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凤帝临朝 > 第101章

第101章

跟着苏小甜等人去各处卖货去了。 看到迟意远他们带回来的货物,李柱子表示自己很吃惊。 他不好意思和迟意远等人说,便多跟年龄相仿的杨树林聊天。 从杨树林的口中,李柱子知道,原来倒买倒卖这活儿这样能赚钱。 他觉得自己未来的生活有希望了,他李柱子以后肯定也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再不是之前那个人人看不起的癞子头李柱子了。 而他能有这样的机会过好日子,都是苏家人帮忙。 想着这份恩情,李柱子帮忙的时候更加卖力了。 几个人齐心协力,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却发现,这一次出货的速度慢了不少。 可见,就算工厂的收益不错,但购买力在短时间内还是没有恢复。 苏小甜叹气,工人的工资虽然高,但是他们带回来的货物价格也确实不低。 这段时间,也算将这些人手里的闲钱都给榨干了。 好在他们已经决定,下一次直接去槐城开拓新市场了。 因为下一次的货物要直接带到槐城去,并没有安排人提前去榕城进货,而是打算大家一起回榕城,然后一起到槐城。 这一次的货物,比之前多花了一天时间才算彻底出售。 好在价格上还是保证住了,对此,苏小甜还是很满意。 “小甜啊,这生意很能做啊。” “谁说不是呢,四叔,你比我们好,时间充足。我们去一趟槐城之后,就要返回京城了。”苏小甜不无遗憾的说道。 李柱子是个敢想敢干的性格,这条路说不定就能让他彻底走向发家致富的路。 “为啥?”李柱子不明白为啥要回到京城去,既然这活儿能赚钱,那就该抓紧时间赚钱啊! 他们是学生,不管怎么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合格的学生,至于赚钱,将来的时间还多着。 “四叔,我们几个可是学生,还要上学。” 李柱子想说,能赚钱就行了,不上学也没啥关系,但转念一想,苏家的娃们可都是要读大学的,这话也就被他咽了回去。 “那你们要少赚很多钱!”李柱子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难道能为了眼前赚钱,放弃读书吗?”还真是难以取舍啊! 此次去槐城,也是试试水。或许,放寒假的时候,还能再赚一笔。 齐良英知道几个孩子就要离开之后,其实还是很舍不得的。 她因为苏小甜的关系,每天都能收入不少,看着苏小甜就更加欢喜了。 这会子,最舍不得的就不是自家儿子苏次良,而是小侄女苏小甜了! “小甜啊,要不,你就别跟着你哥哥们跑了,你一个女娃娃,干啥要这么累?” 苏小甜笑着:“二妈,我都在这里休息了这么多时间了!” 齐良英看了看苏小甜,说道:“你咋就休息了?这些天我可是一直看着呢,你连一天都没好好休息!” 这孩子,真是个好的! 就算家里人都宠着也没有养成骄纵的性子,反而时时处处都能做到最好。 苏小甜但笑不语,但齐良英的眼眶却红了! “小甜啊,二妈舍不得你。” 看着齐良英这就要哭了,苏小甜也着急了。 “没事,二妈,放寒假说不定我就回来了,我就算不回来,到时候您也能去京城里看我们不是!” 苏次良就觉得郁闷,为啥他妈舍不得的不是他,反而是小甜? 到底他们谁才是他妈生的? 他是种地的时候,从庄稼地里捡来的吧? 苏小甜忽然又想起来调料包的事情。 “二妈,这一次时间有限,我给你准备了两个月的卤料包,还有四婶的也准备了大概两个月的分量,都放在您这里,等四叔回去的时候,捎带过去就行。” 苏小甜本来想一口气将未来半年的卤料包都准备好,但又担心,万一料包放的时间太长效果不好了怎么办? 所以,思前想后,苏小甜还是决定,一次最多提供两个月的量。 至于剩下的,等回头再说。 到时候从京城寄过来也行,还是看有没有人取一趟也行。 说到生意,齐良英那点儿舍不得瞬间也就被遗忘在脑后了,她忙对苏小甜表示。 “小甜,你放心,我保证认认真真的干这个,绝对不会让牌子砸了的。” 齐良英其实不理解什么叫做牌子,可是总听苏小甜说,她觉得,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齐良英现在的想法就是苏小甜说什么都是对的。 苏小甜笑着说:“二妈,现在您还看不出来品牌的用处,等再过上几年,您就知道了!” “我小甜说的都是对的!”齐良英直接来一句。 二人说着话的时候,李柱子回来了。 因听说苏小甜已经准备好了卤肉卤菜的调料包,便直接说: “我给你四婶捎信回去了,让你四婶抽空来一趟省城。” “四婶有时间来省城吗?” 虽然家里还有个大人,可是,四婶的老父亲眼睛不好,只怕看不出两个孩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这一走,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 通过这几天跟杨树林聊天,李柱子大概知道这是个能老本翻倍的生意,因此没打算很快时间就回到县城里去。 第452章 “好在,家里的孩子也大了一些,将他们交给我老丈人,照顾一两天还是可以的。” 李柱子想过了,虽然老丈人眼睛不好,但只要将吃食做好了,让他照顾两个孩子吃饭,还是可以的。 “这样倒是也行,我这边将东西都收拾好,等弟妹来了就给她。”齐良英说。 家里放不下,时间就要尽量的短一点。 可李柱子却说:“二嫂子,只怕还要麻烦您给她教一教才行。” 说出这话的时候,李柱子有些不好意思。 但学习是必须的,他这几天看着,不管是卤肉卤蛋卤菜的过称,还是做生意都是要学一学才好。 他媳妇一直种地,根本没有接触过这些。 “行,这有啥,弟妹来了,还有人给我帮忙了!” 反正李柱子家的铺子是开在县城里的,也不跟自己抢生意,对此,齐良英还是很大气。 “那就麻烦二嫂子了。”李柱子道谢。 他要在外面做生意,家里的事情就顾不上了。 铺子既然都已经收拾好了,总不能耽误着。 只能多劳累媳妇操心了。 苏小甜点头:“四叔你考虑的很是呢!” “四叔,咱们这一趟先去榕城进货,你先看看什么样的货好出手,然后我们去槐城将货出出去。一趟下来,也就差不多了。”苏首温说道。 “首温他们要回京城读书,我倒是不用,以后我和四叔一起跑生意?”李木木不失时机的说道。 他正愁要是苏首温等人都去上学了,他一个人不好做这个生意,没想到,瞌睡就遇到枕头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李柱子也不反对,二人算是一拍即合。 杨树林站在旁边看着,思索着自己应该何去何从,如果也搭伙儿做生意,会不会也不错? 但家里的想法还是让他找个正经工作过日子。 只是因为他没文化,年龄也不小了,工作并不好找。 原本他想着,这一次赚的钱拿着,打点一下,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份稳定工作了。 但现在看着李木木和李柱子两个人,他也心动了怎么办? 这生意赚钱是真的快,就算找个稳定工作,一个月连奖金什么的,七八十块钱到头了。 苏小甜留下了一堆调料包之后,和苏首温等人一起上了南下的火车。 他们是晚上的火车,齐良英还特意早些关门铺子们去送他们。 火车站,几个人依依不舍的说了好些话,这才分开。 看的苏老二觉得墨迹,埋怨的说:“你们这是干啥?最多半年时间,就能再见面了。” 苏老二这话收获了齐良英一个大大的白眼。 直到火车看不到,苏老二两口子才回铺子里去。 此时的京城里,苏奶奶成天唉声叹气的想念自己的乖孙女。 听的苏小六几个人耳朵都要起老茧子了。 “奶,咋感觉就小甜一个是您的孙女,我们都是捡来的嘞?”苏小七忍不住问。 苏奶奶瞪了一眼苏小七,骂道:“你咋说话呢?你妹走了这么长的时间,你不想着她就算了,还说这种话!” 说话,苏奶奶越来越气恼,差点儿拎着擀面杖直接砸在苏小七的身上。 这是个什么倒霉孩子?咋说话的? 一点都不讨喜,要是她乖宝在,指定不能这样说话。 “奶,不是不是,我这不是看着您心情不好,想让您高兴一下?”苏小七求生欲极强的开口。 他奶要打孙女,肯定是装样子,可要是打孙子,绝对是真的。 苏小六无语的白了一眼就差抱头鼠窜的苏小七,这就是活该! 真是够笨的,干啥不好,为啥一定要挑衅小甜在自家奶心中的地位? 苏小八、苏小九两个,也是一脸无语的看着这个自己找抽的七哥。 “七哥,有些事情,你得学会面对!”苏小九一本正经的说着。 苏奶奶听到苏小九这话,也是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 这几个臭小子,其实也没啥不好的! “你们想吃啥?我给你们做去!”苏奶奶骂完了,还是疼爱孙子的好奶奶,立刻表示要给他们做好吃的。 “奶,做红烧排骨行不行?”苏小七试探的问。 他其实是没报太大希望的,毕竟,他奶有点小气。 说不定,他奶就会说:我乖宝又不在,吃啥排骨! 可没想到,苏奶奶一口答应下来:“那就吃红烧排骨好了!我给你们做一大锅的白米饭。” 说完,苏奶奶急匆匆的跑到厨房做饭去了。 几个小子看着苏奶奶这样,一时半刻还真没反应过来。 “其实我觉得吧,奶也不是太偏心!”苏小七忽然又道。 “你们几个臭小子说啥呢?” 正在这时候,教育局的李局长进门。 “李局长,您来了?”苏爷爷上前招呼客人:“今天是请客还是自己家里人吃饭?” “老爷子,我今天不是来吃饭的,我是来报喜的!” 李局长一张脸上笑的花儿都开了,看着苏爷爷,就像是看到了许久不见的亲人一样热情。 苏爷爷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他们家有啥喜事? 可这时候,苏小六和苏小七两个都反应过来了。 能让教育局的人亲自来报喜的,大概也就只有他们参加高考这件事了。 二人立刻凝神静气的,一句话都不敢说,静静地等着李局长开口。 “啥喜事啊?”苏爷爷不明所以的问。 “老爷子,这不是你家两个孙子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录取通知书也一起到了。” 原本李局长以为,苏老爷子会十分高兴,谁知道,苏爷爷竟然一副很淡然的样子。 “这个事情啊,咋样啊?没丢人吧?” 这反应有点不太对啊! 李局长一时之间懵了,他在教育局里这么多年,报喜的事情干过,也曾经在单位上见过不少喜极而泣的人。 可像苏爷爷这样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老爷子,您就不好奇,您家两个小子考的咋样?” 李局长试探的问道。 “还能咋样?估计也就那样,不丢脸就行!”苏爷爷一面给李局长倒水,一面毫不在意的说道。 听着两个人的对话,苏小六和苏小七两个都着急了! 第453章 家里的哥哥们成绩都很好,苏小六和苏小七两个人的身上压力可不轻。 毕竟,哥哥们之前都只是在县城里读书,而他们现在可是在京城里的重点中学读书。 要是在重点中学读书,还不如哥哥们考的好,他们就没脸见人了。 李局长确定了苏爷爷真的对此事没有太多期待之后,便也不卖关子了。 “老爷子,你家这两个孙子成绩确实不错,分别是第五名和第七名。” 加上迟意远,七中这一次前十名里就占了三个名额,这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实际上,就算是这几年以来,京城里都是百花齐放的局面。 前十名里,一个学校能占两个就很不错了,算是各学校的翘首了。 可是这一次,七中竟然出现了三个,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但这样的成绩也算非常不错了。 苏爷爷听到这个成绩的时候,还是有些意外的。 毕竟,之前几个孙子那是在西北考试,能有好成绩不奇怪。 小六和小七可是在京城。 苏小六和苏小七这时候也是松了一口气。 考出这个名次,他们就很满意了。 应该说,比他们预想的要好一些。 二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狂喜。 苏爷爷冲着两个孙子笑了一下,真不错,给老苏家人争光了。 李局长看到苏爷爷听到两个孙子的成绩还能如此淡定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啥情况呢? 老爷子对自家孙子很有信心啊,早就知道两个孙子能考出好成绩? “老爷子,恭喜啊,你们一家两个孩子在全市进入前十名,真不容易啊!” 李局长表现的比苏爷爷还要激动很多。 苏爷爷客气的说道:“都是学校里老师们教导的好,没有老师们的辛勤教导,就没有这两个臭小子的今天。” 苏爷爷心想,这两个臭小子虽然考的不错,但到底也不是第一名。 等明年吧,明年自家乖宝说不定能给老苏家挣一个第一名回来。 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小甜打了一个喷嚏,不过也没有多想。 苏爷爷招呼李局长,顺便又操心问了一下。 “李局长啊,意远这娃考的咋样?” 想起迟意远,苏爷爷觉得,这娃成绩应该很好。 李局长当即脸上更是乐开了花儿。 “老爷子啊,忘了给您说了,迟意远这小子,考的很好,是全市的第二名,真是可惜了,差点点就是第一名。只差了零点五分。” 对于这个成绩,李局长还是相当满意的。 他对迟意远也有了解,知道迟意远跟着迟老在乡下很多年,回来也不过两年时间,就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确实不错。 但是苏爷爷却觉得有些遗憾,就差零点五分,咋就没有再多考上一点点呢,哪怕多上一分,就是状元了。 等那小子回来,应该会很失望吧? 苏爷爷正想着,迟格、杜同和两口子一起来了。 看到李局长的时候,三个人还有些惊讶。 “迟老啊,我还说等下去给您老报喜呢,您这就来了。”李局长看到迟老的时候,很是热情的上前。 迟格一愣。 “是高考的成绩出来了?”杜同和猜测。 余瑞媛笑道:“能让李局长亲自跑一趟,想来三个孩子考的还不错!” “那是自然,我们家的孩子不能差了!”说话的是苏奶奶,她从后厨出来,正好听到了这个话题。 听到苏奶奶这自信的语气,大家都笑起来了。 确实,事实证明,苏家的孩子没有差的,都不错! “您老说的是呢,您家里的孩子是不错!”李局长大声笑着,就好像自己也是苏家人一样。 苏奶奶高兴了:“今晚都在我们家里吃饭,我给你们做好的!正好,几个孩子要吃红烧排骨,我炖了一大锅!” 孩子们考试考的好,苏奶奶就高兴了。 这些年,在苏小甜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苏奶奶对家里孙子们的学习还是十分重视的。 虽然知道几个臭小子再怎么学也不如苏小甜好,但听到他们的成绩不错,苏奶奶总还是很高兴的。 李局长之所以自己亲自跑这一趟,就是为了能吃一顿苏奶奶亲手做的饭菜。 听到苏奶奶亲自做红烧排骨,李局长觉得,这一次没白来。 苏奶奶欢欢喜喜做饭去了,其他人便坐在一起说话,间或是招呼客人。 来壹鸣阁吃饭的很多都是熟人了,听到苏家两个孩子成绩这么好,都笑着恭喜苏家人。 一时之间,壹鸣阁里热热闹闹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的聚一聚。就是不知道小刚这孩子考的怎么样!” 苏爷爷想起了沈小刚,这孩子,学习成绩不如自己家里这几个,但应该也能考个可以的大学吧? 李局长虽然是教育局局长,但也只关心了自己操心的几个孩子,像沈小刚这样的,还真没操心,因此便知埋头喝茶。 “等下问问自珍就知道了!”迟格喝了一口茶说道:“自珍给小刚这孩子,可是投入了不少心力。” “我去打电话!”苏老三急不可耐的说道。 电话打过去,一直没人接,这让苏老三更着急了。 “估计是去试验田了,他们这段时间忙的很。”迟格说道:“自珍说,这一次的实验要是能成,还能增收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苏爷爷听了这话,也是大吃一惊,玉米和水稻都能增收这么多,那要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 “自珍是真的熬心费力了!”杜同和说道:“当年我们在红心大队的时候,自珍就已经找到了方向,这两年,为了实现目标,他整个人看起来都憔悴不少!” 如果当初自珍没有去红心大队,或许他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实现了。 可是,这世上哪里有这么多的如果呢? 众人沉默了。 杜同和又说道:“自珍总是可惜,小甜没有跟着他搞这个,还说如果小甜跟着搞,早就成功了!” 苏爷爷呵呵笑了,小甜这孩子,懂得的很多,也不知道将来到底要干啥! 第454章 等苏小甜一行人回到京城的时候,才知道几个人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了,包括他们这一伙人里学习最差的沈小刚也考上了。 让众人都十分意外的是,沈小刚报考了军校。 不过,他选择了京城的军校,而不是像苏小五一样南下。 用他自己的话说,还要照顾家中父母,能在京城当兵最好。 他们回到京城的时候,马上就要开学了,各自收拾休息一番之后,就要报名。 苏奶奶看着一个个黑瘦黑瘦的孙子,心疼的不得了。 尤其是看着苏小甜也黑了不少,心疼的直说,小姑娘家不要和这些臭小子一样。 苏小甜但笑不语,她要赚钱确实比别人快,但赶上这一波浪潮,怎么也要去潮头看一看。 开学前一天,几个孩子坐在一起开始盘算起来,他们这个假期赚的这些钱,要用来干啥这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看,还是留着等到了寒假,咱们继续钱生钱好了!”苏首温说道。 苏次良摇头:“白白放上一个学期的时间,太浪费了!” “那你说怎么办?”苏首温被提醒之后,觉得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要不,我们将这些钱借给小四?” 钱给了苏小四,总能想办法赚钱的,就算大头归苏小四所有,可不是比白白放着要好很多? 苏小甜听着几个哥哥的话,也笑了。 这都懂得钱生钱让别人帮忙赚钱了,不错不错! “要不还是买房子吧!”苏小甜提议。 在京城,可真没有做什么比买房子还能赚钱快的了。 而且,买房子,自己都不用操心,只等着过几年转手出去收钱就行了。 哥哥们现在都是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不能为了赚钱耽误太多时间。 购置房产就是最方便的办法。 苏首温想着自己年龄也不小了,以后如果要留在京城里,总不能一直住在妹妹的房子里,还是要有自己的房产才行。 “我觉得小甜说的很有道理,只是,现在的房子涨价了,我这点钱应该不够。” 他们在京城里两年时间,京城里的房子已经涨价不少。 小甜之前买的四合院两万块钱,要是现在买,最少要三万块往上才行。 他们虽然赚了一点钱,但买房子却是不够的。 而且,现在房子不断涨价,只要不是着急用钱的人,大都不愿意出售房子。 “城中心的房子现在肯定买不起了,可是大哥,你没想过买周边的房子吗?” 城中心的房子,买不到也买不起,但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现在的城郊,在几年之后,就是城中心了。 苏首温沉默了,他想买房子,可是却没有想过买到村子里去。 城郊,说的好是城,但实际上还是郊区! “小甜,在村子里买房子,我咋想都觉得不划算!”苏首温很实诚的说道。 苏小甜再看看其他哥哥,他们都很是赞同的点头。 “城市会扩建,城市不可能永远这么大!” 苏小甜提醒几个人。 苏首温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认真的想了一下这两年京城的发展,忽然就觉得,小甜说的也很有道理。 “我们周末的时候,就去各处看看。”苏首温首先答应了。 苏首温决定买房子了,苏次良便也觉得,买个房子不错。 他现在学画画,性格越发的淡然了,想着找个风景不错的地方,买个院子,最好院子里有花有树,倒是也不错。 苏三恭正好也在家里,听着哥哥们要买房子,苏三恭着急的搓手。 现在房子不知道什么价格了,他手里的钱比哥哥弟弟们都少,买房子也不知道够不够。 至于苏小四,作为兄弟们里面最有钱的一个,他们根本没考虑过他是不是有钱买房子这个问题。 苏奶奶听到孙子们打算在京城里买房子的想法,很是赞同。 “行,咱们现在住的四合院是你们妹妹的,将来你们要结婚,总要有自己的房子!” 苏奶奶就算想着将来一家子人能在一处生活,但房子是苏小甜的,她也没那个脸说出让一家子人都住在苏小甜屋里。 孙子们能买房子最好不过。 “我前几天正好打听过,城郊的房子很便宜,一个小院子不过一两千块钱,就算再大一点的,三千块钱足够了。”谈子石说道。 这位当年的谈半城说出这话,苏家兄弟们都默了。 他们自问也赚了一些钱,可是,几千块钱的房子,他们怎么也说不出一句便宜,尤其是这房子还是在城郊。 “老谈,咋?你也想买房子?”苏爷爷问。 “我们两口子也存了一些钱,就想着置产业。”谈子石说。 其实,按照谈子石的想法,是不想置产的,可黎瑜娘说不能一直住在苏家。 两口子这一商量,便说要买个房子,只是打听了一圈,他们这点钱在城里根本买不到房子。 最后,两口子将目光放在了城郊,别说,城郊的房子就便宜的多了,他们手里存的钱,能买个不小的院子了。 到时候在城郊做凉皮凉粉啥的也方便。 几个人正说话的时候,苏小四回来了。 他手里拎着一个西瓜说道:“这都已经要九月了,咋还这么热?” “十八天的秋老虎,当然热了。”苏奶奶看着孙子热的满头大汗,忙给他递过去一天毛巾:“一天天的都不着家,也不知道忙啥呢。” “奶,我这不是最近又看了一家店,觉得荣发商行可以再开一个么!”苏小四喜滋滋的说:“还是按照上一次的股份比例拿钱,你们觉得呢?” 这段时间店里的生意稳定了下来,苏小四一盘算,觉得大有可为,便打算再开一个店。 他现在定了一个小目标,在京城的东南西北城里,都要有一家荣发商行。 苏小甜等人本来正在考虑买房子的问题,却被苏小四就这样给打扰了。 “小四啊,你就一个人,能顾得过来?”苏奶奶问道。 “奶,咋能顾不过来,只要赚钱,我精力好的很!”苏小四笑出一口大白牙。 荣发商行,太赚钱了,可不能错过赚钱的好机会。 众人面面相觑。 不过,苏小四确实是这样的人,只要能赚钱,他不睡觉都可以。 第455章 苏奶奶嫌弃的看了一眼苏小四,他们家怎么就会出来这么一个只知道想着钱的? 不过,懂得赚钱总比当个败家子要好。 想到这一点,苏奶奶瞬间也能接受孙子只会赚钱,别的啥都不会干了。 听到苏小四的话,苏首温迟疑了一下,才开口:“小四,我们刚才在讨论买房子的问题。” 啥? 苏小四傻眼了,他这不是寻思着,哥哥弟弟们手里有钱,正好开个新铺子,这要是都将钱买房子了,那铺子怎么办? “要不咱们商量商量,房子先别买了,等赚了钱再买?”苏小四试探的问。 只是,这话才说完,却被苏奶奶狠狠的敲了一下脑袋。 “你说啥傻话你?你大哥都二十几岁了,我就等着你大哥结婚,我抱重孙子呢。”苏奶奶骂道。 小一辈的人看着苏奶奶变脸都傻眼了,倒是年纪大点儿的都能理解苏奶奶这心思。 不过能理解是一回事,但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 谈子石有儿子有孙子,但那儿子和孙子都不是啥好的,谈子石现在也没打算回去含饴弄孙。 至于黎瑜娘,自己没有儿女,也不想去给情敌的后人当老妈子,因此,索性就不想这事儿了。 “娶媳妇就娶媳妇,和买房子有啥关系?我们现在不是有房子住?”苏小四摸摸被自家奶打疼的脑袋哀怨的说。 “没有房子咋行?咱们现在住的这是你妹妹的房子,难道当哥哥的结婚了,还要住在妹妹家里?” 苏小甜:“……” 住着就住着,她不会介意的,反正她年龄还小! 其他苏家娃:“……” 原来奶奶是打算让他们各自单独立门户了! “四哥,商行其实也不用这样着急。” 苏小四说道:“我已经算过了,过年之前开一个商行,肯定能赚钱。” “过年之前?”苏小甜惊讶的问。 “是啊,光是过年置办年货,我们就能赚不少钱了!”苏小四得意的开始显摆自己这段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 苏小甜听过之后,觉得还挺有道理的,好像就是这么回事。 “四哥,你计划过没,要投入多少钱?” 苏小甜想着,哥哥们手里都有一笔钱,或许可以买房子开铺子互不耽误。 “一共投入三万块,还是按照之前的比例!” “那我就买个小点儿的院子也行!”苏首温算了一下自己手里的钱,觉得可以这样操作。 苏次良也可以,只是他想要个大院子,如果铺子里再投入进去一些,大院子的钱就不够了! 倒是苏三恭,这个假期跟着沈自珍忙着培育新品种,根本没时间出去,他手里的钱相对比其他兄弟们要少上很多。 如果将钱投入到铺子里,他肯定没钱买房子。 苏小甜也看出了三哥的困窘,正打算开口说话,就听到苏奶奶说话了。 “我们当长辈的,也不能什么都不给你们,我和你爷早就商量过了,除了小五,一个娃给你们补贴两千块钱买房子。” 苏奶奶这话说的家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震惊了。 爷奶竟然这样大手笔,要给他们一人两千块钱? 等等,为啥小五不算? “奶,这样不好,给我们了,不给小五,不公平!”苏小四率先说道。 苏奶奶看了一眼苏小四,促狭:“要不,你出钱给小五买个房子?” 苏小四听了这话立刻不说话了。 他现在还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要是把钱花在给小五买房子上,赚钱大计怎么办? “奶,要是过几年给小五买房子或许行,现在我的钱都投进去了,一穷二白的!”苏小四很慎重的考虑过之后,才开口。 苏小甜没想到四哥能说出这话。 只是,四哥知道不知道,现在不买房子,过几年就算他赚钱厉害,买个房子也难! “那你就别说话!”苏奶奶瞪一眼苏小四。 “奶,小五是去当兵了,保家卫国的!”显然,苏次良也觉得这个不对。 “你们倒是等等我把话说完啊。”苏奶奶道:“你们不偏不倚,一人两千。小五的房子我和你爷掏钱买,你们也别觉得不公平。” 原来是这样啊! 苏家几个兄弟恍然大悟,却没有觉得苏奶奶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小五去保家卫国,肯定赚不到钱,爷爷奶奶多贴补一些,没什么不对。 倒是一旁的梁秀很惊讶婆婆这么说。 他们两口子也想过给自己存钱买房子。 可是两个人赚钱都不多,要在京城里给儿子买房子太难了。 没想到,婆婆将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 “原本我和你爷没想多补贴三恭,可现在看,三恭以后怕是也没啥时间赚钱,这次买房子,我们多给三恭补贴一千五百块钱,你们都没啥意见吧?” 几兄弟都很坦然,爷爷奶奶的钱,他们愿意给谁就给谁。 再说了,三恭要赚钱,也只能挑着冬天的时候出去,太耽误赚钱了。 苏三恭却不好意思了,忙说:“奶奶,这样不好!” “有啥不好的?你帮着你沈姑父,多培育粮食种子就行,赚钱的事交给家里其他人!”苏爷爷看看孙子,咂吧了一口烟说道。 苏小甜也说:“三哥,爷奶说的对,你们每个人会的不一样,术业有专攻!” 她说话的时候,看看爷爷奶奶,都替这二老觉得累。 家里八九个小伙子呢,只等着一毕业,一个个都要找媳妇结婚生孩子,哪哪儿都花钱。 买房子,还要给彩礼啥的。 苏三恭看着苏小甜,想说,家里的这些钱都应该留给小甜。 毕竟,爷奶一直都说,小甜是唯一的女娃应该被照顾。 他一直也是这样想的,就算小甜不是亲妹妹,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小甜争什么。 “三哥,你不要想着,爷奶的钱都是我的。” 苏小甜笑眯眯的说:“爷奶看着是疼我,可实际上,爷奶对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心疼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能不心疼呢? 苏奶奶抱住苏小甜说:“哎呦呦,还是我乖宝体谅奶。” 第456章 夸奖完苏小甜,苏奶奶还不忘嫌弃地瞪一眼几个孙子。 “真是一群赔钱货,还当我真的是只疼爱小甜一个?这些年的饭都白给你们吃了!” 苏奶奶这一句话让几个孙子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啥了。 苏小甜看着这几个被奶奶叫做赔钱货的哥哥,笑都快憋不住了。 别家都说女儿是赔钱货,咋到了自家这里,儿子变成赔钱货了? 有这个想法的,可不光是苏小甜一个,苏家其他男娃们也集体郁闷。 怎么他们就是赔钱货了? 他们不是要给老苏家顶门立户光耀门楣的吗? 但随即,几个人就想明白了,有小甜在,光耀门楣这事儿,轮不到他们了。 顶门立户,好像他们中随便一个就行,也不需要这么多个! 而苏小甜左看右看,忽然觉得自己明白了。 奶奶说男娃是赔钱货,好像也有道理。 实在是,哥哥们太费钱了! 买房子结婚什么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要不是他们家现在的条件还好,都承担不起。 至于苏爷爷这个当家人,在这种事上,一贯以来坚持的都是装聋作哑的原则。 反正孙子多,不咋稀罕就是! 事情既然决定了,择日就要行动。 苏奶奶是个雷厉风行的性格,直接安排,开学之后,周末有时间就可以去看房子了。 另外也会找人帮忙打听着点儿。 有了苏奶奶鼎力相助,原本不打算买房子的六、七、八、九几兄弟也决定买房。 他们这段时间赚钱虽然比不上哥哥们多,但也不算少了。 早点买了房子,他们也算有资产的人了。 想到他们自己就要有房子,六七八九还是挺开心。 这要还在红心大队,他们哪能有现在这样的日子? 苏小甜看着几个哥哥小小年纪,就要有自己的房产,感慨万千。 奶奶真是个厉害人,没让哥哥们都输在起跑线上。 要不过上十几年,哥哥们可能要花上很多年赚的钱,才能在京城里买一个房子。 只是,苏小甜也好奇,自家奶奶上辈子,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魄力呢? 如果奶奶上辈子也有这样的魄力,苏家一家子的生活是不是会好过很多? 苏小甜哪里知道,上辈子的苏奶奶,一直到最后,都只是一个乡下老太太。 她生活在红心大队那样的小地方,根本没有见过大世面,又从何而来魄力? 而且,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的时候,对于西北的黄土的吹得还是少了一些。 一直到几年之后,一些人才敢开始倒腾做生意。 而那时候的苏奶奶身体已经糟糕得不得了,连维持活着都难,就不要说出来闯一番了。 这辈子不一样了,苏奶奶在京城生活,看多了,见识自然跟着多了,就有了这些想法。 而且,苏奶奶从开始出门闯荡,一直都很顺利,钱赚得也不少,当然就更加有信心了! 老一辈的人,想的都是儿孙的事情,苏奶奶自然也一样。 她每每都是殚精竭虑地给儿孙考虑。 作为老一辈人,总觉得,能有个片瓦遮身,就算是安家落户了,自然最开始想的就是房子的问题。 不过,买房什么的,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儿,着急不来,只能慢慢打听。 随着各个学校开学,家里的孩子们各自回归主责主业。 开学之后,苏小甜发现整个七中都是喜气洋洋的,从校门口到校园里,里里外外都是红色的标语和横幅。 苏小甜一条一条地看过去,上面写的都是恭喜本校某某学生取得好成绩之类的话。 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名字就是迟意远,迟意远是七中这些年来,考试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 而这时候,这位七中的骄子迟意远同学已经去了京城大学读土木工程专业。 按照他一直的想法,他将来要盖房子,盖很多很多房子。 其次被提到多的就是苏小六和苏小七两兄弟。 这三个人被七中的老师当成七中的骄傲。 说他们刷新了七中的历史成绩。 自然,苏小甜他们的老师黄文柏也没少说起这几个人。 并且用这几个人来鼓励自己班上的同学。 且每一次提起苏小六和苏小七的时候,会顺便说一下,让苏小八和苏小九努力朝着哥哥看齐之类的话。 苏小甜对此表现得很淡然。 她有理由相信,自己完全可以超过六哥和七哥两个。 可是苏小甜惊讶地发现,在这种气氛之下,苏小八格外紧张。 上课下课都有些心神不宁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状态。 “哥,你为啥这样紧张啊!” 苏小甜实在是想不明白,苏小八有什么值得紧张的。 虽然学校里铺天盖地都是夸这几个人的,但这几个人和他们很熟悉,怎么会有压力? “小甜啊,你说六哥和七哥考得好,我要是考不好了该咋办?” 苏小八说话的时候,声音很低,苏小甜从中听到了他的不自信。 苏小甜傻傻地盯着苏小八看,怎么也没想到,家里的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距离高考还有一年时间,八哥就已经这样了,等到高考的时候,怎么办? 难不成是黄老师说得太多,给八哥施加了压力? 苏小甜纠结了,她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再掌握一点心理学的知识,适时地劝一下哥哥们,让哥哥们的状态保持最好? 尤其是八哥,如果这样的情绪延续下去,或许会因为心理状态,最终导致考试出现问题。 而且,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就算是复读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苏小甜哪里知道,苏小八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态,不光是因为苏小六和苏小七两个,也因为苏小甜。 就是因为她的优秀和出众,让少年感觉到了深深的压力。 小八的年龄也不大,就要参加高考,心理承受能力自然比不了十七八岁的那些学生。 尤其是,小八的成绩和苏家公认的学渣苏小九,其实也差不多,两个人算是半斤八两。 而他是苏小甜的亲哥哥,压力就比苏小九更大一点。 如果是陌生人,对于苏小八来说,倒是不用放在心上,偏偏这些优秀的人都是自己家里的,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哥,这件事其实不用这么紧张,还有一年呢。” 苏小甜干巴巴地说着,但却觉得,这话说得没有太多说服力。 果然,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话,要说服别人就更难了。 第457章 苏小甜决定,还是先找黄老师谈一谈这个问题。 她觉得,这样的问题可能不止出现在苏小八一个人的身上。 除了苏小八表现得比较明显之外,其他同学或许压抑得比较深,还没有爆发出来。 黄文柏看到苏小甜的时候,很意外。 苏小甜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其实是个很低调的孩子,就连来老师的办公室这样的时候都很少。 “苏小甜同学,你有事找老师吗?” 看到苏小甜,黄文柏还是很热情的。 今年高考,他们七中的迟意远取得了京城第二名的好成绩。 他觉得,明年自己有可能靠苏小甜,摘得桂冠,再次刷新七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自然,他看向苏小甜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黄老师,是这样的……” 苏小甜简单地将自己发现苏小八的问题说了一遍。 顺便将自己担忧的问题也说了一下。 黄文柏张大嘴巴,都不知道该怎样说了。 他不过是鼓励鼓励学生,让学生们能更加努力学习,怎么就会给学生造成压力? 而且,按照苏小甜同学说的,可能有不止一个同学有心理压力? “苏小甜同学,你说的是真的吗?” 苏小甜郑重地点头。 “黄老师,您可能觉得,能上七中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但实际上,越是优秀的人,身上承担的压力会更重一些。” 这样的论调,是黄文柏第一次听,他从来没听人说过,优秀的人压力会更大,难道不是越优秀的人,身上压力越轻吗? 毕竟,优秀的人用同样的心思和努力,就能取得比别人更加优秀的成绩。 “苏小甜同学,怎么可能?难道你也有压力?” 黄文柏一言难尽地问,莫非苏小甜同学也感觉到了压力? 苏小甜愕然,说的分明是八哥的问题,怎么就说到自己身上了? “黄老师,我是属于抗压能力比较强的人!” 半晌之后,苏小甜讷讷的说道。 能不强吗? 她都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 “苏小甜同学,你有什么好建议吗?”黄文柏确实没有看出苏小甜同学的心里有压力,倒是放心了很多。 “黄老师,我觉得,学习重要,但是学生应考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学校是否可以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能够放轻松迎接高考。” 如果心理状态有问题,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到考试。 上辈子,她从报纸和电视上看过很多关于高考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导致高考失利的案例。 只是,她没想过,这样的问题会出现在自己家人的身上。 现在,她忽然觉得,上辈子,一直到九十年代,才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可能是因为前期就有这样的问题,只是大家都没发现而已。 比如,考试之前拉肚子、头疼、无缘无故流鼻血甚至感冒等这些症状,似乎也有可能是因为高考的压力太大而造成,只是大家都觉得这是运气不好,仅此而已! 苏小八的成绩也算不错,黄文柏虽然对他没有像对苏小甜一样寄予厚望,但到底也存着希望苏小八取得好成绩的心思。 “苏小甜同学,你的心理状态很好吗?有没有什么诀窍?”黄文柏问。 既然苏小八是苏小甜的哥哥,如果苏小甜这里有现成的方法,或许比找心理老师疏导还有用。 “黄老师,我的状态不错,您放心吧。我也会尽可能地给我哥哥舒缓压力,让他调整状态。” 听到苏小甜这样说,黄文柏的心里瞬间轻松了不少。 苏小甜这个同学有多么优秀,他一直都是知道的,只要苏小甜出手,似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诚然就如同苏小甜同学说的那样,班里其他的同学也可能存在各种问题,还是要及早解决。 黄文柏十分诚恳地对苏小甜说:“苏小甜同学,你反映的问题我知道了,我这就给校长汇报一下,看看学校里有什么样的安排。” 苏小甜笑着说:“黄老师,谢谢您。我觉得,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成绩。我也相信,如果大家都能以健康的状态去参加高考的话,成绩必然会提高很多。” 苏小甜说完,道别之后回到教室上课去了。 看着苏小甜离开,黄文柏陷入沉思。 苏小甜这个同学,远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优秀很多啊。 连他们这些老师都没想到的问题,她竟然都发现了。 这件事要抓紧时间请示校长,如果有可能,调查一下上一届的学生,有没有苏小甜说的这些问题。 而苏小甜,既然已经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说明白了,自然不会继续纠结这个问题。 她很忙。 一个假期不在京城,电子厂和丝绸厂又给她送过来了好几份文件,这些日子要抽空翻译。 还要再研究一下心理学的问题,学校能不能找到心理医生还是未知之数,毕竟,这个年代的心理医生太少了,国内有没有还不知道呢。 没错,苏小甜还是打算自己研究一下。 这个年代的人,并不是很看重心理问题。 这一个方面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心理问题没有后世那样多。 但也有另外一个方面,是这个年代的人觉得,心理问题那就是无病呻吟! 但苏小甜不能让自己的亲哥哥冒险,她必须要及早解决苏小八的问题。 另外就是建厂子的问题,也该提上日程了。 抽中大奖都已经多长时间了,她竟然都还没有顾得过来。 苏小甜忙忙碌碌,觉得自己一个人掰成两半都不够用。 她心里无比渴望的想着,什么时候能轻松一点就好了。 她也希望能过上咸鱼一样的生活,而不是现在这样。 而另一边,觉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镇痛   鉴昭行   数风流人物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烈驹[重生]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