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从未改变过,可当初顺德帝不同意,说公主天生就该享福,而不是去战场上拼杀。 知道自己要出国为质,韩元淑很清楚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再上战场了,便请求顺德帝帮她打造了这么几副战甲。她日日看着,当了却心愿。 “那杆红缨枪,我一次也未用过,看了这么多年,都不敢拿下来。”韩元淑仰着头,满脸虔诚。 “殿下忧国忧民,满腔正义,昭月佩服。” 韩元淑看向明昭月,苦笑一声,来到一旁几个大箱子前。她将重重的箱盖打开,从面前荡出一阵灰尘。 待灰尘落下,明昭月看清了箱子里的东西,那是一封封书信。信纸已蜡黄,有些墨迹都褪色看不清了。 “当初本宫在大周,太过思念故土,日日写信。七年时间,便写了这么多。可一封也没让人送出去,我知道,每送一封信,便会让父皇母后多愧疚一分。” 七年,两千多个日夜,在彻底陌生且时时刻刻有生命危险的地方,韩元淑便与自己的书信为伴。 明昭月不敢想象,若是自己身处那种境地,又当如何。 “我今日给你看这些,不是让你同情我。”韩元淑似乎看出了明昭月的一些心思,笑了笑。 “本宫只是想告诉你,人生在世,有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别说我是皇室公主,就连父皇作为一国之君,也难免要经受骨肉分离的痛苦。” 骨肉分离! 这四个字一出口,明昭月隐隐有些预感,知道韩元淑要说什么了。 果然,接下来就听她道,“昭月,若有一日,你见不到你的父母了,当如何?” 第77章 明昭月猛地抬头,从韩元淑的眸色中看到了忧郁和试探。 她定了定心神,缓缓开口。“人活一世,有太多身不由己。或关乎欲望,或关乎生死。没有人总能一辈子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我父母皆是为国征战的大将军,父亲告诉过我,他们的归宿就是战场。” 明明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听在韩元淑耳中,却是异常振奋。 她双目不知何时已变得微红,转身将手放在明昭月手背上。“你,真是让本宫诧异。” 分明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为何说出的话就像是经历了世间沧桑冷暖,看透了人情世故的耄耋老者? “公主殿下问此言,可是有事要说?”明昭月几乎能猜到韩元淑的心思了。 韩元淑从震惊中回神,转过头去用手抹了把眼泪。 长公主哭了,她这样的女子,竟也会流泪! 许久之后,她才回头看向明昭月。“本宫想……跟你说件事。或许你听后接受不了,但这也只是道听途说,还不算实情。” 见一向果决的韩元淑这般犹豫,明昭月更是确定了心中的想法。“殿下要说之事,可与我父母有关?” 韩元淑叹了口气。“本宫昨日入宫,恰巧见边关先锋口报回京,说……说……”韩元淑似乎有点说不出口。 明昭月没有追问,而是直直盯着韩元淑,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说……明将军和明夫人或在边关遭遇不幸。”韩元淑说完,将头扭到一边,似乎不太敢去看明昭月。 明昭月藏在袖中的手紧了紧。 或遭遇不幸!这条军报终究还是传回了盛京。 见她愣在那里,好像受了极大的打击,韩元淑又忙道。“本宫听到的只是先锋口报,正式的军报还未抵达,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韩元淑说完此话,自己都觉得有些牵强。 东安国的紧急军报有两层。在战事紧张或开战之前,会派两名先锋先行回京,向天子细说战局,以便朝廷早做安排。 战事彻底结束后,由主将亲笔写下军报,再八百里加急送回盛京。 这二者之间,长则间隔三五日,短则一两日。 历年来,先锋口报和军报的内容几乎相差无几。若有误,也极小。 所以,韩元淑口中的转机,在她自己看来,都只是安慰人的。 “先锋口报乃绝密,殿下为何今日便告诉我?”明昭月表现得比韩元淑想象的要平静许多。 “你是明将军夫妇疼爱的女儿,又与京中旁的闺阁女子不同。本宫觉得,你应该知道,也好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 长公主这是在为她考虑,认为明昭月在将军府过得不好,如今若父母也不在,她岂不成了孤苦伶仃一个人? “听闻你还有个兄长在潜山学艺,是时候把他也叫回来了。有你兄妹二人,凡事也好
相关推荐:
我有亿万天赋
满堂春
我在末世养男宠
失身酒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岁岁忘忧(完结)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双凤求凰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