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凤帝临朝 > 第135章

第135章

“我也是这样想的。” “只怕也不容易,小树这孩子年龄大了,许多人家估计并不愿意收养一个这样大的孩子。” 沈自珍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因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孩子,哪怕是收养,还是从小就在身边的更加亲近一些。 杜书记和梁镇长哪里能不知道这个问题,只是,这也是最后的希望了。 这边几个人话音未落,忽然就听到雷声轰隆隆地响起。 几人吓一跳。 现在这个季节,可都算是深秋季节了,怎么还会有雷声滚滚? “这是怎么了?” 沈自珍记得,就在十几分钟前,还是万里无云。 这雷声还有点儿吓人。 苏小甜忙跑出去看。 等出门才发现,外面已经是乌云滚滚,占据了半天天际。 风呼啸着刮过,树上的叶子也被席卷下来不少。 也亏得这里原本山清水秀,凡是沙尘多一些,估计这会子风沙都要迷人眼睛了。 思索间,苏小甜就看到,乌云以十分快的速度朝着另外半边天蔓延而来。 几乎是在转瞬之间,原本挂在西边天际的太阳被乌云遮住,天迅速地黑了下来。 一切是如此的突如其来,让苏小甜几乎都要傻眼了。 这就是袁国庆说的灾难天气? 这时候,屋里其他人也出来站在廊檐下。 苏三恭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这突然变化的天气。 “这天气怕是不太对,说不得又是一个大雨天。”杜书记蹙眉说道。 每一次大雨暴雨来袭,总会有许多人受灾,甚至是流离失所。 杜书记是真的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出现。 但天灾,却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都说六月的天是孩儿面,说变就变,这可都已经是十月底了,怎么还会这样?”苏三恭诧异地说。 “今年一直风调雨顺到了现在,谁知到了这个季节了,还会出现极端天气。老天到底还是看不惯人的日子过得好。”梁镇长叹息一声说道。 “好在稻谷都收得差不多了,要不然,只怕又要过灾荒年。”杜书记接着说了一句。 这算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了。 庄稼大部分都已经收起来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有些还没有脱粒,被雨淋过之后,多少会有些损失。 但与大片的庄稼被淹没比起来,这点损失,似乎又不算什么了。 与这两位想的不一样,沈自珍看着汹涌而过将整个天都遮住的乌云,开始惆怅,等会儿要怎么回去了。 这个时节竟然会天雷滚滚,这着实有些意外。 以至于他们没有任何准备。 要知道,从这边回去,就算骑着自行车顺顺利利,也要一个小时。 天气突变,事情就麻烦了。 “沈老师啊,这天气,实在是太糟糕了。”梁镇长看看忧心忡忡的沈自珍说:“人常说,大雨天留客天,今天晚上,您只怕要留在咱们村子里了。 “梁镇长,这样的天气,按照你们之前掌握的情况,会不会造成比较大的自然灾害。”沈自珍不无担心地说。 之前听袁国庆说自然灾害的时候,沈自珍还不以为意,现在看到了,他不得不担心。 虽然说,灾害一定会造成,但灾害的范围却还是值得商榷一下。 “不无可能,沈老师,您先在杜书记家里休息一会儿,我要去堤坝上看看。” 梁镇长说着就要往外走。 这样的天气,他不能安心地在家里。 “穿上蓑衣,带上帽子。” 杜书记立刻就从家里拿过来一套蓑衣和草帽递给梁镇长。 “我带走了,你怎么办?” 梁镇长迟疑了一下,并没有伸手接。 “家里还有,你赶紧先过去吧,那堤坝前段时间就有问题,别耽误了。” 那堤坝前段时间就发现有问题,只等着农忙结束之后,就抢修堤坝,谁知道,这还没等开始修,就要下大雨了。 这个消息,杜书记和梁镇长都知道,但沈自珍并不知道。 看着梁镇长匆匆离开,杜书记看了一眼沈自珍。 按道理说,客人在家里,他应该留在家里陪着,可现在真不是陪着客人说话的时候。 也不着知道,如果他实话实说的话,沈老师会不会生气? 听说,这些大知识分子,脾气都比较大,最是讲究人是不是尊重自己。 他才想说什么,就听到沈自珍开口了。 “堤坝有什么问题吗?我们也跟着过去看看吧。” 沈自珍看样子也知道,能让梁镇长急匆匆离开直接去堤坝,那边应该是有问题的。 虽然杜书记和梁镇长不是一个镇里的领导,但他猜测,这个堤坝牵扯的问题不小。 果然,听到沈自珍开口之后,杜书记忙就道:“您是客人,怎么好意思让您去堤坝上?再者,堤坝上也实在是太危险了些。” 虽然自己不能在家陪着客人,但也没有让客人跟着一起去冒险的道理。 “我家这块地势还算高,暂时不会有危险,沈老师,您还是在家,我也去看看。” 不光自己要去,村子里的青壮年小伙子也要带着才行,单是靠着个别人,堤坝怕是保不住。 沈自珍却摇头:“我也跟着过去看看吧,说不得有什么地方能帮忙呢?” 杜书记听了沈自珍这话,想着确实也有道理。 沈老师是有大学问的人,说不定对修筑堤坝之类的事情也懂得一些。 有这样的人帮忙,他们做起事来事半功倍也未可知。 此时的杜书记哪里知道,就算沈自珍是有大学问的人,可是术业有专攻,沈自珍只知道如何培育良种,对于其他的知之甚少。 “老师,我跟着您去。” 苏三恭忙就表示,这种时候,自己一定要跟着。 对于苏三恭要跟着自己,沈自珍并没有反对。 苏三恭是年轻小伙子,跟着去堤坝上,说不定还有帮忙的地方。 第682章 杜书记自也不反对苏三恭这个小伙子跟着一同去。 沈自珍虽然有意愿去帮忙,但到底年龄不小了,杜书记也是真的害怕他在堤坝上有一差二错,到时候都不好给上面的领导交代。 苏三恭如果能跟着去的话,倒是方便许多,能好好照顾沈自珍。 “如此极好,就麻烦小苏同志照顾沈老师。” 说罢这话之后,杜书记扭头看向苏小甜。 这个小姑娘就留在家里,正好自家媳妇和小女儿在家,留下小姑娘也好。 可是,还不等杜书记开口说话,就听到苏小甜大声喊道。 “沈姑父、三哥,我也去!” 不是苏小甜要大声的喊话,主要是现在风大雷声大,她正好站在下风处,如果不大声一些,估计别人都听不到。 饶是如此,杜书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的,杜书记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觉得,苏小甜说的应该是:沈姑父、三哥,我害怕! 没错,肯定是这样! 杜书记越想,越觉得,小姑娘害怕才是正常的。 毕竟一道道闪电划过,一声声地雷炸在村子上空,不是村子里早就听习惯的人,肯定要害怕! 苏小甜这个小姑娘,听说是有能耐的,可是再怎么有能耐的小姑娘,终究也还只是个小姑娘。 “小姑娘,你不用害怕,家里有人陪着你。” 杜书记也是用喊的,声音很大,正好这时候也没有雷声,苏小甜听得真真切切。 她忙回话:“杜书记,我也要跟着去堤坝上。” “啥?” 杜书记坚持觉得,自己今天肯定是出现幻听了,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想着去堤坝上? 这时候,豆大的雨点子已经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杜书记也没时间多和苏小甜掰扯了。 “小姑娘,你还是留在家里安全一些,堤坝上,太危险了。” 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到了堤坝上,只怕还要有人专门照顾,这样不是让人分心吗? 杜书记上下打量了苏小甜好几眼,坚决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就这样一个小姑娘,实在是不适合去堤坝上。 可就在这时候,却听到沈自珍说:“让小甜去吧!” 沈自珍觉得,小甜或许能起到作用也未可知。 毕竟,他和苏三恭两个人对于地质灾害这些不太了解,但苏小甜不一样。 苏小甜自来是博览群书,说不定,她就曾经看到过相似的问题。 杜书记显然没想到,沈自珍会主动开口让苏小甜去。 他看得出来,沈自珍是真心疼爱苏小甜这个孩子,可是,再怎么疼爱孩子,也不能这样没有原则啊。 这时候,让孩子去堤坝上,那不是真心地疼爱孩子,而是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 “沈老师,您还是劝劝小甜这孩子,让她留下来。堤坝上这时候太危险。” 别的不说,这么大的风,小姑娘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会不会直接被风吹走? “杜书记,您不了解小甜,你别看我和三恭两个大男人,但要是真的有什么问题,说不定会是小甜帮忙解决。” 沈自珍苦笑,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是事实。 杜书记本想再劝几句。 他可是听说了,这个苏小甜同志,是个大夫。一个大夫,难道还能解决自然灾害的问题? 他实在不相信! 可人家的长辈都表示了可以跟着去,他劝似乎没有太大的意思。 “小苏同志,小甜同志还要你多照顾了!” 苏三恭明白杜书记的意思,笑着道谢。 “杜书记,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小甜的。您也不用担心,关键时候,说不定是小甜保护我!” 沈自珍听着自家学生这话,觉得没眼看了。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都想直接动手揍苏三恭了。 还有没有一点志气? 等着让一个小姑娘保护? 这话他敢说,他都不敢听。 杜书记听苏三恭这样说,并没有更放心,反而觉得,这几个人,真是疼爱孩子到了没边没沿的地步了。 “那行,穗儿她娘,你把家里的蓑衣都找出来。大壮子,你挨家挨户招呼一下,让各家的老少爷们赶紧去堤坝上。” 杜书记当机立断,没有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苏小甜这个问题上面,而是直接开口给家里人安排工作。 杜书记的媳妇带着女儿穗儿立刻出来,将家里仅有的几套蓑衣都拿了出来。 几个人一人穿了一套,戴上帽子,就要出门。 而杜书记的儿子大壮子,穿戴好之后,立刻出门去找村子里其他人了。 风越来越大,雨也越来越密集了,虽然身上穿了蓑衣还带了斗笠,可在这样的风雨面前,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 苏小甜他们深一脚浅一脚的朝着堤坝过去。 一路上,也有一些人已经拿着工具出门了,显然也是朝着堤坝的方向去的。 路上,杜书记几乎是用嘶吼的方式,将堤坝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 “我们上面这个堤坝今年夏天就发现有问题了,还来不及维护,如果堤坝垮了,到时候,水库里的水都倾泻而下,我们下面这几个村子可都保不住了。” 堤坝下面的几个村子,分别隶属于两个乡镇的,再加上杜书记和梁镇长也都在村子里住着,不着急才怪。 “怎么不早点修?” 沈自珍冷着脸说。 难道还有什么比将堤坝修的结结实实的,维护人命安全更重要的事吗? “这不是大家伙儿一直忙着,原打算过几天庄稼收完了就修的。” 也是因为今年以来,一直都是风调雨顺,让他们没有紧迫感。 谁知道,眼瞅着已经深秋了,却要下大暴雨了。 没错,按照杜书记的猜测,今天这场雨,绝对不可能小。 以往这样的天气,都是大到暴雨,这一次,应该不会有任何的例外。 梁镇长虽然没有明说,但应该也是看出问题了,所以才会在第一时间跑到堤坝上去。 只不过,当时梁镇长的想法是,让杜书记在家里陪着客人。 却没想到,沈自珍竟然会自己要求上堤坝。 第683章 杜书记内心希望沈自珍能去,但又担心沈自珍去了,会不会出事。 沈自珍是从京城来的大科学家,省里面也十分重视,要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让沈自珍出事的话,他难辞其咎。 尤其是,现在沈自珍还要带着一个小姑娘去,杜书记就更担心了。 想到苏小甜,杜书记忍不住又朝着小姑娘看过去。 这么小的姑娘,一阵风就会刮跑了吧? 可是,当他回过头的时候,却看到了步伐坚定的苏小甜。 这样坚毅的步伐,与苏小甜柔弱的外表完全不一样。 杜书记忽然有些相信,苏小甜这个小姑娘,或许真的就像沈自珍和苏三恭两个人说的那样,不光不会拖后腿,还有所帮助。 安心下来的杜书记走得也稍微快了一些。 堤坝距离杜书记家的距离并不近。 风里雨里,几个人也根本走不快。 等到了堤坝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大雨既然在继续,天色就要完全黑下来了。 堤坝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其中一部分人是带着手电筒过来的。 虽然天色晚了,但堤坝上也不是完全看不到。 “杜书记,人来得不少。”沈自珍说道。 之前还担心这个堤坝保不住,但现在,看着这么多的人都已经自发地到了堤坝上,沈自珍悬着的心也略微放下一些。 “都知道情况,只是,这大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天色也越来越黑了。” 自然灾害,加上是晚上,要维修这条堤坝,困难就更大了。 杜书记还是很担心。 杜书记和沈自珍两个人在一旁大声地说话,苏小甜则是在认真地观察这条堤坝。 这条堤坝很窄,不过两米左右。 如果是正常的河边的堤坝,两米左右倒是也勉强能应付。 不会因为一场暴雨,就导致堤坝被毁。 可问题是,这条堤坝是修建在河道转弯的位置,河水对堤坝的冲刷一直都在持续。 尤其是正在下暴雨,水量激增,流速也越发的快了起来。 一波波的浪直接冲击着堤坝。 苏小甜都怀疑,湍急的河水,每一次都能将一部分堤坝的砂石冲刷走。 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条堤坝就会变成泥沙被冲刷干净。 天降大雨,对这条堤坝的考验不可谓不大。 “杜书记,您能说一下,这条堤坝现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地方吗?” 苏小甜其实已经有所猜测,但还是问杜书记。 对于苏小甜向自己问话,杜书记有些惊讶。 他之前的想法是,就算看出问题,也应该是沈自珍看出来,为什么会是苏小甜这个小姑娘呢? “小甜同志,这条堤坝,目前最薄弱的就是这一块地方。” 杜书记指着堤坝其中一段说道。 “这条堤坝,原本有四米宽,是四五年前修的。从去年开始,河道办的人发现,这条堤坝在逐渐变窄,当时大家也没有太放在心上,谁知道,今年春天开始,堤坝变窄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到现在,原本四米的堤坝,只剩下了两米。” 杜书记心里也是后悔,早知道,应该早早就请求县里面协助,将这条堤坝维修一下。 是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原本以为,堤坝毁坏的速度没有这样快。 苏小甜眉头紧蹙,如果真的是杜书记说的这样,她有理由怀疑,堤坝可能毁坏得比现在看到的还要严重。 或许,他们脚底下的某些位置,早就被水冲刷空了,也未可知。 虽然沈自珍等人都不是专门学习水文水利的,但也算见多识广的人。 听完杜书记的话之后,沈自珍也是眉头紧锁。 “杜书记,情况可能比我们想的还要严重一些。” 啥情况? 比想的还要严重?那岂不是说,这条堤坝,很有可能会保不住了? 今天晚上会直接垮塌? “有没有水性好一点的人,安排下水看看,我怀疑,堤坝下面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苏小甜也不打算婉转地说,现在不是婉转的时候,有一说一最好。 “你的意思是?”杜书记听到这话的时候,吓了一跳。 如果这条堤坝下面的情况更不好的话,岂不是说,他们现在站的这个位置…… 杜书记甚至不敢想下去。 “先将周围的人疏散一下,堤坝上面尽量少站人。”沈自珍也说道。 杜书记虽然是书记,可是这里的情况复杂,这里的大部分人并不是他所任职的乡镇的群众。 他这个书记在这里能起的作用并不多。 但好在,他是本乡本土的人。 正好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年轻人之后,他忙招呼:“二蛋子,你赶紧找一下你们村的村支书,我在前面的等他,如果看到其他村子里的村干部也让过来一下,我有事和他们商量。” “杜书记啊,我刚才看到梁镇长了,我们村支书和村长都跟他在一起。” 二蛋子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之后,才看清楚,这是杜书记,忙就将自己的情况说了一下。 “我过去找他们,你赶紧寻一下其他村子的村干部,让大家集合,商量一个维修堤坝的章程。” 杜书记简单给二蛋子安排了一下,就朝着二蛋子说的方向走过去,走了两步才想起来自己还带着几个人。 “沈老师,您要不要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如果方便,我跟着你们过去一同看看,你看可以不?” 沈自珍既然来了,便没想着去休息。 这条堤坝的问题比预想的严重很多,说不定,下一刻,就要彻底地垮塌了。 这时候,就算让他去休息,他也不能安心,不如去帮忙出出主意什么的。 多个人多份力量啊! “这两位小同志!”杜书记问。 “老师,我们一起去吧。”苏三恭忙主动提出要跟着一同去。 几个人很快就找到了梁镇长,当梁镇长看到杜书记竟然将沈自珍等几个人一起带到堤坝上的时候,吃了一惊。 “老杜,你怎么将他们几个人都给带来了?” 这不是添乱吗? 懂得研究粮食种子的人,可不一定能在这时候帮上忙。 术业有专攻的道理,梁镇长很明白。 “ 第684章 何况,如果沈老师出事,不管是他,还是杜书记,都没有办法给上面一个交代。 “是我坚持要来的。”沈自珍不等杜书记开口,直接回答。 沈自珍自己都已经开口了,梁镇长也不好多说什么。 “沈老师,这里危险,您还是找个安全的地方稍微休息一下!” “老梁,沈老师和小甜同志说,堤坝下面可能已经被毁坏得严重了,让我们找人下去看看。” 杜书记知道,沈自珍不可能离开,遂直接开口将沈自珍之前说的话说了出来。 “堤坝从上面看,应该还算结实!” 一个年纪大概五十多岁的男人开口说,显然是很不赞成堤坝下面毁坏严重这样的意见。 梁镇长看看这个男子,说道:“沈老师,这是我们村的支部书记老吴。” “吴支书,我们并不是无的放矢。”沈自珍开口,语气有些焦虑,但还是耐着性子。 “可是,我们刚才从上面走过,没有感觉到有问题。” 吴支书显然还是坚持自己地认为 “上面看起来还算结实,如果从上面走过去,都能感觉到下面有问题,也坚持不到现在了,吴支书,我知道您是有经验的,但有些事,就算有经验,也不一定能判断准确。“ “如果下面毁坏严重,今夜雨量激增,只怕这堤坝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咱们后悔也来不及了。”苏三恭开口说道。 他相信妹妹的判断应该没有错,尤其是,他看出来,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便更加相信,这条堤坝下面可能毁坏得差不多了。 换句话说,如果下面真的有问题,已经被水掏空的话,堤坝随时都有可能垮塌。 吴支书看看苏三恭。 如果是苏小甜开口,这个男人大概还会表示质疑,但现在开口的是苏三恭,他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老梁,还是找人下去看看吧。”杜书记说道。 他决定选择相信沈老师和这两位小同志。 毕竟,他们是从京城来的,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应该不至于在这样的问题上信口开河。 再说,如果没有问题,那下去看看也能安心。 如果有问题,立刻处置,或许还来得及。 听到杜书记也赞成沈自珍他们的话,吴支书也不继续反对了。 “我这就去安排,我们村的大柱子水性不错,我找他说说去。”吴支书将这件事应承下来。 “下水的时候,绑上绳子,不管什么时候,人的安全最重要。”沈自珍叮嘱一句。 吴支书大声地答应一声,立刻走了。 很快,又有几个人陆续过来。 从两个镇上领导的口中,沈自珍等人知道,这都是村干部。 “你们组织村上的人,准备维修堤坝。”梁镇长直接开口安排:“尽量让村子里能动的人都出来帮忙,要抓紧时间。” 万一堤坝决口,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受灾,甚至,有些人家园都可能被冲毁。 “镇长,天已经黑了,不能等到明天?”有人明显觉得,现在不是维修堤坝的好时候。 “李村长,我想等,可是,也要看看堤坝能不能等到明天。老吴已经安排人下去排查了。按照判断,咱们这条堤坝,估计坚持不到明天了。” “杜书记,梁镇长说的是真的?”又有一个村干部问杜书记。 显然,这不是通粱镇的人,而是隶属于杜书记管辖的东湾镇的村干部。 “情况只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一些。”杜书记也尽量将事情往严重说。 这些村干部,虽然都还不错,在村子里有威信,但这种时候,让他们动起来,却也不容易。 只有让他们都觉得,事情十分严重,才会真的全心全意地干。 “真的等不到明天吗?” “先组织人,让村子里的人都准备好上工,咱们这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可不是给别人干活。”梁镇长听到这些人的质疑,也上来脾气了,直接开口强硬的说。 几个村干部看到梁镇长发火了,也不敢吭声了。 “先去堤坝那边看看吧,人应该已经下水了。”沈自珍说。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只要不是真的确定堤坝下面的位置出现严重问题,是不可能心甘情愿组织人上工的。 到底现在已经包产到户了,和前些年不一样了。 几个人听沈自珍这么说,立刻点头,表示赞成。 他们都觉得堤坝虽然有些问题,但不至于太严重。 因此,都认为,耽误到明天关系也不大。 一行人急匆匆地朝着苏小甜认为有问题的地方赶过去,就看到一个年轻的汉子腰上系着一根绳子刚下水。 岸上,有好几个人紧张地拉着绳子。 “吴支书,这时候让大柱子下去,万一出事了咋办?要是怀疑堤坝有问题,咱们往这里倒些砂石土,维持一个晚上问题也不大。” 有人对于吴支书这时候让人下水,还是有些意见的。 这会子天已经彻底黑透了,人在水下也看不到啥了。 “你懂个啥?水下的堤坝要是有大问题,咱们这里倒多少沙土都没用!”吴支书呵斥。 那年轻男子虽然不是十分赞同吴支书的意思,但知道吴支书脾气大,万一惹怒了,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苏小甜看到这段脆弱的堤坝上面现在站着这么多的人,担心又多了几分。 大雨已经下了半个多小时了,这条堤坝应该被雨水泡软了,这么多人同时站在上面,危险又会增加。 她想说,让大家疏散,可是,却也知道,就算她喊破嗓子也没用。 思索一下,苏小甜还是过去找两位乡镇上的领导。 他们是当地的领导,这些村民对于他们的话,应该能听进去。 就在苏小甜与二人沟通的时候,那边堤坝上的人感觉到水里的人正在拽绳子,忙就开始将人往上来拉。 这是大柱子下水之前就约定好的。 这样的天气,就算河里的人喊破喉咙,岸上的人也听不到。 因此才会约定,只要大柱子在水下拽绳子,岸上的人就立刻收绳子,将人拉上来。 第685章 堤坝上的年轻小伙子们七手八脚地将麻绳拉拽上来。 一个壮实的年轻人很快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正是刚才下水的大柱子。 大柱子上了堤坝之后,连脸上的水都来不及抹一把,就开口了。 “堤上危险,大家后退,抓紧后退!”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在一瞬间懵了。 后退是个啥意思? 大柱子说的是方言,沈自珍和苏家兄妹二人一时之间也没反应过来。 虽然他们现在也不是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但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柱子说的又是纯粹的方言,要听明白确实有点难。 “大柱子,你这是什么意思?”还是吴支书的反应快一些,立刻问道。 “书记,下面全空了,空了,一个大坑。”大柱子吐了一口嘴巴里的泥沙说道,语气里满满的都是焦急。 他下去之后,因为能见度太低,只能顺着堤坝摸索,却发现,堤坝的下方已经出现了一个大坑。 而湍急的水流还在不停地冲刷。 他仔细地摸过去之后,觉得堤坝已经摇摇欲坠。 而此时,堤坝上面竟然还站着百十号人,这样的重量,只怕会加速堤坝的垮塌。 他觉得,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将现场的人员疏导散开,避免因为堤坝上的人员过多,导致堤坝塌方。 毕竟,下面空了,而且堤坝可能已经被水泡软了,这样的堤坝,根本禁不住太多的重量。 在场的人这句话都听明白了。 梁镇长和杜书记两个人对视一眼,又看了一眼沈自珍几个人。 没想到,沈老师还真是说对了,这里的堤坝确实出问题了。 但这种时候,就算是清楚是沈自珍他们的提醒为她们赢得了时间,但也没空说一句感谢的话。 他们着急。 这条堤坝是为了挡住拐弯的河水,保护下面几个村庄的人不受水患灾害。 如果堤坝从此处垮塌的话,河流奔涌而下,下面几个村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受灾。 而且,此时的情况不是很好,要是这么多的人在堤坝上站着,堤坝垮塌的话,这些人只怕都要掉在河里。 大柱子水性好,下水还要绑着绳子,这些人万一掉下去,难说会遭遇什么。 周围的人这时候却已经慌乱了,堤坝真的快要垮塌了吗? 不,不可以,他们的家就在堤坝的后面。 瞬间,这些人都焦急地开始在堤坝上乱跑起来。 这样乱糟糟的场景,很容易引发更大的问题,给脆弱的堤坝雪上加霜。 “杜书记,请您尽快安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苏小甜也顾不得别的,直接开口大声的对着杜书记嘶吼。 杜书记来不及给苏小甜回话,直接高声喊道: “你们从这边后撤,你们从这边后撤,大家不要慌乱,有序撤离,遵守秩序,尽量不要站在堤坝上,尽量不要站在堤坝上面。“ 杜书记的声音很大,似是用尽全力在嘶吼。 周围的人听到了,几个村干部忙就开始传递杜书记的安排。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安排,让周围的人稍微冷静了一些。 外围的一部分人也迅速地从堤坝上下去,后面的人跟着往下面走去。 “让人快去下面的几个村子喊一下人,都去高一些的地方躲避一下。”梁镇长这时候也想到这个关键的问题。 男人大部分都到堤坝上来了,家里剩下的可都是老弱妇孺,如果不预先提醒一下,万一有个一差二错,那才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立刻,就有几个小伙子应了一声飞快的跑开了,甚至,为了跑得更快一些,蓑衣草帽这些影响速度的物件都丢了。 沈自珍等人也知道,这里现在十分危险,并不适合继续待在上面。 看着村民撤退的差不多了,沈自珍便大声的喊苏家兄妹。 “小甜,三恭,我们也下去。” 苏小甜和苏三恭兄妹也不磨磨唧唧。 眼瞅着沈自珍在风雨飘摇中几乎要站立不稳,兄妹二人十分有默契地上前一人搀扶沈自珍一条胳膊,大跨步地朝着堤坝下方飞快地跑。 沈自珍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两个人搀扶着朝下飞快地跑去,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双脚好像都离开地面了。 苏三恭是壮小伙子,能将他半托起来他不奇怪,苏小甜可是个娇弱的小女娃,怎么力气也这么大呢? 但这时候,也不是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 沈自珍尽量配合兄妹二人的举动,让二人能更加轻松地将自己带下去。 至于杜书记、梁镇长以及几个村干部,看到沈自珍竟然被两个学生带着飞快离开的时候,十分惊讶。 尤其是杜书记,百味陈杂,难怪前面在家里的时候,苏三恭说,苏小甜说不定才是救人的人,看起来,还是自家人了解自家事。 这个女娃,不是看到的那样娇弱,说不定,是真正的隐藏大佬啊! “老吴,老李,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们也抓紧下去,商量一下要怎么维修堤坝。” 兹事体大,杜书记和梁镇长都不敢耽误。 原本还想着,今天晚上先盯着这段堤坝,等天亮雨停了之后,开始维修堤坝。 但现在看起来,应该是等不到明天天亮了,无论如何,今天晚上都要尽量的保护堤坝。 一行人也飞快地撤离。 就在他们刚刚下了堤坝的时候,忽然就听到一声巨响。 即便是在雷雨声交加的夜晚,也格外清晰的巨响。 一声巨响,所有的人都震惊了,包括那些已经下了堤坝的人们和几位乡村领导。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中,他们看到堤坝拐弯这一段裂开了一个口子。 接着就是奔涌的河水朝着堤坝倒塌的地方冲过去,发出巨响。 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发出之后,似乎将很多人从震惊中惊醒了过来。 “塌了,塌了!堤坝塌了!” 有人撕心裂肺地喊着。 “我家里还有人!” “我要回家去看我儿子。” “老天爷,这可怎么办?我家就在沟里!” 现场再一次凌乱了起来,就算乡村干部尽量地想要稳控住这些人的情绪,但对家里的担心已经压过了一切。 就算是干部们说话,也没人愿意听了。 有人想要朝着村子的方向冲过去,才发现,从决堤的地方倾泻而出的水已经阻止了他们前进的脚步。 “大家不要慌乱,已经安排人去通知了,应该来得及。”杜书记撕心裂肺地喊道。 他担心有人会直接冲到湍急的水流中去,如果真的有人就这么进去,基本是十死无生! 第686章 而实际上,因为湍急水流阻隔脚步的原因,有些人已经蹲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杜书记,抓紧组织人手,准备抢修堤坝,这时候可不是哭哭啼啼的时候。” 苏小甜大声对杜书记和梁镇长两个人说。 这些人在这里哭,一则是容易引起人心浮动,二则也是耽误时间。 有这个时间,为什么不抓紧时间抢险救灾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杜书记和梁镇长两个人这才想到这个问题。 是啊,时间不等人,他们不能继续耽误了,虽然说堤坝因为没有及时维修,已经决堤,但现在最主要的是要将堤坝重新修起来。 还有堤坝顺利合拢,才能确保河流不会因此而改道,伤害下游更多的人。 二人简单的碰头之后,就已经决定好了下一步的行动。 这么多的壮汉子们都在堤坝上,附近也有能尽快运送过来石头,山上还有竹子,这些都能利用起来抗洪救灾。 “大家不要哭,我们抓紧时间抢修堤坝,争取将灾难降到最低!” 杜书记一面大声喊着,一面进行工作安排。 加上几个村的村干部也都在周围,大家一起努力,很快就将人分成小组。 不得不说,能当领导的人,到底是有两把刷子的。 一旦反应过来现在应该怎么做之后,都不用人提醒,杜书记和梁镇长两个人就已经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二人一个在现场组织人员力量,尽可能快地修堤坝。 而另外一个人则直接去了上游寻找援助。 毕竟,他们这些人,面对这条堤坝如此严重的问题,力量还是有些弱。 但上游,还有好几个村子,如果能动员这些村子里的人一起帮忙,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再加上,他们这些人来的时候,大都是想着看看情况,真正带着工具来的人很少。 这会子,虽然已经开始忙起来,但没有趁手的工具,明显力有未逮。 好些人忙着将附近的大石头想办法挪过来直接丢到湍急的河水里。 但此时,决堤的地方水流过急,石头丢下去,打个旋儿就不见了,也不知道是沉到河底了还是直接被浑浊的水流冲走了。 吴支书看着这一幕,说道:“这样不行,还是要用老办法处理。” 他们这里石头并不是很多,如果将这些石头就这样投下去,再被河水冲走,对下一步的救援工作来说,会造成更多的困难。 这里的人们多少都参加过抗洪,自然明白了吴支书的意思。 “书记,我们也没有工具,山上的竹子靠两只手,没有办法砍下来。”有人着急。 甚至,这些人是后悔的,早知道,来的时候,就应该带上家伙事儿。 但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我们先将石头搬过来,等一下上游的人来帮忙的时候,应该会带上工具,到时候再上山砍竹子。”吴书记当机立断地说道。 而此时,苏小甜已经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老师,这里还算安全,您先在这里待一会儿,我和小甜去帮忙!” 苏三恭看着忙忙碌碌投入到救援中的众人,表示自己也要去帮忙。 他一个大小伙子,自不能就这样看着别人忙。 沈自珍对苏三恭却有意见了。 这个臭小子,自己要去帮忙就去,干啥还要带着小甜? 不知道这是妹妹不是弟弟啊? “要不,小甜跟我在一起?”沈自珍试探问道。 苏小甜摇头说:“沈姑父,这里安全的,您不要随意走动就没有危险,我和三哥去帮忙,多一个人多份力。” 在场虽然有百十号人,但真正开始抗洪救灾的时候,这点儿人明显不够看。 沈自珍也想跟着去帮忙,但他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本不能支持他在水里来雨里去,只能按照兄妹两个的交代,在安全的地方等待着。 看着两个孩子主动投身到救援之中,沈自珍更加感慨。 但他也清楚,自己去了只能拖后腿!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人真的很团结,很快,就有不少人来帮忙了。 这些从上游赶过来的人,果然手里拎着扛着的都是工具。 在三五成群的男人一批批地赶过来之后,再后面,竟然还有不少的妇女也赶过来了。 这些人的手里除了各种工具之外,竟然拖着的竟然是长长的竹子和麻绳。 苏小甜兄妹二人固然有些见识,但这时候竹子的用处,二人真是没想到。 这时候,难道不是箩筐架子车这些运输工具最有用吗? 竹子能干啥? 难不成是用杠杆的力量撬动大石头吗? 但很快,兄妹二人就知道,是他们少见多怪了。 这些人将四五根竹子用一根根的麻绳扎起来,扎成一个镂空袋子的模样,然后将大大小小的石头装在里面。 苏小甜兄妹看得好奇,这是个什么操作? 等到众人完成了一个成品之后,兄妹二人竟然看到,这些人将扎好的长条状直接卡在堤坝决口的地方。 苏小甜瞬间明白了,原来这个可以最大程度上确保石头留在原地,而不是被水流冲走。 果然,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智慧也是无穷的。 苏小甜在看明白了这些人的意图之后,主动帮忙。 甚至,在绳子和竹子这些物品缺乏的时候,苏小甜悄悄地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一些出来放在不显眼的角落里。 好在,这时候人多得很,大家都忙忙碌碌的,也没人注意到苏小甜的这点小动作。 但苏小甜也还算谨慎小心,没有拿出来太多,免得被人怀疑。 好在,很快就有人从山上砍了竹子下来,问题得到了解决。 人多力量大,加上大家分工合作,配合越来越好,速度也就越来越快了。 一根根的竹子迅速地被扎在一起,妇女们则负责将石头填充到里面。 苏小甜力气大,主动帮忙。 村子里的妇女们原本还担心娇娇弱弱的小姑娘可能搬不动的时候,最后却发现,苏小甜的力气,比他们这些干惯了农活的人力气还大。 有几个妇女干活的空隙还不忘促狭两句,倒是让气氛活跃了不少。 但他们活跃气氛的同时,手底下的速度可一点都不慢。 苏小甜能看得出来,这些人干活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是不是要惜力的问题,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干活。 第687章 这些人的乐观向上和团结一心,让苏小甜深受感动。 这世上的事,最怕的,就是团结。 众人划桨开大船,这话没毛病。 不过是小小的堤坝塌方,这么多的人一起努力,齐心协力地修,苏小甜坚决相信,很快就能修好。 可实际上,想象是美好的,但真的做起来的时候,就有些艰难了。 虽然他们的办法很不错,但这个地方地势特殊,第一次在最后关头竟然失败了。 看着原本变小的水流再次变得湍急,众人都有些失落。 但不管怎么失落,还是要继续的。 几个负责指挥的匠人凑在一起商量了一番,重新招呼众人。 众人吸取教训,开始第二次的修护。 这时候,又有些更远处的人知道消息,赶过来帮忙了。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灯光,就算大雨依然瓢泼,苏小甜却觉得,心里暖暖的。 这世上,虽然有小树的大伯父和大伯母那样不是人的人,但更多的人还是好的。 这里面的多少人,心甘情愿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冒着危险来帮忙,只为了下游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人。 人越来越多,修堤坝的速度也逐渐快了起来。 甚至,到了后来的时候,众人一起喊着号子。 号子的声音越来越大,决堤的位置逐渐合拢,等到了后来的时候,差不多就只剩下一米左右。 但上一次就是在这时候功亏一篑的。 众人越发的加快速度并且小心的修最后一段距离。 人多力量大在这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么多的人,就算水流再怎么湍急,但一人一块石头也能将堤坝堆起来。 很快大大小小的石头在竹子的阻拦之下,成功地将决堤的地方都填补了起来。 但石头毕竟是石头,透过石头的缝儿,水依然在坚持不懈地朝着下游流淌。 虽然水势减缓,但众人都担心,如果雨更大一些,说不定,这些石头会被再一次冲走,到了那时候,才真的是灾难。 “老少爷们,到了关键时候了,大家努力一把,将这条堤坝彻底地修筑结实。” 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声音洪亮地大声喊道。 就是这一句话,竟然在暴风雨中,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原本觉得疲惫想休息歇息一下的人,因为这句话,重新振奋精神。 如果有混凝土,修筑堤坝会容易很多,但现在确实没有混凝土,他们只能依靠最原始的办法,将这条堤坝尽可能的修筑到严丝合缝。 有一些人这时候已经下河了,在能见度极低的夜晚,这些人这样其实很危险。 为了避免人员伤亡,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法,给下河的人都绑上了麻绳,不过,这一次不是让众人拽着,而是直接拴在了河边的大柳树上。 苏小甜在朦胧的灯光中,仔细地观察着这段地形。 她觉得,这条堤坝就算现在修好了,回头还是会被冲毁,想要彻底的改变这个局面,那就只能改变一下角度。 只是,这方面她算不得精通,回头还是要建议领导们找专业的人来规划一下。 苏小甜是从后世来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现在的人心凝聚,一家有难百家帮忙,可再过上几年,人心就不会这样齐了。 如果再遇到这样的危险,估计不会有这么多的人愿意主动来帮忙出义务工。 有这个时间,给自己家赚点钱不好吗? 看到妹妹站在堤坝边左看右看,苏三恭好奇。 “小甜,你在看什么!” “三哥,我觉得,这堤坝还是有危险,这个角度实在是太急了,河流直接冲击而下,迟早还会有问题。” 别人正在修堤坝,苏小甜这话要是说给别人听,估计都要挨骂。 这话在这时候说出来,可是不吉利。 但现在是对着自家哥哥,苏小甜也没有什么顾忌的。 苏三恭精通于种植,但对于水利工程,着实不太了解。 就在这时候,忽然听到有人说:“这条堤坝这样维修之后,角度更加急了,只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咱们既然在修,不如今晚多花一点力气,将这里继续修一下,角度和缓一点,也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苏小甜兄妹二人面面相觑。 果然,高手在民间。 梁镇长和杜书记二人听到这人说这样的话,自然没有不赞成的。 只因为说话的这位,在周围十里八村都是有名的能人。 此人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在水利工程方面确实是个能人。 此时,他这样说,肯定不是无的放矢。 “劳烦范师傅了,您给看看,怎么修才好。” 杜书记这话说得客气,但也只是客气。 他们虽然是地方领导,但手中权柄十分有限,根本不能给别人许诺更多。 例如今天晚上,这些义

相关推荐: 盛爱小萝莉   捉鬼大师   差生(H)   [快穿]那些女配们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醉情计(第二、三卷)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