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决定了的事儿,肯定不会改。” 好机会错过了,苏小草觉得很遗憾,但再怎么遗憾也没办法了。 “那就没机会了?”田小禾喃喃地问。 苏小草郑重地点头:“没机会了。” “要不,小草,你去帮忙问问?你们不是关系好吗?” “二嫂,我们关系也就那样,她关系好的是小梅,不是我!” 苏小草对自己在苏小甜心里的位置衡量得还是很清楚。 田小禾彻底傻眼了,傻傻地坐了一会儿之后,她忽然站起来说:“不就是个方子吗?我还就不相信了,我捣鼓不出来。” 苏小草看着自信心膨胀的二嫂,想说点儿什么,最终却还是没说。 她这个二嫂,看着像是魔怔了,估计劝不住了,算了,由着她去吧,等碰壁之后,会好的。 苏小甜此时却去了李柱子家里。 李柱子媳妇正在洗衣服,瞧见苏小甜进来,立刻将手上的水擦干净,招呼苏小甜坐。 “小甜啊,你咋过来了?我正说,有点儿特产,等会儿给你送过去。” “四婶,我今天过来是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看看你有兴趣没有。” “啥好事儿啊,我们小甜想的那肯定都是好的!”李柱子媳妇欢欢喜喜地说着,还给苏小甜冲了一碗糖水。 苏小甜并不想喝糖水,但这是李柱子媳妇的一番心意,苏小甜笑着道谢之后,还是喝了。 “小甜啊,甜不甜,要是不甜,四婶再给你放点儿糖?” 苏小甜忙摆手:“很甜!” 确实很甜,四婶没少放糖呢! 将一碗甜甜的糖水喝下去之后,苏小甜这才将碗放在一旁开口。 “四婶,我二妈打算去省城里开一个卤鸡蛋的铺子,大队长说,省城开铺子,不能解决咱们大队养鸡场的问题,我就想着,要不咱们在县城里也开一个,您有兴趣没有?” 苏小甜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口将自己的目的说出来。 第438章 李柱子就是靠着做鸡蛋的生意开始赚钱的。 作为李柱子的媳妇,她很清楚,小小的鸡蛋也不能小看了。 这不是才两年多时间,原本一穷二白的家底子都殷实了。 加上苏小甜之前送过来的鸡蛋,味道确实好。 李柱子媳妇也开始考虑,这样加工过的鸡蛋,要是真的放在铺子里卖,肯定有不少人来买。 想着赚钱,说不动心,是假的。 但是她有自己的顾虑。 “小甜,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统共我和你四叔两个劳动力,怕是顾不过来!我也不瞒着你,原本我们打算过段时间,让你四叔去榕城看看。” 李柱子媳妇坦然的说着,苏小甜是个有想法的,说不定,还能给他们提出点儿什么好建议呢。 苏小甜听到李柱子竟然已经有这样的想法,开心的笑着。 “那感情好呢,四叔要是去榕城倒腾几次,可比在这里赚得多,四婶,你们这日子,眼见着就能好过起来了。”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赚钱方法,十多年之后,来回倒腾货物肯定赚不到多少钱。 但是这两年,来回倒腾货物,是最赚钱的方法,等倒腾到了第一桶金,到时候干什么不好? “你四叔要是去榕城,我就得照顾家里,顾不过来。”李柱子媳妇面露难色。 “四叔去榕城,四婶您正好在县城里开个铺子,老的小的一起去县城,可不是比现在更好?”苏小甜不明所以,难道在大队里住着,就能更好? 李柱子媳妇羞涩地笑道:“家里这点小生意,我们也不想放弃!” 她是真的怕李柱子倒腾货物赔进去,到时候,好歹还有个营生。 苏小甜倒是没想过,会听到这样的回答,家里的生意不想放弃。 也难怪,他们这里的人想法相对保守一些,李柱子两口子能想到这么多,已经难能可贵了。 “其实,也不是没法子,您这边找个可靠的人帮着收货,稍微给点儿提成就行了。”苏小甜提醒李柱子媳妇。 不管什么时候,只靠着自己赚钱,肯定赚不到大钱,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借助别人来赚钱。 付出一点小钱,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才是真正的赚钱之道。 李柱子媳妇显然没有想过,还能这样呢。 只是,别人愿意做吗? 与其帮着他们做生意,还不如直接自己做,赚钱更多。 “有利润肯定有人愿意做,有些人能收到货,可没有本事将货卖出去。” 这两年看着李柱子赚钱,羡慕嫉妒的人不是没有,跟风学过的人也不是没有。 但李柱子摸索了好几年,积攒了一些人脉,才能将小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别人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所以大都失败了,有些人看看保本,有些人连本钱都亏进去了。 “这事儿,等我和你四叔商量一下,给你答复行不?” 李柱子媳妇确实动心了,但家里的事儿,还得商量一下才行。 苏小甜正要说话,就听到了李柱子的声音。 “啥事儿啊,还要跟我商量。”李柱子刚才去收了一圈儿山货回来,进门就听到自家媳妇说找自己商量的话。 李柱子媳妇也没避开苏小甜,而是当着苏小甜的面,将苏小甜方才说的话给李柱子说了一遍。 李柱子听了,想一想说:“今天就有人问我,他手里有一些货,能不能让我提高两分钱收购。” 苏小甜没想到事情竟敢就会赶这么巧。 看起来,想着倒腾生意的人也不是没有。 “四叔您收了吗?”苏小甜问。 “收了,虽然贵上两分钱,可也有得赚,还不用自己费心费力去收。” “那你觉得,小甜说的这事儿能行?”李柱子媳妇问。 “太行了。明日我就陪着你去一趟县城,先将铺子找好。” 李柱子现在脑子活得很,立刻就进入找铺子的环节了。 苏小甜忍不住失笑,二妈齐良英是个雷厉风行的,李柱子也是。 有这么两个火急火燎的人,也不知道,小生意会做出什么大动静。 苏小甜将自己要抽成的事情对两个人说了。 李柱子先开口:“自然是合理的,小甜,两成是不是少了点儿?” 苏小甜笑:“我给我二妈的是两成,难不成还能多收四叔和四婶的?” 李柱子听了哈哈大笑,就是李柱子媳妇,也笑了起来。 这才是一家子人的感觉。 “小甜,那当四叔的就不跟你客气了。” 反正以后是要给小甜准备嫁妆的,到时候再说。 事情说定,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一行人一同上路。 苏长久远远地看到了他们一行人一起开开心心地离开大队,心里百味陈杂。 这个好事儿,原本小甜是考虑了他们家的。 只是,被家里那愚蠢的儿媳妇给耽误了。 倒是白白便宜了李柱子。 这是命啊,自己家就没有个能攀上小甜的命。 到了县城里,距离去省城的火车发车时间还有四个小时。 众人一合计,这些时间不能浪费,便索性就帮着李柱子两口子找铺子。 这个年月,出租出售的铺子并不多。 一路找过去,并没有找到愿意出售的铺面。 他们找了一个多小时,才打听到一家要出售房子的。 是个小院子,里面有三间正房两间厢房,还带着两间铺面。 李柱子媳妇听到这院子不租只出售,便迟疑了。 家里头虽然有点钱,但那些钱是要存着给李柱子倒腾生意的。 要是买了这个院子,李柱子做生意的本金就少了,跑一趟榕城,拿的钱少了,肯定不划算。 “还是买了吧,好歹也是个产业!”李柱子看着媳妇为难的神色说道。 他们在县城里没有自己的房子,总是不方便。 媳妇自己带着老丈人和孩子住在县城,人生地不熟的,这样的小院子最好。 出售房子的是个老头儿,看着六十岁刚过的模样。 “年轻人,要不是我老头子打算离开,这院子肯定不愿意卖,何况只要二百块钱,过了这个村,真的没有这个店了!” 老头儿说话的语气确实十分诚恳。 第439章 苏小甜看着这老头儿,和周边的树木沟通了一下。 根据树木提供的信息,这院子里就只住着这个韩姓的老头儿,挺单纯的,也没有人上门闹事什么的。 苏小甜便对这个房子满意了很多。 正如韩老头说的,这房子只要二百块,确实赚了。 苏小甜悄悄研究过这个房子的事,并没有告诉李柱子。 李柱子自己则是仔仔细细的将院子给看了一遍。 他觉得还行,这样的小院子,一家子人住也够了。 虽然觉得房子合适,但李柱子是个精明人,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大爷,这院子我很满意,只是还要回去取钱,您这边稍等一下可好?” 老头儿瞥了李柱子一眼,说道:“行,不过,要是你离开的时候,有人愿意要这个房子,我也就不等你了!” 这话也没毛病,毕竟李柱子只说离开取钱,连个定金都没给,老头儿卖给别人也没什么不对。 “您老说的是!”李柱子笑着应下,然后就离开了。 离开之后,一行人又转一圈,并没有发现更合适的房子。 既然没有更加合适的房子,他们便着重打听了一下那房子。 这是苏首温提议的,在京城里这几年,他看到了很多人为房子争执不下的。 这老头儿这个房子要是有争议的,买回来只怕也做不得生意,光是应付无休无止的争执就够了。 打听了一圈的结果,和苏小甜通过大树得到的信息差不多。 房主韩老头,是这个房子的主人。 前在县城里工作,置办了这个房子。 现在退休,打算回老家去,就想着将这个小院子给卖了。 打听到房产没有争议之后,李柱子安心了许多。 “我光想着买房子,还没想过,房子还能有争执!”李柱子憨厚地笑着:“也多亏首温提醒,以后要是再买房子,我就知道了。” 李柱子媳妇嗔怪地瞪了李柱子一眼,说道:“就这一套房子都不容易了,你还想着再买一套房子?” 李柱子但笑不语,倒是苏小甜开口:“婶子,将来肯定还要换大院子,要不等两个娃长大了,也就住不下了。” “我也没想过那么远的事儿。他们两个以后自己有啥本事,就过啥样的日子,我这个当妈的,不拖累他们就够了。” 他们再次转回去,韩老头看到他们的时候并没有很意外。 “年轻人,我这房子没问题。” 李柱子笑着说:“老伯,您这房子是不错,但您这里还没搬家呢。我寻思,能不能给你一半的钱,将房产过户了,剩下的等您将东西收拾好再说。” “老头子就只带走两个箱子,剩下的都给你们了。” 韩老头倒是个痛快人,直接开口。 “要是现在能办妥当,下午还有一趟火车,我立刻就能走。” 没想到韩老头这个卖房子的人比他们买房子的人还着急。 既然如此,李柱子也是利索人,直接拿出二百块钱给了韩老头。 韩老头看过钱合适之后,带着李柱子去换了房契。 李柱子做生意,身上随时带着烟,给工作人员塞了一包烟之后,事情很顺利的就成了。 前前后后,给房契换名字,连十分钟都没花上。 钢印盖上去的那一瞬间,李柱子其实还是挺激动的,真没想到,他李柱子竟然还有在城里买房子的一天呢。 回去之后,韩老头当着几个人的面,直接从屋里拎着两个箱子就要去火车站。 苏小甜看看时间,距离他们火车的发车时间也不远了,他们也差不多到了该去火车站的时间。 “韩爷爷,我们也要去火车站,帮您拎着行李吧!” 韩老头也不客气,将箱子给苏首温和苏老二一人拎着一个。 等转身要走的时候,韩老头却又回头看了一眼这个院子,他的目光中,带着许多不舍和回忆。 “老头子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现在要离开,其实还怪舍不得的。可是这人吧,就跟那树上的叶子一样,到了最后,还是要寻根!” 韩老头看了最后一眼小院子之后,将心头的不舍压下说道。 李柱子笑道:“您老要是将来愿意回来看看,那就过来看看。” 韩老头坚决地摇头说道:“走了怕是就回不来了!” 即便是再回来了,也不是曾经的感觉了,既然如此,还回来干啥? “四叔,你要不要跟着我们一起去榕城?” 苏首温知道李柱子打算去榕城看看的想法之后,想着他们现在人手不足,便动了带着李柱子的心。 李柱子倒是想去,只是,房子才刚买下来,啥都没准备好。 他要是离开,家里怕是不行! 而且,媳妇买房子是为了开铺子,他总要先帮着。 “我这一次就不去了,先帮着你们四婶将家里安顿一下。我听说,你们可能还要去一趟榕城,到时候我跟着过去看看。” 苏首温也能理解李柱子这样的想法,遂笑着点头应下。 告辞之后,几个人直奔火车站而去。 火车站距离韩老头这个院子并不是很远,一行人很快就到了火车站。 看过了列车时刻表,才发现,老头儿的火车和苏小甜他们的火车发车时间就差四十分钟。 苏小甜他们要先离开,现在距离火车到站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是时候该去候车了。 “今天多谢你们几位了,我家在槐城,要是有机会说不定咱们还能再见!”韩老头对着几个正在挥手告辞的人说道。 “韩爷爷,以后要是去了槐城,我们就去寻您!”苏首温淡淡笑着说。 苏小甜倒是挺喜欢这个老头子的,也知道韩老头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这会子的心情肯定十分复杂。 她将肩头的包取下来,从里面拿出一玻璃瓶自己家里做的肉酱给韩老头。 “韩爷爷,这罐子肉酱给您带着,路上夹馍馍吃。” 就当是给这个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头最后的一点慰藉吧! 老头子惊讶地看着苏小甜说道:“小丫头,你这是肉酱,值不少钱,就这么给我了?” “您老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为县里的发展做了不少贡献,我送您一罐肉酱,就当是给您送行了!”苏小甜笑得真诚。 韩老头倒是眼睛酸涩了。 只是,不等韩老头激动地飙泪,苏小甜已经跟着家里其他人进站了。 第440章 上了火车之后,晃晃悠悠几个小时,就到了省城。 短程车,一路上很顺利,连一点波澜都没遇到。 齐良英还感慨地说,之前都只看着别人坐火车,自己终于也坐了一回。 “二妈,以后有的是时间坐火车,不光坐火车,将来还能做飞机呢!” 这年月的飞机是坐不起,但再过上几十年,坐飞机就常见了。 齐良英笑着说:“飞机啥的,我可不敢想,人在天上,万一掉下来咋办?” 苏小甜想说,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有危险,飞机是最安全的,可再想想,怕是也解释不清楚,便也不解释了。 “二妈,您就不好奇,在天上看看下面是啥样的?”苏首温问道。 他其实挺好奇的,不过,听说飞机票贵得很,坐不起! “想倒是想看看,可我这不是害怕!”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一路到了招待所。 他们还是住之前苏小甜几个住过的招待所。 到了招待所里,问过没有人找他们之后,苏首温开了两间房。 苏小甜和齐良英两个人住一间房,苏老二和苏首温住一间房。 今天这一天忙忙碌碌的,几个人都累了,吃罢晚饭,各自洗漱休息不提。 躺在床上,苏小甜还没忘记再看一会儿书。 齐良英躺在床上,看着认认真真看书的苏小甜,也不忍心打扰。 不知不觉中,齐良英迷迷糊糊睡着了。 苏小甜却一直是将自己今天看书的时间看够了之后签到完成,才休息。 也不知道是不是通货逐渐膨胀的缘故,苏小甜现在签到,得到的钱比之前多不少。 苏小甜现在不缺这点儿小钱,但是已经养成习惯,这些钱少归少,但一月月一年年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自从得了系统之后,苏小甜没有一天不读书,而且,每天都尽量长时间的读书。 也因为她的坚持,读书系统现在日趋完善,比刚得到的时候,功能完善了许多。 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启动第三阶段,苏小甜有些遗憾。 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将来必定能启动第三阶段,到时候,应该就是这个系统真正完善的时候。 第二日一早,几个人起床就开始四处打听找铺面。 卤蛋生意地方不需要多大,但人流量要大。 因此,几个人卯着劲儿朝这人流量大的地方找寻。 省城出售出租的铺子都有,但是看过了几个,苏小甜几个人都不满意。 “咋我们找个铺子这么难呢?”齐良英有些颓废地说。 “好铺子难找,这是肯定的,二妈,咱们再坚持一下,左右也不是多忙的事儿。”苏小甜笑着说。 “咋就不忙了,我心里着急!”齐良英很是急切的说道。 天大地大,赚钱最大啊! 别的不说,李柱子媳妇在县城里的铺子都已经选好地址了,她是先想着干这件事的,总不能比李柱子媳妇还落后吧? 苏小甜等人都忍不住笑了。 “咱们今天找一找,要是找不到,明天再找,肯定有合适的。” 苏小甜估计,苏次良等人如果今天回不来,就要到明天了,在他们回来之前,他们几个人确实都不忙。 二哥他们就算今天回来,也该是晚上。 今天一整天的时间,都是他们的,可以慢慢寻找合适的地方。 走走看看一个上午,没有找到合适的商铺。 齐良英失望得很,人都有些蔫蔫的,打不起精神了。 原本还想着,省城里地方更大,比县城要好找很多。 现在看来,也不一定,省城里不一定就有合适的地方。 到了中午,苏小甜等人在外面吃饭。 这时候,省城已经有不少小餐馆了,价格比国营饭店要便宜,味道也还不错。 苏小甜他们选的就是一个小餐馆,吃饭的人不算很多,但也不少。 齐良英忙了一个早上,也是真的饿了。 她一面吃饭,一面还念叨着:“味道不错,就是太贵了点儿。我们得赶紧找个商铺租下来,就能自己做饭吃了。” 她手里统共就只有那么点钱,吃饭花出去,咋开铺子? 苏老二瞪着自家媳妇说道:“好不容易外面吃个饭,你咋就知道念叨这些?” 齐良英也不说话,只是笑着。 原来省城里现在都有这样多的人做生意了。 要是她也开铺子,确实像两个娃说的那样,赚钱会很快。 吃罢饭,稍微休息了一下,几个人继续忙碌起来。 “省城真大,走得我两腿都酸了。”齐良英感慨地说道:“我啥时候有时间,一定去京城看看。” “二妈,要不,您先去一趟京城,等回来再开铺子?” 齐良英却连连摇头:“那可不行,赚钱重要,我现在手里也没几个钱,不能浪费。” 好吧! 苏小甜也不劝了。 二妈真是向钱看向厚看的这种人啊! 苏老二看着媳妇这样,很是好笑,但是笑过之后,心里却有些酸涩。 媳妇这样也都是为了几个孩子。 家里几个儿子,等大学毕业就要娶媳妇。 读了大学,肯定不能回到大队里娶个种庄稼的媳妇,得娶城里的媳妇。 听说,城里要三大件啥的,还有什么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之类的,那可不是一笔小钱。 他在养猪场里干,工分不少,真说赚钱啥的,并不多。 家里几个儿子要娶媳妇,只怕真的要靠媳妇才行。 想到这些,苏老二也不笑话媳妇了。 下午倒是很顺利,苏小甜几个人很快在两条街道交叉的位置找到了一个小小的铺面。 这个铺面是一条通道改造而成的,不过十几平米的样子,很紧凑。 看着这个小铺子,齐良英其实觉得这里是不是有点儿小。 “这个铺面是不大,但后面套着一个房间,还能住人,也不错。”苏老二看了一圈,衡量了一下说。 齐良英在这里,也得有个住的地方。 这个小铺子后面套着一个小房间,倒是很方便。 齐良英听丈夫说这个房子合适,便也不多说话了。 在骨子里,齐良英其实是个很顺从的女人,凡事都会尊重丈夫的意见。 “这个小房间正好隔开,留出住人的地方之外,还能有个小厨房。”苏首温也很赞成。 第441章 既然几个人对这个铺子都没有异议,便开始商量价格。 按照苏小甜的意思,买下来最好。 反正这个年月买铺子,都不会赔钱,将来转手卖出去,就能赚一笔。 但铺子的主人却只肯租出去,不肯卖。 这让苏小甜有些遗憾。 租来的铺子,总有些不太放心。 万一对方见生意好,要将铺子收回去咋办? 就算签订了合同,也未必就会按照合同办事。 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先租下来。 店铺的主人开口要一个月十五块钱的租金,苏小甜认为太贵了。 齐良英也认为太贵了,二人一通降价之后,店铺的主人将租金定成了十块钱一个月。 一个月十块钱,租金不算贵,但也不便宜。 毕竟,这个铺子真的不大。 看着这么小点儿的铺子就要十块钱一个月,齐良英心疼得很。 李柱子两口子在县城里买了一个院子带着铺子,也才花了二百块。 难怪小甜说,在京城铺子贵得很,省城就这么贵了,京城都不敢想。 最终,铺子租下来,签了合同,一签三年。 签三年是苏小甜的意思,齐良英虽然不知道是为啥,但小甜这么说,她便顺着小甜的意思。 反正钱不是一次给,而是按照季度给,签订几年这种事,在齐良英看来,并不重要。 这笔钱苏小甜原本打算自己先垫上的,但是齐良英坚持要自己出。 她从厂子里出来的时候,厂子里给了遣散费。 齐良英打算用这笔钱将铺子开起来。 对方拿着第一季度的租金走了,齐良英已经撸起袖子准备打扫卫生了。 铺子里没有其他的东西,但一套打扫卫生的家伙事儿却是齐全的。 苏小甜也帮忙打扫卫生。 铺面的卫生确实不怎么样,看得出来,已经很久没人操心收拾过了。 因为考虑要卖吃食,娘儿两个打扫得很用心。 “小甜,这个角落里要好好地擦一擦。” “屋顶上这么多的灰,看着就埋汰得很。” “这里我收拾,二妈,保证擦得干干净净的!” 娘儿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儿,干活干得十分起劲。 苏老二和苏首温两个人则是出去了,也不知道去干啥了。 等娘儿两个将卫生打扫得差不多的时候,这爷儿两个才回来。 两个人手里拎着,身上扛着,各种开铺子需要的物品都带回来了。 齐良英看着丈夫考虑得这样周全,也笑了。 她要做生意,其实还担心丈夫反对,没想到,丈夫这样支持。 她忙体贴地上前,让苏老二赶紧休息。 “也不累,我和首温两个先将后面的房间隔开,把灶台搭起来。” 苏老二抹去额头上的汗水,喜滋滋地说。 “二妈,这个铺子被你们这一打扫,看起来还真不一样了。” 原本灰扑扑的铺子被清扫干净之后,确实大变样了。 “等我们回头布置起来,肯定更好。”苏小甜都想过好怎么布置了。 花最少的钱,将小铺子装点起来,让人看到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就是苏小甜的目标。 “还得要个柜台,到时候将卤肉、卤菜、卤蛋之类的摆在柜台上,再用纱罩罩起来,看着干净。” 苏小甜边说边比划着。 其实,如果能弄成透明的玻璃罩子更好。 但这个年月,玻璃价格贵得不得了,二妈应该舍不得。 等以后赚钱了慢慢再说吧。 “行,回头我再去旧货市场上看看,实在不行,买木头自己打一个新的。”苏老二爽朗地笑着将柜台的事情接下来。 “墙壁有点会儿灰,回头弄点儿白灰,再刷一遍。” 苏首温也在仔细想着,还有什么地方能改进一下。 一个下午的时间过去,几个人将铺子和后面的房子都收拾得七七八八了。 “就差前面的柜台了,等将柜台弄起来,找个好日子就能开张了。” 齐良英很满意地看着新铺子,她似乎看到了未来赚钱的日子就在眼前一样。 而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几个人还是在附近找了一个小餐馆,花了三块钱吃了一顿饭,这才回到招待所里。 问过前台的服务员,知道苏次良等人还没回来。 “我估计二哥他们明天一早肯定能回来,这一次人少货却肯定不少,咱们还是去火车站接一下人。” 苏小甜想到了这个便说道。 苏首温觉得,苏小甜想的差不多,便说第二日一同去火车站。 “我记着早上八点多有一趟到省城的火车,咱们过去看看。”苏首温是特地看过列车时刻表的。 苏老二和齐良英两口子更是不会反对。 第二日,一早四个人一起去了火车站。 齐良英很激动,眼睛一直盯着站台上。 大半年时间没见到儿子了,她这个当妈的,没念想的时候,也没咋觉得想,现在儿子就要到眼前了,那份想念就更加炽热了。 “二妈,等会儿就能见二哥了,您高兴不?”苏小甜分明看出齐良英的激动,偏偏还促狭地问。 齐良英嗔怪地看着苏小甜,说道:“你这孩子,真淘气!” 就在几个人说话的功夫,果然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人。 齐良英看着儿子,激动得都快哭了。 这臭小子,都到家门口了,也不知道先回家看看。 苏次良在人群中看到爹妈的时候,惊讶得嘴巴都要合不拢了。 他爹妈怎么来了?还是和小甜大哥一起来的。 “爹,妈,你们咋来了?” 齐良英嗔怪地道:“你到了家门口,不知道回家看看,还不兴我们当爹妈的来看看你?” 苏老二看着苏次良后面跟着的几个人大包小包的,忙说:“先别叙旧了,回头有时间,咱们先将东西带回去。” 女人就是麻烦,车站上人多,万一丢了一件两件的,可咋办? 齐良英也反应过来了,也忙上前帮着提东西。 不得不说,几个人这一趟带回来的货是真多。 就算多加了四个人帮忙,也累得够呛。 好不容易将这么多的货都搬到招待所里,几个人早就累瘫了。 苏小甜给他们各自倒了开水。 “先喝点儿水,二哥,你们这一路上辛苦了,只怕也没吃好。” 苏次良笑着说:“还行,一路上我们轮换着休息,又有林林给我们做的吃食,这会儿还好。” 第442章 苏首温听到林林两个字的时候,眼神闪烁了一下。 他眼眸之中一瞬间的光华,苏小甜注意到了,暗暗笑着。 不过,苏首温什么都没说,只是低头装作忙碌。 另一边,齐良英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苏次良,确定儿子没有瘦,这才满意了。 只是,儿子看着还是挺疲惫的,这让当妈的心里难受。 “次良、三恭你们几个这一路上辛苦,等下吃了饭休息休息!” 心疼自己的儿子,附带也能心疼一下别人的儿子。 苏三恭笑着谢过齐良英,又说这一路上还算顺利,并不是很累。 都是年轻小伙子,只要能赚钱,肯定是感觉不到累的。 他们现在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赚钱。 李木木原本没想过,西北能有这样广阔的市场,来了一趟之后,才发现,任何地方的购买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只要竞争者少,就算在西北,一样能赚大钱。 他现在才是最迫不及待着急赚钱的人。 “小甜,我们路上的时候就商量了,今天帮忙卖货。晚上的火车回榕城去,就是还没商量好,下一趟我们要去哪里?” 白天不用浪费时间休息,晚上火车上再睡就可以。 “下一次我们还在金兰市吧!”苏小甜想了想说道。 “小甜,你确定,金兰市能吃得下这么多的货?” 他觉得,金兰市这边这一批货之后,市场应该要趋于饱和了,要寻找下一个市场才行。 苏小甜说道:“我觉得,金兰市的市场还能吃下一批货,等第三批货在金兰市放出来之后,我们再去槐城。” 苏次良听到苏小甜这样说,点头说:“也行,咱们这个假期,就在金兰市和槐城两个地方做生意。” 整个西北最大的两个城市就是金兰市和槐城,在这两个地方做生意,保险系数较高。 迟意远也表示赞成。 齐良英听到他们马不停蹄地要去卖货,心疼得很。 儿子还在上学,就要为了赚钱辛苦。 但赚钱哪里有轻松的? 齐良英也不是糊涂人,知道儿子现在辛苦,将来过得会更好,也就不纠结这个问题了。 简单地吃了饭之后,几个人分开行动。 齐良英两口子继续去新铺子里忙活,其他的人则直奔各大厂子推销货物。 这一次,他们采购来的货更加丰富,但每一种的数量都不是很多。 货品新鲜,质量还好,吸引了很多人。 金兰市这几个大厂子这几年的效益好得不得了,工人们的工资奖金丰厚得很。 手里有钱,就想着过更好一点的生活。 “小姑娘,这个裙子是怎么卖的,这个颜色真鲜亮。” 一个年轻女孩子手里拎着一条湖水蓝的裙子,目光中都是热切。 这条裙子的腰身和质地颜色都十分好,比供销社里的裙子好看多了。 她觉得,看过这条裙子之后,再也看不上供销社的裙子了。 “姐姐,您的皮肤白,这条裙子最衬肤色了,您穿着肯定好看。不瞒您说,这个裙子,在其他大城市里,卖得可好了。价格上虽然贵一点,但绝对物有所值。”苏小甜小嘴叭叭地说。 年轻姑娘被苏小甜这一番话说得整个人心花怒放了。 “其他大城市里真的有很多人买这样的裙子吗?” “当然了。姐姐,八十块钱一条裙子,保证您不吃亏。” “八十?”年轻姑娘迟疑了。 她们厂里效益好,可是,一个月工资加上奖金也就是八十块钱左右,一条裙子就要这个价格,是不是太贵了? “姐姐,您看看这个质地,再看看这个做工,而且,这条裙子,等到了秋天也能穿,上面随便搭一件毛衫或者外套都可以。能穿三个季节呢,不吃亏!”苏小甜就是会说。 姑娘终于决定将这条裙子拿下。 苏小甜又拿着一条精致的葫芦吊坠项链给姑娘看。 “姐姐您看,这条项链,搭配这条裙子,再好看不过了,葫芦是福禄,意头也好!” 很快,年轻姑娘拿着裙子走了,顺带还买了一条项链和一个发夹,都是水蓝色的,搭配在一起确实非常漂亮。 姑娘走的时候,丝毫没有觉得花了一百多块钱心疼的。 甚至,还觉得,自己这一次是捡到便宜了,这周末相亲的时候,就这么穿,肯定亮眼。 这是毛纺厂,大部分都是女工,他们带过来的东西,也主要是女士衣服和女款手表以及一些精致的首饰等等。 忙忙碌碌的到了下午,带过来的东西几乎都出售了,只剩下几件。 苏小甜等人忙了一早上,这会儿又累又饿。 “我们先回去招待所去,路上吃一口,要不赶不上去机械厂了。”迟意远看看时间,说道。 其他人都纷纷表示赞同。 苏小甜感叹,这个没有外卖的年月,真是太不方便了。 不,不光是没有外卖,就连盒饭都没有。 几个人路过面店的时候,一人吃了一碗浆水面,直接打道回招待所。 赶着下班时间,去机械厂再走一圈,衬衫、西装、男士手表这些,一定要出售。 虽然说女人的钱好赚,但男人的钱也不能放过。 几个人很快带着几包货到了机械厂的时候,还没有到下班时间。 零星路过的几个人买走了两块手表和一个收音机。 等到机械厂里的工人大批出门的时候,他们的生意到了高峰期。 谁说男人不愿意花钱不会花钱的? 男人花钱的时候,可比女人舍得得多。 皮鞋、皮带、西装、夹克、衬衫这些,像是不要钱一样的。 自然,这主要原因是苏小甜让自家哥哥和迟意远各自穿上了不同款式的衣服。 不得不说,这几个人都是衣服架子,不拘什么类型的衣裳,他们穿在身上都好看。 等到人散尽的时候,第二批货物成功出售。 “小甜,我们还要赶火车去,剩下的就靠你们了!” 他们是晚上十点四十的火车,早上在火车站的时候,已经买好火车票了。 这会儿吃一口饭,出发正合适。 苏小甜说:“就不能等明天再走?这样来回奔波,也太累了点。” “不累不累,小甜,只要赚钱,怎么会累?”苏次良说道。 第443章 “次良,这一次我去吧,你在这里陪陪二妈和二爹!”苏首温主动开口。 苏次良也不客气,笑着谢过苏首温。 杨树林的钱又翻了一番,开心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他算过了,这一次前后能跑五趟,如果每次都这样赚钱,等回去的时候,他手里就有一大笔钱了。 得感谢老领导给他这个机会。 之前还想着是感谢老领导,帮一把老领导家里的孩子,现在才知道,这是老领导无声无息地又帮了他一把。 他欠老领导的情,这辈子是还不完了。 众人匆匆忙忙赶回招待所里,也来不及吃什么好的,大家随便凑合了一顿饭。 苏小甜给几个哥哥准备了肉包子、油饼和肉酱以及一些西红柿和黄瓜,让他们带着路上吃。 苏小甜和苏次良本打算将其他人送上火车,可被其他人拒绝了。 “你们也忙了一天,还是早些休息,剩下的那些货可不少,还要靠你们呢。”李木木笑着说完摆摆手,和其他的人一同出发了。 等苏老二两口子回到招待所的时候,才知道,其他人都已经出发又去榕城了。 齐良英问:“咋这么快就走了?” 虽然儿子留下来了,可是,侄子他们都走了,齐良英也是怪心疼的。 “一来一回六七天时间,时间浪费不起。”苏次良说道:“我们都是学生,一个假期就四五十天,不抓紧利用起来,赚不到多少钱。” 齐良英听了儿子这些话之后,感叹:“去年你们都说赚钱了,我现在才知道,那些钱也不好赚。” 以前还是想得简单了,觉得京城里的钱一抓一大把,现在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那些钱,是几个娃拼命赚来的。 这简直就是没白天没黑夜的跑。 “小甜啊,你也跟着你哥哥们这么辛苦?”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看着苏小甜,齐良英问道。 苏小甜将书本合上说道:“二妈,我其实还好,哥哥们会照顾我!” 几个哥哥对她都十分照顾,不管做什么,她都是最轻松的一个。 “有啥事儿让你哥哥们去,你是小姑娘,咱们家就你一个小姑娘,该被照顾!”齐良英叮嘱说。 在这一点上,苏小甜能感觉到,齐良英是真心诚意的。 这么多年了,对唯一的侄女,不管是大妈王香花,还是二妈齐良英都十分照顾。 “二妈,谢谢您!” 两个人说了几句话,各自休息不提。 第二日,齐良英主动提出来,要跟着苏小甜他们去卖货,至于理由十分简单,这么多的货,只有两个娃,怎么能行? 既然齐良英都主动表示了,苏老二就更没有意见了,忙着帮儿子和侄女儿一起出售货物。 一晃三天时间过去,所有的货物都出售一空。 齐良英捶着肩膀头子说道:“这可真够累的。赚钱是真不容易啊!” 这几天,跟着儿子和侄女,连一会儿休息时间都没有。 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天黑透,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就要起来,饶是齐良英以前干活泼辣都累了。 她想着两个孩子肯定更加累,便十分心疼。 “好在都已经卖完了。二妈,咱们休息一下,明天开始布置新铺子,我前日正好见了一个会算的人,说三天后是个好日子,适合开张,索性,咱们就选三天后开张行不?” 所谓找人算了,这自然是假的,其实是苏小甜让系统帮自己从万年历推出来的。 后天这个日子,开张大吉。 苏小甜是有龙王爷照应的人,这一点苏家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齐良英也不会怀疑苏小甜说的日子会不好,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一家子人齐心协力两天时间,终于将铺子里的一切都布置好了。 开张的前一天晚上,看着布置得十分漂亮的小铺子,苏小甜各种满意。 苏小甜拿出好几个配好的调料包,一个个都用纱布包好。 “小甜,这是啥?”齐良英问。 “二妈,这是调料包,这一种三角包的是卤蛋专用料,这种圆形的是卤菜包,还有这种四角包是卤肉的。” “这一包卤鸡蛋的专用料,可以卤三百个鸡蛋,卤肉包可以卤三十斤肉,还有卤菜包,可以卤五十斤菜。” 齐良英听着很是好奇,她在家里的时候,看到苏小甜做卤鸡蛋了,可这两天没看到小甜配置调料包啊。 “小甜啊,这个调料值钱不?要是值钱,我们定的价格会不会太低了一点?”齐良英问。 “差不多了,二妈,我算过了,如果每天三个调料包各用一个,卤出来肉菜蛋都能卖出去,就能赚五十到六十块钱。” 齐良英并没有仔细算过,没想到苏小甜已经算过了。 “小甜,真的能赚这么多?”她激动得不得了。 之前在厂子里干活,辛辛苦苦一个月,也就只有五六十块钱。 “咱们明天试过就知道了,只是,刚开业,收入怕是不会太高,等磨过最开始一段时间就好了。”苏小甜想着最开始没有口碑的时候,生意不会太好,便预先提醒一下。 齐良英点头:“这个我知道,都是要积攒人气的。” 反正她最开始的要求不高,一天下来,能有十块钱就知足了,除去房租和柴火钱,还能赚个八九块钱呢。 苏小甜对齐良英这样的心态还是非常满意的。 二妈就是这一点好,虽然算计得紧张,但是关键时候,很稳重。 “小甜,咱们今天晚上就要卤?” “是的,二妈,今天晚上要是不卤好了,明天早上入不了味道。” 齐良英听了这话,苦恼了,这天都快要黑了,肉、蛋和菜都还没买呢。 “他爹,你跟着我去一趟市场呗,这肉和蛋还有菜得抓紧点儿买回来。”齐良英着急地催促苏老二。 苏老二看了一眼齐良英说:“小甜这会儿都已经准备好了,都在厨房里嘞。” 这个婆娘,看着忙忙叨叨的,咋啥都不知道? “啥?”齐良英惊讶地问。 “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两口子到了厨房里,果然就看到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一大箩筐鸡蛋,还有两大块上好的五花肉,以及一筐子的各种蔬菜。 这是啥时候准备的? 齐良英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清楚,算了,索性不想了,还有这么多事儿要干呢。 第444章 齐良英撸起袖子,开始准备清洗五花肉。 苏小甜这时候也走了进来,对齐良英说:“二妈,这些肉一共三十斤,就用一包调料就行了,我们明天争取将这三十斤肉都卖出去就行!” 齐良英乐呵呵地说:“有小甜在,肯定能卖出去!” 苏小甜:“……” 这是拿自己当吉祥物了? 算了,吉祥物就吉祥物吧,反正从多年前开始,自己就已经是老苏家的吉祥物了。 齐良英干活利索得很,五花肉很快被清洗好了,她摆放在案板上,按照苏小甜说的,分开切成四大块放在锅里,加上水开始煮。 接着,就是清洗鸡蛋,比起清洗五花肉,清洗鸡蛋的工程量就要大得多了。 三百多个鸡蛋一个个清洗干净,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这期间,五花肉过了第一次水之后,苏老二帮忙捞出来换上水放了调料包开始继续煮了。 “这么多鸡蛋一个个清洗干净,也不容易啊!” 齐良英嘴里虽然这么说,但脸上却都是笑容。 她将鸡蛋一个个摆放在锅里,然后加入清水,开始煮鸡蛋。 “二妈,这些鸡蛋要煮熟,还要一个个地剥鸡蛋壳,可不是容易的事儿,这两天我们在也就罢了,过两天只剩下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还是雇个人帮忙!”苏小甜劝齐良英。 家里的女人们一个个都是一样的性格,苏小甜就怕齐良英情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意雇人。 齐良英嘴里答应着,心里却想着,自己一个人辛苦一点,就不用雇人了。 到底是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人,苏老二还是了解自己媳妇的,说道:“要不,你就雇个人,或者我不在养猪场干了,过来省城帮你。” 苏小甜听苏老二这样说,倒是很意外。 毕竟,大大咧咧的苏老二,给人的感觉从来就不是一个会心疼媳妇的。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时候却表现出了对媳妇的疼爱。 “二爹,你要是能来省城那就再好不过了,二妈一个人在省城,我们也不能放心!”说话的是苏首温。 他一直在想,二妈一个人在省城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个啥事情,才是叫天天不灵。 “养猪场现在也正规了,有你爹一个人照应着,大队里还有那么多
相关推荐:
吃檸 (1v1)
大胆色小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小白杨
总统(H)
突然暧昧到太后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醉情计(第二、三卷)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