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的手:“苏同志,太谢谢您了!要是没有您,也不知道这些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不怪田元子这样着急,县里就这么一个汽车队,只有七辆汽车,坏了一辆,就意味着其他的汽车要承担更重的任务。 最近的运输任务重,一天两天也就算了,时间长了,其他的汽车也扛不住啊! 他为这个,已经挨了好几次骂了。 苏老三觉得,自己没有这个金刚钻,绝对不能揽这个瓷器活,忙就说:“我不会!我真的不会!” 啥情况? 周围的人都愣住了。 苏小甜却轻轻扯了一下自家亲爹的袖子说:“爹,你之前不是都说过,就是哪里有一点堵塞,清理一下就好了?” 苏老三傻眼了,他什么时候这么说了?分明从来没说过。 堵塞什么的,他怎么会知道? 苏小甜冲着苏老三使了一个眼色。 “爹,你总要上去试试,万一成了呢?” 苏小甜不遗余力的动员苏老三。 苏老三明白闺女的意思,按照闺女说的上去试了一下。 然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已经好几天打不着火的车就这样好了。 田元子那就是一个激动啊! “苏同志,你是在哪里工作的?调到我们汽车队来工作成不?我们这里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第128章 苏老三忽然变成了人才,自己都没搞懂是为什么。 “叔叔,我爹是红心大队的社员,没有工作!”苏小甜脆甜的声音响起。 苏老三憨憨地笑着,面上一如既往。 “叔叔,我爸爸可厉害了,是我们大队的拖拉机手。”苏小甜接着说。 周围的人大都是车队里的司机,一听苏老三只是个大队里的拖拉机手,都肆无忌惮地笑了起来。 可笑了几声之后,忽然就有人觉得不太对。 他们有什么理由笑话人家是个乡下种地的泥腿子,是个拖拉机手? 人家不是专业的,都会修车,估计开车也没问题吧? 他们这些自觉是专业的人,还不如人家一个乡下泥腿子! 田元子傻眼了,难以置信地看着苏老三,什么时候,大队里的社员同志这样厉害了? 他瞪了一眼自己手底下的这些人,怎么都这么没出息呢?还不如一个乡下人。 所有的人都不笑了! 看向苏老三的目光也逐渐从轻视变成了尊敬。 苏小甜懂得这些人的心思,但她是小孩子,可以装作没看懂,因此,她茫然地看着大家,笑眼弯弯地问:“你们也觉得我爸爸很厉害,是吧?” 田元子想说不是,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 眼前这个男人虽然是大队里的拖拉机手,可却会修汽车,可不是挺厉害? “是挺厉害的!苏同志,你有来我们车队的想法吗?” 田元子这话问出来的时候,连陈子安都惊讶了。 田元子这个人,是个狗脾气,看不上的人,哪怕是领导安排的都不肯收,现在却直接开口邀请。 苏老三却迟疑了,他知道,自己今天能顺利将车修好,是因为自家闺女的功劳。 要是真的来车队当工人,总不能每次修车都带着闺女吧? 但苏小甜却在这时候鼓起掌来,口中还喊道:“太好了,太好了!” 苏老三忙要捂住苏小甜的嘴巴,可哪里还来得及。 “爹,你要是也当了工人,就可以和妈妈一起在县城里了。” 不得不说,苏老三被女儿的这句话给吸引了。 这段时间,媳妇在城里上班,他在大队里开拖拉机,其实也想过,能到城里陪着媳妇。 但要到城里当工人,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最后,苏老三决定考虑一下,也要和家里人商量。 田元子说:“我马上要出车,这一趟出去,半个月之后回来,到时候再来找你!” 苏老三回去之后,和苏满秀说了这话,苏满秀觉得这是好事。 苏桃花也觉得这个机会很好,能留在城里,多好的事? “可是,我真的不会修车!”苏老三迟疑地说。 “爹,学一学就会了,我给你教。”苏小甜乐滋滋地说:“姑父,县城里有书店吧?书店里应该有这方面的书。” 陈子安道:“这方面的书,我家里就有。只是,三哥认识字吗?” 不是他怀疑,苏满秀说过,他们兄妹都没有读过书,苏满秀这两年跟着他读书,认识了不少的字。 但是,三哥在乡下地方,肯定没有机会读书。 虽然有扫盲班,可谁不知道,扫盲班那就是闹着玩的。 “会!”苏老三声音虽然不大,却很坚定,语气中还带着几许骄傲。 陈子安虽然还有怀疑,但也没多说,反而从一口箱子里拿出了几本书。 “现在书店里也没多少得用的书,这些都是我从废品回收站里弄来的。”陈子安说道。 苏小甜听了这话,两眼闪闪发光。 “姑父,我也想去废品回收站看看,可以吗?” 上辈子曾经听说过,这个年代的废品回收站里有不少的好东西,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正好,最近她学了一些鉴赏类的书,说不定可以去试试水! 万一,万一发现点儿值钱的好东西呢? 作为一个重新活了一回的人,寻宝也很重要啊。 陈子安倒是没想过,一个小姑娘竟然还有这样的想法。 他摸了摸苏小甜的脑袋:“可以,我回头安排一下,你过去看看。” “谢谢姑父!”苏小甜立刻喜笑颜开地道谢。 “小丫头,和姑父还客气什么?” 陈子安对苏小甜是真的疼爱,这语气看得苏老三都觉得,自己这个当爹的是不是对小姑娘太严厉了? 另一边,苏桃花正在和苏满秀说话。 她拿出几张粮票要塞给苏满秀。 苏桃花是个值价的人,觉得她住在苏满秀家里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要是还吃白饭,那就太厚脸皮了。 “满秀,我家里就只有这点粮票了,你先收下别嫌弃少啊,来的时候没想这么多,忘了带粮食!” 苏桃花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还是羞红了脸。 她家里这些粮票,还是儿子寄过来的,也不多,一共就五斤。 她来的时候想着可能要吃饭就带上了,没想到来了之后就在苏满秀家里吃饭了。 苏满秀没想到苏桃花会给她粮票,立刻板着脸将粮票给推回去。 “桃花姐,你这样,我可要生气了。你是我姐,在我家里住几天,我还能收你的粮票?” “可是,这年月,谁家的粮食都不宽裕!”苏桃花讷讷地说。 苏满秀道:“再怎么不宽裕,也不差桃花姐你的一碗饭。” 停顿一下,苏满秀又说:“再说,你牵扯到这个事里,别人不知道,我们自己家的人都清楚,是为了小甜。” 她是老苏家的恩人吧,别说管饭,就是送礼都不为过。 苏小甜和陈子安商量好了之后,就打算去里屋陪着小弟弟玩耍。 小家伙这两天会扶着墙站了,只是站不稳,每次站起来跌倒,怪好玩的。 苏小甜可喜欢逗着他站起来了。 结果进门就正好听到了这话。 “桃花姑姑,我爹准备粮票了,等会儿就买粮食回来了。您放心吧,不会饿着您的!” 苏桃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小孩,真是的,她是怕饿着自己? 这不是怕她们每天吃的饭多了,以后饿着满秀娘儿两个? 就算陈子安是个领导,可每个月的粮票也就只有那么多,还要帮衬老丈人一大家子人,估计也没多余的。 但苏满秀坚持不要,苏桃花也拗不过她。 最后,苏桃花想了想,觉得等夏收之后,再给苏满秀家里送点儿粮食。 家里粮食虽然不宽裕,但挤出一点给满秀还是可以的。 主意打定,她就不坚持了。 苏老三出去了一趟,果然带着粮食回来了,而且还不是一点粮食,而是整整一袋子。 “今天去的时候,正好粮店里进了一批大米,我就多买了些!”苏老三将一袋子大米放在厨房里说。 “三哥,你咋买了这么多?”苏满秀其实想问,你是从哪里得了这么多粮票的,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这样问。 能一次买这么多的粮食可不容易。 这年月,不是有粮票就能买到粮食的,还得运气好,正好遇上有粮食。 而且,手里的粮票如果是全国粮票,能买的粮食更多。 她忽然意识到,三哥手里拿的可能就是全国粮票。 粮店里的人喜欢全国粮票,转手出去,一斤全国粮票就能多换一两,所以他们会格外照顾拿着全国粮票的人。 再想想,她娘给她的那些粮票,也都是全国粮票。 “这不是想着吃饭的人多。”苏老三摸着脑袋憨笑着说:“我和小甜两个,加上桃花,还有沈老师,你家里这点粮食,禁不住吃。” “这么多白米,要是换成粗粮,得多吃多长时间啊!”苏桃花心疼的说道。 一斤白米能换两斤玉米或者五斤红薯干呢。 吃什么不是填饱肚子,干啥一定要吃白米白面的? 最不济掺和着吃也好啊,总比直接吃白米白面省些。 “桃花姐,既然我哥都买回来了,那咱们就吃吧!” 苏满秀想通了之后,也就不介意了,反正是自家哥哥送过来的粮食,收下就行。 “哎呀,我这辈子都没这么吃过白米饭!” 就算以前李长明在的时候,家里白米白面都吃得少,后来,那个男人生了外心之后,白米白面更是连见都见不到了。 “桃花姐,帮着我做饭去呗!” 姐俩让苏小甜看好陈修远小朋友,相携去做饭了。 很快,姐俩做好了饭,一家子人吃了饭,苏老三带着饭盒去医院,说晚上就在医院里照看沈自珍不回来了。 而陈子安也没有回来。 一晃三天就这么过去了,陈子安期间也只回来了一次,可见,这一次的事有多棘手。 虽然家里的人想办法瞒着苏小甜,不想让她再想起那些糟心的遭遇,但苏小甜还是听到了老爹和姑姑他们的对话。 原来,李家那边想了不少法子,不光想将李治国捞出来,还打算给红心大队和沈自珍泼脏水。 他们甚至连医院里都去过了,威胁沈自珍,让他不许说出实情。 又说让沈自珍自首,他当时在和苏桃花在玉米地里偷情,被李治国撞上了。 沈自珍听着这些话,差点儿被气死,见过不要脸的,还真没见过像李家这么不要脸的。 他严词拒绝,李家的人恼羞成怒,扬言要让沈自珍吃不了兜着走。 然后,李家果然就安排了人去医院里。 幸亏陈子安那边早就安排了人保护沈自珍,要不然,只怕沈自珍又要吃亏。 苏小甜听到这些的时候,对县城李家的印象更差了,这样的人家,怎么还会好好的身居高位作威作福? 好在,这样的日子应该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了。 “爹,姑姑,你们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苏小甜反而安慰家里其他的人。 苏老三和苏满秀、苏桃花等人都觉得,苏小甜这就是童言童语,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他们不想让苏小甜担心,都点头笑着说:“嗯,小甜说得对,一切都会过去!” 又过了两天,苏桃花和苏小甜两个人被叫过去询问。 来叫二人的是陈子安的人。 苏桃花整个人都有些慌乱,唯恐到时候说错了什么,又担心苏小甜一个小娃娃,要是被问话,会不会说错什么。 苏小甜握着苏桃花的手,笑着说:“桃花姑姑,你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小甜,你去了之后,啥都不要说,就说当时被吓坏了,一觉醒来什么都不记得了。” 反正小甜是个小孩子,就算不记得了也正常。 “桃花姑姑,我不怕,你也不要怕哦,有我姑父在,会保护我们的。” 对于去了之后要说什么,苏小甜有自己的想法,她虽然是个孩子,但也是关键证人,不能说什么都忘了! 桃花姑姑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她,可是她已经长大了,也要懂得保护身边的人。 二人到了谈话室之后,是单独谈话,苏桃花战战兢兢的将早就想好的说辞说了一遍。 自然,这些说辞也是和大队长、陈子安等人商量过的,这些话说出来,都是对李治国不利,但是不会将她和沈自珍套在里面的。 沈自珍那边也早就沟通好了,到时候一样的说辞就行。 苏小甜也被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里面谈话。 一男一女,看起来很和蔼的样子,最起码没有让苏小甜有压力。 看到小姑娘之后,二人本来没有想过,能问出什么,眼前的女娃娃看着年纪小小的一点点,估计都没弄清楚李治国到底想做什么。 但让二人意外的是,小姑娘虽然不懂得李治国要做什么,但口口声声说李治国是坏人,抓着苏桃花就要往玉米地里拖,桃花姑姑挣扎,正好被她看到。 至于其他的小姑娘就板着脸不说了,多说多错,当她不知道呢? 因为苏小甜年龄小,那些询问的人知道问不出太多,能问出这些都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毕竟,如果不是图谋不轨,为什么要把一个好好的人拖到玉米地里去? 二人对视一眼,笑着对苏小甜说道:“小姑娘,你提供的消息很有价值,这里有两颗糖给你哦!” 女干部从抽屉里拿出两颗糖放在苏小甜的手中。 这几天的调查,他们发现,李治国这个人是个性格扭曲变态的,他当时想动手的应该不是苏桃花那个中年女人,而是眼前的小姑娘。 毕竟,按照现在掌握的证据,李治国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但陈部长说了,要保护小姑娘。 李家那边,不甘心这样被泥腿子给欺负了,在威逼利诱不成之后,就找了很多人,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到处活动,想将李治国捞出来。 可是却没想到,他们才找到一点眉目,省上直接安排人来调查了。 省上来人了,他们找的那些人也不敢再出力了,甚至,还明里暗里的说,让他们好自为之。 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是陈子安在背后使力气了。 但又能怎么样,谁让李治国这个没出息的这一次动了不该动的人? 陈子安这个人,也真是个犟板筋。 分明也没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将李治国给送到大牢里去? 但陈子安的威名赫赫,县城里没有人不知道,当然也知道,他们就算再怎么也没办法说动。 李家的一些人便决定要放弃李治国了,但李治国的父亲却坚持要保儿子。 “爹,你想保住李治国我们能理解,可是,你先看看向家的下场再做决定行吗?”李治国的大哥终于暴怒了。 他爹真是越来越糊涂了,为了一个李治国,难道要毁了整个李家? 他们李家走到今天容易吗?就因为这个李治国,所有的脸面都丢光了。 这一次,上面的人下了死命令,要彻查,李治国在劫难逃! 可他们家这位老爷子,为了一个混账儿子,还将多年都不用的人给搬出来,白白丢了人情! “要是治国被处置了,我们老李家在县里还能有啥面子?”李老爷子撅着胡子动怒了。 他的儿子要是背上罪名,被按照流氓罪给处理了,他老头子这一辈子的脸面就都没了。 “他做那些事的时候,您就没觉得没面子吗?您敢说,他做的这些,您真的一点都不知道?”李治国的大哥愤怒的说。 李老爷子不敢吭声了,他当然知道一些,虽然知道的不全,可是,多少听到有些,有些事,还是他私下里找人给清扫尾巴的。 “爹,我今天把话丢在这里,您要折腾继续折腾,我们分家,我不会为了他这个畜生就将自己一家子都搭进去。” 李治国的大哥表态了,李治国的二哥和三哥也都表示,要分家,不要跟着陪葬。 他们对于李治国做的那些事不是不知道,但一直都没有被人盯上,所以,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一次,李治国踢到铁板了! 李老爷子心疼最小的儿子,可是其他三个儿子都要分家了,他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妥协。 虽然面上妥协了,可私下李老爷子还是想了有很多办法。 但折腾了好几天,却只得到了一个消息,李治国已经招供了。 听到李治国罪名的时候,李老爷子直接晕过去了! 他的儿子,竟然作恶这么多吗? 第129章 让李老爷子直接晕过去的原因不是李治国招供意图强女干苏桃花。 李治国不光招供了在红心大队的事。 而且,还招出之前县城里失踪的几个孩子是他猥亵玩弄之后,杀人埋尸了。 这算是一个极其恶劣的事件,饶是天王老子,也保不住李治国。 李老爷子没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竟然能做出这样畜生不如的事。 他历来知道,儿子有些好色,可是,却没想过,儿子好色,好的竟然不是成年人,而是小女娃! 县城李家的小儿子李治国猥亵女童,杀人抛尸,在被人抓现行之后,还将证人的腿脚和胳膊都打断的消息在县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 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将李家还安排人去医院威胁被打住院的病人这样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这样的消息,风卷残云一般,在小县城里一片哗然。 短短一天时间,就传得每个角落里的人都知道了。 哪怕是连最不关心外界事情的人都知道了。 县城里的人没想到,恶魔在人间。 之前听说,城里有个拐卖小孩子的。 很多家里有小孩子的都胆战心惊的。 原本可以出去放心玩的小孩子都被关在家里了。 可现在忽然听到这样一个消息,那些失踪的娃娃不是被拐卖了,而是被猥亵之后,杀人抛尸了。 这样的结果比被拐卖更加残酷。 被拐卖了,最起码还有希望活着。 可传出这样的消息,无疑就是在这些原本已经哀伤欲绝的家庭心里又戳了狠狠的一刀。 就连最后一点念想都没有了,孩子确确实实不在人间了。 县城里这些淳朴善良的人没有想过,他们的身边竟然有这样的恶狼。 本来就是个小县城,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家族,现在看起来,也没什么高人一等的地方了。 甚至,很多人看向李家人的时候表情都不对了,充满了敌视。 那些家里有孩子被害的,更是每天跑到李家住的四合院门口哭闹,让李家将他们的孩子还回来。 甚至,还有一些本来与这件事没关系的,也跑到李家门口去辱骂丢菜叶子。 如果是平时,凭着李家的在县里的影响,这些人无论如何都不敢这样闹上门。 但现在,李家的人就算忍不住,也只能咬牙忍着,不敢有丝毫反抗。 只要他们反抗,就会迎来更加剧烈的攻击。 李治国的几个哥哥嫂子和妻子去上班的时候,都被单位上的其他人给鄙视了。 觉得李家可能没有一个是好人,还有人说,李家老四是这样的,谁知道李家其他几个儿子是不是也这样。 他们的眼神让李家的人心里难受得厉害,但没想到,这却只是开始。 那些失去了孩子的家庭很快就找到了李治国的家里,别说客厅,连厨房都砸了。 李老爷子报警,但警察姗姗来迟,来了也只是吓唬人,根本没有实际上的举动。 李家势大是不错,但做的事情太没人性了。 他们也看不起李家这样的做法,更看不起李治国这样的人 如此三四次之后,整个李家的人被这些人家闹得几乎要活不下去了,但却没有办法扭转这种局面。 毕竟,做错了事情的是他们李家的人,怪不得别人! 最先受不住的是李治国的几个嫂子。 她们原本安稳的生活,就因为李治国的原因而被整个搞得一地鸡毛。 离婚和分家之间,李家兄弟们最终选择了分家,各自离开原本的四合院。 立刻,偌大的院子里就只剩下了李老爷子和李治国的妻子以及三个孩子。 李治国的妻子受不了丈夫竟然是这样一个人面兽心的人,坚持离婚,甚至连几个孩子都不要。 很快,李治国的妻子丢下孩子离开了李家,甚至连工作都没要就走了。 听说,她找人托关系去了外地,但具体去了哪里谁都不知道。 曾经热闹的李家,转眼之间,只剩下了李老爷子带着李治国的三个孩子,每天还要面临许许多多人的唾骂。 看着一夕之间没有了爹娘的孙子们,李老爷子的眼神阴鸷,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而李治国,因为所犯的罪实在是太严重,被省里来的调查组直接带回到省里去了。 这时候,苏小甜等人已经回到红心大队准备夏收了。 回到红心大队的苏小甜,听到公社里同意红心大队继续深层次发展养殖业的消息。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红心大队率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村办企业,将来的发展就会领先一步。 对此,红心大队的人也是十分支持,毕竟,养鸡场的建设,让他们都得到了实惠。 显而易见的好处,没有人愿意推出去。 据初步估计,这一年下来,一口人最少可以多分五块钱。 不要小看区区五块钱,一家子人算下来就是好几十,甚至有大户人家,一家子要多收入上百块。 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不敢看。 大队里的人甚至都开始畅想,等养猪场建立起来之后,会为他们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红心大队的社员们相信,他们红心大队,很快会成为公社乃至县里的富裕村。 苏小甜对于这件事也是十分赞同。 但又担心,大队里的人手不足,资产不够雄厚,万一要是赔进去就惨了。 因此,更加用心地学习养殖方面的知识,简直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自从李治国被抓走之后,县里的工作组越发低调起来了。 每天除了帮着大队里的人修筑防洪设施之外,几乎是足不出户。 因为苏桃花一走就是好些天,这些人便开始自己学着做饭。 无奈,这些人都是大男人,哪里会有这个。 最后,苏长久安排苏小梅帮着做饭。 但苏小梅一个大姑娘,又怕出事,每天还要让苏首温一起过来。 好在,除了李治国,工作队剩下的六个人还算很不错,都是淳朴踏实善良的人。 苏小梅和苏首温帮着做饭的时候,也不会看着,都会帮着做一些利索能力的活儿。 尤其是最年轻的小张同志。 小张同志本名叫做张庄,今年十九岁,是个十分开朗活泼的小伙子,和苏首温算同龄人,两个人也能说到一起去。 久而久之,两个人竟然也成为好朋友。 当张庄看到苏首温竟然在闲暇时候都会主动读书的时候,震惊得不得了。 “首温,你怎么这么认真地读书?想上工农兵大学?” 张庄在红心大队这些时间,也知道在红心大队,老苏家是有影响力的。 他们家的孩子,要一个去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并不是不可能。 苏首温笑着摇头:“没想过,就是习惯了!” 没错,就是习惯了,老苏家的孩子,最开始是被苏小甜逼迫的,但是时间长了,竟然习惯了每天都要读书。 紧接着,张庄发现,红心大队的很多年轻人都有闲暇时间读书的习惯,这对于他这个从城里来的人都是难以想象的。 便多了几分好奇。 “小梅,你们大队的人,怎么都在看书?有啥用?城里的学校上课都简单!” 张庄本人也是高中毕业之后,被家里人安排到了水利局工作。 每天浑浑噩噩过日子,根本没有想过读书能有什么用处。 “小张同志,有扫盲班,我们红心大队的许多人都识字了,大家感谢国家感谢组织,所以,就想着认真读书,多为祖国做贡献!” 这当然是套话官话了,但不管什么时候,这样说话,绝对不会出问题。 张庄回城之后,就将红心大队的事对自家老爹说了。 张庄的父亲是教育局的领导,看着现在这样的局面,每每感觉痛心疾首。 毕竟,就连他的儿子都浮躁了,根本不想着认真读书。 却没想到,在那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居然还有真的在认真读书的人,当下觉得老怀安慰,便趁机教导儿子认真读书。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苏小甜回到了家里之后,和哥哥们一起,每天都在地里帮忙干活。 夏收,是所有人,上至七十老人,下至五岁幼童都要参与进来的大事,没有人能避免。 苏小甜是个闲不下来的性格,每天忙忙碌碌,苏奶奶说,她比大队长还忙。 没办法,养鸡场她要去看看,养猪场才开始,她不能错过,闲暇的时间,还要帮着看看红心大队的水路问题,确保在洪灾来临的时候,不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还真就让苏小甜又看出问题了,养鸡场周围就存在排水隐患。 苏老大听说这个事之后,带着几个人,对养鸡场周围的水路进行了新一轮的疏通,确保养鸡场的安全无虞。 这是集体的财产,但苏老大更清楚,自家媳妇在养鸡场里投入的精力。 要是养鸡场遭受了损失,大队里的人难过伤心是一回事,自家媳妇肯定要伤心死了。 一九七六年,对于红心大队来说,这又是丰收的一年。 地里沉甸甸的麦穗是全大队一年的希望,他们有指望吃上白面饼子。 对老苏家来说,这是值得庆贺的一年,在两个儿媳妇成为工人之后,苏老三也光荣地成为一名车队的司机。 没错,是司机,实习司机。 对于苏小甜来说,这是看到曙光的一年。 再坚持一下下,就能等到黎明到来,到了那时候,才是她真正带着家人一飞冲天的时候。 一切都在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苏老三和梁秀两个人都到县城工作了,说起来,也是他们两口子运气好,才上班时间不长的苏老三竟然得到了一个分到房子的机会。 虽然只是一套四十平米大小的房子,苏老三只需要拿出两百块钱就可以。 苏老三本来不想要,但苏小甜却坚持一定要要。 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苏小甜不想放弃。 这套房子现在两百块钱,过上几年,可就值钱了,要是现在错过,以后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 苏奶奶和苏爷爷与老大老二两个合计一番之后,最终一家子人都赞同苏老三要这套房子。 为了避免在儿子们之间产生矛盾,苏奶奶将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一共三百六十块钱。 将其中的二百元给了苏老三,剩下的一百六分别给了苏老大和苏老二,并且说明,将来分家的时候,家里的房子和苏老三没关系。 苏家几兄弟都很惊讶,老苏家什么时候有这样多的钱了? 按照他们的想法,最多也就只有百八十块钱。 苏爷爷和苏奶奶没有明说,但暗示了,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苏小甜。 苏爷爷和苏奶奶想保护小孙女,但也不希望,大房和二房觉得三房多分钱占了便宜。 “爹,娘,我们还没有分家,这些钱,你们收着。”苏老大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钱推回去。 苏老二也跟着大哥的动作做,坚持不肯要。 钱都是小甜那丫头的功劳,他们怎么好白白占便宜。 “树大分枝,我和你娘不是顽固不化的人,这家没分,但以后,钱财就不需要再放在一起了,年底大队里分的钱,我们也都按照各家出工出力的情况分开。”苏爷爷和苏奶奶就此事已经讨论过了。 现在分家,也是为了避免将来出现矛盾。 在将一切话都说清楚之后,苏老大和苏老二都接受了爹娘的安排。 他们盘算了一下,其实也没怎么吃亏,虽然城里没有房子,但大队里的房子是他们两个的,也很好。 最终,老苏家就算是半分家状态了,好在苏家兄弟都是宽容的性格,并没有出现矛盾。 而苏老三两口子顺利拿下了房子,虽然小,但也算在城里有家了。 既然安顿了下来,他们就想着将家里的小闺女也接到城里去。 毕竟,之前在大队里差点儿出事,两口子都很担心万一再遇到不好的事情咋办? 但苏小甜自己不愿意,她觉得,在红心大队挺好的。 苏小甜还振振有词,那畜生就是县城里的人,谁说在县城里就安全了? 两口子拗不过苏小甜,最终还是让她留在了红心大队。 但只要放假,两口子就会回到红心大队看望儿女。 第130章 似乎是转瞬之间,又是一年端午节。 苏小甜废号重练已经三年了。 再次路过当年落水的小河的时候,苏小甜眼底眉间都是笑容。 就因为那次落水,一切都不一样了。 上辈子的现在,他们家的人日子过得是什么样的? 应该还是全大队最穷的那一部分人吧?饥一顿饱一顿的! 可现在,全都不一样了。 虽然不是顿顿吃白米白面,但每天一顿还是能保证。 再也不用惆怅,吃了这一顿,下一顿怎么办! 去年,他们家添置了不少物件,两辆自行车、一台收音机、一台缝纫机…… 这都算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了。 苏小甜是小富即安的性格,没有想过做出一番惊天伟业,就想着一家子人能平安喜乐! 在能在这样特殊的事情,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实属不易。 实际上,不光是老苏家。 红心大队的日子也好起来了。 有养鸡场和养猪场做基础,社员们不光在年底能多分一点钱,而且眼界和接触的人也不一样了。 他们知道,付出更多,收获就会更多,但前提是,付出得要有目标。 鸡蛋和猪肉,都是畅销货,很多单位都想要。 虽然红心大队产出的大部分猪肉和鸡蛋都要上交,可到底还能留下一点。 就这点儿,已经足够让很多单位趋之若鹜了。 这两年,不是没有其他大队想复制红心大队的模式,可是,到底没有搞成功。 公社的领导,乃至县里的领导还是很支持的,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个到了最后,都赔进去了,只有红心大队坚持了下来。 有鸡蛋糕厂红红火火的发展做宣传,更是让很多人相信,靠着红心大队才能有长远发展。 远远的田地里,很多人正在弯腰锄田,苏首温也在。 “大哥,大哥!”苏小甜笑着跑到地头上喊道。 周围的社员们看到了,都和苏小甜打招呼。 这孩子,长得好人漂亮,说话好听又讨喜,没人不喜欢。 “七叔、八叔公、九姨姥……”苏小甜一个个笑眼弯弯地打招呼。 “小甜啊,又来找你大哥啊?他这么大的人,难不成还能丢了?” “你咋能这样想?咱们小会计肯定不会丢……但是会被人给抢走了!” 又有一个人促狭地说一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别说,十里八村看上咱小会计的人家可不少,别人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咱小会计是一家有儿百家求啊!” 苏首温被这些人促狭惯了,但仍然脸红了一下,忙就两步走到苏小甜跟前。 “妹,你咋来了?大热的天,热坏了吧?” “没有,还好,大哥,爷爷让我来找你,说今天过节,让你早些回家吃饭!” 苏首温听了之后,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就这事儿,让小八小九来一趟就行了!” 苏小甜摇头。 “那可不行,八哥和九哥忙着看书呢,没时间!” 这三年,在苏小甜的催促之下,老苏家的几个孩子读书十分用功,就连最小的两个,现在也在读初三的书了。 “就算读书,也不差这点儿时间。你赶紧回去,我等会儿就回。” “小会计,你快回去吧,你回去了,我们也好磨洋工啊!”有人笑呵呵地打趣。 苏首温回以笑容。 大队长走过来说:“快回去吧,你爹和你妈还有你二爹晚上还要去养殖场,大过节的一家子要吃一顿团圆饭才行!” 苏首温看看田里忙碌的人,最终还是点头,拉着苏小甜的手往回走。 “老苏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这两年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比一年好。”大队长感慨地说。 旁边的苏山看着,一脸嫉妒和羡慕。 他大哥家里以前的日子过得不好,可是这两年,却一飞冲天,比他家好多了。 何止是比他家好啊,放眼望去,不要说红心大队,满公社里,也没有谁家一年时间出来三个工人的。 除了三个工人,家里还有两个儿子在大队的养猪场里工作,一个儿媳妇在养鸡场里工作,都是和公家沾边儿的。 这是什么样荣耀的人家。 他早些年怎么就听着蠢女人的话,和自家亲大哥关系处成这样了? 要是两家关系还好着,他能占不到便宜? 苏首温带着苏小甜踩着西斜的阳光往回走。 苏小甜蹦蹦跳跳的,但会避开路边的小草小花儿。 苏首温看着欢乐的甜妹子,笑意盈满眼眸。 “大哥,你辞了会计回学校读书吧!” 苏小甜忽然开口说出这样一句话,苏首温吓得脚底下打了个拐,差点儿摔倒。 “小甜,你说啥呢?” 他这个会计当得好好的,为啥要辞了?小甜这孩子,想起一出是一出! “大哥,你喜欢干会计吗?”苏小甜正色问道。 这活虽然不错,但过上一两年,包产到户,这个会计也就没啥意义了。 但大哥要是喜欢,也不是不能继续干。 苏首温摇头:“算不上喜欢。可当会计很好,在大队里人人尊敬!” 苏小甜笑道:“大哥,那不是尊敬你,是尊敬会计这个职位!” 苏首温爽朗地笑着:“我还能不知道这个?可是,我就是会计,不管是尊敬我,还是尊敬会计这个职位,还不都一样?” “大哥,不一样。”苏小甜一本正经地说:“你要是自己掌握了大本事,以后才会真正赢得尊重,而且,是对你的尊重,不是对职位的尊重。” 她说完,苏首温沉默了,会有这样一天吗? 或许会的吧? 小甜总说,知识改变命运! 小甜这意思,是让自己去读书? “你想让大哥去读工农兵大学?”苏首温试探地问道。 除此之外,他想不出来,有什么理由让他辞了会计。 他分明觉得现在当这个会计也挺好的,就像其他人说的那样,他的工作比其他的低很多工作要轻松一些,而且很体面。 这样的工作,别人求还求不到呢! “大哥,你有没有想过,除了工农兵大学,还可以去读真正的大学!”苏小甜试探地问。 苏首温一愣,真正的大学?和工农兵大学有差别吗? “有差别的!”苏小甜好像猜到了苏首温的想法一样:“工农兵大学去的很多人,甚至连大字都不会写一箩筐,去了也学不到什么,但真正的大学不一样,只有成绩好,才能去!” 这个时代所谓的工农兵大学,就是通过推荐去读书,大部分都是关系户,或许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去了大学也是浪费几年时间。 苏首温忍不住伸出手摸了一下苏小甜的脑门。 这丫头脑子里想的都是啥? 大学不招生都已经多少年了? 现在还想着去读大学,这怎么可能? 他倒是真的想去读工农兵大学,这两年也在考虑这个事,想着好好干两年,然后要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但苏小甜一直都说时机不合适,阻拦他去要这个名额。 他不懂,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时机合适? 现在,这丫头又说什么去读大学…… 等等,小甜这丫头,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她忽然说出这一番话,做出让他辞去会计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知道为什么,小甜总能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消息,或许,这一次,她也知道了什么。 “小甜?你听到什么消息了吗?”苏首温激动的声音都带着一点点小颤音。 对的,肯定是这样,小甜是十分有本事的肯定听到了什么消息。 苏小甜四下看看,确定周围都没人之后,才压低声音说:“前几天我去县城的时候无意中听到有人说了一句,说上面的领导正在准备开会研究。或许过几个月就研究好了。” 按照她的记忆,这一年国家的确开会研究关于大学招生的事,但具体是什么时间她也不知道,不过猜测应该就是最近这段时间吧! “真的?以后上大学就不用推荐了?而是考大学?” 苏小甜摇摇头说:“也不一定,大概是这样吧。” 话当然不能说死。 万一有个万一呢? “小甜,如果这事儿是真的,那我就去读书!”苏首温也不是拿得起放不下的。 何况,这几年在迟格、杜同和、沈自珍几个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小伙子也有一个读大学的梦。 当二人回家,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家里的人虽然意外,却又好像不是十分意外。 “爷,奶,爹,妈?你们啥意思?”苏首温生怕家里的长辈生气,试探地问。 苏爷爷砸吧了一口旱烟说:“没啥意思,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行!” 说话的时候,苏爷爷还专门瞥了一眼苏小甜。 肯定是这个丫头的主意。 不过,这丫头不管说出啥,肯定都是对家里有好处的。 苏小甜冲着苏爷爷吐吐舌头,那小模样儿说不出的娇俏可爱。 “首温啊,你都这样的年纪了,前两天,还有人捎话过来要给你介绍对象,你咋还想着去读书?”苏奶奶却有别的意见。 当不当会计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孙子咋想去读书了? 他要是去读书了,啥时候才能说个媳妇生娃啊,她想抱重孙子了。 “奶,我才十八岁,干啥要说媳妇?我要去读书!”苏首温忙说道。 要是这时候真的给他说个媳妇,这一辈子可就真没机会了。 苏爷爷说:“娃想去读书就去吧,咱家也不是非指着娃干活挣工分。” 没错,老苏家现在确实并没有指着苏首温干活挣工分,毕竟,家里三个人去城里当工人了,再怎么也不会比别人家工分少。 “行,那就去读书吧,没上高中,始终有些遗憾。”苏老大十分爽朗的笑着说:“我这辈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要不咋也和老三一样当工人去了!” 当初说好一起学习,他就没有老三用心。 王香花对于儿子的决定都是不会反对的,见公公和丈夫都同意了,也就顺着他们的话同意了。 苏奶奶想抱重孙子是一回事,但孙子不同意她也没办法。 老太太只能自己做一下心理建设,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娃想读书就读书吧! 过了端午节,红心大队的社员们就听说,苏首温要去读书,不当大队里的会计了。 苏长久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十分震惊,之前不是都好好的,怎么就突然决定不当会计了? 这一时半会儿的,让他上哪儿找个会计去? “大小子,你还是再想想。” “大队长,我想好了,要去读书,我再不去读书,我奶就该给我说媳妇了,咋的也要在高中上上一年不是?” 苏首温想着苏小甜说的话,也不好多说其他的,遂打趣说道。 苏长久一听,这小子太没有正行! 但人各有志,也不好强迫,最终只能同意。 不过,要求苏首温先利用放学的时间帮着做做会计,等他找到了合适的人再说交接工作。 “大小子呀,你不当会计要去干啥?”有老人忍不住疑惑的问道。 “就是啊,咱们大队这个会计其实也蛮好的,比别的工作要轻松的多!”就连苏山都忍不住对这个侄孙子的决定提出了异议。 虽然他嫉妒大哥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是要是苏首温不当会计了,他这个当二爹的也少了几分脸面。 “当了两年会计,我觉得我学到的东西太少了,打算回到学校里去读书。” 大队里的人看他已经坚定了决心,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心里一个一个开始盘算他不当这个会计了,那么会计的名额会花落谁家呢? 也有心里有些决断的人已经开始准备让自家儿子或者闺女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抢到这个会计的名额。 只有苏山想着,大哥真是够傻的,难怪自家婆娘总说,一家子傻蛋,好好的娃儿们,每天无所事事的闲逛! 现在看看可不是么? 回头得找大哥说说去! 此时的苏山完全忘了,他大哥家的娃儿们是在外面闲逛没错,可是人家的日子过得好啊! 辞职回家的苏首温,听不到一点来自外面的消息,也开始怀疑苏小甜是不是听错了! “小甜,这两年学校啥样子,这时候去读书,怕是也读不出啥,还不如我在家里自己读书效果好。”苏首温去县城的学校里转了一圈之后,还是决定先不去学校了。 第131章 对于这一点,苏小甜心里清楚。 哥哥们都是非常自律的人,这两年在家里确确实实用心读了很多的书。 可以说,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是远远高于同年龄段的其他人的。 可是在家里读书,虽然知识面十分广阔,却缺少了系统的学习。 有些内容,就是需要去学校里接受系统教学! “大哥,你先带着二哥和三哥在家学习,过一段时间,消息传出来之后,学校应该会好很多。” 多少年了,无数的人做梦都想回到学校里去。 好不容易有机会了,相信不会有人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前程继续闹事。 要知道,恢复高考之后,有那么多的知青为了有机会回到城里,不惜抛妻弃子、抛夫弃子! 还不就是为了完成一个大学梦,重新回到城里? 到时候,学校里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总统(H)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盛爱小萝莉
取向狙击
绝对占有(H)
蔡姬传