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夏晓兰要继续杵在会场,谁的脸都疼! 夏晓兰回去都快晚上10点了,听说系里老师找也没办法,只能第二天再去。 …… 远在闽省,蛰伏等待的周诚和众学员,终于等到了行动的指令。 “你们要面对的,是一群手持枪械武器的走私者,他们多由香港社团人员和沿岸的当地渔民组成,参与到走私活动的人都是犯罪份子,有一部分还是穷凶极恶的逃犯、要犯,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拦截走私货船,阻止走私交易,抓捕走私份子……所有作战计划,行动人员都由学院本期进修学员完成,希望大家不要辜负组织的信任,这不仅是一场演习,是会流血会受伤的任务,各位学员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周诚抱着枪,听着学院指挥员的训话。 他因为有丰富的前线作战经验,被选为此次行动的副大队长。 队长是居中指挥的,周诚就要带人实际去海岸线和近海领域战斗的领队长官,这一期学员,有比周诚职务更高的,他来当这个领队,其实是有人不服的,周诚必须要用这一战来证明下自己的能力。 在近海战斗,周诚也是第一次。 572:大鱼落网 12月的海面并不是风平浪静。 趁着夜色掩饰,许多条舢板船驶向大海。 在大海中想辨明方向,靠肉眼是不行的,每一次都会变幻的接货地点,让这些走私者也很头疼。 最近闽省大力打击走私犯罪,已经没有走私船敢靠岸,都是在距离海边20公里以外的近海交接货。走私的利益太大了,不管是对那些运货来的走私者,还是参与接货的本地人,绝对的利益都能激发出各种不怕犯法的走私客。 海边管的严,他们就转到海面上去交易。 冬天不是台风天,这些水性好的渔民敢凭着小舢板船就去接货。 “大哥,最近日子真不好过,那些海警……” “闭嘴,你这张乌鸦嘴,就喜欢触霉头。” 渔船上的人在拌嘴,这也是挺罕见的,更多人都习惯了闷头开船。交谈没有必要,谈好的会降低警惕,谈坏的会影响心情。只有拿到货,安安全全的驶回岸边,这一次的行动才算结束。 小样的电器还是最受欢迎的,好脱手,也不占体积。 如果有大船,当然还是大家电最赚钱,比如电视机,这种货在国内依然属于紧俏商品。 大家都是讨口饭吃,以前真是被穷怕了! 改革开放是有不少机会,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海边的人尝过了走私赚钱的速度,又怎么甘心去做别的。 走私来钱快,其他小生意来钱太慢! 今晚是有大交易的,从香港那边会来几条大船,装满电器和香烟等紧俏货品,闽省没有任何一个走私贩子能独吞下这批货,所以深夜驶向海域的有几十条接货的小船。 大船的桅杆在月色下若隐若现。 接货的人不由露出了笑容。 今晚风平浪静,人人都能有大收获! 一直静静蛰伏的猎人也露出了笑容。 “周队长,可以收网了!” “报告,我认为应该再等等。” 周诚站在船头,红外线夜视镜能看到很远的距离,他看着那些船向货船靠近,视线里已经有几十条渔船……但这还不够,周诚觉得这些船加起来也分不掉今晚的货,大鱼都是很谨慎的,要确认没有危险才会冒出头。 抓一些小虾小蟹没用,既然动手了,周诚想抓真正的大鱼! “周队长,你需要对你的判断负责!” 周诚就是副队长,制定作战计划的队长似乎不太高兴。 大家的海战都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是现学的。 耐心等待大鱼咬饵,是周诚依照以往经验做出的判断。 “我负责!” 通话陡然中断,看来队长气得不轻。 又过了有20分钟,所有小船都靠近了,一个个的对上暗号,交钱搬货,一切都是迅速而有默契的。 一部分货都搬上船了,岸上的指挥队长再次催促,周诚还是硬抗说再等等。 “周队长,一旦他们接货完毕,会向四面八方散去,再想一条不漏网的抓住,就不容易了!” 周诚真是个刺头,之前还没看出来,现在才是感受深。 队长已经放弃说服周诚,要越过周诚下达进攻命令,因为有些装货快的小船都准备掉头了。不抓个现场,又怎么算是打击走私? 就在这时候,负责侦查的小队传回消息。 “队长,礁石后面,有一艘大船动了!” “那里怎么会有一艘大船?” “特殊地形遮挡。” 简直是太疏忽了! 从夜视镜里看,这艘船上的人穿着制服。 “报告,好像是海警……” 周诚也接到了消息,等了两分钟,那艘大船也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队长,今晚闽省的海警有行动?” “没有!” 起码他并没有接到这样的通知。 也是临时的行动? 周诚越看越不对劲,这艘疑似海警的船只上闪着信号灯——走私的货船,居然没有半点反应? “不对,这是走私客伪装的!” 一直等待的大鱼,伪装成了钓鱼人,周诚露出笑脸。 “报告,请求行动!” “周队长——” “我愿意负责!各小队,警惕最后出现的海警船,这可能是敌人的伪装!” “1小队收到。” “2小队收到。” “3小队……” 由灯光全熄,到瞬间从海域四方发动攻击,惊的小渔船们四下逃散。其中有3个小队就是负责把他们逼上岸的,只要船开回岸边,就有潜伏的队员等着抓捕。 有人驾驶着小船乱撞的,不被抓到,都觉得自己能逃脱。 弃船跳海的人更不少,这里离海岸就几十里,水性好的认为自己能游回去。 混乱中响起了枪声,周诚带人包围几艘货船,那些人都手持着武器,真的敢开枪! “干他老母的,今晚怎么……” 怎么可能有抓捕? 现在没办法去追究这点。 敢从事这一行的,都是敢杀人的狠角。 普通人敢杀,同行敢杀,对执法者也能下狠手。反正拼出一条血路后,就能躲到茫茫海域,顶多不跑这条线了,大陆的公安去哪里抓他们? “不能放跑一艘船!” “收到!” 枪声也激起了这边队员的血性。出发前的训话他们总算明白了,这真的不是演习,子弹打到身上会痛,会有鲜血冒出来,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 这一场交火,持续了十多分钟,周诚终于带人挺近了大货船。 甲板上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一颗子弹就擦着周诚的胳膊飞过,周诚一下将身边的队友扑倒,自己的大腿却被子弹擦挂了一下。 周诚反手就补了对方一枪。 “周队长……” 周诚摸了一手血,动动脚,“我没事,没打到骨头,也没伤到动脉。” 周诚撕了布条将自己的腿缠住,暂时止血。 船上的人都被制住了,看着周诚这个领队,露出阴狠的眼神。周诚让人清点人数和货物,这些都是要交割的。队员这边有受伤的,暂时没有听到死亡汇报,就是最好的消息。 还有试图逃跑的,调转船头,却和周诚站着的货船相撞,剧烈的撞击让人站不稳,学员们还是经验不足,竟有两人趁机挣脱了控制,奔向岸边,准备跳海逃走——周诚下意识连开两枪,两枪都打中了,过了一会儿,却只抓起来一个。 还有一人竟不见踪影,也不知是生是死。 搜索一圈后,周诚只能下令收队! 今晚,他们的行动已经非常圆满,抓住的那艘伪装成海警的大船,牵出的一定是个大团伙……什么样的人敢冒充海警行动?制服哪里来的?武器哪里来的? 573:损失上千万(2更) 鹏城。 杜兆辉信心满满说攻克了汤市长的难关,哪知到了约定的开会时间,汤市长却没有出席。 彭秘书说领导去京城开会了。 临时开会? 杜兆辉心里不太信。 刘天全一直攻不破汤宏恩的防线也是有原因的,汤市长这办事的方法有点意思,杜兆辉也不急,汤市长不在他就和别人谈。 汤市长这会开得挺久,一去就是好几天,这个下马威杜大少算是记住了。 刘天全看笑话,杜兆辉也不是好脾气,身边的人都静若寒蝉。 唯一敢照常说话的,只有个夏大军。 夏大军最近老往外跑,杜兆辉冷眼看着,发现夏大军在鹏城租了个房子,这才冷不丁叫住他: “你老母的,在鹏城养起女人了?” 大少爷忙的脚不沾地,整天想着怎么样才能在鹏城利益最大化,身边的跟班倒比大少爷还享福,租房养起了女人?杜兆辉骂了夏大军一顿:“我还以为你是不偷腥的猫!” “大少爷……” 夏大军呐呐想解释,杜兆辉却换了副脸孔,笑嘻嘻的拍着他肩膀: “这就对了嘛,赚钱不花掉,又哪里有动力继续赚?好好跟着本少爷做事,不用愁钱花,更不用愁女人!” “不是的,大少爷,是一个老乡,她现在困难,我就是帮帮她。” “帮她?怎么样帮呀,花钱没有?” 夏大军点头。 花钱当然要花的。 在鹏城生活,样样都要花钱,租房子、柴米油盐,还有换洗的衣裳,晚上睡觉的被褥,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小雨暂时找不到工作,全是夏大军垫的钱。小雨倒是赌咒发誓的一定会还夏大军的钱,每一笔都记着,还给夏大军打了欠条。对现在的夏大军来说,这些钱并不算多,但小雨这态度,让夏大军心里舒坦。 夏大军承认花钱,杜大少就哈哈笑: “花钱了就是养女人!行了,大男人不要叽叽歪歪,又想玩女人又不想花钱,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他杜大少爷泡女明星还要花钱呢,夏大军又没自己自己长得帅,凭啥不花钱。 夏大军说不过大少爷,和小雨根本不是那种关系,小雨才20多岁,夏大军就把对方当妹子看待。 夏家三兄弟,夏大军从来都是被忽视的那个。 没有人用小雨那种仰望的眼神看过他,夏大军也有点飘。他被小雨全心全意的信赖,忍不住就想多照顾对方几分。这种心思当然不能对大少爷说,只会被大少爷耻笑。 夏大军年纪比杜兆辉大,但论男女关系的经验,那真是和杜大少爷提鞋都不配。 杜大少对夏大军找不找女人根本不关心,他是想提醒夏大军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防备心。 杜兆辉遇袭之后,对自己身边都很警惕,他要出门都是临时再通知,不会有计划泄露给身边的人……鹏城虽然不是香港,上次想弄死他的人,可不会挑地方下手。上次也是在内地,杜兆辉的戒备心很严重。 “总之,什么事该讲,什么事不该讲,你心里要有数。” 见杜大少爷沉着脸,夏大军也脊背发凉。 “大少爷,我晓得!” 小雨可从来没有问过杜兆辉的事,要不夏大军自己就远离对方了。夏大军虽然帮助小雨,脑子还不糊涂,得他自己有本事才能帮助落难的老乡,他的“本事”是咋来的?是杜少爷给的! 杜少爷要是完蛋,不可能有人给他开3000多的月薪,夏大军自己是啥样的,没人比他自己更清楚。 “大少爷——” 外面有人尖着嗓子跑进来,气喘吁吁的。 杜兆辉一大早就眼皮跳,还以为这事儿要落在夏大军身上,现在夏大军那边没啥问题,那就是别的。 “有话快说!” “大、少爷,昨晚我们在闽省,被端了5条船,还有30多个兄弟——” “你老母!有没有搞错?” 5条船的货,价值超过千万! 还要赔上30多个人? 杜兆辉坐在沙发上,“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讲一遍。“ 交货的时间和地点肯定是反复确定过的,如果是同行黑吃黑,那就是有内鬼。是大陆的差佬扫荡海域,碰巧抓到了现场?杜兆辉不太信这些巧合,任何巧合都是人为。损失上千万,对琤荣集团来说也不是小钱,不早不晚的,非要等他杜兆辉到了鹏城主持事务才出事,杜兆辉相信绝对有内鬼。 “那些人就是忽然冒出来的,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要是闽省那边有行动,我们多少会知道……大少,到现在为止,咱们的人还一个都没有跑出来。” 杜兆辉阴沉着脸没人敢说话,夏大军也没敢弄出响动。 这场交易,连夏大军都不知道,就更不用怀疑是夏大军泄露了消息。 杜兆辉狠狠将烟头熄灭。 这事儿,会不会是刘天全自导自演的,要给他杜大少爷一个大打击? 不管怎么说,损失钱的都是琤荣集团,琤荣的钱,以后都是他的,换个说法,就是杜兆辉白白亏了上千万,以他的性格来说怎么肯罢休。 “查,留我查清楚!查不清楚你们都回家去吃屎!” 没中用的饭桶们,也就只配回家吃屎了。 杜兆辉原本还看看汤市长要避到什么时候,现在琤荣一下子损失了上千万,还被抓了三十多个人,杜兆辉怕有人乱说话,想赶紧落实和鹏城的合作。一旦闽省那边的事,和琤荣集团扯上半点关系,再想谈合作,就是天方夜谭了。 杜兆辉带着夏大军杀到市政府,“彭秘书,汤市长到底上什么时间才会从京城回来?如果汤市长这个会耽误的时间比较久,我不介意亲自去京城找汤市长汇报下工作。” 彭秘书也不知道汤宏恩的归期。 哪有秘书去质问领导行程的,彭秘书只知道,这次汤宏恩去京城,除了一些工作上的事,还有家务事要处理。 处理到哪种程度才算结束? 这问题彭秘书没法回答, “杜先生,其实我们的进度并不算慢,趁着领导没有回来前,琤荣集团完全可以给出更好的投资计划,只等领导回来签字确认。” 杜兆辉好歹顾忌着这里是市政府办公室,要不他早把彭秘书拉出去沉海——汤宏恩拥有一票否决权,要不经过汤宏恩点头,这些讨论出来的结果毫无意义。 …… “林老师,您的意思是……” 夏晓兰站在办公室里,挺难相信。 林老师昨天激动,结果没把夏晓兰等来,睡了一觉,今天就淡定许多。 “你没听错,你进入了决赛!” 574:让季雅当着你妈道歉(3更) 夏晓兰的意外不是装出来的。 在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了口语试题后,基本上就和决赛说再见了! 显然,林老师也是这个想法,师生俩对进入决赛基本上没抱希望,这时候忽然结果出来了,夏晓兰进了——林老师也很惊讶,华清有4个人进入决赛,就有两个大一新生。 一个是夏晓兰,另一个是季江源。 季江源这个倒是不意外,毕竟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英语就是季江源的第二母语。 夏晓兰这个“意外之喜”,也算是给建筑系争光,能不能拿最终名次不好说,可全国那么多大学生参加的英语竞赛,夏晓兰杀出重围进入决赛,已经能证明她的英语水平。 真不容易,还是个农村考出来的学生。 夏晓兰也觉得不容易,这又不是作弊来的,是她上辈子一点一滴累积的。上辈子因为成长环境的缘故,上学期间她并不算特别优秀,不是说高考能考多少分,而是在大学期间按部就班,什么英语竞赛之类的,夏晓兰没有那个自信。 重来一次,她念了华清,还能把大学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填补了上辈子的遗憾。 “这下,你每天课后就要花更多时间在这件事上了!” “我知道,林老师,又要麻烦您啦。” 夏晓兰语气轻快,林老师也忍不住笑起来:“这样的麻烦,我愿意越多越好。” 夏晓兰和林老师重新商量了每天的小灶时间。 夏晓兰要面临的,除了1月底要举行的决赛,还有差不多同期的期末考试。林老师也提醒她英语竞赛虽然重要,却不能放松专业课。 夏晓兰离开办公室前,林老师清清嗓子: “晓兰同学,老师知道你很努力,清者自清,你是什么样的人,早晚会被所有人认可,外界的一些干扰是小麻烦,不能成为阻止你前行的绊脚石!” 夏晓兰有点愣住,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林老师或许是听到了季雅来闹事的流言吧? 最近夏晓兰在学校里的麻烦,只有这一件。 偏偏,她要和季江源一起代表华清参加决赛,华清一共只有5个学生进入决赛,这种全国性的比赛,难道还要自己刷一个名额下来?说到底,季江源本人并没有错,突围决赛,学校就更不好把季江源怎么样。 林老师是怕自己想不开,特意劝慰她两句? 夏晓兰重重点头: “我不会让您失望的,我不会让自己当一个失败者。” 要击溃流言,靠自己反复解释没用,很少人会去倾听一个失败者说什么。只有证明了自己实力的成功者,不用自己说,旁边的人都会自动替成功者解释。 这方法,夏晓兰之前在豫南的时候用过,要不是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县一中的师生们怎么会那样相信她? 弱者,会让人同情,同情过后,弱者的境况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善。 强者,才让人敬畏,让人不敢乱猜测。 “什么成功失败的,一次竞赛,不至于这么严重。” 林老师也怕给夏晓兰压力太大,故作轻松训了她两句,让她忙自己的事去。 夏晓兰一走,林老师的眉头就皱着。 一个年轻学生,哪有这么大的压力,还是季江源他妈闹出来的事影响了夏晓兰。林老师跑去找系主任,“夏晓兰可是进入了英语竞赛决赛的,这个学生很优秀,我有个预感她以后会更优秀……就算她的资质真的普普通通,人是我们建筑系的,凭什么要被别人欺负?” 系主任摸着自己稀疏的头顶。 “小林,这件事吧,它的性质现在有点变了。” 不是单纯道个歉就能解决的。 谁知道夏同学背景也是不差的,季林还挺生气给他打电话,说向夏晓兰道歉,夏晓兰不接受。 系主任也是心里不舒服。 好心告诉季家,难道还是他多管闲事啦? 季师哥的口气,隐隐有点质问,感觉是建筑系没把学生教好……系主任反问季林,夏晓兰到底提出了什么条件,季林说夏晓兰要季雅亲自道歉。 系主任好悬一口气没给厥过去,那季家到底是哪里不满意?这个要求很合理很正常,有那种好糊弄的学生,也有夏晓兰这样不好糊弄,非要求个是非曲直清楚明白的。系主任难道能说夏晓兰错了吗? 学生都是很意气用事的,要是夏晓兰真的收了点季家的东西,这事儿就此打住,系主任固然松了一口气,心里或许会隐隐失望——华清学子的气节没有了! 夏晓兰只要季雅的道歉,听季林的意思,这件事变成了一种“较劲”。 系主任觉得,季家多半扛不住,要不季师哥不会给他打这个电话。 可他能怎么办? 看在季老的面子上,强迫夏晓兰接受这毫无诚意的“道歉”? ——得,这是给季老抹黑呢! 系主任有情绪,那天在系办就能解决的事,季家要兜圈子,那就去兜吧,他的绵薄之力,季家没瞧上。 …… 季家腹背受敌。 季林就算再跳脚,他们家和周家闹矛盾的事儿,还是传的到处都是。 季林的领导都在隐晦的问他,季林以为季姥爷以前那些学生会主动帮忙,但周家和汤宏恩同时都对季家有意见,这个漩涡要不要跳进来掺和,别人也会有顾虑。 季林有点扛不住了,必须要先瓦解其中一个威胁。 季林选择的是汤宏恩。 汤宏恩是季家的前女婿,现在季家灰头土脸的,季江源也受影响,季江源向学校请了长假,都好些天没去上学。汤宏恩不松口,为难的总是自己的亲儿子,季林就觉得汤宏恩那边比较有把握。 “你要是不愿意和解,从此就离开季家吧,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季雅真是个铁石心肠,季林从前没有承受过这样的压力,短短几天瞧着像老了几岁。 季林的夫人守着季雅哭诉: “那年你说要出国,嫂子怕你在国外没钱用,把嫁妆里的两个老花瓶翻出来,让你带去美国卖掉,有没有这回事?咱们家什么好东西,我都让江源先挑,自己的孩子反而排在后面,有没有这回事?你就当可怜下嫂子,可怜你几个侄儿侄女,那是江源的亲生父亲,他总不会害江源!” 要和汤宏恩争那口气,也要争的过才行。 争不过,不是拖着季家其他人一块儿完蛋么。 季家可不只季林和季雅两兄妹,季家其他人都一起要疯了,轮流来求季雅。这是季家的家务事,乔治也管不了,事实上,乔治已经独自去了大使馆,季林觉得两个人凑在一起还不知出什么馊主意,就强行把这俩人分开。 季雅能怎么办? 她的骄纵,是建立在季家人愿意宠她的前提下,现在季家人不能继续宠了,季雅也没了仰仗。 她在美国是有点钱,美元在国内真好用,可这种时候,她的美元能怎么花? 季雅咬牙点头: “好,我同意和解!” 这不是她的意愿,是暂时的妥协。只要能出国,季雅发誓一定要回报今天的羞辱。 季林把消息给汤宏恩传过去,现在倒是汤宏恩不急了,让季家等两天! 季雅气得在家里乱砸东西。 汤宏恩在征求夏晓兰的同意: “这事儿,我想让她当着你妈妈道歉,你觉得怎么样?” 一大把年纪了,还欺负别人的女儿,汤宏恩不想让季雅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就拉倒。季雅侮辱的,可不仅是夏晓兰,还有刘芬——母女俩清清白白的,和他姓汤的一点不正当关系都没有,季雅的心思真的太脏了! 575:给刘芬成长的机会(4更) 为什么发疯找上夏晓兰,夏晓兰只知道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汤宏恩一直没说。 汤宏恩羞于启齿。 季雅觉得汤宏恩会替夏晓兰出头,是因为觊觎夏晓兰,或者觊觎刘芬。 要不就是漂亮的年轻女孩儿,要不就是年轻女孩儿她妈,季雅当时说的话,让汤宏恩很愤怒。他当时也没掩饰这种愤怒,只不过季家人没引起重视。 要引起重视,就不会放任季雅第二次去骚扰夏晓兰。 汤宏恩得知后,都不好意思见夏晓兰。 要不把这事解决,夏晓兰岂不是白叫他那么久“汤叔叔”? 后来周家就加进来了。 周家不知道夏晓兰和汤宏恩有交情,汤宏恩一开始也不知道周家。 夏晓兰是处了个对象,汤宏恩又没见过,怎么也和周家联系不上……周家掺和进来,事情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季家认怂是早晚的事,他们要真的能硬顶到底,那时候就不会让季雅和他离婚。嘴上说的再冠冕堂皇,还不是因为怂。 季家选择和他认怂,也是一贯的做法。 是想同他和解,再让他出面,去顶住周家的压力? 汤宏恩暗暗摇头,季家想的倒是挺美。 事情有了结果,他才把这件事说给夏晓兰听。 夏晓兰肯定是特别生气,她妈多老实的一个人,可能都不敢正眼瞧汤宏恩,这样的两个人能扯到一起?! 那种恶意的猜测,原来不仅针对她,还针对刘芬。 “汤叔叔,您觉得这样合适吗?” 刘芬是什么性格,夏晓兰觉得她并不适合卷入这样的事件中。夏晓兰在京城上个学,对家里是报喜不报忧,京城这边其实也没多顺,上个大学都有点刀光剑影的味道,夏晓兰倒没有受啥影响,不对生活认怂,低头就是干,她一直信奉的信条。 夏晓兰承受力强,因为夏总上辈子就见过大风大浪。 再没有比一觉睡醒,变成30多年前的另一个“夏晓兰”更惊悚的事了。 奋斗成功又删号重练,这种事夏晓兰都能接受,这些波折,对她来说真的不算啥。 但刘芬不一样啊,夏晓兰就想她妈在商都安安稳稳的,做点小生意,以后来京城开个分店,母女俩能经常见面,这日子就挺美滋滋嘛。血雨腥风的搞那么多,刘芬不适应。 汤宏恩笑了笑: “你说过想在京城开分店,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店应该是替你妈妈开的。你觉得等她来了京城,才发现这里原来和你平时说的不一样,这样才合适?” 刘芬是没啥文化。 要论聪明,那是和夏晓兰差远了。 要说多才多艺,季雅年轻时真的惊艳了很多人。 汤宏恩是没有相熟的女性朋友,但他接触的优秀女性真的不少,起码是符合大众标准中的“优秀”二字的。 刘芬是一样都不占,但汤宏恩觉得刘芬就是有华国女性几千年来的一些好品质……善良朴素,能吃苦,特别有韧性。不起眼像路边的草,经过的人踩来踩去的,路人不会留心这样的草,可它就算被踩断了腰,一场雨后,又会继续努力活着。 花谢了,草还在。 谁比谁强,真的不能简单看外表,看家世,看什么才艺。 刘芬是没有接触过这样光怪陆离的圈子,但夏晓兰将来发展的越来越好,刘芬真的能一点都不扯进来? 别的不说,夏晓兰要是嫁进周家,刘芬能一辈子不和亲家来往吗? 等刘芬来京城开店,季雅要是再发疯,会不会让刘芬更惊慌失措。 汤宏恩的意思,与其让刘芬毫无准备去面对,不如早早给她提个醒。 汤宏恩的口才很好,也很会抓关键点,句句话都让夏晓兰无从反驳。特别是汤宏恩最后说了一句: “你妈妈比你想的坚强,也有自己的主意。” 上次汤宏恩问刘芬,假如前夫要回来和夏晓兰接触怎么办,刘芬的回答就很有意思。 刘芬善良朴素,却没有说“原谅”,汤宏恩觉得对方还算不糊涂。 汤宏恩对刘芬是有两分感激和欣赏的,感激是刘芬的照顾,欣赏的是她身上的好品格,从刘芬身上,能看到华国女性的缩影。 当然,汤宏恩对夏晓兰同样。有点怜惜这小姑娘,也欣赏夏晓兰聪明还努力。 所以季雅张嘴就胡说八道,汤宏恩才特别生气。季雅侮辱他就算了,还把夏晓兰和刘芬扯进来—— 刘芬和夏晓兰母女俩,真要靠哪个男人也罢,明明在靠自己的努力生活,难道不该得到一分尊重? 夏晓兰最终点头: “那就按您说的办!” 是她没想对,她妈都敢跟着她离开夏家,敢开四里八乡的先河提离婚,端端正正的坐着,让季雅说声对不起有啥不行? 夏晓兰要带着亲妈生活,不是让刘芬变成附属品,而是要让刘芬一起成长,不共同面对,谈何成长! …… “让我去京城?” 刘芬也想女儿的很。 还是之前去鹏城见过面。 但临时叫她去京城,刘芬挺奇怪。 “去就去呗,店里有我看着,你去看看晓兰!” 李凤梅现在也想通了,赚钱不花捏在手里干啥,等刘芬去京城回来,李凤梅还想去鹏城转一趟呢。自己男人在外面赚钱,不能真的一年见一次。上次的小狐狸精是没把刘勇给勾搭走,李凤梅可是提高了警惕,决定多关心自家男人,免得别人惦记。 于奶奶听说夏晓兰叫刘芬去京城,心里嘀咕着事若反常必有妖。 “我也没去过京城,能不能跟你去一趟?可怜我一把老骨头,眼看着就要入土了,还没有去给领袖献过花。” 于奶奶多刚硬的老太太,一旦示弱,刘芬根本拒绝不了: “那您就一起去。” 就是老太太一把年纪了,坐火车好像挺折腾。 刘芬难得向女儿提要求,问夏晓兰能不能买两张飞机票。 这事儿,不用夏晓兰去办,汤宏恩安排两张飞机票显然很简单。 隔天,于奶奶就和刘芬一起飞到了京城。 ——这京城,变化还真大,于奶奶东瞅瞅西看看,倒真像第一次来京城的,刘芬不疑有他。 576:于奶奶护犊子(加37) 刘芬是第二次坐飞机。 于奶奶说自己是第一次坐飞机,这话也就刘芬能信,老太太一点都没有坐飞机的不适感,反正夏晓兰见到两人时,于奶奶的精神头更好一点: “您跟我妈来,这次就在京城好好玩几天!” 和于奶奶吧,说是房东和房客肯定不止。 夏晓兰到京城上学,刘芬还和于奶奶朝夕相处呢。这老太太嘴硬心软,最护着刘芬,生怕刘芬吃亏,这次也眼巴巴跟着来,夏晓兰能不感动吗? 于奶奶一点没白担嘴硬的名声,夏晓兰叫她好好玩几天,于奶奶哼了一声: “我还要回去扫大街,玩啥玩!” 夏晓兰也是服气。 这都又到了要交房租的时候了,就二七广场那栋小楼在,于奶奶就饿不着。每年的租金可比扫大街的工资高,于奶奶早超过了退休的年纪,加上老太太还有糖尿病,夏晓兰觉得扫大街的工作于奶奶不去也罢。 一年拿着两千多块钱,在80年代绝对能生活的挺滋润。 于奶奶要真的高寿,也不怕没钱用,夏晓兰是准备以后买下“蓝凤凰”现在的那栋楼。 就只有一点,她妈要是来京城开分店,于奶奶怎么办? 把一个糖尿病老太太给丢在商都独居,不太方便。夏晓兰想的是,要么让李凤梅带着涛涛搬进于奶奶家,继续当于奶奶家的‘租客’,也方便照看下于奶奶;要么让于奶奶和她妈一起来京城,双方的身份颠倒下,夏晓兰在什刹海那边买的院子,象征性收点于奶奶租金,让于奶奶照旧和她妈一起住。 当然,这两种安排都要征询于奶奶的意见,正好于奶奶这次来京城,夏晓兰就趁机问问。 夏晓兰没车,在机场接到她们,就是坐公交离开的。 直接就把两人带去什刹海的院子了,刘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房子。 夏晓兰说这是娘俩的房子,于奶奶瞅了瞅这地段,看看房子的制式,扭头就对刘芬感慨: “你命好,这是以前官宦人家的府邸。” 几代都是贫农的刘芬,还能住上什刹海边儿上的四合院,除了命好生了个女儿叫“夏晓兰”,于奶奶想不出别的。刘芬的命就是先苦后甜,前半生过得不顺利,女儿一争气,将来刘芬会越过越顺。 于奶奶自己就是先甜后苦。 前半生把什么福都享过,到了中年时一朝跌下,命运给于奶奶开了个大玩笑,越过越苦。 幸好她也没放弃,从大小姐变成扫大街的,扫着扫着,还有刘芬这样傻乎乎的人送上门当租客,于奶奶觉得这苦的像黄连的日子,过起来又有了别的滋味。 刘芬傻归傻,人好玩啊,是个实心眼,于奶奶一边骂她傻,一边还要操心,到头来谁最傻?是她自己! 夏晓兰哪里知道于奶奶在想什么,反正领着于奶奶转了一圈,刘芬摸摸窗台,又摸摸地砖。 “晓兰,今晚我们在这里住?” “算了吧,没有暖气,这里晚上睡觉冷……” 老四合院是没通暖气的,夏晓兰还想翻修的时候一起改造。 在四合院做饭的家伙是齐全的,都是夏晓兰蚂蚁搬家慢慢置办的。 床和被子都有,不过现在晚上睡觉太冷,要烧炭盆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夏晓兰情愿刘芬和于奶奶去住招待所。再高档点就住酒店也行,夏晓兰也能出得起那钱。 于奶奶围着屋子转了一圈,敲敲地面,十分鄙视夏晓兰没见识: “都说了这是以前当官人的府邸,大冬天的,你让官老爷们就那样硬扛着冻?这院子是有地暖的,买点煤炭回来烧着,整个屋子都暖和。” 这种技术最早是应用在皇宫的,后来又被达官贵人们学到手。 在地砖下砌好烟道,冬天通过烟道传烟,合理配置出烟窗,把整个地砖都加热了,室内的温度自然有温暖的效果。 农村就是火墙、火炕,真要动脑筋,冬天取暖肯定有办法。 夏晓兰被于奶奶给鄙视一番,她自己也在查四合院的资料,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买的院子还有烟道,看来查的资料还不够细致。于奶奶的见多识广,是老太太的生活经验,夏晓兰羡慕不来,她和于奶奶的成长环境就不同。 于奶奶见识过的富贵堂皇,不止是夏晓兰,估计好多人都没见过。 当然,夏晓兰见过的诸多事物,于奶奶也不可能想到,这是时代眼光的差异。 于奶奶说地暖也要花时间去烧的,今天先去买点煤炭回来试试,屋里地暖要是年久失修漏烟,晚上大家睡在这样的屋子里肯定要出事。 刘芬自己就在家,她想把屋里好好打扫打扫。 “您要擦窗子我不反对,家里有蜂窝煤,别心疼那几毛钱,烧热水擦!” 那双满是裂口的手,养了整整一年半,总算变顺眼了,可别又泡在冷水里生了冻疮。 夏晓兰和于奶奶一出门,离家不到200米,于奶奶就忍不住了: “大冬天的,你把你妈叫来京城干啥?可千万别说来玩,这天气,越往北走越难受,谁冬天也不愿意来京城受罪!” 于奶奶真是个人精,什么都瞒不过她。 夏晓兰就把季雅的事说了。 简单讲解了一下其中的恩怨,于奶奶心里砸吧下味道: “你们母女俩的这运气……也不晓得是好还是坏。” 一个领导才不会管刘芬有没有被侮辱,人只会因为身边亲近的人而喜怒哀乐,于奶奶敢拍着胸脯打包票,汤领导要是对刘芬没点意思,她提着扫帚,能把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扫一遍!纯义务劳动,不要工资那种! “你说他叫汤什么来着?” “汤宏恩。” “哦,有点印象。” 这人在商都当过干部,当时也被打去牛棚了的。 名声倒是挺不错,于奶奶没把话说破。汤市长是个二婚头,刘芬也是,汤市长有个儿子,刘芬有个女儿。按说这俩人谁也别嫌弃谁,凑合着也能过……但现实并不是那么简单,有时候大福分一下子落到头上,也要看当事人能不能借住。 夏晓兰就没问题,皮厚心黑,于奶奶一点都不担心。 刘芬不一样啊,就那性格,三婚是不太可能的,那二婚就要更慎重。 唉,先走着看吧,这次跟着来果然是对的,还能见一见这位汤市长——于奶奶不自觉又开始操心,自己能骂刘芬傻,别人欺负,于奶奶是不能同意的! 577:不能随便被轻慢(1更) 于奶奶是个精细人。 这种人可能落魄,但有些习惯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比如带着夏晓兰去买煤炭,一老一少的都是女的,黑乎乎的煤炭怎么拿回来?干脆就花点小钱请人给运回来呗,于奶奶说起这些事特别自然。 煤炭当然是整块的煤石好,但这种原炭价钱高,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过多,仅仅是做饭的话太浪费,好些人家也舍不得。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把整块的煤打碎成碳粉,掺着一定比例的黄泥压成煤饼子,也能取暖做饭! 煤饼子中间弄些孔洞助燃,就是‘蜂窝煤’。 于奶奶没钱的时候能吃糠咽菜,手里一宽裕,她也是很大方的。 她要不闹着来京城,夏晓兰不会多买一张机票,于奶奶说什么也把几百斤的煤炭钱给了,老太太买的还是整块的煤石。 “掺泥的不要,地暖都好多年没用了,得把青砖全部烧透烧暖和,一分钱一分货。” 这就是消费观的不同。 换了刘芬和李凤梅,肯定是买便宜的,于奶奶是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内,尽可能挑最好的。 那以前还是烧木炭呢,最好的木炭烟雾很少,现在工业发达了,煤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下午,老中青三个女同志,都忙着收拾屋子。 房子多了烟火气息,做一顿饭吃,就有了家的感觉。 地上有了暖意,屋子里都挺暖和,汤宏恩让小车来接夏晓兰和刘芬,三人都还舍不得出门。 司机就是小王,夏晓兰的老熟人。 瞧见一个老太太挤上车,小王还挺迟疑。 “王哥,这是我奶奶,她和我们一起去。” 小王赶紧叫了声“夏奶奶”,于奶奶也没解释,淡淡纠正小王:“我姓于。” 小王一下子把背挺直了。 这老太太特别有范儿,不像个简单人物,更不是那种农村老太太了。 夏晓兰知道小王疑惑着呢,她也不好解释,就让小王误会呗。 起码于奶奶还担心她妈,跟来京城瞧瞧咋回事。真换了夏老太,自然是刘芬和夏晓兰越倒霉,夏老太就越幸灾乐祸。夏晓兰已经很久没想起来夏家那群人了,她真的不够善良,做不到以德报怨,夏家人过得不好,夏晓兰就舒心了。 三人被小王载着,一路往鹏城驻京办而去。 这里算是汤宏恩的一亩三分地,季家要和解,肯定得主动到汤宏恩的地盘来。 一个大房间早就清了场,汤宏恩一见多出个于奶奶,也是一怔。 “老人家,您是不是姓于?” 于奶奶点点头,“没想到汤市长还记得老婆子,就是我。” 怎么不记得? 汤宏恩都是后来被下放的,当年最先倒霉的其实就是于奶奶这样的,扣上了“资本主义”的帽子,游街示众。 于家以前是豫南的大户,鼎盛时期商都有一小半的地皮都是于家的。 公私合营后,于家的产业都捐献给了国家,手里还有一些财物,包括古董和珠宝黄金吧,当然还有房产。这些东西,后来可害惨了于家,于奶奶的老伴儿没熬过去,于奶奶倒是挺下来了,汤宏恩对她印象很深刻。 “您身体还硬朗呢?” “暂时死不了,现在这日子越来越好,我可舍不得死!” 于奶奶的话让汤宏恩不由笑了,都是从那段时期熬过来的人,于奶奶这是想的通,受苦时候都撑过了,凭啥要在好日子来的时候去死? “您说的对!” 原来,夏晓兰和刘芬在商都租的房子,就是于奶奶家的。 老太太跟着跑来这种场合,汤宏恩也不反感。像于奶奶这样的人,愿意“多管闲事”,那是刘芬和夏晓兰的福气,老太太把这母女俩惦记着,生怕她俩吃亏。 汤宏恩十分自责: “刘芬同志,我的家务事把你扯进来了,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刘芬也是来之前才知道原因,她惶恐不安,却又有一丝异样。 别说只是嘴里侮辱她两句,以前夏家人欺负
相关推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云翻雨覆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