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凤帝临朝 > 第50章

第50章

和苏奶奶二人带着孩子们并李柱子收的三百个鸡蛋去了县城。 临走的时候,苏奶奶还给了李柱子三十块钱,让他继续收鸡蛋。 还说了,两天之后让李柱子送过来。 柱子媳妇本来还担心,李柱子冒冒失失地收鸡蛋,赔了怎么办。 现在有了老苏家的这番作为,柱子媳妇放心多了。 她本质上不是一个善于冒险的人,还是想稳稳当当地过小日子。 不说李柱子这边继续收购鸡蛋,就说苏奶奶等人到了县城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做小生意。 三百个鸡蛋,苏奶奶拿出了一百五十个,其中一百个做成茶叶蛋,剩下五十个就是最简单的白水煮蛋。 “奶奶,我们家还有些肉票,这一次又从家里带了不少菜来,要不做成菜盒子或者包子一起卖?”苏小甜觉得,只卖鸡蛋和茶叶蛋,虽然能赚钱,但到底太拘泥了。 苏奶奶想一想说:“行,等会儿你跟着你四哥去买肉,我们在家里摘菜,明天早早起来,就去火车站。小远没有来过县城,也跟着一起去买肉。” 迟意远点头应允。 苏奶奶笑道:“小远,你到了咱们家,就当是自己家一样,可千万别客气啊!” 迟意远忙道:“我知道,苏奶奶,您放心吧,我不客气,明天我还要跟着一起去火车站看看。” 苏家众人齐心协力忙了一个晚上之后,很迟才休息,但第二日一大早,所有人都准时起来了。 除了鸡蛋和茶叶蛋之外,苏奶奶还准备了三十个杂粮面的馒头和二十个韭菜盒子。 价格是苏小甜定下来的。 苏小甜不是冒冒失失直接决定的,而是做了成本估算之后,加了钱定下的价格。 “这样的价格有人要?”迟意远好奇地问。 现在的人都这样有钱了吗? “我打听过了,早上九点,有一趟长途客运会经过咱们县的车站,停十五分钟,咱们要去的就是这趟车。” “为啥是这趟车?”迟意远眉头轻蹙,问道。 “这趟车到了咱们这里的时候,乘客自己带的食物肯定没有了,就算有,几天时间,这样热的天气,估计也不能吃了。” “他们想吃新鲜的食物,只能在火车上买,但是,火车上的食物,肯定不好吃,咱们这些就有市场了。” 苏小甜说得十分肯定,但迟意远觉得,不是很可信。 毕竟,苏小甜自己都没乘坐过火车,怎么可能知道火车上的情况? 苏小甜当然知道,而且她知道是因为,火车上的饭菜,几十年如一日的难吃。 “行吧,咱们去试试。小甜你说,我们这么多吃的,能卖出去不?”苏小四迟疑地问道。 虽然想做生意赚钱,但事到临头,他到底还是有些担心。 “试试吧,就算卖不出去也没啥。十二点钟还有一趟长途车会路过,停十分钟。” 苏小甜相信,就算第一趟车上卖不出去,等第二趟车的时候,肯定也能卖出去。 十二点,正是吃午饭的时候,那时候去叫卖,绝对有很多人要。 苏奶奶没有苏小甜这样乐观,但并没有打击孙女儿的积极性。 小孩子难得兴致勃勃的。 迟意远对此觉得十分新鲜,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小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按道理说,一个乡下姑娘,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呢? 但事实就是,苏小甜真的就知道这么多。 迟意远跟着苏家七个孩子一起到了火车站,他们采取分工的方式。 一组两个人,一共分成四组,每组带的食物都不多。 “等会儿,咱们上不同的车厢,不管能不能卖出去,十分钟之后,必须下车。”苏小甜郑重其事地说道。 要是被火车给带走,可就不好玩了。 至于分组的方式,很简单,年龄最大的带着年龄最小的,以此类推。 结果就是,苏小甜和迟意远两个人一组。 “意远哥哥,咱们去最前面的车厢。四哥,你带着九哥去四号和五号车厢,五哥和八哥去再往后面的两个车厢。六哥和七哥你们去最后两节车厢。 这边才分工完毕,火车已经停住了。 新建的小站,人并不多,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也不多。 苏小甜拎着小竹篮子,一溜烟儿地就朝着火车上跑去。 迟意远都差点追不上。 “小甜,你慢点!”迟意远可是真的吓坏了,忙就迈开长腿追过去。 苏小甜人已经到了车厢里,这个车厢是硬座车厢,一般都是钱不多的人才会坐硬座车厢。 “各位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们,你们坐了这几天的火车,肯定想吃一口热乎的吧?我这里有热气腾腾的大馒头和韭菜盒子,价格便宜不要票。” 听到苏小甜这一番吆喝的时候,迟意远吓得一个趔趄,差点儿坐在地上。 这小丫头,胆子太大了吧? 不怕被抓起来吗? 光明正大的投机倒把? 苏小甜虽然在光明正大的吆喝,可是实际上声音并不大,也就只够附近的几个人听见。 大部分的人没有啥反应,只有一个老人,听到苏小甜这话,也压低了声音问:“小姑娘,你说真的?” 苏小甜郑重的点头:“当然是真的,您看看,可实惠了。” 一面说话,苏小甜一面将篮子里的布撩开一点,给老人看。 “给我来两个茶叶蛋,再给我来两个馒头,一个韭菜盒子。”老人果然十分有兴趣,直接就要购买。 苏小甜利索的应了一声,从篮子里按照老人的要求拿出了茶叶蛋和馒头、韭菜盒子。 “老爷爷,这是您要的东西,一共一块零五分钱,算您一块钱,您看可好?” 老人听到还给抹零了,当下笑了说:“倒是个聪明的娃。” 收了钱,苏小甜继续前行。 苏小甜和迟意远两个人这一组是分配的东西最多的一组。 可是,迟意远长久的缺少与人正常的交流沟通,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苏小甜像是蝴蝶一样在车厢里飞来飞去。 他都觉得,眼前这个小姑娘好像从来不认识一样的,竟然如此能干聪明。 她小嘴儿巴拉巴拉的说上一通,竟然有好几个人买了。 也是运气好,这段时间乘警们不知道干什么去了,一个都没出现。 等第一节车厢走完之后,苏小甜就发现自己的篮子空了大半。 馒头和菜盒子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十几个茶叶蛋和十几个水煮蛋。 “小姑娘,你有馒头?” 有人听到消息追过来,可馒头菜盒子都没了。 “大哥哥,没有了,我篮子里只有水煮鸡蛋和茶叶蛋了。”苏小甜十分遗憾的摊摊手说道。 青年显然十分失望,他这几天吃火车上的饭,觉得没有味道,刚才看到有人吃韭菜盒子,那味道,别提多好了。 他问了消息追过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人,谁知道还没有了。 “大哥哥,水煮蛋和茶叶蛋也能好吃,要不您卖几个尝一下味道?” 不等青年回答,第一个买茶叶蛋的老人追了过来。 “小姑娘,你的茶叶蛋还有吗?” “老爷爷,还有。”苏小甜忙说。 “都给我,都给我。” 老爷子倒是十分豪爽,张口就要包圆儿。 苏小甜数了一下,笑着说道:“老爷爷,还有十五个茶叶蛋了,一个一毛五,一共是两块两毛五。” “给你,这是两块三,前头你抹零的也别抹了,你们家的东西,值这个价!”老头子大气的很,直接伸手就给苏小甜一张两块的钱并三张一毛的钱。 苏小甜笑着谢了老爷子。 青年看着老人将茶叶蛋都拿走了,还没反应过来。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才惊讶的发现,自己好像又错过了茶叶蛋。 “小姑娘,你这里还有什么?” 他当机立断,立刻决定不管苏小甜的篮子里还有什么食物,都要买一些。 “只有水煮蛋了,大哥哥。”苏小甜忙甜甜的笑着说:“大哥哥,要不,你就买两个水煮蛋吧!” 听到苏小甜这么说,迟意远觉得,肯定卖不出去了。 水煮蛋,大家分明都不喜欢。 第176章 确实,相对于味道寡淡的水煮蛋来说,香味浓郁的茶叶蛋更加具有市场。 苏奶奶做茶叶蛋,还真是一把好手,不要说别人,就是苏小甜见过后世很多美食,也必须承认,苏奶奶做的茶叶蛋确实是精品。 吃了茶叶蛋的人,肯定不想吃没什么滋味儿的水煮鸡蛋。 可篮子里这些水煮蛋,苏小甜也没打算带回去。 她坚信事在人为,只要够努力,这点儿鸡蛋,肯定能卖出去。 憋着这口劲儿,苏小甜没有放弃,而是认真地推销。 年轻人虽然不太想吃水煮蛋,但这几天吃火车上的食物,嘴巴里都要淡出鸟儿来了。 听着小姑娘巴拉巴拉小嘴儿不停地推销,他觉得,水煮蛋好像也不错。 “小姑娘,水煮蛋真的有这样好?”他忍不住开口问。 这时候,苏小甜几乎都要放弃了,听到这话,立刻满血复活。 “是的,大哥哥,我们家的水煮蛋可是用正宗土鸡蛋煮出来的,营养价值高嘞!”苏小甜眼角弯弯,都是笑容。 在苏小甜极力推荐之下,年轻人买了五个水煮蛋。 “大哥哥,水煮蛋便宜,一个一毛两分钱,您要五个,一共六毛钱。”苏小甜手脚麻利地从篮子里拿出五个水煮蛋,然后说出价格。 年轻人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知道鸡蛋的价格,就算手里有票,一个还要九分钱嘞。 一颗水煮蛋要一毛两分钱,确实不算多,不要票,还赚了。 他也不拖拖拉拉的,很快就从口袋里掏出几张毛票子,从中数出六毛钱。 “小姑娘,你算数学得不错?读过书?” 苏小甜甜甜地笑着说:“在读书。” 苏小甜一句在读书,说明了自己目前的身份是个学生。 年轻人显然很意外,像这样的偏远县城,男娃读书的多,女娃儿大部分都是读两年,不是文盲之后,就不读书了。 没想到,眼前这个能说会道的小姑娘居然是个学生。 “不错,要好好读书!”他笑着鼓励苏小甜:“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苏小甜接过钱,笑着说了两句吉祥话,接着往后走去。 篮子里还有十几个鸡蛋,苏小甜打算将这些鸡蛋都卖出去再下火车。 迟意远一言难尽地跟在苏小甜的后面,良久之后,终于没忍住问:“小甜,你怎么这么懂?” 迟意远真是叹为观止! 小甜这丫头,真是带给他一个又一个惊喜。 “说好话总没错!”苏小甜自然不能说,这是上辈子历练来的。 很快,篮子里剩下的水煮蛋也都卖出去了。 苏小甜如释重负,拎着空空的篮子,心里满足。 为了减轻哥哥们的负担,今天带过来的东西,她一个人拿了将近一半,剩下的一半分给了几个哥哥。 她篮子里的卖光了,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苏小甜心里那个美啊。 她拉着迟意远的手朝着火车下面跑去。 迟意远被软软的小手握住,心跳加快了一点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少年的心,已经萌动。 只是,苏小甜并不知道,她从这时候开始,在迟意远的心里,就已经不一样了。 “慢一点,小心磕着碰着!”迟意远担忧地说。 苏小甜欢快得像一只小鸟一样,眉角飞扬地对迟意远笑。 “我们快去看看哥哥们卖完了没有,要是没有,赶紧拿过来,再推销一波。” 哥哥们都没有做过生意,苏小甜很是担心他们不会推销,万一那些吃的都砸在手里就不好了。 当她跑到火车下面,很快就看到了围在苏爷爷身边的几个哥哥。 几个人脸上都是笑容和激动。 “小甜,你们那边啥情况?”苏小四激动地喊道。 “四哥,你们什么情况?”苏小甜看着哥哥们这样,觉得,应该不错,初步取得成绩了。 “小甜,四哥可厉害了,卖出去了,都卖出去了。”苏小九一脸星星眼的看着苏小四。 以前都没发现,四哥竟然这样厉害呢,他要向四哥学习,做个一样厉害的人。 “卖出去了,我们也卖出去了。好多人想要。”苏小五几个也惊喜地开口。 原本还担心今天带出来的东西可能会有一大半被带回去,没想到,才短短几分钟时间,就都卖出去了。 悄悄地摸一下衣兜里的钱,苏小五激动坏了。 “小甜,你带得多,是不是还有剩下的?要是有,给我!”苏小四激动地冲着苏小甜说。 他一直都遗憾,自己今天拿得太少了,要是多一些那才好。 苏小甜给他看了一下自己空落落的篮子,表示自己也没有了。 苏小四有些遗憾,小甜分明带去了那么多,怎么也卖光了? 他真是太喜欢这种卖东西的感觉了。 “意远哥哥,你听到了吗?咱们成功了,都卖出去了!” 苏小甜开心,扯着迟意远的袖子笑。 迟意远看着小姑娘欢快地笑,眼角眉梢也染上了几分笑意。 苏奶奶在家里着急。 这时候做生意的环境好了很多,但还不能光明正大。 几个娃就这样去,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人盯上。 要是盯上了可咋办?要惹祸的。 老头子也不知道聪明不聪明,机灵不机灵,知道不知道怎么照顾几个孩子。 苏奶奶一个人在家里,心里百转千回,想到了很多。 但最终也没有什么结论。 直到大门响了,苏小甜等人欢快的声音传来,苏奶奶才停止了胡思乱想。 她急促地出门问:“啥情况?” “奶奶,都卖出去了,都卖出去了。” 啥? 苏奶奶不敢相信的看着苏小甜等人,似乎想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他们是不是骗人。 “真的?” “真的,奶,我们骗你干啥?” 苏奶奶茫然,做生意这样容易吗? 难不成这几个娃不会做生意,赔进去了? 苏奶奶越想越觉得,自己猜测可能是对的。 “小甜,你们不是赔本卖的吧?” 苏小甜愕然,奶奶这是什么想法? 他们出去卖东西,咋能赔本呢? “当然没有,奶,您就放心吧,我们赚钱了。“ 苏小甜拉着苏奶奶的手,径自走到屋里,从衣兜里掏出一摞毛票。 苏小五等人也都忙着从口袋里掏钱,很快,就掏出一堆零零碎碎的毛票子。 苏奶奶看着桌子上放着的一大堆钱,一再眨眼睛,她觉得,肯定看错了。 虽然这里面最大的是一块钱,但这么多的毛毛票子,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咋这么多?”苏奶奶简直难以置信。 “今天咱们带着一百个茶叶蛋,五十个白水煮蛋,还有三十个杂粮面馒头和二十个韭菜盒子,我算过了,按照之前定价卖出去,能有三十六块五毛钱,就算买得多给抹个零,应该也能有三十六块钱。” 苏小甜一边指挥哥哥们数钱,一面一五一十地开始算账,小姑娘口齿伶俐,算得十分认真投入。。 “这里头,收鸡蛋用了十五块七毛五分钱,面粉和肉一共用了七块四毛钱,加起来就是二十三块一毛五,还用了韭菜,是家里的,没花钱,要是从外面买,五斤韭菜也要两毛五分钱,就是二十三块四毛钱。” 这边苏小甜算账,苏小四忽然开口:“鸡蛋一个九分钱,一百五十个鸡蛋,应该是十三块五毛钱,你咋说是十七块七毛五分钱?” 苏小四以为妹妹算得太着急算错了,没忍住提醒了一下。 苏小甜说:“没算错。每个鸡蛋柱子叔都要抽成,加上就是这个数字。” 苏小四这才想起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他忙就按照之前说好的抽成算了一下,果然就是这个数字。 很快,哥儿几个的钱总数也算出来了,一共是三十六块一毛五分钱。 “奶,我们赚了十二块七毛五分钱。”苏小四惊讶地喊道。 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咋可能? 要是每天赚这么多钱,很快就要发财了啊。 “小甜,咱们要发财了,一个月能挣三百多块钱呢!” 苏小甜看着激动的苏小四,却不得不给他泼凉水。 “四哥,你想得太简单了,这个生意,咱们最多也就做几天,之后就不会这样顺利了。” 苏小四不明所以。 “会有人盯着咱们,不是来抓投机倒把的,就是有人做和咱们一样的生意。” 苏小甜觉得,这两种可能都会发生,就是不知道哪种情况会更早一点发生。 苏小四原本十分激动,结果一盆火就这样被苏小甜给浇灭了。 他幽怨地看着苏小甜,臭小甜,就不能让他多高兴一会儿吗? 苏小甜忍俊不禁地笑了。 “四哥,你也别着急,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还有什么办法?”苏小四眼中又出现一些神采。 “咱们抓住开始的几天,多赚一点钱,然后咱们就想办法开一个小吃店。” “还能自己开店?”苏小四觉得,这简直就是痴人做梦。 怎么可能呢?所有的饭店可都是国家和集体的,个人怎么可能开店? “会有办法的!”苏小甜很是自信的笑着说。 可实际上,苏小甜觉得,这事儿目前可能还会很难办。 但苏小四并不知道,兀自高兴着。 “咱们假期这些时间,先用这个办法赚钱,等开学的时候,就开一个小吃摊,然后就是小吃店。”苏小甜简单地做了一个规划。 “行!”苏奶奶盲目地相信孙女儿说的肯定没有错。 倒是苏爷爷,忍不住说:“万一真的当做投机倒把给抓了咋办?” 今天没出事,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出事。 苏小甜笑着说:“爷爷,没事的,咱们小打小闹,每天只用一小会儿时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时候,聪明人都开始想办法赚钱了,有几个人会忙着抓投机倒把? 苏爷爷虽然担心,但还是勉强表示同意,他以后要更加留心的看着,千万不能让那些人把几个娃给抓了。 苏小甜根本不知道苏爷爷心里已经想了这么多,她忽然伸手从一堆钱中拿出一块钱放在迟意远的手中。 “小甜……”迟意远脸上的笑容很快消散,看着手中的一块钱,百味成杂。 “意远哥哥,这是给你的工钱!” 迟意远冷着脸将钱重新丢在桌子上说:“我不要。” 一天赚一块钱,哦,不是,是十分钟不到的时间赚一块钱,他没这个脸。 何况,他在火车上,其实什么都没做。 一路上,他就是个陪伴的人,陪着苏小甜,仅此而已。 “意远哥哥,这是你应该得的,付出就该有回报。”小姑娘脸上都是天真诚恳的笑。 付出就该有回报? 所有人都觉得,这话好像哪里不对,但一时半刻又想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对。 这句话放在后世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放在这个时代,却明显让人觉得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我不是为了钱去帮忙的!” 少年的脸上带着冷意,但冷意中,却透着几分尴尬和难堪。 苏小甜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做错事了。 “意远哥哥,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每个人的劳动都值得被尊重。”苏小甜忙就解释。 苏奶奶看着苏小甜这样子,忍不住也笑了。 小甜这娃,太冒失了,这样给小远钱,让这孩子咋想? 苏小甜不知道,可苏奶奶却一直都看出来,迟意远是个十分敏感的性格。 “小远,你别介意,小甜就是个孩子,想事情不周到。” 迟意远看着眼前的小丫头,良久之后,脸上终于多了一丝笑容。 是啊,何必和一个小丫头计较呢? 一个孩子罢了,哪里能懂得这么多? 她肯定就是真的想给自己分一块钱,仅此而已! “奶奶,我就是觉得,付出劳动,就该有所回报。不光是意远哥哥,我和哥哥们也要有回报。”苏小甜软软的声音忽然说。 众人显然都没想到苏小甜会忽然说出这样一番话。 大家都傻傻的看着苏小甜。 “小甜,你这话是个什么意思?” “就是大家都帮忙,也要都拿工资。” 苏小甜忽然觉得,自己这番话放在这时候说,好像不合适。 但是,话已经说出来了,就算反悔也来不及了。 苏奶奶没想到孙女儿居然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言论。 “小甜,你咋能有这样的想法?赚钱了,不该给爷爷奶奶吗?”苏小五忙就开口。 平日里看着妹妹很聪明,怎么关键时候就犯傻? 苏小甜嗫嚅了一下,没有说出话来。 后世很多孩子帮忙,家长都会给钱的…… 可这话她没有办法说出来啊。 “奶奶,我说错话了!”苏小甜看看周围几个哥哥都是不赞同的模样,忙开口道歉。 这时候,苏小四开口了:“我觉得,小甜这话没毛病,奶,等我们开学了,您一个人肯定顾不过来,到时候,就可以招一个人帮忙,到时候,肯定要给工钱。” 说完之后,看着大家依然不太理解的样子,苏小四又开口了:“就像大家在工厂里干活,也会拿工资一样的。” “可是,我们是一家人。” “有句话叫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苏小四这话说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苏奶奶的脸色十分不好看。 “奶,我不是要算账的意思,我就是在举例说。您把我们当成您雇佣的小工,每天给三毛钱两毛钱也行,或者一个月给多少也可以。” “你个混小子,敢和你奶明算账了!”苏爷爷当下暴怒了起来。 苏爷爷还从来没有动过这样大的气,一张脸气的通红,挥着巴掌就要甩下来。 苏小甜眼看着爷爷的巴掌就要落到苏小四身上,忙冲过去抱住苏爷爷的胳膊。 “爷爷,是我的错,是我这样想,四哥才顺着我的意思说下去。” 都是她,如果不是她,爷爷就不会生气到要打四哥。 苏爷爷被小孙女抱着胳膊,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果是臭小子,他这个巴掌毫不留情的甩下去了。 可是,娇娇软软的孙女儿当面,苏爷爷真的没有办法甩出这个巴掌。 “小甜,你为啥会这样想?”倒是苏奶奶先恢复了理智。 她觉得,孙女儿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有原因的。 “奶,我就是觉得,这样大家都会很努力的工作,这就叫激励!” “难道你奶不给钱,你们就不努力了?”苏爷爷显然对这样的说法不能认同。 他老头子一辈子觉得自己精明强干,会教导儿女,可怎么到了孙子这一辈,就成这样了? 苏小甜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对于她来说,这是习惯的,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接受这样的理念,确实有些难。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苏奶奶才开口:“老头子,你仔细想想,我觉得小甜这娃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苏爷爷不赞同的看着苏奶奶,那意思分明就是在说苏奶奶这是糊涂了。 自家孙子,哪里有花钱雇的道理。 “老头子,你别瞪我,我就是觉得小甜这话也不是没道理。” “咋就有道理了?我这个当爷的,你这个当奶的,还不能使唤几个孙子了?”苏爷爷的语气依然十分暴躁。 苏奶奶笑着说:“要是这样看,你说的也没错,可是老头子,你换个角度想,咱们雇别人干活,要给工钱,那为啥不能将工钱给自己家娃?” 苏爷爷显然还是不能接受,羊角胡子一撅一撅的。 第177章 苏奶奶又道:“钱给自己家娃,开学的学费,说不定他们就能自己出了,买书买本子的钱也有了,为啥不行?” 能给自己人,没有必要给其他人。 苏爷爷没有想过这么多,但此时听苏奶奶一说,觉得还是十分有道理。 家里的娃儿们都不是乱花钱的性格,给了其实也都能用到正事儿上。 “你的意思,给他们工钱?” “当然要给,不光给,小甜还得多给。”苏奶奶十分大气的说道。 “奶,为啥要给小甜多给?”苏小四十分不满意地开口嘟囔。 “不为啥,就为了这主意是小甜想出来的。”苏奶奶瞪了苏小四一眼:“你要是有办法想出赚钱的路子,我也多给你!” 这臭小子,多给妹妹一点钱咋了? 就这都要计较,这可不行,回头要好好说教说教。 要是没有小甜被龙王爷看重,他们这些臭小子别说读书了,能不能吃饱都是问题。 苏小四也就是这样随口问一句,被苏奶奶这样说了之后,也就是摸摸鼻子。 小甜拿得多,也是应该的,今天卖出去的东西,小甜一个人就一半呢。 迟意远显然没想到,苏家竟然还有这样的操作方式。 他觉得,这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此时的迟意远并不知道,今天这件事,对于他的将来有多么巨大的影响。 最终,苏奶奶定了,每天净收入的一半拿出来做他们几个人的工资。 苏小四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美事儿呢。 他得意地想着,一天最少五毛钱,要是赚得更多一些,说不定还能赚个一块钱。 一个假期下来,就要赚不少。 他要是再能用这些钱赚钱,那很快就能成有钱人了。 此时的小伙子还没有想过,什么是真正的有钱人。 在少年的想象中,身上能有上百块钱就不得了了。 直到多年之后,他真的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之后,回想起这个时候,还觉得如同做梦一般。 转眼之间,二十多天过去。 这期间,李柱子送了几次鸡蛋,他按照苏奶奶的要求,一次送得比一次多。 最多的一次,一口气送了八百枚鸡蛋过来。 李柱子抹去额头上的汗说:“婶儿,您可是不知道,我们红心大队都没这么多的鸡蛋。” “那你这些鸡蛋是哪儿来的?”苏奶奶担心地问。 她是真的害怕李柱子从养鸡场里弄鸡蛋,要是这样,那就犯错误了。 “婶儿,我把周围大队里的鸡蛋也都收了,我寻思着,过两天还得去其他公社里看看。” 苏奶奶笑了:“庄户人家的鸡蛋,舍不得吃,就指着换钱买油盐酱醋嘞,你收了,他们也高兴。” “婶儿,您说的是,可高兴了,跟我说,继续攒着,过几天让我再去。” 苏奶奶忽然又想到了什么,一面给李柱子倒水,一面开口。 “柱子,不光要鸡蛋,有各种菜也收一点,我们也用得到。” 李柱子接过苏奶奶手中的水,一气儿灌下去,才说:“行,婶儿,您要多少,都要啥菜给我说。” 他寻思,应该是苏奶奶家里要吃新鲜菜。 “柱子,我每天做菜盒子,要的菜可不少。” 李柱子这才明白过来,忙应下来。 “柱子,菜一斤给你两分钱,少是少了点,但价格要是再高,婶儿也拿不出来。”苏奶奶笑着说。 李柱子着急了,忙就开口:“婶儿,您说这话可就折煞我了,收鸡蛋,我都赚了不少钱了,咋还能在菜上赚钱?” 苏奶奶笑道:“你收菜也要花时间花力气,给你钱咋了?” “就是,柱子叔,我们每天帮忙,奶还给我们工钱嘞。”苏小四乐呵呵地说。 李柱子听苏小四这么说,倒是释然了很多。 他一直担心,苏奶奶是想着照顾他,所以给他的钱多。 苏家的院子里有菜园子,陈子安家也有个不小的菜园子,这段时间苏奶奶用的大都是这两个菜园子里的菜。 但现在用量越来越大,就显得不够用了,偏偏城里的菜太稀缺了,抢不到,还不新鲜。 “那行,婶儿,这事就交给我,我保证给您办得妥妥当当的!”李柱子连连点头应下来。 又能多赚一点钱了,这段时间赚的钱可比之前在大队里半年赚的钱还多。 李柱子不知道苏奶奶他们怎么赚钱,但他很乐意做个中间商赚点儿小钱。 每天能多一点进账,李柱子就觉得心满意足。 柱子媳妇知道这事儿之后,也很高兴,一心觉得,苏家帮了自己家不少忙,应该好好回报。 “咱们家这两年条件不好,过两年好些了,也得给叔和婶儿孝敬。”李柱子沉吟说道。 虽然不是亲爹娘,但要是没有苏家二老,他李柱子只怕还是个被人看不起的癞子头。 柱子媳妇点头应着。 苏奶奶带着几个娃做生意,风生水起。 两个儿媳妇和苏老三闲着的时候,也会帮忙。 苏奶奶按照苏小甜说的,劳有所得,只要参加劳动的人,就能获得一定的收入。 最开始苏老三和齐良英、梁秀三个人还不适应,觉得就是自家人帮一把忙,还要钱成什么了。 但是过了几天,他们逐渐适应下来,也就顺着苏奶奶的意思,将苏奶奶递过来的毛票子收下。 一家子人,其乐融融的。 但这样的生意却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 果然就像苏小甜之前猜测的,因为苏小甜他们赚钱,被一些眼尖的人发现了。 现在看中这一趟火车,上去推销小食品的人不在少数。 人多了,竞争就激烈了,尤其这里面还有一些就是火车站职工的家属,更是比他们方便很多。 火车上又不像其他地方,没有固定的客源,就算苏小甜他们的茶叶蛋香,韭菜盒子实惠,但因为竞争大,并没有太多优势。 小生意越来越难做,苏小四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了。 怎么就越来越不赚钱了呢?昨天他才赚了五毛钱,还不如第一天的时候。 “小甜,你说咋办呢?你这么聪明,肯定有办法!”苏小四蔫蔫地问苏小甜。 苏小甜想了想说道:“咱们换个生意做!” 这段时间做小生意,除了有人竞争之外,一切都很平稳。 甚至就连乘警都没有出现过。 这或许能从中察觉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因此,苏小甜决定,火车上的生意不做了。 这么多人竞争,每天投入人力物力,实在是不划算,浪费时间。 苏小四是想让苏小甜挽救生意,没想到苏小甜直接开口放弃。 “小甜,你怎么可以这样?”苏小四着急得都快哭了。 苏奶奶听苏小甜这样说的时候,也很意外,有些舍不得。 老太太以前都不知道,还能这样做赚钱。 可这才多长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呢,她的小金库里增加了四百多块钱。 老太太心里那个美啊! 可是这样的美丽心情都还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就结束了。 怎么想都不甘心啊! “小甜,其实这生意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就是比以前少赚了一点!” “奶奶,您放心,我有其他的法子,保证让您有事儿做,有钱赚。” 苏奶奶再问,苏小甜却不说了。 只说,到了下午就知道了。 看着苏小甜出门的背影,苏奶奶心里都是遗憾,竟然忘了问苏小甜打算去哪里。 “老头子,你说这么赚钱的生意,咋就不能继续做了呢?” 苏奶奶说这话的时候,很是难过。 人就是这样,食髓知味。 没有尝到甜头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真正尝到甜头之后,就舍不得了。 半天时间,苏奶奶都蔫蔫的,哪怕是连中午饭都没有太好的心情做。 苏小甜出门之后,大半天没回来,就连吃饭的时候都不在。 到了下午,苏爷爷实在是忍不住了,朝着大门外面看了好几次。 甚至,忍不住怪几个孙子,这么多的人,怎么连个妹妹都没看住。 苏小四等人也觉得挺冤枉的,他们去写了一会儿作业,谁知道小妹就不见了? 再说,奶不是说了,小妹出去的时候,爷爷奶奶都知道? 咋就怪他们了? 就在一大家子人一个怪一个的时候,苏小甜回来了。 “奶,我回来了。” 苏小甜从大门外面进来的时候,还推着一辆小推车。 小小的身体推着一辆推车,看起来有些不太协调。 “哎呦,奶的乖宝啊,你这是干啥去了?咋弄了一辆车回来了?” 苏奶奶忙就上前,将苏小甜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确定她的乖宝没事之后,才算放心了一些。 “小甜,你怎么能这样跑出去?也不给家里人说一声。”苏小五作为亲哥哥,板着脸上前训斥苏小甜。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这已经是苏小五能说出来最严厉的说辞了。 苏小甜自己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显然别人不是这样想的。 苏小四忙就扯了一把苏小五说:“小五,你这是干啥?” “五哥,小甜也没干啥不对的,你就别怪小甜了!” “五哥,你好好说,要是小甜被你惹哭了,你自己去哄!” 几个兄弟七嘴八舌的,弄的苏小五有错一样。 苏小五心里那个阴影面积啊! 都是一个爹娘生的,怎么待遇差别这样大呢? 算了,不说就不说吧。 反正,小甜是懂事的,不会闯祸。 就在苏小五担心苏小甜会不会因为这个哥哥们的偏疼而长歪的时候,苏奶奶却将目光看向了苏小甜弄回来的推车上。 推车是十分寻常的推车,可不寻常的地方就在于,推车上面大大的改装了一番。 推车上用木头搭了个架子,板子上面还凿开了几个大小一样的洞口。 架子上面有几个格子,也不知道是干啥用的。 “小甜,你上哪儿弄的这么一辆小推车?”苏奶奶奇怪的问。 苏小甜笑着撒娇说道:“我已经寻摸了好几天时间,才弄到的。” “小甜,你弄这么一个奇奇怪怪的推车干啥?”苏奶奶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这个奇怪的推车有啥用处。 装东西都因为这个奇怪的架子不能好好装。 这也就是苏小甜弄回来的,要是换成其他孙子,苏奶奶指定要用笤帚疙瘩招呼了。 “奶奶,明天我们就用这个小推车推着早餐出去卖,可不是比人手里拎着方便多了?”苏小甜献宝一样的对苏奶奶说道。 苏小甜主要还是想到,等他们都去上学了,就剩下爷爷奶奶两个人,只靠两个老人手提,太累了,有个推车方便很多。 苏奶奶想了想,有个推车确实要方便很多,但为啥要放这个奇怪的木头架子? “为啥还要用木头搭架子?” “奶,我买了几个盆,和这几个洞口正好合适。咱们将茶叶蛋、菜盒子,还有包子馒头分开放在盆子里,再将盆子镶在洞里,就稳当了。” 说着话,苏小甜真的又拿出来好几个盆子一一摆放好。 苏奶奶吃惊了。 小甜这样做还真是个好办法,盆子放在小格子里稳稳当当的,一点都不晃悠。 这段时间在火车站做小生意,虽然存了赚钱的想法,但更多的是想试试现在的大环境怎么样。 赚钱的想法固然迫切,可苏小甜也没打算过让家里人因此吃亏。 通过这段时间的试探,苏小甜觉得,生意确实能做,只要不是太过分,应该没人会管。 “小甜,你这个办法好是好,只是,在家自己做早餐不就行了,谁还跑到街上吃早餐啊!” 苏奶奶可不觉得,去街上卖早餐是个好方法。 谁有这老些钱随便上街吃早餐? 火车上的人愿意买饭吃,那是因为没办法自己做。 “奶,家里也能做饭,为啥有那么多人去饭店里吃饭?那不就是为了不一样的味道?” 苏奶奶一想,好像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她在县城里一年时间了,也冷眼观察着,县城里的饭店人也不少。 苏小甜相信,不管做什么,只要坚持下来,将来就有能成功的哪一天。 翌日,苏奶奶早早起床,准备了不少早餐品种,然后将这些早餐分别装在盆子里,又稳稳当当的放在小推车上。 苏奶奶本来想着自己就不出去了,没想到,苏小甜却扯着她一起去。 “奶奶,再有七八天时间,我们就要去上学了,您总不想等我们上学之后,这生意就停了吧?” 苏奶奶这才想起来,孙子和孙女们都要去读书。 正在这时候,迟意远开口:“苏奶奶,等小甜他们去上学之后,我陪着您做生意!” 迟意远之前还因为不能去读书觉得难受,可是这二十多天的时间,他好像找到了新动力。 不能读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做生意,或许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苏奶奶乐了,笑呵呵的说:“行嘞,小远,咱们俩去做生意赚钱,到时候不给他们分!” 苏小甜显然没想到自家奶奶还有这样可爱的一面,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苏爷爷原本是因为担心孩子们出事,才来的县城,现在看着一切很顺利,也就不担心了。 因此,老人决定回红心大队去。 “老头子,我看你就别回去了,老大媳妇也忙,都顾不过来照顾你。”苏奶奶劝他。 家里头现在都忙着,老头子自己都不会做饭,回去了,也不好过。 “大队里让咱出来这么长时间,不容易,我们不能给大队长找麻烦。”苏爷爷叹息一声说。 这一两年,社员们上工的积极性不咋样,大队长也很难。 他们一家子大半的人在县城里,社员们肯定有意见,他还是回去的好。 苏奶奶明白了苏爷爷的意思,也不多说什么了,便只能由着苏爷爷。 苏小甜拼命的想了一下,距离包产到户好像还有一两年的时间,具体她记不清楚了,大概是一年之后,或者一年半以后吧! 罢了,再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就这样,苏爷爷先回红心大队去了。 苏奶奶依然每天忙的不可开交。 到底是老人了,每天这样忙着,身体就有些承受不住,虽然齐良英和梁秀两个人已经尽量帮忙,苏小甜等人不去学校的时候,也会竭尽所能的帮忙,但苏奶奶的还是累着了。 “娘,要不,咱们别赚这个钱了!”苏老三看着母亲短短时间消瘦下去的脸颊,心疼的说道。 苏奶奶瞪了儿子一眼,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一大家子人呢,不赚钱,以后咋办? 这时候,苏奶奶显然将苏小甜前前后后给家里搬回去数箱宝贝的事给完全忽略了。 或者说,老人的想法里,只有自己辛辛苦苦赚回来的钱用着才舒心! 苏老三无语。 他何尝不知道母亲话里的意思,但赚钱也不能让老人这样辛苦啊! “要不,我不去厂子里上班了,和娘一起卖早餐吧!”梁秀忽然开口说。 苏小甜对亲娘忽然说出这话还是十分意外的。 现在工厂可是铁饭碗,咋忽然就不想去上班了?莫不是在工厂里受委屈了? 苏老三看着媳妇,和闺女的想法差不多,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媳妇肯定是在工厂里受气了。 第178章 “媳妇,你要是受气了,可要告诉我,不能这样委委屈屈地受着。” 苏老三说这一句话的时候,语气都带上几分焦急。 梁秀瞪了他一眼,别说她没受委屈,就算受委屈了,他能帮她什么? 苏奶奶也是盯着梁秀看,眼里都是担忧。 几个娃面面相觑看了彼此一眼,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很多事也明白了。 他们在学校都受了不少的气,何况是工厂里。 大人的世界,远比孩子们的世界更加复杂。 可是,梁秀却坚决地摇头。 “没事,没人让我受气!” 梁秀的话虽然说得坚决,但是别人不相信也没办法啊。 “真的?”苏老三并不相信,而是回头问齐良英。 “二嫂,你们在工厂里是不是受委屈了?” 齐良英这会儿其实也是一脸茫然,她没想到梁秀会忽然说出这话。 两个人上的同一个班,每天都是同进同出,当然知道工厂里所有的事。 她蹙眉看向梁秀,半晌也没反应过来梁秀这话因何而来。 “三弟妹,你咋能有这样的想法?”齐良英说话的时候,还在苦苦思索。 看到自己一句话,竟然让家里的人都这样担心,梁秀也很不好意思。 “我没受气,你们想想,鸡蛋糕厂的鸡蛋可是大嫂那边供应呢,谁还能欺负我们不成?” 梁秀这话说出来,其他人倒是相信了几分。 鸡蛋糕厂最难弄到的原材料就是鸡蛋,哪怕只是为了鸡蛋,工厂里的人应该也不会欺负从红心大队来的几个人。 “那是咋回事?”苏奶奶觉得,梁秀不是个无缘无故说这话的。 “我就是觉得鸡蛋糕厂的效益似乎没有前两年好了。” 梁秀说这句话的时候迟疑了好半晌,这只是她私下看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苏小甜意味深长地看向亲娘,真是没想到,亲娘还能看出这个来。 梁秀说的这句话,是苏小甜之前就已经预料到的。 鸡蛋糕厂现在的效益是不错。 可是过上两年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效益就会下降。 到了那时候,如果不改变,鸡蛋糕厂或许就会成为最早被市场淘汰的工厂。 “妈,你说得不错。”苏小甜忽然开口,让其他人都很惊讶。 一个十来岁的娃娃,是咋知道梁秀说得不错的? 尤其是齐良英自己是工厂里的人都没发现这些问题。 “小甜,你咋会这样说?”苏老三疑惑地看着女儿。 苏小甜笑着说:“我就是觉得最近市场上新鲜的食品越来越多了。” 苏老三听完这话,点头说:“我去外面跑长途运输,确实发现这些现象。可这会影响鸡蛋糕厂的效益吗?鸡蛋糕这么好吃的!” 不光苏老三没明白,其他的人一样没有明白。 “鸡蛋糕厂的产品单一,竞争力就会弱,效益下降是必然的。”苏小甜淡然的说道。 现在的经济条件下,鸡蛋糕厂还能生存,再过两年,要生存下去,就要有特色。 “单一有啥不好的?鸡蛋糕

相关推荐: 取向狙击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捉鬼大师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数风流人物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