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独占偏宠 > 第93章

第93章

铜镜,给自个儿戴上,又照了照镜子,臭美了一番,才又一样一样地摘了下来。 她心里已经做了决定了,明日就将这套首饰拿去当铺当了。 待日后家中宽裕了,再去将东西都赎回来。 第二日正好是苏九月休沐的日子,她一大早就先去了当铺,将这套首饰当了,跟当铺掌柜扯了半天又换了四百两银子。 这四百两跟卖了首饰的那六百两加起来就够一千两了,她又跑去了翠玉堂找了项立新。 “那三套首饰的钱没退回去,咱们记下这个人情,待日后再一一报答。” 项立新心中也感慨夫人家的亲戚还真不一样,这不爱占人便宜的性子,真是怎么看怎么让人喜欢。 “夫人,奴才都记下了。” 苏九月又将银票给了他,“我又添了四百两,给你凑了个整。做玉石生意银钱太少了周转不开,这些你先拿着,回头买翡翠了用。” 项立新看着手中的一叠银票,心中激动极了。 一千两啊!他收一些粮食去云南卖了!然后再收一批新的翡翠回来,如此来回反复,他们吴家定然会越来越富有。 这么一想,他就在京城里待不住了。 “夫人,我今儿招了个伙计,还算勤快。您再派个人过来铺子,奴才教他们两日,便要去云南了。 苏九月听了这话几位诧异,“去云南?现在就去?都快要过年了,不然等过了年再过去?” 今年吴锡元过年十有八九是回不来的,她到时候将爹娘接到家里来,还有大哥和二哥一家,一伙儿人热热闹闹的,也就吴锡元一个小可怜在外边。 项立新知道苏九月是好意,他拱了拱手,先给苏九月道了声谢,“多谢夫人体恤,只是我家里如今也没什么人了,过年对我来说,在哪儿过都行。我早一日过去,也能帮您照顾照顾吴大人。” 或许正是最后一句话触动了苏九月,她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了,“既然你执意要去,那便去吧。只是出门在外的,还需格外小心才是。” 项立新应了下来,又冲着她笑着问道:“夫人,您可有信需要我带去给老爷?” 苏九月在收到吴锡元的信之后,就立刻给他写了回信,只是一直没送出去。 这会儿得项立新这话,她顿时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有的!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我明日给你可行? “三日后出发,等我从咱们这儿到大理,估摸着怎么也得一个月出头,说不好还能赶上跟老爷一起过元宵节呢!”在项立新眼中,吴锡元就是他最亲近的人了,能过去跟吴锡元一起过元宵节,于他而言,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 . 被人惦记着的吴锡元此时却还在给景老爷家的几个小兔崽子上课呢!一开始他连着讲了几天的鬼故事,那些个小家伙一边儿听得兴奋,一边儿又害怕到抱团取暖。 直到三天之后,吴锡元在讲故事的时候,引经据典,还能传授给这些小少爷们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儿,叫他们大开眼界。 自家少爷们一个个的都前所未有的乖,最近也没人来告状,一切都风平浪静的,景老爷还有几分不习惯,就喊了下人过来问了一嘴。 “这两日少爷们可还乖着?”景老爷问道。 没了少爷们闹腾,管家也能腾出手来招待更多的客人。 他面容含笑地应道:“乖着呢!这几日少爷们都有用功读书。” 他这么一说,景老爷也好奇了起来了,就听他问道:“那位新来的夫子到底是怎么管教孩子们的?怎的这阵子这么消停?我都有些不大习惯了。” 管事将吴锡元给他们讲鬼故事的事儿说给了景老爷听,景老爷也张大了嘴巴,“还是他厉害,就连这样的主意都想得到。” 第910章 结识 管事笑着在景老爷面前讨功劳,“老爷,怎么样?我说得不错吧,这位吴老爷定然不是个普通商人。”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 景老爷也在心中悄悄琢磨了起来,这个人学识过人气度不凡,又怎么会做个小商贾呢?还是说他是哪个大家族的小辈,出来历练的?其实背后靠着某个商会? 他这一琢磨,对吴锡元就更加好奇了。 “管事,你去将这位吴老爷请来,老爷我也想听听鬼故事。” 管事:“……” 偏偏这时候景老爷又补了一句,“也不知道他们雍州的鬼故事同我们大理的有什么不同。” “奴才这就给您请人去。”管事说道。 吴锡元正坐在屋子里看着当地的《云南志》,外头就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吴锡元抬头看去,阿兴已经走过去开门了。 门一打开就看到了外头站着的管事,管事对着阿兴拱了拱手,说道:“我家老爷说想请吴老爷过去问问少爷们的事儿,不知吴老爷方便否?” 阿兴回头看向了吴锡元,吴锡元放下手中的书籍,嘴角微微翘起,可算等到了…… 他抬脚走到了门口,对着门口的管事温和地说道:“还请管事前边儿带路。” 景老爷还是头一次见吴锡元,先前儿都是听管事和下人们说起。 这男人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生的白白净净的,身材又高大,腰板挺地很直,眼神清明敞亮,一看就不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 他心中更加断定了这个“吴老爷”就该是个大家族出来历练的公子哥,他的态度也稍稍有了些许改变。 “吴老爷,久仰久仰。”景老爷当即起身对着吴锡元抱拳,用他那不熟练的官话客套着。 吴锡元一听差点没绷住,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久仰个鬼哦,这个景老爷也是个能吹的。 心中暗自腹诽,嘴上却也虚假地客套道:“小子仰慕景老爷已久,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景老爷哈哈大笑了起来,请他在一旁坐下,才说道:“吴老爷讲话果真一套一套的,一看就是读过书的人,不像我们这些大老粗。” 吴锡元赶紧恭维道:“我听景老爷的官话讲得很好,人也生得气派,才不像什么大老粗。” 景老爷身量不高,最喜欢听旁人说他生得气派,吴锡元这两句直接将他夸得心花怒放。 “吴老爷,您这几日给我那几个小子上课上得如何?那几个小子没气您吧?若是惹了您生气,您就告诉我,看我怎么收拾他们。”景老爷说道。 吴锡元摇头,“几位少爷都很懂事,做学问也都聪慧过人,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景老爷满意地很,这才问起了他给孩子们讲鬼故事的事儿,“听闻您给那几个小的讲了鬼故事?” 吴锡元还当他是来找茬的,便急忙说道:“不过是《聊斋》里的几个小故事,并不十分吓人……” 他话才刚说了一半,就被景老爷抬手制止了,“吴老爷,我不是在跟您问责,就是对您讲的那个故事十分好奇,不知您能否也讲给我听听?” 吴锡元:“……” 吴锡元顺着他的意思,他讲了几则小故事,还特意选取了那些有王爷造反的片段,想看看这位景老爷的反应。 可是他却面色如常,只是在他讲到氛围感强的片段时,面色会有些许兴奋的红晕。 吴锡元心中大致有数了,他一连给这个景老爷讲了三天的故事,等到了第四天他再去见景老爷的时候,景老爷却同他说道:“吴老爷,过几日就是你们汉人的新年,今儿咱们一同去外头逛逛?您看看有什么想添置的?” 一同出游,这么看来两人的关系就进一步了。 吴锡元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跟着景老爷出门逛街那叫一个引人注目,他出门的阵势很大,许多百姓还会将自己卖的蔬菜粮食什么的送来一些。 景老爷看着吴锡元一脸不解的模样,就同他解释道:“因为他们想被我们景家庇佑,在大理城凡是被我们景家庇佑的人,一般人都不敢得罪。” “景老爷果然厉害,小弟也在大理城开了家铺子,过阵子正式开业之后,还要仰仗景老爷了。”吴锡元抱拳说道。 景老爷笑着应道:“这都不算什么,等日后你开业的时候,我亲自去你们铺子里转一圈儿,保准整个大理都不会有找你们的茬儿。除了……” 他话没说完,就不说了。 吴锡元总觉得他没说完的这半截才是最重要的,便追问道:“除了什么?” 景老爷叹了口气,“王爷看不惯我们景家的作为,若是他老人家要对您发难,那我或许还真拦不住。” 吴锡元看着他紧锁的眉头,心里思路忽然就清楚了。 云南王在云南待了快二十年,这二十年早已发展壮大,对于景家这样当地的老牌家族肯定也影响很大。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吴锡元心中一直坚持的信念。 但是此时显然不是谈论这些的时候,吴锡元笑了笑,十分自然地转移了话题,“景老爷莫要担心,小弟不过是做些小生意,又不是干什么作奸犯科的事儿,怎么会惹上王府的人。” 景老爷闻言也哈哈大笑了起来,“说的也是,不过既然你是我们景家护着的人,王府多少也要给我们景家些面子的!” 两人说着话,吴锡元看到有卖麦芽糖的就买了许多,景老爷看到了就说道:“我们这儿的麦芽糖很好吃,你是该好好尝尝。” 两人正说着话,李管事就走了过来,“老爷,陈家老爷和苏家老爷此时已经在茶楼等着您了,您看要什么时候过去?” 景老爷看了看一旁的吴锡元,最后发出了邀请,“吴老弟,我要去见两位老友,你可要同我一起去见?” 吴锡元怎么会不愿意?他巴不得景老爷多介绍他几个人呢! 就急忙点了下头,“能多结实几位老爷,是小弟之幸。” 第911章 要降价 景老爷听了也哈哈大笑了起来,伸手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背上,夸赞道:“吴老弟果然是个爽快人,我老景平生最喜同爽快人打交道。” 吴锡元生生受了他这一巴掌,只觉得他这会儿后背定然都要青了一片。 他强忍着扯出了一抹微笑,“景老爷也是个爽快人呢!” 一行人去了东川街上的一家阿妹茶楼,茶楼里生意甚好,座无虚席。 但是在景老爷来了之后,立刻就有人走过来毕恭毕敬地将他们一行人迎去了三楼。 景老爷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他轻车熟路地进了一家包厢,吴锡元紧随其后,才刚一进门就看到了两位头发花白的老爷已经落了座。 景老爷才刚一进门就乐呵呵地说道:“你们两个老头子来得还挺快。” 一旁的下人已经很有眼色的拉开了两个椅子,请景老爷和吴锡元落座。 其中一个穿着暗红色花纹地老头子也笑着说道:“听闻今儿景老爷做东,我们自然麻溜儿的过来了。” 另一位穿着蓝色暗纹衣裳的老头子却看向了一旁的吴锡元,对着景老爷问道:“老景,这位是……怎的瞧着是个生面孔啊!” 景老爷看着他们两人笑着说道:“这位是我们府上的客人,来自雍州的吴老爷。” 陈老爷听了这话,便看向了吴锡元,“吴老爷?能否告知姓名啊?” 吴锡元在离京之前就已经办好了假的号牌,朝中有人好办事,他这号牌走到哪儿都可以以假乱真。 他对着这两位老爷客气地拱了拱手,说道:“我姓吴名育金,雍州人氏。” “吴育金?”陈老爷重复了一遍,又笑着夸赞道:“果真是个好名字啊!” 景老爷见状也夸了吴锡元几句,“你们可别小看吴老爷,这位可是读书人,我家那几个小崽子这些日子跟着吴老爷做学问,都乖了许多了呢!” “咦?你家原先那个夫子呢?”苏老爷顺口问了一句。 景老爷应道:“他家里出了事,走得急。” 陈老爷他们见着景老爷带着吴锡元来参加他们几人的聚会,就得知这位年轻的吴老爷在景老爷眼中是个信得过得人。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吴锡元在住在景家的这段日子,景老爷已经让人将吴锡元的身份查了个遍。 然而他一个替朝廷办事儿的,身份上自然被掩盖的很好,任凭景老爷怎么查都不可能查出破绽。 若不是确认他没问题,景老爷怎么会天真到听他讲了几个故事就当他是自己人了。 “汉人的年关快到了,咱们这阵子该提价的就提个价,也趁着这阵子多赚些银子。”景老爷对着他的两个老兄弟说道。 “可是前几日王爷才刚加收了一波税,咱们若是的趁势涨价,恐怕有些不大妥当。”苏老爷拧着眉头说道。 “这有甚妥当不妥当的,他们总是也过年的。”景老爷笑地粗犷,说出的话也丝毫不留情面。 …… 吴锡元听了半天之后,才突然开口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三位老爷,依小弟看,年关涨价是万万不可的!” 陈老爷直接眸子一瞪,茶杯重重放在了茶几上,对着吴锡元质问道:“你是不是因为你是个汉人,才说这话?!” 景老爷还指着吴锡元替他管教几个儿子呢!赶紧出声打圆场,“老陈!你先别说这话,吴老爷这么说定然是有他的缘由的!咱们先听听再说嘛!你这臭脾气可得好好改改呢!不然日后还不知道要亏多少银子。” 陈老爷对于景老爷的话还是很听的,景老爷这么一开口,陈老爷才接着问道:“吴老弟,先前儿是我不对,那你也同我们好好说说,为什么不能涨价?” 吴锡元的视线从这三人的脸上扫过,见着他们都看着自己,这才缓缓勾起唇角,卖着关子说道:“三位老爷,非但不能涨价,还得降价呢!” 陈老爷的脸色立刻就变了,最后还是景老爷一眼眼刀飞过去,他才消停了下来。 苏老爷知道这人是个读书人,读书人脑子就是比他们要聪明一些,这才又追问道:“还请吴老爷指点啊!” “也没什么指点不指点的,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此地百姓日子清苦手头定然不宽裕。你们提价,很多人买不起自然就不会买了,您还落一个骂名。但若是我们降价,那些老百姓们能买得起了,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光顾,到时候多卖一些,以量取胜。” 一旁的陈老爷听着吴锡元话,很轻易的被说服了。 “不错,这还是个收服民心的好办法,如今百姓们对云南王早就怨声载道了。不如咱们趁此机会给这些老百姓些蝇头小利,到时候有百姓们的拥护,王爷想拿咱们开刀还得掂量掂量。” 景老爷听了这话却嗤笑一声,张狂地说道:“我们景家还从来没怕过谁呢!即便是个王爷想对我们动手,他也只能想想。” “我们怎么能跟景老爷比,您不怕王爷,我们还怕呢!”陈老爷苦笑一声,说道。 吴锡元坐在一旁听着他们说话,心里将自己方才听到的又一条条捋顺,才开口问道:“对了,几位老爷,小弟还有事儿要问。” 景老爷斜睨了他一眼,“有什么就直接说呗。” “小弟打算在这边儿永春街上开个米面铺子,不知道在此地开铺子可需要交税?” 苏老爷听了这话直接就笑了,“要交啊!哪儿都得交,若是不交,只怕王爷的人要日日找你事儿了!” 吴锡元撇了撇嘴,“税赋可重?和扬州相比如何?” 苏老爷又接着说道:“瞧您这话说的,咱们这儿的税赋比起哪儿的都要重上许多的。” 吴锡元一脸故作忧愁的模样,“我们这米面粮食大老远地运送过来就很贵,若是再加上高昂的税赋,我们根本没钱赚啊!”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吴锡元不知道自个儿说了什么搞笑的话,一脸不解地看着他们三个。 最后还是景老爷开口说道:“旁人的税赋多是旁人,你就不一样了,你不是我们景家的客人吗?自然不用跟他们一样。” 第912章 抓他个现行 吴锡元露出释然的笑容,冲着景老爷等人拱了拱手,“那小弟日后就靠几位老爷照应了。” 景老爷端起茶杯冲着他一举,笑着说道:“好说,好说。” 你来我往互相恭维了几句之后,陈老爷率先步入了正题,“景老爷,王爷说了,等三月过后,咱们铺子的税收要再涨一成。我和老苏倒是还好说,您家大业大的,若是涨一成,那多的可不是几万两啊!” 景老爷显然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脸色都没有任何变化。 只见他轻笑一声,眼中略带嘲讽,“想涨就让他涨,左右交多少还是我们说了算。” 陈老爷和苏老爷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便笑着应和道:“您说的对,想涨几成就几成,大不了咱们铺子的生意又不景气了。” 他们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哈哈大笑了起来。 景老爷端起茶水又喝了一口,才接着问他们,“齐大人那里你们近来可有去走动?” 苏老爷回答道:“前两日才去了一趟,给他老人家送了几碟菜,应当够他老人家用一阵子了。” 景老爷微微颔首:“不错,理应如此,他老人家这些年也替咱们操了不少心,孝敬孝敬是应该的。” 吴锡元听着他们几人的谈话,心里也明白他们说的这几碟菜应当也不是普通的菜,怕是什么小黄鱼,翡翠白玉,珍珠丸子之类的…… 看来云南王在此地运作了快二十年,也还是没同此地的地头蛇打成一片啊。 就是不知道他们提到的这位齐大人,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苏老爷和陈老爷从景老爷这儿得了他的态度之后,心里就如同吃了定海神针一般,几人又喝了几杯茶水,景老爷率先放下了茶杯,说道:“今儿就到这儿吧,你们各自回去忙各自的,日后若是再有什么事儿,就让人送信给我府上。” 苏老爷和陈老爷将景老爷和吴锡元送上了马车,并目送着他们的马车走远了,才敢转身离去。 吴锡元就坐在景老爷身边,景老爷冲着他笑了笑,“最近大理城事儿多,让你见笑了。” 吴锡元摇头,“景老爷您客气了,跟着您我还长了不少见识,不然我哪儿能知道王爷还打着涨税收的主意?只怕得等税收到我头上才能得知啊!” 景老爷笑了起来,“我就喜欢你这小子说话,总是能将人捧地很高兴。” 吴锡元却道:“景老爷此言差矣,小弟说的都是实话。只是小弟有一事想不明白,还得请景老爷解惑。” 景老爷微微扬了扬下巴,说道:“你有什么想不明白的?直说就是。” 吴锡元才接着道:“云南的赋税已经很重了,怎的云南王还要增税?他要那么多税银做什么?” 景老爷眼睛微阖,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只见他摇了摇头,说道:“谁知道他要作甚?不过世人总是不会嫌自己手里的银子多的。” 吴锡元微微点了点头,也没说自己信了还是不信,却没再就此事说什么,只是央求景老爷帮着他即将开业的铺子,也能避一避税。 景老爷笑了起来,给他传授着经验,“等到时候你就做两个账本子,一个给官府的人看,一个留着自己看,想交多少税还不是咱们自个儿说了算?” 吴锡元眉头微拧,对着他询问道:“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云南王就想不到吗?他就不会查一查此事?” 景老爷冲着吴锡元咧嘴一笑,“自然会查,只是查此事的齐大人是我们的人。” 吴锡元这才放心了,对着景老爷一拱手,“多谢景老爷替小弟解惑。” 两人说了没多久的话,就到了景家门前。 吴锡元同景老爷分开来回了自己的院子,景老爷看着他走远了,才又跟管事交代了一句,“盯着他,看看他接下来又什么举动。” 李管事应了一声,出了门就喊了个下人去办,回到屋子之后,他才又好奇地问道:“老爷,您是担心他是云南王的人?” 景老爷点了点头,“也不排除这个可能,若他真是云南王的人,得知了这些事儿之后定然会想尽办法给云南王送信,到时候咱们再抓他的现行!” 李管事对着他一拜,真心实意地夸赞道:“老爷您真是高啊!” 景老爷坐在椅子上,一手搭在扶手上,说道:“不过是这些年跟云南王斗来斗去的经验罢了,他想对付我们当地的势力,最先要对付的就是我们景家。你也不算算,这些年我们景家抓起来的眼线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了。” 李管事粗粗一算,也叹了口气,“怎么着,也得有一二百人了。” 吴锡元走到自己门口的时候,见着阿兴脚步停了一下,他眼珠子一动,依然镇定自若地走了进去。 阿兴跟在他身后进了门,转身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房间门。 走到吴锡元身边儿同他耳语了两句,“大人,外头又有人盯着我们。” 吴锡元摆了摆手,压低声音同他说道:“无妨,咱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让他们盯着就是。” 阿兴应了一声,就听吴锡元又接着嘱咐道:“新年马上就到了,明日你出去买些红纸回来,我写两张对联,咱们也贴一下,喜庆一些。” “是。” 第二日一早,阿兴就出门了,一路上都有人跟着他,他心里也有数。 “老爷,吴老爷身边儿的阿兴今儿去买了两张红纸,其他哪儿都没去。”下人禀报道。 “那卖红纸的可有什么问题?”景老爷询问道。 “没什么问题,就是李记,再咱们大理城开了十多年了。” 景老爷点了点头,“知晓了,你们接着盯着。” 吴锡元干个什么都会有人来跟他禀报,当他听说吴锡元写了两副对联贴在了门上的时候,他才又有了兴趣。 “走,咱们也瞧瞧去。” 吴锡元只在自己住的屋子门上贴了个对联,字体同他平日的字体也有些不大一样,龙飞凤舞的格外好看。 第913章 互相试探 阿兴从屋子里搬了个凳子出来,踩在凳子上在张贴对联。 吴锡元就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阿兴,指挥着他将左边儿的对联往高处挪一挪。 景老爷就是这时候来了的, 他远远地看着这主仆二人配合默契,便笑了两声,“吴老弟,你这字看起来倒是真不错啊!” 听到了他的夸赞,吴锡元便回过了头,看着景老爷带着人走了过来,他的面儿上才挂起了笑容来。 “多谢景老爷夸赞,若不是您点头,我们这对联也没点儿贴啊。” 景老爷走过来从右往左看了一遍,却发现这副对联实在龙飞凤舞的厉害,他也是真的不认识几个字。 “吴老弟,你这对联上头写的什么?给我们念念。” 吴锡元指着他的字念给景老爷听,“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 景老爷一边儿听一边儿点头,“不错不错,吴老弟果真学识过人,不然吴老弟也替我们府上写个对子吧?待会儿我就叫人给挂在大门口去。” 吴锡元当即笑道:“景老爷您喜欢,小弟自当愿意效劳。” 景老爷来了兴致,就要看着他写。 吴锡元当着他的面儿先将纸张裁好,才提起了笔。 人若是没学问,对于高学识的人总是有一种天生的欣赏。即便是此时的景老爷依旧怀疑吴锡元的动机,但这也并不妨碍他对吴锡元的欣赏。 吴锡元提笔思索了片刻,便落笔了,一气呵成,最后的收尾更是洋洋洒洒。 景老爷看着这些字他一个都不认识,但这并不碍着他觉得这字好看。 吴锡元才刚放下笔,就见一旁的景老爷捋着胡须问道:“吴老弟,你这写得是什么呀?” 吴锡元只给他看,“上联是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是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景老爷听了顿时就笑了,“好好好,这个好,来人!给贴到大门口去!” 李管事立刻从他身后走了出来,准备拿起对联,却被吴锡元伸手拦住。 李管事不解地看向了吴锡元,吴锡元才笑着对着他们解释道:“墨迹还没干,再晾一晾。” 景老爷又绕过来欣赏了一遍,夸赞了吴锡元两句,才说道:“感觉你们汉人的新年也蛮有意思,今年吴老弟回不去家乡,不然就在我们府上过年吧?你看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只管交代下去就是。” 吴锡元跟他客气了两句,才跟他一起进了屋子。 “景老爷,瞧着您这几日倒是不怎么忙了?”吴锡元问道。 景老爷笑着摇头,“本来冬日里活儿就不多,不过几日之后还要到一批货,那时候就忙起来了。” 说完他又问起了吴锡元,“你今年过年不回家,家里人应当挺惦记你吧?” 他这么一提,吴锡元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苏九月。 今年他不能陪着九月一起过年了,也没有给她压岁钱,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责怪自己。 景老爷一看他这副神色,便笑着问道:“可是想家了?” 吴锡元抿着唇点了点头,景老爷又问道:“瞧你年岁不算大,家中可娶妻了?” 吴锡元想到苏九月,眉眼间的神色就格外的温柔,“两年前就已经娶妻了。” 景老爷颇有几分惋惜地叹了口气,“真可惜,我家中有个妹子,生的也是貌美如花,原本还想许给你来着。” 吴锡元吓了一跳,赶紧将他这想法给按了下去,“我妻子在家中替我侍奉父母亲族,我对她一往情深。” 景老爷没忍住笑了出声,“原本以为你们这些文人多含蓄,没想到你们也会有这样浓情蜜意的时候。” “叫景老爷笑话了。”话虽如此,可是他的脸色却没半点不自在。 景老爷又拐弯抹角地打听着,“吴老弟家中兄弟几个啊?我瞧你学问这样好,怎的没想着去考个功名?” 吴锡元故作失意地叹了口气,“怎么没想?只是学艺不精,没考中罢了。” 景老爷听了不住地暗自咂舌,“从前儿只听人说科举难,如今听你这么一说,才知道科举这样难。原先我还想着看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有没有能考个功名的,现在一看,算了吧,识几个字不被人骗就好。” 吴锡元笑了笑,“几位少爷年纪尚幼,等他们再大一些去试试也无妨的。” 景老爷摆了摆手,“罢了,这些以后再说,他们的事儿他们自个儿做主。” 景老爷在吴锡元这儿坐了快一个时辰,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一直在同他闲聊。 吴锡元也察觉了他的意图,无非就是想从他嘴里套话出来。 两人你来我往地聊了半天,最后谁也没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吴锡元将景老爷送出了门,才转身回了自己屋子。 “这个人不简单。” 吴锡元和景老爷同时说道。 李管事在一旁回话,“老爷您也说他学识过人,若是能这么轻易就说漏了嘴,他又怎么敢只带一千两银子就来了云南?” 景老爷微微颔首,“你说的在理,再盯着他,我就不信他不会露出马脚!” 而屋子里的阿兴则对着吴锡元回话道:“老爷,景老爷确实不简单,这几日我收到了暗六暗七送来的消息,他们说景老爷自个儿屯了一万精兵,这也是为什么云南王不敢对他动手的原因。” “一万精兵?他养在何处?” “就在城外五十里地的烟霞谷,平素这些人都在给他种罂粟,若是有人威胁到他们,他们就会立刻还击。也正是因为他们平素隐藏的很好,云南王才拿他们没辙。”阿兴回答道。 吴锡元的眉头紧皱,看来云南的情形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若是他真的扳倒了云南王,那此地盘踞的这些百年大家族也将会是朝廷的一个巨大隐患。 吴锡元坐在椅子上,手指在扶手上有节奏的敲击着。 终于,他的手指一停,心里头有了主意。 “阿兴,明日你卖个破绽给他们,若是咱们一直这么严防死守,景老爷永远不会对我们放心。人啊,还是要有一些弱点才好。” 第914章 给他一个破绽 “破绽?大人,小的愚钝,实在不知道要如何做,您还是直言吧!”阿兴一抱拳恭敬地说道。 “你去驿站送封信给项立新,就问他什么时候归来,说咱们手中没多少余钱了,让他想想法子。”吴锡元眉头都没抬一下,就直接说道。 阿兴听了这话却皱起了眉头,疑惑不解地问道:“老爷,他们若是知道我们手头没钱,会不会日后将我们撵走,不和我们做生意了?” 吴锡元笑了一声,“你想多了,别忘了,咱们才付了他们七百两的定金,后头还要付三千两呢!” 阿兴一想也是,欠了这么多钱,若是真还不上是该景家人头疼了。 吴锡元之所以敢这么做,其实心里头也有自己的分寸。 景老爷家大业大,区区三千两银子于他而言算什么? 而景老爷若是知道他没什么钱,在大理城想要扎根就只能依靠他,态度就会不一样了。 吴锡元思忖了片刻,决定再加一把火。 他转头看向了阿兴,对着他问道:“咱们那米面铺子收拾的如何了?” “差不多快拾掇好了,就等着项掌柜带了米面回来卖。”阿兴回答道。 吴锡元微微颔首,“你给暗六暗七传个信儿,让他们想法子找两个地痞去咱们铺子找茬儿。” 阿兴应了下来,先去驿站给项立新送了封信,又转道去了一趟自家铺子转了一圈儿,最后在门槛儿下边压了一张字条,才离去了。 阿兴还没回到景家,他的行踪就已经被人上报给了景老爷。 “他送出去的信呢?”景老爷问道。 “在此处。”李管事将手中的信呈了上去。 景老爷打开一看,这回的字体是规规矩矩的小楷,他还是识得的。 “没钱了?”景老爷眉头一挑。 李管事应道:“他们来云南带的银钱就不是很多,当初若不是吴家那位掌柜说他们老爷就在大理城,奴才也不敢答应。” 景老爷微微颔首,“我瞧着他心中的意思,是让他那掌柜去求助他爹娘?” 景老爷已经认定吴锡元是个大家族的公子哥儿了,想法也就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猜测走了。 李管事又说道:“或许是这样,即便不是,这位吴老爷让他的掌柜去想办法,说明他们至少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景老爷思忖了片刻,然后忽然抬头看向了李管事,对着他说道:“你说,咱们这时候帮他一把,这个人会不会对咱们放松警惕?” 李管事十分赞同地点了头,“老爷,此计可行!” “那么接下来,咱们要如何不动声色地帮他们一把呢?”景老爷又陷入了沉思。 事情就是这么巧合,第二日一早,吴锡元甚至都没去给景家的几位少爷上课,就直接跑去找了景老爷。 而景老爷听闻吴锡元一大早就在外头候着要求见他,也没迟疑,就直接见了他。 “吴老弟啊!你这一大早的过来,可是遇上什么事儿了?” 吴锡元满脸的愤怒,对着景老爷一抱拳,说道:“景老爷,我们那尚未开张的米面铺子居然被人给砸了!如今我们也找不见到底是何人所为,且在大理城我们也举目无亲,还请景老爷帮我!” 这可真是瞌睡了给送个枕头过来,景老爷正想着卖他个好,这会儿机会就送上门来了。 景老爷十分讲义气地一口应了下来,“真是岂有此理,在大理城里居然还敢做这种打砸抢的事儿?吴老弟,你放心,我这就让人去查!” 查也不是白查,暗六暗七怕找别人来动手会暴露,干脆自己带着吴府先前儿一同过来的下人直接将铺子给砸了。 他们两人功夫了得,其他能被吴锡元带过来的人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不仅将自个儿的行踪给抹了个干净,最后还将线索引到了余家。 “你是说,砸吴家铺子的人是余家?”景老爷问李管事。 李管事却道:“老爷,并没有十足的证据,这些都只是猜测。” 虽说是猜测,但他们也觉得这个猜测应当八九不离十了。 余家是大理城一家做米面生意的,如今吴家要做的也是米面生意,自然会影响到他们家,他们家会做出这种举动,也实属正常。 “这余家还真是贼,他们将尾巴藏得好,咱们找不到十足的证据,也不好找他们的麻烦。”景老爷摸了摸下巴。 最后他想了想,对着李管事说道:“你去帮帮他们重新修整一下铺子,钱咱们来出,务必要让他们感恩戴德才行!” “是!” 人性中最大的两个缺点,一是钱,二就是色。若是吴锡元是个好色的,想取得吴老爷的信任也简单,娶了他妹子就好,或者将吴老爷送的美人照单全收。 但他不是,他只能装作自个儿很看重钱的模样,让景老爷认为他们贴上景家就是为了有利可图。 有所求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欲无求。 景老爷如今确实对吴锡元放心了许多,一个囊中羞涩的男人,在他乡注定是掀不起什么波浪的。 吴锡元得知景老爷要出钱帮他们重新修整铺子,便再次跑去求见他。 才刚一见面,吴锡元就对着他行了个大礼,“景老爷,您的大恩大德,小弟真是无以为报啊!” 景老爷哈哈大笑了起来,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都是我小弟了,还有什么报不报的?说好要照应你的,是我的人失职,才让人砸了你的铺子。” 吴锡元一抱拳,看着景老爷,一脸赤诚,“景老爷!修铺子的钱,小弟日后一定会还给您的!” 景老爷依旧笑着摇头,“不急,不急,等你这铺子开起来之后再说吧!” 经此一事之后,吴锡元和景老爷之间的关系就越发的亲近了。 吴锡元帮着景老爷出了些管理景家的主意,景老爷这阵子难得没被其他糟心事儿烦到,还同吴锡元一起过了个十分惬意舒适的汉人新年。 就在过年后的第十天,吴锡元心心念念的项立新终于回来了。 第915章 老爷您委屈了 项立新才刚一到大理城,第一件事儿就是去景家赎他家老爷。 “老爷,您受委屈了!”他跪着给吴锡元磕了个头。 吴锡元亲自起身将他扶了起来,笑着同他说道:“不委屈,还多亏你将我押在了景家,日日吃得好用得好,还有人伺候,比我们自个儿住可好太多了。” 项立新一听,愣了一瞬,原本准备好的措辞都卡在了嗓子眼儿。 他想了想,对着吴锡元说道:“老爷,是不是奴才就不该回来?” 景老爷听了这话,率先哈哈大笑了起来,对着吴锡元说道:“吴老弟,你这个掌柜的也是个有意思的。” 吴锡元客气地笑了笑,“让景老爷见笑了。” 景老爷大气地一摆手,不甚在意地说道:“无妨,只是如今还真有些舍不得你走了。” 吴锡元低下头呵呵一笑,对着景老爷说道:“小弟也舍不得您,只是已经在您府上叨扰许久,再住下去难免有些不妥。几位少爷的夫子也回来了,小弟也能放心离开了。” 景老爷点了点头,“日后没事儿也过来坐坐,遇上什么麻烦事儿就让人捎个信儿过来。” 吴锡元听着他的叮嘱,也都一一应下了。 项立新将他们卖了翡翠之后的一千两的银子拿给了景老爷,“景老爷,我们才将那些货拿回去就卖了不少。因着不放心我家老爷,奴才便紧赶慢赶地赶了回来。如今只有一千两银子,您看……” 景老爷根本没有伸手接这银票,而是对着他们两人说道:“我瞧着你们最近又是装修新铺子,又是进货的,手头应当没余钱了吧?这些银票你们先收着,待日后赚了银子再给就行。” 项立新听了立刻面儿上高兴了起来,一千两银子落在他手里,那可是能生出钱来的!这位景老爷未免也有些太好了吧! 吴锡元还没来得及拒绝,就听到项立新有些兴奋地说道:“景老爷,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 吴锡元有些无奈,然而紧接着就听到项立新又厚着脸皮说道:“景老爷,那些翡翠物件儿在我们那儿卖得还不错。我们有门路,您有东西,咱们为什么不能合作一下呢?” 吴锡元一听就更加无语了,好家伙,项立新这家伙一开始还想着赊账,现在居然开始空手套白狼了! 然而吴锡元来此地的目的却根本不是为了发家致富,他可不想因为此事就将景老爷给得罪了,那往后办案定然要麻烦许多。 因此,项立新就听到自家老爷给自己拆台道:“景老爷,下人不懂事,您莫要听他瞎说。我们在府上多有打搅,这些银子您还是收下吧。” 景老爷哈哈大笑,冲着吴锡元说道:“吴老弟,不是我说,你身边儿这个掌柜的确实要比你更像是生意人。” 吴锡元却道:“生意归生意,不能影响到我们的交情。” 景老爷显然听了十分满意,直接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你这掌柜地说的也没错,既然你们有销路,我们有货物,咱们为什么不能合作呢?只要你们值得信任,东西先拿给你们又何妨?” 不过几套玉石首饰,他有三座矿山,哪儿还在乎这点儿东西。 项立新听了景老爷这话也是一愣,他实在有些好奇,在他走了的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怎的这位景老爷从一开始对他们见也不见,到现在居然想着让他们白拿货物,竟然连定金都免了? 吴锡元虽然觉得这样不妥,但对于财大气粗的景老爷,他劝了也没什么用。 他带着项立新和阿兴,又回到了自己从前的小院,比起住在景家确实条件不如,但却不用再担心有人盯着了。 吴锡元将项立新叫到了自己面前,项立新回来的这样快,可见送出去的信他一定还没收到。 “那玉石首饰卖的可还好?”吴锡元问道。 项立新笑着说道:“您府上那几位干亲买了几套,奴才先前儿不识得人,收了他们的银子,夫人又跑去退钱给他们,他们都没收,奴才便将那些银子给您带过来了。” 吴锡元叹了口气,“咱们做生意也不能只赚自己人的钱。” 项立新赞同地点了点头,“奴才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有您那几位亲戚相帮,在奴才离去的时候,咱们铺子又陆陆续续地卖出了些翡翠首饰。” 吴锡元嗯了一声,“这个开头总算也不是太差。” 项立新又转而问吴锡元,“大人,您查得案子可有进展了?” 吴锡元摇了摇头,“云南王同景老爷这些当地的大家族之间不对付,我正想着能不能借着景家人的势力看看能不能查到些什么。” 项立新在眯着眼睛想了想,“大人,咱们如今可是要找到云南王的屯兵之处?” 吴锡元点头,“也不知道他们将人藏在了什么地方,暗六暗七他们已经在暗中查访了许久,也没有任何头绪。” 项立新只能劝说道:“大人,莫要着急,咱们还有时间。” 吴锡元微微颔首,又长长的叹了口气,“有时间倒是不错,只是出门许久,有些想念夫人了。” 他这一提起,项立新赶紧从怀中将苏九月让他捎过来的信给拿了出来。 “大人,这是夫人给您的回信。” 吴锡元急忙接了过去,伸手接过信件,才将项立新从屋子里撵了出去,“你一路上辛苦,先回去歇着吧。” 项立新笑着应了一声是,从屋子里退了出去,还体贴地替他关上了门。 吴锡元眼瞅着门被关上了,才低头看向了手中的信。 信封上一个字都没写,只是用火漆封了起来。 苏九月原本还像写个落款,却被项立新阻止了,他说担心会因此暴露吴锡元的身份。 他这么一说,苏九月就什么都不敢写了。 也因此,吴锡元收到的信上,真的就写了一行字。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吴锡元看着看着心头就热了,眼眶也红了,他两手捧着信贴在自己的胸口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离九月更近一些。 吴锡元一个人坐在屋子里许久,才将心中波涛汹涌的思念压了下去。 他算了算出来的日子,又算了算他们在云南的进度,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么算来的话,归家的日子当真是遥遥无期啊! 他从怀中掏出先前儿买的那个翡翠镯子,当初项立新回京的时候,他并没有让他给九月带回去,就是想着等他回去的时候亲手给九月戴上。 或许她自个儿都不知道,她娇羞欣喜的模样有多迷人。 项立新从屋子里出来之后,就看到阿兴在院子里候着,便问了他一嘴,“大人这些日子没受什么委屈吧?” 他当初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加上也是一时冲动,后来再回想起来,他将他们家大人抵押给景家当人质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阿兴摇了摇头,居高临下地看着神色复杂的项立新,只同他说了一句话。 “大人那样的人物,无论是身处在何种境地,都能安之若素。” 项立新一愣,最后微微点了两下头,“那就好,那就好。” 两人正在外头说着话,就听到里头的吴锡元的声音,“阿兴。” 阿兴再看了一眼项立新,才转身走进了屋子。 吴锡元见着阿兴进来了,便对着阿兴说道:“明日你早些起,随我去街上转转。” 阿兴应了下来,吴锡元才又说道:“前朝皇帝微服私访查了不少案子,我看着咱们应当也要出去转转,指不定还能撞上什么大运。” 阿兴想了想,抬起头看向了吴锡元,对着他问道:“大人,要喊上项掌柜的一起吗?” 吴锡元摇了摇头,“不用,项立新还有其他的事儿要忙。” 阿兴满意了,最后留在大人身边儿的到底还是他。 . 大理城的集市很是热闹,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以及打小孩的声音混在一起,更有了些生活的气息。 吴锡元一路走着,看到有新鲜的蔬菜水果也要买上一些。 “公子是外地人吧?”一个卖菜的老丈笑着同吴锡元打招呼。 吴锡元这几个月同他们当地人也学了些许方言,虽说还说的不大好,但到底是能交谈了。 他抿唇轻笑着点了下头,“是外地的,听说此地四季如春,便想着过来长长见识。” 老丈闻言便热情地说道:“冬日里也是冷的,这会儿开春了,慢慢就热起来了。公子是从何处来的?” “从雍州来的。”吴锡元答道。 老丈一听,直接眼睛一亮,对着吴锡元问道:“公子,您可见过苏大将军?!” 吴锡元一愣,随后展颜一笑,“在雍州城的时候,曾经远远的瞧过一次。” 老丈听了这话顿时就更加兴奋了,“真好啊!指不定你也瞧见我儿子了,我家小子就在苏大将军麾下。” 吴锡元听了疑惑不解,“此地距离雍州好几千里地,怎的您儿子去了那里?” 老丈叹了口气,“公子,您有所不知。五年前北地战事吃紧,皇上接连下旨征兵都征不到人。最后就是云南王派了十万大军过去增援,我儿子就是那时候去的,这一去就再没回来,也不知道如今人还在不在。” 说到最后,他的眼中又是思念又是难过,叫人看了心里头怪难受的。 吴锡元抿着唇停顿了片刻,才对着这位老丈安抚道:“老丈,苏大将军用兵如神,甚少打败仗。若是您儿子在苏大将军麾下,指不定如今早就立了战功了!” 果然老丈听了他这番话,心里头就好受多了,脸颊上的褶子都泛着红光,对着他拱了拱手,“公子您真会说话,那就借您吉言了!” 吴锡元蹲在他的摊前,挑了半天的菜,又同他扯了半天家常。 “五年前苏大将军是向王爷求救了吗?” 老丈捋了捋胡须,回忆起了往昔,“你们年岁小,当时的事儿不知道也正常。那时候咱们皇上才刚继位,周遭许多国家都趁着咱们局势不稳,就联合起来对咱们动手。我们云南也没少打仗,我们王爷许是提早想到了这一出,早两年就挨家挨户的征兵,在虎跳峡派了重兵守着,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 吴锡元干脆搬了个小凳子就坐在他身边儿,听他说着。 “那时候你们雍州对付的是胡人以及草原上的鲜卑人,他们都是骁勇善战的民族,即便是有苏大将军镇守边关,也依旧死了不少人。后来需要增援,南面抗倭,实在抽不出人手来,咱们王爷见状便大手一挥派了十万大军过去。” 吴锡元在同他交谈期间,隐隐约约觉得似乎在老百姓的心中,对云南王的评价颇高。 云南王每年征税要比朝廷规定的多了三成,还要强行征兵,百姓们却并未怨声载道,反而一心向着他,这就有几分奇怪了。 “王爷是真的厉害,虽说赋税是要比起其他地方高出许多,但我们老一辈的人都知道原先过得是什么苦日子。打起仗来,到处民不聊生,我们几乎都等不到粮食成熟就被迫搬家。若只是搬家都是好的,还总是有土匪骚扰,曾经我老丈人的村子就整个被屠村了……” 吴锡元这才明白了,人就是怕对比,从前日子过得苦,如今只需要稍微给他一点点好,他心里就已经感恩戴德了。 辞别了老丈,吴锡元又带着阿兴买了些水果,就准备打道回府。 两人才刚走没几步,就看到路上有两个男人在打架。 其中一人揪着另外一人的领子,一手指着他的鼻尖,冲着他喊道:“在大理城你都敢小偷小摸?王爷立的规矩都不放在眼中!我看你是活腻歪了!走!跟我见官去!” 另外一人努力想要挣脱他的钳制,绷着一张脸说道:“我又没拿你的东西,多管闲事!” “呵呵,原来是个外来人,不懂规矩也就说得通了。走!跟我见官!王爷还能赏我二两银子呢!” …… 吴锡元站在拥挤的人潮里,直到那两人走远了,人群也逐渐散去,他才抬脚接着朝着家中走去。 第916章 云南王 这一路上吴锡元都在思考,以至于走过了都不知道。 阿兴看着他已经过了门口,还再往前走,有些疑惑地问了他一声,“老爷,您还要去别处吗?” 吴锡元被他这么一喊,这才回过神来。他停下了脚步,回头一看发现自己走过了。 他又转身走了回来,对着阿兴淡淡地摇了摇头,“不去了,方才在想事情。” 阿兴点了点头,走上前去推开了自家院子的大门。 项立新已经在院子里等候他们多时了,见着吴锡元回来了,他急忙迎了上来,对着吴锡元行了一礼,“大人,您可算回来了!” 吴锡元嗯了一声,斜睨了他一眼,对着他问道:“怎么了?瞧你这样子,是出了什么事儿了?” 项立新面色难看,当下就回答道:“大人,咱们米面铺子被人砸了!” 吴锡元一愣,“哦,是我让人砸的,已经过去许久,景老爷让人帮我们修了。” 项立新听了急忙又摇了摇头,“大人,不是那次,是又被人砸了!” 吴锡元脸色一变,“又被砸了?怎么回事?” 项立新将事情的经过讲给他听,“今儿的奴才去了趟铺子里,想将奴才带来的那些米面拿出来卖。可是才刚将旗挂在外头,一伙人就蜂拥而入,拿着家伙什将我们铺子的家当砸了个遍,还将咱们的米搬走了两袋。幸亏才刚搬了两袋米出来,其他的都还在地窖,不然咱们这回损失可就大了。” 吴锡元听他这么一说,立刻就想到了余家,上一次暗六暗七他们将事儿引到了余家头上,这一回指不定就是人家气不过自己动手了。 “走,带我过去看看。”吴锡元将手上拎着一颗白菜放在了院子里的石桌上,对着项立新说道。 项立新就等着他回来主持大局的,听他要过去铺子里,当下就应了一声,带着吴锡元就朝着外头走去。 铺子外头的旗还在,上头一个米字迎风飘扬,吴锡元老远就看到了。 他跟着项立新走到了铺子门口,看着门窗以及里头的摆设都尽数被砸坏了。 项立新雇佣的两个本地人一脸忐忑的站在屋子中间,见着他们两人来了,急忙走了过来,一脸苦涩地说道:“老爷,项掌柜,他们来了一伙儿人,小的被他们按得趴在桌子上动弹不得,实在拦不住啊!” 项立新也拧着眉头,看了一眼同样拧着眉头的吴锡元,对着他说道:“老爷,不然咱们再找找景老爷?” 吴锡元却缓缓吐出了两个字,“报官。” 今儿在城里逛了许久,听云南王的事迹越多,他越想会会他。 然而若是他不表明身份的话,同云南王地位相差悬殊,王爷根本不会见他的。 此次铺子被砸了,也正好可以试试看云南是否如同那些老百姓们所说得那样,没有人敢胡乱造次,治安比起京城里还要好。 项立新知道他们先前儿还自导自演砸了一次,担心若是被人查出来出了什么意外。 他有些为难地看向了吴锡元,“这……” 吴锡元拿起了一个椅子腿,回头看了一眼项立新,“莫要多想了,直接报官吧,其他的我心里都有数。” 项立新一听他心里有数,也稍稍放心了许多。 阿兴说得对,吴大人这样的人物,凡事儿定然比他们想的要多。 “报官!阿黑,去报官!”项立新冲着一旁的下人喊道。 阿黑应了一声,才刚跑出门,就又回来了。 “老爷,项掌柜,外头有官兵来了!” 吴锡元诧异地朝着门口看了一眼,将手中的椅子腿丢在了地上。 阿黑见状解释了一句,“估摸着是方才有路过的好心人,替咱们报官了吧?” 吴锡元微微颔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先看看这些官兵们如何说了。 说话的功夫,那一行人就已经到了门口。 为首一人身着软铠甲,头发束起,生得虎背熊腰的。 吴锡元抬头看清了他的面容之后,整个人就愣住了。 这人同云南王的画像很像,莫不是他本人来了? 来人还没开口,阿黑就直接跪了下去,“见过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吴锡元让项掌柜一看居然真是王爷,也急忙跟着行礼。 云南王随意地在屋子里环视了一圈儿,将他们叫了起来,“起吧。” 吴锡元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才听到云南王又接着说道:“你们铺子何时被人砸了的?可知道是何人所为?” 吴锡元看了一眼阿黑,阿黑立刻出来回话,“回王爷的话,铺子是今日巳时被人砸了的,至于是何人所为小的也不清楚。” 云南王让他详细说了说事情的经过,才说道:“此事本王会让人查清楚的,你们莫要担心。” 吴锡元应了一声是,可是紧接着云南王的一句话就立刻让他的心提了起来。 “你,随本王走。” 他指着的人就是吴锡元,吴锡元心中咯噔一下。 一旁的项立新也着急了,“王爷,我们家老爷什么都不知道,您若是要问话的话,奴才跟您去。” 云南王一个眼刀甩了过来,对着他叱了一声,“多事,本王同你家老爷有话要说。” 吴锡元面儿倒是还算镇定,他对着项立新交代了两句,“你带着阿黑他们将铺子收拾出来,我随王爷走一趟。” “是。”项立新应了下来。 目送着吴锡元跟着云南王一起离开了铺子,他才担忧的收回了视线。 反倒是阿黑在一旁开解着他,“项掌柜,您莫要担心,咱们王爷很讲道理的,他一定不会为难咱们老爷。” 项立新倚在门框上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吧,行了,咱们收拾东西吧,还要开门营业呢!” 吴锡元跟着云南王一路去了云南王府上,云南王的府邸不是很大,至少比起从前的洛阳王府要小了三分。 到了一处花厅,云南王才将周围的人遣退,只剩下吴锡元和他两个人。 就在吴锡元以为王爷要问他关于铺子的事儿时,云南王开口就说了一句让他惊恐万分的话。 第917章 京城来客 “吴大人,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吴锡元顿时变了脸色, 看来云南王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难对付。 自从来到云南之后,他们两人还从来没见过面,自己也从来没招惹过他。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还什么都没查明白,对方已经掀了自己老底。 皇上派他来云南的时候,知道的人不出一手之数,还都是皇上信任的人,基本排除有云南王眼线的可能。 也就是说,在他来大理城之后才被云南王察觉的,这可真就厉害了。 来到大理城之后,他一直低调行事,甚至还没着手查案子,怎么会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他重活一世,一路顺风顺水,还从未遇上过什么难题。 但是这一次他也是真的碰上硬茬了,云南王真的远比他想象中的要难对付的多。 云南王看着吴锡元脸色大变,心中很是满意,他冲着他笑了笑,说道:“吴大人来了云南怎的也不来本王府上做客?” 吴锡元心中惊涛骇浪,面儿上却很快平静了下去,他对着云南王说道:“本官来云南是有公务在身,不好前去打搅王爷。” 云南王看着他道:“且让本王猜猜,你是来查本王的?” 吴锡元下意识地就想反驳,却被云南王伸出手给制止了。 他对着吴锡元说道:“吴大人先别急着反驳,本王自个儿心里都清楚。皇上想削藩,本王这地儿天高皇帝远的,他自然是不放心的。” 他这么敞亮的将话都说个明白,吴锡元倒是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开口了,就听云南王又接着叹了口气说道:“碌碌无闻会被百姓们戳脊梁骨,太过出色又会被皇上忌惮。当个皇室中人难,真难啊!” 吴锡元心中思索了片刻,便正视着云南王同他直截了当地说道:“王爷,既然您开诚布公,那下官也就不同您兜圈子了。下官听闻您这里的税收要比朝廷定下的税收要再高三成,这又是为何?” 云南王是个聪明人,不打草都能惊蛇,他还有什么不能问的。 吴锡元问完之后就一直看着云南王,想看看他到底能给出一个怎样的理由。 云南王神色果真没什么异常,或者说他早就知道吴锡元会这么问,便冲着他笑了起来。 “就知道你会问起,你以为守边关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吗?苏大将军镇守雍州,每年朝廷给他多少兵马粮草?而我云南呢?虽说没有雍州那边儿战事频繁,但也时常骚扰不断,本王可从未找朝廷要过一兵一卒的!那些士兵的军饷以及牺牲后的抚恤金,本王总要给的吧?不提高税收拿什么给?!” 吴锡元脸色十分郑重,若不是云南王说起,他当真不知道云南也时不时的会爆发一些大大小小的战争。 “您……怎么不向皇上提起?”吴锡元疑惑的问道。 掏自己的口袋填补大夏朝的窟窿,最后还落不到好处,云南王这样一个聪明人,怎么都不应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才刚一问,云南王就又是一声叹息,“怎么没提起?五年前我便接连上书,可是皇上根本就不重视啊!” “五年前?”吴锡元一愣,“若是五年前的话,这一切就能解释的通了。” 吴锡元抬头看向了云南王,同他说道:“五年前皇上身体不好,许多政事都是内阁来管的,皇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许是正巧就给漏掉了吧!” 云南王点了点头,看着吴锡元问道:“吴大人,你同本王说句实话,皇上对削藩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是铁了心了?可还有回转的余地?” “是铁了心了。”吴锡元实话实说。 云南王端起茶水喝了两口,似乎在压抑心中的火气,过了一会儿,他才又重新平心静气了下来。 “那就让他削!本王早就不想管他这一堆烂摊子了!让他自个儿想法子去!” 吴锡元一怔,“您这是……” 云南王说道:“待本王亲自回一趟京城,跟皇上自首去。” 他瞪着眸子,咬牙切齿着,脸上一脸愤怒,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去京城弑君。 吴锡元也沉默了,“……” 云南王都要去自首了,按说吴锡元也能顺利回京了,可是他又嘴欠地问了一句,“王爷,云南的这些土著家族如何?” 他这一说还真就提醒到了云南王,之间云南王抬头瞪着吴锡元,说道:“你来云南之后,怎么就跟景老爷走得近了?本王同你说,大理城的这些个大家族,没一个省油的灯!” 吴锡元也知道这些老爷们不是省油的灯,在他同这些人相处的时候也能察觉到一二。 但能被云南王这么深恶痛疾,可见这些人定然做了什么了不得事情。 他还没来得及发问,云南王就已经开口说道:“他们若是正经的商人也就罢了,他们种罂粟,囤私兵,视朝廷的律法为虚设。本王这些年为了对付他们,可没少费脑子。” 云南王说这番话,吴锡元也是相信的,那日他随景老爷去见苏老爷他们的时候,他们确实有商讨避税的事儿。 且暗六暗七也在城外的烟霞谷发现了一万人左右的囤兵,这

相关推荐: 军师威武   角色扮演家(高H)   老师,喘给我听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高达之染血百合   姑母撩人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修仙有劫   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