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务,就是周国斌大哥周文邦给占着,虽然知道国家不可能给他安排在原来的位置,王广平还是很不爽。周文邦有什么能力,这样的人也能干他原本的职务?而他回城后,却要被挤去教育部! 而且,原本和他职务相当的周国斌,这几年却……冉淑玉挑谁不好,偏偏挑周家,王广平有心结,声音也没好气: “周家老爷子还在呢,就能替周家保驾护航,你非要和他家比什么。” 周家就是运气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有周老爷子在,那就是定海神针一般,就算已经退休了,还是能给周文邦和周国斌当“护身护”,王广平就算羡慕嫉妒也没办法,他总觉得自己当初下放,就是因为没人在关键时刻帮他。 冉淑玉听出王广平不高兴,也不敢继续抓着周家不放: “我这是替建华不值当,周诚找的女朋友怎么样?建华却在乡下被一个农村丫头给套牢了!” 别以为她没看出来,上次请柳教授一家吃饭,让夏子毓过来搅局,就是王建华的主意。 只不过亲儿子舍不得说,肯定全是夏子毓的错。 王广平说夏子毓补习班的想法好,能帮上王建华,冉淑玉才硬生生把一口气忍下来。还说要见见夏子毓父母,结果夏子毓那边自己就退缩了。是拿乔还是没底气,冉淑玉不想探究,不用和乡巴佬相处,她乐得自在。 “你懂什么,名牌大学和长得漂亮是优点,但找一个脑子聪明的,有见识有想法的,能帮上你儿子的更实在!” 起码是现在,夏子毓还能帮上忙,王广平为什么不接受? 建华一起,补习班就要在东、西两边再开新的补习点,仅仅是师院的学生参与进来还不够,如果京师大那边……王广平想要造势,又怕被别人察觉,跑来摘桃子。 冉淑玉不吱声儿。 名牌大学的难道脑子不聪明? 同时满足名牌大学、漂亮和脑子聪明三个条件,再加上一个家世好,那才是最适合建华的! …… 周国斌回家,曾嫂端水果的时候就说了,这是夏晓兰送来的。 周国斌都一怔,再听了夏晓兰对关慧蛾说的话后,他就感叹:“这个女孩儿办事的确大气。” 就瞧夏晓兰说的那些话,就是个心宽的。 世界上的事就是如此矛盾,要求一个年轻女孩儿处处以男友或丈夫为尊,她必然是甘愿当一个小女人,当一个贤内助的性格,觉得经营好一个家庭比自己去奋斗事业更重要。但一心扑在家庭上的女同志,往往又心思比较敏感,因为她接触的人每天变化不大,见识的天地也就家庭这么巴掌大的地方,遇事就会多想……想要两者完美融合,做梦还差不多。 找个心思多的,不如找个心胸舒朗性格大方的,什么样的人好相处难道周国斌不知道吗? 夏晓兰现在拿出了态度,周家还能怎么办,只能看是不是做的和说的一样。 关慧蛾闷闷的,又说起今天碰到冉淑玉的事: “一眼看见,我都没认出是她,以前多讲究个人,现在衣着朴素,看着怪可怜的。” 夏晓兰的私事,周诚肯定没和家里说过。 包括周国斌也不知道。 但周国斌知道周诚上次打听过王广平复职的事,周国斌也对王广平有三分留心,听见关慧蛾还在那里同情冉淑玉,他赶紧给关慧蛾打预防针:“王广平现在返城复职了,工作落实在教育部,和正清成了同事,两人不在一个司。王广平这人以前在工作中就有点计较,现在是大哥占着他从前的职务……别的不说,返城复职的干部,都是补齐了工资的,冉同志衣着朴素是思想觉悟高,绝对不是你想的日子过不下去。” 就王广平的级别,怎么也要补发三四万的工资。 冉淑玉穿的朴素,或许是下放时候吃了苦,现在思想觉悟提高,经济宽裕也不改节俭的作风。 或许是别有目的,故意这样穿的。 周国斌就是要给关慧蛾提一声醒,让她不要先入为主去同情冉淑玉。 关慧蛾点头:“我和她本来也不熟,在路上她先招呼,那我能目不斜视走过去?” 冉淑玉就算刻意卖惨,也轮不到她关慧蛾可怜呀。 周国斌一说,关慧蛾就知道,以后要离这家人远一点。工作的事大家都听国家安排,周家是不欠谁,可王广平两口子心里到底是咋样的,人心隔肚皮,关慧蛾也怕惹麻烦! …… 从周诚家离开,夏晓兰还觉得事情挺玄幻。 可仔细一想也说得通,周诚都认识王建华,关慧蛾认识冉淑玉不是理所应当吗? 只是以前王家人下放,周家和王家没有机会往来。现在王广平复职,可不是要重新建立点私人友谊么。夏晓兰没法反对关慧蛾的人际关系,这事儿就不归她管,冉淑玉要在周家出入,夏晓兰仔细想想也没啥了不起——不就是王建华、夏子毓之间的那点破事儿么,该心虚的不是夏晓兰! 夏晓兰回学校,给周诚写了封信,就去图书馆自习。直到傍晚才去食堂吃饭,回寝室的时候看见宁雪在用钥匙开305寝室的门。 “宁雪,你回来了!” 她找了宁雪两天呢,可算逮着了机会。 宁雪不想多管闲事,但夏晓兰端着个饭盒就站在旁边盯着她,宁雪也不能装作看不见。 夏晓兰想谈“军训优秀毕业生”的事? 宁雪把东西放下,夏晓兰果然还在门口等着。 “夏同学,你是不是找我有事?” 夏晓兰瞧瞧楼道,现在上自学和在外面玩儿的都回来了,她不想和宁雪的谈话闹得满城风雨。 “我能和你谈谈吗?我们去操场,边走边聊怎么样?” 468:来自天才的嫌弃(3更) 夏晓兰和宁雪单独走一块儿,倒是难得一见。 两人并不亲密,甚至是争“军训优秀毕业生”的对手,宁雪忽然主动退出评选,也就是放假,不然肯定早已在学生间引起热议。 “宁雪同学,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宁雪这性格,要让她主动说话,可能转10圈操场都没答案,夏晓兰也干净利落的不兜圈子。 宁雪也是干脆人,“你想问我为什么退出‘军训优等生’评选吧?不关你的事,我只是觉得没意思,我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这种没意义的事上。” 评优、拿奖? 得看拿什么奖。 什么新生代表、三好学生,对宁雪来说都是浪费她的时间。 如果学校非要找她,宁雪都是能躲就躲。就像作为“新生代表”讲话,她也是替季江源擦屁股,季江源根本不了解国内的情况,还像在美国时那样随心所欲,“新生代表”是学校的信任,季江源却直愣愣的拒绝! 夏晓兰被学霸的霸气给惊呆: “什么样的奖,才是有意义的?” 宁雪一笑,“你说呢。” 夏晓兰其实是知道的,眼前这个女孩儿,可是建筑大师宁彦凡的孙女。 对宁雪来说,有意义的奖,只能是和“建筑”相关了! 夏晓兰是为了以后经营才学建筑,宁雪可能是为了梦想,或者某种信念在学建筑……夏晓兰心思太杂,做不到这种程度,但她很认可宁雪的纯粹。 纯粹的宁雪同学说话也很直接: “我之前好像对你有点误会,我以为你舍本求末,明明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却要把天赋浪费在无关要紧的地方。这点我要向你道歉,其他地方我对你并没有意见,你在我心里就和其他同学一样。” 宁雪没有说谎。 她对其他同学就是冷漠,这种冷漠被藏在“礼貌”之下。 对“天才”来说,不需要在乎普通人的想法。 夏晓兰在建筑上有没有天赋宁雪不知道,她就知道夏晓兰绝对不是笨蛋。 但也不足以让宁雪视之为对手,特别是在“建筑”上,夏晓兰要学的基本功还太多!如果不是因为季江源,宁雪不会刻意关注到夏晓兰,不会有“嫌弃”的想法。现在这个想法解除了,宁雪自然又将夏晓兰划到了“其他同学”的类别里。 她来操场,是解释自己之前的态度。 解释清楚了,她以后对待其他同学什么态度,对待夏晓兰也会同样。 宁雪说完就走,夏晓兰站在操场上怀疑了一会儿人生。 现在的小姑娘也太厉害了吧? 夏晓兰动不动就被教做人。 在她重生前的世界,有宁彦凡,必然也有宁雪。只是宁雪不仅和她前世差着岁数,夏晓兰上辈子也没考上华清,竟一点都不知道这女孩儿将来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必然是不凡的,不凡到什么地步? 原来宁雪态度有异,竟然是这种原因,她就说嘛,宁雪看她的眼神,和上辈子专业老师知道她要放弃学了四年所学当销售员时一模一样! 那不仅是嫌弃,是恨铁不成钢。 夏晓兰被一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给“恨铁不成钢”,她觉得这感觉太怪异。 “宁雪就是这样的性格,她对你没什么恶意。” 一个声音忽然冒出来,吓了夏晓兰一跳。 “季江源,你躲起来干什么?” 季江源从树荫里走出来,他也很无奈,有时候喜欢在安静处思考,每次都要知道一些别人的秘密。上次是看见夏晓兰和周诚,这次又听见夏晓兰和宁雪的谈话,季江源觉得他和夏晓兰可能真有点华国人爱说的“缘分”。 “不要这么惊讶,OK?是我先到地方,你们要停在我面前说话,还要怪我偷听吗?夏晓兰同学,我站出来是觉得‘偷听’不太礼貌!” 上次周诚和夏晓兰在接吻,季江源认为应该非礼勿视,直到被周诚叫破行踪才现身。 这次夏晓兰在怀疑人生,季江源觉得自己可以替她解解惑。 绅士就该替女孩儿解决麻烦,特别是漂亮的女孩儿! 季江源说的理所当然,夏晓兰其实也并不是生气,她现在对宁雪很好奇: “你和宁雪认识吧,不仅是认识,应该还挺熟。” 宁雪对谁都不关心,却知道季江源的情况。军训的时候季江源三人在林子里呆太久,宁雪还劝夏晓兰不要去找。夏晓兰根本不关心季江源是否在营地,宁雪却是关心的……世界真奇妙,再硬邦邦,再冷漠的女孩儿,心里都有一个柔软的存在。 夏晓兰之前不确定宁雪关注的人是季江源还是熊柏岩,现在季江源自己站出来,就全说得通啦! 季江源举双手投降: “华清的女生太聪明,超过我的想象!我和宁雪是认识,我家和宁家甚至算世交,只不过我和宁雪很多年没联系,她高二暑假来美国,我们才重续友谊。” 说到“重续友谊”,季江源有些勉强。 他对宁雪是敬而远之的,就是因为宁雪的个性。宁雪在以“天才”的标准要求她自己,甚至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她的朋友——如果她真正有朋友的话。而季江源却只当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他的SAT分数完全能申请东北部的名校,季江源仍然不觉得自己能被称之为天才。 一个普通人,要和宁雪那样的“天才”做朋友是很痛苦的。 因为双方世交的关系,他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和宁雪当朋友,季江源本能的抗拒。 但他自己对宁雪敬而远之,却不愿意别人误会宁雪,季江源站出来解释了一番: “我觉得宁雪一开始可能把你当天才了,或许是因为你的高考分数,或许是别的。而你在学校引起的一切和学业无关的讨论,都被宁雪认为是浪费天赋,她才会生气……” “然后,她发现我其实是个普通人,不值得她注意了?” 宁雪同学,是不想和普通人竞争什么“军训优秀生”,才主动退出了? 看着季江源的表情,夏晓兰知道自己猜对了。 事情没有多复杂,是她想的太复杂——好吧,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但被“天才”嫌弃,夏晓兰还是觉得心情很复杂! 她被一个20岁不到的小姑娘嫌弃了。 这个小姑娘高考比她多4分,是全国高考状元。 这个小姑娘漠视一切普通人,只和天才当朋友。 ——以上理由加起来,也不能让夏晓兰能心平气和接受自己被天才嫌弃啊! 469:打造普通人的盔甲(4更) 夏晓兰脸上的愤慨实在太明显。 “你要想开一点,天才和咱们是不太一样……” 亏得夏晓兰之前还觉得季江源情商高,听听这说的是什么话! “季同学,我要回去看书了,你慢慢逛操场吧!” 夏晓兰走的很痛快,季江源脸上的表情变得玩味。挺好玩儿的,这是生气把她归为“普通人”里?唉,夏晓兰同学真是不识好人心,当天才有什么好的,当普通人多快乐? 天才不能失败。 天才没有空谈恋爱! 如果宁雪今晚给的刺激,要让夏晓兰同学往天才方向奋斗,那就太无趣了啊。 季江源唉声叹气的走回寝室。 他以为,夏晓兰会学宁雪一样,抛弃一切虚名的影响,要在专业领域和宁雪拼杀。 第二天,出乎季江源的意料,他却听到了夏晓兰代表建筑系,和其他竞选人高调争夺军训优秀毕业生的消息……季江源愣了半天,哈哈大笑。 宁雪一番话,这是起了反作用? 也是,宁雪是个心智很坚定的人。 夏晓兰瞧着也不好糊弄,不会随便因为别人的两句话就改变主意。 季江源回国最深的感触就是,国内的学生比美国更有拼劲儿,可能是物资的匮乏,让国内的学生能更专注在学业上。一个十几岁的美国学生,肯定在享受校园生活,只有极少部分人才会清晰规划自己的未来。而同龄的国内学生,却知道高考能改变命运,知道考上大学能脱离农业户口,从此端上“铁饭碗”。 …… 被天才给嫌弃了,夏晓兰是有触动的。 但这触动不至于让她一夜间就“大彻大悟”。 她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她和宁雪要走的是不同的路。 宁雪这样的天之骄女,完全不用考虑别的,专心埋头在专业领域深造以求突破即可。 夏晓兰却不行啊,她没有一个叫“宁彦凡”的爷爷,金钱给她的安全感,比建筑专业带给她的安全感更甚。甚至那些宁雪认为是虚名的麻烦事——夏晓兰不能拒绝,宁雪觉得是虚名,是因为宁雪已经拥有了更实际的名声,可以特立独行,不用顾忌别人的感受,周围的人甚至会自动给宁雪的特立独行美化。 夏晓兰呢? 她需要用“虚名”来证明自己,把她从乱糟糟的流言中拯救。 她也想随心所欲的在华清大学生活,不用顾忌别人的看法,想吃什么,想穿什么,不用降低自己的标准! 但不是现在。 这是她的目标,等她证明了自己的时候,才是有更大自由之时。她得先证明自己是个优秀的人,不是用“高考分数”说话,这玩意儿不能当一辈子的通行证。 宁雪退出评选,夏晓兰反而积极参与。 她积极和系里的老师接洽,系里的老师对她态度自然很亲切,老师让她去配合演讲,夏晓兰不吝惜面子,和系里老师再三确认演讲稿,一路和其他系的竞选人拼杀,最后竟然真的叫她拿到了这个“军训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有奖状,有奖杯,并无奖金。 此时,已经是一周过去。 夏晓兰这一周,除了上课,都在忙这一件事。 “请客,必须要请客!” “食堂吃一顿!” 夏晓兰鄙视了室友,没有奖金的,岂不是要叫她自己掏钱请客。 苏静大叫:“夏晓兰,你现在越来越抠门儿了!” “我这叫不脱离群众!” “我替晓兰请客吧,我申请的助学金下来了。” 老大杨永红笑呵呵开口。 她整天都是高高兴兴的,难得见她有情绪低落之时。华清的学生补助分为几个档次,最低是5元,最高是22元。杨永红家庭困难,成功申请了次一档的助学金,每月领取20元。第一个的助学金已经发给杨永红,她觉得自己请寝室同学吃一顿还是能承认的。 这种每月都有的助学金是所有学生都能申请的。 然而只有家庭经济难以负担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开支,才会批准。 像苏静和吕燕这样的京城人,家里并不困难的,都会自觉不申请。 307寝室,只有杨永红和黄薇薇申请了,核实家庭条件后,也都申请成功。 夏晓兰是农村户口,她进校要是装穷,肯定也能申请到助学金……但这样做,夏晓兰觉得太恶心了,她不缺这个钱,这不是奖学金,是国家补贴贫困学生的,占这种便宜不会发财,却会影响别的人申请。 “老大,我从来没听过还能替人请客的,苏静的阴谋达成了,我同意请客。” 杨永红太实在,夏晓兰只能选择自己跳进“陷阱”。 请客吃什么呢? 周末香山的枫叶正红,苏静提议307寝室来一场秋游。 她还搞了一份秋游计划,上面写着“交通工具为自行车;早上7点出发,早餐在食堂自行解决;午餐由夏晓兰同学慷慨赞助(标准不得低于每人两个包子,肉馅的);下午4点从香山返回……” “补充一句,每个人携带画具,秋游的目的是完成一幅香山速写!” 夏晓兰的提议,得到一致认可。 速写是大家周一要教的作业,能在香山完成当然最好。 “小六,你这个军训优秀毕业生没白拿,思想觉悟又提高了。” 苏静摇头晃脑的,拿开桌子上的书,取出一封信:“今天我在传达室看见的,顺便给你带回来,这是谁写的信?” 苏静拿的,就是周诚的信。 夏晓兰抢过来藏在身后,“这还用问呀,你吃了谁的卤鸡?” 要不要公布周诚的身份,夏晓兰也仔细想过。 她要是不拿这个军训优秀毕业生吧,说了也就说了。现在争一口气,奖拿到了,再说出来好像哪里怪怪的,尽管她知道周诚是绝对没有帮忙。 那别人不知道呀。 这就是夏晓兰要争这些“虚名”的原因,她要用一次次认可,给自己打造一副刀枪不入的盔甲! 卤鸡的来源一直是307寝室没有解决的悬案,夏晓兰不惧各种“严刑逼供”,坚决不公布男友的身份。周诚给夏晓兰的信,信封上落款是“Z”,307寝室都称他是神秘浪漫的“Z先生”。 周诚在信里,让夏晓兰不用着急还他那两万块钱,他已经要决定结束和康伟合作的香烟生意,现在手上会留着一大笔资金,询问夏晓兰是不是都要买成房子。 浪漫的Z先生? 分明是炫富的Z先生! 买房,她一定要尽快在京城买到一处房产。看来,她需要再去找一找伍行长,谈一谈购买国债券支援国家建设的事儿了! 470:互利互惠的帮助(加31) 国人对置业是有执念的。 夏晓兰也不能免俗。 自己住也好,投资也好,当她手里同样有一笔钱,而京城的房子便宜的好像一颗颗大白菜,叫嚣着快来趁便宜拔走它们,快来捡便宜啊——夏晓兰不能无动于衷。 香山的红叶很美。 她自我感觉速写作业也完成的不错,心思都飘到了京城的买房上。 从香山回来才下午四点,夏晓兰骑着自行车又跑到存钱的支行分理处。 “夏同学!” 瞧见她来,马柜员就热情洋溢。 夏晓兰估计这事儿马柜员的人脉不够,就撇开他直接还找伍行长。马柜员的委屈,夏晓兰只当看不见,她不是来银行找人唠嗑,不是找人吹捧的,她是来办事儿的啊,当然要找有能力的伍行长。 伍行长还以为她是来问那一批书。 价值15000元的图书,是该来问一问,伍行长都以为夏晓兰早就回来,可有钱的女同志就是沉得住气,国庆节到现在都过了一周了。 说实话,他看夏晓兰还怪面善的。 不过人家妙龄女孩儿,他不可能一直盯着看。 “夏同学,新华书店那边说了,你要的那批书在豫南都抽调准备好了,随时都能送去安庆……你看这书怎么送过去,有没有要求?” 这么快就把所有书都准备好了? 伍行长办事就是快,夏晓兰越发觉得找伍行长帮忙找找房源再正确不过! 书怎么送去? 用车拉到安庆县一中就行了啊。 “您什么意思,我没太听懂。” “捐书嘛,新华书店可以配合夏同学搞一搞捐赠仪式,你人虽然在京城上学,他们包管热热闹闹帮你把书送到安庆县一中!” 为学校捐了一万多块的图书,大把的撒票子,不在乎钱多半就是图名了。 要多为客户着想嘛,伍行长心思细腻,再说这种仪式他也轻车驾熟,信手拈来,套路多到能把夏晓兰说到微怔。真是不管什么年代都有聪明人,夏晓兰没觉得自己走普通人的路有啥错,现在就更能感受到大团结开路的好处——没钱买什么国债券,不买国债券,伍行长这么忙的人,才不会花时候和夏晓兰扯淡! “捐赠仪式就不用了,您确认今天就可以送书?那我借银行的电话,给安庆那边说一声吧,让他们派人接收就行。” 这个小要求,很合理嘛。 这是撒钱还不要名的好同学,伍行长的眼神慈爱:这样思想先进的同学,才是销售国债券的目标客户。 电话一层层转接啊,好不容易打到安庆一中,等孙校长接电话都是半个小时后。 孙校长跑的上气不接下气,隔着听筒都能听见孙校长在大喘气。 夏晓兰就想笑: “校长,您这接电话受累了。” …… “不累不累,哎,我们都高兴着你能打电话回来呢!” 孙校长没说假话。 他身边的确是围着一圈人。 本来是叫他接电话,可安庆县一中的老师们大多和孙校长住同一栋楼,一说夏晓兰从京城打电话回来,稀里哗啦的,好几个老师都跟着孙校长跑到办公室。 夏晓兰不是领导,不是大人物,她就是从安庆走出去的学生。 谁让她总是给人惊喜,一直让县一中的老师们感到骄傲呢! 虽然已经隔了好些天,县一中的老师们还没激动完,都想问问夏晓兰天安门庆典的事。夏晓兰就把自己军训完,选进华清仪仗队的事说了下,至于站位啊和镜头特写,都是巧合……孙校长不太相信,用眼神对周围几个老师示意:晓兰同学一向都是这么谦虚的。 孙校长问了好半天各种问题,听说夏晓兰在华清一切都顺利,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老师同学都好相处,教学的水平高,她自己也逐渐感受到建筑专业的魅力,孙校长更是欣慰。 直到夏晓兰说自己打电话回来,是提醒下学校这边接收她托人送来的图书。 “你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呢?图书馆还在修,不着急的……好好好,书今天会送来?我一定让人验收。” 几十本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致被他们看好的学生,也在惦记着学校的发展。孙校长感慨万千,在嘱咐夏晓兰一番后,才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 “这捐的几十本书,晓兰同学一定是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挤出来的,这份心意,比书本身更珍贵啊!” 知道夏晓兰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穷,但一个不到20岁的女学生在外面当个体户能赚多少钱?孙校长也没往什么万元户身上想,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夏晓兰说一批书,他估计是几十本。 想到一本书也要几块钱,几十本书再便宜也要二三百,这年头谁家的钱会多到花不完,还不是晓兰同学从自己的用度里省下来的。 孙校长的说法,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其实刚才大家都想和夏晓兰说说话,孙校长霸占着听筒不肯放,从京城打电话回安庆,电话费也不便宜,大家也都忍住了。先入为主认定“一批书”只有几十本,等新华书店的人把书送到,让孙校长签收时——孙校长拿着钢笔都不敢签字。 “同志,麻烦您再说一遍,一共多少本书?” “4362本。” 怎么可能是4000多本! “全是新书吗?” 书店的人比孙校长更激动,“全新的,从书库里一本本照着书单凑出来的,绝对没有摆在书架上被人翻看过,怎么不是全新的了?为了凑齐这批书,我们豫南省的所有分店都在翻书库,还有几十本是外地调来的……” 哪一本是旧的了? 上面一发话,下面跑断腿,居然还被人怀疑。不能生气,捐赠这批书的人还不晓得是啥来路呢,不能和这个高中校长生气,深呼吸,要冷静! 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寻常是什么态度,瞧一瞧同时期的百货商店售货员,国营饭店服务员,就知道了。 像孙校长这样经常要去书店蹭书看的,更是深有体会。 孙校长自己能签收的几十本书,猛然变成四千多本,他只能叫人来帮忙,一一对照着书单验收。 可晓兰同学,怎么捐了这么多书? 这得多少钱?! …… 孙校长陷入甜蜜的困惑和负担中。 远在京城的伍行长和他有差不多的心情。 他眼中有钱还思想觉悟很高的夏同学,在挂了电话后提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要求。 “伍行长,我想再买3000元的国债券。” 伍行长还没听过要主动购买国债券的,这声音如同天籁,让他半天不敢确信,但嘴巴的反应比脑子快,他完全控制不住自己: “……夏同学,你需要我们替你提供什么帮助?” 471:鹏城驻京办(1更) 能买国债券的储户,才是伍行长眼里的优质客户。 不买国债券,存十几万在分理处的账户上,不过也是完成一部分吸储的任务。反正卖国债券的任务,比吸储的任务难多了,两者完全不是同一等级的。这时候人们手里有点钱第一选择就是存银行,发工资会先拿出一部分,零存整取,5块钱都能往银行送,对于普通的职工家庭,钱就是这样慢慢攒下来的。 存在银行不会失窃。 存在银行还有利息。 存钱还能支援国家建设。 普通人都知道存钱有这么多好处,伍行长很不必担心什么吸储任务。没有夏晓兰来存钱,也总有别人来存,只是别人的数额没有这么大,滴水成河,成百上千的小储户是能帮分理处完成任务的。但没用夏晓兰买国债券,伍还长再找其他冤大头就不容易。 那些需要贷款的单位,在伍行长的游说下会买。 夏晓兰又不贷款,还是主动购买,伍行长当然是高兴的。 再买3000元? 那加起来就是6000元的国债券了。 伍行长从夏晓兰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潜力,现在能买六千,以后就能买六万! 帮优质客户解决一点烦恼不是应该的么,伍行长还以为是啥事儿呢,让夏晓兰主动提出来买国债券……哪知不过是买房? “二环以内的四合院,你问这个要求高不高?不高不高,这不是说笑嘛,出了二环外的房子可够偏了!” 海淀区也偏啊。 华清园都是在郊区了。 听到伍行长说起二环以外都是郊区的口气,夏晓兰默默听着,没有分辨。 这种嫌弃的口吻,再过30年要被人群殴的,二环以外的房子都不值当买,那人家在通州买房的,在京城上班却在冀北省买房的人怎么办? 海淀区的房也很有投资潜力,自己住也方便,不出意外夏晓兰还要在华清上5年学,她都让伍行长一块儿留意着。 现在京城虽然没有商品房交易,这种私下里买卖房屋的事也不是个例。 夏晓兰不仅是有四合院情节,因为现在能买卖的不是单位的楼房,只能是四合院这种返还的“祖产”,产权是属于个人的才能买卖。让她自己慢慢去找肯定也行,外地人很麻烦的就是信息不通畅,让伍行长帮忙,绝对比夏晓兰办事效率高。 她让伍行长可以多找几套房源。 伍行长还以为她要挑选下,买把菜还要挑一挑,买房自然也是如此。 夏晓兰也不解释。 如果有合适的房源,她想劝舅舅刘勇也买一套。‘远辉’在鹏城那边陆续打开局面,只要一直有活接,刘勇就能赚到钱。招待所的生意也让刘勇大赚一笔,利润是分给夏晓兰一半,还投资了些在建材店。但挤出几万块来买房,刘勇是能负担的。 商都那边要置业,和在京城置业也不矛盾。 还有周诚在信里说的话,要结束香烟生意,现在有大笔资金闲置着,问夏晓兰怎么办。 夏晓兰还不知道他所谓的“大笔”究竟是多少,但周诚之前说20万以下的车随便挑,想来身家是比夏晓兰自己丰厚很多的。全用来买房?京城有这么多房子卖吗? 这事儿夏晓兰不可能一个人做主,她好好想一想,见面的时候再和周诚建议下。 周末注定是忙碌的,康伟回京城,是和陈锡良一起进京的。 自从八月份离开鹏城,夏晓兰还没见过康伟。 康伟比八月下旬的时候更黑些,人很精神,在全程参与到建材店的筹备工作中后,康伟给人的感觉比去年初见时成熟不少。夏晓兰自己也有很大的变化,她身边的人产生巨大变化的不仅是康伟。 “建材店生意怎么样?” “还行,我看一年多,咱们的本钱就能拿回来,过了明年肯定就是纯利润。” 装修建材像他们搞这么大的不多见,投资了20万,一年多下来能把本钱收回就不错了。这事儿几个股东心里都有数,不会像倒卖服装那么快赚到钱,然而一旦打开了市场,就鹏城的建设速度,建材店赚的可能就是大钱。 陈锡良很眼热。 他觉得夏晓兰挑的行业不会出错,但夏晓兰也没有叫他合伙,陈锡良也不能自己跑去说。 再说了,他还是干服装更有把握,这是陈锡良的老本行,在服装行业折腾他比较有底气。天下的钱是赚不完的,先把服装这行的钱赚到手。 陈锡良是来京城见《大众电影》编辑的,压得羊绒大衣,他想把自己看好的当红小生弄到《大众电影》的封面,最好再加个专访,就万无一失。 听着陈锡良兴奋的说着自己的想法,夏晓兰怀疑自己把陈老板提前踢进影视圈到底正不正确。 一个服装批发贩子,已经要开始想操纵《大众电影》的封面和专访了? 就为了卖衣服,陈锡良也太拼了,这样的批发贩子会成功也是有原因的! 陈锡良问夏晓兰想不想去《大众电影》的编辑部看看,夏晓兰还没有立刻同意,就有别人找她——倒是没有想到的人,汤宏恩来京城开会,和康伟两人差不多是前后脚到的,他问夏晓兰有没有时间,一起吃顿饭。 来找夏晓兰的是司机小王。 陈锡良已经静若寒蝉,“您忙,这种小事,我自己去编辑部就行了。” 大领导都要找夏晓兰吃饭,也排不上他一个批发贩子的号啊,陈锡良怎么认识小王,“安家建材”开业的时候,小王来替领导送过花篮嘛。 反正夏晓兰的关系究竟有多深,陈锡良现在都没搞明白。 康伟也要回家的,既然汤市长要找大嫂吃饭,康伟就选择改天再聚。 夏晓兰在华清上个学,搞得像鹏城驻京办,一天之内居然有这么多人从鹏城来,第一个找的就是她! “汤叔叔想在哪里吃饭?” 小王笑呵呵的,“领导说吃顿简餐,就在华清园就行。” 那这是,刻意跑来找她吃顿饭,还迁就她选择在华清园里?她就算真是鹏城驻京办的负责人,也没有这种面子呀! 472:偶遇(2更) 汤宏恩过来的时候有点晚,小王是中午过来问的,汤宏恩到华清大学是晚上7点。 他没有让小王送,是自己坐公交车过来的。 夏晓兰在说好的校门等,汤宏恩迟到了近一个小时。 天色都暗了,夏晓兰才看见有个人从公交车上下来,瞧着挺眼熟。 “汤叔叔?” 汤宏恩对这面好像还挺熟的,视线落到夏晓兰身上,递给夏晓兰一包东西。 “等久了吧?开完会太晚了,路上还耽误了点时间。” 汤宏恩没让小王送着来,他这样的级别,到了京城,这边的驻京办肯定会解决出行配车,但汤宏恩却选择了坐公交。 “没等多久,我带您去吃东西吧,然后在校园里转转?” 看起来,竟然真的是特意来看她的,汤宏恩给的一包东西,是加工过的虾干。不用再煮,直接就能当零食吃的那种,就是份量不轻,足足有四五斤。 靠海的地方,海鲜没有内地贵,但这么多虾干,夏晓兰一个人也吃不了呀。 汤宏恩好似随口一说:“可以分给同学一点,你这么聪明,不用我教你和同学相处吧?在华清怎么样,还适应吗?” 学校食堂都没什么吃的了,学校外面有一些小店,是民房改的,夏晓兰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很少到校外吃饭。没什么菜单的说法,吃什么就让老板现做,常见的食材老板都能找到。菜的价钱是按份量来的,十分随心。汤宏恩的胃不好,今天晚饭时间也挺晚,夏晓兰要了两个清淡的小菜,让老板给汤宏恩上的面条。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基本上夏晓兰说的比较多。 汤宏恩对她在华清的生活还是比较关注的。 夏晓兰向来是报喜不报忧的,不过对着汤宏恩,她却有一股倾诉的欲望。 华清的一群人都很优秀,超过了夏晓兰的预期,而她在华清也没有别人看起来那样顺利。 “我看你也参加天安门的庆典游行了,学校老师对你是不可能有意见的,如果他们对你有意见,有人在背后为难你,那你根本不会有这些机会。” 汤宏恩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 夏晓兰虽然聪明,在他看来毕竟是个小姑娘,做生意可能是头脑很灵活,但一些体制内的规则,夏晓兰理解的一知半解。 说到底,华清也是一个大的行政体系,个别老师对夏晓兰的评价,不可能影响到所有人。除非是夏晓兰刚进校就有校领导在针对她……那就更不可能了,先别说夏晓兰有没有机会“得罪”某领导,真是领导想为难夏晓兰,她在华清不可能得到任何机会。 可现在,她能参加游行的仪仗队,还拿到了“军训优秀毕业生”,就能排除被某领导讨厌的选项。 领导才没有空去针对某个学生,他们想的事是更高层次的。 夏晓兰其实也这样想,却没有汤宏恩说的肯定。 “你呀,不要太滑头,有不明白的就直接去问,把你做生意的那套收起来,看看别的学生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聪明过头了,心思有点散。 汤宏恩知道夏晓兰的行事风格,做什么都目的性太强。 和成年人打交道没问题,在学校还是别那么多弯弯绕绕,有自己琢磨的功夫,不如直接去问问对她态度异样的老师。学生的身份就是便利,哪怕问错了,误会了,老师还能和学生计较么? 做学生不怕被贴上“笨”的标签。 也不仅是做学生,做别的事也是如此,把自己看得笨一点,把别人看得聪明点并不是受委屈,说到底学生还要看在学业上的成绩。 “你还是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人在迷茫期,所以才摇摆不定。” 汤宏恩的一番话,说的夏晓兰不敢吱声。 因为汤宏恩说得对。 汤宏恩也是点到为止,很快又换了话题,“不过你也不用完全学别人。和光同尘可以,做人还得有自己的态度,你就是你,你变不成别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你说的,那个特别优秀的同学叫宁雪的,别人确实有那个条件,你不用羡慕别人生来就有的东西,只要你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再过几十年,你可能比宁彦凡老先生名气还大!” 学建筑不一定是对,人总要试过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汤宏恩相信夏晓兰选择建筑系肯定有她自己的想法,能学好就学,学不好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 不能只盯着宁雪比,宁雪那是家学渊源。 夏晓兰应该给自己设定小目标,一步步的去解决。 “谢谢汤叔叔,我要仔细想想您说的话。” 这就是比给机会拿工程还亲近了,汤宏恩轻易怎么会给一个学生解惑,夏晓兰很是感激。 汤宏恩把饭钱结了,让夏晓兰陪着在华清里逛逛。 夏晓兰还说天色暗,“如果您明天有时间,白天来就更好了。” “不,晚上也挺好的。” 汤宏恩打量着校园,路灯昏黄,晚上的华清园也别有一番风味。夏晓兰在路上遇到了同学,也大大方方打招呼,汤宏都静静在一旁没打搅。 一路走一路介绍,到西大操场的时候,夏晓兰就说在这里举行的入学典礼。 熊柏岩和几个男生抱着篮球走过,季江源也在其中,和人嘻嘻哈哈打闹着。汤宏恩的脚步不由一顿,他没有想到真的会遇到——华清园这么大,学生这样多,他只是逛一逛而已。 季江源走过来。 “夏晓兰同学,你不是要努力看书赶超宁雪吗,怎么,才坚持一周就不想当天才了?” 汤宏恩的心咚咚跳。 夏晓兰心想,季江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这人的绅士风度是不是喂狗了。 她发现汤宏恩没跟上了,扭头一看,他好像浑身都在轻轻颤栗—— “汤叔叔,你胃又不舒服?” 季江源抱着篮球,发现夏晓兰身边还有个人,原来有长辈在,他刚才说话好像有点不分场合? “夏晓兰,你叔叔这是……” 473:紧张到胃痉挛(3更) 汤宏恩有大半个身躯是藏在背光处的。 夏晓兰知道他胃不好,赶紧去扶他。 汤宏恩整个人真的在轻轻颤抖,好像痉挛,夏晓兰扶着他就能感受到。 夏晓兰特别紧张,是太晚吃饭,还是刚才吃的东西有问题,汤宏恩的胃病挺严重的! “夏晓兰,你叔叔没事儿吧?” 季江源把篮球丢下,熊柏岩几个不闹腾了,都围过来要帮忙。 汤宏恩往后退一步,整个人都缩在了阴影中。他的胃是真的在痛,一瞬间的胃绞痛很剧烈,但他又是意志十分坚韧那种人——他往后退,努力不让自己的手臂颤抖,声音也是很镇定: “我无事,只是忽然想起来有件要事未办,一着急就紧张了,谢谢各位同学的关心。” 他
相关推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云翻雨覆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