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都在边关,韩元淑向来敬重他们二人,这次也是特意嘱咐,要带上明昭月。谁知,她姑娘竟让人如此失望。 沈知秋担忧地看向明昭月,她们相隔甚远,又被其他人遮挡,看不真切明昭月此时的神态。 “千惠大师,您再好好看看,当真是这份的问题?”蔡嬷嬷不太甘心,她觉得明昭月行事沉稳有度,不像是会犯这种错的人。 千惠将那几页佛经紧紧攥在手里,往纸张的左下角看了看,果然在那里发现了三个小字:明昭月。 “明昭月,明大姑娘,明辉大将军之女。好,好啊!”千惠的语气掩饰不住激动。 韩元淑听出了几分不对,这不像是生气的模样,倒像是……欢喜? 可明婉柔一心认定,千惠大师要开始发怒了,便想着火上浇油。“大师,你若认定是我长姐抄了缺失的佛经,那请大师说出缺失了多少,是何内容。小女不允有人诬陷长姐。” 明婉柔大义凛然,端的一副姐妹情深,打抱不平的正气。 千惠眉头皱得紧,看向明婉柔时眯了眯眼。“小姑娘,老衲何时说过,这份佛经有所缺失?” “您单独拿出这一份,不是说它缺失,那是什么?”明婉柔不明白方丈的意思。 千惠没有理会明婉柔,而是将佛经双手递到韩元淑面前,“请殿下过目,这份《八大人觉经》内容完整无缺,且用的是相书字体,字迹大气不失大家风范。明大姑娘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造化,真乃可敬可佩啊!” 韩元淑愣住了。在场其他人不知相书字体,她是知道的。 第40章 东安开国百年,历经五代帝王。 当初,东安的国土三分天下,韩家先祖韩正启结束割据,统一东安开国,史称高祖皇帝。 高祖帝心怀仁善,且笃定佛教。 因统一时打仗太多,登基后为减轻自己身上杀戮之罪,便日夜虔诚抄写佛经。在他晚年时,已誊抄佛经七十万卷,并形成了一种独特字体,高祖帝取名为相书字体。 此种字体,乃结合了梵文和东安国的文字,与目前通用的东安国文字大致一般,却在笔画上有所区别。 高祖皇帝驾崩时,曾留有皇族家训。其中一条便是,韩家子孙后辈需研习相书字体,需敬佛信佛。 前面几位君王都尊崇着高祖遗训,特别是二代、三代君主即位,东安国中皇室众人、民间大儒、朝廷百官,以及全国僧侣,无一不知相书字体,竞相模仿。 后来,帝位传至当今皇帝已是第五代。开国的杀戮已过去百年,子孙们虽也虔诚信佛,却无高祖皇帝那般执着。 到如今,相书字体更多成了一皇室传承,一种先祖遗训。 放眼整个东安国,能写出一手好相书的人恐怕只有几位得道高僧了。至于皇族后辈,从方才韩元淑的反应来看,便知她亦没有仔细研学过,所以头几眼并未认出明昭月的字迹。 眼下一听千惠大师提及,韩元淑重新看向那份佛经。 果然,细细看来,虽然一笔一划与东安国的文字趋同,却又有梵文笔画的流畅飘逸。 起初韩元淑只以为,这是明昭月的书法习惯,却从未往相书字体上想。 “你……是如何会写这相书字体的?” 明昭月缓走几步,来到韩元淑面前跪下回话。“回殿下,昭月府上有本高祖誊抄的佛经字帖。幼时曾见父亲临摹,觉得字体颇为大气,便也喜欢仿写。后来年岁成长,更喜此种字体。” 原来是明辉大将军所临摹过!韩元淑信极了这个理由。 明将军和高祖皇帝一样,都是提刀上过战场之人。或许他们都觉自己身上杀戮太重,便誊抄佛经。 只是这高祖帝的字帖,几十年前或许还好找。这几年嘛,皇室没有刻意传扬,要寻到一本并不容易,可见明将军对高祖帝、对东安国的拳拳之心。 这样一想,韩元淑对明辉一家更为钦佩看重。 她哪里知道,明昭月这话半真半假。 将军府确实有本高祖皇帝的字帖,却不是明辉临摹的。他没怎么摹过,只放在书房偶尔翻看,并对一双儿女讲述高祖帝开国之事,明昭月对这个字帖倒是有些兴趣,时常仿写。 前世,明昭月出嫁时,父母都未能赶回来,她便将这本字帖一同带去了尚书府,以慰思父之情。 后来在尚书府不受待见,又听闻父母在边关战事凶险,她为了让自己静心,便有意无意临摹起佛经,为父
相关推荐:
我在末世养男宠
失身酒
南城(H)
仙道空间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交易情爱(H)
实习小护士
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