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更自由些,反正这年头自掏腰包,天南海北到处写生的美术生真不多,龚洋上次去京城真的画了不少作品回去,这次龚洋要画一画改革开放生机勃勃的特区,系里老师能怎么说? 到底还是让他请了假。 龚洋一到鹏城,哪里有时间去什么海边,完全就投入到工作中,刘勇的“远辉”现在可是同时做着3单生意。 幸好有李栋梁和葛剑帮忙分摊,刘勇这边才算能撑着。 反正龚洋的设计方案,要用的建材,差不多都是‘安心建材’店有的,这店还没正式营业,其实就在往外卖东西了。 夏晓兰把电话打到店里,还真有人接。 “国庆那天开业?行,你们记得看国庆庆典,我参加学校的仪仗方队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电视上看见我。” 那别管能不能看见,刘勇和刘芬都只当一定会看见来对待。 听说建材店10月1号开业,司机小王还代表领导来问一问,汤宏恩是不可能出现在一个小小的建材店开业活动上的,10月1日这时间点,哪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庆祝活动,汤宏恩还得和其他领导一起出席鹏城的庆祝活动呢! 不过小王听说夏晓兰被选进华清的仪仗方队,在领导面前就提了,汤宏恩顿时失笑: “是她的风格,能折腾!你当时候把节目录下了,我看看能不能在上万人里瞧见她。” 455:她在华清过得咋样?(1更) 从小县城考到华清去,是什么体验? 84年没有论坛,没有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交平台,除了听考上名校的人亲口说,还真找不到答案。 夏晓兰也不能免俗,站在校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寄给了安庆一中的孙校长。 那都是军训前的事了,结果信件特别慢,等到国庆节前安庆这边才收到信。夏晓兰已经在京城开始了新的征程,县一中的孙校长还缅怀在高考的荣光的。 七月份成绩出来,也才两个多月嘛! 八月份夏晓兰拿到通知书,还不到两个月呢,孙校长觉得自己这不叫兴奋过头,而是自然反应。 毕竟,夏晓兰虽然离开豫南去京城上学,她拿下高考状元对安庆县一中的影响,不过才刚刚开始。今年县一中的生源变好了,有些学生原本会在一中和二中之间摇摆,今年直接就报县一中。 通不过考试的,再回过头去二中。 这不仅是安庆县的情况,连安庆县周围,河东县都有学生来一中念书。 孙校长也不是啥学生都收,成绩太差的,他肯定不要的。 这些学生都是被省状元的光环吸引来的,安庆县一中出了个高考状元,教学水平肯定不低。反正不管咋说,学校在省教育厅也挂上号,今年九月就分配来两个豫南师范学院毕业的新老师。 因为夏晓兰当时是在阅览室接受的省台采访,省厅虽然没动静,奉贤市教育局却觉得安庆一中的阅览室太寒酸。 “应该修一个图书馆。” 教育局的领导这样对孙校长说,孙校长会拒绝吗?当然是很愉快的答应下来! 图书馆的经费很快就批下来,虽然才开学一个月,现在都破土动工了。这事儿孙校长也和夏晓兰说过,她当时承诺要捐点书给图书馆,这次写信又提了下。 84年,修一个图书馆要不少钱,把图书馆填满,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发行的《鲁迅全集》,一本单册就要7.8元,而这一套书,整整有16本! 要想把这套书买齐,就要花124.8元,新华书店购买,价格童叟无欺,没有折扣。 当然,这是精装书,平装书会便宜一点,比如沪市译文出版社在1980年印的世界名著《简·爱》,一本就只要2.05元。 买书不便宜,老师工资不高,还是喜欢抠出生活费买书,包括孙校长也是这样,他老婆允许他每个月买本书,价钱不许超过5元,如果要买贵的书,孙校长就只能攒两个月。奉贤市的教育局也不富裕,掏钱给安庆县一中修个图书馆就不错了,怎么也是一栋小楼房,还得给里面配上桌椅板凳,再让教育局把图书馆里藏书的钱也出了,说实话,他们倒是想出,经费有限制! “可以倡导大家捐书嘛。” 家里有啥旧书,可以捐来图书馆,一个人出一本书,慢慢的安庆一中的图书馆就被填满了。 教育局的领导是这样对孙校长说的。 夏晓兰当时还没去京城报道,想着图书馆建好了,自己手里应该也有点闲钱,就和孙校长说过,会捐一批书给学校。一批是多少?夏晓兰并没有定,而且要捐什么书,也得有选择,总要适合高中生看的。 大概就是些文集、世界名著、教辅资料等等既能开阔眼界,也能对学习起到正面作用的书吧。 夏晓兰用的是“一批”,当时就说了,孙校长却没有在意。 这次写信回县一中,夏晓兰又问了一下图书馆的修建进度,看看什么时候捐赠合适。孙校长很是感慨,虽然在谢师宴的时候,夏晓兰就说过她在校外搞得个体经营也能赚到些钱,捐书并不是问题,孙校长还是劝她到华清后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业上。 孙校长想来,夏晓兰所说的“一批”书,不过是几十本。 如果不选什么精装书,只挑便宜的买,也就是几百块钱。这笔钱,还是在夏晓兰同学的承受范围以内的吧?难得夏晓兰毕业后还没忘记高中母校,就在安庆县一中上了一年学,到校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却不忘一中的培养,孙校长十分欣慰。给夏晓兰回信后,他还把信上的一些内容当着全校师生念。 这是高考状元对学生们的激励嘛! 大部分人也的确听得津津有味,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远在豫南省安庆县这种地方,他们到哪里去听这样的经验分享?考华清是不要想了,但是大学那么多,别的学校还是可以想一想的。 下面的学生,也有死死盯着地面的——梁欢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来安庆一中读书,夏晓兰虽然去了京城,这里好像还笼罩在“夏晓兰”的阴影下。 到处都是“夏晓兰”,班上的老师平时把这个名字挂在嘴里。 学校的光荣榜上贴着照片和简介。 学校大门口的横幅还颜色鲜艳的很呢! 这还不够烦啊,现在还把学生叫到一块儿,连夏晓兰写来的信也要念一念,主题是学习夏晓兰同学的精神,去了华清学习还惦记着母校的文化建设,要给图书馆捐书……梁欢简直要崩溃!她想回河东县去,哪怕在原来的学校,她已经不是风光的梁大小姐,那也不用时时刻刻都听见“夏晓兰”啊。 考上华清了不起啊? 能有多好! 华清大学里,全是成绩好的学生,夏晓兰这样的土包子去了还能像高考那么优秀? 梁欢就不信那邪。 信里把华清大学说的再好,指不定在华清过得啥日子呢!梁欢充满恶意的想。 不这样想,她的自尊心受不了。 …… 夏晓兰在华清大学过得如何,不仅梁欢在猜测,夏子毓和王建华也会猜测。今年的国庆35周年庆典,京城师范学院的学生,也能参加庆典。不过师院就没有仪仗队了,就是单纯的游行队伍。 夏子毓和王建华都在其中。 打听到华清的游行规模,王建华还在想,会不会看见夏晓兰? 新生说不定也要参加游行的,就是不知道那么多人,他能不能把夏晓兰认出来——当初为了对夏子毓负起责任,王建华选择对夏晓兰放手。那时候他告诉自己,夏子毓比夏晓兰更适合当他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他也没想过,夏晓兰竟然能在一年后考上华清啊! 王建华的内心,真是极为复杂。 456:和晓兰差着等级呢(2更) 亲朋好友,过去的师长,在惦记着夏晓兰,希望她已经适应了华清大学的生活,在学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有嫌隙,有仇的,则巴不得她在华清大学处处不顺利,失去光环,泯然众人。 当然,这些人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就说夏晓兰和夏子毓,在80年代初期考进华清和考进师院,家庭背景相似,两人毕业后的起点却不一样。夏晓兰如果在校期间表现优秀,分配工作时绝对能去很好的单位。师院毕业的夏子毓就不同了,有的单位优选华清、京大,中科大的学生也很受欢迎,后面还跟着人大、京师大……京师院么,名字和京师大差一个字,却排的有点远。 这种差距,王建华有个在高教司工作的亲爹,勉强能拉平吧。 但夏子毓是没有的,她的家庭背景和夏晓兰岂止是相似,两人分明是同一个农村家庭出来的。夏晓兰父母离婚,亲爹夏大军都失踪大半年了呢。夏子毓原本是比夏晓兰强一点,她父母还开了一家小吃店,虽然在分配工作时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家里经济至少还行。 现在好了,夏大军失踪,夏长征干脆就成了断手的废人。 夏子毓有这个爹,还不如像夏晓兰那样没有呢,夏大军帮不上忙,现在起码不是拖累啊,夏长征却实实在在拖累着夏子毓。虽然暂时击退了柳珊这个情敌,王广平对她也颇为看重,冉淑玉说要还钱给夏家,并要见一见夏子毓父母。夏子毓想来想去,还是暂时婉拒。 现在还不行,她爸那样,见面能说啥。 她妈在京城也没站稳脚跟,跑到王建华父母面前,说不定就把她辛苦建立的一点好感给击碎。 夏子毓肯定不会对王建华放手。 补习班的事在王广平面前过明路后,夏子毓也很是飘飘然一番。 有了王建华帮忙,原本蠢蠢欲动,想把夏子毓撇开,几个人自己搞补习班的师院学生,也变老实了。 王广平还指望着这个补习班做大做强,好好宣传一番,给儿子王建华铺路,哪会让几个学生起别的心思?他都不用做什么,只要让人时不时去补习班露个脸,师院的学生就知道夏子毓来往的都是些“大人物”。 对普通学生来说,高教司的一个办事员都是大人物。 夏子毓背靠着大人物,补习班也搞得有声有色,暑假班结束了,好多学生都留了下来,转换成“周末班”的生源。 其实夏子毓把王广平拉来一起办补习班,原本是为了击退情敌,却又歪打正着。 要没有王广平,岂止是师院的几个学生蠢蠢欲动,夏子毓租场地的学校,也完全可以撇开夏子毓……这钱师院的几个半吊子能赚,学校有多年从业的优秀教师,为什么不能自己干? 这些异样,夏子毓不是没感觉到。 但怎么解决? 就像她建议张翠卖小吃,小吃店确实也赚钱,一旦遇到挫折,夏子毓就没多少处理经验。 忙着搞自己的事业,夏子毓连学业都有点放松了,别说什么国庆35周年的庆典游行,她根本就不感兴趣。但她不敢说,因为王家人很激动,周边其他人也很激动。 师院没有“仪仗队”,游行方队是和其他几个院校合并走的,师院的学生还挺失落。王广平也挺失落,师院还是不够好,如果他当年没出事,王建华就不会被耽误几年。 王建华当年成绩也不错,一直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考个华清、京大也不成问题的。 当时在农场没返城,王建华考回京城就很满足了,现在王广平却觉得遗憾——他却不知道,王建华虽然没考上华清、京大,如果一年前没有选择夏子毓的话,却应该有个在华清念书的女朋友的。 夏子毓把夏晓兰考上华清的事儿说出来,是在王建华面前先下手为强,抹黑夏晓兰的形象。 王建华听了,却惊讶大于愤怒。 按理说,一个如此恶毒的夏晓兰,他应该是厌恶和警惕的。 他也的确有这种心理。 然而在厌恶和警惕等情绪下,更多的是难以置信,是好奇,是一些难以表述的复杂心思。 夏晓兰固然长得娇媚动人,她的心思浅的一眼就能看透,王建华曾经以为自己是了解夏晓兰的,包括夏晓兰对他的喜欢。 可和夏子毓在一起后,王建华发现自己好像没看懂过夏晓兰。 夏晓兰一次次让他意外——不,他不该被这个外表美丽内心狠毒女孩儿迷惑,他是审视的,想要确认那些事是不是夏晓兰做的而已! 王建华和夏子毓都入选了游行方队,几所高校加起来上万人,都在在半夜就到天安门以东几公里外的胡同里准备。这里灯火通明,能看到各校的学生,华清的也有,从衣服上就能辨认出。 王建华和夏子毓,心照不宣,都在人群里搜索夏晓兰的踪影。 华清这次安排了一年级的新生走游行方队,夏晓兰总不会连这个都选不上吧? 各个学校认识的人到处窜来窜去,老师们也禁止不住。游行方队本来就比较散漫,和“仪仗队”的严格训练不同。可看了好几遍,还是没瞧见夏晓兰。 该不会是,真的没来参加游行方队吧? 夏子毓有点想笑,她还是把夏晓兰想的太高……或许在华清大学,夏晓兰那样的,也不算什么吧。 夏子毓不想去想师院和华清天然的等级差距,她现在事事都顺,就已经比夏晓兰强了。夏晓兰高考成绩好,读的大学好有什么关系,有在教育部任职的公公吗? 王广平复职,她和夏晓兰的差距可是又拉大了! 夏子毓还沉浸在自己的自得中,就听见王建华的室友用很夸张的声音说道: “建华你看,仪仗队那边,女生的气质也太好了吧……穿蓝衣服的是京大的,白衣白裤的就是华清的了,你看那个女生,长得像电影明星一样!” 游行方队这边散漫,在街对面的仪仗方队,队列就整齐多了。 王建华顺着室友指的方向看去,白衣白裤的仪仗队果然是气质出众,站在第一排边上的——不就是夏晓兰吗? 夏晓兰怎么会入选仪仗队! 夏子毓紧紧咬着唇。 就是一个仪仗队,也说明不了什么对吧? 她这样劝着自己,却回想起王广平的感叹:你们要在华清、京大这样的学校就好了。 457:对不起,混的太好了(3更) 王建华和夏子毓在看她,夏晓兰根本感受不到好吗! 胡同里这么多人,街道早就封路戒严,仪仗队还在进行最后的排练。凌晨2点就被校车拉到这地方来准备,而要上午10点才是正式的方队表演。 中间的几个小时,总不能白白浪费,肯定要抓紧时间继续排练的。 有人拿着喇叭在喊: “华清的仪仗队听好了啊,国旗、国徽和年号的先导队后,就是你们!典礼正式开始是10:00点,华清的仪仗队之后就是京大,就按我们平时训练的步频和动作,现在大家再走一遍,不要松懈,就当这是正式的表演……” 确实没人敢松懈。 10月的京城,连香山枫叶都染上了红色,秋意凉凉,在凌晨特别明显。 但此时此刻,没有谁会觉得冷。 所有人的心都是热乎的。 华清的仪仗队几乎是最靠前的,受到的关注可想而知。 瞧仪仗方队的动作,就把游行方队衬的很业余,这边是纪律严明的,另一边却是叽叽喳喳几个学校的人乱窜。夏晓兰就站在第一排的边上,这个位置太好了,华清负责的老师当时考虑好久,才最终确定夏晓兰站在这里。 远景就不用说了,但凡是近景,华清站在最外圈儿的人,保证让人眼前一亮! 京大的方队负责人一脸郁闷,这也太有心机了吧? 华清从哪里凑出这么多身高和气质都挑不出毛病的男女学生,特别是第一排,居然全是面容姣好的女生。朴朴素素的没化妆,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白衣白裤的,学生的朝气全有了。 简直有点犯规,都是兄弟院校,谁不知道谁的底细呢。 京大的负责人又怎么会想到,华清为了凑足这么多“门面担当”,连刚入校的84届新生都没有放过,直接从军训的营地里拉出来,磨合一下就能派上场。 怯场? 不存在的! 负责的老师一遍一遍给他们洗脑:你们就是最优秀的,要展现华清学子的风貌,没有人比你们走的更好了,这是骄傲,是替祖国35周年献礼! 一水儿的大长腿,背又不驼,肩又不垮,穿着统一的白衣库,整整齐齐的站在那里,就是赏心悦目的风景! 给祖国献礼,让全国人民都看看,新一代的大学生是多么风华正茂! 老师把自己都感动了,学生们也很激动。 夏晓兰知道,她现在站的位置,寝室老大杨永红别提有多羡慕。 羡慕又不是嫉妒,老大让她加油,别丢307寝室的人呢! 这话也是建筑系的女生对夏晓兰和宁雪的期望,咱们建筑系的女生人数不多,但是质量高呀,84届一共就选了20多个女生,建筑系占了两个还想咋样,要知道建筑系一共就15个女生! 仪仗队里,还有新生接待时的单瑜君。 单学姐是早就参加训练的,她的位置也在外围,却不在最外面一排,单学姐要举牌呢。 好多人都要举牌,小小的拼图,最终拼成一幅大大的祖国地图。 站不站在第一排,都同样光荣骄傲,他们这一届恰逢盛会,自从1959年的建国十周年大庆典后,这还是25年来的首次国庆大庆典,仪仗队只是先导,更重要的是随后的大阅兵……这样的盛会,都叫他们给赶上了,哪怕再过几十年想起来的,也会激动无比! 夏晓兰也觉得胸腔里有什么东西在涌动。 从军训起就酝酿的,种下一颗种子,在军训中生根发芽,现在花蕾都准备好了要绽放。站在她旁边的不是宁雪,而是经管系的文艺之花刘华筝,刘华筝同学身材窈窕,能歌善舞,在新生中也有极高的人气。 练了一圈下来,刘华筝兴奋的脸庞都在放光: “幸好我没有考舞蹈学院,不然怎么来参加仪仗队……” 夏晓兰脸颊颤动,不想和学霸说话。一个苏静,热爱画画,梦想是中央美院,结果来念了华清。一个刘华筝,说原本想考舞蹈学院,结果也念了华清,人家就是多才多艺脑子还聪明,夏晓兰很是服气。 刘华筝性格外向,有着文艺份子的浪漫,夏晓兰才和她一起集训3天,倒比同班的宁雪还熟。宁雪实在太不爱说话了。当然,刘华筝知道夏晓兰既不会跳舞,也不擅长唱歌,刘华筝同学比较失望,她还想拉着夏晓兰一起加入学校的文工团。文工团下设军乐队、民乐队、手风琴队、合唱队、舞蹈队还有话剧队等,奈何夏总真是一个都不擅长。 说起来她也是个销售出身,但陪客户包房唱K这种应酬,夏总还真没遇到过,长得不好看嘛,客户从来没这个要求。 她也没地方学啊。 能念书都不容易,难道表姨妈还要送她去少年宫学学才艺? 夏晓兰还没贪心成这样。 一遍遍的最后排练,天也慢慢亮了,散漫的游行方队那边都被集合到一起,几个学校的学生连手里的花束都交换了,搞得负责的老师手忙脚乱,就不能学学仪仗队纪律严明一点么! 夏晓兰和刘华筝相互正了正礼帽,不得不说年轻就是好,熬了一夜也精神十足。 刘华筝戳了戳夏晓兰的胳膊,“你看游行方队那边,那两个人看你好久了,是不是你老乡?” 夏晓兰站在最边上的显眼位置,基本上是背着游行方队的,她的另一边又没人,肯定只能扭头和刘华筝说话,被刘华筝提醒,她终于转头去看——什么老乡呀,不就是王建华和夏子毓么! 这俩人也来参加天安门庆典呀? 看那小可怜样儿,可惜师院没组织仪仗队,要委屈王建华和夏子毓跟在她身后吃土啦。 别管夏晓兰在华清混的好不好,和王建华、夏子毓比起来——等等,她为什么要拉低自己的层次和这两个人比? 夏晓兰冲两人一笑,轻蔑都懒得给一个。 王建华的室友哇的一声:“华清方队最漂亮的那个,像电影明星的那个女生看这边了!” 夏子毓气得差点咬碎了牙。 王建华想,夏晓兰怎么能混的这么风光呢。 他之前还觉得柳珊学姐有两分像夏晓兰,如今再重逢,发现柳珊的两分相像,也是他的臆想。 夏晓兰混的太好了,好像把他远远甩开了一大截! 458:1984年,走过天安门 夏子毓和王建华的出现,并没有让夏晓兰惊讶太久。 来了京城,她早晚会遇上这俩人,只是没想到还没刻意去找,这么快就在国庆游行的时候碰上。 想起周诚的说法,王广平的父亲是返城复职到教育部高教司上班了吧? 越是大干部,夏晓兰越是不怕。 大干部哪有空和一个大学生计较? 真正麻烦的,反而是那些有点点小权的。 当然,夏晓兰得罪的人要是王建华,那就要提防王广平了。人都是护犊子的,真要和夏晓兰计较,她也没办法呢。早知道王建华有这种背景,背景还咸鱼翻身,她也不可能捏着鼻子将这个男人抢回来的……夏总还真的挺看不上眼,别管王建华和夏子毓是因为什么原因走到一起,这男人都太没担当,连和‘夏晓兰’说清楚的勇气都没有。 夏子毓一家子做的事,王建华知情吗? 知情的话,王建华也够心狠的,‘夏晓兰’以前就是再作,可没有对不起王建华的地方,相反‘夏晓兰’还鼓励王建华参加高考离开贫困的乡下。 要是毫不知情,夏总同样看不上这么蠢的男人! 夏子毓智商忽高忽低的,夏总都纳闷儿,王建华要是受骗的一方,被夏子毓这样的给骗的团团转,她会怀疑王建华的智商。 开学前两周,夏晓兰都在适应华清生活。 后两周又是军训,紧接着就是国庆游行,她还没空去理会夏子毓,不知道夏子毓的补习班开的如何了?能和王家联手,倒是容易做大做强,但是补习班也有很多隐患……夏晓兰来不及想太多,9:30分,仪仗方队要做最后的准备了。 国庆35周年的庆典,是全国都关注的大事儿。 领导人会在天安门城楼上讲话,国庆大阅兵也让全国人民都期待。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但可以挤一挤嘛。国家单位和各厂子,肯定要组织职工观看天安门庆典直播。 学校也要组织。 省、市、县、乡和村,一级级的,都会组织观看。 其他城市的庆祝活动,都要安排在天安门庆典之后,时间上不能冲突。国家才有能力搞大阅兵,不先把大阅兵看了,老百姓哪能安心干别的。 今年的天安门庆典和以往都不同,是以直播形式,而非录播形式播出! 受到技术限制,连《新闻联播》都是录播的。 但在今年4月8日,华国第一颗通讯卫星STW-1发射成功,才能向各地输送天安门庆典的直播画面! 在七井村,在大河村,在安庆县,在商都,在鹏城……在全国的各地,能接受到电视信号的地方,都在等待着天安门庆典的开始。 就连周家,也摆好了电视机。 周老爷子虽已退休,这样的老革命还是能去天安门观看典礼的,周老爷子也确实去了,还把从前的制服穿上,把所有的勋章都戴上。 周家其他人,就要老老实实守在电视机前。 有特权吗? 肯定是有的,周老爷子要是格外喜欢周怡,角落里给她塞一个位置也不难。 但他不用这个特权啊,周怡有啥办法。 周家人围在周奶奶的身边,有职务的,比如周国斌和他大哥就不在,其他能来的都来了。 “周诚他们单位是不是参加了大阅兵?” “周诚哥也要出现在电视里吧?” 这种时候,关慧蛾最骄傲! 周诚的表妹程敏忽然说到,“夏姐姐不是在华清上学吗,仪仗队就有华清的,她要是能和表哥一块儿出现在天安门庆典上……舅妈,夏姐姐是不是也要去庆典呀?” 上次见面后,夏晓兰还给程敏和顾思颜几个小的买的衣服,又有学霸光环笼罩着,她们对夏晓兰的印象当然不错。 程敏是随口一说,小一辈们根本不知道周诚在单位里犯了错误,也不知道周家对周诚和夏晓兰交往的态度从赞成变成了现在的反对。 关慧蛾最反对,周老爷子和周国斌都默许了这种反对。 但周家其他人还不知道。 关慧蛾想起上次去华清大学找夏晓兰,人家大大方方的,也不说同意分手,也不说不同意,说要和周诚商量下。 关慧蛾堵得慌啊,偏偏程敏毫不知情,在这时候提起夏晓兰。 关慧蛾怎么回答? 按说是儿子的女朋友,她应该知道些情况,偏偏她去了一次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今眼不见就心不烦,根本回答不出来。此时,全家人都在,关慧蛾只能含糊道: “那么多人呢,参加了仪仗队你还能从电视上看见她呀?” 程敏一想也对,立马不再纠缠这个问题。 周怡眼珠子一转,二婶这话有点意思啊,没承认没否认的,好像全然不知情?这夏晓兰到京城上学都有一个月了吧,是没听说来过二叔家。 是夏晓兰太不懂人情世故,还是有别的原因? 周怡心中压了个疑惑。 上次被打脸后,她是十分谨慎的,再不肯轻易提起夏晓兰。甚至劝童莉莉放弃堂弟周诚。 实在是打脸太特么疼了! 现在她也不敢乱说话,打算谨慎观察一番。 “程敏,就你话多,赶紧看电视,庆典要开始了。” 可不是嘛,镜头都对准京城的市长了。 上午10点整,京市市长亲自宣布:“庆祝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大会开始!” 雄壮激烈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28响的礼炮连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的辉煌大国的气势,能震的人头皮发麻,全国多少亿人,有条件看电视的,哪个不是心肝都在颤栗! 国旗走过去了。 国徽走过去了。 然后就是高校学生组成的仪仗队。 华清的仪仗队是祖国地图,是“统一祖国”的四个大字! 镜头先给了一个远景,拍了整幅地图的全貌。 华清的学子们嘴里喊着“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响亮整齐! 因是第一个高校仪仗队,镜头还拉镜给了近景,想拍一下四化建设接班人的精神风貌,镜头是想拉近后从第一排学生脸上飞快扫过,或许是镜头对焦要花时间,或许拍到第一个华清学生刚好卡壳了,毕竟第一次搞卫星直播……反正那张脸在屏幕上停留了足足有3秒钟。 这已经够了! 足够人看清屏幕上华清学生的样子。 周家一时都鸦雀无声。 直到华清的仪仗队全部走过,京大也走过,过了有两三分钟吧,程敏才结结巴巴的问: “刚才那个、那个是夏姐姐吧?” 459:历史的参与者(加29) 是夏姐姐吧? 肯定是呀。 夏晓兰那张脸,是看一次就不会忘记的。 这样的长相,好像应该去当电影明星,干别的行当都是浪费那张脸。再过十几年,还真的有华清毕业生成立音乐组合,闯荡娱乐圈。在84年当然是不可能的,演员在这时候真是没啥前途的工作,一个华清建筑系的学生跑出去靠脸吃饭,才真的是堕落。 周家人刚才都没有说话的。 他们本来是等周诚出现在电视机里,没想到庆典才刚开始,就瞧见了夏晓兰。 也不知道是不是直播信号异常,那个镜头足足有3秒钟吧! 还是夏晓兰的位置站的好,镜头才能刚好扫到她。 当然,周家人能看的清清楚楚,一是夏晓兰长得漂亮,而是夏晓兰有本事站在那位置!那是随便站的位置吗?第一排第一个啊。 周奶奶戴着老花镜,喃喃道:“这姑娘可真是……” 真是能折腾,也折腾的动。 没点本事,这种位置也不能安排给夏晓兰呀。 仪仗队都走过了,关慧蛾心情别提有多复杂。眼不见心不烦,夏晓兰就是有本事,冷不防出现在她眼前啊! 周怡有点想哭,不是感动的,而是庆幸。 她刚才忍住了没吱声是对的,要不现在打脸可特么疼了! …… 夏晓兰不知道周家的想法。 此时别说周家,就是周诚这个男朋友,她也没顾得上啊! 镜头拍不拍她,根本不重要! 在义勇军进行曲和礼炮声音中,走过天安门广场,夏晓兰整个人都快燃烧起来了。视线里都是一片红,分不清人影,分不出别的,嘴里喊着口号,她一路走着都在发飘! 没想到会这么激动! 也没想到会这么投入! 军训时埋下的一颗种子,现在不仅长大,还整个绽放了! 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每一个毛孔都在呐喊,她真的活在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以华清学生的身份,从天安门广场前走过。 夏晓兰发自内心的自豪。 她和这个时代的隔阂,好像在这一刻彻底被打破,彻底消融了。 她不是历史的旁观者。 她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历史的参与者,还将是历史的创造者! 再怎么激动,仪仗队也不过是三四分钟时间就走完,后面是游行方队,学生们更大胆一些,不仅将手里的花束抛向天空,还有京大的学生,偷偷用床单做了四个字的标语,向领袖问好! 夏晓兰早知道了。 稍微了解历史的都知道京大生物系的几个学生会干这件事。 当这件事真的发生时,远远比在文字记载中看见时更震撼……她就生活在这样的1984年呀,有的地方还很保守,却又到处有开明和大胆的思想行为在激荡! …… 鹏城。 为了看国庆庆典,加上“安家建材”正式开业,刘勇搞了台大彩电放店门口,无偿提供观看。 早上八点,建材店就放了鞭炮,还请了舞狮队表演。 热热闹闹的吸引了好一批市民驻足。 刘勇在鹏城认识的一些人,都学香港人的做派,开业喜欢送花篮,因为刘勇的关系,建材店就收到了好几对花篮。 陈锡良还专门从羊城跑来。 他把钱给夏晓兰电汇去了京城,建材店开业,不亲自来庆贺一番怎么行。 小王也低调送来两个花篮,还有白珍珠认识的几个朋友,店门口的花篮也摆了好一长串。 刘天全可真给面子,身家几千万的大老板,也亲自来了。 陈锡良这样的小批发商,此时只能仰望刘老板,刚刚赚了七八万算啥,对刘老板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建材店是真大,刘天全走进去后,也有点吃惊。 这种规模当然不至于把他吓到,里面的装修却有点意思。 刘天全的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他是不是也能依样画葫芦开一家? 不开在这种地摊云集的小商品市场,开在别的繁华地带。是个建材店,也像个装修体验店……刘天全不愧是精明的港商,脑子里瞬间盘算过好多想法。不过表面上还笑嘻嘻的和刘勇称兄道弟,恭喜建材店开业,心里衡量的是得失。 刘勇滑不留手的,不管怎么拉拢,都不对“南海酒店”松口。 刘天全也不是没脾气。 要不是看在汤市长的面子上,他哪里会理会这样一个小老板? 理会刘勇那个漂亮的外甥女还差不多…… 刘勇这边不想和他合作,他是不是真的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或许攀不上汤市长的关系,他应该从别的领导入手。刘天全心里想法多,嘴上却笑呵呵的:“刘老弟,舞狮队都请来了,怎么不让他们热闹下?” 8点开业,这还不到10点呢,就不闹了? 刘勇让人摆弄着大彩电,“看天安门庆典,天全大哥,您找个位置坐下来一起看。” 刘天全看不懂刘勇葫芦里卖什么药。 香港现在还没回归,刘天全心中的归属感没那么强。但建材店的人都要看庆典,他自然也要跟着看看。在鹏城做生意嘛,不爱国怎么行,庆典是要看的,就在刘勇这里一起看。 刘天全也是想仔细看一看这家建材店的玄机。 电视收视没问题了,十点整,庆典正式开始。 刘天全有点走神,还想着要不要也干建材这一行,总不能刘勇做了的生意,在鹏城就不能有其他人做吧?刘天全要是进军建材,以他的财力,绝对能压得刘勇这边喘不过气来。或许他真的该这样试一试,刘勇不吃甜枣,那就挨一棒子再谈合作? 正衡量得失呢,康伟忽然怪叫一声: “是大嫂!” 康伟晒得黑黑的,刘天全根本不知道坐在他身边整天在建材店跑腿的人也算是“某大少”。 不过刘天全抬头一看,电视屏幕正停留在夏晓兰那张脸上。 彩色电视机忠实还原了夏晓兰的美貌,刘天全也不由啊了一声。他就算是香港人,也知道今年的国庆35周年庆典有多么隆重,全国直播的庆典,刘勇的外甥女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是参与到历史大事里啊! 就像镜头,刻意给了她一个特写一般。 刘天全的脑子嗡嗡响。 看电视的人都在高兴,看着全是一群土鳖,可刘天全已经看不懂这一群土鳖的套路。 不是刘勇的外甥女吗? 看着倒像是汤市长的亲闺女,不然怎么能出现在这种场合。 所以,这群搬着凳子在店门口看露天电视的土鳖,到底是什么来路啊! 460:下九流 土鳖们哪里猜得到刘老板的想法,一个短短的镜头,足够他们狂喜了。 大嫂可真够牛逼的啊! 康伟想,他这辈子肯定混不上这种场合了,国庆大庆典多少年轮一次呢。 还是那句话,就算他在现场,镜头也不一定扫到他,乌泱泱几万人。 夏晓兰要不是这届的华清新生,军训表现出色,她长得再漂亮也不可能出现在这位置上…… 国庆放假三天,单位和学校都是。 不过有的学校会组织学生看完天安门庆典再放假,安庆县一中就是如此。 夏晓兰给孙校长写信的时候是军训前,自己都不知道能选到仪仗队,怎么可能在信里提呢。 当她猛然出现在电视机里,给县一中的师生冲击力可想而知。 孙校长都怀疑是自己眼睛花了,镜头过去半天才拉住老汪:“刚才那个是晓兰同学?” 老汪不太确定,“……是吧?” 还是年轻人眼神好嘛,孙甜老师一口气冲过来:“二叔,晓兰同学上电视了!” 得,她一激动,都忘记要喊校长了。 谁能注意到这种小节啊,孙校长兴奋的连叫了三声“好”! “晓兰同学果然走到哪里都很优秀!” 这是他们安庆的学生,是安庆一中考出去的学生!孙校长恨不得和老汪再次抱头哭一场……算了,正组织这么多学生看庆典直播呢,他堂堂县一中的校长,总是哭哭啼啼的,不要面子啦? 梁欢就像做梦一样。 这个噩梦绵延好久啊,从高考成绩公布那天起,一直到现在,噩梦都没有结束! 前天孙校长才把大家集中在操场上,声情并茂的念了夏晓兰的来信,号召全校同学向夏晓兰学习——今天就更过分了,夏晓兰直接出现在电视机里! 几万人的庆典啊,凭啥给她镜头啊? 现在高三的一批人,就是之前高二的,肯定认识夏晓兰。 还有和夏晓兰同一届参加高考的复读生。 有人认出来后,大家情绪都很激动,相互询问,向旁人求证没有认错人。 “是夏学姐吧?” “肯定是,荣誉墙上不还有她照片吗?” “我看过省台的访谈,肯定不会认错人!” “真厉害啊!” “厉害的人肯定到哪里都厉害,校长前天还念了夏学姐写的信……能去华清上学,可真好啊!” 梁欢嘴唇蠕动,颤了又颤,最终一个字都没吐出来。 她现在可不是梁副局长的女儿。 这里是安庆一中,全体师生都是把夏晓兰当成了学习的榜样。 她要是公开站出来抨击夏晓兰,她自己才会成为众矢之的。 操场上一片欢呼,不知道何时,庆典直播放完了。 说好要保留校长尊严坚决不哭的孙校长,站到话筒前,声音就哽咽了,他是为庆典直播上祖国展现出来的繁荣强大而哭,也是为自己有生之年,能教出个这么优秀的学生而激动。 老汪想,共事了这么多年,才知道孙校长是个水做的人啊。 咋就这么爱哭呢。 咦,他视线怎么有点模糊。 “汪主任,您擦一擦镜片吧。” 孙甜递给老汪手绢,哭就哭吧,眼泪鼻涕一起飞溅,搞得眼镜片都花了。 “你个扑街,看咩?大佬叫我们下货了啊!” 国庆庆典有什么好看的。 像他们这种刀口上讨生活的人,哪里那么多讲究!国家强大了,他们还是要躲在阴影里谋生。一台黑白电视机,居然有人看得入了迷。 身材壮硕,胳膊上全是铁疙瘩肉的男人,下货上货都是一把好手,也能凭也能打,最重要是不抢功! 被人从肩膀上拍了一下,男人转过头来,眼睛瞪的比牛还大: “辉哥,我、我在电视里看见我女儿了……就在第一排,穿着白衣服。” 近景早就没有了,现在都是大远景。男人粗大的手粗戳在电视屏幕上,那是仪仗队的最边缘,根本看不清谁是谁。 辉哥愣了愣,看看电视里那声势浩大的大阅兵。 忽然一巴掌打在男人头上,“看你老母!这是国庆大阅兵!是天安门,傻逼!” 能出现在天安门庆典上的学生,怎么会和他们这样下九流的人扯上关系?辉哥把人臭骂一顿,让所有人准备好去接货。 “小心点,今晚坤爷会亲自过来!” 这些人都听辉哥的,从辉哥手里领活干,也从辉哥手里领钱。 坤爷是他们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的大人物。 今晚居然要亲自到码头来,所有人都精神一震。 能被坤爷看上,提携到身边做事,那就不算最底层了。 男人留恋的瞅了瞅小小的电视机屏幕,看起来刚才那个镜头真是一时的。辉哥叫干啥,他就听辉哥的,坤爷什么的就远远看过一次,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今晚总算看清了。 他更不知道今晚为什么会钻出另一帮人来。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蔡姬传
痞子修仙传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致重峦(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