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这纪纲就是一个十足的卑劣小人,为了顺利捞出杨士奇与杨溥,朱高煦懒得跟纪纲解释太多。 见鬼说鬼话,顺着纪纲的想法,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纪纲听了他这话后,随即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这个汉王爷,受了一次伤后,脑袋竟然变得好使了! 以往那个汉王爷,就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夫丘八! 现在这位汉王爷,还懂得放弃仇恨,拉拢人才了! 嘶……难不成他真能夺嫡成功? 第137章杨士奇:汉王殿下想拉拢我? 诏狱。 朱高煦大步走进牢房,眉头顿时紧皱。 天牢内幽暗寂静,只有少许微弱光芒射了进来,地上是一块块青色石砖,踏在上面阵阵冷气直透心底。 幽深寂静的甬道内,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一个个锦衣卫好手眼神凌厉,目光不善地扫视着来人。 但当他们看清来人的面容后,却是急忙躬身行礼。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在前面带路,身后还跟着监国汉王爷。 显然汉王殿下是来探监,就是不知探监何人。 朱高煦没有理会这些正诚惶诚恐行礼的力士旗官,继续向甬道深处走去。 终于,他停下了脚步。 隔着铁质栅栏,杨士奇正盘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书卷,看得很是入神。 他在天牢内的待遇,倒是比朱高煦想象中的好出不少。 不但潮湿地面上铺着石砖,一尘不染,墙角处还放着一床毯子,杨士奇面前更是摆放着整齐的书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想着,朱高煦忍不住暗中慨叹。 这就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啊! 放到古代,士大夫如果犯了罪,如在五刑范围之内,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加以捆绑羁押,而令其自己请罪。 如属于重大犯罪,也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施以死刑,而令其跪拜自裁。 太祖年间,曾有一知州因贪赃枉法而被判死刑。 司法官欲按律对其处以脊杖刑和黥刑,但朝臣以“刑不上大夫”为名极力反对,太祖便废除了此人的杖刑和黥刑,将其流放。 此后针对官吏不适用杖黥法,成为大明固定的律令。 当然,士大夫的特权,还远远不仅于此。 而且,这“刑不上大夫”中的大夫,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要知道自锦衣卫设立以来,死在他们手中的朝堂大佬那是数不胜数。 说白了,这刑罚到底上不上大夫,全凭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意愿。 纪纲是天子鹰犬,也是一个聪明人。 他知道皇上器重杨士奇,所以对此人很是优待,从未动用半点私刑。 眼见到了地方,朱高煦给了纪纲一个眼神,后者立马会意,命人打开了牢门。 在杨士奇诧异的目光中,朱高煦走进了牢房,而纪纲则识趣地带着人走了,给二人谈话留下时间与空间。 “汉王殿下前来所为何事?臣不太明白。” 杨士奇带着满脸疑惑,主动问道。 汉王殿下这是特意来寻自己的? 什么情况? 朱高煦点了点头,笑道:“没错,老杨头,在诏狱里住得还习惯吧?” 听了这话,杨士奇嘴角有些抽搐,强忍着心头火气,淡淡回答道:“劳汉王殿下挂念,臣住得还算不错。” “至少每日无事的时候,还可以温书习字,已经很满足了……” 当然,这话说的就四个字——口是心非! 杨士奇恨不得一个大嘴巴子抽过去,狠狠教训这汉王爷一顿! 汉王监国理政第一天,就检举揭露了都察院刘观等人的贪腐大案! 杨士奇不过是请求将这场惊天大案交给三法司会审,以降低这场贪腐大案的牵连面与严重性。 谁曾料想暴怒的皇上误以为自己在帮他人开脱,试图掩盖贪腐大案的真相,于是把自己打入了诏狱。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汉王朱高煦的精彩手笔。 借助刘观等人的贪腐大案,惹得皇上勃然大怒,再顺势打击太子与太子党官员。 所以,杨士奇现在很确定,汉王朱高煦今日前来探监,定然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高煦见他这副口是心非的模样,顿时就乐出了声儿。 “行了,老杨头,你跟老朱同志置什么气?” 杨士奇:“???” 啥? 老朱同志? 你不会是在说皇上吧? 你可真是个不怕死的人啊! “汉王殿下此话何意?臣不明白。” 朱高煦似笑非笑地扫了他一眼,随即坐到了他身前。 “老杨头,别人说这话本王可能会信,但你说这话,本王是当真不信。” “你杨士奇如果甘心做个进学修德的学者大家,那你就不会是杨士奇了!” 听了这话,杨士奇脸色微变,深深地看了一眼朱高煦。 诚然,做个只知读书写字的学者大家,杨士奇是不能接受的。 在他心中,有着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与目标。 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书,如果此生毫无半点作为,那不是白来这世间走了一遭? 所以,杨士奇以布衣之身入翰林,毅然决然地步入了朝堂。 虽然大明朝廷没了宰相,但是大明朝廷又有了内阁! 在杨士奇眼中,内阁本质上而言,无论是职责还是地位,都与辅佐皇帝的中书省相仿! 既然如此,那他杨士奇有足够的信心,让内阁变成真正的中书省! 太祖高皇帝下了禁令,废除传承千年之久的丞相制度,擅自复议者死!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不可能再出现宰相! 但是,大明朝廷可以出现辅臣! 将宰相的职权,从一人手中分配给三人或五人,如此一来皇上也能接受,辅臣同样能够接受,这是君臣之间互利互惠的好事。 而这三个人,或者五个人,将来可称之为“阁臣”! 杨士奇从踏进内阁那一日起,就暗自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将这内阁打造成中书省,既为皇帝减少政务负担,也为臣子争取应有的权力! 这些念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称为野心! 只是因为那次意外,他杨士奇现在身陷囹圄,不见出狱之日。 即便出狱之后,也很有可能被贬谪出京,再也无法入阁。 因此杨士奇心情很是烦躁,看向朱高煦的目光也愈发不善,只是被他隐藏得很好。 “慢着,汉王殿下这是想拉拢我?” “拉拢你?我拉拢你个老货有什么用?” “……” 朱高煦懒得再与他打哑谜,直接开口道:“老杨头,皇上已经出兵北伐,兵部尚书金忠却在此刻突然病重,他向本王举荐了你!” 听了这话,杨士奇面色大变,既有忧虑也有欣喜。 忧虑的是金忠病重,太子爷即将失去一位靠山。 欢喜的是自己即将出狱,并且重返朝堂进入决策中枢! “怎么说老杨头,本王有意让你官复原职,并暂代兵部事务,你同意不?” 没有任何意外,杨士奇如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这副模样太过丢人,于是强装镇定地解释道:“北伐大计重于一切,这个时候兵部绝不能出乱子,所以臣毛遂自荐暂代兵部事务……” “切,傲娇的老货!” 朱高煦对他竖了根中指,随即转身就走。 “汉王殿下去哪儿?” “你等会儿,本王再去捞一个!” 第138章大冤种解缙! “王爷,成功了吗?” 纪纲笑着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方才他看似走了,但并未走得太远。 虽然听不到汉王朱高煦与杨士奇交谈的内容,但可以看到二人相谈甚欢。 朱高煦闻言淡笑着点了点头,“差不多了,这杨士奇是个聪明人。” “跟聪明人谈话最简单,他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纪纲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有些惊奇地看了一眼朱高煦。 如果换做以前那个汉王爷,绝对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位汉王殿下,真是受伤一次后,就开了窍了啊! 二人一边闲聊着,一边继续往甬道深处走去。 路过杨溥所在牢房时,朱高煦并未停留太久。 因为杨溥根本就不搭理他,即便他准备让杨溥去礼部任职并且进入内阁,杨溥还是一言不发。 相比于杨士奇的高情商,杨溥就略显不如了。 杨溥在牢里的待遇,与杨士奇差不多,没有受到刑讯拷问。 两位大佬在诏狱里的日子,可谓是羡煞旁人,没事儿看看书,练练字,端得是个轻松自在。 不过对于汉王殿下,杨溥是十分痛恨的。 建文二年,他与杨荣一同高中进士,授翰林编修一职。 永乐初年,杨溥升任太子洗马,成为皇太子朱高炽的东宫僚属。 皇上北征回师,太子爷遣使迎驾稍迟,汉王朱高煦就乘机进谮,导致皇上一怒之下,下令将东宫官属全部逮治下狱。 这场无妄之灾成为继解缙入狱后,立储之争中的第二场大事变! 而杨溥也是在此事中受到牵连,无辜下狱被关押至今。 好在指挥使纪纲是个聪明人,善于揣摩朱棣心意,知道自己该对什么人用刑,该在狱中优待什么人,这才让杨溥免去了苦肉之刑。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杨溥不搭理朱高煦,也实属正常。 讲真的,他没跳起来揍朱高煦一顿已经算不错了! 走出杨溥牢门,纪纲随即迎了上来。 “王爷,办妥了?要不我现在就把他们放出去?” 杨士奇与杨溥二人,虽然是皇上亲自诏命打入诏狱,但是二人罪过不大,随时可以出狱。 至于何时出狱,都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 否则纪纲也不会优待二人,从不刑讯拷打他们。 朱高煦点了点头,“折子我已经送去北平了,老头子那边不用担心,你直接放人吧。” 纪纲听了这话,一颗心顿时放回了肚子里。 汉王爷现在做事滴水不漏,没有留下任何隐患,他也乐得附和行事。 “唔,对了,解缙这狗东西在狱中如何?” 听到这个名字,纪纲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笑容。 “王爷放心,人还活着。” 朱高煦闻言一怔,随即喝令道:“带我去看看。” 人还活着。 没死而已。 天知道解缙被严刑拷打成了什么鬼样子。 解缙这人,朱高煦对他感觉很是复杂! 毫无疑问,解缙身怀大才,诗书经义无一不通,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但也正因为如此,养成了这家伙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秉性。 说得好听点,这人叫单纯,没有政治头脑;说得难听点,他就是脑子有问题,没有情商不会做人。 解缙只要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就立马上奏弹劾。 当然,他弹劾的主要对象,正是汉王朱高煦。 也正因为如此,原主对他可谓是恨之入骨,朱老四对他也是烦不胜烦,接连将他贬官逐出京师,甚至直接发配去了交趾为官。 但是这家伙还是不知悔改,在永乐八年因奏事入京,私下拜见太子后,径直离京返回,连永乐大帝都不给面子。 结果可想而知,被原主抓住机会趁机上告,永乐帝勃然大怒直接将他打入诏狱。 纪纲深知皇上极其厌恶解缙,所以收拾起来也是毫不留情,只给他留了条狗命。 直到今日,解缙已经在诏狱里被拷打了两三年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在朝野上下颇有几分名气,只怕现在坟头草都已经两寸高了。 想着,纪纲突然停下了脚步,对一个牢房努了努嘴。 朱高煦顺着视线看去,只见这牢房内乌漆嘛黑的,透过锦衣卫手中昏暗的油灯照明,这才勉强看见了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人影。 惨! 真惨! 解缙这日子,比起杨士奇等人,可谓是凄惨无比。 眼前他这牢房一眼看去,不过二三十个平方,除了一张草席外,其他地方连下脚都困难。 别说书卷笔墨了,甚至连一盏油灯都没有。 天知道解大才子,在这样狭窄逼仄的牢房里,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朱高煦定睛一看,注意到了那人影还在微微起伏,这才确定解缙还活着。 “罢了,他也算是个大才,吃了这么久的苦头,也够了。” “纲子,去准备些吃食,今日本王要与他把酒言欢!” 纪纲:“???” 啥? 把酒言欢? 汉王与解缙? 这……这不合适吧? 纪纲有些愣神,但他是个聪明人,反应过来后当即前去准备。 很快两名力士拖着一张小桌子而来,摆在了牢门之前,片刻之后纪纲拎来了几个食盒,将美味可口的饭菜摆在了小桌上。 时间仓促,菜不算多,但荤素都有,还有两壶美酒。 待纪纲等锦衣卫识趣离开后,牢房里的解缙这才起身,艰难挪动着脚步走出牢房,一屁股坐到了朱高煦对面。 他倒也不客气,抓起一个肘子就啃,还时不时灌上一口美酒,视对面的朱高煦为空气。 或许是觉得一个肘子啃得不尽兴,解缙又伸手一把抓起了整只烧鸡,一口烧鸡一口肘子一口美酒。 如果落到他人眼中,只会以为眼前这人,就是个饿了好几天的乞丐,突然遇到他人大发善心,所以此刻正在狼吞虎咽。 朱高煦见他这副模样,也是叹了口气。 “才华惊世的解学士,怎就落到了这般田地?” 解缙手中动作明显一顿,但他还是没有吭声,继续自顾自地狼吞虎咽。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肘子只剩了骨头,烧鸡只剩下个鸡屁股,一壶美酒也见了底。 酒足饭饱,解缙用手抹了抹嘴巴,径直起身就要走回牢房。 “你再走一步,必死无疑,信不信?” 解缙脚步一顿,虽然他很不愿意搭理汉王,但不得不承认,他怂了。 “解学士,想杀你的人,不是本王!” 此话一出,解缙脸色“唰”一下变得惨白,身体紧绷如弦。 他曾经单纯地以为,是因为自己得罪了汉王,所以汉王要置自己于死地。 但是现在,汉王亲自开口,彻底击碎了他的侥幸心理。 因为,汉王没有必要,欺骗一个将死之人。 想杀自己的,从来都不是汉王,而是皇上! 第139章小解啊,想死还是想活? “皇上……要……要我死?” 直到此刻,解缙终于反应了过来。 想要自己死的人,不是汉王朱高煦,而是天子朱棣! 为什么? 皇上为什么想要自己死? 解缙豁然转身,难以置信地看向汉王朱高煦。 “不!我不信!你绝对在骗我!” “骗你?你也不想想,皇上如果看重你的话,当年会将你打入诏狱,至今不得释放吗?” 朱高煦有些无语地翻了翻白眼,直接道破了一个残酷事实。 朱棣想杀解缙吗? 那是真想杀啊! 如果不是这解缙颇有几分才名,在士林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早就宰了这个不长眼的蠢货了! 解缙有多蠢? 朱棣北伐,他上奏反对,因为靡费太多,影响民生。 朱棣修建顺天帝都,他也上奏反对,因为靡费太多,影响民生。 朱棣命郑和下西洋扬威海外,他还是上奏反对,因为靡费太多,影响民生。 永乐新政最主要的项目,就这么三个,堪称三驾马车,拉动着永乐朝的新政改革。 结果解缙这个蠢货,不知道是读书读傻了还是怎么地,碰上一个就反对一个,而且还是在朝堂之上当众反对,根本不给永乐大帝半点面子。 帝王,是气量最大的人,也是心眼最小的人! 朱老四一直渴望做出文治武功,成就千古一帝,以此证明自己称帝的合法性。 但是解缙你这个蠢货倒好,在这种事情上面,给他上眼药恶心人,他不杀你杀谁?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原因。 毕竟朱老四也不是没有容人之量,不会仅仅因此就容不下解缙。 解缙该死的地方,在于他多次揣摩圣意,涉足储君之争! 这才是朱棣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当年朱老四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而解缙又是出了名的直言敢谏,所以老朱同志私下问过很多重臣立储之事,唯有解缙敢于直言。 解缙直接回答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老四听后没有反应,解缙又叩头说道:“好圣孙(朱瞻基)。” 听到这三个字,朱老四这才回心转意,下定决心册立大胖胖为储君。 然而朱棣虽然立了大胖胖为太子,但太子朱高炽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很是不满。 所以朱高煦的地位与权势,甚至比太子朱高炽还要高。 解缙见状自然坐不住了,不断上奏弹劾汉王横行不法,又上折子劝朱棣:“启明也,不可。” 当然,解缙的担忧不可谓不对,朱棣既已立朱高炽为太子,那就不应再过度恩宠朱高煦,否则太子位争夺不可避免。 只可惜朱棣听不进去,他认为解缙这是在离间骨肉,自此对解缙愈发不满,原主则趁机落井下石,不断打压解缙,在朱棣耳边说解缙的坏话。 自此以后,解缙不断被贬,甚至一度被被贬到了交趾,而后打入诏狱,沦为了夺嫡之争的牺牲品。 最悲哀的是,这解缙竟然没有半点醒悟,直到现在都没想明白,朱老四为什么容不下他! 可怜明初第一大才子,文章、书法、作诗,解缙样样冠绝于世,其狂草更是堪称一绝,就这般沦为了牺牲品,甚至还半点不自知! 一个人得是蠢到了什么地步,才会落到这般田地! 想着,朱高煦丝毫不惯着解大才子,将其中缘由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解缙起初还不以为然,但当他听到“为君所忌”这四个字时,吓得面色惨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为君所忌的臣子,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朱高煦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调侃道:“小解啊,你不是恃才傲物,很狂傲吗?继续狂啊!” “本王听说你当年老头子拿了一副《虎彪图》,命群臣题词,就只有你这蠢货题了一首五言绝句。”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嗯……后面是什么来着?” 解缙满脸惨白,不见丝毫血色,哆嗦着身子补充道:“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唔就是这句,你记得就好,难道你当真以为,满朝文武贤才无数,都比不过你这个解大才子?” 朱高煦冷笑了一声,继续摧毁着解缙的心理防线。 “黄淮,杨士奇,杨荣等人,才学可弱于你?为什么他们默不作声?为什么百官都默不作声?只有你这个蠢货上去题诗?” 一句接一句的逼问,令解缙满脸惊惧,充满了惶恐与不安。 事到如今,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真是个蠢货啊! 杨士奇他们早就看出了皇上那副《虎彪图》蕴含的深意,但他们偏偏装作不知,反倒是自己这个蠢货,愚蠢地上前题词,一语道破皇上的想法。 虽然成功让皇上回心转意,册立大皇子朱高炽为太子,但是自己也因此为君所忌,为日后饱受贬谪直至入狱埋下了隐患! 原来,自己遭受的这一切不公与冤屈,从那个时候就注定了! 一想到这儿,解缙忍不住长叹了一声,仿佛释怀了一样。 而后好像看开了一样,解缙又坐了回来,还一把抢过朱高煦手里的美酒,畅快淋漓地自斟自饮了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看得朱高煦一愣一愣的。 你大爷的,这家伙还真是洒脱啊! 果真不愧“狂士”之名! “小解啊,想死还是想活?” 解缙闻言扫了他一眼,脸上浮现出嘲讽之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汉王殿下莫要白费口舌了,缙与汉王殿下是敌非友,绝不可能投效汉王殿下。” 下意识地,解缙以为朱高煦在招揽自己。 毕竟他这又是好酒又是好菜的,还告诉自己这么多隐秘,最后问自己想死还是想活,不是招揽又是什么? 朱高煦听了这话,顿时被解大才子的蜜汁自信给气笑了。 这个家伙,还真是狂傲得没边啊! “小解,可能你在诏狱里待得太久,不明白如今的朝堂局势。” “老头子已经御驾亲征,北伐瓦剌去了,临走前命本王监国理政!” 解缙:“???” 皇上北伐瓦剌? 汉王朱高煦监国理政? 这他娘的怎么可能? 太子爷呢? 太孙殿下呢? 再怎么算,也轮不到他朱高煦监国理政啊! “皇上北伐瓦剌已经出兵,一直到明年入冬前,这应天都是本王说了算!” “小解啊,本王再问你一次,想死还是想活?!” 解缙:“!!!” 第140章解缙:他拿妻儿老小威胁我! 麻了! 解缙彻底麻了! 皇上御驾亲征也就罢了,反正他就是个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皇帝。 但是他出征之前,为什么要让汉王监国? 汉王,不过是个王爷! 大明朝有太子,甚至还有太孙! 再怎么算,也轮不到朱高煦这个汉王监国理政啊! 外面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朝堂又出现了什么动荡? 如果汉王殿下说的是真话,那岂不是意味着太子爷现在的处境,很是不妙? 要知道倘若真是汉王监国,那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解缙并不愚蠢,以往他只是恃才傲物,仗着两朝天子的恩宠,行事无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鉴昭行
突然暧昧到太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差生(H)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