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宠物小精灵之百变人生 > 第65章

第65章

了逃避官府日益沉重的赋税,会将土地主动送给这些有功名的读书人,也就是地方士绅。” “他们私底下签一个协议,此土地只是名义上送给地方士绅,借助其读书人的功名,就可以不向朝廷缴纳沉重赋税罢了。” “可那些地方士绅也不可能白给你帮忙,你得给他们足够多的好处,这些士绅才能给你抗下风险,至于他们要的好处也自然不多,只是比官府收的少一点而已。” “希文,你仔细想想,如此一来地方士绅什么不用干,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田地收成,成为佃户的地方百姓也因为不用缴税日子比以前稍微好过那么一点,最后亏的会是谁?” 地方士绅得了田地收成。 百姓免于上缴沉重赋税。 最后,谁亏了? 朝廷! 只有朝廷! 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遏制,任由那些士绅豪强兼并下去,只怕最后大明朝廷将会无税可收,无粮可收! 但是这个念头刚一出现,瞬间就在脑海中烟消云散了。 因为鲁穆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完税乃是地方官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那这些地方官,为了完成税额,会做什么? 霎时间,鲁穆脸色瞬间惨白。 巧立名目。 苛捐杂税。 最后……官逼民反…… 而且朝廷主要的财政收入,便是农税与盐税,其余像商税这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旦农税出了大问题,那么大明江山,只怕也不稳了。 朱高煦始终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夏元吉这番话语倒是令他眼睛一亮。 永远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啊! 也许人家明明心知肚明,但就是装作糊涂,难得糊涂! 鲁穆沉思了良久,突然发问:“夏大人,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没有,土地农桑是王朝的根基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 夏元吉神情有些黯然,“老夫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隐患,奈何兼并土地之人,大部分是像你我这样的读书人。” “读书人耕读传家,以安天下,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一个读书人获得了功名,就会想方设法地攫取田地,这是所有读书人的共识!”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天下士绅又何其多也?” 话听到这儿,朱高煦总算是听明白了。 原来夏元吉这个老货,早就注意到了土地兼并一事,甚至意识到了土地兼并的恶劣后果,但他却装作不知,是因为这么些个理由。 其一,无非因为他也是文人,老夏头不想贸然改革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毕竟古往今来的改革家,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改革意味着开陈出新,意味着从既得利益者手中抢走利益,这就注定改革是一条充满血腥死亡的道路。 其二,夏元吉怕了,因为兼并田地的士绅太多,而且兼并田地的人,还不仅仅只有士绅! 这就意味着,他真敢对这事儿下手,他夏元吉可能要与整个大明为敌! 就算是朱老四获悉真相后选择力挺他,那又能如何? 只怕小算盘真这么做了,最后算盘珠子都得被人给扬喽! 鲁穆听得怒发冲冠,周忱在一旁沉吟不语。 朱高煦见火候差不多了,轻咳两声笑道:“不必这么悲观,本王还活着呢!” “土地兼并这个事儿,不是不可以解决,但必须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看着汉王爷脸上那意味深长的笑容,夏元吉心中生出了强烈的不安。 鲁穆听到这话,当即拱手道:“臣愿为此尽心竭力,如何做还请殿下示下!” “简单,第一步,你接手通政司后,将邸报办成两种,一种为内刊,也就是以前的邸报,上面的内容只能让官员知道,不能让百姓知道,比如某些该保密的朝政国策。” “另一种为外刊,也就是本王之前说的新报,向天下百姓发售,至于内容就是朝廷近期的大政方针,比如新盐法的内容与新盐六十文一斤的价格!” “内刊就跟以前的邸报一样,至于外刊毕竟是给平民老百姓看的东西,售价几文钱即可,日后你通政司需在地方设立分部,设宣政吏游走于乡野市井,将外刊内容念给百姓听,读给百姓听!” “你们不要老是想着搞神秘脱离群众,要主动走入民间,让老百姓们知道你们这些官员一天都在干什么,又真真切切地给老百姓做了哪些仁政,这样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才能让老百姓信赖朝廷!” 鲁穆急忙掏出了个小本本,一脸认真地开始做起了笔记。 夏元吉倒是听得眉头紧锁,这些可都是拉拢人心的手段啊! “当然,这是新报外刊的主要板块,你还可以开辟一些板块,刊登一些有关百姓民生的事情,还有我大明官员将士的那些英雄事迹,都可以刊登在上面,甚至才子佳人的花边新闻也可以……” 听到这话,鲁穆突然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汉王殿下,这样一来新报的成本可就太高了吧?” 又要在地方设立分部,又要增加乡野宣政吏,还要印刷外刊新报,而且售价才几文钱…… 以前通政司就是个整理奏疏的清水衙门,哪儿来这么多的公款? “钱不是问题,本王会提高通政司的资金,另外你也可以招商引资啊,在新报上留几个边边角角犄角旮旯,让那些商贾购买用以宣传打广告……” 鲁穆:“???” 夏元吉:“???” 你娘咧! 你真不要脸了啊? 汉王爷这敛财的本事,真是旷古烁今啊! 前宋六贼听了都要流泪! 第201章 自古得国之正,无出其右者! 鲁穆手中动作一僵。 “汉王殿下,国家大事,岂容那些商贾掺和?” “这大明新报一旦创办,那可就是朝堂公器,怎么能让满身铜臭的卑贱商贾参与其中,臣请汉王殿下三思!” 神特么“招商引资”! 这大明新报可是朝廷的新政! 你让一群卑贱商贾参与其中,那不是变了味道了吗? 朝廷发行天下的大明新报,上面竟然出现商贾打的小广告,鲁穆只要一想起就觉得膈应人! “商贾怎么了?他们满身铜臭又怎么了?难道商贾就不是我大明子民吗?” 朱高煦笑了,对鲁穆的说法嗤之以鼻。 然而鲁铁面那是相当头铁,据理力争道:“汉王殿下,商贾不知忠义不事生产,他们为了钱财四处游走流窜,就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朝廷允许他们做生意养家糊口已经算是天大的恩德了,怎么还要助其发展……” 此话一出,汉王爷都被气笑了。 不过他也没没有发怒,毕竟这不只是鲁穆一个人的看法,而是整个大明朝的看法。 这古代的商贾,无论有钱还是没钱,那地位可以说是比狗都不如。 如那元末明初的江南巨富沈万三,富甲江南甚至富可敌国,结果还不是被朝廷想收拾就给收拾了。 士农工商士农工商,这些士大夫们,那可是谁都看不起! “老铁啊,看在你这么上道的份儿上,本王教你个乖。” “天下商贾虽然在你们眼中,都是不知忠义、看重利益的卑鄙小人,但是先贤不是也说过一句话吗?” 周忱静静地听了良久,立马举起小手补充道:“法家先驱管仲有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 朱高煦扫了他一眼,继续道:“恂如说的不错,士农工商,乃是国家柱石,缺一不可。” “国家要兴旺,社会要繁荣,工、农、商的发展,同样缺一不可!”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句话你们要铭记于心!”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这句话如同一记惊雷,响彻在三人耳畔。 毕竟这话意思粗浅易懂,没有农业,王朝就不稳定;没有工业,国家就不富足;没有商业,经济生活就不活跃。 周忱眼睛一亮,暗自赞叹王爷这话精辟。 夏元吉兀自呢喃了几遍,同样琢磨出了些许味道。 倒是鲁穆鲁铁面,有些不太能接受。 毕竟他从未接触过财政方面的工作,与其纠结汉王爷这话有没有道理,不如继续商讨自己的工作。 “汉王殿下,您刚才说让通政司于各地州府设立分部,还要设置什么‘宣政吏’游走乡野,这方案看似没什么问题,可是……” “可是什么?但说无妨!本王不是在于你商议嘛!” 对于这位刚正不阿的铁面御史,朱高煦给予了极大的尊重。 鲁穆也没有迟疑,索性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如此设置官吏,地方官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这会给朝廷带来极大的负担!” “而且这样大肆扩编地方官员队伍,仓促之下极易造成某些人投机取巧,给了他们入仕为官的机会,届时只怕我大明将会有前宋的三冗之患啊!” 所谓“三冗”,通俗点讲就是就是“冗兵”、“冗费”、“冗员”。 北宋的军队因为防止军队作乱,所以时长调任主帅,而最高的指挥权则在枢密院的文官手中,又因为正规军也就是禁军被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开管理,所以各个分开的衙门也就在各自扩张。 而且除去禁军外还有厢兵,这些地方上的武装依然快速扩张,虽然兵员越来越多,但财政还是依靠中央的。 长此以往下去,兵员的战斗力低下,装备也越来越差,但他们上报的军费却是越来越多。 朝廷如果想要裁军,就会侵害一些靠着当兵吃饭的军户的利益,激起将士哗变,同时也会引起一些守旧派的不满。 这就是前宋的“冗兵”。 “冗员”指的就是文官,北宋的行政体系其实比较先进,职能部门众多,而且被层层细化,每一个部门都有好几个官员,几乎与后世相似。 例如如有的负责审批,但盖章不属于他管,得着其他人。 这样细化的衙门带来的问题就是办事拖沓,且互相推诿踢皮球,与后世极其相似。 而且前宋是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越来越多的官员士大夫互相抱团,形成了朋党派系党同伐异,最终结果就是尾大不掉,吏治腐败! “冗费”就简单多了,就是“冗兵”、“冗员”等诸多原因下来产生的经费越来越多。 前宋的GDP在整个封建王朝那都可以说是惊为天人,虽然支付了周围蛮夷外爹大哥的岁币,但这点钱通过海上贸易是可以赚回来的。 然而前宋末年依然国库空虚,其根本原因就是冗费。 鲁穆这话虽然说得有些夸大其词,但不可否认,这样做还真有可能导致“冗员”的问题。 “这事儿可以放到明日的朝会上议一议,本王只是有这个想法,到时候让朝臣们拿出个章程来。” 听到这话,鲁穆总算是放心了。 二人继续兴致勃勃地大明新报的细节,夏元吉在一旁越听越觉得心慌,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汉王殿下,当真打算开启民智?” “对啊老下头,你有意见?保留!” 夏元吉:“???” 你大爷! 你未免太霸道了吧? “汉王,一旦开启民智,朝廷没了威严,皇上没了威严,那百姓自然就会不满于现状!” “老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语,凭什么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不是他们自己?” “这种想法一旦蔓延开来,那我大明危矣,天下乱矣啊……” 夏元吉这话意思很简单,人人都开启了民智,那些老百姓意识到你老朱家也没什么了不起,那为何还要听你号令服从于你? 心如沟壑,后土难填! 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 朱高煦闻言也不发怒,而是笑问道:“老下头,我老朱家是如何坐上九五之尊这个位置的?” 小机灵鬼周忱又跳了出来,慷慨激昂地高喝道:“当然是因为太祖高皇帝驱逐勒虏、恢复中华,救万民于水火,拯救黎民于倾倒!” “自古得国之正,无出其右者!” 这句话,是对朱元璋一生功绩最大的肯定! “既然如此,我老朱家还需要怕什么?” “鲁穆,大明新报的头版头条,就刊登太祖高皇帝的生平与功绩,堂堂正正地告诉天下百姓,我老朱家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面,从来不是因为什么‘君权天授’,而是因为我老朱家驱逐勒虏、恢复中华,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自古得国之正,唯我泱泱大明,无出其右者!” “这一点,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要让整个大明都知道!” 第202章 本王就喜欢污人清白! 正月初五,朝会! 文武百官难得过了个好年,喜气洋洋地聚集在午门之外。 不得不说,汉王爷虽然嚣张跋扈,蛮横霸道,不当人子…… 但是自他监国理政以来,大明朝还真是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新气象。 原本朝廷规定的休沐日是自正月十一日为始,赐百官节假十日。 然而监国汉王爷就是不按套路出牌,自腊月三十开始就命百官休沐。 直到今日,才举行一次朝会。 而且最令百官感到高兴的是,他们的俸禄终于涨了,不必再向以往那般,整日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累的活,为了生计还得昧着良心收受贿赂…… 一想到这儿,众多官员都是感慨莫名,纷纷聚拢在一起议论纷纷。 现在时间尚早,他们小声议论,倒也不至于受到惩处。 今儿个是永乐十一年第一次朝会,意义非同凡响。 虽然皇上御驾亲征北伐瓦剌去了,但是监国汉王爷还在,太子爷也在。 今日朝会宣布的重大国策,很有可能决定大明朝这一年的走向。 所以在京的文武官员全都来了,老老实实地准备上朝。 事关切身利益,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连侥幸熬过寒冬的金忠金老爷子都赶来上朝,更何况其他那些在京官员。 户部尚书夏元吉忧心忡忡地走来,无视了向他打招呼的群臣,默然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昨日汉王府的谈话,至今盘旋在他脑海之中。 夏元吉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汉王朱高煦究竟有什么办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是,你是监国汉王爷,你嚣张跋扈,蛮横霸道。 但是土地农桑乃是王朝根基命脉,就算你想阻止士绅兼并土地,那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天下官员集体抵制,你连政令都出不了朝堂,拿什么制止兼并? 朝堂是皇帝的一言堂,但出了朝堂之后,那可不一定啊! 老夏头正想着,杨荣杨溥等人走了过来,脸色有些难看。 “夏大人,我等听闻您昨日去了汉王府,可有什么收获?” 几人满怀希冀地看着夏元吉,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 毕竟夏元吉资历太老,乃是历经三朝的元老,连杨荣都曾得过他的举荐,众人自然不敢在他面前托大。 然而老夏头心情本就不好,正思索间被人惊扰,那心情更是不好了。 “老夫也不知道汉王意欲何为,但是老夫可以告诉你们一句,要出大事了!” 话音一落,夏元吉便闭口不言,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 杨荣等人见了一脸懵逼,不知道究竟要发生什么事情。 很快午门大开,百官当即噤声,列队入朝。 等他们来到乾清宫正殿,却见汉王爷与太子爷正一左一右地坐在龙椅两侧,只是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瞧见这一幕,不少朝臣心中一凛,生出了不妙之感。 太子与汉王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了啊! 这私底下就开始争吵了,等会朝堂之上,他们的党羽还不知道吵成什么样呢! “都来了,那就开始吧,繁文缛节就去掉了。” 朱高煦一手托着下巴,环顾群臣,冷声开口道:“第一件事,宣布一项人事任命!” 人事任命? 听到这话,群臣下意识地看向了吏部尚书蹇义。 蹇义:“???” 你娘咧! 看我做什么? 他汉王任命官员,跟我吏部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你们真以为,监国汉王爷任命官员,会走我吏部的正常流程? “通政使虞谦何在?” 话音一落,百官侧目。 通政使虞谦心头大惊,着急忙慌地出列行礼。 “下臣通政使虞谦……” “行了,你以后就不是通政使了!”朱高煦摆了摆手,打住了他继续废话。 “经锦衣卫查证,原通政使虞谦自永乐六年上任以来,贪腐受贿金额高达十一万两,今革其官职贬为庶民,随同杨士奇等发配南洋教化蛮夷!”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满头白发的虞谦一下子瘫软在地上,哆哆嗦嗦地开口道:“汉王……臣冤枉啊……殿下怎可凭空污人清白?” “诶,你说对了,本王就喜欢污人清白!” “你自己做的那些勾当,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毫无痕迹?” 眼见汉王爷冷笑连连,不为所动,虞谦只能转头看向了面无表情的大胖胖。 “太子爷,臣冤枉啊,汉王这是党同伐异铲除异己啊太子爷……” 朱高炽听见这话,脸色陡然变得铁青。 方才群臣还没进来的时候,兄弟二人就已经通过了气,朱高煦告诉大胖胖自己准备开了虞谦。 然而大胖胖却念及虞谦是三朝元老,加之此人的确做出了不少功绩,而且已经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的模样谁看了都有些于心不忍。 所以大胖胖与朱高煦就此一事爆发了争吵,脸色都不太好看。 然而大胖胖没有想到的是,虞谦这混账东西都到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有脸当众喊冤! 他甚至还敢为了给自己开脱,污蔑自家老二是在党同伐异铲除异己,试图挑起汉王党与太子党之争! 这个混账东西,真是无耻之尤! 虞谦见太子爷满脸铁青,误以为自己有救了,当即朗声高喝道:“太子殿下,老夫一向清廉自守,从未贪腐受贿,汉王如此血口喷人,分明是想栽赃陷害,攫取大权!” “哦?”朱高煦笑了,他意味深长地调侃道:“可是锦衣卫的确查到了证据,虞大人又准备如何解释呢?” 证据? 锦衣卫! 虞谦心头剧震,但事已至此,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刚到底。 “太子殿下,朝野上下谁人不知,锦衣卫如今成了汉王的私军……” 话音未落,太子暴怒。 “混账东西,虞谦你真想找死吗?” 锦衣卫,那是天子私军! 虞谦这话分明别有用心,一旦落入皇上耳中,老二不死也要脱层皮! 一想到这儿,朱高炽从屁股底下取出一堆罪证,直接用力砸到了虞谦脸上! “虞谦,你自个儿看看,这就是你所谓的‘清廉自守’?” “不!这不是真的!这是锦衣卫栽赃陷害……” 虞谦扫了一眼,顿时大惊失色。 死到临头了,他仍在狡辩。 大胖胖再次亲眼目睹了文人的无耻,冷笑道:“谁告诉你,这是锦衣卫找到的罪证?” 虞谦愕然,下一秒只见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施施然地走了出来。 “虞大人,这是我都察院的成果,您可不能平白抹杀啊……” 都察院! 这群该死的东西! 虞谦暴怒至极,指着顾佐怒骂道:“你这庶子,你将来的下场绝对比老夫还惨……” “虞大人说笑了,再惨也比不过您远去南洋啊!” “庶子!庶子!” 眼见二人对喷了起来,朱高煦顿时喝道:“虞谦,你还何话说?” “本王原本怜悯你是三朝元老,又年龄较大,所以免去了你的牢狱之灾,没想到你这狗东西还反咬一口!” 铁证如山,罪证摆在眼前,虞谦即便再如何不甘心,也只有低头认罪。 “汉王殿下,老臣……一时糊涂……” “行了,收拾收拾去南洋吧,本王懒得跟你计较。” 见此情形,百官都是心有戚戚。 一位正三品的朝堂重臣,就这样被流放了。 金忠与虞谦是好友,见他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忍不住出言道:“汉王殿下,虞谦已经年迈体衰,南洋又远在千里之外,他这一去只怕会死在路上,恳求汉王念在他是三朝老臣的份儿上……” “唔……这有点难办啊,那这样吧,虞谦举族迁去南洋旧港,让他家人照顾好他!” 金忠:“???” 我尼玛! 我是这个意思吗我? 你咋还得寸进尺发配人全族啊? 虞谦:“???” 啥? 举族发配? 不应该是让我留下来吗? “汉王殿下,老臣知错了,恳求殿下宽宏大量……” “叉出去!” 第203章-第204章 大殿之内,气氛诡异。 百官垂头低眉,神情凝重到了极点。 因为就在刚刚,汉王朱高煦突然发难,将通政使虞谦革去官职,举族发配南洋旧港! 一位正三品的朝廷巨头,还是可以随时觐见皇上的那种,就这样被汉王轻飘飘一句话,发配去了海外蛮夷之地! 不少朝臣心怀惴惴,充满了惊惧惶恐。 汉王朱高煦,太过嚣张跋扈了啊! 然而正当他们这般想着,只听得汉王殿下继续开口道:“顾佐,既然已经开口了,那就把事情办了吧!” 百官:“???” 事情? 什么事情?

相关推荐: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凄子开发日志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数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