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等到半夜时分,聂兴终于等来了他想要的消息。 “大人,查清楚了,一个都没跑掉。” “这些家伙倒是还真有几分反侦查意识,不少人更是换了好几次路线,好在我们布置的兄弟够多,所以一个都没跑得了!” 聂兴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兄弟们都召集来了吗?” “五大千户,十五位百户,尽皆在此。” “那就行动吧,告诉兄弟们,不管是谁,全部缉拿归案!” 聂兴霸气下令道:“此次行动,我锦衣卫得了陛下恩旨,先斩后奏,皇权特许,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出发!” 霎时间,整个锦衣卫倾巢出动,上前缇骑呼啸而出,按照名单拿人。 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很快就引得整个京师震动。 史仲成此刻还在书房,原本他年纪大了之后,精气神大不如从前,所以睡得比较早。 但是今夜不知怎么了,史仲成就是不能安心入睡,心中隐隐觉得很是不安。 他不明白这股不安来自何处,但伴随着时间流逝,心里面的不安感反倒是越来越强烈了。 史仲成回顾了一下近期发生的事情,却并未曾发现自己有什么疏漏之处。 一来他只是出言提点那些官员缙绅,自己并未参与其中。 二来那些官员缙绅也没有留下什么把柄,哪怕与商贾联系,也是谨慎万分。 仅凭那些密信纸条,也根本不能成为证据,所以哪怕商贾反水,皇帝那边也无计可施。 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还会如此不安呢?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阵喧哗声却突然响起。 “老爷!” “老爷不好了!” 史府管家大惊失色地冲了进来,满脸都是惊恐之色。 史仲成见他这副慌乱模样,忍不住怒斥道:“成何体统?老夫还没死呢!” “老爷,锦衣卫来了!” 此话一出,史仲成脸色大变,肉眼可见地失去了血色。 锦衣卫登门……大难临头啊! 怎么会? 到底是哪一步出现了纰漏? 不等他细想,一队队的锦衣卫就冲了进来,直接控制住了史府内的所有人。 聂兴在众人的惊恐目光中缓缓走来,面无表情地看向史仲成,随即嗤笑了一声。 “史仲成啊史仲成,你还真是狗胆包天啊!” “散播谣言,蛊惑百官,意欲在京师制造恐慌混乱,动摇我大明江山社稷!” “史仲成,你想怎么死?” 听到这话,史仲成脸色瞬间苍白如纸,身子因为恐惧而不断地颤抖。 “聂使尊,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老夫自从致仕之后,就一直没有过问朝政,怎会……” 话音未落,聂兴就一巴掌扇了过去,硬生生将史仲成打得嘴角溢血。 “狗东西,你觉得自己很聪明,觉得本座很愚蠢,是不是?” “不过你也算是个人物了,遥控官员缙绅与皇帝陛下做对,你自己却隐藏在幕后,真是好手段啊!” 史仲成还想着争辩,结果只见聂兴拍了拍手,一批批官员被甲士押着走了过来,赫然正是近期与他密谋的那批。 见到这些人后,史仲成心中的那丝侥幸,彻底被击溃,整个人都瘫软在了地上。 他知道自己完了,而且还会累及子孙,祸及全族! “不!” “不是这样的!” “老夫也是受了他们蛊惑,从未想过动摇大明社稷啊!” “呵呵。”聂兴冷笑道:“不知道该说你聪明,还是该说你愚蠢!” “皇帝陛下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开刀呢,你史仲成就自己主动送上门来了,真是体贴得很啊!” “老东西,这次不但你完了,你老史家也会跟着你遭殃,颠覆社稷这可是谋逆大罪啊,说不定你要被诛九族了!” “啧啧,武德朝第一大案,你史仲成也可以此列入青史,遗臭万年了!” 聂兴说得轻松,史仲成却是吓得胆寒。 他跪在聂兴身前痛哭流涕,疯狂扣头求饶。 涉案官员见状也纷纷跟上,希冀着这位锦衣卫指挥使能够开恩。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聂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下令将其全部打入诏狱。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解决完了这里的事情,聂兴还要连夜入宫一趟。 皇帝陛下现在可还等着他的消息,所以接下来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还有的忙。 半个时辰后,朱高煦见到了聂兴带来的详细汇报。 “也就是说,史仲成就是这群人的头头?” “这个史仲成是谁?现任何官职?” 听到这个问题,聂兴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皇上,史仲成早已致仕多年了。” “那这老东西疯了不成?明明都致仕了,还主动找死?” 朱高煦有些愕然,想不明白这些人的脑回路。 “据说当年史仲成被迫致仕,是因为左都御史顾喷子,所以一直对顾喷子怀恨在心,连带着把您也给恨上了。” “原来还有这么层渊源,倒是真难为他了啊,隐忍了这么多年,到头来落得个这般下场!” 朱高煦对此唏嘘不已,兀自感慨了一声。 “皇上,怎么处置?” “连带着上一批伏阙的,全部秋后问斩!” 朱高煦冷声下令道:“至于史仲成这个主谋嘛,直接夷三族!” “朕倒是想要看看,屠刀已经举起来了,那些个缙绅官员还敢不敢继续找死!” 第821章 朝野震动!缙绅退缩! 翌日早朝。 武德皇帝勃然大怒,再次将满朝文武骂了个遍。 昨夜锦衣卫倾巢出动,很难不引起百官的注意。 但他们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唯一可知的线索就是锦衣卫抓了很多官员,多达数十人! 仅仅只是这一点,就吓得大量官员夜不能寐,整宿都睡不着了! 毕竟,那可是锦衣卫啊! 当年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就是为了监察百官、清洗朝堂! 现如今锦衣卫再次再次死灰复燃,并且得到了武德皇帝的大力支持,天知道锦衣卫接下来会做什么!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惊变,文武百官都回忆起了那可怕过往,重新感受到了被锦衣卫支配的恐惧! 就这般战战兢兢地熬了一个晚上,等到今日早朝,皇帝陛下再次大骂百官,他们这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史仲成这些天杀的狗东西,还真是胆大包天,死有余辜啊! 为了逼迫皇帝陛下妥协退让,他们竟然敢指使京城商铺关门罢市,置京城百姓生死于不顾! 这是什么行为? 你这是要谋逆造反啊! 京城要是大乱了,那天家威严何在,国朝威严何在? 真是该杀该死,死一万次都不为过! 也难怪皇帝陛下如此震怒,甚至不惜出动了锦衣卫,此事实在是太大了。 往小了说,这是士绅缙绅的反击,逼迫皇帝陛下低头。 但是往大了说,这可就是官员暗中结党密谋,意图祸乱京师,动摇大明江山社稷啊! 而皇帝陛下对史仲成等人的处置,分明就是往大了处置,毫不手软地严惩! 主谋史仲成,夷三族! 所谓“三族”,即是父族、母族、妻族,全部加起来总共至少都得有上万号人! 就因为那史仲成鬼迷心窍,故意与皇帝陛下作对,结果落得个这般身死族灭的凄惨下场,实在是让百官唏嘘不已。 毕竟史仲成乃是三朝元老,曾经又做到了都察院签都御史的高位,哪怕他致仕归乡了,现在朝中依旧还有着不少门生故旧。 要是他史仲成老老实实地安享晚年,哪里会惹出来这等滔天祸患。 现在好了,不但他要死,他子侄要死,他兄弟要死,他全家连同三族全都要死! 武德皇帝的狠辣手腕,再次震慑住了满朝文武。 也是直到此刻他们才陡然惊觉,如今坐在龙椅上面的这位武德皇帝,从一开始可就不是什么善茬啊,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屠夫刽子手! 也就是他入主东宫之后修身养性,没有再搞事情,也没有亲自露面,以致于文武百官都快忘记了,这位曾经犯下的滔天杀孽! 光是当年汉王一怒下江南,因此而丧命的士绅豪强就多达百家,抄家流放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一想到这儿,不少朝臣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了起来。 他们同样是缙绅中的一员,只是没有涉案缙绅那么激进,一直选择观望罢了。 先前他们或多或少地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缙绅展开反击,武德皇帝为了稳固统治就不得不妥协退让,一如历朝历代发生的先例那般。 可是现在看起来,他们不但错了,而且错得极其离谱! 这位武德皇帝哪里是什么善茬,根本就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狠辣君主! 他想要做的事情,没有人可以拦得住,哪怕是士绅缙绅也不行! 正因为想明白了这一点,不少朝臣心中惶恐更甚,重新拾起了对武德皇帝的敬畏之心。 朱高煦看着跪在地上的满朝文武,嘴角忍不住泛起了一抹冷笑。 这人就是贱骨头,尤其是读书人。 你若是对他太好,他非但不会感恩,反倒会蹬鼻子上脸。 但你若是刚柔并济,时不时地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他们立马就会认怂。 毕竟,在这大明天下,还没有人的肌肉,比得过大明皇帝! “这是第二次!” “百官伏阙是第一次!” “怂恿商铺关门罢市是第二次!” “你们都给朕听好了,朕不希望再出现第三次!” 皇帝陛下冷冽的声音,炸响在所有朝臣的耳畔,令他们下意识地身子颤动。 他们都很清楚,这位皇帝陛下并不是在开玩笑,而是赤裸裸的警告! 凡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如果再有第三次,天知道这位皇帝陛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摊丁入亩,乃是利国利民的仁政,乃是我大明国家大计!” “朕为了弥补你们这些士绅缙绅的损失,特意将岭北那片无主之地拨给了你们,任由你们去岭北拓荒垦殖,任由你们去岭北圈地谋利!” “但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你们占了岭北的田地,从中吃了个盆满钵满、满嘴流油,那总得吐出点东西来吧?” “什么都不想付出,就想白白得到利益,白白侵占田地庄园,这世间哪有这般好事?” 朱高煦也不装了,索性借助此事,直接跟这些缙绅摊牌。 “岭北田地何其广袤也,你们这辈子都不一定开发得完!” “朕既然把岭北给了你们,自然就不会食言而肥,自己打自己的脸!” “但是,朕给你们的东西,你们才能拿,朕不给你们的,你们若是敢伸出爪子,朕会送你们全家下去团聚!” “都给朕记住,这是最后一次,朕不想再有第三次,否则朕不介意学一学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来一场血腥大清洗,重新换一个朝堂!” 此话一出,百官惊惧,把头埋得更低了。 洪武年间的大清洗,距离现在可是没过去多久啊,他们都依稀听闻过。 那段黑暗时光里,官员上朝如赴刑场,甚至每每离开家都要与妻儿诀别一番,太祖高皇帝之凶威可见一斑。 如果有的选择,他们自然不愿意见到,武德朝堂也变成那般模样,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所有在京朝臣,罚俸一年,以示惩戒!” 轻飘飘撂下这句话,朱高煦径直起身离去。 罚俸一年虽然不痛不痒,但是表达出了他这位皇帝的态度。 老子对你们很不满意,老子对你们很是不爽,如果你们再不乖乖听话,那老子可就要发飙了啊! 文武百官也不是傻子,他们自然能够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 等到皇帝陛下一走,顾佐、蹇义、夏元吉等朝堂公卿就聚集在了一起,一个个脸色都很是难看。 “诸位,务必要从严对待了!” “严苛管束自己的下属,绝不能再出现此等事情!” “否则你我等人不但会晚节不保,而且还会成为大明王朝的罪人!” “说不得会……遗臭万年,受万世唾骂!” 第822章 君与臣 户部值房中。 蹇义与夏元吉脸色都不太好看。 近期发生的这两次恶性事件,无疑直接激化了皇帝与缙绅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今日早朝武德皇帝更是直接摊派明言了,用岭北的利益补偿缙绅在国内的利益损失。 而且武德皇帝还撂下了狠话,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他不希望再出现第三次,否则就会清洗整个朝堂! 这句狠话摆在眼前,哪怕是蹇义、夏元吉这等朝堂重臣都感到胆寒! 重臣这个赐予,并不是什么人都配得上的。 譬如眼下朝堂之上最炙手可热的左都御史顾佐,执掌都察院多年,无可争议的天子宠臣,但也没人敢给他冠上朝堂重臣之名。 凡是朝堂重臣,必须要有足够的资历与政绩,必须要有崇高的名望。 现如今整个武德朝堂里面,也就只有吏部尚书蹇义与户部尚书夏元吉,才有这个资格。 他们都是历仕三朝的元老,要是再加上建文一朝,那就是历仕四朝了,所以当然有这个资格与底气。 只是眼下这位两位朝堂重臣,都有些愁眉不展。 “维喆,皇帝陛下未免……太过强势了啊!” 蹇义忧心忡忡地开了口,打破了两人的沉默。 武德皇帝强势吗? 那简直不要太强势了啊! 以往官员缙绅通过伏阙痛哭这等手段抗争,向皇帝陛下表达不满,历朝历代的帝王多少都会退让妥协,以安抚人心稳住朝堂。 但是这位武德皇帝呢? 直接打,直接抓,丝毫不顾及缙绅颜面,也丝毫不给缙绅体面! 这次就更加过分了,直接在朝堂之上把话挑明了讲,甚至还撂下狠话威胁。 他那些话的意思,无非就是让官员缙绅老老实实地,配合杨士奇推行摊丁入亩,别再搞出什么幺蛾子,否则他不介意重新学一学太祖高皇帝,血洗整个武德朝堂! 这是你一个皇帝陛下该说出来的话吗? 朝堂争斗本身就是一场权力游戏,而权力游戏的的本质就在于分配! 缙绅官员之所以搞出来这些事情,还不是因为你要斩断人家的利益根基,都是情有可原的嘛! 可你这位武德皇帝倒好,不听话直接就要掀桌子,想推翻了再换上一批听话的朝臣! 要是你拥有太祖高皇帝一般的威望和本事,那你这么干倒也没人敢说什么! 可问题在于,武德皇帝并没有这般威望和本事啊! 毕竟太祖朱元璋乃是大明开国之君,后面的帝王无论是谁,几乎都很难做到与太祖朱元璋比肩。 开国之君的地位摆在眼前,历代帝王还能做出什么功绩,媲美这肇基开国之功? 所以蹇义现在很是担心,他很害怕朱高煦这位武德皇帝直接硬来,最终导致君臣离心离德,大明因此生出乱局。 夏元吉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宜之,武德皇帝并不是永乐皇帝,而更像是太祖高皇帝。” “他那爱民如子之心,与太祖高皇帝相比也不差分毫!” “当年太祖高皇帝兴起大狱,打击贪官污吏,不正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吗?” “眼下这位武德皇帝的所作所为,也正是为了老百姓,只有将缙绅手中掌握的利益分割出来,天下老百姓才有活路啊!” 夏元吉叹了口气。 武德皇帝如此做派,确实很让官员寒心。 但是偏偏人家做的都是对的,让人无话可说。 摊丁入亩本就是利国利民的仁政国策,而官员缙绅也确实占据了太多资源与利益! 随着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普及推广,大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大明人口也迎来了一次暴涨,而且这个势头还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如此一来,当大明王朝人口越来越多,先前那点资源利益,根本就不能满足底层老百姓的需求。 满足不了百姓,他们就会对朝廷不满,他们就会对朝廷失望,最终就是闹事作乱! 所以武德皇帝采取打压士绅缙绅的策略,将他们占据的大部分资源,重新分配给底层老百姓,这怎么看都是利国利民之举。 夏元吉身为户部尚书,可谓是看得门清儿。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觉得很是为难。 毕竟,他这位户部尚书,朝堂重臣,可是缙绅领袖啊! 现在眼睁睁地看着缙绅为了利益,拼死与皇帝争斗,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站在缙绅这边吧,那就是违背本心,置家国百姓于不顾。 站在皇帝这边吧,那又背离了自己的身份,于天下士林所不容。 所以,这本身就很为难。 而从今日早朝发生的事情不难看出,武德皇帝对他们已经很是不满了,正在逼迫他们表态站队。 罚俸一年看似无伤大雅,却是在敲打他们这些朝堂公卿。 要是继续尸位素餐选择观望,那下一次的惩戒可就不是这么轻飘飘的了! 蹇义同样叹了口气,沉默良久之后,最终语出惊人。 “维喆,要不咱们还是致仕吧!” “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争斗,老夫确实有些厌倦了!” 夏元吉闻言一愣,随即冷冷地看着他。 “致仕?” “你倒是清闲了!” “难道你就不怕大明彻底闹翻了天吗?” “一旦我们二人离开了朝堂,解缙、顾佐等人又全是天子近臣,你以为他们会怎么做?” “到时候皇帝与缙绅之间的矛盾,将会比之现在更加激烈极端,更加不可调和,斗到最后缙绅只会迎来灭顶之灾,皇帝高举屠刀将其血洗一空,这是你愿意见到的吗?” 蹇义哑口无言,满脸苦涩笑容。 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缙绅,确实做得太过了!” “我等接下来,还是当配合朝廷推行新政!” “不管怎么说,摊丁入亩确实利国利民,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夏元吉再次开口,直接表明了态度。 与其继续让缙绅与皇帝争斗下去,白白损耗大明王朝的国力,不如直接缴械投降,全力配合朝廷推行新政。 因为,缙绅早已没有其他选择,继续争斗下去肯定必败无疑。 再者皇帝也给出了岭北利益作为补偿,所以缙绅也有一个台阶可下! 这是当前最佳的选择! “希望皇上会网开一面,不会赶尽杀绝吧!” 蹇义苦笑一声,也算是表达了态度。 缙绅只是臣,永远斗不过君的! 第823章 父教子 这边臣子们不开心。 朱高煦这个皇帝也不好受。 他确实是在早朝上面发飙了,所以他爽了。 但是爽了之后麻烦也来了,太子朱瞻壑此刻正在他耳边碎碎念。 “父皇,您好歹也是大明天子,怎可像个市井小民一样……” “哪有皇帝如此折辱百官一说,千百年后世人会怎样看您这位帝王……” “再者父皇也不该将朝臣逼迫太过,甚至还撂下狠话威胁,这成何体统嘛……” 不得不承认,朱瞻壑这几年,被教导得很好,至少是一位知礼守礼的完美太子,哪怕是那些严苛大儒都挑不出什么差错来。 但是现在朱高煦听见他这位碎碎念,就觉得脑门有些疼。 “太子啊,你不是被禁足了吗?” “你这可是公然违抗圣旨,赶紧滚回去闭门思过……” “父皇!”朱瞻壑急眼了,“您这样不给官员体面,迟早会生出乱子的啊!” 朱瞻壑确实很急,因为一下朝之后,解缙、顾佐这些朝堂公卿全都找上了他,明里暗里地暗示他规劝一下天子。 毕竟武德皇帝刚刚才在早朝上面大骂百官,所以哪怕是解缙、顾佐这些心腹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触皇帝的霉头。 但不敢归不敢,该说的还是得说啊! 最近这段时间,武德皇帝的脾气那是越来越暴躁,越来越不好了! 朝堂是君臣合作又对抗的地方。 朝臣对待皇帝天子,也从来不是唯唯诺诺,而是该抗争的就抗争。 比如前宋朝堂,那可就是出了名的,臣子连皇帝都敢喷,偏偏皇帝还不敢还嘴,因为骂不过。 大明的君臣,更像一种气氛比较融洽的合作。 当然,洪武朝除外,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望,所以没人胆敢忤逆太祖朱元璋的意志。 可到了建文朝与永乐朝,朝堂气氛就融洽多了嘛! 你比如永乐朝的时候,永乐皇帝想要北伐,夏元吉等臣一再劝谏,甚至不惜辞官威胁,这些可都是谏诤之举。 皇帝也明白臣子的难处,也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动不动地就喊打喊杀。 毕竟合作并不一定是愉快的,政见不合时也会发生争吵。 朝臣反对天子的决定,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过错,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当年永乐皇帝还少骂过夏元吉吗? 好几次震怒之下,直接把夏元吉给丢进了诏狱里面,但是没过多久又把人给捞出来官复原职,一起商量怎么筹措钱粮。 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君臣相处模式嘛! 政见不合的时候,大家怎么吵怎么闹,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吵归吵,闹归闹,该办的正事还是要办。 而且皇帝也不能因政见不合就直接杀人,一旦开了这个先例,一顶“昏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鉴昭行
突然暧昧到太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差生(H)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