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那个憋屈啊! 两兄弟对视一眼,心情黯然! 他们的成绩是不咋好,可是,也不能这样没有存在感吧? 别人不问也就算了,为啥自己的亲爹娘都不问一句? 尤其是苏小九,三妈家里八哥和小甜两个人考试,忘了也就忘了,他们二房,就他一个参加考试的,咋也不配? 齐良英一直到了厨房里,才想起来,自己的小儿子好像也参加考试了。 她咋就忘了问一下刚才那个啥局长的,自己儿子考的好不好? 但转念一想,觉得还是别问了,反正肯定不如小甜,但考上个好大学没问题。 苏家的人就是如此自信,家里的孩子,只有比较的时候,才有成绩好不好,整体来说,都算不错的。 就因为这样的想法,齐良英真的没有外出多问一句。 最后,还是在外面给李局长斟茶的苏小甜问了一句:“李局长,我两个哥哥的成绩怎么样?” 被冷落很久的兄弟两个,一颗心脏,终于回暖了。 虽然爹妈都是假的塑料的,好在妹妹是亲的,呜呜呜…… 第499章 李局长坐在雅间里,感受到了苏家人的喜悦,他也在考虑,苏家该不会只有苏小甜这小闺女是亲生的,其他这些儿子都是捡来的吧? 要不然,都这么长的时间了,咋没有一个人问一句,苏小八和苏小九两个兄弟考试成绩如何。 他默默地看了一眼,苏老三和苏老二这兄弟俩。 这老哥俩是这小哥俩的亲爹吧? 咋不问呢? 换成别人家,有这么优秀的孩子,估计都要开心死了! 苏老三这时候兀自为闺女高兴呢,哪里能想起儿子。 苏老二傻乐,也不知道是高兴个啥。 李局长终于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这时候,陈子安终于想到了这个严肃的问题。 “李局长,我家另外两个孩子考试成绩咋样?”陈子安问道。 李局长松一口气,看起来,苏家总算有一个正常的人啊,这就好。 “这两个孩子也很优秀,虽然比起苏小甜同学的成绩差一点点,但比起很多人,还是要好上很多。” 李局长忍不住帮这小哥俩说好话。 他就是觉得,这俩孩子太可怜了,在苏家简直连一点地位都没有啊。 “哦!” 苏家人慢半拍的反应过来,家里好像真的有三个孩子参加高考了,而且,这三个娃还是同一个班的。 “李局长,你说说,这两个臭小子成绩咋样?”苏爷爷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咋就把两个顶门立户的孙子给忘了嘞? “他们两个,一个是京城第六名,一个是京城第九名!”李局长说这一番话的时候,虽然没有像说起苏小甜的时候一样激动得红光满面,但也很激动。 反而是苏家的几个人听了之后,表情竟然有点儿凝重。 李局长脸上的笑容也因为苏家人的凝重而凝重了起来。 他怀疑,这个成绩有问题吗? 终于,他听到了想知道的答案。 “这个成绩,不咋好啊!”说出这话的是苏老二。 李局长:“……” 这个成绩咋就不好了呢? 要是换成别人家的孩子有这样的成绩,高兴的都快要疯了吧? 难道是因为有一个更加优秀的苏小甜,所以,这个成绩就不好了? “是有点不好!”苏爷爷一脸郑重其事地点头。 苏爷爷这一点头不要惊,家里其他人都傻眼了。 迟格、杜同和等人都很是无语啊,这样的成绩,其实很好了。 毕竟,这天下就只有一个苏小甜,也只有一个京城第一啊! “我记得首温他们兄弟几个当初的成绩好像比这俩臭小子好,后来的小四小五小六小七都比这个成绩好!”苏爷爷一本正经的说道。 李局长:“……” 您老确定,您这不是显摆? 苏家的孩子太优秀,京城的第六名和第九名,竟然是家里成绩最差的吗? 他下意识地将目光透过雅间的门,看向外面一脸生无可恋的小兄弟俩。 为啥这样的娃,不是他们李家的呢? “其实,这个成绩也不错了,毕竟,这两个娃年龄小。”李局长更加心疼这两个孩子了。 多大点儿的孩子,就要承受这样的压力。 也难怪苏小八一度差点儿抑郁了。 这样的环境还真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听了李局长的解释,苏家的人似乎想到了这两个孩子参加考试时候的年龄确实比其他哥哥们要小一些,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很可以了。 “苏伯伯,小八和小九这小哥俩,可是七中的第二和第三,这一次,七中前十名占了五个名额,算是开创先河了。” 京城里二十多所高中,七中一个学校在前十名里占了五个名额,够别的学校嫉妒的了。 这也是为啥七中的顾校长高兴的不得了的原因。 想到顾校长的时候,李局长还在好奇,坐在自己后车座上的人,啥时候就不见了呢? “李局长!” 正在李局长思索这个深刻的问题的时候,壹鸣阁的门口传来了顾校长中气十足的声音。 但仔细听,这中气十足里,竟然带着沉重的喘息声。 “顾校长,您怎么来了?”苏小八和苏小九兄弟两个距离大门最近,忙迎上前。 李局长说,顾校长坐着他的车来的,可怎么看也不像啊! “我来了!”顾校长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靠门最近的一张椅子上。 这一桌原本是有客人的,因顾校长忽然坐下,都吃一惊。 他们今天没有请其他的客人,怎么还有人不请自来? “你……”桌上的人立刻就要请顾校长起来。 苏小八忙就上前说:“几位客人不好意思,这位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可能是太累了,稍微休息一下,还请你们包涵。” 苏小九则是连忙给顾校长倒了一杯杏皮水过来。 几个坐下还来不及吃饭的人看着顾校长这副模样,也确实是累惨了的样子。 “怎么就累成这样子了?后面有土匪?”其中一个人念叨着。 可是,顾校长来不及说话,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说话的力气。 喘着粗气,一杯凉爽的杏皮水下肚,顾校长才算缓过劲来。 他将空杯子交给苏小九。 苏小九忙又去倒杏皮水。 “各位不好意思,我今天是来给我的学生送喜报的,一路上跑的太快,实在是不好意思!” 顾校长好不容易喘过气来,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对几个人道歉。 这话,可是引起了几个客人的兴趣。 他们也算壹鸣阁的老客户了,壹鸣阁歇业两天,听说是有人结婚。 可结婚也不需要送喜报啊! “什么喜报啊?”有人好奇的问。 “我是七中的校长,这两个学生,是我们七中的学生,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虽然比刚进门的时候,状况好了一些,但顾校长一口气说这么多话的时候,还有些喘,只能略微休息一下! 众人盯着苏小八和苏小九这两个小子看了又看,还是不能相信,这样的两个孩子,已经参加高考了。 怎么想都不可能啊! “校长,您说错了吧?这两个孩子才多大,咋能参加高考呢?” 其中一个人忍不住怀疑的问。 第500章 苏小八今年只有十五岁,苏小九十四岁。 他们两个虽然是哥哥,可比苏小甜也就大了一两岁。 男孩子发育的时间又稍微迟一点,这小哥俩看起来,怎么也不像参加高考的样子,最多就是上初一。 “我们七中有个少年班,你们没听说吗?” 顾校长不乐意了,这些人怎么连他们七中的少年班都不知道呢? 别说,这其中还真有人知道,七中有个少年班,莫不是壹鸣阁这两个小子就是少年班的,而且这一次还参加高考了。 可就这样的小娃娃和一群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大小伙子竞争,怕是比不过吧? 他们的目光中带着疑惑,虽然什么都没问,却还是让顾校长感觉到了蔑视。 “你们这是看不起我们少年班的孩子吗?你们知道不知道,有些孩子,天生就是神童,他们聪明着呢!”顾校长气咻咻地解释。 怀疑他的学生,就跟怀疑他自己没啥差别。 “就这么大点儿的孩子,能考出个什么好成绩啊!” 其中有一个人不服气的反驳。 他们家也有亲戚参加今年的高考。 要是大小伙子被这么个小孩子比下去了,还有脸见人? “你们不要看不起小孩子,就这两个娃,一个是咱们全京城的第六名,一个是第九名!”顾校长这时候也顾不得含蓄了,直接开口反驳。 苏小八和苏小九两个人并没有听到雅间里李局长的话。 听到顾校长的话,两个人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竟然考出了这样的成绩吗? 这有点意外啊! “你不会是骗人的吧?这么点儿的孩子,能考个全京城的第六名和第九名?” “我骗你们干啥?你们要是不相信,就去教育局的门口看成绩表啊!”顾校长气呼呼地说。 说起教育局,他忽然想起那个不讲道义,说要带着自己来苏家,却不等他上车自己跑了的李局长。 “李局长可来了?”他立刻问苏小八。 苏小八忙就郑重点头:“已经来了,正在雅间里呢。” 小兄弟两个对视一眼,还是感觉很奇怪。 为啥顾校长看起来一副气呼呼的样子? 李局长和顾校长到底发生啥事儿了? 而这时候,顾校长已经大步流星的朝着苏小八和苏小九指的方向走去。 “小伙子,你们两个真的学习这么好?”一个年龄比较大的一些的客人问。 “我们两个学习不好!”两兄弟对视一眼之后,很有默契地一起回答。 这一桌的四五个客人立刻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就说嘛,两个小孩子,考这样的成绩,让其他大孩子们咋活? “学习不好也不要紧,你们两个还年轻。今年复读一年,明年说不定还能考个好大学!”其中一个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小兄弟两个似乎受到了暴击一样。 这话是咋说的? 他们怎么就需要复读了? “八哥,刚才顾校长说咱俩成绩是多少来着?”苏小九疑惑地问。 莫非他们刚才听错了,不是全京城的第六名和第九名,而是倒数的第六名和第九名? 不对啊,他们的成绩应该不至于这样差! “顾校长说我们是第六名和第九名,我觉得,你应该是第六名,我是第九名!”苏小八很诚恳地说。 他的学习不好,这一点他一直都知道。 “八哥,我们这样不需要复读吧?” 要是放在平时,苏小九肯定不会如此茫然,但现在他确实对自己产生怀疑了。 谁让李局长来了,一直都没有说他们成绩好坏呢? 几个人看着这两个娃一问一答,觉得这该不会是两个被考试成绩打击到的孩子吧? 有人正要安慰,忽然想起来,好像刚才那个七中的校长是这么说的。 “你们两个学习到底好不好啊?”有人终于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 小兄弟两个还是坚决地摇头。 不好? 客人们都有些懵了,不好能是京城第六名? “你们不好,能考出第六名和第九名的成绩?不会是跟这个啥校长一起合伙骗人吧!” “我俩学习不好,我妹妹是京城第一名!”苏小八听到这人这么说,忙开口解释。 这一桌子客人被这一句话打击得体无完肤。 所以,这两个小子不是学习不好,只是跟自家那个第一名的妹妹比起来不好? 壹鸣阁这是什么样神奇的人家啊? 一个京城第一名、一个第六名,还有一个第九名。 这还让不让其他人活了? “我们两个是我们家里学习最差的。我大哥当时是省里的第一名,我二哥三哥也都在前五名,第六名和第九名这样的成绩,也就我俩了!”苏小九接着补充。 得,这下可好了,这些人彻底石化了。 合着,这大学校门就是给这一家子人开的? 苏小八听苏小九这样解释之后,心里那点儿难过也消失不见了。 似乎他们两个真的不值得家里人特别关照,谁让他们俩是真正的学渣? 他们二人并不知道,在他们觉得自己是学渣的时候,这一桌子客人已经彻底的无语了。 或者说,他们石化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之前还劝人家孩子复读一年,可人家孩子这成绩,一等一的好大学都没问题啊! “八哥,咱们去找小甜吧,让她给咱们补补课,要不到了大学学不好就更丢人了!”苏小九很诚恳地说。 苏小八点头,说:“好在,咱们报大学的时候,没有报和小甜同样的大学。” 要是报了同样的学校,未来四年的日子也不能好过了。 一桌客人面面相觑,这个成绩,还要让补课,别人家的孩子该咋办? 他们朝着壹鸣阁餐厅看了一圈,莫非这个餐厅太吉利了? 壹鸣阁,一鸣惊人! 难怪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 以后要多来壹鸣阁吃饭才行! “看看人家这孩子,才是真的优秀还低调,放在别人家里,京城第十名,也够上天了!”年龄最大的人感慨地说道。 “可不是,今天应该将我家那不爱学习的臭小子也带过来让他听听!”又有一人感慨地说。 “以后有的是时间,咱们多带着孩子来几次,最好能见见这个出色的小姑娘!” “这家的小姑娘我见过,人漂亮,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外国话,没想到考试还能考这样好!” 一桌客人中有一个显然是很熟悉壹鸣阁,随口说。 第501章 雅间。 顾校长顾不得对面坐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教育局的局长。 他怒目而视。 “老顾啊,真是不好意思,我以为你已经上车了,谁知道你这动作太慢了。” 说完之后李局长还意有所指的专门盯着顾校长那略微有些发福的身板看了一下。 在场都是明眼人,这分明是认为顾校长太胖影响了速度! “你,你,你……” 顾校长简直要被气死了。 说好了带着他一起来,自己上车就跑了。 “老顾啊,我给你说声对不起,别计较了,你活动活动,也能多吃点饭不是!”李局长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说。 李局长的话说的越是云淡风轻,顾校长更加生气了。 这咋还是自己的不对了? 李局长这意思是,这是给他多吃饭的机会? 哼,他们家的条件虽然不算好,但也不至于吃不起饭,这是寒碜谁呢? “哼,我不吃饭!” “你确定你不吃饭?”李局长惊讶地问。 壹鸣阁的饭,他吃了好多次了,还是想吃。 顾校长是不是傻啊?连这么美味的饭菜都不要? 苏小甜看着李局长这样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们家的饭菜管够,为啥还要让顾校长少吃一口? “顾校长您辛苦了,先坐下休息一下。”苏小甜很体贴地给顾校长送了一杯杏皮水过来。 苏小九端杏皮水过来的时候,顾校长牛饮一样的一口气灌下去了,根本不知道滋味。 这会儿苏小甜端过来的顾校长才来得及品尝一下。 “这个水酸酸甜甜的,太好喝了!”顾校长砸吧了一下嘴巴之后,目光中带上了星光。 水经常喝,可是却没喝过这么好喝的水。 忽然之间,顾校长觉得,能让李局长惦记的饭菜,味道应该也不会很差。 或许,十分美味。 “李局长,你已经把我丢下了,可不能再这样算计我了。”顾校长忽然之间明白过来之后,立刻对李局长说。 李局长看顾校长反应过来了,有些失望,但想到苏家不是小气的人,肯定会做出一大桌的饭菜让每个人都能吃饱吃好,也就释然了。 “苏小甜同学,你这一次成绩考得好,学校决定对你进行表彰。” 苏小甜:“……” 其实大可不必! 就是不知道,要怎么表彰。 “苏小甜同学,咱们学校这一次,进入京城前十名的一共有五位同学,我们都将给予表彰。”顾校长笑得那个骄傲啊!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考得好。 “顾校长,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李局长吃惊地问道。 “就是刚才决定的,李局长,还没给您打报告呢!”顾校长得意地说。 反正打报告什么的,就是走个过场,钱从学校的经费里出。 又不用教育局掏钱,李局长就算想管也管不了。 果然,李局长真的就只是问了一句,然后若有所思的看看苏小甜。 苏小甜不光是给七中争光了,也给他们教育局争光了,既然七中都决定给予表彰奖励了,教育局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 这件事,等回头一定要跟其他领导们商量一下。 “苏小甜同学,顾校长给的奖励,你只管收下就是,我们教育局,回头也要给你奖励。” 李局长相信,只要他提出来了,其他领导肯定能同意,唯一的差别就是,给多少钱物做奖励。 苏小甜更加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算了,不说了。 苏小甜去外面,陈子安跟着走出来。 “小甜!” “姑父!”苏小甜看到陈子安出来,忙就笑着打招呼。 “小甜,有件事,我想与你商量商量。” 苏小甜十分惊讶,姑父竟然有什么事要与自己商量? 姑父可是市长,能有什么事和自己一个小孩子商量? 苏小甜客客气气地说:“姑父,您有什么事儿,只管对我说就行。” 就冲着这些年陈子安对他们一家子人的好,对姑姑的好,她只要能帮忙的,肯定都会帮忙。 “我对你的这个工厂很有兴趣,我希望你能在荔城开个分厂。” 陈子安与苏小甜说话,自然是直接开口。 苏小甜瞬间觉得,姑父对自己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第一个厂子还没开起来,开分厂什么的,还是太远了。 不过,陈子安的这个提议,苏小甜还是很有兴趣的。 未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发展最快的地方,当之无愧是荔城,如果能在这时候提前进驻荔城,将来总不会太差。 别的不说,只要能在荔城占一块地方,将来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倒买倒卖再怎么能赚钱,也没有房地产赚钱快! 她要是能在荔城那边得到土地,开发出来,那可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至于京城的地产项目就算了,不是她能染指的。 京城这个地方和荔城可不一样,水深得很,也不知道上辈子迟意远是怎么在京城里发家的。 但是荔城就方便很多了,一个是现在的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荔城的潜力。 二是荔城有陈子安在,很多事做起来会方便一些。 不要说不能平白占人便宜什么的,华国就是个人情社会,不管做什么,都和人情扯不开关系。 姑父那边面临的困难,她也能理解。 现在的荔城,虽然比一两年之前好一点,但距离发展起来还有很远的距离。 估计姑父也是在那边遇到了一些问题,才会想到邀请自己去荔城。 自家姑父诚恳邀请工厂落地,她这也算支援荔城的建设了。 作为最早落地的工厂,别人就算有什么想法也说不出来! 毕竟,这个年月拿着大笔的钱投入在荔城这块土地上,还是很有风险的。 “姑父,我倒是有这个想法,只是开一家工厂需要的钱不是小数目,我这边现在钱不凑手。”苏小甜将自己的困境说了出来:“而且,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 苏小甜手里得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家里哥哥们虽然都是非常厉害的人,但却都是要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展的,不能为了成全自己放弃自己的梦想。 “小甜,人的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没有人是先拥有无数得用的人才开始发展的,人可以慢慢培养,总能成长起来。” 陈子安很诚恳的说出这样一番话,他这两年总觉得手里没人可用,后来想明白了,没人可用就培养可用之人!、 不光他可以用逐步培养人才的放下,苏小甜的工厂也一样。 “可是资金匮乏!” 第502章 资金问题,才是真正制约了自己发展的原因。 陈子安说道:“如果可以贷款,你愿意去吗?” 听到能贷款,苏小甜一双漂亮的眸子里闪闪发光。 能贷款呢! 在京城贷款,还要求人帮忙,在荔城,可能会更方便。 “但是,姑父,我在荔城没有抵押物!”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就算陈子安手里掌握权利,能帮到自己,但也不能连抵押物都不给。 “你在荔城办分厂,可以用总厂做抵押,荔城的银行给你贷款!”陈子安自从到了京城,知道苏小甜正在建厂之后,就已经有了想法。 苏小甜沉默了一下。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如果赔进去,那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姑父,如果这样可以,那我下半年找人过去先建厂。”苏小甜是个当机立断的性格。 “人你找好了?” 过去建厂,苏小甜自己肯定是没时间的。 就算前期建厂,也要有个可靠的人帮忙才行。 “我打算问问木木大哥,他如果愿意那就最好,如果不愿意,我再想想。” 也不知道现在从大学里招聘,能不能找到人。 应该不太可能,这时候的大学生,更多都是希望能端上铁饭碗,在私人工厂打工这种事,大学生们大概是看不上的。 苏小甜沉吟片刻。 “我去吧!”说话的是苏次良。 听到苏次良这么说,陈子安和苏小甜两个人都很惊讶。 “我已经毕业了,我的老师说,我可以换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对我创作有好处,而且给我说不能闭门造车。” 苏小甜听到苏次良这样说,一时之间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只是,二哥难道不打算找个稳定的工作吗? 真的打算从事自由创作? 这个年代,自由工作者可不吃香。 二哥要是真的放弃分配的工作,以后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陈子安说道:“次良,你可以申请去文化馆工作。” 按照苏次良的水平想办法到京城文化部门工作没有任何问题。 苏次良摇头:“我打算用一年时间走走看看沉淀一下,明年继续读研究生。” “研究生?艺术系也开研究生班了?”苏小甜惊讶地问道。 原来,艺术类的研究生班开得这样早吗? “是的,明年我的老师要当研究生班的导师,我可以继续跟着老师学习!”苏次良点头说道:“工作,等我研究生毕业之后,再考虑也不迟。” 对于苏次良能对自己的将来有这样的考量,苏小甜很是开心。 二哥现在看起来是不错,但真的说起来,二哥的未来是最不可控的。 毕竟,书画这一行,能不能出头真的很难说,但现在二哥打算将来继续读研究生,将来不管是留校任教或者去文化部门工作,都是可行的。 在八十年代初,研究生还是稀缺人才,不怕没有稳定的好工作。 “既然如此,那兴建工厂的事情就要劳烦二哥了。”苏小甜笑嘻嘻地说。 有自己人盯着肯定再好不过,比直接招聘外人负责要好上很多。 但二哥是要从事艺术创作的,也不能一直在工地上盯着,还是要另外找人具体负责才行。 苏小甜想起之前董元忠提起的有几个退伍兵的问题,便说道:“之前二爷爷说,有几个退伍兵没有找到工作,我回头问问,看看他们愿意不愿意跟着二哥你一起去荔城。” 在这一点上,苏小甜很是放心董元忠。 董元忠觉得值得的人,那一定是值得的。 苏次良没想到,苏小甜还要另外找人跟着自己一起去。 苏小甜看出苏次良的意思,便笑着解释:“二哥,你是要搞创作的人,不能成天在工地上。你只要不时的关注一下就可以,具体的工作安排其他人做。” 苏次良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便也点头。 陈子安看着兄妹两个人三言两句就定下这么大的事,便也笑了起来。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 到了晚上,送了陈子安等人离开京城,苏奶奶才知道,苏小甜竟然打算去荔城开分厂。 而且,苏小甜还要贷款开厂。 想着苏小甜的身上已经压了好几万块钱的贷款,要是再贷款,这孩子怕不是要被债给压垮了。 苏奶奶思来想去,决定和苏爷爷商量一下。 “老头子,你说,咱家地窖里的那些东西,现在能不能拿出来了?”苏奶奶试探地问。 之前就算大家都说政策有所变化了,她也没敢动过那些宝贝的心思。 但现在,眼看着形势越来越好了,苏奶奶又不想让苏小甜的身上承担太多的压力,这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你是担心小甜借钱太多有压力?”苏爷爷哪里不懂苏奶奶的心思。 其实,不光是苏奶奶,就是苏爷爷,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老头子,你啥想法?行不行?”苏奶奶又催促。 “这事儿,我看着行,只是要将那些宝贝带到荔城出售也太难了。”苏爷爷担心地问。 也不是一块两块的,是一箱子金子啊! 苏奶奶也蹙眉,是啊,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火车上可不安全。 “老头子,咱们想多了,我看也没太大的问题。”苏奶奶想起几个孩子能将大笔的货物来回运送,说不定有办法将金子带到荔城或者榕城去。 翌日,苏奶奶和苏爷爷二人召开了家庭会议。 正好现在儿子儿媳妇和孙子们都在家,正好商量一下这件事。 “我和你们爹有事儿想跟你们商量商量,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苏小甜看着爷爷和奶奶郑重其事的模样,总觉得和自己有关系,但到底是什么关系,苏小甜一时也没想到。 “爹,娘,你们有啥话只管说就行了,还商量个啥?”苏老二大大咧咧地说。 他们两口子打算今天就回去了,店可不能长期不开。 他还指望着靠着这个店赚钱过好日子嘞。 倒是苏老大,似乎猜测到了什么,一句话没说,只等着苏爷爷开口。 第503章 苏爷爷清了一下嗓子,然后开口 “咱们家的地窖里,还有一箱子宝贝,这个你们兄弟都知道,这两年我看着形势好起来了,打算将这个箱子挖出来,你们同意不?” 当初挖到一箱子宝贝这件事,苏爷爷和苏奶奶并没有瞒着家里的儿子和媳妇,只是叮嘱他们千万不能说出来。 然后,那个箱子就被藏在地窖里了。 一晃几年时间过去,苏老大兄弟几个日子越过越好,也就忘了家里还有一大笔财宝这件事。 “爹,咱们这日子越过越好了,要不,那个箱子还是放着吧!” 虽然将箱子拿出来,家里的日子会瞬间好过很多。 可也有风险,这两年看着是好起来了,但政策上的事说不来,说变就变了,可咋办? 至于苏家小辈们,虽然吃惊,但都没有开口。 这种事,家中长辈们商量就好。 “我和你们娘年龄越来越大了,咱们家以前也分过家,现在各家的收入也是各自单算,有些事还是提前说清楚才好。”苏爷爷说道。 苏爷爷心里清楚,老宅子,估计也没有人愿意回去住了,县城里的房子还空着,不过小甜说了,不卖。 京城里除了壹鸣阁之外,其他的产业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与他们两个老的也没关系,能分的就只有老宅里那些意外得来的宝贝了。 苏家兄弟妯娌几个都没开口,只安安静静地看着苏爷爷。 苏爷爷说:“老宅里那一箱子财宝,是小甜发现的,但小甜说,她自己不能独吞,我和你娘打算,拿出三分之一给小甜,剩下的,平均分成四份,你们兄弟三个还有满秀都有份。” 他说完之后,直接看向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们。 他们兄弟们都不是计较的性格,但要给闺女也分财产,说不得他们心里有怨气也未可知。 “爹,娘,你们自己也该留下一份。”苏老大说。 咋能他们都分了,啥都不给老人留? “我和你娘来京城的时候带上了两块,原想着到了京城日子难过就换钱过日子,谁知到了京城,这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苏老大听自家老爹这么说,也就不劝了。 “老三啊,这个箱子说起来应该算你们三房的,但当时没分家,你就吃点亏吧!”苏爷爷又对苏老三两口子说。 苏老三忙道:“爹,这有啥,家里现在日子过得好,不愁吃不愁穿,又是开铺子,又是买房子的,我有啥觉得吃亏的?” 听到苏老三这样回答,苏爷爷安心了许多,又问苏小甜。 “乖宝啊,你咋想的?这事儿,你没意见吧?” “爷,奶,我没意见,那些钱,原本就是咱们一大家子人的,只是你们怎么想着现在就将箱子拿出来?” 这个年月,黄金还真不是很值钱,再放上几年,还能涨价。 可这话,苏小甜不能明说啊! “拿出来吧。分给你们各家,你们自己决定是继续存起来,还是换成钱。小甜,你的一份正好贴补办厂子,也别总是贷款,万一还不起,可咋办?”苏爷爷语重心长地劝苏小甜。 苏小甜这才明白,爷爷原来是因为自己要贷款开厂子这个事才有的这样的想法。 她一时觉得心酸,老人这一辈子,心里总想着孩子。 “爷,奶,贷款开厂子,也叫借鸡生蛋,其实挺方便也挺好的。” “啥借鸡生蛋啊,咱自己有多大碗吃多少饭就行了!”苏爷爷说:“你听爷的,将金子卖了,换成钱开厂子。” 苏小甜虽然已经打定主意要贷款赚钱,但苏爷爷这些话,也是真心为了她,她不能不识好歹,因此,便答应下来。 “小甜,你的一份够不够?我们的这一份也给你。”苏老三也赶紧开口。 老爹这是为了自家闺女,他咋能不为自家闺女着想? “爹,够了够了,你们这份,留给哥哥们去!”苏小甜忙就说。 她一个人独占了三分之一,真不用继续分家里的了。 “小甜,你可别犟,我和你二爹这份也给你用!”齐良英难得十分大气地开口。 苏老二都有些不敢相信的看了看自家媳妇。 自家这媳妇,最近变化挺大的,咋越来越懂事了? 苏小甜连忙摆手:“二爹二妈,你们也要给四个哥哥存着,再放上几年,那可是真的宝贝。” 苏老大两口子便说,小甜不要他们就先存着,要是小甜能用到,他们也拿出来。 对儿子和媳妇们这样关心苏小甜,二老十分满意。 梁秀这时候忽然想起来:“我记得那年我回娘家的时候,小甜路上看到了两块大石头,一定说是宝贝,坚决到要带回家,还在墙角上放着呢。” 说起这个,众人都笑了。 “何止是那两块大石头啊,小甜小时候,可没少往家里那奇奇怪怪的石头之类的,都还存着呢。” 苏小甜听着也笑了。 那些真的都是宝贝,可她现在也不能解释。 那些都是玉石,里头藏着宝贝呢。 那些年在家的时候,靠着草木之心这个技能,她几乎将周围的宝贝都搜罗来了。 玉石这种东西现在不值钱,但过上几年,就开始猛涨价了。 苏小甜忽然有种现在忙着赚钱都没意义的感觉,分明可以直接躺平等着赢啊! “那些都是我的宝贝,还是好好放着,咱们家现在没人,不会被人随便摸走吧?”苏小甜想到那些宝贝,又有些担忧。 “那不能,知道你稀罕哪些,我和你大妈临走的时候,把墙角里堆着的你的那些个宝贝都放在堂屋里了。” 虽然一直觉得,那些东西不值钱,但因为小甜喜欢,两口子也上心。 临出门的时候,还真操心帮着苏小甜都收拾起来了。 只是此时的两口子还不知道,他们无意间搬到家里堂屋里的一堆破烂石头,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多么值钱! 苏小甜忙笑着谢过苏老大两口子。 等苏首温和李林林两口子过来的时候,事情都已经商量好了。 苏爷爷没有再重复,分家是大人们的事儿,和孩子没关系。 至于大房要怎么分配,是大房的事,他这个老头子就不管喽! 第504章 事情既然定下来,就要有人回老家取宝贝。 但突兀的打发一个人回一趟,一则是不好将宝贝带出来,二则是容易引起别人注意。 大家一商量,索性决定,全家人都回去一趟。 到时候,每个人腰里揣上一两块,就很容易轻轻松松地将宝贝带到京城里了。 而且,他们现在回去的理由十分好找。 家里孙子结婚了,三个孩子成绩出来了,都考得不错,算是双喜临门。 回老家摆个酒席,招呼一下邻居亲戚,也能说过去。 既如此,苏奶奶立刻安排家里的人分头行动。 需要给老家那边的长辈和亲近的人家带的礼物要准备。 三个儿媳妇家里的礼物肯定是要准备,虽然对梁家的两口子他们都不喜欢,但不能厚此薄彼。 村子里还有些交好的老姐妹老兄弟什么的,好不容易回去一趟,总要送一点礼物上门。 回家办酒席的一些物品也要提前准备,最好是买一点京城里特有的,带回去体面。 还要有人去购买火车票之类的。 按照苏奶奶的安排,一大家子人立刻忙起来。 等李木木和李柱子等人从苏次良的房子里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大家子人各自忙碌的场景。 问过之后,才知道是因为双喜临门,打算回家办酒席。 李柱子很高兴,那模样儿妥妥像是自己家也有喜事一般。 “是应该回家摆酒席,让老家的人也跟着高兴高兴!” 李木木却不这样想,人都是有嫉妒心的。 苏家现在过得这样好,老家那边的人真的能高兴? 说不定都是嫉妒的挖心挖肺难受的人。 但李木木知道,这话他不能说,不能破坏现在欢快的气氛。 毕竟,家里长孙结婚,回家去办个酒席,也没毛病。 “那我就不跟着过去了,我打算回一趟榕城!”李木木说道。 李林林有些舍不得跟哥哥分开。 不见面的时候,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见面了,分开的时候,反而觉得更加难受。 李木木看着妹妹的眼眶都有些红了,笑着摸摸她的头说:“都多大的人了,结婚了,还撒娇。” 李林林被哥哥这一促狭,那点儿伤感就消失了。 苏爷爷问:“木木啊,你真的不跟着我们一同去?” 李木木说道:“婚礼已经举行了,就是待客,我去榕城还有点别的事情。” “那也行!以后多到京城里来,看看你妹妹。最好在京城里落户才好。” 苏爷爷对木木还是挺喜欢的,懂得感恩还是个聪明的孩子。 看着一大家子人为了回老家兴师动众的,苏小甜无语。 她觉得,不用这样麻烦,她一个人回家,妥妥的就都带回到京城了。 可要是她真的这么说了,估计很多人要担心怀疑。 还是一家子人都去吧,这样过年就不用回去了。 这个暑假,没赚到钱,寒假的时候不能浪费了,一定要好好的赚钱才行。 当天晚上,一家子人在餐厅门口挂了东家有事,停业七天的牌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二日一早,有人看到壹鸣阁又没有开门,都很是失望。 最近壹鸣阁关门的时候有点多啊。 可人家家里有喜事,能怎么办? 好在也就只有七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此时,苏家一家子人已经在火车上睡了一觉。 大大小小二十来口人,人多势众。 他们带的东西虽然都不是十分值钱,但大包小包很扎眼。 从进了火车站,就有不少的人盯着看他们。 这个年月,治安不是太好,很多人会在火车上对乘客的行李动手。 只是,看到一行人,就算有些不法分子也不敢盯着。 这么多精壮汉子,要是被抓住,一人一脚,命都没了! 钱虽然重要,但命更加重要,还是别在虎口拔牙了。 这么大的火车站,又不是没有别的肥羊。 因此,一路上他们走得十分顺利。 第三天的早晨一行人就到了县城里。 这时候的交通比起前几年的时候倒是好了不少,就是去南岭村方向的班车也加了一趟。 但他们人多,光是他们一家子人车都要满了,就不说他们这一趟回来,十分着急,还要赶时间。 苏老三便说,直接去车队里看看,能不能租一辆车回家。 车队里的队长这时候已经换了,苏老三并不认识,但车队里还有以前认识的同事,苏老三很快租到了车。 送他们的,正好就是以前的老同事。 从老同事的口中,苏老三知道这几年县里的变化不少,车队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勉强维持而已。 又说起来,以前的食品厂,现在已经彻底的破产了。 齐良英听到食品厂破产的时候,暗自庆幸。 当初,她果断拿着五百块钱的遣散费离开食品厂是正确的。 要是当初没有果断地离开,现在只怕是和那些没有工作也没有工资的人一样可怜了。 想着自己的当年走得憋屈,现在却比那些人要好得多,齐良英只觉得腰杆儿都挺直了不少。 她瞬间有了衣锦还乡的感觉,也越发肯定了,自己这个铺子要好好的开下去。 李柱子两口子匆匆忙忙回到自家铺子里看了一眼,便跟着苏家人一同回到村子里去了。 至于回村子的原因,不外是因为苏家要在回村子待客,李柱子两口子一定是要回去帮忙。 一大家人到了南岭村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十分震惊。 过年的时候,苏家的人都没回来,怎么这时候忽然回来了? 倒是有人想起听到的消息,说李柱子两口子带着孩子去京城了,因为苏家长房长孙苏首温要结婚。 这时候忽然回来,莫不是打算在村子里举行婚礼? 苏家本来就是带着这个目的来的,因此倒是也没瞒着,直接将自家双喜临门的事情说了。 酒席的时间定在了第三天。 但他们却已经开始忙起来了,邀请客人之类的,现在都要准备起来,要不到时候席面摆出来了,没人来坐席就难看了。 三个儿子,八个孙子都被苏奶奶打发出去请客人了。 第505章 苏小甜在家里帮忙收拾房子。 已经有些时候没有住过人了,看起来整个乱糟糟的。 苏小甜果然在堂屋里看到了大爹大妈帮忙收拾进来的一堆石头瓦罐之类的。 苏小甜便找了个箩筐将这些都装进去。 她说的是要将这些都好好的藏起来,实际上却是将这些宝贝都偷渡到了空间里。 苏小甜觉得,自己以后回来的次数不会很多,不如趁着这一次都带走。 苏奶奶等人也都各自忙着,听苏小甜说起这话,也没放在心上。 反正是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起来也好。 苏奶奶带着三个儿媳妇、苏小甜、李林林以及主动过来帮忙的李柱子媳妇,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算将房子收拾得亮亮堂堂的。 苏奶奶看着黑漆漆的墙壁说道:“时间不凑手,要不应该把墙也刷得白生生的才好看。” “奶奶,咱们就是来招待客人。”苏小甜笑着说道:“大哥大嫂京城里的房子收拾得可亮堂呢!” 苏奶奶嗔怪的看着苏小甜。 “你这孩子,我不过是白说一句罢了。” 这个老宅子,他们一大家子人住了好几十年了,很有些感情,可是,这一次来之后,她忽然就有了一种陌生的感觉。 当初离开的时候,还想着等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就回来。 但现在竟觉得,可能以后回来的时候会越来越少。 王香花倒是能理解苏奶奶的心思,笑着说:“娘,人活着都是要往上走,咱们家现在走得远了,这里说不定也就是个念想了。” “这个道理我也懂,只是住了大半辈子的家,到底有些舍不得!” “奶,有人的地方才是家,我们一家子人都在外面。” “娘,您看看您,大好的日子,咋就想到这些不好的事?”梁秀忙就缓和气氛:“咱们忙完这些,还有好些事呢。” “你说的是,是我想的多了。老三媳妇啊,你说咱们能待多少桌的客人?买上五十斤猪肉够不够?” “娘,咱们家这一次是双喜临门,可要大半才行,五十斤肉怕是不够,最少也要八十斤。”齐良英心里默默算计了一下说道。 “要这么多啊?”苏奶奶先是觉得多,但转念又想到,一家子人浩浩荡荡地来一趟,光是车费就花了很多了。 这点儿肉也就不算啥了。 “娘,咱们家这喜事,来的人肯定多啊,我估计怎么也要二十桌人往上了。” 梁秀还没算过这个事儿,听齐良英这么说,觉得也有道理。 “可不是,到时候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要来,来了还要拖家带口的!另外亲戚朋友们也不能少了。” 听着两个儿媳妇这么说,苏奶奶点点头,看起来心里都有成算,她也能放心了。 “娘,我觉得,除了猪肉,咱们还得买点儿鸡肉。也不知道这两天有人捕鱼没有,要是再加上一道鱼,那就体体面面了!” 齐良英到底也不像以前抠抠索索的,而是很快就将一桌子菜谱都给念叨出来了。 “哎呀,这样的席面,我还没见过!”李柱子媳妇感叹说道。 这两年好些了,一桌席面能有两个肉菜就不错了。再往前她小时候那些年,那席面更加寒酸。 “行,咱们打听打听,让柱子帮忙。”苏奶奶顺着齐良英的意思,打算体体面面准备酒席:“再给咱弄点儿酒,到时候让大家
相关推荐:
鉴昭行
醉情计(第二、三卷)
差生(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屌丝的四次艳遇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