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独占偏宠 > 第5章

第5章

不管可行不可行,先试试再说。如果真的可以种出来的话,他们在冬日里也可以有新鲜的蔬菜吃了。 这些日子天天粥和地瓜换着吃,也就偶尔有一顿咸菜下饭。 说起来有些矫情,可是苏九月真的有些吃腻了。 将这一切都忙活好,外边的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村子里的人舍不得点油灯,纷纷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苏九月就起了。 她将锅里的热水烧好,又热了几个饼子,大房和二房才传来了动静。 苏九月独自一人揣了个饼子,又带着麻绳、小锄头和砍刀就出了门,她没打算去太远的林子里,就在附近捡些枯树枝回来吧。 总是用大哥二哥背回来的柴火,大嫂和二嫂心中难免会有意见的。 她原来在娘家的时候也经常上山打柴,她年纪小,砍不动树,基本上都是将别人砍过的树根挖出来,背回去也能烧好一阵子的。 她顺着羊肠小路出了村子,一路上也刨了不少树根,等日头彻底升起来的时候,她已经走出了二里地。 顶着日头干活儿,即使大冬天的,地上的雪还没化完,苏九月还是热出了一头汗。 她从袖袋里掏出帕子,擦拭了下额头的汗,才颠了颠已经沉甸甸的背篓,重新背在背上,朝着前边走去。 只是这次她还没有走多远,就看到前头路边躺着一个人。 苏九月先是有些害怕,可是在心中权衡了片刻,她还是快速走了过去。 那人穿着一件棕色压花长袍,面朝着地面趴在地上,看不出来是多大岁数。 她拢了下衣袍,蹲下身子轻轻推了推这人,可对方也没有丁点儿反应,她心里头顿时慌了。 第64章 这人是黄老爷 费了好大力气将人翻了过来,待看清人脸,苏九月更意外了。 “黄老爷?!” 黄老爷怎么会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叫了半天,人也没醒,她颤抖着伸出手凑到他的鼻子前,感受着对方微弱的呼吸,这才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真是吓死她了! 她学着小时候跟奶奶学的法子,使劲掐黄户生的人中,黄户生才渐渐地苏醒了过来。 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一个顶着光晕的漂亮姑娘在看着他,他还当自己运气好被过路的仙女救了呢! 就在他晕晕乎乎的时候,仙女说话了,“黄老爷!您怎的在这里?” 黄户生的思绪这才慢慢回笼,想起了面前这小丫头是谁,“苏……苏九月?” 苏九月微微颔首,轻声嗯了一声,“您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吗?” 黄户生摇了摇头,就在苏九月等着他说下文的时候,他忽然又是一个白眼,头一偏晕了过去。 苏九月四下里看了看,也没有见到周围有过往的行人,她又伸手探了一下黄户生的额头,指尖滚烫的温度吓得她立刻缩回了手。 这人怕是昨儿在这儿冻了一夜,这才发热了。 黄老爷可是未来吴锡元的希望,她自然不可能将他一个人丢在这里自生自灭。 苏九月只是略微一迟疑,就咬了咬牙,决定将黄户生拖回去。 所幸地上的雪还没有化,有些地方甚至还结起了冰。 苏九月拖拖拽拽了一个时辰,才挪了有一里地。 她伸手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又将脖子上的围巾取了下来,刚喘了两口粗气,就有人远远地招呼她。 “锡元家的?!” 苏九月还不太习惯这个称呼,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对方是在叫她。 她冲着那人笑了笑,算是打过了招呼。 对方跑过来看了一眼地上的人,问她,“你……这是……” 苏九月好不容易碰到的人,自然不会就这么轻松地放过她,连忙说道,“嫂子,这人是我刚在路上捡的,他是个大夫,之前我带着锡元去找他看过病。也不知道他出了啥子事,可是咱也不能眼睁睁的就看着他冻死在路上啊。” 那人跟着念叨了一句,“可怜见儿的。” 苏九月就又接着说道,“嫂子,你能不能帮把手?帮我把这人挪回去?” 山里人性子都很淳朴,虽说如今是灾年,可也做不到见死不救。 便叹了口气,点头应了下来。 两个人就好办多了,她们一个人抱着头,一个人抬着脚,就走得快了许多。 到了村口又碰上了几个乡亲,大家都帮着苏九月将黄户生抬了回去。 刘翠花正在扫院子,忽然听到外边一阵嘈杂的声响,她刚拉开门就看到一群人抬着个人朝着她家来了,她老三媳妇儿就跟在一旁。 她急得都顾不上放下手中的扫帚,连声问道,“这是咋地了?这人是谁?” 苏九月还背着竹筐,快步走了过来,跟她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你说这人是黄老爷?!”刘翠花虽然着急,可也还知道压低声音。 第65章 那他可真可怜 苏九月抿着唇点了点头,她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但当时那情形,她能想到的只有将人先拖回来再说。 “你没和别人说他什么身份吧?”刘翠花的声音更低了几分。 苏九月摇头,“没,我只说他是个大夫。” 刘翠花这才放下了心,“行了,剩下的我来处理,你先回去吧,锡元一早上没见到你正在使小性子呢!” 苏九月想到吴锡元扁着嘴闷闷不乐的模样,不厚道露出了笑脸,“行,娘,我先去看看他。” 刘翠花招呼着大家帮忙把人抬去了左边厢房,那里也没拾掇,就是平时有亲戚来,回不去的时候住的。 她麻溜地在炕上铺上铺盖,然后让人把黄户生塞进去。 还不忘招呼陈招娣,“老大家的,快烧炕!老二家的,打盆热水过来!” 苏九月刚把背上的背篓卸下来,吴锡元就从屋子里头出来了。 看到她立刻眼睛一亮,开心地冲着她跑了过来,“媳妇儿!” 苏九月才直起腰,就被他抱了个满怀,院子里还有凑热闹没离去的乡亲们,看到他们的动作也都不约而同地掩唇轻笑了起来,让苏九月又是一阵脸热。 “你去哪里了?怎的不带上我,我好想你呀!媳妇儿!” 这浓重而炙热的喜欢,让苏九月有些上头。 幸好一阵冷风吹了过来,让她稍稍清醒了许多。 “我去挖了些树根回来,树根耐烧,今儿咱们把屋子里烧得暖暖的!” 吴锡元可没像以前一样开心地拍手叫好,而是扁着嘴巴,委委屈屈地道:“锡元也会挖树根,锡元也会背背篓,可是你都不带锡元,你是不是觉得锡元很笨……” 苏九月可没这么想,即便是吴锡元现在摔坏了脑子,可她依然觉得他是个顶顶聪明的孩子,跟他说个事儿,他总是记得比旁人都快。 她伸出小手捏了捏吴锡元掌心的肉肉,小声安抚道,“锡元很聪明,我也没有觉得锡元笨,只是早上出门的时候,锡元还没有醒,我舍不得这么早叫锡元起床。” 她的善意以及爱护,吴锡元能够清晰地察觉到。 他的心情愉悦了许多,“下次你带我一起,我们两个一起去,就都不用起这么早了。” 这道理似乎也能说得通,苏九月略微一思忖,就点了头,“行!” 见她答应得干脆,吴锡元就更开心了,拉着她朝着厨房跑去。 “我让娘给你留了鸡蛋饼,你肯定饿了吧!” 田秀娘正坐在灶堂前烧热水,听到这傻子的话,也未免觉得有些心酸。 她好好的男人居然比不过个傻子,她这些年嫁到吴家来,起早贪黑的,却也从来没听他说过一句妥帖话。 苏九月一进厨房看到二嫂也在,就跟她打了个招呼,将吴锡元给她留的蛋饼吃了。 想了想,又找出先前去买花椒的时候,店家送的那块姜。 吴锡元在一旁看得好奇,就问她,“媳妇儿,你这是干什么呀?” 苏九月一边切片,一边答道,“我捡到那个黄老爷的时候,他都快冻僵了,煮点姜茶给他喝,暖暖身子。” 吴锡元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他真可怜……” 第66章 探个劳什子亲 田秀娘见水热了,舀了一盆就着急忙慌的走了出去,她实在不乐意跟这两人在一个屋,整天腻歪的成何体统? 忽略掉内心那点持续翻腾的羡慕之情,她大步朝着西边的屋子走去,“娘!热水来了!” 苏九月将煮好的姜茶端过去的时候,黄户生已经醒了,看着一屋子的人,这才意识到他得救了。 “娘,我煮了些姜茶,让黄老爷先喝了吧?也好祛祛寒。” 刘翠花接了过来,亲自伺候着黄户生喝下,将空碗递给苏九月,才问道:“黄老爷,到底出了啥事儿?怎的你会晕倒在路上?” 她这一发问,黄户生就红了眼眶,他抹着眼泪,咬牙切齿地哭诉着事情的始末。 昨儿夜里,一伙难民蜂拥进他的家,抢了他家的粮,还在他家放了火。 家仆们一边掩护他跑出来,一边救火。 他被人一路追赶,慌不择路,昨儿夜色也不好,看不清路,一脚踩空就从山坡上滚了下来。 接下来,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苏九月听的也是目瞪口呆,“黄老爷,你不是在外头设了粥棚吗?” 苏九月年纪不大,不太能明白这复杂的人性,有时候人善却是不会有善报的。 一说到粥棚,更是戳到了黄户生的肺叶子,一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居然当着大家伙的面儿直接掩面哭泣了起来。 “我好心好意给他们吃饭,可谁知道居然被盯上了!就是那些难民,知道我家里有粮,才跑去我家的!“ “我怎的这么惨啊!” 这一番哭诉,真是闻者落泪,听者伤心。 苏九月也叹了口气,忍不住在心中庆幸,幸好当初他们买粮的动静小,村子里也没人知道。 黄老爷的遭遇可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啊! 刘翠花亲手递给他个帕子,问道:“家里可还有其他人?” 她们去求医问药的时候可从来没见过黄老爷的妻儿,但她们也没去人家后院,不知道他家里可还有其他人。 若是都遭了殃,那可真是太倒霉了。 黄户生闻言摇了摇头,“那倒没有,这次回来探亲,也就只回来了我一个人,我的妻儿老母都留在京城了。” 苏九月心中很是疑惑,既然家里人都在京城,那还探个劳什子的亲? 可这到底牵扯到了人家的私事,话到嗓子眼转了一圈,也还是被她咽了下去。 刘翠花也知道别人的家事不要多问的道理,便宽慰了他两句,“那这可是不幸中的万幸,如今世道乱,您先在家里歇下吧,赶明儿再想办法联系您的家人。” 黄户生微微颔首,想到自己在京城的家,心中确实好受了许多。 虽然这边的家被烧了,但是至少妻儿没有被牵连到。 苏九月忽然想到了些什么,有些着急的问他,“那书……” 她没明着说孤本,可黄户生听懂了,他费劲的坐起来,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本书。 “在这里。” 苏九月看着他手中的孤本,才松了口气,他说这书世上只有一本,若是烧了岂不是太可惜了? 第67章 替他抓药 黄户生逃出来的时候不仅没有忘记带孤本,他还将自己的那套银针带出来了。 苏九月看到那个布包,心里更加踏实了。 “您好好休息,我去给您做点吃的。” 刘翠花和苏九月母女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地出了门。 回到厨房里,刘翠花给黄户生烙饼子,苏九月在一旁烧火。 见刘翠花久久没有开口,她到底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娘,您会收留黄老爷吗?” 刘翠花手下的动作丝毫没停,连想都没想就应道:“当然要留了,左右咱家也不差这一口吃的。他若是在咱家,每日给锡元号个脉,那我这心里头可再放心不过了。” 苏九月自己本身也是这么想的,只可惜她在吴家说不上话,如今听了她婆婆的话,她的脸上才重新露出喜色来。 “娘,我看黄老爷病得不轻,不如让他自己写个方子,我去赤脚大夫那里给他拿点药?” 刘翠花想到人昨儿都在外头冻一晚上了,又这么大岁数,万一出点岔子,她可担待不起,就点头应允了下来。 “行,你带上几个大钱儿去。” 赤脚大夫就是帮附近村子的人看个头疼脑热的,手上一般会备些许常用的药材。 苏九月拿着黄户生的方子,裹好围巾就要出门。 她才刚出门,吴锡元就跟了过来。 苏九月看他连个围巾都不戴,伸手就想要解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却被吴锡元按住了手。 他反手将自己头上毛茸茸的帽子取下来,扣在苏九月的头上。 还跟摸小动物似的,顺手揉了两下,“毛茸茸的媳妇儿真可爱!” 苏九月看着他站在日光下,笑得明眸皓齿,就好像这刀子般冷冽的寒风都绕着他走似的。 苏九月凶巴巴地瞪了他一眼,“外边这么冷,你把帽子给我,你冻坏了怎么办?” 吴锡元才不怕她,她虽然看起来凶,可是总是对自己很好。 捏着拳头,给她看自己的手臂,“我很壮,不觉得冷的,你这么瘦小,才应该穿厚一些。” 苏九月看着他比自己粗了两圈的手臂,沉默了片刻,依旧一言不发地将他拖回家给他戴好围巾帽子,才拉着他出门了。 他们附近的赤脚大夫姓张,住在隔壁刘家村,从前苏九月还在娘家的时候去找过他两次,也认得路。 张大夫这些年行医也不过勉强糊口,一到了灾年,即使是他,日子也照样不好过。 苏九月和吴锡元上门的时候,远远地就听到院子里吵吵闹闹的声音。 “姓张的!我跟了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 “把我辛辛苦苦挖回来的地瓜分给你妹子?你咋地就这么大方呢?!你今儿跟我好好说说,我们娘仨吃啥!你若是想我们娘仨死,我现在就带着孩子们从那山顶上跳下去!” 紧接着就是一阵破碎的声音。 一个碎片蹦到了苏九月和吴锡元的脚边,两人吓得连忙后退了一步。 不过这时院子里的两人也看到了他们,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方才还闹得不行的张家婶子也不过只是一转身回了屋子。 第68章 媳妇总捏我手 张大夫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不耐烦地问他们,“你们咋地来了?有事儿?” 苏九月站在原地,拉着吴锡元的手怯生生地点了点头,“是的,张大夫,想要您给抓一点药。” 张大夫带着他们去自己放药材的屋子,一进门各种各样的药味扑面而来,吴锡元皱了皱鼻子,一脸的嫌弃。 “现在家里就剩些这个了,可这些药也不能当饭吃。”张大夫说了一句。 苏九月抿着唇,将自己带来的小背篓打开,取出几个地瓜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这些是她走的时候刘翠花让她带的,刘翠花当时就说这年头给钱还不如给吃的,有钱可都不一定能买到吃食,更别提现在的牛头镇乱成那个样子。 张大夫一看她的动作,愣了一瞬,才连忙问道:“你这是作甚?” 苏九月说道:“张大夫,我家里现在没钱了,想用这些换你点药材可行?” 张大夫是个老好人,平时看到谁家有难处总想着帮一把,不然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把自家口粮匀给妹妹家一些。 他下意识地就想拒绝,可是话到了嘴边,想到自家两个孩子,和方才媳妇儿说的那番话,他又咽了下去。 “那……我就收下了,你们要抓什么方子?” 苏九月将黄户生自己写的方子拿了出来,放在了他的面前,“这个方子。” 张大夫看了一眼方子上的名字,是平时比较常见的药材,就给他们抓了三服药。 “不是我抠,是这药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先拿回去,若是吃完了病还没好,你们再来。若是病好了,那也就用不着再吃药了。” 苏九月知道这样其实还是他们占了便宜,几个地瓜可不值什么钱。 她最后从口袋里拿出一点米,大概也就一小碗的分量,依旧放在了桌子上,“张大夫,这是一点米,我娘让拿来的。您也别嫌少,家里也没多少余粮了。” 米面可是个稀罕东西,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断了粮,张大夫粗粗一算,这是自家占了便宜啊! 立刻就让苏九月将地瓜拿回去,苏九月婉言推辞,“先前儿您帮我们良多,如今您家里日子也不好过,就当我将之前的诊金一同给了吧。” 张大夫正想要拒绝,外边忽然传来一声重重的咳嗽声,将他的话堵了回去。 吴锡元被吓了一跳,一点一点地挪到了苏九月身边,伸手扯住了她的衣摆,这才似乎多了些底气。 仰着下巴对着张大夫说道:“伯伯,你媳妇儿好凶啊!还是我媳妇儿好,从来不凶我!” 屋里屋外一阵死寂,苏九月面儿上也尴尬得厉害,她拉过吴锡元的手,轻轻捏了捏,示意他不要再讲话,才对着张大夫讪讪一笑,“锡元不懂事,张大夫您别和他一般见识。” 吴锡元想辩白,才刚说了个“我”字,就又被苏九月捏了下手,他扁着嘴看向了苏九月,“我又没有说错,媳妇儿,你怎么总是捏我的手?” 第69章 会不会不太方便 苏九月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但是很快她就又恢复了笑容,对着张大夫辞行,“药也抓好了,就不打扰您了,我们先回去了。” 说完就拉着吴锡元朝着外边走去,吴锡元自然地接过她手上的背篓背上。 一出门果然看到张家婶子就站在门外,看着他们两个,脸上也有一丝尴尬。 苏九月礼貌地对着她微微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连忙就带着吴锡元溜了。 看着两人相携离去的背影,张家婶子还能听到吴锡元的声音。 “他媳妇儿真的很凶,我媳妇儿都不凶我的。” “可是你有什么好东西第一个想的是我,而不是别人呀!人都是相互的,你对我很好,我当然也要对你好了……” 两人的声音隐隐传到张家婶子的耳中,她无奈地叹了口气,怎么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她家老头子一把年纪了却还不明白呢? 既然外人已经走了,她也没必要再跟这老头子客气。直接推门进去,将桌子上的米和地瓜都收了起来,连一个眼神都没给他,就转身离去。 张大夫抓了抓头发,看着她走出屋子,才一个人闷不吭声地拿起扫帚去收拾院子里的残局。 . 苏九月带回去的药很快就熬好给黄户生服下,对于家里突然多了个人,家里肯定是有人持反对态度的。 其中反对得最激烈的就是苏九月她二嫂,“不行!多个人多张嘴,虽说咱家粮食现在是够吃,可是也没的理由就要养这么个外乡人吧?” 黄户生常年居住在京城,说话自带一股子京腔,连乡音都忘了。 田秀娘和陈招娣也不知道他的来历,只当他是个来逃难的外乡人。 刘翠花睨了她一眼,“你们不懂可别瞎说,这人是个大夫,之前给锡元看了病的。你们还想不想锡元好了?能不能别只看着自己跟前的一亩三分地?锡元要是好了,咱们就算是暂且给他一口吃的又能如何?” 田秀娘一听他是个大夫,态度也没那么坚决了,斟酌地问了一句,“那他……能看好老三的病吗?” 刘翠花哼了一声,将手中的茶碗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今儿我就把话放这儿了!就算是只有一丝可能,这辈子我也定然要医好锡元!” 田秀娘跟她当了五年的婆媳,还能不知道她的性子? 知道自己这会儿要是再多说话,那可就触了她的霉头了。 到底黄户生还是留了下来,在炕上窝了三天之后,他可算是好些了。 刘翠花关切地问了他的情况,才客气地问他接下来作何打算。 黄户生知道自己家目前是回不去了,他有心想让吴家人帮他去镇子上看看,可是一想到镇子上乱成那样,他就无论如何都张不开嘴。 最后还是刘翠花说道:“黄老爷,您看镇子上也确实有够乱的,不如您先在家里住下?等过阵子我再让我儿去镇子上探探风头?” 黄户生见她自己提起,诧异地抬头看了她一眼,才试探性地说道,“会不会不方便?” 现在这年景,谁家还有余粮再多养个闲人? 第70章 娘有话要跟你说 刘翠花知道他的意思,便说道:“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若是你能留下来,给锡元看病也方便些……” 黄户生略一思忖,就点了头,“也罢,那这些日子就叨扰你们了。” 黄户生是个文人,虽说没考过秀才,可那也是能识文断字的主。 再加上在京城里跟着同僚见了些许世面,自然就跟村子里普通的庄稼汉不一样。 清晨的村子里炊烟袅袅,阳光明媚,吴传带着自己两个儿子一大早就上了山。 黄户生大病初愈,裹得厚厚的,搬着个小凳在院子里看书。 看的不是别的,正是先前儿苏九月卖给他的那个孤本。 苏九月就坐在一旁劈柴,时不时地看他两眼。 “黄老爷,这书上讲的是什么啊?”她难免有些好奇,她从来没看过书,也从来没人教她识字。 黄户生也没觉得不耐烦,吴家人跟他似乎都有距离感,总让他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难得有人跟他说两句话。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一本游记,讲了九州大陆各到处的见闻。” 苏九月一听是游记,顿时来了精神,“黄老爷,您能给说说吗?我长这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牛头镇了。” 黄户生看着那坐在小凳子上的女孩,心中闷闷地叹了口气。 别说她了,自己女儿不也是,从出生起就没出过京城,不过京城的盛况到底比牛头镇要繁华很多。 也是个可怜孩子。 他将书翻到了第一页给苏九月念,可苏九月哪儿能听得懂那些之乎者也的? 就打断了他,“黄老爷,我听不懂。” 黄户生一愣,想到她不过是个村妇,没甚学问,便呵呵一笑,“是我忘了这茬。” 他讲着游记,苏九月也不劈柴了,端着小凳子挪到了他的旁边,专心地听他讲外边的世界。 这时候,吴锡元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媳妇儿,你们在干什么?” 苏九月冲着他招了招手,“黄老爷在讲故事,你要不要来一起听?” 吴锡元眼睛一亮,脆生生地应道:“好呀!” 桃儿和果儿起了之后,也跟着一起来听故事。 虽说黄户生讲的并不是很有趣,可那些她们从未听过的东西,到底还是引起了她们的几分兴趣。 刘翠花正在厨房里忙活着,看着外头老少其乐融融的样子,忽然脑中灵光一现,想了个法子。 中午吃过饭之后,苏九月正要去收拾碗筷,却被刘翠花叫住。 “九丫,你过来给娘穿下针,这年纪大了眼睛也越发的不行了。” 陈招娣顺手接过她手中端着的碗筷,说了一句,“去吧。” 苏九月向她道了声谢,这才转身朝着正屋走去。 可是等她进了屋子之后,才发现刘翠花早就已经穿好了线在纳鞋底子。 刘翠花一抬头正好将她满脸的疑惑尽收眼底,她呵呵一笑,“你是不是还疑惑娘既然已经穿好了针,还叫你来作甚?” 苏九月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就听见刘翠花对着她微微颔首,“九丫,过来,娘有话要跟你说。” 第71章 我能不能跟您学医术 苏九月走到她身边,乖巧地问道:“娘,您有何吩咐?” 刘翠花手上的动作没停,倒是声音压低了几分,“这几日黄老爷可是教你们识字了?” 苏九月摇头,“没的,娘,黄老爷只是在跟我们讲那本游记。” 说到游记,她显然十分兴奋。 “娘,黄老爷说在陆地的边缘都是水,一望无际的水,比咱们明澄湖还大,他们把那里叫海。生活在那里的老百姓就划着小船去海里打鱼……” 刘翠花也没打断她,絮絮叨叨的听她说了许久,才说道:“今儿娘叫你来也没别的意思,这有些话娘不好直接跟黄老爷说,那三个一个比一个傻。娘琢磨了半天,这事儿还是得你去说。” 此时的苏九月更是一脸迷茫,“娘,您直说就是。” 刘翠花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坐在凳子上微微向前挪了一点,才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想着人多学点东西总是没错的,如今正好黄老爷在,他又是个有学问的,你看能不能……” 她暗示了一下,苏九月就懂了,她抬起了头,两眼熠熠生辉,“娘!您是说让我们去跟黄老爷学点医术?” 刘翠花一愣,她还真没这么想。 她原本是想着让自家娃娃跟着一并学几个字,以后大了也好说亲,只是可惜桃儿和果儿都是女娃娃,若是个孙子这会儿都可以当启蒙了。 没想到她这儿媳妇还是个有野心的,居然想跟人家学本事? 她几乎只是犹豫了一瞬间,就立刻答应了下来,女娃娃识字可能没什么用,可若是懂点医术,那今后可有的是用处。 “咱们也不是非学不可,你试探地问一声就是,别让人觉得咱们想偷师。” 苏九月憨憨一笑,重重点了下头,“我晓得,娘。” 依旧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村子里一片宁静,几乎所有人都上山了。 黄户生从昨天起就觉得这丫头有些不对劲儿,现在看她几次三番的欲言又止,就放下手中的书,问道:“怎的?有话你就直说,我老头子还能有什么受不住的。” 苏九月一听他这么说,就知道他是想岔了,连忙说道,“您别多想,只是……” 她咬了下唇,觉得伸头缩头都是一刀,还不如趁早说了。 “只是我想着能不能跟您学点医术……”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显然有些不好意思。 黄户生闻言也是一愣,他怎么也没料到她居然会有这种想法。 他在京里当太医的时候,也不是没人来拜师,他也收过几个徒弟,可无一不是先找人来说项,待他看过人是否机灵之后,再带着束脩上门正儿八经三跪九叩拜师的。 哪儿跟这丫头一样,自己个儿张口就问。 可偏偏他又没法拒绝,若不是这丫头一个人将他拖回来,他怕是都要没命了。 见到黄户生迟迟没有答应,苏九月还担心他生气了,连忙解释道:“我是想着您迟早要回去的,跟您学点儿,回头锡元头疼我就能自己给他瞧了。” 第72章 这个当束脩可以吗 黄户生觑着她乐呵一笑,“你这丫头还是个有主意的,教你倒也不是不行,只是跟我学医必须得识字,你识得字吗?” 苏九月傻眼了,“怎的学医还得识字?” “写方子看医书不都得识字?不识字怎么行?”黄户生反问道。 苏九月反正是打定主意要跟他学医的,便干脆厚着脸皮说道,“我是不识字,可我很聪明,您要是教我的话,我一定学得会。” 黄户生听她说自己聪明,心中一乐,就笑着调侃她,“可是想要学我的本事都是要交束脩的。” 苏九月知道束脩是什么,他们村子里的孩子要去学堂读书也都是要出束脩的,束脩都很贵,所以根本没几户人家能送的起孩子去读书。 早些年她弟弟毛毛才刚出生的时候,爹娘是有送他去读书的打算的,可后来家里日子过成这样,就再也没人提过这茬。 她有些为难,她现在手头就只有零零碎碎的存的不到五十个大钱,这能够吗? 她正想发问,吴锡元却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只见他歪着头问道:“束脩是什么呀?” 黄户生对后辈还算有耐心,就解释了一句,“就是学东西交的学费。” 吴锡元重重的点头,“我明白了!” 他伸出手将自己攥了好半天的鸡蛋露了出来,“这个给你当束脩,可以吗?” 苏九月有些紧张,即使她知道吴锡元是一片好心,这时候也实在担心他好心办了坏事儿。 “别……” 她刚想说别闹,就见面前的黄户生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伸出手拿起他放在手上的鸡蛋,掂了掂,“好,那我就收下了!” 苏九月眼睛一亮,像是怕他反悔似的,连忙跪下给他磕了三个头,脆生生的叫道:“师父!” 黄户生还没叫起,吴锡元却急了,连忙上前想要将她拉起来。 “媳妇儿,你这是作甚?!快起来!快起来!” 苏九月有些哭笑不得,按住了他的手,抬起眸子看向了黄户生。 黄户生也觉得这小两口有意思,一个傻,一个不嫌弃。 那个傻的,若要说他傻吧,他还知道护着自己媳妇儿,比很多不傻的都强。 见苏九月看向了他,干脆手一挥,“行了,起来吧!不然你家锡元还以为我欺负你呢!” 苏九月嘿嘿一笑,站了起来。 吴锡元却蹲下学着以前母亲的样子帮她拍了拍身上土,一抬头正对上一双眼睛,明眸里全是诧异。 他咧嘴一笑,看起来傻里傻气的,却让苏九月觉得这笑容比天边的烈日还要暖和几分。 黄户生看的有些眼热,不由想起自己远在京城的妻儿,嘴角的弧度也慢慢翘了起来。 . 黄户生休养了七八天,才算是好彻底了。 整个村子的人都忙着上山找吃的,他一个男人实在没理由在家里什么都不干。 第二天,苏九月起来的时候,他已经坐在院子里劈柴了。 他家里是医药世家,虽说比不上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也还养得起些许家仆,这些事儿他活了大半辈子,却还从来没干过。 平日里看苏九月干的十分轻松,但他自己操作起来却完全不是那回事儿。 第73章 雪见草 苏九月刚走出屋子打了个哈欠,就看到了他笨拙的动作,连忙跑了过去。 “师父,您怎么能干这些呢?!还是放着我来吧!” 黄户生没有逞强,放下手中的斧子,拍了拍手上和衣服上的灰尘,淡定地说道:“行了,我确实不适合干这个,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你拾掇拾掇东西,随我上山吧。” 苏九月琢磨着他怕是在家里待了这些日子实在有些厌烦了,想出去透透气? 就很麻溜的去厨房装了两个馒头,背上背篓就跟他出了门。 看黄户生走在前边,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她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他一番。 “师父……” “怎的了?”黄户生头也不回的应道。 苏九月斟酌了一下,才说道:“也没什么,就是……这山上离得近的早被她们挖秃了,怕是咱们找不到什么的。” 黄户生轻笑一声,“莫慌,她们找不到,这可说不得咱们就找不到,” 苏九月虽然不看好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他这般自信。 山上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被挖了个遍,本身冬日里能活下来的东西就不多。 她不再说话,等他上了山就不会这样想了…… 两人一路朝着山里走去,此时的青山早就成了满目疮痍的一片。 苏九月说的没错,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被人挖了,就连一些树皮都被扒了去。 黄户生眉头紧皱,从这儿不难看出人们的日子已经窘迫成了什么样。 他带着苏九月越走越远,也依然没有收获。 就在苏九月想要劝他放弃的时候,黄户生突然在一片土坳处停了下来。 他弯腰拂去上边盖着的一层黄色叶子,露出了下边丑陋的青草。 这种野草的叶子长得很丑,就像长了密密麻麻的小痘痘一样,乍一看特别像癞蛤蟆的外皮。 苏九月好奇地打量着,却听到黄户生吩咐道,“挖!” 苏九月微微有些犹豫,“这东西能吃吗?” 未免也有些太丑了吧?可别辛辛苦苦挖了些毒药回去,浪费时间姑且不说,吃坏了人可就坏事儿了。 黄户生走了半天也累了,将衣袍一整,就地歇息。 见她质疑也没恼,睨了她一眼,笑着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草名叫雪见草,每年冬日的时候最为肥美,它能清除热气,还可以利尿、凉血、止泻。可以做菜吃,又可以晒干后泡水喝。” 见苏九月听的目瞪口呆,他又顺手从地上捡起一个树枝,在地上划拉了两下。 苏九月看的认认真真的,就见到随着他的动作,地上多出了两个字。 “这是什么?”她好奇地问道。 黄户生拿着树枝在地上敲了敲,“这两个字就念雪见,大雪的雪,见面的见。” 苏九月仔细看了看地上的两个字,也捡起一个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黄户生看她的笔画顺序不对,就又帮她纠正了两次,才问道,“记住了吗?” 苏九月点头,“记下了。” “好,你不仅要记下这两个字怎么写,还要记住雪见草的功效,过两天我还要考你的。” “好!” 第74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中午时分,两人分食了那两个馒头,又运气好在上山寻到一些野山菌,才赶在天没黑之前下了山。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他们两个才走在半途,天色就忽然暗了下来。 苏九月走在前头,忽然停下来抬头看了看天空,说道:“怕是要下雪了。” 黄户生倒是还兴致勃勃,摸着下巴念了句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苏九月虽然不懂诗,可也听懂了个大概,问他,“您是想喝酒了吗?” 黄户生呵呵一笑,“就是句诗而已,快走吧,待会儿天黑不好走路。” 苏九月嗯了一声,加紧了步伐。 才刚刚走了一半的路,天上就已经开始飘起了大片的雪花。 苏九月又退回去两步,伸手扶着黄户生,“师傅,您小心着些,天黑路滑。” 黄户生在心中暗自点头,觉得自己这个徒弟也算没白收,还是个好孩子。 若只是下起雪倒也还好,这西北风也开始呼啸了起来,两人在路上艰难的前行。 眼看着山上的路就彻底看不见了,若是看不见路,他们两人留在大山里可就危险了。 苏九月随身带着火石,可现在风这么大,火根本就点不着。 黄户生叹了口气,他这到底是什么运气啊!今年还真的是流年不利,每次出门都会发生点状况。 他心里清楚,如果不是担心他,只苏九月一个人的话,她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哪里会被一场雪困在山上。 “九丫,你下山,我自己在后头慢慢走。” 苏九月一直咬牙搀扶着他,听了这话,也顾不上什么礼数,立刻打断了他,“您这是瞎说什么呢?我怎么可能丢下您一个人?再说了,这山上我路熟,即使摸黑也能找到路。若是留下您一个人,肯定就要迷在山里了!如今这么冷的天儿,还下着大雪,在山里会冻死人的!” 其实不用她说,黄户生也能明白。 这岂止是冻死人那么简单,这山里头早就没什么可以吃的了,若是碰上猛兽出没,他可不就是送上门的口粮? 苏九月执意不肯丢下他,他甚至怒骂她,她也不走。 最后黄户生也累了,干脆闭着嘴尽自己所能的跟着她赶路。 天色越来越暗了,山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呼啸的风声。 可这份安静却让苏九月心里更不踏实了,忽然间,一声狼嚎打破了丛林的寂静,两人的脸色都变了…… 这时候黄户生也不再提什么让苏九月赶紧走的话,他们根本听不出来狼在什么方向,苏九月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此时落了单才更是危险。 两人在黑暗中小跑着赶路,到底黄户生还是摔了一跤。 苏九月连忙蹲下来扶他,黄户生也借力站了起来。 “嘶——”黄户生倒吸一口冷气。 苏九月也是一惊,连忙问道,“您怎的了?” 黄户生苦笑一声,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扭到脚了。” 苏九月卸下背上的背篓,背在前头,然后蹲下身去,“我来背您。” 第75章 我知道媳妇儿在哪儿 这么小一孩子,黄户生怎么可能让她背? 最后还是伸手将她拉了起来,“不用背,你扶着我,我自己还能走。” 苏九月拗不过他,也不敢再磨蹭,就扶着他按着记忆中的路朝着山下走去。 又是一声狼嚎,顺着风声萦绕在他们的耳边,就像是下一秒就会从茂密的丛林里蹿出来似的。 苏九月到底还是个小孩子,她吓得要死,又不敢哭出声,只能默默地流着眼泪。 狼嚎声越来越近,漆黑的丛林里甚至都能看到猛兽眼中莹莹的绿光。 就在两人就要绝望的时候,视野当中忽然出现了一点亮光。 “九丫!九丫!” “媳妇儿!你在哪儿!” …… 顿时那一点亮光就像是从天而降的活菩萨,让苏九月彻底松了口气。 她扶着黄户生的手紧了紧,“师父,有人来找我们了!” 黄户生也同样松了口气,他都做好准备跟那头狼殊死搏斗了,劫后余生的感觉可真好。 “我们在这里!”苏九月冲着远处呼喊道。 远方的人似乎也看到了他们,迅速的朝着他们这边跑了过来。 苏九月这才发现,他们全家都出来了,包括最近看她不怎么顺眼的二嫂。 吴锡元一把抱住了苏九月,下巴在她的颈窝蹭了蹭。 “媳妇儿,你出门又不带我!” 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听着他的控诉,苏九月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忽然感觉有些腿软。 吴锡元刚一放开她,她就一个踉跄,险些跌倒,还是吴锡元眼疾手快地扶了她一把。 “媳妇儿,你怎的了?我背你!” 他虽说人有点傻,可长得人高马大的,背个小媳妇儿自然不在话下。 田秀娘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的,手里提着个灯笼,见状也催促道:“二成,你把黄老爷背着,咱们快些回去,外头风吹的怪冷的。” 面对自己媳妇儿的吩咐,吴二成二话没说就走上前去,将黄户生背了起来。 “走!快回吧。” 回到家里刘翠花早就把各个屋的热炕烧的暖暖的,苏九月将他们从山上采回来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看。 田秀娘拿起一根雪见草,问道,“这玩意儿……能吃?” 苏九月今儿才新学到点东西,见她问起,立刻给她解释了一遍。 田秀娘乐得不可开支,将雪见草又放回背篓里,“九丫,要我说你们今后还是别上山了,这点东西也不够吃的,咱们回头还得兴师动众的找你们去,怪费劲儿的。今儿要不是老三非说要去那条路上找你们,咱们可不就错过了?” 苏九月转过脸冲着吴锡元眨了眨眼睛,旁人不知道吴锡元是怎么知道她会在那条路,但她却是知道的,这是他们两个的秘密。 吴锡元见媳妇儿对着自己挤眉弄眼的,也冲着她开心的笑了。 刘翠花见她当着黄户生的面儿这样说,担心影响到黄老爷的情绪,连忙打断了她,“就你话多,去厨房帮你大嫂去,一家人可都等着吃饭呢!” 第76章 能饮一杯无 田秀娘皱了皱鼻子,一脸的不愉快,到了还是一甩袖子出了门。 刘翠花这才笑了笑,给黄户生赔了个不是,“儿媳妇不懂事,您莫要见怪。冬日里食物难寻,家里虽说吃的东西尚足,可也许久没有青菜吃了,待会儿我就亲自去把这菜给拌了。” 苏九月在一旁听着,见状难得插了一句嘴,“娘,能否再给师父打壶酒?” 她也没说是黄户生自己想喝,但刘翠花就想了,她这儿媳妇一向乖巧,无欲无求的,又怎会突然提这种无理的要求呢? 定然是这位黄老爷先前儿提起过,黄老爷和普通的上门打秋风亲戚不同,他可是贵客,若是能攀上些许交情,以后定然是有好处的。 “九丫,你来跟娘拿两个大钱,去打壶酒回来。”她喊道。 苏九月应了一声,就跟在她身后去了内室。 屋子里的女眷都离去了,只剩下几个大男人,黄户生这才感觉脸上的热度稍稍降下去了些许。 对着一旁的吴传说道:“老哥哥,今儿多亏你们出来寻我,不然我这条老命交代在山里头不足惜,就是可怜了九丫……” 吴传刚想安慰他两句,却没想到站在他身边的吴锡元开口更快,“我媳妇儿才不可怜,我会保护她的。” 黄户生:“……” 他只是想表示一下自己的谢意,没想听你们夫妻情深。 他一个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没有妻儿在身边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遭受这种痛苦? 吴传有些想笑,但是借着煤油灯看着黄户生不甚美好的表情,又硬生生的忍了下去,将话题岔了开来。 “黄老爷莫要放在心上,山里头的天就是这样,说黑就黑了。今儿也是个例外,平时倒不会这样,过几日您再想去山上转悠,我让我儿子陪着你们去。” 吴锡元在一旁又幽幽地探出头来,插了一句,“爹,我是您儿子吧?” 这回轮到吴传沉默了,让老三带着黄老爷去山里头? 那还指不定谁是拖油瓶呢! 黄户生也是愣了一瞬,而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吴锡元有些不明所以,胳膊肘撑在桌子上,捧着脸嘟囔着嘴,一脸的不愉快,“你们笑什么啊?!” 这些人真的太坏了,只会敷衍他!还是他媳妇儿好!他媳妇儿天下第一好! 苏九月要去打酒,吴锡元也要跟着去,旁人怎么劝都不听,最后还是刘翠花发了话。 “让他去吧,这会儿天也黑了,九丫一个人我也不放心。” 吴锡元这才开开心心地接过苏九月手中的酒壶,一手自然而然地拉起她的小手,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是的,锡元会保护媳妇儿的。” 苏九月也很无奈,她只是想着外边冷,她一个人快去快回就行,没必要让吴锡元也跟着跑一趟。 但见他非要去,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点了头。 村子里夏逢春家里就是酿酒的,他们倒是也不用跑太远,寻着酒香而去,最后在夏逢春家外边隔着栅栏喊了两声,“逢春叔!逢春叔!” 第77章 我给你讲个故事 夏逢春披着破棉袄走了出来,烟袋锅子里的火星在黑夜中忽明忽暗,“谁呀!” 苏九月还没适应称呼自己叫锡元家的,有些不好意思,就伸出手戳了戳吴锡元,示意他答话。 吴锡元意会,便扯着嗓子喊道:“逢春叔,是我!锡元!” 夏逢春一听是他来了,便走出来开了门,打量了他们两人一眼,扯了一把肩膀上披着的破棉袄,问道:“这大晚上的,你们俩咋来了?” 吴锡元将自己手中的酒壶晃了晃,应道:“我娘让我们出来打壶酒。” 夏逢春有些诧异,怪不得人人都说吴家家底厚,现在看来可不就是这样? 在人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吴家居然还有闲钱出来打酒? “得!进来吧!现在这酒压根就没人买,也就只有你们家来了。往年冬日里还有人来打酒回去暖暖身子,今年我家的酒还没一坛开封的呢!” 苏九月也知道每逢这种乱世,打酒的人自然就少了,相对的酒酿的也少,哪儿有那么多粮食用来糟蹋? 这时候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夏逢春也不过就是随意发几句牢骚,他们只管听着就是。 可谁知道吴锡元偏偏就不按常理出牌,“逢春叔,酒喝了会暖和吗?” 他睁着求知若渴的眼睛看着夏逢春,只可惜大晚上的他逢春叔也看不见。 反倒是听了这话之后,夏逢春整个人明显一愣,拿着烟袋锅子的手也一哆嗦,总觉得有种教坏小孩子的既视感,也不知道吴家嫂子会不会来找他算账。 这个念头冒出来一瞬间,就被他死死按了下去。 “喝酒确实会让人暖和许多,只是小孩子不能喝!”他义正严辞的说道。 吴锡元撇了撇嘴,说的这不是废话吗?小孩子不能喝酒,他又不是小孩子。 她娘说过的,有了媳妇儿就不是小孩子了! 苏九月也跟着说了一句,“今年日子确实不好过,我们其实也是替家里的客人来打酒的。您也别担心,今年冬下了好几场大雪了,明年肯定收成好,到时候大家就又有钱买酒了!” 夏逢春听着她天真的话,笑了两声,“话虽如此,可不知道有多少人扛不过这个冬天了……” 苏九月沉默了,如果不是因为被卖给了吴家,她家里恐怕也扛不过来。 夏逢春啰嗦了两句,还是开了一坛子酒,给他们打了一壶。 酒是粮食酿的,会稍稍贵一些,但夏逢春也不过收了他们五个大钱。 回去的路上,吴锡元才好奇的问她,“媳妇儿,下雪不好吗?明明打雪仗堆雪人都很好玩的。” 苏九月年纪小,也不能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记得曾经她爹说过的话。 “下大雪很多人没有柴烧,也没有东西吃,是会冻死的。” 吴锡元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可是这一次他却跟以往的表现有些不一样。 只听他说道,“媳妇儿,我给你讲个故事。” 苏九月不以为然,点了点头,“你说。” “从前有一只鸟,它在天暖和的时候四处玩耍,后来冬天到了,它就冻死了。” 第78章 打是疼骂是爱 苏九月闻言一愣,“你在哪儿听来的故事?” 吴锡元摇头,“不记得了,但我就是记得这个故事!” 年幼的苏九月隐隐觉得这个故事似乎也有些道理,但是子不言父之过,她巧妙地避开了这个话题,“家里饭应该做好了,咱们快回家吧,外边怪冷的。” 一边说着,她还作势耸了耸脖子,吴锡元看在眼里,作势就想将自己的身上的袄子脱下来给她穿。 在这滴水成冰的日子,她怎么可能穿他的袄子? 她一把拉住吴锡元的手,紧紧地攥着,吴锡元不满地看向了她,眼神似乎在谴责她阻止了自己的动作。 就见苏九月对着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眼睛里亮晶晶的,干净的仿佛成了地上的皑皑白雪,“锡元!咱们跑吧!跑一跑就不冷了!” 吴锡元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她拉着朝前跑去,原本解扣子的动作自然也就没完成。 两个人在月下的雪地上撒着欢儿,好不欢乐,可就在他们快要到家门口的时候,苏九月忽然脚一滑摔了一跤。 吴锡元下意识地抱住了她,两人在雪地里滚成了团。 等到停下来,吴锡元才松开了她,紧张兮兮的打量她,“媳妇儿,你有没有受伤?” 雪这么厚,穿的也厚,还被他抱着,哪儿那么容易受伤。 她拉着他站了起来,将他身上的雪拍去,才柔声说道:“我没事,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吴锡元冲着她嘿嘿一笑,自豪地道:“我也没事!” 苏九月看他确实不像有事的样子,就弯腰捡起地上的酒壶,幸好雪比较厚,酒壶也没摔碎。 “没事就好,咱们回吧。” 两人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的进了家门。 屋子里亮着昏暗的小灯,屋内的人影倒映在窗户上显得格外温馨。 只刘翠花一人站在门前,一看的他们两人进了门,就连忙迎了过来。 “怎的用了这么久?还以为你们路上被熊瞎子背跑了。”刘翠花半是打趣儿,半是关心地道。 甭管她到底是担心吴锡元,还是在担心自己,一进家门看到有人候着,那种打从心底升腾而起的暖意,真的不足为外人道也。 她噗嗤一下笑出声来,眼睛里亮晶晶的,宛如倒映着天上的星星,“娘,这时候哪儿有熊瞎子啊,他们正睡大觉哩!” 刘翠花很少见她这么活泼的样子,平日里她一直就像个懂事的小大人似的,一直很拘谨,干活也都抢着干。 实不相瞒,让她看着挺心疼的。 她的脸上也逐渐浮上和煦的笑容,拿起手上的帕子朝着他们两个走了过来。 “瞧瞧你们两个,怎的搞的这样狼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一路滚回来的呢!” 她拿着帕子先把苏九月身上的雪拍打的干净,才去给吴锡元整理衣服。 厚厚的帕子打在身上隐隐有些痛,可苏九月嘴角的笑容却越来越甜。 怪不得人人常说打是情、骂是爱,这种疼痛,她还怪喜欢的! 第79章 你们可以去雍州 刘翠花刚给吴锡元整理完身上的衣服,就一回头就看到自家小儿媳妇直愣愣地站在一旁,笑得跟个小傻子似的。 “傻笑什么?还不快进屋?你嫂子已经做好饭了,大家都等你们呢!” 吴锡元听说有吃的,眼睛一亮,“什么好吃的!锡元好饿哦!媳妇儿也饿!” 刘翠花无奈地一笑,“好吃的?呵呵,姜汤!” 甭管吴锡元什么表情,反正苏九月的脸是垮下来了。 掀起门帘进了屋子,屋子里热气腾腾的,吴锡元把酒壶放在桌子上,拉着苏九月坐下。 苏九月这时候才看到桌子上居然还有一碗蔬菜汤,仔细一看,倒也不是她和师傅采回来的雪见草。 她微微一愣,刘翠花见她发现了,就笑着解释道,“你之前不是说屋子里种的青菜长出来了吗?方才我就去薅了几片叶子,给大家伙儿打个牙祭。” 苏九月笑了,“我也正说这几日把这些菜拿出来给大家伙儿吃了呢!” 刘翠花亲手做的汤,里边还打了蛋花,放了几滴油,那叫一个香,只黄户生一人就喝了两碗汤。 放下手中的碗筷,他似乎也觉得自己吃的略多,有些不好意思了,对着大家讪讪一笑,“老嫂子,你手艺可真好,只是这青菜……你说是九丫自己种的?” 不过是两碗汤,刘翠花还不至于小气成这样,她笑了笑,将先前儿苏九月的种菜的事告诉了他。 黄户生理了理胡须,思忖了片刻,忽然开口说道,“如今各到处下雪,想吃口青菜无疑是难上加难,若是这些菜拿出去卖的话,许是能赚不少钱。” 苏九月之前也不是没生过这种想法,可牛头镇都那样了,她这些菜怎么可能会有人买? 她还没说话,刘翠花倒是先替她开了腔,“您到底是见多识广,只是现在牛头镇局势不明,现如今也不知道那边到底是甚模样,哪儿还敢去?别没得为了这点钱伤了自家人。” 田秀娘两眼才刚一亮,听到刘翠花的话,也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这出去卖菜肯定要男人去,让她男人去,她心里头担心。 可若是让大哥去,大哥出了什么岔子,这上山打柴打猎的活儿不都全落在她男人身上了吗?指不定到开了春,也就只有她男人一个人能干活的。 “是是是!娘说的是,咱家里头日子过的稳妥,也别贪图那点子钱。” 黄户生一看她们这样说,忽然笑了起来,“明知道那边是龙潭虎穴,老夫又怎么能怂恿你等过去?” 他这样一说,刘翠花等人就更是不懂了,“那您是何意?” “不去牛头镇,去雍州,雍州城跟牛头镇不同,那边乃是要塞,有重兵把守。很多富商应当都去了那里,那些有钱人才更讲究,这些菜也卖给他们,便是卖一斤一两银子都有可能。” “一两?!”在场除了吴锡元以外的所有人都齐刷刷倒吸一口冷气。 要知道他们平时卖的这些菜,一斤恐怕都卖不到三个大钱! 第80章 突然晕倒 黄户生倒也十分有耐心,就听他说道,“平素去牛头镇赶集的都是些附近的农户,大家吃的都是自家地里种的菜,哪儿有专门去买菜的?卖不上价也正常。” “更何况平素里冬日本来就没什么菜,这叫物以稀为贵。”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苏九月却抬起头打破了屋内的宁静,“可是我只种了一点,估摸着加起来都没二斤的。” 为了这二斤菜,特意跑一趟雍州…… 这时坐在一旁沉默不吭声的吴传却突然开口了,“咱们再多种一些!” 黄户生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只能给这家人些许建议,可以让她们的日子好过一些,但若是他们自己不开窍,他便也没了法子。 坐在他身边的吴二成叫了他一声,“爹!” “要种菜,恐怕要效仿弟妹在屋子里头种,可咱们起屋子还要花费不少银子,再加上柴火等……万一这菜要是卖不出去呢?或许儿子年纪轻,没见过什么世面。可我就问您,您这辈子有见过能卖一两银子一斤的青菜吗?” 吴传也沉默了,刘翠花却忽然一拍桌子,惊得大家都看向了她。 “行了,凡事儿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总要先看看再说。大成、二成!你俩明天带着九丫那几盆菜去趟雍州,若是能卖出去,那咱们就种!若是不成,那就以后再说。” 刘翠花拍了板,大家也就再没什么异议,应了下来。 “行了,吃饭吧。” 苏九月一边慢条斯理地吃着饭,一边发觉今天的吴锡元似乎有些不大一样,怎的大晚上的喝了这么多水? 吴锡元似乎有些热,伸手将自己袄子最上头的扣子解开了两个,小脸看上去也有些红扑扑的。 就在苏九月有些奇怪的时候,吴锡元忽然放下手中的杯子,坐直身子,眨了眨眼睛。 紧接着整个人忽然趴在了桌子上,甚至不小心打翻了面前的水杯和饭碗。 他反常的举动吓坏了所有人,苏九月连忙伸手摇了摇他,“锡元?!锡元?!你怎的了?” 坐在对面的刘翠花更是直接丢了饭碗跑了过来,“锡元!三儿!你可别吓娘啊?!怎的好端端的就晕倒了呢?” 看着他们六神无主的样子,一旁的黄户生连忙插了一句,“先别慌,让老夫看看。” 一大家子这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似的,吴传也说道:“对,你先别急,有黄老爷在,让黄老爷先看看。” 黄户生在所有人紧张的注视下,将手放在了吴锡元的脉搏之上。 苏九月她们连大气都不敢出,唯恐扰乱了他诊脉,可就在黄户生收回手之后,却突然笑了。 他这一笑,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黄老爷,锡元他怎么样了?”到底还是刘翠花爱子心切,最先沉不住气。 黄户生理了理胡子,拿起方才吴锡元喝水的杯子递给她,“老嫂子,您自己闻闻看。” 刘翠花双手接过杯子,凑到鼻尖轻轻一嗅,眉头顷刻间拧成一团。 “酒?” 第81章 锡元醉酒 “这孩子什么时候倒的酒?怎么能喝酒呢?!现在咋办?” 刘翠花家里人酒量尚可,平日里也只不过是小酌两杯,没人真的舍得喝个伶仃大醉,因此一时间刘翠花也不知道要怎么办。 黄户生也很惭愧,说起来酒壶就放在他手边,这小子偷偷摸摸倒酒自己竟然没发现,真的是他大意了。 “给他熬点醒酒汤。”他提议道。 刘翠花拧着眉头摇了摇头,“家里没有这东西。” 黄户生一愣,随后又接着问道,“蜂蜜可有?” “倒是有一些。” “再给他灌点蜂蜜水吧。” 苏九月立刻站了起来,“娘,我去。” 蜂蜜被刘翠花锁在柜子里,她拿了钥匙打开柜子门,将一个小陶罐抱了出来。 “这还是去年夏天你舅舅去山里头摘的蜂巢,回来匀了咱家一点,这东西可是稀罕物,一直也没舍得吃。” 苏九月当然知道这是稀罕物,她从小到大一口都没尝过,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味儿。 刘翠花小心翼翼地的用小勺子舀出来一点放在杯子里,见苏九月眼巴巴地瞅着,心下有些好笑,又舀了一丁点儿,笑着说道:“来,张嘴。” 苏九月愣了一瞬,下意识地张开了嘴巴,刘翠花将勺子里的蜂蜜送进了她的嘴巴里。 甜腻腻的滋味在她的嘴巴里化了开来,一下子齁到了嗓子眼,她抿着唇等着这股甜腻逐渐散去,才说道:“娘,您真好。” 刘翠花乐呵呵地道:“傻孩子,你快去兑点水喂锡元喝了,这孩子一眼没看住,就把自己给灌醉了。” 苏九月就坐在吴锡元身边,都没有看住他,她的心中也十分愧疚,立刻道歉道:“娘,对不起,是我没有照顾好锡元。” 刘翠花刚锁上柜子,就看到她低垂着头,无奈地摸了摸她的发顶,柔声安慰道,“这不怨你,娘还坐在对面的,也没发觉有什么异样。就点了盏油灯,看不大清楚也正常,他现在也大了,喝点酒也无妨。” 苏九月见她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才微微松了口气。 刘翠花也收回了手,“出去吧。” 她们出去之后,刘翠花又让两个儿子将老三抬回她自己的房间里。 苏九月去厨房兑了热水,端着小碗回了自己房间。 大成和二成见她来了,只是点了个头打过招呼就退了出去。 苏九月将煤油灯放在炕头,才又端起碗,拿勺子舀了一勺,轻轻吹了吹凑到他嘴边。 吴锡元下意识地吞咽,就这么慢慢悠悠的喂完了一碗水。 吴锡元似乎也舒服了不少,一直皱着的眉头也松了开来。 苏九月帮他掖了下被子,又打了水洗漱了一番,才爬上床,在炕里头睡下了。 她才将身上的袄子脱去,钻进热腾腾的被窝里,忽然一条手臂就压了过来。 她刚闭上的眼睛,立刻又睁了开来。 她推了推身边的吴锡元,“锡元,锡元。” 吴锡元睡得很沉,根本推不开,他甚至又朝着苏九月这边凑了凑,将自己的头在她的肩窝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蹭了

相关推荐: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老师,喘给我听   御用兵王   下弦美人(H)   狂野总统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生存文男配[快穿]   小怂包重生记(1v2)   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