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 被自家媳妇儿凶了的吴锡元,立刻端正了态度,可怜巴巴的看着她,乖巧的摇头,“不喝了,我听媳妇儿的话。” 苏九月总是对这样子的他毫无抵抗力,不然也不会一头栽了进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苏九月这才站起身,“等着,我去给你倒热水去。” 看着她纤细的身影跨过门槛儿,他脸上的笑意真真儿是藏也藏不住。 他媳妇儿真是太可爱了!明明是为他好,却还凶巴巴的,那模样好像他们家黑黑。 心中才刚想到黑黑,脚下就适时传来一声呜咽声。 他低头一看,就看到他家黑黑瞪着乌黑又湿润的眼睛看着他。眼睛里似乎有些迷茫,又凑到他的脚下嗅了嗅,才兴奋地叫了起来。 吴锡元见着已经养肥了一圈儿的黑黑,伸手摸了摸它的小脑袋,黑黑蹭了蹭他的手掌,又满足的叫了两声。 这时候苏九月已经拎着热水回来了,给他倒了一杯,才看到了被他抱起来的黒黑。 “前些日子吓死我了,我以为黑黑不能养了呢。” 吴锡元在黑黑的小肚子上挠了挠,它四脚朝天,舒服的享受着。 听了苏九月的话,吴锡元抬眼看了过来,“这是何意?” “先前儿刚带黑黑回来的时候,大嫂总是打喷嚏。娘听村里人说,家里有孕妇的时候不能养狗,便想着送出去,让旁人先养一阵子。 吴锡元听到一阵皱眉,“那后来呢,大嫂可好了些?” “是大嫂不让我送走的,我也怕真的对大嫂的孩子不好。就一直将黑黑关在屋子里,只偶尔带着他出去放放风。 说到这儿,她的脸上也有几分愧疚,伸手摇了摇黒黑的小短腿,“委屈你了,等回头大嫂的孩子生了,就不拘着你了。” 黑黑只是用鼻子蹭了蹭她的手,小声的汪汪两声。 吴锡元笑了起来,真是个傻狗。 两人没说两句话,刘翠花就在外头喊了起来,“九丫!锡元!该吃饭了!” 苏九月听着她娘的声音,这才意识到自己回来之后还没跟她娘打过招呼呢!脸上不觉又带上了几分愧疚。 她率先站了起来,“走吧,咱们出去吃饭。就是也没帮上娘的忙,再出去的晚了不大好。” 吴锡元嗯了一声,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出了屋子。 刘翠花就站在厨房门口,手里还拿了个锅铲,“快来,上桌就能直接开吃了。” 今儿的饭菜格外的丰盛,大家一看就都知道是沾了吴锡元的光。 第229章 水库 跟老三家的争风吃醋?那绝对是自讨苦吃。 这是吴家人不约而同在心中默认了的。 老三家的在爹娘心里头是不一样的,不过平心而论,家里日子过的越来越好,跟老三家是分不开的。 因着老三县试得了好名次,村子里的人碰上他们都客气了不少。 九月看起来没多大帮助,可大家心里头都清楚,若不是她运气好挖到了那株灵芝,换了米回来,这个冬天一定不好过。 刘翠花夹了一筷子腊肉放在了吴锡元的碗里,和蔼可亲地说道:“锡元,多吃点。你瞅瞅你,才去了一个月,就瘦了这么多。” 苏九月在一旁连连点头,“是啊,你得多吃点才行。” 吴锡元心中有些好笑,说的好像多吃一两顿就能长回来似的。 不过他也知道,她们也是因为关心自己,他笑着将母亲夹的肉吃掉,然后才说道:“大家也吃,昨年冬日里下了几场大雪,想必今年应当不会再闹饥荒了。” 一旁的吴传也是老庄稼把式了,听了这话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是啊,咱们这些庄稼汉都是靠天吃的,也幸好天无绝人之路。” 大成看了他爹一眼,“爹,村长说明日让大家伙儿一同去他家里头开个会。” 吴传眉头一蹙,问道:“开啥会呀?正是春耕农忙的时候,这不是耽误事儿吗?” 大成解释道:“也不是,村长说了,每家只需去一个人就成,据说是修水车的事儿。” “水车?”吴锡元一脸惊讶的反问道。 大成点了点头,“正是,我也只是听村长提了一嘴,具体是啥事儿,还是得去开会才知道。” 吴锡元还是觉得有些奇怪,“咱们这里修水车有什么用?附近就那么一条小溪,别说是碰上灾荒了,就是夏日里太阳毒一些,那小溪都撑不了几日就干涸了。” 家里人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脑袋,反倒是二成插了一句嘴,“这事儿我还真听人提起过,前两日我和葛大一同做工,听他说咱们后山那里好像要修个水库。听葛大说,壮年劳力每人每天要给八十个大钱呢!” “八十个大钱?!这么多,这钱是谁来出呢?”刘翠花问道。 “说是雍州城里的富商出钱,到时候要在水库旁修一个长生碑,谁给的钱多就能刻在上头,流芳百世。”二成说的起劲儿,显然他自己也十分心动。 “咱们地里的活儿可得抓紧干了,等回头那水库一旦开修,我们父子三个一同前去,每日便能挣二百四十个大钱呢!到时候两个小的一出来,就能过上好日子,岂不美哉!” 田秀娘和陈招娣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也都一脸的激动,一个水库至少也得修他个半年吧?他们老吴家壮丁多,即使老三要读书,不能去上工,另外三个老爷们儿也能挣不少钱呢! 一家人都在高兴,只有吴锡元陷入了沉思当中。 西北多干旱,有时候两三年的都不下雨,百姓们苦不堪言。 后来燕王做主在这里修了个水库,在雨季的时候将清水河里的水引到水库去,而在旱年,这水正好用来灌溉土地。 这一工程,实在算得上是造福一方。 可是现在的时间,距离上一世修水库的时候还差了五六年之久。 燕王又到底是怎么想起来修水库的呢?是身边有高人指点?还是他自己突然醍醐灌顶了? 又想到这一世燕王的种种作为,他非但没有主动出兵攻打胡人,反而严守雍州。哪怕对方佯攻天水,他也没有丝毫想要前去支援的意思。 且早早就同苏大小姐定了亲,也不怕会因此招来皇帝的忌惮。 他一定同皇上达成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共识。 让他再大胆猜测一下,会不会燕王本身也是从上一世回来的呢? 吴锡元觉得自己有可能真的猜到了真相,同时也在心中告诫自己,他并不是唯一一个被上天眷顾的人,今后还要再小心谨慎一些。 苏九月听家里人说话听的津津有味的,一回头就发现吴锡元正在发呆。 她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吴锡元这才回过神来,她低声问道:“锡元,你可是有些累了?” 吴锡元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只是想到不能和大家一起干活,心中有些愧疚。” 苏九月在桌子底下悄悄捏了捏他的手,安慰道:“你用功读书,旁的事儿不要多想,只要你考中了功名,咱们家可就彻底翻身了。” 话才刚说完,又觉得自己这样说,或许给他的压力比较大,又连忙说道:“你也不必太过担心,即使一次考不中也无妨,左右咱们还年轻,多读些书总是有用处的。” 吴锡元知道她是想安慰自己,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偷偷拉自己的手已经不易,他也不想再逗她,便冲着她一笑,“我省得的。” 刘翠花见大家说的热火朝天的边,伸出筷子在外边儿轻轻敲了敲,“食不言,寝不语,不知道吗?都赶紧吃饭,再说下去,菜都要凉了。” 大家伙这才都噤了声,闷头吃饭。 等吃完了饭,苏九月才将自己从庙会带回来的东西掏出来给大家看。 “这是给两个嫂子买的绒花,我见她们都戴着,还怪好看的。这是给爹买了个新的烟袋锅子,据说这烟嘴儿是黑曜石的,我也认不大清楚。爹,你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儿?给娘买了盒雪花膏,那摊主说了,这东西抹到脸上,人就会变得白白嫩嫩的……” 她一边说一边往出拿,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她那个小篮子里,就仿佛她那是什么百宝箱似的。 直到把每个人的都给了,她才微微一笑,“好啦,再没了。” 刘翠花捏着那小小一盒雪花膏,跟捧着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似的,脸上又是高兴又是心疼,“你这丫头,怎的花了这么多钱?给娘买什么雪花膏啊,真是糟蹋东西,这玩意儿你还是拿回去自己用吧!” 苏九月一边笑着,一边将她的手推开,“娘,这是我特意买给您的,我怎么能要?” 第230章 爱屋及乌 吴锡元也在一旁劝道:“是呀,不过一盒雪花膏,您这些年操劳家里着实辛苦,还是留着您自己用。” 刘翠花知道这是孩子们孝顺,可是一想到买这么多东西,肯定要花不少钱,她心里头又实在心疼。 “买这么多东西要花不少钱吧?”她问道。 苏九月笑着摇了摇头,“不贵的,今日我拿去的帕子和荷包被一个太太全要了,还说要跟我合作。我自己做不了主,就想着回来问问您。” 刘翠花一听要跟她合作,脸上的表情就认真了起来,“合作?她要跟你合作甚?” “她说想开一家绣坊,到时候店里雇些绣娘,让我去教她们手艺。店里卖出去的东西同我五五分。” 刘翠花听了这话,立刻眼睛一亮,“五五分?这可是个好事儿哩!咱们也就出个手艺,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嘛?只是……你说的这个太太到底靠不靠谱?” 苏九月将自己心中的判断说了出来,“我自己个儿倒是觉得挺靠谱的,这位太太出门儿带了好些丫鬟和随从,身上的穿着和发饰,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她自己说她是定西侯岳家的,我说我要回来同家里人商议,她便留了个地址给我,让我做了决定,去给她个信儿。” 定西侯岳家?岳家太太实在是位能人。 上一世北方边境战乱爆发,她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就捐出了十万石粮草,一下子就缓解了国库的压力。 也正是因为她这十万石粮草,让皇上破格封她女儿为郡主,且赐婚张方义。 张方义是镇西名将,在上一世也是战功显赫,且张家有规矩,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这对于岳家女儿来说,实在算是一门好亲事了。 若是能同岳太太这样见识远大的妇人来往,对九月来说,也确实是一件好事。 因此,吴锡元就在一旁说道:“雍州城春景巷似乎是有一个岳府,就是他们家吗?” 苏九月点了点头,“正是。” 刘翠花听了儿子这话就知道岳家不是骗子,心中放心了些许。 可是又听人说过,那些有钱人家惯是些会以势压人的。她们若是想要欺负九月,自家也实在没法儿替她做主的。 她想了想,便说道:“明日我同你一同去一趟岳府,先看看那位岳夫人再说。” 苏九月这下心里踏实了,冲着她露齿一笑。“我都听娘的。” 等苏九月洗漱完碗筷回到屋子,才刚一进门儿,就被吴锡元一把拉到门后。 苏九月吓了一跳,刚要喊出声,却发现是他在作怪,连忙伸手把自己的嘴捂住。 吴锡元伸出手臂将她拦在墙上,低头看着她,只要苏九月微微一抬头,两人的额头就能碰在一起。 苏九月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唯恐引来其他人的注意。 只能小声的谴责他,“你……你这是作甚?” 吴锡元故意咬牙切齿的凑到她的耳边,“为什么其他人都有礼物,就我没有?!” 苏九月一听原来是因为这事儿啊,稍稍松了口气,翻了个白眼。 “我当多大点儿事儿呢?原来是因为这个。” 一边说着一边推开他,朝着炕边儿走去。 吴锡元见她只顾着铺床,并不理会自己,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心中无比不快。 他屁颠屁颠的跟了过去,扯着她的衣摆,在一旁捣乱。 “这还不是大事儿?一家十口,除了咱俩没有,其他人都有礼物。” 说到这儿,他微微愣了一下,将弯着腰铺床的苏九月拉了起来。 眼睛直愣愣的看着她,一脸严肃,“你不是说那绒花好看吗?为甚不给自己买一朵?” 苏九月看着他板着一张脸,先是微微有些不适应,最后没忍住,还是笑出了声。 凑到他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那是因为我给自己买了更好的……” 感受着她温热的气息轻轻拂过自己的耳畔,他只觉得脊椎一阵酥麻,心中那种酥酥痒痒的感觉不受控制的蔓延至全身。 他下意识的稍稍后退了一步,同她拉开距离,“买了什么?” 苏九月已经转过身去,将自己从庙会上买来的好东西取出来给他看。 “从前一直舍不得买,今儿那位岳太太给了我十两银子呢!我给自己买个胭脂水粉应当不过分吧?” 吴锡元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儿,自己的女人自己养,可是现在他却连自己都养活不起,全靠家里人接济。 “不过分。” 苏九月抿着唇,看着摆在桌上的两个小瓷罐儿,心里美滋滋的。 吴锡元又轻声问道:“所以……全家就只有我没有礼物是吗?” 明明是很普通一句话,可是落在苏九月的耳中,却莫名听出来了些许委屈。 苏九月有些于心不忍,也不好再逗他,冲着他说道:“你把手伸出来。” 吴锡元刚刚还耷拉着的脑袋忽然就抬了起来,一双眼睛也熠熠生辉。 “呐,我的手。” 苏九月的手也从背后取了出来,将一个荷包塞进了他的手里。 吴锡元感觉到荷包里沉甸甸的,想必里边的东西才是送给他的礼物吧?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打开荷包,取出里边的东西一看才发现是一枚小小的印章。 材质瞧着是黑曜石的,而且对方的雕工不错,想必这个小东西也花了他媳妇儿不少钱呢。 苏九月看他拿着印章发呆,便问道:“怎样?可还喜欢?” 吴锡元点了点头,“喜欢,你送什么我都喜欢。” 苏九月却眉头一皱,“你知不知道,你这话简直敷衍极了。我问的是你可还喜欢这枚印章,可不是叫你爱屋及乌的。” 吴锡元心头一颤,立刻端正了态度,“真的喜欢,上边的鲤鱼跃龙门花纹的寓意极好,上头的字笔锋犀利,一看这个大师傅就不是等闲之辈。” 苏九月这才满意了,“你喜欢就好,我瞧着别的文人都有印章,想着你应当也需要一个。正巧看到路上有大师傅雕刻,便替你求了一个。” 她用的求,没用买,可见所求之人甚多。 她为了这枚印章,应当费了不少功夫吧?怪不得不让自己爱屋及乌,他先前儿的那番回答确实有些辜负她的心意了。 第231章 月信 “让你费心了。”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的怀中也掏出一物,递给了她,“这个你且收着。” 苏九月低头一看,就见到自己手上多了个东西,被布包的整整齐齐的。 她拿了过来,打开一看,就看到里边放着的整整齐齐的铜钱。 她一愣,抬头问吴锡元,“这是?” 吴锡元有些不大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些是我抄书赚的,先前儿一直是你和娘给我钱,我也想帮帮家里头。” 苏九月看着手中一包钱,约摸有一百个大钱,她心中微微有些动容。 家里人给他的钱并不算很多,他先前儿还借给宗元了八十个大钱,手头本来就十分紧张。如今能攒这么多,背后还不知道要多辛苦。 她捏着布包主动拉过吴锡元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苦口婆心的叮嘱道:“锡元,不用这样的,你已经够辛苦了。抄书很费眼睛吧?你总说让我少做些针线活,小心看坏了眼睛,怎的你自己却不爱惜自己呢?” 吴锡元心中暖暖的,冲着她和煦一笑,“倒也不算辛苦,抄书的时候我自己也学到不少,也不纯粹是为了赚点零用钱。” 苏九月将手里的钱又放回他的手中,“那咱们可说好了,你抄书归抄书,可别累着自己。我们在家里不花什么钱,我自己挣的绰绰有余了,这钱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平日里别舍不得吃,这次回来都瘦了呢!” 吴锡元却头一次没听她的话,再次将手中的钱推了回去,“媳妇儿,我知道你能干,可是这次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苏九月问道。 吴锡元别过脸去不好意思看她,耳朵尖尖也微微有些泛红,“这是我第一次赚到的钱,想给你。” 苏九月听着他这话,再低头看着手中的铜钱,忽然就笑了,“好,那我就先收起来了。” 吴锡元猛然回过脸来,正好对上她一张笑靥如花的脸,他心中也开心了起来,“以后都给你,等我有了月俸,也都给你。” 苏九月抬眼看他,“你自己不用的吗?” “我不用,衣裳鞋子都有媳妇儿给我做,我用不到钱。”说到这儿他又是一笑,“若是我要用,我再找你就是。” 苏九月喜欢这种被他全身心信任的感觉,两人不分彼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她冲着他甜甜一笑,两只眼睛弯弯的,“好!” . 翌日一早,苏九月很早就醒了。 外头天还没亮,她只觉得全身都不舒服,腰酸腿乏,小腹坠坠的疼。 她不舒服地翻了个身儿,却忽然察觉到了身下的异样,她立刻就清醒了过来。 才刚刚坐起身,吴锡元就醒了过来。 “媳妇儿,今儿怎么醒的这么早?” 苏九月嗯了一声,“吵到你了?” 吴锡元摇了摇头,睁开了眼睛,“这就要起了吗?” 苏九月点亮了一旁放在炕头的煤油灯,借着昏暗的灯光看了一眼被褥,她整个人都慌了。 “这……” 吴锡元听出了她的慌张,也跟着坐了起来,“媳妇儿,怎的了?” 苏九月摇了摇头,她知道自己应当是来月信了。 先前儿她只是在医书上看到过,却从来没有经历过,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血,难免被吓到。 可是等她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之后,也就冷静了下来。 “我没事儿,你不用担心。” 可是吴锡元视力好,一眼就看到了床上的血迹。 他早就不是那个真真正正单纯可爱,不懂世事的小吴锡元了。内里的他上辈子可是娶了妻子,做了羞羞的事儿的,怎能不知道女人每个月的那几天都…… 他愣了一瞬间,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他媳妇儿现在年纪还小,第一次面对这种事儿,难免会心慌。 他立刻从炕头抓起自己的衣服披上,就要下炕,“我去找娘去。” 他还没穿上鞋子,就被苏九月一把拉住,“不用,现在还早,娘还没起呢。” 吴锡元却说道:“可是你……” 他才刚一开口,苏九月就觉得一阵脸热,连忙凑过去捂住了他的嘴,“你别说话了,我没事儿,女人都要这样子的。” 吴锡元拉开了她的手,“那我去给你烧点热水去。” 这回苏九月再没有拦着他,看着他趿上鞋子出了门,自己也从炕上爬了起来。 将从前穿得破旧柔软的旧衣服剪了开做了两个月事带,又捏着月事带悄悄去灶膛装了些草木灰,这才去将身上的脏衣物和床单都收拾了干净。 草木灰松松软软的,且师父说过,草木灰有散寒消肿,消症破积的功效,用着甚好。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易得,换勤快一些也不心疼的。 她刚将干净的床单换上,吴锡元就已经回来了,他手中端着一碗热水,小心翼翼的迈过门槛,将热水吹了吹才递到她手上。 “媳妇儿,你小心着些,还有些烫。” 苏九月应了一声,也吹了吹,才小口的抿了一口。 这一喝,她忽然眼睛一亮。 甜的? 吴锡元见她发现了,就笑着解释道:“上次娘分给咱们的红糖,我给你放了些,好喝吗?” 苏九月点了点头,又喝了一小口,暖流顺着她的喉咙一直到肚子里,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她的心里和嘴里一样的甜,红糖水她可以自己兑,可是他对她的这份心意却是十分难得的。 她又喝了两口,才将大碗凑到了他的嘴边,“你也喝。” 吴锡元却摇了摇头,“你自己喝就好。” 苏九月却不依,固执地端着大碗不收回。 吴锡元没了办法,这才凑过去喝了一口,“真甜,和我的小九月一样甜!” 苏九月害羞的低下头,“瞎讲,嘴巴跟抹了蜜一样。” 吴锡元却凑近一些说道:“才没抹了蜜,我这是喝了媳妇儿喝剩的红糖水。” …… 时候还早,可是两人都睡不着了。 吴锡元搂着苏九月,大手放在她的小腹,隔着一层亵衣,他手上的温度传到她柔软的小肚子上,让她身上的困乏似乎都缓解了不少。 第232章 夫君天下第一好 吴锡元忍不住在心中感慨,怪不得多少人的毕生追求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种幸福感与满足感和权势金钱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心灵的依靠和慰藉,这大约就是家的意义吧?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孩子,可是能抱着他心爱的女人在春日的清晨就这么一起窝在被窝里,对他来说,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在上辈子,他根本连想象都是奢望…… “可好些了吗?”吴锡元柔声问道。 苏九月靠在他的肩头有些昏昏欲睡,闻言也只是哼哼唧唧地应了一声,“舒服些了。” 吴锡元听着她无精打采的声音,果断翻了个身,搂着她躺下,“陪我再睡会儿。” 苏九月的大脑都没反应过来,周身就已经被温暖包裹,全身都放松了下来的,渐渐地也进入了沉睡当中。 再次醒来,外头已经天色大亮了。 她身边的吴锡元也已经不见了,她伸手摸了摸他睡过的地方,冰冰凉凉的,可见他已经起来许久了。 苏九月看了看日头,连忙拿起衣服就要穿,“晚了晚了,今儿起的也太晚了些。” 哪儿有儿媳妇睡到这时候的?说出去真是丢死人了。 她知道她婆婆对她好,不会计较这些,可她心里头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她走出了门,刘翠花正在院子里整理新种出来的一批菜,这些是他们打算今儿拿去雍州城卖了换钱的。 左右今儿是苏九月也要去雍州城,就说好一起去。 种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更何况还是在花盆里种。刘翠花和自家老头子商议了一下,打算这次的菜卖了就不种了。 他们在自家屋子里种菜的事儿瞒得过初一瞒不过十五,几次出去卖菜被人瞧见,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在效仿他们。 花盆里种的菜也逐渐卖不上价,如今又开了春,种菜的人更多了,犯不着费这劲儿。 听到老三家的房间门吱呀一声被推了开来,她回过头看去,发现正是苏九月出来了。 她立刻停了手下的活,冲着她问道:“九丫醒了?饿不饿?我听锡元说你身子不大舒服?现在可好些了?” 苏九月又是害羞又是愧疚的摇了摇头,“好些了。” 吴锡元不好跟他娘说苏九月到底怎样了,因此刘翠花可还着急着呢。 她这儿媳妇甚少说哪儿不舒坦,如今瞧起来气色这样差,也不知道是生了什么病? “九丫,你哪儿不舒服啊?要不娘带你去看大夫去?” 苏九月看她一脸担心,即便是自己不好意思,这会儿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了。 “娘,我就是……就是……月信来了。” 刘翠花愣了一瞬间,随后立刻大喜过望。 初潮是一个女孩子长大的重要标志,月信都来了,她家九丫也长大了! “真好!从今往后,九丫也是个大姑娘了。” 她拉着她的手,笑的一脸和蔼可亲。 苏九月实在不好意思,刘翠花见状又说道:“不用不好意思,女人都要有这么一遭的,这是人之常情。” 安慰完苏九月,再看她惨白的小脸,松开了拉着她的手,“你先去屋子里等着娘,娘去给你做个糖水鸡蛋。可怜儿见的,这一张小脸煞白的,今后可得给你好好补补身子。” 苏九月看着她进了厨房,这才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也没见到吴锡元的身影。 她跑去厨房问了一声,刘翠花才说道:“锡元回书院去了,本来想着今儿跟咱们一起去,后来念着你身子不舒服就先走了。他说只同夫子请了一天的假,让我同你说一声。” 苏九月明显有几分失落,刘翠花一回头正好看了个正着。 “看着你们小两口感情好,娘这心里头可真是高兴。你也别难过,若是那个岳夫人真的是个靠谱的,今后你怕是就要住在雍州城了,你们小两口在一起的日子多的很呢!只怕到时候你看着他眼烦。”她一边麻利的给锅里打了个鸡蛋,一边笑着说了两声。 当初她跟她家老头子不就是这样,他去下地干活,她都要跟着给他擦汗。 后来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夫妻俩也就没那么腻歪了。 苏九月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像她娘说的那样,看着他厌烦,但是此时,她却是真的挺想他的。 吃过糖水煮鸡蛋,刘翠花才问她,“九丫,要不咱们今儿不去雍州城了?等过些日子,你好些了再说?” 苏九月却摇了摇头,“娘,我没事儿,这事儿既然决定要做了,还是尽早定下来安心。万一某天岳夫人碰上更为合适的人,咱们可不就少了这个挣钱的机会?” 听了她这话,刘翠花抿着唇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丫头虽然年幼,但却是个通透的。 这世间的所有事儿最忌讳的就是一个等字。 秀才想要等高中再回来迎娶姑娘,姑娘却已经转而嫁作他人妇;商人想要等一个便宜的供应商,却没想到转头被人眼疾手快的抢了生意…… 想到就去做,机遇从来都不会等人的。 “既然这样,今儿红红你骑着吧,咱们慢些走过去。” 从前他们一起出门,苏九月都是让刘翠花骑着马。 可是今儿刘翠花念着她身子不舒服,就让她来骑马。 苏九月哪儿敢?她要是敢让自家婆婆走着,怕是明儿村子里的人都能戳烂她的脊梁骨。 “不用的娘,我真的可以的。” …… 就在两人互相推辞的时候,吴大成忽然回来了。 “娘,我套了个车,待会儿让红红拉着走,你和三弟妹坐车上。” 苏九月和刘翠花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 吴大成被她们笑的有些不明所以,伸出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 刘翠花看着他的憨样,才解释了一句,“还是你机灵,我和九丫都没想到要套车。” “我不机灵,是老三走的时候叮嘱我的。”吴大成老实巴交地说道。 刘翠花噗嗤一声笑了,“我就说你今儿怎么开窍了,原来是老三家的心疼媳妇儿啊。” 苏九月羞不能自已,可却又忍不住抿着唇轻笑。 她的夫君,怎么能这么好呢? 第233章 见过岳夫人 刘翠花看她这一脸羞涩的娇俏样,心里也高兴。 有些婆婆就是想不开,这儿子儿媳相处的好了,家和万事兴,作甚一把年纪了非得和个小丫头片子争宠? 她就瞧着她家九丫这样甚好,能干还有福。 “行了行了,别惦记着了,左右待会儿到雍州城就能见到了。”刘翠花笑着打趣儿道。 苏九月被她这么一说,越发的不好意思了。 “人家哪儿有惦记啊……” 刘翠花乐呵呵地笑了,“行行行,不是你惦记,是我惦记,总行了吧?” 苏九月皱了皱鼻子,没好意思再说话。 红红生的高大壮硕,也不至于拉不动这小破车,一路上健步如飞,反倒是让年轻力壮的大成在后头追的气喘吁吁的。 苏九月瞧着有些于心不忍,就跟红红说让它走慢一些。 一旁的刘翠花饶有兴趣的看着她,“红红好似真的听得懂人话似的。” 红红打了个响鼻,似乎是在回应她的话,刘翠花看的更乐了,“这么有灵性的马儿居然被你们捡回来了,也不知道该说是谁的好运气。” “当然是我们好运了。”苏九月不假思索地说道。 红红可帮了他们不少忙的,若是想等到他们自己有钱买一匹马,那还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红红听了她的话,更是高兴了,撒丫子跑了起来。 大成才刚喘了两口气,一眨眼那马和车就又蹿出去了一大截。他伸手想喊一声她们,张了张嘴却发觉她们跑的更远了,他无奈的叹了口气,认命地追了上去。 就这样追追赶赶的,原本三个时辰的路程,硬生生被他们缩减了一半。 等那座高大巍峨的城池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大成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用袖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可算到了,这真的比耕二亩地还要累人。 到了城门口,苏九月拿出苏庄给她的通行令,一家三口才顺顺利利地进了城门。 刘翠花皱着眉头问她,“九丫啊,怎的外头这么多难民啊?” 苏九月却不以为意,“这都算好的了,我瞧着这次似乎比上次人还要少一些,应当是有人安顿下来了吧?” 刚开始大家都想进雍州城,后来发现雍州城进不来,那些手里稍微有些银钱的人家,就在附近村子买地落了户。 就同当年的吴家一样。 刘翠花看着那些难民虽说一个个风尘仆仆的,但是比起先前儿他们在牛头镇外头看到的那些难民却少了许多攻击性。 再加上有朝廷的重兵把守,她心中倒是也没有那么担心。 进了城,吴大成轻车熟路拍了拍红红的马背,从车上抓了一把干草喂它。 才说道:“娘,我带着红红去菜市场,待会儿咱们在锡元书院门口见。” 刘翠花和苏九月今儿是要去见岳夫人的,吴大成却不方便进内宅,刘翠花就答应了下来,“行,待会儿在锡元那里见。” 春景巷在雍州城也是个富人区,里头住的无一不是权贵和高官,普通的富商都是没有资格住进来的。 苏九月一路走过来,看着这些门庭一个比一个气派,已经稍稍有些胆怯了。 她再看了一眼走在前头的刘翠花,心里这才稍稍放松了许多。 幸好有她婆婆陪着,不然她还真有些害怕。 刘翠花不认识字,就一路上边走边问。 最后两人可算是找到了岳家的住宅,刘翠花看着这高门大户,也有些紧张。 用手整了整身上的衣裳,和凌乱的头发丝,苏九月也学着她的动作将自己收拾妥当,才乖巧的跟在她的身后,朝着岳府走了过去。 她们的身份肯定是不能从正门进去的,两人也有自知之明,便去了偏门让人去给岳夫人捎个话。 岳夫人有预感,她一定会来的,便给门房留了话,若是有个姓苏的姑娘前来,一定要留住她! 那门房一看果然是夫人交代过的人,顿时就热情了起来,将两人恭恭敬敬的请进去坐着歇息,自己则飞快的跑去给岳夫人通报。 岳夫人正在和几位夫人打马吊,一听说苏九月来了,顿时连牌都不想打了。 喊了一旁的翡翠过来,“来,翡翠,你替我打两圈,输了算我的。” 钱太太看她这急匆匆的样子,眉头一挑,问道:“怎的如此急匆匆的?连牌都不打了?” 岳夫人歉意地笑了笑,“家里来了客人,我得去见见她。” 陈太太闻言也问道:“什么客人?瞧你这迫不及待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侯爷回来了呢!” 岳夫人只是笑,也没有告诉她们到底是谁来了。 开玩笑,苏九月可是她今后发家致富的宝贝,她才不会让这几个太太知道呢!不然回头谁挖了她的墙脚,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没什么人,就是家里一个远房的亲戚,找我有些私事儿。” 话都说到这一地步了,自然也不会再有人没眼色的问个不停。 她匆匆离去,亲自去门口接了苏九月。 再看她身旁跟着个妇人,应该就是她婆婆了吧? 岳夫人这些年走南闯北的,看人的眼光不差,她这婆婆是个心思正的,应当不会搞那些歪门邪道。 她亲亲热热的走过去,“九月,可算等到你了。今儿一大早外头喜鹊就一直在叫,我想着今儿可能有好事,果不其然,就把你等来了。” 苏九月上前同她行了一礼,“九月见过岳夫人,我回去同家里人商议了一番,我也说不大清楚具体怎么操作,就喊了我婆婆一同来见您。” 岳夫人哪儿能不知道,这是人家做长辈的担心自家小辈被骗,才跟过来的。 刘翠花也上前同她行礼,“岳夫人,我老婆子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就是来陪着我家九丫走一趟。” 岳夫人做生意什么三教九流的人没见过?这婆媳两个虽说不是什么勋贵,可身上的衣服收拾的干干净净,连头发丝儿都没一处乱的,说话的时候眼神清明,可见是个讲究的人家。 来者是客,虽说对方的身份差了她们家十万八千里,但岳夫人却也没有让人就站在门口说话的道理。 “九月年纪小,手艺倒是不错。有您在一旁看着呀,我就更放心了!来来来,咱们里头说话去。都到我府上了,怎的也得请你们喝一杯热茶。” 第234章 做个公证 岳府没有当初去的苏大将军府大,可或许是因为岳府有女主人的缘故,整个岳府的布局就多了几分人情味。 四处的绿植,以及一些壁画等等,一看就知道这户人家是由女主人操持的。 苏九月跟在岳夫人的身后,尽量克制住自己东张西望的眼神,免得让人家觉得不尊重。 到了屋子里,白玉立刻给她们两人上了茶。 岳夫人这才有些着急地问道:“二位既然上我岳家来,可是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刘翠花见这岳夫人同她们说话也没什么架子,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心中对她的感觉也好了许多。 “岳夫人,实不相瞒,听了九丫回来说的话,我们都很心动。只是不知道这孩子说的是真是假,我们便想再来向您确认一次。” 岳夫人再次将条件说了一遍,“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让九丫出手艺,我出钱出人手,回头无论收益多少,我们都对半分。” 刘翠花也看出来这位岳夫人是个爽快人,五成收益说给就给了,只是…… 她笑了笑,这坏人还是让她来当吧! “夫人,有句话老妇人不知当讲不当讲。”刘翠花说道。 岳夫人却直接说道的:“您有话但说无妨。”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这做生意的口说无凭,咱们得立个字据。” 苏九月诧异的看了自家婆婆一眼,岳夫人倒是十分赞赏这个老妇人。 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更何况她们。 再说了,本来两家的势力就不对等,若是再不立个字据,对方心里头自然不会踏实。 她本来也没打着毁约的主意,闻言立刻看了白玉一眼,“拿上来。” 刘翠花和苏九月看的一头雾水,岳夫人已经解释了起来,“这事儿呀,我早就做了准备。” 白玉将字据拿了过来,岳夫人将字据放在了桌面上,朝着苏九月他们的方向推了推,“您看看,这是我让人提前写好的字据。回头咱们两家一起去衙门里找知州大人做个公证,这下子你们可放心了吧?” 刘翠花心中也隐隐觉得自己可能是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位岳夫人可真不愧是武将家属,行事作风都有够光明磊落的。 “夫人果然行事大方,我家九丫能跟您做事,实在是她的福气。” 这事儿就算是答应下来了,岳夫人也立刻喜笑颜开。 实际上对方才刚一上门,她就知道应当是应了,可直到对方亲口答应下来,她这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真真切切落到了实处。 这些手艺人可逼迫不得,若是对方在教授的时候藏拙,那谁又能看的出来呢? 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虽说舍了五分利出去,可是物以稀为贵,这东西卖多少银钱,还不是他们说了算的? 双方谈妥之后,岳夫人就问她们何时再有空?想约她们再去做个公证。 “若是二位在雍州城没有落脚的地儿,不若就暂且住在我府上吧?” 苏九月谢绝了她的好意,在外头住客栈或者赁个院子也花不了多少大钱,总比住在人家家里处处拘谨的好。 虽说岳夫人对她们十分客气,可岳家人到底是勋贵,随便一个人见了都得行礼,那不得难受死? “多谢夫人好意,我夫君在浩远书院读书,他已经替我们安排好了住处,就不麻烦您了。” 岳夫人一听她们留在了雍州城,心中大喜过望,“成!你们定了住处给我送个信儿过来。咱们明日就去公证?可行?” 苏九月也觉得早些定下来比较好,这样……她就只能住在雍州城了…… 想到天天都能见到吴锡元,她心中没由来就是一阵欢喜。 两人从岳府出来径直就去了吴锡元读书的浩远书院,他昨儿回了家,今天中午才过来的,下午还在学堂读书。 苏九月和刘翠花走到书院门口,就看到了蹲在一旁的吴大成和他身边的红红。 吴大成远远的就看到她们婆媳俩来了,就站了起来,“娘,怎样?事情谈妥了吗?” 刘翠花微微颔首,脸上笑容依旧,“那是自然,你娘出马,哪儿有谈不成的事儿?” 吴大成也开心一笑,刘翠花又接着问道:“怎样?见到锡元了吗?” 吴大成摇了摇头,“没得,娘,锡元还没下学。我不好打搅他读书,想着左右也没啥事儿,就在这儿等等。” 刘翠花深以为然,“你说的对,左右咱们也没甚事儿,就别打搅他了。” 母子三人坐在外头的车子上,说说笑笑的,路上路过的行人偶然看他们一眼。 或许是在琢磨,这家人都买得起这样好的高头大马,怎的就造不了一个像样的马车? 几人等了大约有小半个时辰的模样,一个姑娘远远的从外头回来了。 刘翠花看着她朝着书院里头走,眉头一蹙,也有些不大明白,就问苏九月:“九丫,怎的这书院还收女学生的?” 这年头人人都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屁话。 但确实从未听说过,这世间有女子上书院的先例。 苏九月只是抬眼瞅了一下,就认出这女子了,这不就是那个不知廉耻的妖精吗?幸好她家锡元根本不为所动。 她在心中已经将这女人骂了一万遍,但面儿上却只是跟刘翠花说道:“娘,她不是书院的学子,是夫子的女儿罢了。” 听了苏九月的解释,刘翠花的眉头非但没有展开,还皱的更紧了。 “夫子的女儿就能随随便便进出书院吗?里头那么多男人,这名节还要不要了?” 反正要说她说,这样女子她可是万万不敢给自家儿子娶的。 被自家婆婆一提醒,苏九月心中才算捋清了那些违和感。 为何这偌大的书院有那么多夫子,唯有郭令仪一个人进进出出?旁的夫子是没有女儿吗? 答案当然不是,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郭令仪想榜下捉婿。 可是又担心自己抢不过那些贵族,就想着提前来看看,找个有潜力的先把亲定了。 第235章 你会做什么 毫无疑问,她家锡元就是这样一个满足她要求的人。 学问做的好不说,偏偏长得也十分好看,怎么不让人惦记? 有时候,这人太过优秀也是一种烦恼。 “名节什么的算什么?人家连脸都不要了。”苏九月语气不善地说道。 刘翠花闻言诧异的看了她一眼,她这个儿媳妇向来脾气温软,与人说话从来都没红过脸,今儿怎的就说话带刺了? 难道说她同这位郭小姐有什么过节? “怎的?你认识她?”刘翠花问道。 苏九月点了点头,眼神犀利,凶巴巴地说道:“先前来骚扰锡元的就是她!” 刘翠花眉头一皱,原来如此,当初害的她家九月伤心的罪魁祸首原来就是她啊! 眼看着郭令仪越来越近,苏九月干脆别过脸去不想搭理她。 可是她不想搭理人家,不代表人家就会这样放过她,郭令仪走到她们面前停了下来。 “呦,居然还让我碰上个熟人,这不是锡元的媳妇儿吗?” 跟在她身后的绿柳有些着急,自家小姐前几日才被老爷罚跪了祠堂。还是今儿老太太好说歹说,才给放出来。 可是谁知道怎的就这样巧让他碰上吴锡元的妻子了?自家小姐心里头定然咽不下这口气。 但要是再被老爷知道了,那该如何是好?怕是今年一年小姐都出不了门了。 她这样想着,就轻轻扯了扯小姐的衣袖。 可是郭令仪根本不搭理她,她有些着急,轻声叫了一声,“小姐……” 郭令仪这会儿要是退缩那岂不是更丢人了吗?再想到当初吴锡元跟她爹告状的样子,顿时更加咽不下这一口恶气。 她扯过自己的衣袖,瞪了她一眼,让她消停点儿。 苏九月见她站在自己面前,就知道这人来者不善,她从车上下来,站直了身子。只可惜她现在年龄还小,虽然比起从前长高了些许,可是比起郭令仪还是稍稍有些矮。 她挺直了脊背,想着输人不输阵。 再说了,夫君是她的,且夫君明明白白拒绝了她,她凭什么跟自己争? 这样想着,她下巴又扬起来了些许,瞧着就像是一只骄傲的大公鸡。 可就在她准备说话的时候,忽然身后有人伸出手来,一把将她扯到了身后。 她看着挡在她前面的身影,愣了一瞬间,紧接着心中就泛起了无尽的甜。 挡在她身前的正是她婆婆,就见刘翠花两手叉腰,气势汹汹地看着面前的小丫头,问她:“你是何人?我家九丫年岁小,不能和陌生人讲话。” 郭令仪看着面前突然冒出来的女人,微微一怔,她不认识这人。 可是见她这样维护苏九月,大约是苏九月的娘亲吧? “我是谁你用不着多管,你只要知道,你这女婿我抢定了!”她说的十分霸道,说话的时候五官扭曲在一起,彻彻底底的形象全无。 反而让刘翠花愣住了,她八成是误会了,以为自己是苏九月的亲娘。 她刘翠花又岂会怕这么一个小姑娘?就她这样的还想要进他们老吴家的大门?她怎的不撒泡尿照照呢?就凭她也配得上她儿子? 她冷哼一声,“想抢我儿子,那也得问问他娘答不答应!” 这回轮到郭令仪迷糊了,她儿子? 这…… 难道说,她是吴锡元的亲娘?! 苏九月眼睁睁的看着面前的郭令仪跟变脸似的,一瞬间就面带笑容恢复了大家闺秀的模样,一副端庄优雅的样子。 若不是方才她亲眼看到了对方那恨不得生啖其肉的模样,还真以为是两个人呢! “原来是您来了呀!也不早说,锡元下学还得一阵子呢!不若你先去我家里头坐坐?”郭令仪面上带着笑,一脸亲切,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她失散多年的亲戚呢! 刘翠花看着她这变脸的模样也在心中暗自咂舌,面儿上却还是一脸严肃。 这个女人想要破坏他儿子和儿媳之间的感情,她这个做娘亲的,又怎么可能熟视无睹? 她必须要替自家儿媳妇好好教训教训她,最好让她死了这条心。 “你刚刚说,我儿子你要定了?可是你看上我家锡元了?” 刘翠花也没有同她兜圈子,直截了当的问道。 郭令仪出自书香门第,他们这些人家说话都要七拐八拐绕几个圈儿,唯独就出了她一个另类。 可是现在她却发现吴锡元他娘居然比她还要直接,这话问的简直就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她又转念一想,自己好歹读过那么多书,家世也好。若是娶她过门儿,对吴家来说,那绝对是高攀了。 有她父亲家从旁提携,难道不比娶那么一个只有一张好看的脸蛋儿的村姑强? 这样一想,郭令仪就迷之自信。 觉得自己只要拿下了这个老太太,总有一天吴锡元得向她低头认错。 男女之间的亲事,无一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他娘点了头,他就算反对又有何用呢? 她看着刘翠花,点头认了下来,“正是。” 刘翠花也没想到她居然真的敢认,这城里的女人一个个都了不得啊,勾搭有妇之夫都这么理直气壮的。 她在心中默默呸了一口,嘴上却问道:“你每天能耕几亩地?磨几袋面?卯时初能做好饭吗?” 郭令仪听着她的话,眼睛瞪得大大的。 她说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识,可是连到一起,他怎么就有些不大明白呢? 耕地?磨面?这在她过去的十几年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词,她压根儿就不会。 即使做饭,她也只是偶尔做一次。而吴家居然要卯时初就做好?她这难道不是在刁难人吗? 苏九月原本还担心自家婆婆临阵倒戈,可是一听她这话,心里就明白了。 她婆婆这是在帮她出气呢! 她心中实在有些忍不住笑,悄悄别过脸去,不想叫郭令仪看到。 什么磨面耕地,婆婆从来没让自己干过呢! “我……不会做这个……”郭令仪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看起来尴尬极了。 第236章 错在眼瞎 绿柳在一旁听着她们几人的对话,在心里头默默地叹了口气。 她家小姐从来都是个聪明的,怎么到这时候却犯起了糊涂来呢?这摆明是她们婆媳两个在捉弄她呢。 按照她家小姐的身份门第,就算嫁不到豪门大户,也能找一个差不多的人家,又何苦非要这样作践自己呢? 她想了想,忽然从郭令仪身后走了出来,对着刘翠花和苏九月行了一礼,略带歉意的说道:“实在抱歉,我家小姐这几日病了,有些犯糊涂,这才说了些糊涂话,还请二位不要放在心上。” 郭令仪眉头一皱,“绿柳!你瞎说什么呢,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替本小姐做主了?” 绿柳不为所动,拖着她的手臂,就拉着她朝着书院里边走去。 郭令仪气到不能自已,无奈却没有她力气大,只能被她一边拖着走,一边嚷嚷道:“大胆绿柳,你竟然敢冒犯本小姐!今日回去我就将你发卖了!” 绿柳明显一抖,显然是有些害怕了,但是很快她就再次握紧了郭令仪的手腕。 “小姐,您就跟我走吧!待会儿事情闹大了,即使你不发卖,老爷也会发卖我的。那吴家的老婆子摆明了是在刁难你,那样的人家根本就配不上你,您怎的就这样执着呢?若是那吴锡元心悦你倒也罢了。他们全家没一个人喜欢你的,你就算嫁过去这辈子也就毁了!” 刘翠花站在原地,双手抱臂,还能断断续续的听到上头主仆两人的对话。 她轻笑一声,“她这个丫鬟倒是带脑子的,只是这位小姐的脑子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苏九月觉得也是,明明手中捏着一把好牌,偏偏被她打的稀巴烂。 若是事情闹大了,这个郭小姐恐怕真的就嫁不出去了。 “娘,您不会允许这个郭小姐嫁到咱们家来的吧?”苏九月其实心中知道答案,可还是隐隐有些不安。 刘翠花一低头就对上了一双小鹿一般忐忑的眼睛,她心中一软。 儿媳妇就要这样的才省心,又乖巧可爱,还懂得体贴人。 要像方才那样的,她们吴家哪还能有点儿消停日子? 本来老二家的就是个不省心的,若是再娶了这么个玩意儿回去。那家里头还不得整日鸡飞狗跳的。 她伸出大手,将苏九月头上戴着的帷帽给她盖住,才柔声说道:“娶妻娶贤,要是娶一个好媳妇儿,家里头三代都会过的蒸蒸日上。若是娶一个搅家精回来,那咱们家就离破败也不远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郭令仪的厌恶,“那位郭小姐虽说出自书香门第,可却立身不正。真要说起来她连你二嫂都比不上呢!你二嫂虽说性子上有些许缺陷,可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她心里头自有一把尺子。而这位郭小姐心里头却连一点底线都没有,这样的人活该别人瞧不起她。” 苏九月赞同的点了点头,她倒不是觉得自己有多优秀,有多能配得上吴锡元。 可真要让她家锡元娶这么个女人,真真是毁了这么个风光霁月的人儿。 同时,她也发现了,她婆婆跟她说话的语气,同方才刁难郭令仪的时候,一点都不一样。 婆婆似乎真的对自己很好,这么些日子以来,甚至都从未跟自己高声说过话,一直都很温柔。 这么看来,她应当也是满意自己的吧? 忽然她伸出小手,拉过了刘翠花的手轻轻晃了晃,“娘,我能耕七分地,能磨一袋粮食,也能卯时初起来做饭。” 她说的小心翼翼的,刘翠花忽然就笑了。 “你这丫头,这些活哪儿轮得到你来干?那些不过是我说出来刁难她的,真让你做这些我不就成了恶婆婆了吗?这名声我可不要啊。” 苏九月笑了,“娘,你真好。” 刘翠花顺势用另一只大手在她的手背上轻轻拍了拍,“娘和锡元一样,有你就足够了。” . 绿柳拖着郭令仪一路朝着院子里边走去,两人吵吵闹闹的这事儿终究还是传到了郭夫子的耳中。 郭夫子气到不行,这种有辱门楣的事情真是堕了他一辈子的威名。 他亲手砸了一个茶杯,一个砚台,并且发话要将郭令仪送去寺庙里头剃度修行。 这事儿也惊动了郭老夫人,郭老夫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来到他的书房。 看着自己的宝贝孙女跪在地上,满脸泪痕,十分心疼的上前抱住了她,而后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 “你这是作甚?令仪可是你的亲骨肉,你怎能狠的下心来如此对她?” 郭夫子面色铁青,“你问问她自己做了什么好事儿!如今这偌大的雍州城,还有何人敢娶她?倒不如遁入空门,一了百了,也省得丢人现眼!” 郭老夫人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在她看来,当地嫁不出去还可以嫁到外城。怎么能送孩子出家呢?那些方外之人过的是什么清苦日子?她的宝贝孙女又如何能去受这种罪? “这件事情咱们还可以慢慢商议,左右令仪年纪也不算大,不着急嫁人。” 先把儿子稳了下来,她才转过头去看向了郭令仪,“令仪丫头,你这又是何苦呢?明知道那个男人有妻子,还要横插一脚,莫非你真想去给人做妾?” 郭令仪摇了摇头,“祖母,您不懂的。我是真的心悦他啊!” 她一边说,一边委屈的哭了起来,用帕子捂着眼角,哭的好不可怜。 “我只是想嫁给自己喜欢的人,能有什么错?为什么一个个都要这样对我?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作对似的。什么遁入空门,依我看,我不如死了算了。” 郭老太太听着这话,顿时又气又心疼。 “你这丫头说什么胡话呢!你死了让我这把老骨头该怎么办?!你说你有什么错,那我就来告诉你,你哪里错了!你错在识人不清,错在眼瞎!天底下好男儿千千万,你非要挑一个有家室的!若是你们两人两情相悦倒也罢了,可偏偏人家连看都不愿意多看你一眼!这又是何苦呢!” 第237章 最后的容忍 面对老太太的苦口婆心,郭令仪却不为所动。 “我不管,如果不能嫁给他,我就去死!” 郭老夫人的眉头皱的都能夹死一只蚊子,一时间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好。 郭夫子气的直发抖,伸出手指着郭令仪,恨不得一根手指戳死她。 “不孝女!不孝女!让她死!谁都别拦着!我今儿就当从未生过这个女儿!” 郭令仪跪在地上低着头,一言不发,似乎打定主意他不能把自己怎样。 郭夫子是个读书人,但一直仕途不顺,无奈之下只能辞官来当个教书育人的夫子。 既然想走名士这条路子,那身上就不能有一丁点的污点,若是因为这个女儿坏了他的后半生,那么他或许真的能狠下心来裁决了她。 他眼中闪过了一丝狠厉的光芒,低着头的郭令仪什么都没看到,但是郭老夫人却正好将他那一闪而逝的眼神捕捉了个正着。 她的儿子怎么会有这样的眼神? 老夫人打了个激灵,立刻回过神来,再看向自家儿子的眼神就变了。 她也不敢再求情,唯恐儿子一碗药灌下去,让自己的宝贝孙女病逝了。 她连忙扯了扯郭令仪的衣袖,对着她说道:“丫头,咱们先回去吧,别打扰你爹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朝着郭令仪使眼色。 只可惜现在的郭令仪已经被自己感动的昏头昏脑的,什么暗示都看不见。 她一把甩开她祖母扯着她袖子的手,固执的扬起了下巴,“我不!今儿你们必须得帮我,不然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 郭旭洲哼了一声,一挥衣袖,朝着外头走去,只留下轻飘飘一句,“让她撞,谁敢拦着就跟她一起去了。” 只剩下婆孙二人面面相觑,郭老夫人看着自家儿子走远了,连忙走过去将郭令仪扶了起来。 “令仪啊,你可再不敢说那些寻死觅活的话了,你瞧瞧你爹都气成什么样了!” 她心里头虽然猜测自己儿子有了些不好的念头,但是却没有真凭实据。总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的告诉孙女,你爹怕是真想你死。 郭令仪原本也只是恃宠而骄,威胁一下自家老爹,可是看着他根本不在乎直接转身走人了,心里头也有些不是滋味。 原本跪的端端正正的身子也瘫了下去,冲着她祖母说道:“祖母,我真的喜欢他,想要嫁给他。您帮我想想办法好不好?他学问做的可好了,指定能考中,回头你也可以跟着我们享清福。”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的?他们郭家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可以以势压人。 “你以为你爹是当朝首辅啊?!还想办法?想什么办法?人家根本就不想娶你,谁还能按着他的头,让他跟你拜天地?” 郭老夫人怎么也没想到从前教她的那些礼仪和规矩,此番一点儿用都没有。这孩子依旧愚蠢无知到了极点,就跟那些胡搅蛮缠的泼妇一个样。 亏他们从前还想着让她好好学规矩礼仪,回头能嫁个好人家,也不枉费家里人精心培养她一场。 郭令仪跪坐在地上,伸手扯了扯自己的衣袖,依旧固执的说道:“我爹不是他的夫子吗?让我爹去同他说说,要是他不乐意就把他从浩远书院撵出去!” “浩远书院是你爹开的?还将人撵出去,看把你能的。凡事儿用用脑子好不好?上嘴皮子跟下嘴皮子一碰,啥事儿都说的这么简单。” 郭老夫人苦口婆心的劝着,偏偏郭令仪钻了牛角尖,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时间一久,郭老夫人也没了耐心,对着绿柳和自己身边的丫鬟说道:“把你们小姐送到房子里去,最近一段时间就不要让她出门了。” 闻言,郭令仪不可思议的抬头看向了她,“祖母,怎的你也要关我禁闭?” 郭老夫人直起身子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只留下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我这也是为了你好,近些日子你还是就在家里安分待着吧。” 郭令仪立刻就想起身逃跑,却被绿柳和红英两人拦住,一个拖一个拽给她关进了屋子里。 郭家没两个下人,只凭借郭旭洲教书挣的那点儿月俸,根本就不够养太多人。 郭老夫人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才给她买了红英。 后来郭令仪年岁渐长,为了更让她有小姐气派,郭老夫人才做主给她买了绿柳。 这两个丫鬟在郭家要干的活可多了去了,甚至平日里还要绣帕子和荷包来补贴家用。 郭令仪可没什么劲儿,再怎么挣扎了都挣不开,直到被关进了屋子里,她才凶巴巴地发难道:“绿柳,你真是好大的胆子,你到底是谁的丫鬟?哪有你这样把主子关起来的?” 绿柳也很为难,但是她却清楚郭老夫人这个决定是对的。 若是让小姐再闹下去,不仅对她的名声不好,恐怕等到老爷和老太太的耐心消耗殆尽,有她吃苦的时候。 再者说来,这家里给她发月俸的到底还是老爷,跟小姐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郭令仪气到不行,将屋子里的东西砸了个遍,可偏偏没有一个人搭理她,甚至连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也依旧没人前来。 她又累又饿,还生着一肚子的气,就这么和衣躺在床上渐渐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她迷迷糊糊的感觉似乎有人在捆自己的手脚。 她吓了一跳,立刻就清醒了过来。 睁开眼睛就看到床前立着三个人,她爹带着绿柳和红英。 绿柳和红英捆住了她的手脚,她这时候才开始有些怕了。 “爹!放过我吧,我以后一定乖乖听话。” 郭旭洲看着她放大的瞳孔,以及惊慌失措的神色,冷哼一声。 “没有以后了,老夫丢不起这人!” 他说完就直接命令绿柳拿过一个帕子塞住了她的嘴,才说道:“就送到明静庵,我已经同那里的师太打过招呼了。” 郭令仪眼睛越瞪越大,不停的挣扎着,嘴巴里支支吾吾的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第238章
相关推荐:
将军夫夫闹离婚
军师威武
御用兵王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以力服仙
虫族之先婚后爱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沦陷的蓝调[SP 1V1]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