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蓄意勾引(np) > 第263章

第263章

” 他如果只想拿地盖房子很简单。 但孤零零盖个房子有什么用? 杜兆辉得说服鹏城市政府将电子工业园区往那一片规划,没有整体的规划配合,杜兆辉要做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地产项目。 夏晓兰也不由高看他一眼,“杜兆辉,你能把这个项目落地,这能力在琤荣集团当个副总都有资格了。” 计划是夏晓兰出的,具体的实施人却是杜兆辉。 杜兆辉肯定扯着琤荣集团的幌子和市政府过招了,但要说动用琤荣集团的资源不可能,杜琤荣说了要公平竞争,杜兆辉就连集团的智囊团都别想动用——何况他也不敢动用琤荣集团的智囊团,鬼知道那些人是听谁的话,万一早就被杜兆基收买了,杜兆辉找他们办事,可能会输的更快。 这就是他情愿不要利润,也要请夏晓兰的原因! 夏晓兰说他搞定这个项目,能有资格当副总,杜兆辉咳了一声谦虚两声:“哪里,我就是拿到了地,这是电子配件市场具体怎么修,怎么运作,还要来美国请教你。” 这个夏晓兰不会拒绝。 人家付了1000万港币,本来就该享受这个后续服务,一套项目书可值不了1000万港币……起码夏晓兰还没有那样高的名气,除非她混到了金字塔尖的位置,别说一套完整可实施的项目书,就是和她吃一顿饭的机会也能拍出高价! 这里的一顿饭可不是指女明星参加饭局,而是像股神巴菲特一样拍卖晚餐时间,一次和巴菲特单独交流的机会都能卖到上百万美元。 夏晓兰收的这个钱,不是要考杜兆辉的悟性,而是要让他真真切切的赚到钱。 杜兆辉要是搞不定的地方,夏晓兰少不得要亲自上。 1000万港币不是那么好拿的! 但杜兆辉没有想象中蠢,能自己搞定一大部分事,夏晓兰自然要轻松很多。 对他的表现,一个好的引导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 夏晓兰也的确这样做了: “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你看我以前那么讨厌你,你多管齐下,我现在还不是再和你合作?这就是你的本事!” 以前讨厌,那岂不是现在不讨厌? 杜兆辉端起咖啡猛灌一口:“你继续说……” 这种话,多听一点,也不枉他憋了那么久,一定要拿到审批后才坐飞机来美国。杜兆辉就是个急于求表扬的小孩,现在智商不超过10岁——很巧的是,经过研究,世界上智商最高的狗是边境牧羊犬,成年犬的智商相当于8岁人类小孩。 夏晓兰总觉得杜牧羊犬有点荡漾,这特么谈生死存亡的大生意,也能荡漾的起来? “至于杜二少那边,在泰国买工厂,走的应该是制造业的路子,这是我让你选的另一条路,既然你选了电子配件大卖场,制造业就不要提了。但这说明,杜二少的脑子很清醒,或者身边有高人,你要想赢他更不容易!对了,你自己投资5000万港币,准备找银行贷款多少?” 杜兆辉伸出一个手指头,“我搞得是大项目啦,几千万怎么玩,肯定要向银行贷多一点。我看市政府也有那意思,就提出贷1亿华币,他们让四家银行联合给我贷款,倒是很大方。” 可能是长得帅,市政府才主动牵线让四家银行联合贷款给他吧。 杜兆辉不由又挺直了点腰杆。 夏晓兰终于忍不住笑出声: “一个亿?杜兆辉,你是不是拿琤荣集团去骗人了!” 市政府才不会让银行随便贷这么多钱出去,除非市政府以为贷款的事琤荣集团……想想也是,这一个亿的贷款,琤荣集团肯定是能还上。市政府又不知道杜兆辉在杜家的处境,只知道他是杜琤荣的大儿子,在国人心中,大儿子继承家业天经地义,杜兆辉又在鹏城主持了那么久集团事务,说他不是继承人谁信? 杜兆辉脸上有一丝狠劲: “反正项目失败,我就破产了,没有了5000万港币,和多欠一亿华币,你觉得有差别?” 夏晓兰点头,“那倒也是,没了钱和倒欠银行钱都是一个结果,你会变成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1369:你自己开个事务所(4更) 杜兆辉没反应过来: “什么叫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夏晓兰翻个白眼:“穷人比较好听的说法!穷人买东西是不是对价格很敏感?买个菜都要多问几个摊位比价,选了最便宜的一家,买完菜还不走,要向老板说好话讨两根葱当添头!” 卧槽! 这么贴切有画面感。 杜兆辉从记事起就没有当过穷人,要让他过这种生活,不如杀了他。 所以,他真是把一切都赌上,这个项目必须要成功。 “我现在有5000万港币,后续还有一亿华币的银行贷款可以用,这个电子配件市场我该怎么修?你是不是替东丰控股那个姓霍的设计了写字楼,这个市场的设计……” 说到电子配件广场,夏晓兰想到的就是赛格广场。 她知道的也不是赛格广场的老楼,上辈子她大学毕业后去鹏城那会儿,赛格广场的新大楼都快起来了,夏晓兰也没见过旧的赛格广场。 她只知道赛格广场的新大楼有71层,总高300多米,当时在世界上也排的上名号。 底楼9层是商场,各种手机和电子产品卖到起飞,中间层是写字楼,再往上是酒店和各种俱乐部,顶楼还有直升机停机坪。 掐着点在千禧年前一年完工,楼塔是正方形切角构成了新的八边形,要多气派就有多气派。 杜兆辉的钱,要复制1999年竣工的新赛格广场够不够? 而且早了13年,鹏城的市场是不是能容纳这样的项目。 夏晓兰还是放弃了复制赛格广场大楼的想法,她学建筑越深入,越有一种难以解释的文化人清高。比如像无边界游泳池的概念,她可以借用,那在前世已经是烂大街的。 但她直接抄袭某一栋前世的知名建筑,夏总的良心又有点痛。 真是可怕,生意人讲起良知了,还要不要愉快赚钱? 明显是建筑专业学生的身份,和生意人的身份有冲突了……夏晓兰不想承认自己是道德帝,她觉得是骄傲在作祟,学了点东西,搞过两回设计,得到别人认可了,就不屑于去抄袭了。 自己就会嘛。 挽着袖子自己干咯,干嘛要抄啊! 抄袭这种没有挑战性的事,留给别人去做好了! 想法快,表述出来慢,杜兆辉问她市场的设计,是想找她来操刀,夏晓兰自己很迟疑: “我不一定有这个时间,总体的规划思路我已经给你了,你找谁设计都行。在你有限的经费里,楼是能盖多高就多高,而且一定要快,你现在是在争夺时间,年底以前一定要把成品拿出来,最好是把低楼层的商铺全部租出,让人看到广场的赢利点,这是你要向杜董证明自己的关键处,一点都不能马虎。” 虽说杜琤荣让杜家兄弟俩各自拿2000万港币创业,比的不仅是账面上盈利数字,但杜兆辉这边连个项目都没起来,杜兆基拿着赚到的钱回家,同样输赢立判。 让杜兆辉自立门户,也要两手准备,这个电子配件大卖场做好了,杜兆辉哪怕输给了弟弟,继承不了家产大头,他将来也有仰仗! 欠银行的1亿华币就更不算个事儿,资产超过债务就行,留着慢慢还呗。 这次市政府批的地挺多,杜兆辉再怎么失败,将来还能卖地呢。 杜兆辉辛辛苦苦坐了一天飞机才到美国,和夏晓兰聊了不到一小时,就像吃了定心丸。起码他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也知道了下一个阶段该做什么。 杜兆辉还是想请夏晓兰参与设计,夏晓兰本来就很心动,地标性建筑啊,她难道不想留名? 但她在美国真的脱不开手。 在国内可以雇一群人帮她做琐碎的工作,在国外她雇谁? 国内的建筑师们,拿钱就老老实实干活,根本不争名,爱说是谁设计的就是谁的。 在国外试一试? 国情都不一样,她又不是教授,也不是建筑师事务所,到时候能压住雇佣来的人么!说到底,她没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一个人完不成如此大的项目。 夏晓兰把自己的顾虑说了。 杜兆辉奇怪,“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开个事务所?” 花钱就能办到的事,杜兆辉都不知道夏晓兰为什么会发愁。 有钱小开和夏晓兰的思维还是有差别,这时候把夏晓兰衬的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她从来没想过要搞一个建筑师事务所,她自己还没毕业,还算不上真正的建筑师,事务所不是她的必须品,也就没必要投入——这是衡量过经济得失的。 穷人会二选一,有钱小开就没这个烦恼——有钱小开选择两个都要! 讲什么成本,现在把事务所开起来,将来总能用上嘛。 夏晓兰没想到自己还有被杜兆辉提点的时候。 也是啊,她不一定要在国外搞,在国内搞难道不行? 现在国内的建筑师主要集中在设计院,难道她不能挖点人搞个事务所出来,不能盈利都先慢慢养着,她有自己得心应手的团队,启航也肥水不流外人田…… “杜兆辉,我发现你真的是个有想法的人。” 这是夏晓兰今天再一次夸杜兆辉。 杜兆辉脑子都不好使了,苹果馅饼的甜香十分醉人。 温教授早在夏晓兰和杜兆辉开始谈事时就避开了,这时候胡瑛准备好了晚餐,来叫两人吃饭。杜兆辉不知道吃过多少好东西,却把胡瑛做的食物夸了又夸。 他的普通话带着港味儿,语气夸张竟也不奇怪,还把胡瑛逗得大笑,说杜兆辉有趣。 胡瑛还说要邀请杜兆辉在家里住下,香港同胞,那也是华人同胞嘛,又是晓兰的朋友。杜兆辉瞅着夏晓兰脸色,边牧的智商一下有提高,给拒绝了: “不用不用,我在镇上订了旅馆,还有人和我一起来美国,我让他们在旅馆等着呢。” 胡瑛也是出于礼貌。 杜兆辉不是夏晓兰男朋友的话,客房都在楼上,让他和晓兰一起住二楼,有别的房间那也不方便呀——杜兆辉要是知道自己拒绝了什么,肯定就厚着脸皮答应了! 1370:她丝巾掉了 杜兆辉的到来,还是让温教授和胡瑛好奇。 杜兆辉嘴里提到的项目,上亿华币啊! 夏晓兰又是在国内做了什么,能让别人不远万里来找她谈上亿华币的项目? 不过温教授和胡瑛也没多嘴,不刨根问底,是对夏晓兰隐私的尊重。 杜兆辉到了晚上9点,才恋恋不舍的回旅馆。 他把身边的人辞退了好多,这次到美国也没有了大排场,只有一个阿华跟着。阿华都被杜兆辉留在了旅馆,伊萨卡镇又不是大城市,根本没有高档酒店。 倒是有许多旅馆,完全不符合杜大少的下榻标准。 杜兆辉还要自己去温家,阿华很担心大少安全。 到了晚上,杜兆辉平安归来,阿华看他高兴的很。 好像和鹏城市政府开会气到用烟灰缸砸人的,暴躁的大少爷,是阿华的错觉……大少爷一直就是这样有文化又讲道理的人对吧? “大少,您明天还过去吗?” 杜兆辉浑身都是自信:“过去啊,我明天要去逛一逛康奈尔。” 杜兆辉不由有点遗憾。 他手里要是还有闲钱,他也不介意捐点给康奈尔大学,再搞一个奖学金出来。 夏晓兰也太谨慎了,明明也不缺这点钱,到了美国还低调的很,胡瑛说她骑自行车上学,有必要这么寒酸吗? 夏晓兰那守财奴也不像要消费豪车的,在美国买一辆普通的新车,也就几千美元的事。 难道那一百多万美元,夏晓兰到美国才一个月就花掉了? 幸好杜兆辉这些想法是在脑子里自己琢磨的,要被阿华知道,阿华肯定又疯狂吐槽:人家夏小姐自有男朋友,大少爷你操这些心干什么呀! 操心太多肯定是闲的。 杜兆辉一早起来就往温家跑,说想参观下康奈尔大学的校园。 康奈尔大学人人都能去,夏晓兰也不会拦着,但还是强调了一下: “我一整天都要忙,你自己慢慢逛吧,我当不了导游!” 她和杜兆辉的合作,是让杜兆辉赚到钱,不包括当导游。 杜兆辉是有求于她,沿着食物链往上数,夏晓兰又不怕杜兆辉……她怕麦卡锡大魔王,也担心自己的发量变少。 在国内搞事务所的事,夏晓兰想了一晚上。 现在她回不去,但能让国内先筹备着。 事务所也可以先挂着茅康山的名字,利用茅老师这大牛的名气,吸引下圈子里的小牛。就是要对不起周茂通师兄,这样一搞,茅老师多半是要给她的事务所当顾问,而不是继续在粤省建工挂名头——被偏爱的人往往有恃无恐,夏晓兰有把握她的这个想法茅康山肯定会支持。 老茅同志上课时很严厉,但在其他时候,都很惯着她。 夏晓兰和理查德三人碰头,康奈尔大学的图书馆非常有名,是全美第一个允许本科生借书的大学图书馆,书籍数量多品种全,夏晓兰和小组成员简直能泡在这里一天。 等到一点过她和理查德三人才出来。 3000英亩大的校园,够杜兆辉逛一整天的,可他又不是真的被学术氛围感染了,不过是找个借口。 看见夏晓兰终于出来,杜兆辉等的肚子呱呱叫: “你都不吃午饭的?” “你还没吃饭?这些是我同学,理查德、黛西和莱尔,这是我华国的朋友,你们可以叫他杜。” 杜兆辉不学无术,香港到底是个英文使用很广的地方,简单的日常对话他还是懂的。 “你们好,我是晓兰的朋友,我请大家吃饭吧!” 杜大少非要撒钱,一见面就热情的很,让理查德三人很不习惯。 黛西甚至偷偷问夏晓兰,杜兆辉是不是她的华国男朋友? 夏晓兰摇头,“我男朋友身份特殊,他不能轻易出国的。” 如果周诚能出国,一早就来了,这个自信夏晓兰还是有的。 杜兆辉要花大钱的想法没落实,夏晓兰下午两点有课,要不她和理查德三人也舍不得从图书馆出来。最终在杜兆辉的坚持下,吃了非常方便的简餐。 汉堡套餐居然只要3美元! 这点钱够干什么? 夏晓兰在美国学校果然过得很惨。 速溶咖啡真难喝,杜大少也是嫌弃。 夏晓兰居然吃的很香。 两个面包夹牛肉饼和生菜,挤着番茄酱和沙司有什么好吃的,有吃一碗高汤铺底的云吞面来的实在? “真难吃……” 杜兆辉一边嫌弃,一边大口往嘴里塞汉堡。 扑街啊,这洋快餐他居然吃出了美味,难道就像夏晓兰说的,他有成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潜力? 却说另一边,项莉得了李雍的吩咐,要打探夏晓兰底细。 她也是个行动派,第二天就去找徐竟。 徐竟和马海租的是个车库,车库不见得比学校宿舍更便宜,但他们没有申请到宿舍,只能住车库! 项莉没住过车库,但这鬼地方她来过两次,都是来给徐竟送钱。 还钱不叫还钱,要说“送钱”,不知内情的人听了,还以为项莉在接济前男友呢。 这一次,项莉也是来送钱的。 她给徐竟带来了50美元,这笔钱省着点用,是徐竟两三个星期的生活费呢。 马海哼了一声,到底没再评价项莉的行为。 项莉送了钱还不走,反而从包里掏出了一条丝巾,“徐竟,你和参加派对的夏晓兰认识吧,我们打扫屋子时找到这条丝巾,有人说像夏晓兰系着,这丝巾还挺贵的,要是她的,我得还给她。” 夏晓兰的丝巾掉了? 徐竟和马海两个大直男,根本不可能关注夏晓兰的穿衣细节,派对上又那么多人,他们想不起来夏晓兰有没有系丝巾。 但项莉找上门,徐竟肯定要帮忙。 “马海,她是不是给你联系方式了,你把电话号码给项莉记一下,让她问问。” 马海迟疑。 项莉怎么对夏晓兰这么热情,这女人开着老徐的车和新欢出双入对,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马海也没继续深想。 要换了李雍来打听夏晓兰肯定有鬼,项莉自己也是女人,她打听夏晓兰,马海的警觉性就不够! 1371:人傻钱多,速去!(1更) 项莉要套话么,徐竟是压根儿扛不住的。 送了50美元过来,再拿了一条丝巾当借口,项莉就要到了夏晓兰的联系方式。 夏晓兰有没有掉丝巾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当然不可能打电话再去询问。 她在车库呆了半小时,实在忍不了徐竟和马海的“邋遢”,这里堆着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徐竟和马海在搞“发明”……就这堆破烂都有人投资?李雍说的没错,让夏晓兰投资徐竟和马海,不如投资李雍和她咯。 项莉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她人一走,马海就推徐竟: “项大小姐今天是不是挺奇怪的?” 主动送了50美元过来,还要给夏同学送丝巾,有点不像马海印象中的项莉。 徐竟怅然若失:“有什么奇怪的,她一向就是这样。” 任何出现在他身边的年轻异性,项莉都会再三盘问搞清别人的来历。徐竟一直也没外心,从前还觉得项莉这样霸道爱吃醋是爱他的表现,现在物是人非,项莉一时还改不了习惯。 马海叹气:“50美元够你吃两周饭,但我们的东西咋办?老徐,我还是想去找一找夏同学,你说我俩能认识什么有钱人,这已经是最有可能的机会了。你到国外来就没一件顺利的事儿,难道就不想抓住机会证明下自己!” 自费出来留学的,全是失败者不成? 马海也知道自己和徐竟在圈子里不受待见,别人都说李雍好,马海却觉得是李雍在捣鬼。 他和徐竟为了搞这个项目的确借了不少钱,都是打了欠条的,就算两人的投入血本无归,等他们一工作肯定也要还——谁特么是骗钱?不是李雍就是项莉,别人都说他和老徐是骗子,和这俩人脱不了关系。 呸! 要真的急公好义,怎么不让项莉把车还来。 徐竟当初可是把项莉当老婆了才会给买车,俩人也只差登记注册的手续。 要不是这样的关系,谁敢单方面收几千美元的“礼物”? 项莉摆明了又还不上同样的价值的东西……呵呵,别说在习惯AA的美国,就是在华国,订婚了又悔婚的,也要退彩礼呢! 马海没攻击项莉,一个大老爷们总抓着女人的错误不放,徐竟对项莉旧情难忘,也不见得会高兴。 他就是鼓励徐竟振作起来,先把感情的事抛到一边,男人不把事业搞定,说什么感情啊? “你难道不知道,现在的留美女郎,择偶条件是3P主义!” 3P这个词儿充满了邪恶的意味,然而徐竟并不懂,他是充满求知欲的看着马海。 马海嗤笑:“一P是PH.D,二P是P.R,三P是Property!” 博士学位,永久居住权和个人财产……徐竟想想自己一个都不占,一时又被狠狠戳了一下。 他用冷水洗了脸,“把资料整理下,我们搭车去伊萨卡。” 夏晓兰也没有完全拒绝他们。 都说了要等他清醒时再联系。 这可能是推托之词,要按徐竟出国前的清高性格,打死都不好意思再提。 但他和马海现在山穷水尽,好不容易遇到个机会,要是不努力抓住,当失败者也怪不了其他人,只能怪自己懦弱。 马海大喜,使劲拍徐竟的肩膀: “你终于振作起来了!” 这50美元送来的正好嘛,他俩跑一趟伊萨卡绝对是没问题的。 徐竟和马海要收拾东西去伊萨卡,另一边,项莉也把打探到的消息带了回去。 听说夏晓兰就是向徐竟买房的人,李雍不由点头: “这就能对上了。” 徐竟那种人,怎么也不会认识像夏晓兰那种质素的女留学生。 难怪戴的表都要200多美元,这种女孩儿拿着家里到了国外乱花,谁看了心里能舒服? “到了美国几年,我发现一个道理,有钱的人利用钱去生钱特别快,没钱的要白手起家就特别难。” 这不是废话吗? 美国的资本家都符合李雍说的特点。 看项莉没反应过来,李雍又解释: “我是说,徐竟卖房都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就能拿出几万华币买四合院,经过这期间的发展,谁知道她家现在的家底又增加了多少?钱生钱总是很快,几十万美元估计是没有,几十万华币可能就有。” 几十万华币都很多了! 换成美元也有十多万,华人喜欢储蓄,钱肯定就存着了。 不像美国人喜欢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各种按揭贷款和信用卡早把美国人的钱包榨干了,能拿出十几万美元现金的人,李雍和项莉也接触不上。 项莉把丝巾揉成一团,说不上是羡慕还是嫉妒。 “有十几万美元家底又如何,那也不会全给她带到美国来。” 李雍无语,“你还没想明白。” 没有人会把家底带上。 但改革开放口号喊了几年就有了钱的人,钱是怎么来的? 要不是家里有人贪污来的,要不就是做个体生意赚的。不过夏晓兰家里敢拿钱出来买房,就证明这钱是能见光的。 那就是做个体生意赚的呗。 又没有一口回绝徐竟和马海拉投资,可见夏晓兰极受家里宠爱,对家里的钱怎么花有很大话语权。 想想也是,能考上华清大学,又能靠竞赛来美国当交换生,有这样的女儿,家里能不宠爱吗? 可惜会学习是一回事,养孩子就不能保护的太好了,李雍心想,他这也是替夏晓兰家里给她上上课,收点学费怎么了? “家底不可能全部给她用,但我估计她在美国这边能拿出一两万美元来,你也别耽误,早点去伊萨卡,赶在徐竟和马海说动她投资以前……总之,见机行事,不要一开始就提钱,要表现的处处替她考虑。年轻女孩子嘛,到了异国他乡肯定是孤单又想家,你多关心下她,她自然就信任你。” 项莉把丝巾丢到李雍脸上:“呸!你就用这招骗了多少女孩子,用的挺熟练的呀!” 李雍面色不变,把项莉拉到自己怀里: “你还有没有良心?不这样殚精竭虑,我从哪里去给你变出大房子来?我要有外心,何不自己去接近她,那样才是人财两得对不对!” 项莉又呸了他一声。 不过这一次力道软绵绵的,显然是李雍的话让她很高兴。 1372:你是不起眼的螺丝钉? 前后两拨人要来找夏晓兰。 她是毫无知觉,心里想的是如何把杜兆辉快点送走。 杜兆辉在伊萨卡呆了两天了,也不知道康奈尔大学到底哪里感染了他,他竟也逛不够。 “他再继续待下去,我同学都要误会他是我男朋友了。” 夏晓兰给周诚打电话这样说。 不小心就捅了周诚一刀,扎的还挺深。 周诚心里就像蚂蚁啃过,他倒不是怀疑晓兰和杜兆辉有什么,而是单纯讨厌杜兆辉。 俩人都提到这个话题,夏晓兰肯定要把杜兆辉支付她酬劳,希望她能帮忙的事说清楚:“一来是这个报酬可观,二者是杜兆辉答应掌握杜家后,把杜家的走私生意砍掉,对这部分话我并不全信,但和杜兆辉作对的杜家人肯定一个都跑不掉!” 周诚的心,一半在冰里泡着,一半又在火里燃烧。 这样复杂的感受,是只有晓兰才会带给他的。 他以为俩人的关系之前疏远了,可就在他失联的时候,晓兰可能一边对他有意见,却也不忘替他考虑。 “你想要他把刘天全交出来。” 周诚的语气里带了点鼻音。 夏晓兰没否认这点。 为对方做了什么,为啥不能让爱人知道? 隔着万里距离,不靠交流表达爱意,难道要靠玄之又玄的心灵感应! “周诚,这算是你的一个心结,我知道你一直没把石凯的事放下,杜家做走私生意肯定不是好东西,那艘走私船是刘天全直接管着的,他也脱不了干系。” 天要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刘天全管理走私生意后,的确很激进,给走私船配备了好多武器。 周诚的确没把石凯的事放下,炸死石凯的喽啰死了,起码该把刘天全抓住,以告慰石凯在天之灵! “晓兰——” “嘘,不用说,我心里都明白呢。” 她惦记周诚,周诚惦记她,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点大前提不改变,其他矛盾都能磨合解决。 如果她和周诚不再互相喜欢了,那任何一点小矛盾都会被无限放大,会膈应的双方都疼。 电话那边,周诚稳定了下情绪:“你驾照通过了,有没有去选车?选自己喜欢的吧,钱不够我再汇给你。” 反正他拿着钱也没地方花。 夏晓兰就是买个代步车,看上了福特的一款,加上税也没超过4000美元。 她在美国开一年将来卖出去,还能拿回来一半的购车成本。 “再分摊到每个月,加上油费,一个月不会超过300美元。” 美国汽油又不贵,每加仑不过一块多美元。 普通家庭都能负担油费,没理由夏晓兰买得起车却开不起。 周诚觉得,不会有人比他媳妇儿更会过日子了,有钱怎么样,不照样很节约吗? 又问夏晓兰周末的留学生派对如何,夏晓兰有满满的吐槽:“快别说了,特别没意思!这种聚会看样子我以后还不得不参加,美国这边全是大大小小的派对,过生日要办个派对,有恋人了要庆祝一下,考试拿A+有派对,失个恋也有……” 一个都不参加也行,但那就是不合群,是孤僻,会被整个社交圈排挤。 周诚想了想:“你觉得没意思,可能是因为你和他们看待问题的想法都不同了,能聊到一起去就聊,聊不到一起就不用勉强自己。” 周诚其实自己也后怕。 晓兰见的东西越来越多,他如果没有去学院进修的经历,俩人保不准哪天就分道扬镳。 干革命事业还讲究志同道合,没理由伴侣就不需要啊,那可是要在一起生活一辈子的人! 夏晓兰当然知道周诚说的有道理。 有意思的人还是有的,整天聊什么衣服打扮的就属于没意思的那部分,那确实是不需要浪费时间理会的。 “你说的对,留学生派对上还是有一些有志青年能交流下的。” 夏晓兰把徐竟和马海的事说了,如果对方找上门来,她确认了是可以投资的项目,她是不介意投资一笔小钱的。 …… 这次通话,持续了9分钟17秒,挂了电话周诚自然依依不舍。 坏的手表送去了原厂修,别人说折腾一番来回几个月还不如买个新手表,周诚坚持要修好。花钱花时间都是小事,那是他媳妇儿送的表,对周诚来说格外珍贵。 对一块手表尚且如此,就知道真人对他是什么意义。 杜兆辉都跑去了美国,有着一年合作的理由,姓杜的经常跑美国也是理所当然,周诚可不能看着对方挖墙脚而无动于衷。 虽然杜兆辉没他高,没他帅,但臭不要脸的劲儿,都快赶得上他当初追求晓兰的诚意了。 他媳妇儿要是肤浅的只看长相……那也不安全,国外总有长得好看的人。 周诚此时人恰好在京城,还在家中。 姜妍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这两天就能出院了,他肯定要回来一趟。 这时候他哪里想有心思想姜妍的事,满脑子都是找机会去美国,他也真的去找周国斌说了。 周国斌看着他: “晓兰才出国一个月,你就按捺不住了?” 周诚知道他爸在看笑话:“第一,我和晓兰不是一个月没见到,而是有三个多月没见面。第二,您和我妈处对象后,有没有这么长时间没见面?” 那还真没有。 周国斌有了工作后才经人介绍认识了关慧蛾。 关慧蛾没结婚前就在京城的医院工作,周国斌也去外地任过几年职,但关慧蛾当时也调动了工作跟随。夫妻俩分别最长的一次,是有一年周国斌参加了某个巡视调研组,全国跑了一圈,足足有两个月没见面。 那也没有周诚三个多月没和夏晓兰见面的时间长。 周国斌马上转了口风:“你想走什么渠道出国?” “跟着外交部领导访问,跟着国企考察团出去……反正我就是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把我往哪里拧我都没意见!” 周国斌无语。 这是早就想好了,直接通知他一声啊! “你这样子,像不起眼的螺丝钉?” ——那当然不是,只是自谦的说法,他爸为什么要较真?就算是螺丝钉,他必然也是由八级技工精心打磨,尺寸精准,闪闪发亮的那颗。 1373:也该晋升了 “行了,我心中有数,会帮忙安排的。” 周国斌不答应也没办法,周诚是把他当老子才“通知”一声,周国斌不出手,周诚还是会自己想办法。 “学院那边怎么办?” 说好是进修两年的,这还差一点才到一年半吧。 周国斌不放心这边。 周诚倒是挺有信心:“我提前参加进修结业考试就行,能拿个大专同等学历。” 在1986年,单位里的干部有大专学历不错了,特别像周诚这样参加工作早的。 周国斌是标准的严父,从来不允许周诚飘得太高,马上给他顺手浇了点凉水,“那是很不错,都大专学历了……就是和晓兰比还差了点,晓兰去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我问过别人,在美国排名前几,在全世界都能排的上名号。” “……!” 这如果不是亲爸,不是在夸他媳妇儿,周诚真想翻脸! 谈话到最后,周国斌才表情严肃说正事: “潘保华的事告一段落了,他有他自己的路要走,能不能重新回到单位,我们不能替他做主。姜家也就那样,姜武不日就会被特殊法庭秘密审判,这件事公开了也是丑闻,会在国际上大大损害我们的形象! 一颗老鼠屎别想坏了整锅汤,把他剔掉,也是单位肃清内部害虫。你之前的一些功劳一直压着,再有姜武一事,等你从学院结束进修,可能会一起给你晋升。” 周诚是1963年生的人,今年不过才23岁! 他再往晋升,那就真是太耀眼了。 在和平时期是绝对不会有这种晋升速度,周诚是赶上了特殊时期。 这是周诚拿命换来的功劳,周国斌忧心忡忡,却也不能再自己把周诚的晋升压下去……这是单位那边的意见,要把周诚树立成标杆人物。 周国斌拿什么压? 难道由周家说话,让周诚再磨砺几年? 呵呵,单位又不是周家开的,周诚不想被树标杆,单位自然会找别人树,优秀的年轻干部那么多,又不只有周诚一个! 现在落后人家一点,不打紧。再过两年,别人再提一提,周诚还原地踏步,落后的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周国斌虽然没说出夏晓兰那套“挤圈子”理论,但他却懂这种基本理论。 再怎么忧心忡忡怕周诚根基不够牢,周国斌也不打算阻止了。机遇总是和风险并存,难道因为害怕风险,就错过机遇吗? “您的顾虑我知道,如果组织信任我,我自己有信心!” 现在的他绝对和两年前不一样。 周诚也觉得自己该往上动一动了。 晓兰有自己的事业,而他的事业就在单位。晓兰那边在突飞猛进,他却止步不前,长此以往,他媳妇儿不嫌弃他,周诚自己都会嫌弃自己! 雏鹰长大总要离巢振翅,周国斌看他心里有数也不多言:“去忙你自己的事吧,你都这么大了,也不能再干什么事儿都指望着家里给你擦屁股。” 姜武要上特殊法庭,金陵姜家受此牵连,被拆的七零八散,周诚连这样的姜家都压不住,周国斌才会失望! 周国斌从头到尾都没提姜妍的事儿,只有家里的女人才会担心这些,男人的视野着落点根本不在小地方。 只要周诚的心够定,任凭姜妍父母上跳下窜如小丑,他自会像山巅劲松般不受外界风雨影响! 周诚和他爸结束谈话,没有先往医院去,而是去了一趟什刹海。 晓兰出国后,刘芬在鹏城住了半个月,汤宏恩倒是很高兴,京城这边的生意却不能一点不管,刘芬到底是回了京城。 未来岳父看他是横竖不顺眼,未来岳母待他好啊。 姜妍的事他没对晓兰说,怕晓兰远在美国会瞎想,但不能不对刘芬说……要不等他媳妇儿回来,瓜田李下的能说的清楚么? 周诚这回上门,也是姜妍伤情稳定要出院,他认为到了可以坦白的时候。 到什刹海找到刘芬,周诚的姿态就放的很低。 “刘姨,有件事我必须要告诉您,您听完了,能不能给我出个主意?” 这孩子说的啥话呀。 刘芬见了他本来就很惊喜,一下被周诚搞糊涂了。 周诚有什么事需要她出主意呢?她对单位上的事也不懂,能给周诚什么好建议。 “你说你说,我听着。” 周诚就从头开始,把他和潘保华交好,并且和姜武、姜妍的关系讲了。当然,姜武具体干了什么坏事他是简单带过了的,周国斌说要不公开审判并不是开玩笑。 “……事情就是这样,今天就是姜妍出院的日子,她烧伤比较严重,如果要将后遗症降到最低,还要做多次恢复手术。” 严重烧伤的皮肤,在伤口愈合后会失去弹性,背部牵扯到手臂,不能活动自如的话,许多单位的训练动作都没办法完成了。 不过姜妍本来就是偏技术型,进修都是通讯班,倒不用因此退役。 就是考虑到姜妍本人的意愿,进行手术修复比较好。 人的皮肤都有延展性,可以通过植皮来恢复背部的机能。伤疤要一点都看不出来比较难,但也能大大改善。 刘芬完全没想到是这种事! “你这孩子,你怎么不早说?之前晓兰出国没赶上,你是遇到车子爆炸了!” 她问过汤宏恩,汤宏恩还说要和她平等交流,敢情又是糊弄了她。 “我是受了点小伤,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养也差不多了,刘姨,现在我的伤不重要,重要是姜妍父母那边,一直在到处说姜妍是为了我搞成那样,一定要让我娶姜妍。” 还能这样?! 这是不是欺负乡下人读书少,刘芬听过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的。 这先救了别人,再逼着别人报恩的……这种题目对刘芬来说已经超纲了! “那你想怎么办,听姜妍父母的,要和那女同志结婚?” 刘芬脑子里打结,那她女儿晓兰怎么办,这出国念个书,才刚离开一个月,莫名其妙就把对象给弄丢了?! 1374:怕自己心灵丑陋 “我当然不会娶她,这辈子除了晓兰,我谁都不会娶。” 周诚赶紧纠正刘芬跑偏的想法。 刘芬松了口气。 “那你的意思是……” 周诚不好意思,他这是有利用长辈担保的嫌疑。 “我就是想让您知道,我没说过要娶姜妍,要是您听到什么风言风语,那一定是姜家放出来的假消息。您要是不相信呢,今天姜妍出院,您可以和我一起去医院。” 一起去医院? 刘芬还是信任周诚的。 周诚从一开始和晓兰处对象,那就是奔着结婚去了。 刘芬这年纪的人不讲究什么浪漫,能正经过日子的对象,才是可以结婚的。周诚就靠这点,能秒杀好多竞争对手。 “我就不去了,你和人家女同志说清楚,晓兰要是知道了,这事儿我可以给你作证。” 周诚点头,“刘姨,还是您对我最好!” 于奶奶从外面回来,刚好听了几句。 这马屁拍的让人不忍心听,一竿子全把周家人打翻了,刘芬待周诚最好?敢情周诚是周家捡回家的儿子么。 还说女生外向。 周诚这是没娶媳妇就忘了亲娘。 他厚着个脸皮,仿佛成了刘芬亲生的。 于奶奶也不得不说周诚聪明,华国是受老观念影响,一些男人以为娶了老婆,老婆就该帮他家做牛做马。老婆必须把公婆当亲爹妈伺候,要处理好一大家子亲戚关系。 男人呢,就把岳父、岳母当成个一年走动几次的亲戚,有的地方女人对公婆是改口叫爸妈,男人对岳父母还叫叔、婶……嫁了人就卖身啦?凭啥区别对待?! 周诚这小伙子和那些蠢男人不一样,这事儿不请亲妈出面,却来让阿芬出主意,多依赖阿芬,多亲近未来丈母娘? 于奶奶咳两声: “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得了便宜就卖乖,你也就在这里哄哄阿芬。” 有本事去哄晓兰那个鬼机灵去。 看这事儿会不会轻易过去! 周诚正色道:“于奶奶您放心,这件事我肯定要和晓兰亲自解释,所以我今天来还有另一件事,下个月我打算去一趟美国,想问问您和刘姨有没有东西要带给晓兰的。” 去美国? 于奶奶暗暗点头,保密单位的人要出趟国不容易,周诚这才是真正的诚意。 于奶奶倒是想问夏晓兰在那边找人的进度,但也知道她还有学业,催的太急也给夏晓兰压力。 刘芬这下是真高兴:“带啥东西去她没有?你给她捎点吃食去,我怕她在美国吃不惯。你再好好看看,她在美国到底过得咋样!” 儿行千里母担忧,刘芬怕夏晓兰报喜不报忧。 有周诚亲自去一趟,也免得她在家里挂心。 周诚很爽快答应了。 从未来丈母娘手里请了“尚方宝剑”,周诚更无所谓姜妍父母上蹿下跳。 今天姜妍出院,周诚要和姜妍谈一谈,他在什刹海一耽误,再去医院时,姜妍已经办好了出院手续。她似乎想自己提行李,背上烧过的皮肤愈合后,让她手臂不能活动太过,甚至转动脖子也有点困难。 “姜妍,恭喜你出院了。” 一场事故,大家都还活着,这比什么都重要。 姜妍看上去也心情不错。 就是姜母十分不能接受,“周诚,你总算是出面了,我还以为你会躲起来不认账!” 周诚懒得和这妇人歪缠。 对方以为他年轻脸皮薄,会在舆论的轰炸下,不得不“负责”,选择和姜妍

相关推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云翻雨覆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