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凤帝临朝 > 第177章

第177章

老头子,你说,这可咋办啊?要是让别人知道咱们家有这么多的君子兰……”苏奶奶十分担心。 “这事儿,还是等小甜回来再说吧!”苏爷爷最终定下:“你们就只当不知道家里有这些花就行了!” 虽然这都是钱,可苏爷爷觉得,被人知道了,只怕是要招来灾难。 这件事要妥善解决,他也相信,小甜能够将这件事妥妥当当的解决好。 周末的时候,苏小甜回来了,坐卧不宁的苏奶奶立刻神秘兮兮地将苏小甜拉到一旁问话。 “你后院花房里种得最多的那些花,就是能换小汽车的君子兰?” 苏奶奶单刀直入,直接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苏小甜点头之后,又摇头。 “是君子兰,但肯定价值不同。不是每一颗君子兰都能值一辆小汽车。” 君子兰虽然普遍涨价了,可也要分种类的,她养的这些花,虽然不错,但比起能换小汽车的,还是差了一点。 苏奶奶瞬间松了一口气。 她拍拍胸膛:“这就好,这两天,我着急得差点儿都睡不着了!” 苏小甜看着好笑,说道:“奶奶,这些虽然换不到小汽车,可平均下来,一盆花四万块钱应该是有的。” 苏小甜的话才说完,就听见扑通一声,苏奶奶跌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 “小甜,你可别吓我!” 说出这话的时候,苏奶奶的声音很轻,一副生怕别人听见的样子。 平均一盆花四万块钱,可比她的壹鸣阁赚钱快多了。 家里现在可是有六七十盆君子兰,一盆按照四万块算,将近三百万了! 不敢想,那得是多大的一堆钱啊! 苏奶奶原本觉得,老苏家的生活现在过得已经很不错了。 可粗略算了一下,忽然觉得,他们老苏家还是穷人。 “奶奶,这个事儿,咱们先不讨论了,我已经联系了人,等晚上的时候,将花都运出去!” 这种事,苏小甜也没打算自己动手,而是找了批发商直接批发出去。 自然,其中少不了苏小四的帮忙。 交易的地点,苏小甜也没有定在自己家里,而是定在了一间空置的厂房里。 这是苏小甜和苏小四两个人商量之后,租赁下来的。 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合适的打开方式,要是被人知道,他们家赚了这么多钱,那不是招灾吗? 第961章 苏奶奶觉得,自己可能是真的在做梦,这个梦做了好多天还没清醒呢。 要不然,为啥能想出来,家里直接步入百万富翁这样的事儿? “小甜,你掐我一把,我咋觉得我在做梦呢?” 苏奶奶十分可爱地让苏小甜抓紧时间把自己掐一把! 苏小甜如何能舍得,她笑盈盈地握住苏奶奶的手。 “奶奶,是真的!您忘了,我是有龙王爷庇护的人。” 听了苏小甜这句话之后,苏奶奶忽然就释然了。 可不是么,小甜是龙王庇护的人,之前不就得过好几次外财? 再加上这一次,好像也不算什么。 “我们家以后就是有钱人了,真正的有钱人?”苏奶奶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形了。 苏小甜:“……” 我们家从很早之前开始就是有钱人了好吗? 虽然不是富可敌国,像全盛时期的谈子石那样有钱,但也是小有资产的人家。 毕竟,现在一般形容一个家里条件好,都说万元户。 他们家兄弟姐妹们,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万元户好不好? 苏家人也知道,这件事太要紧了,要是被人知道少不得要被人盯上。 因此,家里人专门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让全家人谁都不得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 苏家的人都是十分清醒的人,虽然对于忽然天上掉下来这么大的一笔钱财十分震惊,但还是克制住内心的激动照常工作。 苏小甜趁着苏爷爷和苏奶奶等人去壹鸣阁,家里没人的时候,直接将君子兰转移到随身空间,然后小心翼翼地到了之前和苏小四租好的仓库里。 苏小甜的花卖出去了,苏小甜收入了大笔的钱。 至于这些花到底卖给谁了,是怎么卖出去的,就是苏家人自己都不知道。 具体换回多少钱,苏家人也没有问。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钱,就是苏小甜自己的。 苏家人只知道,苏小甜手里现在很有钱。 等这件事做完之后,苏小甜专门给苏长久打电话,问了她送给苏长久的两盆花什么情况。 苏长久说,长势良好,还在自己家堂屋里摆着。 苏小甜便将这种花涨价的事对苏长久说了,还说,回头就有让他将这两盆花送到县里,找李柱子。 然后,又联系了李柱子,将她联系人收购君子兰的事情说了。 李柱子也是聪明人,当即答应下来。 君子兰的消息虽然流传得很广泛,但像西北这样的偏远地区,还是没有收到消息。 故而,就算君子兰摆在面前,这边的人也不知道。 当苏长久知道一盆花养了这么点儿时间,价格上就翻倍再翻倍的时候,震惊得好几天都没有睡着。 每天晚上躺在炕上,都觉得不真实! 这咋回事? 要是种花这样赚钱,还种地干啥? 不如专门种花赚钱嘞! 甚至,就算现在村子里的两个厂子都开始赚钱了,那赚钱也是有限的。 要不要明年就发动全村人集体开始种君子兰? 作为村里的带头人,苏长久一直都觉得,应该带领所有村民一起发家致富。 而如今,发家致富的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应该何去何从? 只是几天时间,苏长久都憔悴了一些。 苏小桐是距离苏长久最亲近的人,问了好几次,可苏长久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一次,苏小桐聪明了,直接将电话打到了老苏家去。 苏小甜知道这件事之后,猜测到了苏长久的心思,忙就给苏长久打电话。 电话里,苏长久果然将自己的想法对苏小甜说了。 苏小甜听到苏长久的想法之后,吃了一惊。 但随后,苏小甜就觉得,苏长久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 能有赚大钱的方法,谁愿意一点点地在地里刨食? 可这样是不可取的。 “长久伯伯,这是畸形的市场经济,出现得很偶然,这一次,我们也是赶上了,赚了一点钱。” “可是,这样的市场不会维持很久,如果让所有村民种花,说不定会赔钱。” “我估计,国家不可能放任这种畸形的情况发展下去,最多再有几个月时间,就要管控了,到时候君子兰的价格肯定下跌。” 种植花卉,也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才开始准备种植君子兰,肯定来不及了。 苏长久一时之间被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给迷惑了,可他还是有些理智在的。 因为苏小甜这一番话,苏长久瞬间觉得自己醍醐灌顶,清醒过来了。 发家致富的途径,竟然就这样夭折了。 可苏长久心里的迷茫也消失了。 是啊,国家怎么可能看着好好的田地里不种庄稼都种花儿? 要是庄稼地里都变成不能吃不能喝的花儿朵儿的,说不定这么多的老百姓又要挨饿了! 这样简单朴素的道理,苏长久明白,上面的领导们更是心里门儿清。 突如其来的君子兰风暴,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也被上面的领导们关注到了。 尤其是在连续出现了好几起因为抢夺盗窃君子兰而导致命案的情况发生之后,关于君子兰炒出天价的情况更是被上层重点关注。 接着,多个报社发出檄文批判这一现象的出现。 而此时的君子兰,还在涨价。 一些人因为君子兰发家致富,成为富豪,出入豪车、秘书相伴。 也有一些人,将目光放在了这个可以不劳而获的生意上,打算空手套白狼,做个君子兰的供应商。 而这些,对于京城大学的学生来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很快,同学们连谈论君子兰的心情都没有了,因为京城大学的期末考试到来了。 314宿舍的同学们一贯以来的学习成绩都是班级里最好的。 虽然不至于一骑绝尘,可也有绝对优势。 如果不是个别学生存在偏科现象,用霍思年的话说,每年的奖学金直接给她们宿舍就得了。 他其实都在好奇,原本这个宿舍的学生成绩也不是最拔尖的,可是,在短短的时间里,这个宿舍的同学成绩却都有了大幅提高。 这样的现象,自然也引起了学校的重视。 最终,他们将这件事定性为榜样的力量。 因为这个宿舍有个苏小甜,所以,推动了整个宿舍奋发向上的精神。 随着考试结束,所有的人都像是解脱一样。 姑娘们珍而重之地将书本收拾起来,才开始商量假期计划。 三个离家比较远的同学中,钱小北依然是不回家的一个人,而其他两个也决定不回家了。 “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留在京城,说不定,能在京城浪的日子就只有这几天了!”这是齐晓芳的原话。 这个人,性格上大大咧咧,还真有些随遇而安! “晓芳,你还记得你刚来学校的时候什么样子不?” 第962章 齐晓芳大大咧咧地说:“什么样子?不就是个乡村傻妞的样子呗!” 这话说出来,众人不由回想起当初齐晓芳刚到宿舍里时候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说起来,也就是你们不嫌弃我,我自己想起来我当初做的那些事都觉得不好意思!” 齐晓芳说这些话的时候,正色了许多。 “都是多长时间以前的事儿了,也难为你还记得。”苏小甜忙就说。 有些事,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没有必要一直记得。 不要说其实也没干什么的齐晓芳,就连尹如云,苏小甜都已经释然了。 哦,对了,尹如云参加高考之后,考到了南方,脱离了家庭的尹如云去了南方读书。 再后来,就没有消息了,不过,苏小甜觉得,已经吃过亏的人,会吸取教训好好做人。 这个假期,苏小甜原本打算去一趟荔城,但因为一些事情耽误,没能去荔城。 苏长久作为优秀村长,来北京了。 这一次,苏长久可不是私下里来走亲戚的。 他作为先进工作者,荣誉加身,和他一起来的,都是省里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当然,这样的名额其实很少,全省也不过只有是个名额。 而省上带队的领导这一次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去苏家拜访。 原本对于省上的领导来说,一个在京城经商的人家,不值得他们去拜访。 可是,他们从小道消息得知,苏家竟然是背后有大靠山的人家。 尤其是他们经过一番核实之后,确定苏家背后真的站着一个大人物,而这位大人物,也是省里的人,就更希望能通过苏家和大人物搭上线了。 毕竟,南岭村就是靠着这个便利,才成为全省首屈一指的村子,不过短短时间,就有两个企业蓬勃发展。 这一次,南岭村又得到了重点扶持,这两个乡镇企业要扩建了。 省里的领导们私下里想着,要是其他村子都能像南岭村一样发展起来那就好了。 即便是不能和南岭村一样,只要有发展总比没有发展好。 而且,省里的领导们重点安排,要见见苏家能干的小姑娘苏小甜。 不得不说,这些领导们,都是人精一样的人。 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打听到的,竟然认定了,苏家能有现在,大部分原因是苏家那个精明能干的小姑娘。 别的且不说,卤香香的配方,就是小姑娘的。 他们看到了卤香香的发展的前景,自然也存了想和苏小甜达成合作的想法。 如果卤香香能和省里的大企业合作,那就不是南岭村的村办企业能比的。 由此,苏小甜只能留下来等着来自省里的关爱和问候。 知道自家男人要来京城领奖的时候,原本打算回家的李玉玲也不回去了。 闺女现在就在京城里,儿子和儿媳妇,李玉玲也没有多少情分,见不见的,都不妨事。 一年两趟回家,也就是为了自家男人。 两口子见面之后,互相一合计,两口子决定,在京城买一套房子。 李玉玲生意做得不错,一年下来,收入不菲,加上苏长久卖花的钱,够买京城的房子了。 听到父母要在京城生活的消息,苏小草十分欣喜,忙着给他们找房子。 这时候,京城的房价已经在持续上涨,价格与当初老苏家人进京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李玉玲和苏长久手中的这点钱,买不到好一点的四合院了。 好在,两口子也没打算买四合院,而是在学校附近的地方,购买了一个小院子。 对于他们来说,房子够住就行了,反正也没打算将来让儿孙都来京城。 就是一套五间房的小院子,也花了两口子大半的钱。 苏长久感慨:“京城房贵,居大不易啊!” 李玉玲瞪了他一眼说:“不就是拿了一个奖?还咬文嚼字上了!” 苏长久嘿嘿笑着:“我这个奖,其实,也不是自己个儿的本事,要是没有老苏家的指点也帮忙,咱村的厂子,指定不能这样好。” “前些天小四过来,还说等你来了,再商量商量销售上的问题,是你们销售上出啥问题了?” 李玉玲其实很担心,生怕厂子出问题,连累自家男人。 给公家办事不容易啊,办好了,是你应该的,办不好,那就得吃挂落。 “没啥问题,好像是小四和国外的啥公司搭上线了,打算将咱们的卤香香出口到国外去。”苏长久半靠在床头上,随口说着。 他嘴里说得轻松,可实际上,心里却连连感慨,苏家这些娃儿们,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原以为,小甜就是最厉害的,谁知道,小四一点都不遑多让。 就是小八小九这两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如今都在京城有自己的房子。 咋能让人不羡慕? “那就行,她爹,你啥时候辞职来跟着我干?我这个麻辣烫的生意是真不错,我打算明年再多雇一个人,要不都忙不过来。” 苏长久其实也想跟着媳妇来京城发展。 毕竟,自己一个人在家冰锅冷灶的,日子也不好过。 可厂子才办起来,眼看着就要越来越好,他也不放心就这么丢下。 “再等等吧,你一个人先坚持坚持,等一切都顺了,我就来京城陪你!” 苏长久说话的时候,看向李玉玲的眼神都带上了一点点火热。 虽然两口子的年龄都不小了,可是这样半年才能见一次面的日子,也着实难熬。 “凡是家里能省心些,我就回去了!”李玉玲叹口气。 长安两口子也就罢了,平安两口子,成天什么都不干,就找茬闹事。 就算彻底断了关系,可这两口子还是一点都没改,动不动就闹上门。 对此,苏长久也是烦不胜烦。 就为了这个,苏长久才能下决心在京城买房子。 “算了,别说这个了,咱们赶紧过去吧,小草他们要等急了,今天可是小年夜,咱好好过小年。” 苏长久只要想到这个,整个人心情都不好了。 好在,这一次他能在京城躲上十天半个月的,好好过个清闲的年。 翌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四,就是省里带队领导去拜访苏家的日子。 第963章 对于家里要领导这件事,苏家不是过于看重。 毕竟,商务部的大领导都见过了,商务厅的领导在苏家人的眼里,也就不算什么了。 但考虑到到底是省里来的领导,苏家人还是略微准备了一下。 原本就要准备过年,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院子里也归整得整整齐齐。 因为要招呼客人,还在客厅里摆上了时鲜水果和各色干果。 当商务厅的柯厅长到苏家的时候,看到精致又大气的四合院,还是被震惊了一瞬。 原以为,苏家在京城,也就过得比一般人家好一些。 大概能有一个小院子,一家子人住得相对不是太紧张。 可到了苏家看过才知道,苏家的生活,绝对不一般。 光是那收拾得雅致的四合院,院子很大,似乎还有后院,光是这套房子,就是多少人奋斗一辈子都买不到的。 作为西北土生土长的人,柯厅长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四合院。 不由就多打量了几眼,他不清楚四合院的价值,但能想到,在京城还是在这样的地段,一座四合院的价格绝对不低。 这几年,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对物质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是在住房条件上的需求,明显增加了。 就是省城里的房子价格也出现了上涨的趋势,就不要说京城这样的地方,肯定是寸土寸金。 “柯厅长,这位就是苏家老爷子苏川,也就是苏小甜的爷爷。” 苏长久担任了中间人的角色,给柯厅长介绍。 他其实也是这一次才和这位新上任的柯厅长接触,可他觉得,这位柯厅长人很好。 对他这样最基层的小村干部也没有看不起,而是平易近人的相处。 “川叔,这是咱们省里的柯厅长,今天是专门来您家里拜访的。” 苏爷爷从苏长久的态度中,也看出了点儿什么,他笑着表示欢迎。 柯厅长堆起满脸笑容主动伸手与苏川握手。 苏爷爷在京城这么长时间,对于握手也习惯了。 之后,苏爷爷才邀请柯厅长去客厅里。 进屋之后,少不得要寒暄一番,柯厅长今天是带着任务来的,对苏家人十分客气。 加上看到苏家人现在的体面,便能猜测,省里传言的消息,可能是真的。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后台撑着,就凭着苏家怎么可能在京城这种地方立足,还能有这样体面的生活? 而苏家人惦念着到底是从省里来的人,也不愿意得罪了柯厅长。 柯厅长十分懂得礼数,苏爷爷也是讲道理的人,两方友好互动,十分见效果。 虽然今日的目的是和苏小甜达成投资意向,可柯厅长先寒暄的是苏家长辈们。 最后,才将话题扯到了苏小甜以及苏小甜的企业身上。 这态度就十分明显了。 苏小甜已经想好了未来要走上从商的路,柯厅长今日示好,也算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苏小甜和柯厅长两个人彼此都有合作的意向,自然一拍即合。 很快,初步的投资意向就达成了。 有了省里领导的关照,苏小甜相信,回乡发展的路肯定会好走很多。 柯厅长在苏家一个下午的时间,受到了苏家热情的招待。 这让柯厅长对苏家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 而且,通过接触,柯厅长也知道了,苏家确实和好几位大领导关系都不错。 虽然柯厅长没有明说,但苏小甜是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柯厅长的意思。 但她什么表示都没有,只是在得知柯厅长要等到腊月三十才回省里去的时候,决定帮忙牵线。 至于后面的事,苏小甜觉得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还得靠柯厅长自己的努力。 苏小甜去拜访了常部长。 常部长了解了苏小甜的目的之后,定了时间让柯厅长过去。 苏小甜之所以直接将柯厅长引荐给常部长,不外乎二人本是同一个系统的。 加之苏小甜觉得,目前是发展经济的最好机会,得到商务部的支持,比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对于省里更有好处。 柯厅长是新上任的,对于常部长,他只是听说过,还真是没有见过。 却没想到,苏小甜竟然能帮他直接引荐。 这让柯厅长更加激动,心里对老苏家的人也越发看重了。 柯厅长本人还是十分有能力的,得到了面见常部长的机会之后,柯厅长真就抓住了机会。 这些却与苏小甜没有关系了,苏小甜还忙着呢。 一晃眼的功夫,喜庆祥和的春节就过去了。 这个春节,苏家人都留在京城,没有回到老家。 而工作越来越忙碌的陈子安也没有能带着妻儿来到京城。 苏爷爷苏奶奶心里略微有些失望,但也清楚,儿孙长大了,终究有一天要展翅高飞,离开曾经的家翱翔天空。 才刚刚过完年,一个消息席卷全国。 国家要出重拳整治花卉市场。 上层认为“全民皆养兰花,满城无心工作”的局面,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长久发展下去,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既然国家出重拳整治,见效自然很快。 春节刚过,关于花卉市场规范管理的相关文件就出台了。 有了限制的君子兰的价格和其他花卉相比,虽然还是居高不下,但多少也到了正常范畴了。 此时,正是春寒料峭的二月天。 身价数万的君子兰转眼间便无人问津。 有人破产、有人入狱,有人自杀而亡。 一个时代的荒诞梦境在一夕之间变得支离破碎。 浑浑噩噩中,成千上万的花苗,丢弃街头,冻寒而亡。 这个二月,被人们称之为君子兰的“黑色二月”。 风姿绰约的君子兰终于被放在家中一角,回归素雅和质朴,不再只是敛财的商品。 在这期间,苏小甜也听到一些因为君子兰而衍生的事件。 诸如有人因此发财了,还有人因为赔钱太多,难以承受巨大的欠债压力,选择自杀等等的消息。 苏小甜多少有些唏嘘,但也仅仅是唏嘘而已。 这个年代炒君子兰,和后世炒股一样。 钱就只有这么多,有人赚钱,自然就有人赔钱! 炒赢了,从此成为人上人。 输了,自然要付出最惨痛的代价,或许穷其一生都不能摆脱。 但这又能怪谁? 这些事,听过之后也就罢了,苏小甜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她终于还是去了翻译司实习。 对于苏小甜的到来,翻译司的领导们表示了热情的欢迎。 而314宿舍的其他人,也都进入工作岗位,开始了实习生活。 钱小北是在报社里实习的,做文字编辑工作。 对于这份工作,钱小北还是很喜欢的。 只是,一起去实习的有三个人,听说,能转正的只有一个人。 钱小北还是担心自己留不下。 倒是李建红劝钱小北,尽人事听天命,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总能得到想要的收获。 李建红去了妇联实习,这可是妥妥的好单位,不知道多少人想去而去不了。 李建红能去,也是因为认识了杨立明,而杨立明对李建红这个来自乡下却能自强不息的女孩子很有好感。 赵红梅和齐晓芳两个人一起去了商务部下面的单位实习,两个人的性格都是外放型的,在商务部工作,倒是十分合适。 但赵红梅说,去商务部实习,只是为了将来做生意的时候,能更好地摸到门道。 董燕桉去了出版社实习,她说,先去实习,将来要不要留在出版社再说。 楚越更是随便找了一个实习单位就去了。 她早就说了,家里人已经准备好,等她大学毕业就让她去部队里。 所以,实习单位真的就只是实习单位! 第964章 过完年,苏小甜就在苏首温的带领下,去了翻译司报道。 苏小甜是一早去的,很快,又来了两男一女三个人。 她这时候才知道,这一批连同她在内,翻译司一共来了四名实习人员。 苏小甜打量了一下,三人中唯一的女生,看起来是个比较高傲清冷的性格,似乎不太好相处的样子。 而另外两名男生与这个女生比起来,就显得略微平常了一些。 但苏小甜有种预感,她与这几个人应该都相处不来。 好在,她也没打算一辈子留在翻译司工作,这些人,不过是接触短短几个月而已。 能不能相处得好,影响都不大。 翻译司负责人事的干部尤利娅看四个人都到了,遂笑着给四个人做了简单的介绍。 “欢迎几位同学来翻译司实习,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唐屏,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学生,辅修德语和日语。叶开宇,Q大外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学生,辅修西班牙语。陆轩,H大外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学生,辅修阿拉伯语。苏小甜,京城大学汉语言文学学生,精通多国语言!” 尤利娅这一番介绍,让其他的几个人都将惊讶的眼光投向苏小甜。 京城大学是首屈一指的名校不假,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翻译司,是什么意思? 闻所未闻啊! 难道汉语言作为本国语言还需要翻译吗? 还有,一个汉语言文学的学生,精通多国外语,这是骗人呢,还是骗人呢? “你们可不要看苏小甜同学年龄小,她当年可是以京城第一名的身份考上了京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唐屏轻轻的冷哼了一声,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成绩再怎么好,又能怎么样? 难道外语水平还能比他们这些学外语的人更好吗? 苏小甜敏锐地感觉到了唐屏对自己的不友好,但并没有放在心上。 几个人成为同事之后,接触的并不多,但因为这一年新进的人员一共就只有他们四个人,翻译司讨论他们的人较多。 很快,苏小甜就知道了,除了她之外的其他的三人都是外语系的尖子生,水平很高。 唐屏今年二十三岁,大学还没有毕业,就懂三门外语。 这个年代,能上外语系的学生,都是有些底子的。 甚至,这些人中,家里就有人是从事翻译方面工作的。 唐屏就是如此,她的父母都在大使馆工作,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唐屏才会学习外语,并且致力于到翻译司工作。 苏小甜了解唐屏的同时,唐屏也对苏小甜有了初步的了解。 唐屏在语言方面的天赋确实很高,学习起来,非常快而且比寻常人要轻松一些。 她一直都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 然而,忽然出现的苏小甜在翻译司里的人缘很好,很多干部与苏小甜都是认识的,且对这个尚未成年的小丫头评价很高。 而且,让唐屏很意外的是,她知道苏小甜竟然是翻译司发出邀请函。 就算是她来翻译司这个名额,也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而一个明显不如自己的小丫头,竟然被邀请,骄傲如她,瞬间觉得心情不好了。 她看向苏小甜的目光有些不善,尤其是知道四名实习学生中,只有可以有两名直接留在翻译司工作之后,她对苏小甜的敌意更甚。 毕竟,如果没有苏小甜,他们三个人拥有两个留下的名额,几率要占百分之七十。 而现在,一个能被翻译司发邀请函邀请来实习的苏小甜占去一个名额,他们三个人,留下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三十。 她当真认真将苏小甜当做敌人仔仔细细地打听了一番。 才知道,苏小甜竟然范淑芳的亲戚。 她还有一个不是外语专业毕业的哥哥,现在也在翻译司工作。 一看两兄妹能来翻译司就有猫腻。 而且,据说这个苏小甜在京城大学人气很高,还是迟格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但这又能怎样? 这是翻译司,不是随便的其他单位,难道只靠人情关系就能立足吗? 她很直接地将苏小甜定位在了有背景有靠山的这一类人中。 看着苏小甜在翻译司游刃有余,她更加不服气。 一个靠着后台来翻译司的人,难道要凌驾于他们这些真正的人才之上? 而另外两个男生,对苏小甜虽然没有唐屏这样大的敌意,可到底心里也有一根刺。 他们从来不知道,翻译司竟然会出邀请函邀请学生来实习。 如果是一个外国语学院的高才生也就罢了。 邀请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让他们这些科班出身的人情何以堪? 苏小甜自然不知道这些人心里的想法。 实际上,苏小甜对这几个人的专业水平还是十分赞赏的。 才二十多岁的年纪,专业水准算是很不错了,在苏小甜的心里,这几个人,差不多能和自家大哥相比了。 当然了,他大哥不是外语专业毕业的,这一点上吃亏了一些,但好在大哥够勤恳,勤能补拙! 这几个人,如果能将心思用在翻译工作上,将来的成就必定不会比自家大哥低! 第965章 苏小甜之前就和翻译司的人打过交道,苏小甜的大名在翻译司几乎是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 翻译司的很多人都说苏小甜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人。 毕竟,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子,就能精通多国语言,这样的人才,就算在翻译司,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迄今为止,翻译司最优秀的一名翻译官,也不过懂得五国语言。 而苏小甜,超越了他。 他们大部分的人都喜欢苏小甜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看在范淑芳的面子上,对苏小甜表现得格外喜欢。 但不管怎么样,一时之间,苏小甜在翻译司的日子,如鱼得水。 这样的情况,让一起来的几个实习生更加心里不是滋味。 怎么可以这样? 明明他们才是科班出身的实习生,难道还不如一个野和尚苏小甜? 当然,苏小甜也感受到了,翻译司里个别人对她也是有防备心理。 毕竟,机会只有这么多,出现一个苏小甜,别人的机会难免就少了。 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苏小甜也根本不放在心上。 苏小甜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做属于自己的工作。 新来的实习生暂时没有接口语翻译的工作任务。 大部分时候,就是做一些文字翻译工作。 对于这几个人来说,文字翻译工作并不困难。 他们每一个人都完成的很好。 苏小甜看书速度快,翻译的速度更快,而且也更加精准,所以,她的完成量每天都是最高的。 为了不显得太过突兀,苏小甜其实是放缓了速度的。 她每天的完成量比其他几个人多三成左右。 饶是如此,其他几个人对于苏小甜的完成量还是不敢相信,觉得这个完成量有问题。 他们每天兢兢业业地翻译,完成量却比苏小甜少这么多,这怎么可能? 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语水平都这么高了吗? 不相信的结果就是,这几个人觉得苏小甜肯定用了其他不正当的手段。 很快,翻译司里传出杂音,苏小甜的文稿翻译是找了其他人帮忙的。 甚至,还有人说,苏小甜根本不懂外语,不过是靠着范淑芳的关系才到了翻译司。 接着,甚至出现了诋毁已经入职翻译司的苏首温的声音。 虽然就是空穴来风的事儿,但还是很快在翻译司里传遍了。 范淑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她原本打算处理一下这件事。 小甜是个少见的天才级选手,这样的人,不能被流言蜚语给污蔑。 可偏偏这时候,她很忙,根本抽不出空。 两天之后,就有一个来自Y国的访问团,这件事,虽不是范淑芳具体负责,但作为翻译司里的领导,范淑芳也忙得不可开交。 范淑芳都听到了,其他人自然也听到了。 尤其是领导层的人,也知道翻译司里现在有些不和谐的声音。 翻译司是和外国人打交道的单位,内部的和谐团结比其他单位更加重要。 翻译司的领导们自然不能允许这样的杂音出现。 尤其是这个流言蜚语中心的人还是苏小甜。 而且,还牵连到了范淑芳。 如果只是范淑芳,倒是也无所谓。 可范淑芳是董元忠的妻子,这事情就有些微妙了。 可应对流言蜚语,总不能直接下令让大家都闭嘴。 最重要的是要查出这些流言蜚语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再就是让大家看到苏小甜的真实能力,凭实力说服其他人。 最终,翻译司的大领导安排范淑芳,让苏小甜参与此次接待活动。 当苏小甜才到翻译司十天就要加入接待重要外国访问团的消息传开之后,流言蜚语更多了。 苏首温也没想到,人心竟然会如此。 小甜不过才来十来天时间,每天兢兢业业工作,也没有招惹是非,怎么就被人给盯上了? 苏小甜自己其实都有些不相信。 她就是一个才到翻译司的实习生,这样重要的活动,怎么可能有资格参加? 但事实就是,苏小甜真的有资格参加。 “有靠山就是不一样,哪里像咱们,正经科班出身的人,还要在这里坐冷板凳。” “唐屏,你这话说的到位,这后台,确实有点大。”叶开宇也阴阳怪气地附和。 倒是陆轩,只是轻飘飘地看了两个人一眼,并没有开口附和。 他觉得事情没有这样简单。 要说后台,唐屏也是有的,毕竟也算外交世家子弟了。 她的父母现在还在国外大使馆里工作,也算能说得上话的人,怎么可能不帮着唐屏? 可偏偏,上面选了苏小甜,可见,苏小甜一定是有本事的。 不过,或许苏小甜这一次是因为这些莫名其妙的流言蜚语而因祸得福了。 “陆轩,你怎么不说话?”唐屏没有听到陆轩的附和声,遂开口问。 她希望能争取到所有人的支持,最好让苏小甜无路可走。 到时候,说不定翻译司的领导为了缓解大家的情绪,就放弃苏小甜了。 “这种事,各凭本事罢了!如果苏小甜真的是个没本事的,就算委以重任,也难免吃亏。” 唐屏被这话给气的,简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各凭本事? 说得这么轻飘飘的,看他以后是不是能心甘情愿放弃留在翻译司的可能。 “抓紧时间翻译吧,今天的工作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陆轩不想将时间浪费在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遂开口说了一句。 接着,陆轩就直接伏案开始工作。 另外两个人没有得到陆轩的支持,十分不乐意。 可是,陆轩的脾气,他们暂时也摸不透,并不能多说什么。 “算了,唐屏,咱们就是来实习的,好好干活吧!”叶开宇想了想,也觉得无趣得很。 四个人说起来,他可能是最没有希望留在翻译司的,所以,苏小甜是不是能留下来,严格的说,和他的关系并不大。 唐屏看着两个男生都开始干活了,只能将心中的不满意压下去,也坐下来开始干活。 只是,到底心中有郁结之气,她干活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的,因此,并不能静下心来翻译。 他们并不知道,此时,就在他们办公室的外面,正好站着一个人。 他们三个人的互动,被此人全都看在眼里。 第966章 这人离开之前,无奈地摇摇头。 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不能沉下心干活。 这一批来实习的学生,苏小甜是最稳妥的,可是,她也是一早就说明白了,以后不会留在翻译司工作。 剩下这三个,也就是陆轩这个学生还算不错,至于其他两个,气量太小,这样的人,不适合留在翻译司工作。 三个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将来,差不多已经定了。 两天之后,负责带几个实习生的蔡国安将唐屏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唐屏进到蔡国安办公室的时候,还一脸懵。 “您找我有什么事儿吗?”唐屏心中忐忑。 她不知道蔡国安忽然找她过来是因为什么,但下意识就是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是好事,蔡国安的脸色不至于这样难看。 此时的蔡国安,黑着一张脸,一副别人欠他钱的样子。 唐屏一点都不怀疑,蔡国安的脸上,能拧下墨汁来。 她飞快地思索了一下,确定自己这两天应该没有犯大错。 这才稍微心安了一点点。 “小唐,我之前听人说,你的翻译水平很高,可是你看看,这是翻译水平很高的人应该犯的错吗?” 蔡国安拿出一摞稿纸,啪的一下丢在了唐屏面前。 唐屏眼皮直跳。 这是她的翻译稿,她当然认出来了。 只是,她翻译错什么了?让蔡国安这样生气? 她飞快地拿过告知,想要证明自己的翻译没有错。 可是,当她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瞬间说不出话了。 她的脸色也越来越不好看。 “对不起,蔡处,是我的错!” 唐屏倒是个能主动认识错误的,在发现自己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立刻道歉。 “小唐,你的父母我都是认识的,他们是对工作极其热爱的人,我希望你以后,也能认真工作,将翻译工作,当成毕生事业来做,而不是敷衍了事!”蔡国安语重心长地说道。 蔡国安和唐屏的父母关系都不错,也确实是将唐屏当成自己家孩子一样看待的,因此才会说这些话。 可是,这些话听在唐屏的耳朵里,却觉得十分不舒服。 她不由就认为,这是蔡国安给自己下马威。 对于唐屏的心思,蔡国安自然不知道。 他依旧苦口婆心地说着:“小唐,你的水平我是知道的,不应该翻译成这个样子。你这样,要是你的父母知道了,也会失望!” 唐屏的脸色越发不好了,已经从最开始的红转成了青。 她一双捏着文稿的手使劲地攥着,几乎要将厚厚的一摞文稿都给捏碎一样。 好不容易等呱噪的蔡国安说完了,她转身离开,等出门的时候,泪水已经在眼中打转。 “嘴里说得好听,和我父母都认识,既然和我父母都认识,为什么不推荐我去接待访问团?” “就这样枯燥乏味的工作,做起来有什么意义?甚至,对提高水平都没有帮助!” 她低声嘀咕着,只是,越嘀咕却发现自己越委屈。 等回到自己工位的时候,唐屏坐下来,整个人像是垮了一样。 但她心里的怒火这时候却在熊熊燃烧! 她没有办法将这些委屈记在别人身上,便都记在了苏小甜的身上。 此时的苏小甜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被唐屏惦记上的人,她正在认真地准备着接待采访团的工作。 这一次参加访问团的接待组,她负责的依然是翻译工作,虽不是主翻译,但也不可或缺。 苏小甜正在研究访问团一行人的情况,以及他们此次来的意向和目的。 甚至,对于访问团里有可能和国内企业商讨的合作公司,苏小甜都一一做了了解。 看着苏小甜如此认真地做准备工作,接待组的其他人员都十分赞赏。 现在的年轻人,能沉得下心做这些的已经不多了。 难为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小姑娘,能有如此的耐心和专业能力。 因为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和苏小甜有过交往,并不认为苏小甜不能胜任此次的翻译工作。 虽然对于Y国语言苏小甜不如德语、法语这样精通,但比起一般的翻译,应该要专业许多。 “范司长,小甜这孩子,是真的不错,咱们翻译司,缺的就是这样有耐心、有毅力、肯学习的孩子!”一名老翻译官感慨地说道。 范淑芳笑着说道:“这孩子,干什么都这样认真。” 她当然也希望苏小甜能留在翻译司工作。 可是,苏小甜早就已经对她说过了,以后还是要离开翻译司的。 对此,范淑芳也觉得十分遗憾。 但这个孩子,是个有自己想法的。 她现在有自己的产业,将来从商的可能要比从政的可能大很多。 “我家老头子,还想着让这孩子去军中历练一番,说这孩子不去从军,是军队上的损失。” 听到范淑芳这话,老翻译官惊讶地说道:“好好的,怎么想着让孩子去参军了?” 范淑芳浅笑说道:“您是不知道,这孩子从小也接受军事化的锻炼,一身本事,寻常三五个人,都不是她的对手。” 说起苏小甜这些出色的地方,范淑芳那个骄傲啊,就好像她说的是自己家孙女一样。 “那真是太可惜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这孩子应该留在咱们翻译司。虽然说,咱们翻译司这两年的情况好了很多,可真正能独当一面的还是太少了!” 断代严重啊! 十年时间,耽误了整整一代人! 尤其是翻译人才,在这十年,基本上算凤毛麟角了。 “我听明白了,您这是让我去劝劝这孩子。” 范淑芳哪里不明白爱财如命的老翻译官心里的想法? 果然,老翻译官哈哈笑了:“到底咱们是老同事了,还是你了解我的想法!” “等这次接待工作结束了再说吧!”范淑芳觉得,苏小甜留下来的可能不大,但总要试试才行。 对于这边发生的一切,苏小甜浑然不觉。 她对Y国语言并不能算精通,也就是正常水平。 这会儿要是不临阵磨枪,就怕到时候出问题。 苏小甜是个凡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性格,自然不能允许自己出现任何失误。 第967章 Y国的访问团此次来华国,一共七天时间。 Y国和华国建交比较早,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两国关系一直比较好。 为了让Y国的访问团宾至如归,好几个单位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翻译司作为其中的主要力量,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地准备着,力求做到最好。 终于,在千呼万唤中,Y国的访问团到达了国内。 他们入住了新建不久的长城酒店最好的套房。 苏小甜到了这时候,也听说了,Y国这一次,是带着几个重大项目来华国洽谈的。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有不少专业名词需要翻译。 好在,苏小甜这几天集中精力对Y语进行恶补,将许多之前还略微有些模糊的商业用语及专业用语都进行复习。 她这几天进进出出的时候,都是带着一本小词典的。 她觉得自己有信心能做好这一次的辅助翻译工作。 是的,苏小甜只是辅助翻译。 这一次的主翻译是翻译司的一位老同志,叫富国杨。 基本上,从建交之后,Y国的访问团到来,都是这位同志负责翻

相关推荐: 总统(H)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吃檸 (1v1)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取向狙击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痞子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