这个调查结果有些草率,但最后他还是选择相信七杀阁的名声。 “当初安大人认识安夫人的时候已经是五品地方官了,他家中也早早就给他定了亲,且订得亲事还是门当户对的涪陵郡曹家的女儿。安大人居然看不上大家小姐,要死要活地非要娶安夫人?为此不惜和自家长辈反目?还和曹家闹掰了?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走到如今这一地步?” 安大人想要自立为王,手底下自然有人拥戴他。 若是只凭他那恋爱脑,怎么服人? 这事儿前后矛盾,处处透着蹊跷。 吴锡元抬头看向了梅子爹,又接着问道:“安夫人是什么地方的人?她爹娘都是做什么的?” “是双龙山榆树寨的女子,据说她没有爹娘,是一个人流落到这个寨子的。寨子里的村民们看她年纪小可怜,就有个老阿婆收留了她。只可惜老阿婆年纪实在太大了,养了她没两年就过世了,她就在村子里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 “也是个可怜的。”吴锡元低声说道。 但就是这么个无父无母没有见识的女子,却偏偏能让安旭文对她一往情深。 吴锡元啧啧两声,冲着梅子爹说道:“萧叔,你说这世上有没有什么药,能让人对她死心塌地的?” 梅子爹摇了摇头,“这……我没听说过。” 就在吴锡元有些失望的时候,就又听到梅子爹说道:“不过江湖中有个传言,据说苗疆曾有人下蛊给自己的情郎,跟对方结成伴侣。被下蛊的人终身都不会背叛她,无论发生了什么。” 吴锡元倒吸一口冷气,这么说来还真有些可怕了。 “安夫人出身湘西,再加上安大人这样……你说,他会不会被下了蛊?”吴锡元合理猜测道。 梅子爹摇了摇头,“属下不懂这个,兴许咱们还真得找个懂得人来看看了。” 吴锡元想得更多了,用蛊虫害人的案子很少很少,也不知道涪陵郡的事儿跟这个安夫人到底有没有关系…… 吴锡元坐在茶楼里,听着周围人闲聊。 茶楼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收集消息的地方,他听说了最近城南开了一家胭脂水粉铺子,家里的开销又多了几分。还有人说这两日官府下了帖子召集名医,帮安夫人医治心疾…… 若是能找个名医,他们倒是能借着这个机会混去看看安夫人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但是吴锡元却是个对医术半点儿都不精通的,他顶多就知道受风寒的时候用板蓝根煎了水喝。 就在吴锡元发愁的时候,外头窗户外头忽然有一阵动静传来。 吴锡元转过头看去,就见到外头有一顶轿子经过。 一个妇人掀开帘子朝着外头看着,吴锡元这么一瞥,眉头却皱了起来。 “这个妇人怎的看起来这么面熟?”吴锡元在心中暗道。 这时就听到身边儿看热闹的人说道:“这轿子是安大人府上的吧?” “对,是安夫人的轿子。” “安大人对安夫人可真好啊。” 安夫人…… 吴锡元突然想到一个人,这个念头才刚一闪过脑海,他整个儿都愣住了。 “安夫人居然和万立山那么像?莫非……莫非安夫人就是万立山换出去的那个女儿?!” 一个念头冒出来,就会有无数个理由来支撑它。 安夫人是在湘西长大的,流落到双龙山的,而当初万立山的女儿也是在湘西双龙山一带被送给劫匪的。 而安夫人一直有心绞痛的毛病,按照万老夫人的说话,当初她生女儿的时候被太后他们动了手脚,孩子是早产生下来的,这个心绞痛说不好就是胎里带来的毛病。 最巧的是,年龄上竟然也对得上。 安夫人的年岁正好跟万敬贤差不多,这一切难道都是巧合吗? 吴锡元不相信,想到了这么多,他现在也开始怀疑,安夫人费尽心思将万佳年从京城里接过来的目的了。 他不会放过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吴锡元决定让人再接着去查,他才刚一回到家,就跟梅子爹交代道:“安夫人的具体年龄,以及她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务必让七杀阁查得详细一些!” 用钱能解决的事儿,回头可以让英子去找皇上哭穷,这都不是问题。 安夫人关注万家的动向一定不是一天两天了,到时候定然有据可查。 交代完了,吴锡元忽然又想到了一点,对着梅子爹问道:“萧叔,您说能不能让七杀阁再帮我们找个神医来?” 他才一提,梅子爹就明白了吴锡元的想法,“这个不好说,毕竟去给安夫人看病,人家也是要担风险的,还得问过之后才知道。” 吴锡元嗯了一声,“这也正常,你先去问问。” 到了傍晚,梅子爹给吴锡元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大人,桃林医仙如今正好在蜀郡,他愿意出手相助。” 吴锡元眼睛一亮,哈哈笑了起来,神清气爽地道:“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梅子爹笑着解释道:“桃林医仙主要是对蛊虫比较感兴趣,按着他的说法,他曾经见过别人用蛊虫,但却没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怪不得,他就说怎么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那费用呢?”吴锡元问道。 “十两银子。”梅子爹回答道。 吴锡元直接诧异了,“这么便宜?!” 梅子爹眉毛挤成了个八字,“一天。” 吴锡元叹了口气,对着梅子爹问道:“你说他们江湖中人是不是在把咱们当肥羊?” 梅子爹心里觉得应当是的,毕竟他当初混迹江湖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但当着大人的面儿也不好直说,他只好委婉地劝说道:“大人,您往好处想,万一这事儿桃林医仙一日就办成了呢?” 第1115章 年轻有为 若是一日就办成了,那确实给吴锡元省了不少钱。 但若是他办个大半年呢? 吴锡元揉了揉眉心,罢了,这笔银子左右是省不下来的,只能回去让英子想想法子。 实在不行他可以跟英子轮番去找皇上哭穷,总得从户部抠回来一点吧? 为了朝廷他们整日背井离乡的,总不好再自个儿掏腰包吧? 吴锡元这样一想,便直接对着梅子爹说道:“萧叔,你让七杀阁给写个字据,收了多少银子,用作什么,都写清楚了。” 只有写清楚了,回头去找皇上要找才不会被赖账。 梅子爹听了吴锡元这话,还怔了一瞬,随后也笑了起来,“成,待会儿我再跑一趟七杀阁。” …… 这天下午梅子爹回来的时候就带着桃林医仙一起回来的,吴锡元原本想着能称之为医仙的,定然岁数大了。如今看着梅子爹带回来的这个飘飘少年郎,他迟迟有些回不过神来。 如今的年轻人都这么能干了吗?还是说这个桃林医仙是个驻颜有术的中年人? 梅子爹对着桃林医仙介绍了吴锡元,“这位便是通政使吴大人。” 桃林医仙生得一双桃花眼,相貌堂堂,他看了一眼吴锡元胡子拉碴的模样,下意识地就皱起了眉头。 “吴大人跟我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瞧着也是个不拘小节的。” 梅子爹笑了笑,又接着给吴锡元介绍道:“这位便是江湖人称桃林医仙的姚春华。” 吴锡元打量着桃林医仙,学着他的语气道:“医仙跟本官想象中的也不大一样。” 梅子爹眼瞅着气氛不大对劲儿,急忙笑着道:“两位都是年轻有为的,你们坐下说,坐下说。” 吴锡元请桃林医仙坐下,桃林医仙也没跟他客气,整理了衣袍在凳子上坐下,开口直接说道:“大人,听闻您需要我去帮安夫人看病?” 吴锡元点了点头,“正是,那位安夫人有心绞痛,看了许久也不见好。” 姚春华闻言一挑眉,兴味盎然地道:“吴大人,那位可是安夫人,而不是吴夫人,怎的您这样上心?” 这话可以说很冒犯了,梅子爹一惊,急忙转过头去看吴锡元。 却见吴锡元只是淡淡地笑着,“自然是要上心了,这个安夫人牵扯到了一桩大案子。人命关天的事,想必医仙您以救人性命为己任,也能理解本官。” 姚春华恍然大悟状,“我算是明白了,大人您并不是想让我去替您医好安夫人,而是想要个细作啊!” 吴锡元有些惭愧地笑了一声,“说来实在不好意思,本官也别无他法,只能向七杀堂求助。至于医仙您治不治得好安夫人,这一点上本官不会插手的。” 姚春华也是个聪明人,一听他这么说,心里就明白了个大概,他这是怕让自己做的事和自己的行医理念相悖,才特意如此说的。 姚春华也笑着道:“我对她的心绞痛不感兴趣,倒是对你们说的蛊虫很有兴致。” 吴锡元点头,“若是您能查出蛊虫的事儿,那便再好不过了,到时候本官会向朝廷给您讨要嘉奖的。” 姚春华却急忙拒绝道:“嘉奖倒是不必,若是叫皇上知晓了,八成又要我去太医署当太医……” 当初他祖父若不是为了逃避皇上,也不至于带着他们全家跑去桃林躲了这么些年,若不是因着有机会接触到蛊虫,他说什么都不会给朝廷的人打交道的。 吴锡元失笑,“那本官便不奏明朝廷,私下补偿你。” 姚春华这才满意了,“大人您需要我做些什么呢?” “我们需要知道安夫人那心绞痛到底是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也想知道她到底有没有给安大人下蛊。若是有机会的话,您也可以看看先前儿安夫人用得药丸……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医仙您自个儿的安危,还请您优先保护好自己。” 吴锡元这一番话让姚春华心里舒坦极了,连带着他原先对朝廷中人不大好的印象都减轻了许多。 他应了下来,在他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着吴锡元说道:“吴大人,您的胡须……还是剃一下吧。” 吴锡元一愣,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最后却道:“还不到时候,本官不能被人认出来。” 姚春华明白了,冲着吴锡元一抱拳,道:“是在下多管闲事了。” 吴锡元笑而不语,起身将姚春华送了出去。 姚春华从吴锡元这里出去之后,就直接去城门口揭了那张官府的告示。 他手中拿着告示刚一回头,就看到周围的侍卫们围了过来。 “这位大夫,您请。” 姚春华被人请到了安府上,他自报家门,说了自己的来历,并表明可以替安夫人看看。 安大人听闻一个江湖中人揭了告示,急忙腾出空来见他。 来到家中堂屋,见着一个身着布衣的年轻男子正坐在椅子上喝茶,形容举止之间看起来是有几分世外高人的模样。 他一脚跨过门槛儿,对着里头的姚春华拱了拱手,“方才手头有些事儿,让医仙久等了!” 姚春华见状也放下了手中的水杯,对着他回之以礼,“安大人客气了,您为国为民,草民等候您片刻实在荣幸。” 这一番话说得安旭文眉开眼笑的,“医仙您远道而来,我让厨房备下了饭菜,不知您可有忌口?” 姚春华摇头,“大人您真是太客气了,草民口粗,没甚忌口的。” 安旭文给身边儿的下人交代了两句,才走到姚春华身边儿坐下,“医仙您是正好云游到了此地?” 姚春华点了点头,“正是,我等行医之人碰上病人受苦,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就想着过来看看。但是草民也未曾看过安夫人的脉象,不大确定这病到底草民能不能医治。” 安旭文一听他这话,也坐不住了,就急忙说道:“不然您先去看看我夫人?” 姚春华看着他的脸色,突然提出,“安大人,不然草民先替您摸个脉?” 第1116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安旭文愣了一瞬,神色分明有些纠结,但嘴上却丝毫不带犹豫地拒绝了姚春华的提议,“本官身子好着呢!就不劳您费心了,您还是先去看看我夫人吧!” 姚春华深深看了他一眼,称赞道:“大人和夫人真是伉俪情深啊!” 安旭文笑了笑,朝着外头喊了个下人过来,对着他嘱咐道:“你去后院给夫人传个信儿,让夫人准备一下,待会儿本官请桃林医仙去给夫人诊脉。” 待到后院传了消息过来,姚春华的茶都喝了两杯了。 这若是寻常时候他定然都要恼火了,他给寻常百姓看病的时候,可没这么麻烦的。 他就不大喜欢给富贵人家看病,也不知道生病的到底是谁,都这时候了还瞎讲究。 但他到底还是忍了下来,一是为了吴锡元交给他的任务,既然都拿了人家的银子,自然要好好办事;二则是安家告示上写得赏银确实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若是能有这两笔银子,他们桃林的草堂也可以好生修葺一番,日后来求医的病人也能有个更宽敞的落脚之处。 他跟着安旭文一起去了后院,安夫人已经穿戴整齐坐在了主位上。 见着他们来了,安夫人急忙起身,对着他们二人福了福身子,“见过老爷和桃林医仙。” 姚春华还没说话,安旭文就已经先一步冲上去,伸手扶了安夫人起来,“夫人,你身子不大好,这些俗礼就免了吧!” 安夫人冲他笑得温柔,“还有外人在呢,这礼数可不能少。” 安旭文回头看了一眼姚春华,虽然他一个字没说,但姚春华哪儿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就笑着说道:“夫人不必多礼,草民江湖出身,哪儿能担得起夫人的礼?” 姚春华这话一出,安旭文直接扶着安夫人重新落座,自个儿在安夫人身边儿的次座坐下,才对着他夫人说道:“夫人,让桃林医仙给你瞧瞧吧?他正好云游到了咱们蜀郡,看到了我们张贴在了外头的告示。” 安夫人这阵子被心绞痛折磨得整宿整宿地睡不好,她一度担心自己一觉睡过去就再也醒不来了。 这几日清晨婢女们帮她梳头发的时候,她也察觉到自己掉了不少头发。 听了安旭文的话,安夫人也微微颔首,侧过脸看向了姚春华,“那就麻烦您了。” 姚春华示意她伸出手臂,安夫人又看了一眼自己身边儿的丫鬟。 丫鬟很有眼色地帮着她将衣袖挽了起来,又在她的手腕下边垫了一个手托。 桃林医仙正挽起袖子准备诊脉,就看到丫鬟又将一方丝帕盖在了安夫人的手腕上。 桃林医仙顿时就沉默了,他伸出去的手也不知道要不要收回来。 这些贵夫人就是麻烦! 安旭文看着他迟迟没有动作,才问道:“医仙可有什么不方便的?” 桃林医仙看了一眼那方丝帕,又看向了安旭文,有些为难地说道:“隔着帕子诊脉,怕是……” 安旭文还没说话,安夫人身边儿的大丫鬟就道:“古人都有悬丝诊脉的,怎的医仙连隔着帕子都不行?” 她话音刚落,安夫人就及时出声斥责:“蜻蜓!休要对医仙无礼!” 蜻蜓闭嘴了,但神色间却还是有几分不服气。 姚春华知道这些丫鬟们大多就代表着主子,她如此行径八成也是安夫人想要试探一下他的本事。 桃林医仙虽说想赚点银子,但他能被称为医仙也不是完全没有脾气,他直接冷哼一声,站了起来,“是草民学艺不精,既不会隔着帕子诊脉,也不会悬丝诊脉!草民告退,大人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完这话,他直接作势要走,安旭文急忙起身,“医仙您休要恼怒,是家中丫鬟不懂事儿,您莫要跟她一般计较!” 他一边儿说着,一边儿转过身冲着蜻蜓训斥道:“主子还没说话,哪儿有你插嘴的份儿?!桃林医仙可是本官请来的贵客!还不赶紧给医仙赔不是!” 蜻蜓一脸委屈地冲着姚春华福了福身子,“是奴婢的错。” 姚春华还没说话,就听安旭文又接着厉声斥责道:“行大礼!” 蜻蜓眼看着他家大人真的怒了,不敢造次,急忙跪下给姚春华磕了三个响头,一边磕头一边求饶道:“是奴婢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医仙原谅则个。” 安旭文也在一旁说道:“医仙,您看她已经知道错了,不然……您就别和她一般计较了吧?” 姚春华叹了口气,才解释道:“真要是隔着帕子倒是也能诊脉,但诊脉一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草民也是为了病患负责,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更是不能掉以轻心。万一用错了药,那可是要命的呀!” 安旭文神色凝重,当即表示十分支持他的做法,亲自将安夫人手腕上覆着的帕子取了下来,对着姚春华说道:“医仙大人,还请您帮我夫人诊治。” 姚春华又看了一眼安夫人,但凡安夫人表现出一丁点儿的不愿,他也一定撂挑子走人。 安夫人依旧是那么一副端庄典雅的模样,冲着姚春华微微颔首,“劳烦您了。” 姚春华这才重新落座,伸出手轻轻搭在了安夫人的脉搏上。 屋子里的几人连大气儿都不敢出,唯恐扰乱了他诊脉。 一直等到姚春华收回了手,安旭文才一脸着急地问道:“医仙,怎么样啊?” 姚春华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话,而是转而问安夫人,“夫人您有这毛病多久了?” “很久了,从我记事起就这样了。”安夫人叹了口气,回答道。 姚春华又接着问道:“您一般是什么情况下会心绞痛?” 安夫人摇了摇头,“这个真说不好,有时候着急就心绞痛,睡不好也会痛,甚至有时候突然就开始痛了,一点征兆也没有。” “您心绞痛的时候,可还有其他不适?”姚春华问道。 “有时会觉得很冷,喘不过气来,随着如今年纪越来越大,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了。”她说着眉头一蹙,显然也为此烦恼已久。 第1117章 黑色药丸 “您这应当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了。”姚春华总结道。 安夫人轻轻点头,她也知道她这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 经过她这么多年的调查,她应当是催生的,并未足月,会落下这病全都怪她那些所谓的亲人! 安夫人眸子里含着冷芒,安旭文却急忙问道:“能治否?” 姚春华想了想,说道:“根治应当是不大能行,但若是帮夫人缓解疼痛,草民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安大人和安夫人听了他这话,神色都没有什么异常。实在是这种话他们已经听过太多遍了,这些年他们没少求医问药,几乎每一个大夫都说能帮着缓解。 有的一开始是能帮着缓解,但最后还是没了效果,有的更是从一开始就没用。 若不是因着姚春华桃林医仙的名号,这会儿他定然已经被安旭文夫妇给请出去了。 安旭文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让他试试,“那就请医仙开个方子吧?” 姚春华应了下来,又转而问他们,“夫人前头可有用什么药?药性有相悖,草民还得看看才知晓接下来的方子要怎么开。” 安夫人有几分不大乐意,但一抬头就对上自个儿夫君关切的眼神,她想了想,让人拿了一副药过来。 “医仙,我先前儿服用的就是这药。”安夫人说道。 姚春华接过药包看了看里头的药材,又凑到鼻子跟前儿闻了闻,最后才将药包还了回去。 “多谢夫人,我这心里头有数了。” 姚春华跟着安旭文从安夫人的屋子出来之后,他却又说道:“大人,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安旭文听了他这话,停下了脚步转过头来看他,“哦?医仙有话要跟本官说,那咱们去我书房吧。” 两人去了安旭文的书房坐下,安旭文才开口问道:“医仙,可是我夫人的身体有什么状况?” 姚春华微微颔首,叹了口气,“方才当着您夫人的面儿,草民也不大好开口直说,担心吓着她,便想着私底下同您说说。” 安旭文一听他夫人身子有了状况,脸色顿时就紧张了起来,身子微微前倾,眼睛都瞪大了许多,“什么?您什么意思?莫非我夫人生了什么不好的病?” 姚春华摇了摇头,安抚道:“不是您想得那样,就是……就是您夫人身体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好像是虫子?但是草民也从来没见过这病,说不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安旭文的眉头拧得更紧了,“有虫子?这这这……怎么可能!” 姚春华被他质疑了也没生气,而是耐心地解释道:“您先别着急,这不过是我的一个猜测。您方才也听安夫人说了,有时会觉得很冷,喘不过气来,随着如今年纪越来越大,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了……而她娘胎里带出来的病这些年一直在调养,按理来说不会出现这种气血两虚的情况,应当是有什么东西吞食了她的气血。” 安旭文闻言又急忙问道:“这么严重?那如今要怎么办?” 姚春华一脸严肃地接着问道:“大人,请问夫人在服用方才给草民看的那副汤药以外,还有服用别的药物吗?事关夫人的身体,草民不敢大意。” 安旭文仔细回想了片刻,才道:“他似乎是有服用一种药丸,也是先前儿的那个大夫给她的。” 姚春华见他提起了药丸,神经立刻就紧绷了起来。 他对着姚春华问道:“大人,这个药丸能否私下里拿给草民看看?” 安旭文有些为难,“这药在我夫人那里,她既然不想给您看,恐怕不会拿出来的。” 姚春华当然知道会是这样了,不然他直接去找安夫人就行,为何要在他这里拐弯抹角? “大人,您想想法子吧,夫人身子重要,不然……我便是开了方子,恐怕也跟从前那些大夫开的方子效果差不多。” 安旭文左思右想,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这样吧,医仙您先在我们府上住下,这几日我看看能不能从我
相关推荐:
角色扮演家(高H)
祸国妖姬
修仙有劫
倒刺
御用兵王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左拥右抱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