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如此一来,明家军算是没了主心骨。”晋王闻言,也并未有松了口气的感觉。“此时更不可松懈,继续盯着,本王要看到他们回城。到时候,可得好好迎迎为国战死的忠魂。” 晋王转头看向屋外的黑夜,似乎更深的黑暗即将来临。 …… 这些日子,将军府一直处于鸡飞狗跳之中。 明辉夫妇的灵堂虽然设好了,但每设一次,都被周香玉和老夫人撤掉。秦嬷嬷矢志不渝,和她们天天闹,时时闹。 为了避免天子到时候怪罪,周香玉早早就放出了消息。说将军府是不会给罪将设灵堂的,以老夫人和二夫人为首的忠君女眷,日日规劝明昭月。可明昭月非但不听,还要执意设下灵堂,日夜守在灵前哭泣,他们实在劝不动。 为了令人更信服,她们还将明昭月如何守在空灵前,如何点灯熬夜祈祷大军回还,如何念诵佛经为明辉夫妇的灵魂超度等琐事一一添油加醋。 有些事明昭月压根没做,也传得满城皆知。 百姓们纷纷感叹明昭月的孝心,但更多的是为她捏了把汗。待到大军回京,陛下清算时,这姑娘只怕早晚要被天子重罚的,说不定还会掉脑袋。 任谁都能看出,二房这是在提前为自己洗脱罪名,真是奸诈可恨。 时间一晃便是半月,明家之事成为了整个盛京百姓茶余饭后最多的话题。 小雪这日,边关大军回城。天气已转寒凉,街上往来看热闹的百姓都开始裹上了厚衣。 早有传言,大军从西城门进,由金煌城的守关副将许巍领兵,带着一应老弱病残大军回来。 对于边关的战事,百姓们也是有所耳闻。听说明辉将军夫妇带着大军在金煌城外与北齐军对抗,因部署不力,东安军惨败,两位主将身亡,大军折损两万。 而金煌城的百姓逃的逃,伤的伤,死伤亦无数。 这些都是军报所传,也不知军报上秘密内容是如何传到百姓耳中的,但每个人都这样说,传言似乎也成了真相。 午时一刻,守在西城门街道两旁的百姓果然见到了浩浩荡荡的大军队伍。 第89章 只见距离城门半里远的地方,隐隐出现了形状如龙的长队,他们个个身着东安军的战甲,只是。 入冬之际,寒风袭来,天色阴沉。百姓们屏住呼吸,一片安静之中似乎听到阵阵乐声。 这是……哀乐! 有人立马反应过来,“想必大军运回了众将士的尸身,明将军夫妇的遗体应当也在其中,否则不会有哀乐。” “可惜明家被禁了足。听说那位明大姑娘还曾向陛下求情,要迎回父母的全尸。如今大军回城,却来不了。” “来不了正好,免得看了伤怀。” 不少百姓在人群中声声哀叹,为丧命边关的将士,为明辉夫妇,也为孝心一片的明昭月。 “兄长,看来昭月妹妹当真没来。”沈知秋双目含泪在人群里寻了好久,也没看到明家人的身影。 沈安嗯了一声。他倒是不在意明昭月此时来不来,毕竟就算来了也改变不了明将军战死的消息。他神色忧郁地望向大军的方向,满目遗憾和心痛。 东安国,又失了一位忠心的武将。 和沈安一样藏在人群里的世家子弟有很多,凤首辅嫡长孙凤承望、翰林学士马成卓之子马今栎……甚至连高越函也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着。 他不是东安国的人,出现在这里有些不合适。可他必须得来看看情况。 大军已到城门口,跨马走在最前面的是十八名开道的将士,他们高举东安旗。 开道士兵之后,一个高大的将军双腿夹着马腹,双手腾出来紧紧捧着一个小匣子,匣子用黑布包着,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他露在外的左臂铠甲上,戴着一圈黑色纱布。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明家军副将许巍。而他的身旁,还有一小将捧着同样大小的匣子,依旧被黑布包着。 在他们身后,无数将士或骑在马上,或步行回程的,每人左臂皆缠着一圈黑纱,手里也都没空着。他们捧着包东西,无一例外都被黑色布条包着。 “明将军的尸身呢?怎么不见棺椁?” “是啊,没有棺椁,怎么还奏哀乐?” 经过城门口时,许巍将军忽然高举手中的黑匣子,让黑匣子比他更先入了城门。 其他人也一样,统统让手里捧着的东西先一步入城。 忽然,有人在人群里惊呼。“大军回程,莫非他们带回
相关推荐: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玩笑(H)
我以神明为食
召唤之绝世帝王
南城(H)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流萤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薄情怀(1v1)
小寡妇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