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蓄意勾引(np) > 第103章

第103章

晰,在不到20岁的时候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仗着有张漂亮脸蛋就不努力,制定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奋斗,考大学,学建筑,学完之后做什么,计划是一步步的。和周诚谈恋爱可能会影响她选择读哪里的大学,但不会动摇她的整体计划……周老爷子说句不中听的,周诚还没有完全将这个女孩儿拿下,两人是男女朋友,也仅仅只是男女朋友,在夏晓兰的生活比重中,周诚占的份量还是太轻。 姑娘是挺优秀,是不是合适周诚还得再看看。 万一过几年,占据着夏晓兰生活的仍然是事业呢? 周诚的职业决定了在女方肯定要做出一点牺牲的,人家姑娘不一定愿意牺牲,看看夏晓兰会怎么选择,过两年是否会像一般女性那样向往婚姻和家庭吧! 周老爷子还是很欣赏夏晓兰的,夏晓兰的韧性,和她的清醒。 遍数周家的几个小辈,也就周诚有这样的秉性,15岁外跑周诚自己选择的!看看周怡,都24岁了还瞎混日子,周老爷子想起来就头疼——他还不能说,一说就是“重男轻女”的铁证,老大没有老二有出息,一家三口都特别敏感! 顾正清还在低头琢磨夏晓兰丢掉的那4分,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受伤的关系: “要是不被车撞一下,这就是今年的全国高考状元啊!” 周小姑狠狠瞪了丈夫一眼,这还没完没了是吧? 刚才录像带里,夏晓兰右手打着石膏,记者又刻意问过这个问题,夏晓兰回答说是考试前和人撞了车,自己摔的。周小姑就觉得周诚那一瞬间表情很不好,没想到周诚没过问,顾正清倒是揪住这个问题不放。 周诚送夏晓兰回招待所,今天是晓兰的生日,她一个小辈不好兴师动众让第一次见面的周家人给她庆祝,没去周家前就说好了不许提这件事。 从周家出来,夏晓兰带着周家人礼物,今晚的结果看起来还不错,别管对她的认可是不是表面的客气,夏晓兰见到了周诚家人的教养。 周怡啥反应,夏晓兰才不关心呢,那是个堂姐,想管也管不到夏晓兰头上。 周诚家当家做主的应该是周诚的爷爷,老爷子年纪大人可不糊涂,夏晓兰在他面前说话也不敷衍,周老爷子就算不满意她也不至于讨厌。 周诚的父亲基本没啥好说的,态度还很亲切。 周诚的妈妈先前很冷淡,后来好像发生了变化。 周诚奶奶就不用说了,从头到尾是对她最热情的。 唯一的变数就是中途冒出来一个“脑残粉”小姑夫顾正清,小姑夫来这一出,倒是替夏晓兰好好的解决了周家人的质疑。小姑夫竭力替她正名,不小心激动过头了,把采访录像带都送了过来! 这是夏晓兰唯一没有猜到的! 那她瞒着周诚手腕受伤的苦心,就全白费了啊,大热天的,夏晓兰也不想穿长袖长裙的。 周诚当时脸色都变了,不过当着周家人没问。 夏晓兰考虑自己要不要对周诚老实交待,周诚也真能忍,一路上愣是不问。 到了招待所,还是夏晓兰自己心虚,干巴巴瞄补: “我怕你担心,受伤也不严重,你看我现在石膏都拆了……” “还疼吗?” 周诚牵起她的右手,晓兰就是用这双手带伤上考场的,还考了豫南省的状元,周诚既为她骄傲,也心疼她——她为什么要这样拼?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退路吧! 难道就不能将他当成是依靠吗? 周诚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晓兰太刚硬了,是什么样的环境,才将她逼成这个样子,逼的她万事只能靠自己解决。 周诚早就发现了异样,见面后晓兰总是不自觉躲着他去碰右手。看见录像带,周诚就全明白了。什么伤好了拆掉了石膏,分明是为了来见他,临时才拆掉的! 不敢让他用力牵,不敢提重物,因为手腕还会疼呀…… 395:莉莉,我脸疼 夏晓兰的手腕会疼,周诚的心也会痛。 分不清哪个更疼一点。 夏晓兰被周诚全神贯注的望着,忽然不好意思再说假话: “好吧,其实还有一点疼,不过没那么严重,受伤到现在都有20天了,原本也只是骨裂,我去医院检查过才拆掉石膏的,不提重物就没关系。” 周诚轻轻的嗯了一声,“以后再有这种事不许瞒我了,晓兰,我希望分享你的生活,参与你的生活。” 夏晓兰乖乖点头,迟疑了半天,还是没有将自己手受伤是夏长征和张翠捣鬼的原因说出来。 以后的事她会尽量和周诚说,这件事她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报复回去,夏晓兰不想周诚再掺和一脚—— 她觉得自己是在替周诚考虑。 周诚却很失望,他也没有揭穿自己媳妇儿,大男人不能和女人争执,今天还是晓兰的生日,就更不能惹媳妇儿不开心。 “早点睡,你明天下午的飞机,我看看上午能不能再请半天假。” 周诚给了夏晓兰一个特别轻柔的吻,他心里惦着夏晓兰手受伤的事,也不可能有啥情欲想法。 夏晓兰住的还是康伟单位的招待所,熟门熟路,她还有康伟给弄的介绍信,部委的招待所很安全,周诚也放心。 送走了周诚,夏晓兰才拆开周家人给的礼物。 周诚大伯母、二姑和小姑都是给的红包,金额也是一样的,装着十张大团结。一个人给了她100块?这不是啥小数目,毕竟她们也只是亲戚,周诚第一次郑重带对象回家吃饭,给封个100元的红包已经很给面子。真正要计较的话,反是夏晓兰不知道有那么多人要来,只带了四份见面礼。 不知者无罪,她也没想到周诚家人的关系会如此亲密,以后补上就行。 周奶奶给她的东西是个金镶玉的贵妃镯,金子做成的细丝缠绕在洁白的玉胚上,夏晓兰认不出是不是羊脂玉,但这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不能用是否贵重来衡量价值。 而关慧蛾给她的,居然是一对钻石耳钉。 铂金为基底,镶嵌了两颗方形的小钻,大小在50分左右,夏晓兰也不知道在80年代钻石首饰的售价,想来也不会很便宜。耳钉很好看,周诚的家人也比她想的好相处,夏晓兰把手镯和耳钉放好,这个生日过的还挺有滋味的。 周怡是屁股决定脑袋,和那个童莉莉更亲密,自然会看她不顺眼。 周诚大伯母说话也意味深长,夏晓兰觉得和自己无关,应该是周家内部的关系——也不可能全是一片和谐,哪家没有点喜欢闹别扭的人,夏晓兰自己就有一窝极品亲戚,周诚大伯母这样的,起码还会顾忌点面子。 她还到要考虑和周家人处好关系的时候。 就算将来要和周诚谈婚论嫁,有周诚父母的认可即可,夏晓兰想的很明白!周诚的爸妈不用多喜欢她,只要两人能讲道理就行。 周诚带着夏晓兰离开,周家人讨论着夏晓兰,说到11点才散场。 周家二老是有专车接送的,其他人却少不得要各自想办法回去,周家也不是人人都到了配小车的级别,像周诚的小姑一家四口,都是骑自行车来的。离得最近的则是周诚二姑家,走一会儿就能到家。 周怡母女俩倒是坐车来的,司机也不可能等两人到现在,周国斌说要车送一下,周老爷子制止他:“这都是大晚上了,你体谅一下司机,又让人家折腾着跑来做什么?周怡和你大嫂坐我们的车走。” 周怡恨不得将头缩到脖子里藏起来。 出乎意料的,一路上她爷爷居然没说过她一句,到了家周怡松了口气,她妈却没啥笑脸,目送二老的专车怔怔出神,回过神就没好气训周怡: “你还美着呢!” 觉得没挨老爷子的骂,心里美滋滋的是吧? 周怡她妈气不打一处来,她咋生了一个如此蠢笨的女儿。骂才代表着亲近,挨骂算什么,说明老爷子愿意提点周怡。不骂,是因为老爷子完全不在意周怡! 老爷子就是偏心老二一家,从周国斌到周诚,关慧蛾替周家生了儿子,在周家的地位竟完全凌驾于她这个大儿媳妇之上!只因她没有生儿子,她丈夫的职务没有周国斌高,不管她和周怡怎么小心翼翼讨好周家二老,有好事永远轮不到她家! 反观周国斌家,周诚处个对象又不是结婚,周奶奶竟大惊小怪让一家人凑到一起,去捧周诚带回家的对象……还不是因为偏爱周诚吗? 周怡妈极不高兴,如果今天瞧见周诚带回家的对象条件特别差,她才能看关慧蛾的笑话。她巴不得周诚要死要活的和家里闹,娶个拿不出手的老婆——偏偏今天周诚带回家的女孩儿,家世虽然不好,个人能力却一等一的出众,获得了周家二老的欢心! 周怡为难对方,却被当成了踏脚石,反衬托出对方的优秀。 顾正清也是个捧臭脚的。 周怡妈是各种不满意,周怡被亲妈骂了一句也没摸到原因,刚才她妈还帮她呢,现在咋又训上她了? 一整晚,周怡都处在被疯狂打脸中,她和童莉莉反馈今天周诚带对象回家见家长的消息时,态度肯定不会好: “莉莉,我可被你坑惨了,今天发生的事我都不想提,要是以后周诚和夏晓兰真的结婚,我肯定已经把这个弟妹得罪的死死的!” 童莉莉大晚上不睡觉,就是在等周怡的电话。 童莉莉费心要给夏晓兰准备一个大场面,就是知道有些狐狸精能在男人面前伪装,在家长面前肯定要露原形。就夏晓兰那样的,见着周家那一大家子个个都不傻的,不知道会有多少破绽。 周诚妈妈会喜欢小气寒酸的儿媳妇才有鬼呢! 童莉莉讲的头头是道,周怡都来不及说剩下的话。 等童莉莉说完了,周怡才叹气: “……她和我们之前想的,根本不一样!电话里我也说不清,明天见面再说吧。” 场面倒是搞大了,结果绝对不是童莉莉愿意见到的。要不是童莉莉多事,小姑父顾正清就不会出现,夏晓兰今晚会和周诚爸妈安安静静吃完饭,哪有那么多让夏晓兰炫耀的机会! 莉莉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 396:余波震震(加18) “老周,你儿子带回来的对象,你怎么看?” 送走了所有人,夫妻俩洗漱完总算能说点贴心话,关慧蛾直接问周国斌的看法。 周国斌莫名其妙,“周诚喜欢就行了,我能有什么想法。” 姑娘挺优秀的,他儿子又喜欢,周国斌认为自己没有发表意见的立场。关慧蛾打开礼物,瞧见盒子里的翡翠蜻蜓胸针。今晚夏晓兰表现的太好了,言谈不怯场,优秀是很优秀,就像关慧蛾想的那样,没了周诚,夏晓兰也能找到其他条件不错的对象。 咋说呢,关慧蛾此时的心情特别复杂。 “这姑娘有点太独了。” 优秀的过头,眼神里没有半分温顺。关慧蛾从来没觉得女人就必须依附男人,所以她嫁给周国斌,丈夫职务越来越高,她也没放弃自己的事业……就连自诩为事业型女性的关慧蛾,都觉得夏晓兰刚硬的过分!励志是很励志,什么样的小姑娘,会打着石膏上考场?采访里那个校长可是说了,靠着吃止痛药撑过的三天高考。 对自己这么狠,渴望成功的心是如此迫切。 关慧蛾不得不多想,夏晓兰和她儿子周诚处对象,难道看重的就是周家能给予帮助? 周国斌十分无语,“你考虑太多也没用,年轻人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你不同意两人相处,你儿子愿意分手吗?” 关慧蛾没好气的盖上盒子: “赶紧睡你觉,明天还要上班呢!” 真是的,不会说话就别说话,要是能分手她至于这么纠结?一整晚,周诚看着夏晓兰的眼神都是亮晶晶的,关慧蛾从来没见过周诚这么高兴过,她儿子是什么都不在意的,居然付出了如此重的感情。 让关慧蛾担心的就是,周诚如此喜欢夏晓兰,那夏晓兰呢? …… 童莉莉一大早就跑到周怡家里。 这两人本来就没个正经事,都和从前的康伟是一路货色,工作都是用来混日子的,干得好干的坏都拿那么多工资,有家里的面子也不可能被开除,那就先混着呗。 童莉莉早上能起这么早,还是因为好奇昨晚的见面会,周怡电话里只说了一半,童莉莉根本睡不着。 早上起来就是个大黑眼圈挂着,童莉莉风风火火跑到周怡家,却不知周怡也是大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童莉莉来时她刚刚躺下。做梦都是夏晓兰那卷录像带,豫南省的记者用浮夸的煽情声音介绍着夏晓兰的生平……还有她爷爷骂她没分寸,隐形人一般的小姑父顾正清勃然大怒,拿手指着她,问她为啥要为难夏晓兰……昨晚发生的所有难堪画面,在周怡脑子里走马观花的闹腾,她能睡好才有鬼了! 周怡觉得自己简直像被鬼迷了心窍。 被童莉莉拖起床,周怡也破罐子破摔了: “莉莉,你没戏的,昨晚你想的画面根本没出现,我爷爷奶奶都挺喜欢她,我看二叔二婶没不见得会反对!” 童莉莉不肯信:“我不信,周爷爷那么严肃个人,他会瞧上那狐狸精?你告没告诉他们,这狐狸精就是趴在周诚身上吸血,花了周诚多少钱了……她除了一张脸,有哪点配得上周诚?!” 童莉莉怎么肯服气! 周诚就算选了其他门当户对的姑娘,童莉莉都要折腾,何况是除了脸蛋处处不如她的夏晓兰! 周怡从极度生气,到此刻都有点同情好姐妹了。 “她是豫南省乡下的,听那口气父母还离异,但她能考上华清大学!你不知道我昨晚多丢人,我小姑父在教育部上班你知道吧,他把夏晓兰给认出来了,说她是今年全国高考总分第三的,是豫南省的高考状元,马上就要去华清大学念书了!” 童莉莉大张着嘴巴。 她听过靠家世,靠性格获得男方家长的喜欢,倒没听过,还能靠考大学? 其实是能的,因为夏晓兰考的大学特别好! “有什么了不起——” 童莉莉的声音越来越尖,她想尖叫着问周家人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周怡也是周家人,她硬生生把自己的撒泼忍回去。 周怡昨晚被顾正清洗脑,被豫南省那盘见鬼的录音带洗脑,此时竟傻乎乎点头: “还真的挺了不起的,反正我和你考不上华清大学。” 这一刀实实在在扎在了童莉莉心上。 童莉莉当然考不上华清大学,认真读书和认真干事业的,和她们也玩不到一块儿去。 她要是能靠自己考上名校,那关慧蛾也不会随意怠慢她了。 打铁还得自身硬,对周家来说,有家世的姑娘又不少,自身优秀的更能得到周家的认可。 童莉莉恼羞成怒,在周怡房间里砸坏了周怡最喜欢的古董唱片机,周怡家的保姆听到动静,在厨房里暗暗摇头:就这样的,也就命好会投胎,变成了干部家的女儿,不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本事不大脾气却不小,将来可怎么办? …… 童莉莉被打个措手不及,也有康伟和邵光荣憋着坏儿的关系。 这两人早就知道夏晓兰的情况,被未来大嫂收服的俩小弟,将消息隐藏的严严实实,让周怡出了大丑,也叫童莉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还是因为周怡两人拿邵光荣当傻子,从邵光荣嘴里套话,惹恼了邵光荣,这小子使坏的时候才不管她们是谁家的大小姐。 康伟和邵光荣刻意隐瞒,周诚则是觉得没到说的时候,猛然把夏晓兰带回周家,周家人可不全是要吃瓜么。 夏晓兰坐飞机去京城,康伟就猜到多半要见家长了。 他和邵光荣在鹏城苦哈哈干着活儿,想到诚子哥带着漂亮的媳妇儿回去见家长,两人也是很羡慕。既然周家知道了,慢慢的圈子里也瞒不过,谁敢说诚子哥眼光不好? 亮瞎你们的狗眼睛还差不多! 一大早的,康伟正乐呢,就接到周诚的电话: “晓兰的手是怎么受伤的?” 康伟一头雾水,“……嫂子说是骑车摔的呀,不然呢?” 能是怎么受伤的,周诚这劈头盖脸的一问,康伟冷不防也有点懵。难道大嫂的手腕受伤,还另有隐情?康伟还发懵,周诚那边已经挂了电话。 397:师院的补习班 周诚在查夏晓兰的手是怎么受伤的。 骑自行车和别人撞了,把手摔到骨裂也不是不可能,可晓兰瞒着他,周诚就觉得可能有隐情。 他不愿意和晓兰有争执,也舍不得逼自己媳妇儿,那就只能自己慢慢查呗。让周诚郁闷的是,他昨天请的半天假已经是领导“法外开恩”,今天再想跑出去陪媳妇儿,领导语重心长的:“这哪能天天往外跑,在单位还是要注意下影响对不?” 注意什么影响? 周诚开始还不明白,领导说的含含糊糊的,周诚一打听才知道,他被人给匿名举报到上面了! 这“匿名”是谁不言而喻,周诚和方士忠连表面的和谐都维持不下去。 周诚对这小心眼的人无话可说,他媳妇儿昨天才见过家长,今天他都不能送她去机场! 夏晓兰接了电话觉得无所谓: “这也没什么,8月底我就能进京了。我买了点东西寄存在招待所了,你找人来取一下吧,是给你表妹程敏她们的。” 拿了三个红包,夏晓兰也不是占便宜的,程敏说她的衣服好看,一模一样的夏晓兰是变不出来,给周诚几个弟弟妹妹都买了一身。她就是没买周怡的,周怡反正也瞧不起乡下人,想来也不会认同乡下人的审美吧! 顾正清倒是还想和好学生交流下,他觉得夏晓兰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入学考试的四百多分,最终高考616分,她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值得推广一下?采访录像里也说了嘛,夏晓兰积极帮助同学们提高成绩,安庆县一中今年本科上线人数比往年多了三倍以上!采访会有一定程度的夸张,把水分挤一挤,也有几分真,顾正清就是对这一部分内容感兴趣。 不过等他想再见夏晓兰时,夏晓兰已经离开了京城。 这姑娘没有和周家人套近乎的意思,真的就只是来见一面。 周家几个小辈都拿到了夏晓兰送到衣服,顾正清的大女儿顾思颜穿上新裙子照镜子,被周小姑拍了一下:“看把你美的,我怎么听何佳妈妈说把何佳送去参加补习班了,暑假还有一个月,你就在家闲着呀?” 顾思颜理所当然点头,“那何佳是没人管,我有我爸呢,还参加啥补习班,我就不信那些人有我爸讲的好!” 顾正清还真不敢吹这个牛,他都脱离教育一线好些年了,现在研究的是政策性的东西,书本里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听说现在有人在办补习班,顾正清也有点动心。 一打听,却是京城师范学院的一群学生搞得,口号喊得倒是挺响亮,什么“冲击中考”、“决战高考”。 顾正清失笑,要他把家里两个孩子送去这种班,还不如让俩孩子在家乖乖把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写完。顾正清别的地方不行,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是有职务的,他家里的孩子上的学校,不说是京城最好的中学吧,排前三肯定没问题! 顾正清看到夏晓兰激动,那是因为夏晓兰真学霸。 今年的高考这么难,总分能考600分以上的,真的有智力上的优势,何况夏晓兰在一百多万考生里排前三!算上预考刷下去的一部分,应该是三四百万人中的前三才对。 至于京城师范学院……顾正清叹气,他倒不是瞧不起京城师院,再说也是京城的本科院校。 可他搞了半辈子教育,儿女都送进了京城最好的中学之一,还占了京城的录取地利优势,将来就考个京城师范学院的话,顾正清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有够失败的。还制定啥教学方针,自己的孩子都培养不好! 就说顾思颜念的的中学,现在京城师范学院的优秀毕业生都挤不进去,新分配的老师最少要京师大毕业,顾正清疯了才送顾思颜去补习……好好听学校老师的课,都是特级优秀教师,多年从事在教学一线的,虽然是初中,却已经有意在培养学生们的高考竞争力。 周小姑顺嘴一提的事儿,顾正清打听了补习班师资,送孩子去补习班的事就没有了下文。 送孩子去好学校可不是30年后才有的事,追溯到80年代都不够早,封建旧社会的科举考试,那也有乡下蒙学和知名书院的区别,屡试不中的老童生教出来的学生,和举人开蒙,进士手把手教写八股文的学生能一样吗? 教育资源的差别,是早就存在的。 师资不够,对能出得起钱的家庭来说,吸引力就不够! 而这个补习班,正是夏子毓开办的。 夏子毓早前就在准备,开始收了个周末补习班试水,好不容易等到了暑假来临,夏子毓正要大展拳脚,却被张翠的电报叫回了豫南省。 豫南省等着夏子毓的,是截肢一只手的夏长征,是吓破了胆子的张翠,也是夏晓兰当了豫南省高考状元的消息! 夏子毓有点迷信运道。 今年以前,运道是在她那边的,不管是成功考上大学,还是抢走王建华,都叫夏子毓春风得意。 可到了84年,运道好像偏向了夏晓兰这边,她的几次算计,夏晓兰都躲开了,还越挫越勇逆流而上,不但顺利参加了高考,还考了616分,成为豫南省的高考状元,报考的是比京城师范学院好的华清大学……夏子毓从之前稳操胜券的轻视,到真正重视、忌惮夏晓兰,到今时今日,她不得不暂避夏晓兰的风头! 商都是没办法呆了,张翠自己去摆了两天摊,连续两天都有人来捣乱。 砸断夏长征手的人抓不到,张翠的生意也做不下去,夏子毓只能咬着牙将两人带回京城。她其实不想和父母离这么近,没有距离的话,她以后要干的一些事父母都会知道。就她一个独生女也就算了,她却还有个亲弟弟! 把夏俊宝带到京城肯定不行,夏子毓可安排不好夏俊宝读书的问题。 带着夏长征和张翠回到京城,夏子毓一头扎进了补习班的生意中。这一块儿生意有很大的市场空白,前景是极好的,但也不像夏子毓想的那么简单。 等待夏子毓的是各种鸡飞狗跳! 比如眼前这个,提出要先上课后,成绩搞上去再给补习费的家长,夏子毓真想把手里的一盒粉笔摔对方脸上。 脸这么大,去饭店吃饭还能说吃了菜,回去之后不拉肚子再付钱? 398:钱不好赚,曙光初现?(2更) “何佳妈妈,事情不是这样的,您听我说……” 捏着粉笔盒的手用力,夏子毓忍过太多的东西,眼前的这点事算什么,不过是小场面。 何佳应该算是补习班能招到的最好生源,9月份开学就读初三,学校在京城是顶呱呱的,教学质量很不错。何佳在学校成绩中等,家里人有点着急,暑假给孩子报了补习班,还报的是精英班。夏子毓搞得这个暑假补习班,和之前的周末补习班不同,按月收费,根据补习班的人数将收费标准定为50元/月和20元/月,50元/月的班就是精英班,全班只有8个学生,一群老师围着8个学生打转,肯定要照顾的多一点。 20元/月的,一个班学生人数在20-25人之间,同样是补课,老师看顾的就没那么仔细了。 何家出的起这一个月50元的补习费,反正何佳妈妈一个月的工资,让女儿上两个月补习班是没问题的。何佳妈妈就只有一个疑问,补习班的“老师”,说是老师,其实都还是师范学院的学生吧?一个个瞧着倒挺积极的,教的到底如何还不知道。 何佳妈妈出钱给女儿补习不心痛,可这补习班的“老师”拿这些学生来练手,反过来还要收这么多钱,何佳妈妈就不愿意了。 一个月50块可以,先补习出点成绩来看看! 何佳妈妈的难缠,让夏子毓很犯愁。要是她当时在京城,绝对不会收下何佳……何佳都在补习班上了十来天课,居然没有交过一分钱的补习费,夏子毓也不想承认自己找来帮忙的同学有那么笨,可何佳妈妈嘴皮子利索啊,愣是把夏子毓同学脑子给绕昏了。 何佳妈妈当时说的多好,菜市场买鸡蛋还得让人挑选,补习班是新开的,那总能先试试课吧? “试课效果好,我肯定要帮你们宣传的!” 何佳妈妈就是靠这张嘴,忽悠的师院的学生团团转,等到夏子毓从商都回来,又拖了一个星期,何佳还是唯一不缴费却能参加的补习的学生! 如果仅仅是这样,夏子毓还能忍。 但何佳不交钱却能照常补习的情况,好像被其他学生知道了,补习班暗潮涌动,有人试探着是不是能先退钱。 退钱? 怎么可能! 夏子毓之前将生意想的简单,拉几个同学,随便找个场地就能把补习班办起来。 真正开始筹备了才知道看似简单的赚钱大计有多难,王建华给人补课,一节课是5元钱,师院的学生能不能找到这么好的兼职先不说,薪酬标准倒是要像王建华看齐。周末补习班就算了,一周是请他们两天,一个人的报酬是20块钱,一共上6节课。 暑期补习班却是整个月,上六天休息一天,一个学生收20元/月,一个班的学生不超过25个,夏子毓总共才400-500的收入,再按10元/天的薪酬请这些“老师”,一个班她光是薪酬就要支付两百多,还不算场地呢,赚几个辛苦钱,夏子毓根本看不上! 随便找个场地是不行的。 场地不能太远,因为生源来自四面八方,总要让大部分都方便。 租几间民房办补习班,家长根本不信任,夏子毓只能向一所中学租借教室。反正学校暑假也不开课,教室空着,夏子毓就租借来用……学校的教室能空着,有人要用的话,也不能白用。人家给你开放几间教室,来补课的学生出了啥安全问题算谁的?暑假教职工也放假,使用教室,还得安排人值班,还得校园卫生,一连串的问题存在,简简单单给点租金肯定不行。 夏子毓花了不少钱送礼,才搞到了补习的教室。 迄今为止,她手下一共有6个补习班,4个普通班,2个精英班。收到第一个月的补习费总计2460元,而她第一个月需要支付给12个“老师”的薪水就要近千元,夏子毓也不想找这么多师院学生来,可这种补习班就像学生在校上课,一个老师教完所有的课程,知识储备跟得上,人的精力跟不上,累也累死。 工资不少发,还得算上先期的宣传和场地租借投入,第一个月,夏子毓甚至是在亏钱。 后期肯定是能赚钱的,宣传和场地租借是一次投入长久见效,第二个月她要是能多招几个班,自然也就赚钱了。夏子毓想搞的还是大型补习机构,多搞几个分机构,她就抓总体工作,等着赚钱……别人赚钱好像不怎么难,轮到夏子毓亲自操作,她才发现原来赚钱好难。 那些师院的同学,她若是不请对方,对方哪里找得到这样的兼职? 现在倒好,报酬少了还不愿意干! 夏子毓想到这里,面沉如水,要不是学校的场地是她联系的,离开京城的时间,这些人说不定已经将她踢出局! 心里生气,脸上的表情如越发柔和: “何佳妈妈,何佳的成绩并不差,补习前的摸底考试她在6个班都是名列前茅的,要不然您就是愿意出一个月50块钱,我们也不会把何佳同学放到精英班。补习有没有效果,等到开学时自然看得出来……何佳的成绩要是没有进步,再退您钱行吧?看您也是体面人,我们开个补习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帮助想进步的同学们,何佳如果是家庭条件的原因拖欠补习费,看在何佳同学如此优秀我们能接受,但您看——” 夏子毓把何佳妈说的哑口无言,赖着不给钱,不就是承认家里条件差。 何佳在补习班还有什么面子! 何佳妈妈这样没事儿找事的,只是夏子毓碰到的小麻烦。因为补习班的“老师们”太年轻压不住场面,都是十几岁的年纪,在学校里不能逾越的警戒线,在补习班好像不存在了呀。 夏子毓对补习班正在酝酿的大麻烦一无所知。 她和王建华已经一周没见面了,王建华说他父母返城的事终于有了一点眉目! 夏子毓觉得自己可能迎来了转机,如果王建华的父亲能返城复职,一个高考状元又算的了什么?对乡下农民来说,清华大学的学生高不可攀,可夏子毓却知道,大学生的值钱得看跟谁比! 399:只能先忍着!(3更) 王建华积极联系故交的策略是对的。 夏子毓的大团结支援也是对的。 王建华入学后得到学院老师的喜爱,等到学姐的垂青并不是偶然,除了个子高五官端正,他也有个人能力。毕竟从前接受过“精英教育”,和他一样的学生对自己想要啥都不明白,王建华却有清晰的目标。从前王家没有败落前,王建华挺傲气,在乡下当了几年知青,吃过苦后再傲气的人也该有所改变。 连女人的钱都用,现实把王建华的道德底线变低了。 一个还算聪明的人,一旦放开自己的道德底线,办事就很有效率了——当然,王建华自己并不承认这一点,变化是从他在大河村当知青是发生的。为了脱离农村的环境,王建华接受‘夏晓兰’的帮助和支援,参加了高考。在高考后他放弃了‘夏晓兰’选择更为合适的夏子毓。 到了大学后,和夏子毓在交往中,面对柳学姐的帮助,他也没拒绝! 柳学姐能帮助他时,他不拒绝。 夏子毓拿出钱帮他父母活动,他也只是推辞了几下,最终还是收下了钱。 一边说自己不吃软饭,一边也没见把碗里的软饭倒掉,王建华靠着这种左右逢源的能力,终于为父亲王广平的复职打通了一条路。漫漫长路,始见曙光,夏子毓认为自己的付出终于要见回报……她已经在王家身上搭了不少钱,现在没有了小吃摊,夏子毓仅有的钱也投资了补习班,她的经济状况开始紧张。 将父母接到京城来,完全供着两人享福也不可能。 夏子毓还没有那个能力。 补习班起步艰难,张翠说自己还想去摆摊,夏子毓从一开始的反对到默认。 她之前不同意张翠继续摆摊,是嫌丢人。高中时专挑县一中门口摆摊,是为了博取孙校长的同情,现在她在师范学院上学,就要和以前的形象彻底告别! 别的不说,王建华父母回城后,能接受一个摆地摊的个体户当亲家吗? 在农场时夏子毓可说了,她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吃店。小吃店和小吃摊差了很远,她不让张翠去赚钱,到时候怎么把“小吃店”变出来! 夏长征原本身体很好,截肢手术让他成了个虚弱的人,还不到一个月,他显然没办法帮上忙,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不想出门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 夏子毓也不可能帮张翠忙,她的理由是距离太远,耽误她自己的事。 补习班的事,她没有和父母坦白,张翠以为夏子毓只是在当补习老师,暑假搞个兼职。 顶着烈日,张翠的小吃摊举步维艰,她会做的就是豫南省的口味,在京城这边有点水土不服。吃的顾客不够多,准备的食材这种天气过一夜就会坏掉。京城是比商都繁华,可这繁华好像并不属于张翠和夏长征!就连在商都也不畅快,赚钱最多的竟然是在安庆县那小地方,想到她的那家‘张记’,张翠整个心窝子都在痛! 好不容易,夏子毓到租的房子里看她,张翠瞧了瞧她身后: “建华又没和你一起?” 搬来京城后,竟一次都没见过未来女婿,张翠心里难免有担心。女儿忙她可以理解,这也放暑假了,王建华有啥可忙的?会不会是夏晓兰那小破鞋考上大学,和王建华私下里又联系上了。 张翠的眼界不高,她知道夏晓兰必然要报复,对“报复”的想象力就局限在抢男人之类的手段上。 却不想想,夏晓兰辛辛苦苦考了个省状元,进了华清大学后啥样的对象找不到,要和夏子毓抢王建华? 夏子毓是认定了王广平会复职,夏晓兰却一无所知呀! 夏子毓把买来的西瓜放在简陋的桌子上,今年西瓜大丰收,大街小巷都是拖着板车卖西瓜的小贩,价钱特别便宜,夏子毓挑了个10斤重的一路走来,热的满头是汗。 听张翠问王建华,夏子毓皱起眉。 连她都有一周没见王建华,更何况是带王建华回来。也是一周前,她和王建华匆匆见面,王建华告诉她事情有了眉目,此后王建华仿佛失踪一般,在学校里找不到人,柳学姐介绍的兼职也暂停了……夏子毓知道事情肯定到了关键的时候,她自己也暗暗着急。 “他那么大个人了,当然有自己的事忙,等忙完了自然就来看你们。妈,这房子你和我爸都搬进来一个多星期,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我怎么带建华回来?” 房子离师院很远,因为张翠要做生意,肯定是租平房。 这家人的房子是归还的祖产,原本气派的四合院还到手里都破破烂烂,干脆全租了出去,眼不见心不烦。租金倒是不贵,但张翠和夏长征只租了其中一间房,院子里堆满各租户的杂物,张翠做小吃的好些材料都是堆放在屋里,天气闷热,夏子毓一进屋就闻到一股馊味儿。 就这种环境,她怎么好意思带王建华上门! 张翠也觉得委屈,每天都累的要死,生意不好还犯愁,床上躺着的男人半点忙都帮不上,截肢了右手,左手也是骨折,夏长征只有吃白饭,里外里都靠张翠一个人忙碌,屋子又旧又小,张翠也把它收拾不出个敞亮的样儿来。 她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么想法! 夏子毓现在嫌脏了,以前没到县城念书时,那院子里不到处都是鸡屎和喂鸡的烂菜叶,也没见夏子毓有意见。 夏长征嚷嚷着天热要吃西瓜,张翠心情烦躁,“你先等会儿,我有事问女儿!子毓你说,咱们真的只能眼睁睁瞅着那小破鞋念华清,毕业后分配个好工作?她就该在乡下嫁老光棍,哪里配到京城来念大学……要不,咱们再想想办法?” 夏子毓也觉得夏晓兰不配。 但现在能怎么办,她还没那么大的本事,在华清的录取招生中做手脚。 就算王建华的爸爸现在复职,除非是刚好管着高校招生工作,否则华清录取夏晓兰已成定局。华清不可能在豫南省一个考生都不招收,夏晓兰是豫南省的第一名,全省都没人能竞争过她! 夏子毓只能忍,忍到能一击必中的时候。 眼下都是七月底了,今年高考第一次批次的录取工作已经完成,夏晓兰的华清录取通知书说不定已经在路上…… 400:录取通知书 夏晓兰也惦记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她的录取通知书会直接寄到于奶奶家,负责于奶奶家那一片的邮局,夏晓兰早去打过招呼。华清的通知书搞掉的机会很小,在通知书没来之前,夏晓兰能做的只有等待。 对她来说,和周诚家人见过面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鹏城那边还有一摊子事等着她去忙。 可对夏晓兰身边的人来说,见周诚父母是个特别重要的事儿,回了鹏城后,不仅康伟和邵光荣厚着脸皮打听消息,她舅舅刘勇也问,远在商都的刘芬也打电话来问。 刘芬一般不主动给她打电话,电话听筒为啥能让千里之外的两个人可以互相听到声音,这原理刘芬搞不懂。通话时声音失真也让刘芬不习惯,她是情愿有啥事都拍电报的,夏晓兰去京城见周诚家人的事,电报里又说不清,刘芬只能打电话了。 她真是把所有细节都问了! 听到夏晓兰一次见完了周诚家几乎所有的直系亲戚,刘芬紧张的要命。 听说夏晓兰把家里情况老老实实交待,连她离婚的事都告诉了周家人,刘芬握着话筒都快晕过去。 “你这个傻孩子,这个、这咋能说……” 刘芬急的说话都不利索,晓兰当然是个好孩子,她这当妈的比任何人都清楚。可是周诚的家人第一次见晓兰,他们又不了解,万一听到晓兰的父母离婚就嫌弃呢? 夏晓兰很正色告诉她: “如果周诚的家人要对您的婚姻状况指手画脚,那证明我和周诚不太合适。结婚和离婚都是个人的选择,国家法律允许离婚,就证明您有权自己决定。妈,这不是啥丢人的事,以前人们结婚前不了解,再过两年离婚的人会越来越多,您可一点都不丢人,反而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不幸福的婚姻是种折磨,您只是很勇敢的主动结束了这折磨!” 电话那边是一片沉默,夏晓兰话锋一转,说起了让刘芬轻松的话: “当然,凭我第一次见面的感觉来说,周诚的家人还是挺好相处的,他奶奶很热情,爷爷特别支持我多读书……我走的时候都送了我见面礼,您可以放心了吧?” 刘芬都快给急死,说话哪有像这么大喘气的? 听说送了见面礼,刘芬这心就踏实了。 全国各地的风俗都差不多,女孩子第一次跟着对象回去,男方家里的长辈要是满意,多少会给点见面礼。这些事刘芬哪有那么多讲究,还是于奶奶教的,说周诚是个讲究人,家里人肯定懂这些老规矩。要瞧得上夏晓兰呢,不会让她空着手离开。当然,夏晓兰第一次去周诚家,空着手带一张嘴就去也很失礼的。 尊重是双方的,有些旧规矩是封建糟粕,有的规矩于奶奶觉得可以一直传下去。 “就说你,你哥那时候把你嫁到夏家去,一点彩礼都不收,夏家白捡个儿媳妇回来当牛做马,到头来对你咋样?” 于奶奶整天给刘芬洗脑,反正老太太说啥刘芬都点头。 那时候闹饥荒,刘勇是想她能嫁去夏家吃上饱饭,没钱给置办嫁妆

相关推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云翻雨覆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