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宠物小精灵之百变人生 > 第260章

第260章

此出彩,那为何现在反倒是不给其他年轻人机会?” “御史的本职工作是什么?是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 “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的,便弹劾他;所有百官卑劣贪鄙败坏官纪的,便弹劾他;所有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的,便弹劾他……” “你们这些台宪御史,本就是干的喷子的活儿,可你顾佐又多久没有喷过人了?” 一通质问令顾佐哑口无言,满脸涨红之色。 “诚然,御史干的就是得罪人的事儿。” “所以更应该让那些地位不高、资历不深、年纪较轻、顾忌较少的官员去干,因为他们年轻,所以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因为他们年轻,所以充满热血赤诚;因为他们年轻,所以斗志昂扬……” “再看看你顾佐本人,仅仅只是过去了十年,就被磨平了棱角,变得圆滑世故,你心中还有当年怒喷天下的热血赤忱吗?你还记得身为喷子的自我修养吗?” “呸,啥也不是!” 顾佐将头埋得更低了,满脸委屈愁容。 他哪里敢反驳啊! 只能老老实实地认错。 “殿下,臣知错,还请殿下降罪!” “知错就要改,挨打就要立正!” 朱高煦叹了口气。 “你还年轻,孤不希望你最后变成一个圆滑世故的人,那样孤只会怀疑当年举荐你是对还是错!” “都察院这等朝堂公器,必须要放在一个热血赤忱的人手中,绝不能交给一个圆滑世故的官吏,那样对大明而言将会是一场灾难!” “你自个儿好好想想吧,回去之后写一篇检讨,论一个喷子的自我修养!” 顾佐:“???” 啥? 自我修养? 你杀人还要诛心啊? 第782章 帝王心术!朱棣的最后一课! 乾清宫。 朱瞻基陪着朱棣在聊天。 这些天来,朱瞻基也无事可做。 基本上就是陪着朱棣吃吃喝喝,逛逛看看,以尽孙臣孝道。 他们祖孙二人也七八年时间没见过了,所以很是珍惜这最后的时光。 但朱瞻基心中还是有些忧虑,毕竟他离开北美分朝已经七年多了。 返航大明耗费了一年的时间,离开大明回去北美又要一年的时间,这么一耗费下去,只怕他得两三年才能够回到北美。 毕竟是自己亲手打下来的基业,朱瞻基可不想就这样拱手送给别人。 要知道北美分朝可不只有他朱瞻基一人,前太子朱高炽的血脉全都在北美,包括朱瞻埈、朱瞻墉等子弟,全都在北美镇守一方。 朱瞻基这位北美王迟迟未归,他真害怕那些弟弟会趁机作乱,抢了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 一时间,朱瞻基有些忧心。 朱棣见他这副模样,隐约猜测到了什么。 “皮猴子,想回北美了吗?” 朱瞻基闻言讪笑了两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总不能催促皇爷爷早点挂掉,然后自己赶回北美去吧! 这多尴尬啊! “皇爷爷,孙臣只是有些担心。” “孙臣这一走,政务全都落到了母后和杨溥身上,不知道他们能否应对得了!”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 “你母妃是个贤惠的人,再者杨溥也有宰辅之才,出不了什么大事的。” “这对你而言,反倒是一个机会,跟着你二叔学习的机会!” 学习? 学什么? 学他不讲武德? 朱瞻基满脸茫然。 他对这位二叔,印象还停留在汉王朱高煦上面。 朱棣见状笑了笑,准备给这个亲孙子好好上一课。 “近些日子,你应该听到了些许风声吧?” “嗯,据闻二叔正在筹谋大事,为此还重建了锦衣卫!” 朱瞻基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锦衣卫重建太过震动,很难瞒过朝堂公卿。 在当前这个节骨眼上面,太子朱高煦重建锦衣卫,自然有着深意。 “重建锦衣卫,你怎么看?” “这是皇爷爷过渡力给二叔,好为二叔铺平道路?” 朱瞻基试探性地给出了回答,却令朱棣不太满意。 “你如果这么想的话,那让朕有些失望了。” 朱棣叹了口气,“你那位二叔,还用得着我为他铺平道路吗?” “朝堂公卿皆他的亲信,地方战将也对他唯命是从,他这个太子爷权势早已不亚于皇帝天子了!” 嘶…… 这么狠的吗? 朱瞻基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脊背有些发凉。 按照皇爷爷的说法,二叔朱高煦这是彻底大权在握,把皇爷爷都给架空了啊! “皇爷爷,二叔他这样做……” “这正是爷爷想教你的东西,教你卖个乖!” 朱棣捋了捋胡须,长叹了口气。 “你二叔从汉王开始,一直都在推行新政改革大明,所以才能够聚集起一批贤才干吏,为了他们心中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磕磕绊绊走到现在,总算是见到即将成功的曙光了,摊丁入亩就是这最后一步,废除人头税,废除读书人的功名特权,士绅缙绅与百姓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再无任何优越之处!” 此话一出,朱瞻基心神狂震! 摊丁入亩! 一体当差! 一体纳粮! 那位二叔,还真是好大的手笔! 他怎么敢这样做的啊? 那不是逼着天下读书人跟朝廷做对吗?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一人一口唾沫只怕都能淹死他! 朱高煦啊朱高煦,你哪里来的勇气与底气啊? 见朱瞻基满脸骇然,朱棣笑呵呵地开了口。 “怎么?是不是觉得此事太过荒谬?” “皇爷爷,读书人在朝为官,在乡为绅,乃是朝廷的根基,二叔他这样做的话,只怕会……” “你看看,这就是你跟你二叔的差距了!” 朱棣轻笑道:“你只看到了读书人的作用,却没有看到他们的危害!” “读书人倚仗着功名特权与科举优待,入仕为官则贪腐受贿、上下勾结,在乡为绅则兼并田地搜刮民脂民膏,成了一只只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蛀虫米虫!” “可是皇爷爷,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做的啊,优待读书人,保证科举官源!” 朱瞻基有些不服气,提出了反对意见。 “一直都是这样做的,那就是对的吗?” “前宋优待读书人,给予了读书人莫大的权柄,最后结果是什么难道你不知道?” “偌大一个朝堂派系林立勾心斗角,党同伐异排斥异己,文官把持朝政架空皇权,武将地位卑贱还不如文臣府上看门的走狗,硬生生地折腾掉了前宋王朝的气运!” “而前宋灭亡的时候,那批士绅缙绅读书人在干什么呢?要么就是投入了蒙元蛮夷的怀抱里面,成为蒙元蛮夷的忠臣孝子,要么就是挂印而去,在乡野靠着功名特权悠然山林,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蒙古蛮夷毕竟是蛮夷,他们想要稳固在中原的统治,就离不开这些乡野士绅和朝堂缙绅,所以对这些士绅缙绅而言,功名特权从一开始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不把这功名特权给废除了,读书人永远觉得他们高人一等,永远都会走历代王朝的老路子。” 朱瞻基沉默了。 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与朱高煦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他朱瞻基只想做个盛世帝王,按照先朝前朝的经验,打造出一个类似的太平盛世就行了。 可是朱高煦却完全不一样,这位二叔是想要将前朝先朝的所有痹症全都推倒重来,打造出一个他认为的盛世大明! 这等雄浑气魄与过人胆识,朱瞻基自问他远远不如。 “皇爷爷,如此一来,只怕天下会沸反盈天啊!” “呵呵,那又如何?” 朱棣冷笑了一声。 “你二叔为了这一刻,已经筹谋准备了数年之久!” “从当年推行一条鞭法,到分割财政大权以便皇室彻底掌控军部战兵,再到如今重建锦衣卫,每一步都是为了推行摊丁入亩,都是为了完成这最后一步!” “孩子,你扪心自问,如若是你坐在这个位置上面,你能做得这么好吗?” 朱瞻基再次沉默了。 他只觉得大受打击! “你二叔天生就是做帝王的料!” “相比于他,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趁着这段时间,好好跟你二叔学学吧,够你受益终身了!” 第783章 教导!他想开启民智! 朱高煦多了个小跟班。 以往的太孙殿下,如今的北美王,朱瞻基。 没有办法,这是永乐皇帝的命令,朱高煦也不好拒绝。 再加上先前叔侄二人化解了恩怨,所以朱高煦也只能听之任之。 尤其是批阅奏章的时候,朱瞻基这小子可谓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想要真真切切地看看,这位二叔是如何治理国政的,批阅奏章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学习机会。 旁边有这么个人一直盯着你,搁谁会乐意啊! 朱高煦被朱瞻基这么一搞,也没心思再批阅奏章了,直接扔给了太孙朱瞻壑。 “大侄儿啊,你到底想学什么?” “二叔,学习治国理政!” 朱瞻基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一副好好学生的模样。 见此情形,朱高煦很是无奈。 你当年有这个觉悟多好,老子还用得着坐上这张龙椅吗? “有什么疑问吗?大胆提出来!” “二叔,我听闻您准备对读书人动手了!” 朱瞻基试探性地开口,“那万一以后读书人抵制朝廷,那该如何是好?皇帝用谁治理天下呢?” “呵呵。”朱高煦笑了,“这世间多的是想要升官发财之人。” “读书人寡廉鲜耻,表面上仁义道德,暗地里做尽了蝇营狗苟之事,再光鲜亮丽的外表都掩盖不住他们那肮脏的内在!” “读书人之所以有底气贪腐受贿,有底气兼并田地,除了功名特权之外,就是你方才说的这一点。” “在他们眼里,不管他们怎么折腾,朝廷都离不开读书人,皇帝也需要读书人为他们牧民对吧?” 朱瞻基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毕竟没了读书人,皇帝太子两个人怎么治理天下,怎么坐稳江山? 这也是朱瞻基真正不理解的地方。 就算这位二叔做好了一切准备,有绝对实力镇压得住天下士绅缙绅。 但是如此行事,无异于会将士绅缙绅推倒朝廷的对立面,推到他这位新帝的对立面! 当年太祖高皇帝何其杀伐果断,硬生生炮制出了好几场血腥大案,将那些不听话的读书人杀了个干干净净,可是最后太祖爷还不是定下了优待读书人的国策,还不是为了迎合士绅读书人向朝廷效忠! 你朱高煦再牛逼,还能牛得过太祖高皇帝? “大侄儿,你觉得儒学长盛不衰的根本是什么?” “额应该是儒学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帮助王朝稳固统治!” 朱瞻基怎么说也是个文化人,所以很快就给出答案。 “没错!”朱高煦点了点头,“昔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因为儒学给朝廷提供了统治百姓的合理学说,而历代朝廷一旦采用了儒学思想治国,那就与儒家成为了共生体,也就是所谓的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朱瞻基闻言一愣,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他感觉到自己的三观渐渐开始碎裂。 因为从小到大,朱瞻基所接触到义理都是儒家学说。 毕竟他爹前太子朱高炽可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学问大家,敦厚君子。 他自然也免不了从小学习儒学,还受到一众大儒的培养教导。 可是现在,二叔却告诉他,儒家的学说其实并没有那么伟大,其本质上也是为了利益最大化。 只是儒学通过忠孝仁义巧妙地与皇家绑在一起,让皇家与士大夫成为了共生关系,这才能够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脱颖而出,直至现在都传承不绝! 那不是就意味着,儒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不过是给帝王给朝廷服务的工具罢了? 这等冲击,不可谓不大! “大侄儿,你再想想,为什么朝廷要禁锢百姓思想?” “禁锢百姓思想?”朱瞻基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错。”朱高煦随手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太祖高皇帝删改《孟子》一书,比如朝廷推行严苛的户贴路引制度,再比如采用儒学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这些说法也愚弄百姓!” 这些例子都是事实,也都是朝廷愚弄百姓的力证! “百姓都是愚钝的,只有这样做,王朝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吧!” 朱瞻基这话说得很是委婉,其实他很想说,如果不愚弄百姓,老朱家哪能坐稳这个江山啊! 你老朱家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跟我们一样都是平头老百姓,既然如此那凭什么你们朱家人就可以坐稳江山皇位,享受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 天下百姓真要是产生了这样的危险思想,那天下大乱可就不远了啊! 结合摊丁入亩这项新政,朱瞻基已经隐隐猜到了朱高煦想做什么。 他废除了读书人的功名特权与科举优待,却丝毫不担心朝廷无人可用!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只剩下了一个! 这位即将即位称帝的太子爷,想要废除愚民政策,开启天下民智! “二叔,历朝历代都重视农耕桑稼,自古以来都是百姓自给自足,轻易间不会远离乡野故土。” “这样老百姓只在自己生存的环境里面生活,不与外界接触,见不到外面的天下,自然就生不出别样的心思,自然有利于王朝的长治久安!” “而乡野间的读书人之所以能够明辨是非,不仅仅是读书,更是因为读书人享有特权,可以不受路引限制,自由行走天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识远非平民百姓可比。” “但是看的多了见识也就多了,心中的想法和欲望也随之增多,欲望多了想要的也就多了,就会滋生出野心与欲望,若是天下百姓也都如读书人一般想要那么多,那这天下还能满足这么多人吗?” “换句话说,真要是开启了民智,那谁还愿意辛辛苦苦地耕田种地,谁不想逍遥快活,做个位高权重的达官显贵,或者说做一个锦衣玉食的富商巨贾?” “人性贪婪,欲壑难填,二叔真想开启民智,只怕会天下大乱啊!” 朱瞻基苦口婆心地劝说道,朱高煦听后却是冷笑连连。 “你这说法就是强词夺理了!” “老百姓要是能够吃饱穿暖,要是日子过得好了,谁会愿意造反作乱呢?” “再说了皇室牢牢掌控军部战兵,难道还会怕那些个跳梁小丑造反作乱吗?” “因为莫须有的忌惮,就采用儒学愚弄百姓,推行什么愚民政策,这才是真正的笑话!” “我老朱家之所以能够成为这天下之主,可是当年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打出来的,而不是靠这些愚民政策骗出来的,这才是一个帝王皇室该有的气度与野心!” “大侄儿,你还是太小家子气了,这一点得改啊!” 朱瞻基:“!!!” 第784章 不够分?那把蛋糕做大一些! 小家子气? 我特么这是小家子气吗? 历朝历代帝王都是这么做的,难道他们也是小家子气? 怎么就你朱高煦大气,就你朱高煦牛逼行了吧? 呸,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二叔,解决一两个士绅那很简单,就跟碾死几只臭虫那般,轻而易举!” “但是这摊丁入亩面对的可不是一两个士绅,而是整个几十上百万的士绅读书人啊!” “再者民智开启对朝廷而言,弊远大于利,甚至可能会动摇朝廷统治的根基!” “这一旦处理不好,大明江山只怕都会有倾覆之患,好不容易安稳了这么多年,二叔您就别折腾了行不行?” 哟呵,你小子这是飘了啊? 朱高煦略显不悦地看着朱瞻基,准备好好给他上一课。 “大侄儿,你知道为什么我会让你去美洲吗?” 朱瞻基:“???”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老子夺嫡失败了? 你这个胜利者自然容不下我,所以才会将我一脚踹去那海外蛮荒之地! 咋滴难不成你把我流放去美洲,还是为了我好不成? 呸,真不是东西,往人伤口上面撒盐! “咳咳,二叔此话何意?” “小侄身为大明宗室,去美洲为大明开疆拓土,是应有之理!” “行了。”朱高煦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这里就你我二人,不用拘着端着,想什么说什么就是了。” “二叔我让你去美洲,其实是为了奠定大明基业啊!” 朱高煦语重心长地开口道:“方才你也说了,开启民智之后,百姓欲望也会随之增长,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对朝廷而言,百姓开启了民智,对当下贫困的生活不满,那朝廷就应该想办法让天下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只要能够吃饱喝足日子安稳,老百姓非但不会去发疯造反,反而会对朝廷自发拥护。” 顺着朱高煦的思路去想,朱瞻基眼睛顿时一亮。 经历了七八年的帝王生涯,朱瞻基也不是当年那个小白了,所以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二叔,话虽如此,但是这天下的财富就那么多,天下土地也就那么多,每年的产出也都基本上有固定数额。” “百姓欲望增长,想要过更好的日子,那就需要更多的田地,需要更多的粮食,有的人多占了,那相对应的其他人就会少占,怎么可能做到人人都能满足,都能过上好日子?” “退一万步来说,百姓什么时候会感到满足呢?从最初解决了温饱问题可以吃饱穿暖,然后他们就会想更进一步,是不是可以多占一些田地获得更多收成,然后存下一些积蓄供子弟读书求学。” “家里面出了读书人他们又会想着全力供养这个读书人参加科举大考获得功名,然后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一跃成为士绅缙绅;而成了士绅缙绅之后,他们依旧不会感到满足,想方设法地想要获得更多的田地,作为其耕读传家的资本家业,以此供养出一个个的读书人,从而保证家族传承不绝……” “二叔,你看看,人性贪婪欲壑难填,根本就不会有得到满足的那一天,只会永远不停地攫取更多利益,所以二叔没这个假设根本就不成立,他们永远都不会有满足的那一天!” 听到这话,朱高煦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侄儿,你能看到这一点,确实很不错。” “那既然如此,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要让百姓感到满足呢?” 此话一出,朱瞻基顿时人傻了。 嘶…… 怎么个意思? 百姓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那就会更加疯狂地争夺利益,甚至不再对朝廷保持敬畏之心,如此一来那不是天下大乱了吗? “二叔,你的意思是……” “你还记得我当年说过的蛋糕理论吗?” 朱高煦看向朱瞻基,轻笑道:“蛋糕就这么大,分蛋糕的人却很多,大部分蛋糕也全都落到了皇室、达官显贵与士绅缙绅手中,最终底层百姓不堪困苦揭竿而起,偌大一个王朝轰然崩塌,被一个崭新王朝取而代之,继续分蛋糕继续陷入循环之中……” 这个蛋糕理论,朱瞻基曾经从朱棣口中听说过,现在亲耳听到这话,还是觉得心底发寒脊背发凉! 没办法,实在是太过震撼人心了些! 历朝历代王朝崩塌,都很难避开这个怪圈,或者说全军覆没,没有任何例外! “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不能把这个蛋糕给做大一些呢?” 听到这话,朱瞻基眼睛顿时一亮。 他隐隐猜测到了,朱高煦的底气所在了! “你先前说的确实不错,天下田地就那么多,产出的粮食也就那么多,迟早有满足不了天下百姓的那一天!” “可是你看看如今的大明,比之当年的大明,疆域版图扩大了多少?” “南洋七国与中南六国都是良田沃土,而且一年四季皆可耕种, 一年能够种植两季水稻,还能种植一季杂粮,只要将大明子民迁徙过去拓荒垦殖,那用不了多久这些地方都会成为我大明一个又一个的粮仓,你觉得能够满足天下百姓了吗?” “要是还满足不了,那也没有问题,神器土豆已经确认可以扎根于草原大漠上面,完全可以种出粮食获得收成,那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天下百姓都会蜂蛹去草原大漠拓荒垦殖,那片草原大漠何其广袤无垠,可以满足大明百姓了吗?” “如果还是不能满足,那也没有问题,等我大明彻底征服了草原,将其变成了我们的农耕地,大明自然可以以此为跳板,继续向中亚进军,每打到一处就开始耕田种地种粮食,让老百姓们去征服异域,这样如何呢?”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满脸骇然地看着朱高煦。 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位二叔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 真要是按照他所说的,那大明王朝将会变成一台战争机器,永远不会停止战争与侵略。 朝廷负责打仗,百姓负责耕种! 老百姓只要不满足,那就一路打过去! 一切只为了满足大明百姓的需求! 这样的大明,未免太

相关推荐: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突然暧昧到太后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小白杨   鉴昭行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烈驹[重生]   云翻雨覆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