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他父亲的强力压制之下,才算放弃。 他曾经以为,这件事这样就算过去了,可谁知道,陈子安竟然直接调离,去了南方。 他深深的怀疑,他那个自以为是的妈妈肯定不知道,陈子安这一次是提拔的,而且,一次提拔了两级,年纪轻轻就做了副市长。 不要问这个消息他是怎么知道的,反正他在学校里听人说了。 他觉得,家里的人应该也知道,因此就没有在家说。 谁知,现在就闹成这样了。 他是个混账玩意儿,十分不喜欢读书,但并不是傻子。 陈子安这样如此年轻就已经成为副市长的人,将来的前程远大。 不要说段家的某个人,就算是段家全家绑在一起,也不可能比得上陈子安的前程远大。 这样的人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甚至能交好最好。 与此同时,苏家其他几个孩子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当初苏小八和段兴国打架,他们听到的时候,已经打完了,后来也就再没管,谁知道,竟然过了这么多天,还会出事。 “你就是段兴国?” 苏小四和苏小五两个人直接堵住了段兴国的路,斜睨着段兴国。 “你们是谁?”段兴国看着眼前两个人,眼熟,可一时没想起来,这是什么人。 “我们是苏家的人,听说,你打架输了,就告家长?” 苏小四看着段兴国,觉得眼前这简直就是个蠢货。 多大点事儿,还要告家长? “我没有!”段兴国忙就大声反驳。 可是,再怎么反驳,也没用。 他妈妈闹到学校里来是事实。 “段兴国,你可以动用力量,将我们开除,可是,你要知道后果!”苏小五冷淡的看了一眼段兴国,竟然再没多说一句话,就离开了。 段兴国甚至都以为,自己今天肯定要挨打了,可谁知道,竟然没有。 苏家两个大的竟然就这样走了? 他顾不得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很快地跑到了郭校长办公室。 他才进门,果然就看到了洋洋得意的母亲正在威逼郭校长。 “妈,你来学校干什么?”段兴国不悦地说道。 常慧云没想到儿子这么快就找到了校长办公室。 但在常慧云看来,这也不算什么。 她这是帮儿子出气,儿子知道了也只有夸奖自己的。 “妈今天来当然是给你出气的!”常慧云这话说得理所当然。 “我只是和苏小八切磋一下,不过就是同学间的打打闹闹,哪里能上升到为我出气的层面上去?”段兴国恨铁不成钢地怒视着常慧云。 打架打输了他认了,他不是那种输不起的人。 而且苏小八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再后来他也听说了,就是苏家最小的女儿苏小甜也不是个轻易能招惹的人。 据说苏家的孩子都是被陈子安锻炼过的,他输给他们也属于正常。 “儿子,我们段家是什么人家?怎么能被个泥腿子欺负?” 如果是县城里其他大户人家的孩子,常慧云当然能咽下这口气。 但苏家凭什么? 苏家就是泥腿子,不会因为将一个闺女改嫁给了县里的领导,就成为和他们一样的高门。 看到儿子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常慧云心里更加不舒服了。 “切磋什么?和那样低三下四的人有什么值得切磋的?儿子,你要记得你天生就是高人一等的!” 段兴国无语。 郭校长也无语。 之前觉得段兴国是个不学好的孩子,一直都不知道原因,可现在算是知道了。 就常慧云这样的方法教导出来的还能,没有彻底长歪成和常慧云一样的都是奇迹了。 段兴国看着母亲,他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地方比别人高一点。 是学习比别人好?身体比别人好?还是个头比别人高? 并没有,他不过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学渣,在学校里,老师不喜欢,同学不喜欢的那种。 甚至他曾经想过,将学校里爱学习的人都驱逐出去,这样就没有人觉得他是个学渣。 但是通过这段时间他也看出来了,学校里大部分的学生都很乐意去学习,他们觉得通过学习可以改变命运。 他这样的人是被珍惜时间学习的这些同学嫌弃的一类。 也是因为感觉到了自己不被同学们接受,他甚至都决定从现在开始也认认真真读书。 就算将来上不了大学,最起码好好上个高中。 凭着他们家的能力,只要上了高中,也能给他找一个很好的工作。 但是,他心里,却从来没有想过比别人高一等。 就在他决定好好学习,为将来谋一个好前程的时候,他的妈妈竟然到了学校给他们同学找茬。 这让他有什么颜面继续在这个学校里学习生活下去? 常慧云可不知道儿子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他只是心疼儿子。 “儿子你不用担心,他们家现在没有后台了!” 洋洋得意的语气,让段兴国都忍不住蹙眉。 “妈,你到我们学校来找事,我爸爸知道吗?”段兴国不得不使出杀手锏。 常慧云的表情明显地凝滞了一下。 “这么点小事,何必要惊动你爸?反正你爸担心的事情现在也不存在了!” “不存在了吗?这件事如果被我爸知道,不会轻易饶了你!”段兴国冷哼一声说道。 常慧云显然没有想到,儿子会对他这样毫不客气地说话。 她这么做不都是为了保护儿子的脸面吗?为什么要这样对她? 她差点经受不住打击,指着儿子颤声问道:“我是你妈妈,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 “你回家自己给我爸爸交代吧。这件事我不管了,但是算我求你,你以后不要再来我们学校!” 说完这一番话,段兴国转身离开郭校长的办公室,不过,他并没有回去继续读书,而是转身离开学校。 常慧云傻傻地看着远去的儿子,一直都没有想通,到底什么地方做错了。 郭校长总算长舒一口气。 有了段兴国同学这一番话,相信眼前的女人不会继续咄咄逼人。 就在这时候,校长办公室的门又被人敲响了。 郭校长不想继续和一个女人纠纠缠缠,因此忙走过去,打开办公室的门。 眼前这个人,郭校长认识。 县里某个局的局长。 当然这个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段兴国的父亲。 郭校长怕了,段局长来学校,和常慧云一样的想法? 他也是等陈部长走了,才来找麻烦的吗? “段局长,您怎么来了?”郭校长十分客气地说。 郭校长不得不客气,哪怕这个人有可能是来找事的,他也一样要客客气气。 眼前的人不是教育局局长,管不了他。 但是风水轮流转,农业局的局长会不会调整岗位到教育部门很难说。 “郭校长,给您添麻烦了!”段兴国的父亲段前进挤出一抹难看的笑容,对郭校长说。 郭校长忙客气:“段局长您太客气了。” 话虽然这样说,但郭校长的心总算稳了下来。 段前进与郭校长寒暄了两句,这才将目光看向常慧云。 常慧云看着段前进的目光,忽然就怕了。 “常慧云,谁让你跑到学校来闹事的?我之前说的话你都当做耳旁风了吗?” 怒不可遏骂声,显然这是连一点脸面都没有打算给妻子留。 常慧云也没想到丈夫会突然之间追过来,而且说出的话这样不客气。 她的脸面,真是被父子两个一前一后给伤透了。 想到这些,常慧云也歇斯底里起来。 “段前进你有没有良心?我这么做都是为了谁?不都是为了你们老段家的脸面?” 段前进看着常慧云,一副没想到常慧云能说出这样话的样子。 真是不可理喻。 “你是为了老段家的面子,还是为了你自己摆威风?” 常慧云不说话了,她真的就是为了摆威风。 以前总被人压着一头,现在好不容易能扬眉吐气了,她当然要好好地显摆显摆。 再说了,她威风,不就是老段家的脸面? “段家的孩子受委屈,还是被一群泥腿子给欺负,要是传出去,老段家的人以后有什么脸面在县城里?”常慧云越想越觉得丈夫不理解自己,连哭带嚷地说道。 段前进恶狠狠地看了她一眼,他怎么就娶了这么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女人? 之前已经告诉过她,不要去招惹苏家的人,她都当做耳旁风了吗? “段家有你这样的女人,脸都丢光了!” 段前进冷冰冰的冲着常慧云说了这样一句话,便再也不开口,而是将目光投向郭校长。 郭校长这时候尴尬的已经在用脚指头抠房子了。 他们两口子吵架,在别的地方吵不好吗? 为什么选在他的校长办公室? 这被不明真相的人听到了,都不知道要说什么闲言碎语了。 悲催啊! “郭校长真是不好意思,家中女人不懂事,背着我跑到学校里来。” “没事没事,都是学生家长,来学校也没什么不对。”郭校长说话越发客气了:“段局长您太客气了,原也不是什么大事。” 段局长既然已经道歉,郭校长自然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客气话一堆一堆的冒出来。 段前进清楚,这对于学校来说,并不是小事。 最起码影响十分不好。 都是这个糊涂女人,如果不是她为段家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一定将她休了! 郭校长可不管这么多,只要今天能好好的将这两口子从校长办公室送出门,他就阿弥陀佛了。 常慧云被段前进带走了,走的时候,低垂眼眸,和进门时候的高高在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闹剧就如此消于无形,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但是却分明真实的发生过,甚至也因此改变了几个人的人生轨迹。 从这天开始,段兴国便没有再出现在学校,就连经常跟着他的那些混子们,都不知道段兴国出什么问题了。 段兴国这些天都窝在家里,连门都不肯出。 常慧云显然没想到,儿子会因为这个连学校都不肯去了。 她苦口婆心的劝着儿子,希望儿子能想通。 但段兴国总是一言不发,除了吃饭喝水,嘴都不张。 等段兴国再出现在学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他出现的十分低调,就是忽然有一天早上,悄咪咪地走到教室最后面一排坐下来,认认真真开始看书。 连他以前的小伙伴来找他,都没能从他口中听到一个词。 所有的人,都觉得这样的段兴国很奇怪,冯翔宇还专门跑过去看了一下。 冯家和段家的条件其实差不多,两个人的性格在某些方面也接近。 差别就是,对冯翔宇在学校里的生活,冯家从来不会插手。 “小甜,你知道不,段兴国真的在认真学习。”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他看到段兴国竟然在认认真真的努力学习。 简直匪夷所思。 要是段兴国是个认真读书的,他就是能考大学了。 可事实就是,段兴国真的开始认真努力的学习。 他每天早出晚归,差不多是第一个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人。 苏小甜倒是有些理解,段兴国这样年纪的孩子,总是最看重脸面。 如果说与苏小八的一场打架,让他丢了脸面,母亲来学校闹这一场,则是让他彻底的没有了脸面。 苏小甜猜测的确实不错,段兴国觉得自己没有脸见人,才将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不声不响,让常慧云彻底怕了,她再也不敢说一句重话。 最后是常慧云保证,再也不去学校,段兴国才决定继续读书的。 其实,他本来打算不回学校了,要想办法招工。 可是他的年龄不够,即便招工也轮不到他,万般无奈之下,他才会决定回到学校。 他现在是初二,读完这一个学期参加升高中的考试。 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上高中是完全有可能的。 同时,他也决定,上高中之后,就不回家了。 他要住校。 定了目标的段兴国每天在学校,也只是默默的坐在课桌前,认真努力的学习之前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之间好像都能理解了,都能明白了。 段兴国自己都觉得他是开窍了。 学校里其他的老师和同学也认为段兴国这是开窍了。 同样在初二年级,但是不在一个班的苏小六,苏小七两个人对于段兴国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那就是一个混世魔王一样的存在,可混世魔王都开始读书了,让二人有了紧迫感。 他们要好好努力,争取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成为人上人。 通过这件事,苏家的孩子们都知道了权势的重要性。 人固然不是为了权势而活,但权势对于活在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姑父能干,县城里的人都怕姑父,就连段家要找他们的麻烦,也要等到姑父离开县城之后。 如果他们自己能力够强,就不会被常慧云那样欺负。 苏家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悄悄的做出决定,他们要成为人上人。 只有成为人上人,才不会被人欺负,才不会重蹈今天的覆辙。 泥腿子怎么了?泥腿子也有春天! 第173章 苏奶奶负责照顾孙子和孙女们,却发现,这些娃读书更加用功了。 简直都赶上冬天的时候苏首温等几个参加高考之前的状态了。 苏奶奶那个心疼啊。 孙子们努力是好事,但不能因为努力读书,伤了身体啊。 “小甜啊,你劝劝你哥哥们,可不能为了读书将身体给熬坏!” 听到苏奶奶这话的时候,苏小甜忽然想起了红楼梦里面的贾母。 总担心孙子会因为读书熬坏身体,可人的身体是这么容易熬坏的吗? “奶奶,没事,别担心,哥哥们身体好着呢。” 苏小甜看着除了读书用功,吃嘛嘛香的哥哥们,丝毫都不担心这个问题。 可苏奶奶还是担心啊,劝不动孙子们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她只能颠儿颠儿地跑到供销社去。 她要给娃们补充营养,让孙子们吃得饱饱地努力读书。 苏家几兄弟为了将来不被人欺负发愤图强,成绩越来越好。 班级里那些觉得有希望追上苏家兄弟的学生们在考试的时候悲哀地发现,他们不光没有希望追上苏家兄弟们,甚至差距越来越大了。 至于学校里发生的事,被几兄弟很有默契地瞒了下来。 包括苏奶奶以及苏老三、齐良英、梁秀等人,根本都不知道学校里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而就在这时候,郭校长这边接到了一封信。 看到信的时候,郭校长都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问题了。 省里的大领导给他写信了? 这怎么可能? 可是,当他将一封信从头到尾读完的时候,终于明白了。 暮春的天气算不得热,可郭校长竟然冒出一头汗。 他没想到苏家,出身农家的苏家,竟然是这样有靠山的存在。 除了陈子安,竟然还有省里的一把手照应。 幸亏当初常慧云上门的时候,他没有因为常慧云的威逼就放弃这几个孩子。 要不然现在他的下场不会好。 省里的大佬对苏家这些孩子是真的关心和关怀,他几乎可以肯定,在事发当天,大佬就已经接到消息了。 而且是十分详细的消息,这封信,是二十天之前寄出来的,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到现在才收到,但大佬对苏家的孩子是真关心。 郭校长并不知道,因为常慧云闹这一场,教育局的领导为了这件事,和段前进吵了一架。 更不知道,段前进因为这件事被县里的领导叫过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差点儿连局长的位置都丢了。 总之,段前进觉得,自从常慧云闹了一场之后,他时时处处都不顺心。 为此,他没少折腾常慧云,每次回家,对常慧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常慧云也没想到,只是收拾几个从乡下来的小毛孩子,竟然会惹出这样的事端,她再也不敢闹腾了。 这些背后发生的事,苏小甜兄妹都不知道。 但苏小甜觉得,郭校长对他们兄妹越来越关心了,甚至可以说十分照顾。 郭校长的照顾在苏小甜看来,可以算事无巨细了。 这好像超出了一个校长对学校里学生的关爱。 学校里的老师们当然也发现了郭校长的改变,可是,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能理解。 苏家的孩子们太优秀了。 毕竟谁家能出几个像苏家这样出色的学生。 换了他们当校长,也会把这几个孩子当做宝贝一样地照顾着,不让受委屈。 有了郭校长的照顾,苏家的几个孩子在学校里再也没有受过委屈。 当然这个前提是他们自己本身够努力,武力值出众,学习一样出众。 学校里的同学们谁日子过得不舒服了,才会去找苏家兄妹的茬儿。 就在他们认真努力读书的时候,接到了苏满秀的信。 娟秀的书写,让人看着很舒服。 苏满秀除了问候家里的人之外,说了一下自己一家子人的情况。 他们已经在南边安顿下来了,除了热和饮食上的不同,并没有太多不适应。 同时,苏满秀还说,已经开始着手修改文稿了,大概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修改完成。 又说了,等修改完成之后,就会寄过来给苏小甜看。 苏奶奶不识字,苏小甜一字一句地读给苏奶奶听。 “乖宝啊,奶是不是也应该努力学习?”看不懂信的苏奶奶忽然发出感慨。 这封信,她拿着翻了好几遍,除了零星几个字,她都看不懂。 虽然苏小甜念了一遍,但总觉得隔了一层,要是能自己看那就好了。 苏小甜显然没想到,苏奶奶会忽然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但是,如果苏奶奶真的能学习,也是好的。 苏小甜欣然答应教苏奶奶读书识字。 苏奶奶也是兴致勃勃的。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苏小甜觉得,自己肯定能教会苏奶奶读书。 苏奶奶一样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肯定能学好。 然而,开始教之后,苏小甜就彻底凌乱了。 一个字教了二十多遍,苏奶奶还是没记住。 等她好不容易记住了一个字之后,苏小甜着手开始教导下一个字。 结果,等第二个字记住之后,回头再看第一个字,苏奶奶又忘了记。 如此反反复复了半个月时间,苏奶奶记住的字也不过十几个。 苏奶奶失望了,苏小甜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苏小四兄弟们看着苏小甜和苏奶奶,第一次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终,不忍心小妹被奶奶这样折磨的兄弟几个决心,他们排班,轮流教苏奶奶学习。 然而,就在开始教之后,兄弟几个人悲哀地发现,他们自己挖了个大坑将自己给埋了。 苏奶奶跟着苏小甜学习的时候,态度良好,就算反反复复的没有记住一个字,也不会恼火。 但是在孙子们教她读书的时候,待遇完全不一样了。 “苏小四,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你说,这一个字,你怎么就总是教不会呢?” 苏小四凌乱了,什么时候,教的人有错了? “苏小五,你能不能说清楚一点,我咋觉得,你这次说的和上次不一样?” 苏小五凌乱了,他错了还不行吗? “苏小六,你今天没吃饭啊,说话声音这么小,我啥时候才能学会?” 苏小六凌乱了,躲在角落里默默哭几声去! 总之,孙子们没有一个不被批判的。 以至于,他们见到苏小甜的时候,都是两眼泪汪汪。 他们错了,就不该心疼妹妹。 如果他们不心疼妹妹,就不会给这么多机会让奶奶骂! 苏小甜都忍不住为几个哥哥哀叹了。 分明是奶奶自己学不会,为啥就变成哥哥们不认真教了? 算了,还是她自己教奶奶吧。 哥哥们需要多出一些时间读书。 苏小甜十分有耐心地教导苏奶奶,苏奶奶依然学不会。 可是,她舍不得怪苏小甜,还是只能不停地骂几个孙子。 “这几个小兔崽子,就没想着好好教我。” “看我小甜乖宝多好,他们一人教了我两天就放弃了。” “奶的乖宝啊,还是你真疼奶奶!” 苏小甜每天听着苏奶奶的碎碎念,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虽然不是骂她,可这样,她也不好受啊! 只是,让苏小甜十分奇怪的是,为什么奶奶一直都没有说愿意放弃读书识字的想法? 学不会了不应该要放弃吗? 苏奶奶可不知道,小孙女心里的真实想法。 她和这些字彻底杠上了。 不认识不要紧,多看几遍。 不会写也不要紧,多写几遍。 苏奶奶这样认真努力,连苏老三都没想到。 他觉得惊讶,他娘已经六十岁了,咋还这样努力,总不能是想着去读大学吧? 苏奶奶瞪了儿子一眼,不稀罕跟他说话。 倒是梁秀和齐良英妯娌两个人,没少夸苏奶奶,这让苏奶奶找到了不少的自信。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六月底了。 高考在即,县城里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紧张了起来。 这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二次高考。 郭校长十分遗憾,今年的高考,苏家没有孩子参加。 他们学校今年的成绩应该不会很好。 不止是郭校长,就是苏小甜也是有一点点的遗憾。 四哥、五哥要等到明年才能参加高考。 迟了一年,也不知道要错过多少。 但很快,苏小甜也就释然了。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她明白。 虽然四哥和五哥这两年也在认真努力地学习读书,但基础太差了。 要是拔苗助长,就是考上大学,也不会有太好的发展。 苏小四和苏小五两个也清楚自己的本事有多大,他们心里明镜儿似的。 不理会那些为了前程和未来拼搏的高考的学生,苏家兄妹们考完试之后,也不等成绩,早早地出发回红心大队去了。 小半年的时间没有回去,还真是想念红心大队了。 县城虽好,对于几个孩子来说却非久居之地。 乡下长大的孩子,更喜欢去山上寻摸好玩意儿。 半年时间没上山,他们想念山上的野果子,也想念山上的野味了。 苏奶奶更希望赶紧回去了,虽然已经在县城里住了一年时间,可老太太依然不习惯县城里的生活。 甚至因为连个能唠嗑的老姐妹都没有,苏奶奶心里就是一个词,憋屈! 她也更愿意回到红心大队去,许久没见的老姐妹们,说说话多好? 苏奶奶带着孙子们回去,几个孩子像是放归森林里的兔子一样,高兴得不得了。 第二日一早,在苏小四和苏小五的带领下,几个孩子上山去了。 这个季节山上的野果子有很多,野草莓之类的,遍地都是。 这段时间,许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大队里对山林的管控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 大队里也有一些社员们开始上山,但他们上山的收获确实不多。 也就是能弄几个野果子之类的,慢慢地,上山的人越来越少。 但还是有几个人会每天上山摘点儿野果子和野菜之类的。 这些人也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将东西送到镇上去。 这段时间,镇上的黑市重新开起来了,不少人都会去镇上卖点儿家里用不到的。 对此,苏长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见。 红心大队的社员们条件好,鸡蛋和肉都比较富裕,做点小生意也没啥。 几个娃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李柱子。 李柱子和苏家关系一直都不错,看到几个娃,十分热情地上前说话。 “柱子叔,您也上山?”苏小甜乐呵呵地问。 “是啊,上山看看,能不能寻摸点儿啥换点儿钱。” 李柱子两口子都是勤快人,只恨不得能多点儿办法赚钱。 “柱子叔,其实,不一定要自己上山才能赚钱。”苏小甜想到了什么,忽然开口说。 李柱子很奇怪,不上山,那怎么赚钱? “柱子叔,咱们红心大队最不缺的就是鸡蛋了,可是,家家户户的鸡蛋也不多,专门去县城一趟也做不到。要是有人将鸡蛋都收了,一枚鸡蛋赚上一分钱,算下来都不是小数目。” 李柱子十分惊讶,还能这样做? 不过,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啊!一个鸡蛋赚一分钱,每天要是能收一百个鸡蛋,就能有一块钱。 一年四季下来,能赚三百多块钱,这就是很大一笔钱了。 李柱子越算越觉得心里美得不行。 他只要闲下来就上山,但跑了多少趟,也没赚到几个钱,不如小甜说的这个。 “小甜啊,你真是小福星,我咋就没想到嘞?” “柱子叔,既然决定了,就先做起来。”苏小甜笑眯眯的说道。 现在还叫投机倒把,但过一段时间就不一样了,这是正经的中间商呢,赚个差价没毛病。 李柱子走了两步,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问:“小甜,县城里现在啥情况?有没有人查投机倒把的?” 这个事,李柱子还是要先问清楚,别没赚到钱,到最后再将家底子都赔进去。 “最近情况还好,以后应该会更好。”苏小甜话没敢说得十分满,只是含糊了一句。 这时候,正是赚钱的好时候,她觉得,也该寻思让自己家也赚钱了。 虽然家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工人,可算下来,赚钱不多。 现在看起来,工人铁饭碗,旱涝保收。 但等过两年,就不一样了。 第174章 果然,从第二天开始,李柱子就开始挨家挨户地收鸡蛋了。 红心大队的社员们家家户户都能存一些鸡蛋。 只是每一家的量都不大,专门去县城里卖有点不划算。 李柱子收购,他们也很乐意。 尤其是李柱子因为资金问题,收购的数量并不大。 饥饿营销就是这样。 有些人本来还在观望,听到李柱子竟然只收了三百个鸡蛋之后,着急了。 “柱子,你可不能这样,咱们都是一个大队里的,你咋能收了别人不收我的?” 李柱子是个实诚人,当下便不好意思地说:“婶子,不是我不收您的,实在是没钱了。” 听到李柱子真的没钱,拎着十几个鸡蛋的妇女也没别的办法。 只能拎着鸡蛋回家去。 临出门的时候,还没忘记问一句:“真的没钱了?” 李柱子哭笑不得地说:“真的没钱了,婶子,我骗您干啥?” “那你改天要是收鸡蛋,可要记得先想着我啊!”中年妇女又多叮咛了一句。 李柱子忙就应下来。 柱子媳妇看到自家男人一口气收了三百个鸡蛋,竟是将家里的钱都花出去了,多少也有些担心。 “他爹,这要是卖不出去,可咋办呢?” 虽然老苏家的人都挺好,对李柱子也好,可她还是担心,就凭一个小丫头的一句话,就花出去这么多的钱,万一亏了咋办? “没事,我拿去县城,应该能卖出去。”李柱子没有想这样多。 他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据说,老苏家的人都听苏小甜的。 据说,苏小甜说的话听了就能顺利。 柱子媳妇还是不敢相信,但最终却什么都没说。 她心里也是抱着万一就成了的想法。 李柱子晚上又去了一趟苏家。 苏奶奶也听说李柱子花钱收鸡蛋的事儿,忙就问为啥要收鸡蛋。 “这不是想着赚点钱,家里两个娃,还有我老丈人,开销不小。”李柱子憨厚地笑着说:“婶儿,我今天来,就想找小甜问问,这些鸡蛋去县城的什么地方卖合适些。” 苏小甜和苏小四苏小五两个人去牛棚了,刚回家就听到李柱子这句话。 “柱子叔,我听说您今天收了不少鸡蛋。” “我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也就只收了三百个鸡蛋。”李柱子十分不好意思地说。 苏小甜觉得李柱子是个很有魄力的人,这样的人,将来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只是贩卖鸡蛋,似乎有些屈才,或许还能干点儿别的。 “柱子叔,我有个想法,您听听,觉得可行不。 “啥想法?”李柱子果然十分感兴趣。 “鸡蛋虽然好出售,但我听人说,您是按照市场价收购的,要加价卖出去虽然也可行,但赚钱怕是不多。” 李柱子也是想到了这个问题,才来找苏小甜的。 “我算了一下,除去车费,一天下来,怕是也赚不到几个钱。” 这还是要顺利将鸡蛋卖出去的情况,如果鸡蛋卖不出去,只怕要赔钱。 “我觉得,您将鸡蛋加工一下,去县城的车站卖。咱们县的火车站上个月开的,就去火车站,肯定能卖出去。” 李柱子没明白苏小甜话里的意思。 鸡蛋加工一下?难道要煮成荷包蛋? “咋加工啊?”李柱子还没问,苏奶奶已经开口了。 老太太对这个事倒是十分有兴趣。 “加工成茶叶蛋。” 苏小甜也是想起后世那句“研究炸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有了这个想法。 据说,最先发家的一批人里,就有卖茶叶蛋的。 “这能行?只是,我也不会煮茶叶蛋啊!”李柱子苦恼地说。 白水蛋还行,但是茶叶蛋,真的不会。 “我会,以前跟着人学过,只是这几年,也没机会煮茶叶蛋。”苏奶奶立刻开口。 这手艺都荒废了好多年了。 说起茶叶蛋,她都觉得馋了。 苏小甜没想到,自家奶奶还是有手艺的人呢。 她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说:“奶,要不咱和柱子叔合作?” 赚钱的差事,不能拱手让人。 之前还想着怎么赚钱,这不是就来机会了? 李柱子和苏奶奶两个人齐声问:“怎么合作?” “柱子叔负责收鸡蛋送到县城里,奶奶您负责煮茶叶蛋,我和哥哥们去火车站卖茶叶蛋。” “这能行?”苏奶奶迟疑地问。 茶叶蛋是好吃,可是要价肯定也不低啊。 鸡蛋现在市价九分钱一个,要是能一毛钱一个卖出去,一个鸡蛋能赚一分钱。 要是加工成茶叶蛋,一毛钱卖出去,有可能要亏钱。 “能行不能行的,咱们试试啊!”苏小甜是个胆子大的。 “一个茶叶蛋一毛五分钱,一个白水煮蛋一毛两分钱。要是有可能,咱们再蒸点馒头包子一起卖,会赚更多。”苏小甜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可行。 “不行不行,你跟你哥哥们懂个啥啊,再被人给骗了!” 苏奶奶觉得,孙子孙女们也没见过啥世面,万一被骗了咋办? 更可怕一点,要是遇到个拐子啥的,将人都拐跑了,上哪儿找人去? “奶,没事,我们一起行动。”苏小四十分激动地开口。 他觉得这事儿太值得做了,能赚钱啊,大好事。 “你个小兔崽子,懂得个啥?”苏奶奶瞪了一眼孙子,骂道。 苏小四不敢说话了。 苏小甜上前抱住苏奶奶的胳膊说:“奶,您就让我们试试吧。” 她一面说话,一面扭股糖一样地摇晃着苏奶奶的胳膊。 苏奶奶被小孙女缠着没法子。 “你柱子叔还没同意呢。” 李柱子清楚,苏奶奶这是禁不住苏小甜纠缠,答应了,忙应下说:“婶儿,这事儿我看成,那我就负责收鸡蛋。” “柱子叔,咱们先试试,这事儿应该能成。要是成了,一个鸡蛋您抽一分五,您看成不?” 苏小甜觉得,亲兄弟明算账这话没毛病。 苏家和柱子叔家里关系虽然好,但也要事先说清楚,省得到了将来有纠纷。 没见后世那么多亲兄弟为了钱还反目成仇的? “这太多了吧?要不,一个鸡蛋给我一分钱?”李柱子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一个鸡蛋一分五,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了。 “就按照一个鸡蛋一分五吧,一天如果能卖出去三百个鸡蛋,柱子叔你就能得四块五,除去车费,还能赚三块多。” 苏奶奶也说:“你每天走东跑西的,可要花不少力气,这个钱你该拿。” 李柱子也就不多说了。 既然定下了要卖茶叶蛋这事,苏奶奶立刻决定,第二天就带着孙子孙女们回县城去。 苏爷爷听到苏奶奶又要去县城的时候,很是不满意。 “这才回来没两天,咋又要回去了?县城就那样好?” 苏奶奶看着苏爷爷这一副气呼呼的样子,乐了。 “老头子,你这样子,咋这么好笑嘞?” 苏爷爷更生气了,怎么就好笑了?怎么就好笑了! “我好笑,你说说你,一个女人,成天不着家,是个啥意思嘛!” 苏爷爷越想越生气,咋自家这个老婆子野心这么大嘞? “老头子,你也别生气了,要不,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县城?我寻思着,光几个娃去火车站,我还有些不放心,你跟着也能看着点!” 苏奶奶明白苏爷爷的心思,也难为老头子一个人在家里,大儿媳妇又忙着,估计吃饭都不及时。 因此,她才想着,要不带着苏爷爷一同去县城里。 苏爷爷没想过去县城,在这山窝窝里大半辈子了,他可没兴趣去城里。 “你之前不是还念叨着在县城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咋这个时候又想去了?” “这不是为了赚钱?” “投机倒把的事儿,让你说得光明正大的。”苏爷爷可不赞成。 万一没赚到钱,再被抓起来。 “爷爷,您就放心吧,现在县城里不少人都在做一些小买卖,都没人管。” 苏小甜忙开口打消苏爷爷的顾虑。 苏爷爷看着小孙女,不放心地问:“乖宝,你说真的?真的没人管了?” 咋想都觉得不可能,这都管了这么多年了,忽然就没人管了? “真的,爷,您去看看就知道了,我们学校门口都有人做小生意了。” 苏小四表现得十分激动,赚钱这事儿,想起来他就觉得热血沸腾。 苏爷爷迟疑了一下,还是不敢相信。 “我不去,去县城干啥?成天对着个四方的院子。” 苏小甜看着苏爷爷扭扭捏捏的表情,笑了。 没想到,爷爷竟然还有这样扭捏的时候呢。 “爷爷,您可一定要跟着我们去。有您在,我们能放心不少。”苏小甜又开始对着苏爷爷撒娇。 苏爷爷本来就已经动心了,但因为刚才怪过苏奶奶,这会子不好意思。 苏小甜给了台阶,苏爷爷立刻顺着台阶下来。 “那我就跟着你们去看看,不过,我没打算多待,就几天!” 一起生活了一辈子,苏奶奶哪里能不了解苏爷爷的性格。 她笑嘻嘻的说道:“知道了,就几天就回来。” 老两口商量好了,这才给儿子和媳妇说了。 苏老二很是反对:“爹,娘,你们都多大年纪了,还干投机倒把的事儿,要是被抓起来了,可要受罪。” “就是,爹,娘,您二老好好在家多好,咱现在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 王香花没多想,就是觉得让两个老人这把年纪还去赚钱,很是不合适。 “日子能过下去?”苏爷爷冷哼。 “你们咋不想想,娃们越来越大了,小四小五明年也要去读大学,再往后一年两三个上大学的,都要花钱。” 苏小甜听苏爷爷这样说,忍不住咋舌。 这话说的可真有底气,要是被别人听到了,估计要吓坏。 一年两三个大学生,这话,也没谁了。 看起来,爷爷对他们兄妹还是十分自信的嘛! “等大学毕业了,不得娶媳妇啊?一个娃百十块钱算少的,我看这形势,过上几年,一个娃估计要三五百块钱。” “上头九个男娃,就是几千块钱了,咱家就小甜一个女娃,咋也不能亏待了,肯定和哥哥们一样。” “说不定到时候还要买房子,那花钱就更多了!啥都不想!” 苏爷爷一样样的说着,还用嫌弃的眼神看着两个儿子。 啥都不会干,就知道生儿子。 生了儿子也不知道要准备彩礼钱的。 苏小甜乐了。 爷爷这是典型的口嫌体正直啊。 嘴上说这呀那呀的,心里竟然想了这么多。 苏老二也傻眼了,是啊,从来没想过,家里后面还有这样多的开销呢。 “爹,我错了!” 苏老二就差泪流满面了。 听老爹这样说,他也觉得,自己真是太不尽职尽责了。 咋都没为儿子们想想? 他家可是四个儿子嘞! 王香花也没想到这些,不敢说话了。 苏老大说:“要是外面现在有人做小生意,咱也可以试一试。” 自从红心大队有了养鸡场和养猪场之后,苏老大的想法变了很多。 靠着庄稼地,吃饱都难,就别说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了。 做人,还是得胆子大一点。 说不定,这是个机会。 “大爹,您同意?”苏小甜欣喜的问。 没想到,家里还有人有这样的见识,上辈子,怎么就没见家里抓住机会发家致富呢? “我有啥不同意的?不过,要小心些,有不对立刻撤,关键时候,东西丢了都行。”苏老大又道。 现在可不是以前了,以前有陈子安在,就算有啥事儿也有人照应着,现在可不一样了。 苏爷爷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老大说的对,咱们要小心些,不管咋样,都不能让人出事儿!” “可是,你们老的老,小的小,让你们去赚钱,咋想都不对啊!”苏老二还是觉得这事儿不能这样做。 “有啥不对的?老子不去,你去啊?” “要不我去吧!”苏老二还真就提议。 “靠你赚钱,不靠谱,你还是乖乖在养猪场干着吧!” 苏爷爷嫌弃的说完这一句,转身回堂屋去了。 和这俩儿子说话,咋这么累心嘞? 苏老大和苏老二看着老父亲的背影,忍不住对视一眼。 他们就这样被嫌弃了? 算了,不管了,由着爹娘吧! 第175章 很快,迟意远就听到了苏小甜要回县城去的消息。 少年很是不舍。 就算到了如今,他仅有的朋友也只有苏家的几个孩子。 看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 月光皎洁,清辉似轻纱薄雾一样笼罩人间。 乡下的月色美极了! 美丽却十分清冷。 如此美好的月色,迟意远却眼底酸涩,有种想哭的冲动。 这些年了,他无数次想哭,可是到了最后都没哭。 可他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有苏家兄妹在的时候,他还没觉得有什么,但这一年,苏家兄妹去县城读书,他更加孤僻难受。 “小远,不开心吗?”迟格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迟意远的身后。 迟意远回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爷爷。 月光下的少年,是冷漠的。 “爷爷,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去?” 迟格愕然之后,缓缓摇头。 “爷爷,我们还有回去的一天吗?” “有,小远。”迟格摸一摸孙子的头发,说道:“一切总会好。” 迟意远想说,这话说了一年又一年,他不敢再相信了。 就在这时候,忽然听到大队长的声音。 皎洁的月光下,都能看出苏长久脸上的激动。 “杜老,杜老。好消息啊,好消息啊!” 苏长久粗犷的声音带着一股子厚重。 “什么好消息?”杜同和从小屋子里钻出来,笑着问道。 “上面让你回城,杜老,你要回去了。” 苏长久十分激动,声音很大,几乎是喊出来的。 杜同和手中的瓷碗掉在地上滚了好几个圈儿,里面的水泼在地上。 真的? 这是真的吗? “杜老,真的,千真万确,我刚从公社回来,连家都没回,第一时间就来找你了。”苏长久上前握住杜同和的手,激动万分。 杜老是对红心大队有功劳的人,他当然希望杜老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能回去最好不过。 杜同和激动的眼泪瞬间澎涌而出。 迟格看着这一幕,心中百味陈杂。 他用力握住了迟意远冰凉的手。 后面来的都回去了,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如果只有他自己,一辈子留在这里过山居生活没有什么不好。 但小远不能一直过这样的生活。 小远在这里,是孤独的。 长此以往,对小远来说并不好。 他需要有与别人交流沟通的机会。 迟意远知道,爷爷这是怕他难过。 少年挤出一抹笑容,说道:“爷爷,没事,这不是好事儿吗?很快就会轮到我们了。” 这话却是少年的真心话,一个个都回去了,他也能看到曙光了。 虽然这一次不是他和爷爷,可是在后面,肯定会是他和爷爷。 苏长久与杜同和说了几句话之后,扭头看向迟格。 老朋友的心思他也知道,但这种事,他也没办法。 “迟教授,您再等等,会有好消息的。”苏长久感受到了迟格的难受,忙上前握住迟格的手说。 “借您吉言!”迟格笑容勉强,但还是对杜同和说:“老杜,恭喜你!” “我和瑞媛走了,这里就只剩下你和小远了。”杜同和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起来。 小远从一个小孩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少年了,但这孩子的性格却越来越孤僻了。 有小甜在的时候还好说些,小甜不在的时候,这个孩子会整天沉默,连一句话都不说。 “我想起来,方才路过小甜家的时候,苏爷爷问,他们明天去县城,要不要让小远也一起去?” 迟格显然十分意外,大队长怎么会忽然问这个。 他们可以随意去县城吗? “没事,我等下回去之后,就给他们开证明,要是小远愿意去县城一段时间,那我也给小远开一个证明!” 苏长久不是顽固不化的人,他还是很愿意给别人一点方便。 尤其是,自家闺女能考上大学,也有迟格一份功劳,这份功劳,他一直记在心里,只愁找不到回报的机会。 迟格笑着说:“那就感谢大队长了。” 让小远去外面一段时间,对他来说更好一些。 翌日一早,苏爷爷
相关推荐: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盛爱小萝莉
鉴昭行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烈驹[重生]
致重峦(高干)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